一、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建筑遗址(论文文献综述)
顾国权[1](2021)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文中提出甘肃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反复拉锯、激烈碰撞的交错地带,联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目下,甘肃省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重镇、传统建筑星罗棋布,特色鲜明。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期研究则可以对该地区传统建筑谱系研究提供佐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丝路文化下的建筑文化渊源。本次研究在大范围实地考察、测绘获取建筑本体形制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选取研究区域内建筑沿革纪年较为清晰、建筑形制较为典型、建筑本体保存较为完好、后代扰动较少的传统木构建筑作为形制标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以斗栱为主要视点,以建筑本体所呈现的建筑形制信息为基础,结合修缮题记、重建碑刻以及地方史志等文字记录,分析考证建筑年代,解析建筑斗栱形制,借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木构建筑斗栱形制特征,进行形制分期。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域斗栱流布与演变特征。通过对形制案例的研究,得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分期结论如下。第一期:晚唐景福—北宋太平兴国时期,以敦煌五座窟檐为代表。这几处标尺案例均建造于《营造法式》颁行之前,虽为唐末宋初建筑,但由于敦煌地极荒僻,斗栱形制保留较多唐代特征。第二期:北宋绍圣—南宋乾道时期,以崇信武康王庙寝宫、武都广严院大雄宝殿为代表。这一时期遗存的标尺案例斗栱较为简单,武康王庙寝宫为四铺作,广严院大雄宝殿用斗口跳,但用材接近《营造法式》制度。第三期:明洪武—明嘉靖中叶,以兰州庄严寺大雄宝殿、秦安兴国寺般若殿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斗栱形制比较接近明代官式作法。第四期:明嘉靖末—清康熙时期,以武威海藏寺无量殿、天水纪信祠大殿为代表,形制出现地域化倾向。第五期:清乾隆—清宣统时期,分化出秦州、河州、河西三大工艺,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为成熟的体系。考察研究区域内的斗栱形制,发现本区域内的斗栱形制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明中期之后的建筑遗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致以秦州、河州、河西为中心形成建筑文化辐射圈,三大工艺体系在斗栱形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与邻近的青海、陕西、四川等地的传统建筑斗栱对比中发现,三大工艺体系中秦州工艺受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影响较大,河州工艺与青海地区传统建筑作法较为接近,同时与四川地区有一定的关联,河西工艺中“花板代栱”的作法则是其檐下处理中最显着的特征。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的发展演变表明,建筑形制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包含多个演进路径、多条技术线索的交叠,其间同时存在延续、革新甚至反复等多种复杂关系,而不同地区间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影响是导致建筑形制突变的重要因素。
石雅铮[2](2021)在《河北南响堂山第一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齐作为北朝晚期偏安一隅的政权,崇佛之风盛行,中国的佛教发展在此时达到一个新高度,邺城作为北齐都城是当时北方佛教中心,在其周围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窟。其中,位于鼓山南麓的南响堂山石窟由灵化寺僧人慧义主持,北齐宰辅高阿那肱出资修建。南响堂石窟规模虽小于皇室兴建的北响堂石窟,但其内容遗存十分丰富,为我们了解北齐邺城佛教思想和修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其中第1窟作为中心柱窟保存基本完好,窟前仿木构建筑、特殊的窟形结构、窟内大幅《华严经》刻经和窟门上方的西方净土变都是第1窟鲜明的特色,是做个案研究的理想对象,然而长期以来,对于南响堂第1窟的整体研究处于薄弱环节,本文将结合考古学、图像学和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第1窟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简要概述了南响堂山石窟开凿背景和遗存现状。南响堂石窟开凿于北齐时期,开篇对北齐之前邺城地区的佛教发展做了简要回顾,接着介绍了北齐佛教概况和南响堂便利的地形交通条件。最后对南响堂遗存的七个北齐石窟做了简要描述。第二章是南响堂第1窟的结构特点。从窟前仿木构建筑和窟形结构两方面入手,与前代不同地域的同类型石窟进行比较研究,重点是南响堂第1窟对前代中心柱窟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与云冈、巩县、莫高窟等石窟的对比,本文认为南响堂第1窟代表了中心柱窟向佛殿窟的过渡样式。第三章是南响堂第1窟的造像叙录和题材研究。第1窟造像数量、题材十分丰富,其开凿时间从北齐延续到了唐代。依据现有造像遗存和前人考古成果,确定第1窟北齐造像遗存,在此基础上使用图像学和图像志的方法,判定造像题材解读造像内涵。另外本章汇总了隋唐的造像题记,探讨了隋唐时期第1窟的发展情况。第四章是南响堂第1窟刻经解读以及刻经与造像的关系。本章重点考察了窟内刻经与《大乘起信论》的关系,主要从义理阐释和修行实践两方面探讨,两者最终目的皆在于导众生大乘之心,实践菩萨行,增强大众对大乘佛教的信心。另外,本章将刻经与造像题材结合考察,发现窟内造像是经文部分场景的再现。第五章是南响堂第1窟反映的西方净土信仰。南响堂第1窟遗存的西方净土变在当时十分罕见,本章首先梳理了北齐邺城西方净土信仰的流行情况,接着重点研究了窟内刻经和西方净土信仰的内在一致性,本文认为两者十分契合当时昙鸾倡行的“易行道”往生净土法门,倡导简易往生方法也是对当时末法思潮的回应。
张登超[3](2020)在《敦煌莫高窟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方向25千米处,南北长1600多米,现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遗址圣地。莫高窟洞窟是在崖体上开凿而成,进深方向为东西向,洞窟三面与崖体相连,仅在东侧有窟门与窟外大气相邻,洞窟形式均为单侧开口。窟门是窟内外空气交换的唯一途径,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窟内热湿环境与洞窟壁画的病害有直接联系,因此,研究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莫高窟窟门的基本概况,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现有窟门的不同分类形式、常见类型窟门的尺寸图和窟门的功能,分析了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传热系数、自然通风、空气渗透三个方面阐述了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的原理。在实地调研测试中,选取窟门不同的第206窟和第209窟,在秋季、冬季,对两个洞窟窟内、外热湿环境参数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分析,研究在窟外大气环境作用下,两个洞窟内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及窟内温湿度波动程度。结果表明安装铝合金窟门的洞窟窟内温湿度波动较大。然后以安装铝合金门的第206窟为研究对象,在验证CFD模拟方法在预测莫高窟窟内热环境的有效性后。采用Fluent软件模拟洞窟窟门开启和关闭时,在热压作用下和热压风压作用下,窟外大气对第206窟窟内热环境分布和深度的影响。进一步比较了窟门百叶窗面积变化时,窟外大气对窟内温度有效进深大小的影响。最后,根据测试和模拟结果,以窟内热湿环境稳定为目标,结合安装铝合金门的洞窟窟内温湿度波动大的原因,对铝合金窟门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在窟门的外表面颜色选择、传热系数大小、通风百叶窗设置、窟门门缝处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洞窟窟门优化提供一些参考与依据。
李凤洁[4](2020)在《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高窟涵盖了大量精美壁画、彩塑、建筑等艺术精品,对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传播、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莫高窟壁画不仅风格独特、画面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包含了例如社会生活场景、衣冠服饰、器具使用等与中国古代社会有关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因此莫高窟壁画也被誉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洞窟环境中的水汽是诱发或加速壁画病害的原因之一,其中水分与盐分相互作用导致的壁画盐类病害在莫高窟最为普遍,对古代壁画的保护造成极大威胁。壁画的地仗层是壁画画面层下的泥层,为壁画的绘制提供平整表面,其厚度远远大于壁画的画面层。洞窟空气中的水汽作为导致壁画病害水汽来源之一,主要通过地仗层的吸附作用进入地仗层孔隙结构中。因此壁画地仗层水汽吸附特征与机理的研究可为地仗层中水汽运移、洞窟环境湿度影响下的壁画病害机理以及壁画预防性保护措施、修复措施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莫高窟壁画地仗层结构成分、洞窟环境温湿度的基础上,结合土体水汽吸附理论,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在环境湿度的影响下,莫高窟壁画脱盐地仗层水汽吸附特征与机理、土体内吸力变化特征、吸附水特征,并且进一步分析含有易溶盐地仗层的水汽吸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环境湿度影响下盐分晶体变化及盐害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与总结莫高窟地仗层结构特征及主要成分,并探讨地仗层土的基本特性。总结莫高窟窟区温湿度环境以及洞窟内外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并且分析与探讨可能导致莫高窟洞窟环境湿度升高的因素。(2)根据传统工艺制作不同的地仗层试样,并测试地仗层试样的等温吸湿曲线与特定湿度条件下的吸湿速率。由测试结果得到:地仗层在任一湿度条件下,其平衡吸湿量随着其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特定湿度下的吸湿速率同样随着其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3)利用热重分析的方法对地仗层中吸附水特征进行研究,并且结合所测得的地仗层试样的等温吸湿曲线进行分析后认为:地仗层所吸附的水分中大部分均为弱结合水,并且地仗层中弱结合水含量以及开始产生弱结合水时对应的临界湿度均随着地仗层中澄板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4)分析地仗层水汽吸附过程中吸力变化特征,认为对于脱盐地仗层来说,水汽吸附过程中吸力主要来自于土颗粒表面范德华力与土体孔隙毛细凝聚效应产生的吸力。因此将地仗层水汽吸附过程按照其中不同驱动力作用进行划分,并且探讨不同吸力作用阶段对应的临界湿度,其中由土体孔隙结构影响的毛细凝聚作用产生的吸力是地仗层土体吸附水汽过程中最主要的驱动力;(5)由于毛细凝聚作用是地仗层土体水汽吸附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利用氮气吸附法测试不同地仗层试样的孔径分布规律以探讨地仗层在毛细凝聚作用影响下的吸湿特征,认为影响地仗层吸湿过程的孔隙特征主要由澄板土土颗粒自身性质决定,即地仗层土体中土颗粒成分是影响其吸湿过程的主要因素。(6)在脱盐地仗层吸湿机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含有不同含量的NaCl与Na2SO4地仗层试样的吸湿过程进行测试,并将含盐地仗层在特定湿度下的吸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所吸附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地仗层土体结构自身对水汽的吸附作用,其中盐分的种类与含量对水汽吸附过程影响较小,土体基本达到吸湿饱和后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主要是地仗层中盐分潮解不断形成饱和溶液的过程,其中盐分完全潮解后第二阶段即结束;第三阶段是以土体孔隙盐溶液中渗透吸力为驱动力的水汽吸附过程。并且详细探讨各吸湿阶段机理以及影响因素。(7)结合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研究结果,探讨地仗层吸湿过程中土体内盐分晶体变化特征,此外进一步讨论含NaCl-Na2SO4复合盐地仗层的吸湿过程与吸湿过程中盐分变化特征,认为土体自身吸附的水汽以及不同盐分之间相互影响对盐害的产生与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杨冰华[5](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沈芳漪[6](2019)在《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栏杆具有防护、围合和分隔等功能,是中国古建筑中兼具实用功能、工艺价值、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构件,在不同时期、地域,不同类型、等级建筑中,有着多样的形制及装饰,它也是古代园林中常见的点缀要素。尽管栏杆实物遗存较少,但有较多反映栏杆形象的间接材料,如一些小木作模型及建筑明器等,如壁画、绘画、石刻、砖雕等图像性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广泛搜集和分类整理,分析其中栏杆的形制和装饰,梳理了辽宋金元之前历代栏杆发展演变的脉络。在概述前代栏杆流变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辽、宋、金、元时期的栏杆:对比分析辽、宋、金、元各时期栏杆的形制和装饰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通过与前代栏杆之对比,并结合《营造法式》的记载,探讨辽宋金元这一时期在栏杆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及栏杆与整体建筑的关系。
李海磊[7](2019)在《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绘画形式之一。色彩是壁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也是壁画最重要、最活跃的视觉元素。古代壁画色彩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和色彩理论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和色彩观念的变迁。4-6世纪是中国壁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壁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研究汉唐绘画之变和色彩观念变迁不可或缺的艺术遗存。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丝绸之路沿线形成纷繁复杂、类型多样的壁画色彩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区域性、差异性、宗教性的时代特征。本文选择保存较为完好的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作为观察中心,以壁画色彩技术作为切入点,在积极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文化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分析、色彩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壁画区位分布与类型、色彩观念及对壁画用色影响、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颜料与色彩技术、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色彩组配规律与风格样式、色彩结构与颜色变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古文献中相关颜料记载与现代矿藏勘探成果,借鉴现代科学仪器对壁画颜料检测成果,较为完整地统计分析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属性、产地、流通及消费区域,制作壁画分布与矿物颜料分布图表。最后初步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为壁画色彩保护修复与临摹复原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为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体系建构提供帮助。当然,本文尝试性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完整和不足之处,今后还需继续补充与完善,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古代壁画色彩研究的重视,能够寻找到解决古代壁画色彩变量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李玉峰[8](2019)在《西夏装饰纹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夏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及其它装饰纹样。植物纹样中,牡丹纹多以侧视的形态使用剔刻和“画花”的技法装饰于瓷器表面,且造型随瓷器器型的不同而变换,枝杆苍劲有力,具有多民族地区特征。莲花纹因西夏笃信佛教而广为流行,是本土莲花纹与外来佛教莲花纹结合后的产物,其在西夏盛行除佛教因素外,还与西夏人对生殖崇拜和追求永生的观念相符。卷草纹在装饰过程中,创新出豆芽蝌蚪状新样式,不仅多与佛教法器和坐佛组合出现,还突破了前朝及同时期辽、金卷草纹成条状的装饰形态,以较大面积装饰于石窟顶和壁面。而宝相花纹作为一种臆想的组合型装饰纹样,在莫高窟和榆林窟西夏石窟中则呈现出了正面、侧面两种风格迥异的形态。动物纹样中,龙纹因受政治、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影响存在凤首龙身、游龙绕凤、龙发似钢针呈放射状、龙发如马鬃、双头连体5种特殊造型。其中双头彩绘连体龙纹,是墓葬中与“天关”成对出现,起度化灵魂作用的“地轴”。凤纹形制与前代多有不同,凤鸟嘴不衔花枝而多置于花枝开光中,绶带缠于足上而不衔于嘴中,宝珠由口含变成追逐或脖戴。凤纹通过装饰不同位置表达不同内涵,在窟顶藻井表示后族权威,在藻井四披表示佛国瑞禽,在器物之上表示喜庆美满。沥粉堆金是西夏石窟藻井中凤纹惯用的涂色技法。兽面纹作为佛教典型的装饰纹样,多为相对温和的类狮面首,瓦当滴水上的兽面纹是具有守护意义的装饰,而佛塔、壁画中的则为佛教中的“天福之面”。几何纹样中,联珠纹虽由波斯萨珊王朝传来,但其域外特征和宗教含义均不明显,在装饰过程中仅发挥美化和分隔画面的作用,部分通过设色来表现变化,此外还出现了椭圆+菱形(梭形)组合成的新样式。菱形纹多整齐划一,除了装饰外,还起界定主题画面边界和表现纺织品经纬结构的作用。其它装饰纹样中,金刚杵纹是由佛教密宗金刚杵法器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出现扭曲或与其它纹样组合等情况。它主要以三股杵为主,简单粗糙和精细考究并存。在装饰时,虽跨出密宗在其它宗派佛经版画边框上也时有出现,但整体上还未突破宗教走向世俗。火焰纹作为体现超能属性的佛教装饰纹样,多以熊熊烈火的团状为背光,头光中的造型有所简化,所占比例大大减小。云纹多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其中葡萄纹状和叶片状在其它时期鲜有见到。西夏装饰纹样通过各种对称、不同比例搭配、前后位置变化、俯仰角度不同等方式构图,使装饰纹样表现出节奏和韵律感,遵循了形式美法则。在色彩上其以红绿蓝、红绿土黄、黑绿土黄、黑白灰、金色为主穿插使用,注重色彩在运用上的整体效果、对比和调和关系、关联与节奏感等构成原理。综上,西夏装饰纹样无论是类别、特征,还是构图、色彩,多是在广泛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再创造。
吴筱[9](2018)在《莫高窟55窟窟前建筑复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世纪60年代发掘清理工作的展开,敦煌莫高窟窟前地面建筑的遗址逐渐显露。萧默先生曾根据遗址遗迹、敦煌壁画等资料,对宋初53窟窟前木构建筑进行复原。本文参照萧默的研究方法,试就这些遗迹与其他相关资料,对年代接近53窟的宋初55窟窟前建筑进行复原。
彭明浩[10](2018)在《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的发现与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可分为窟面雕凿的石质仿木构和窟前接连的木构窟檐殿阁两大类,前者的研究较为系统,后者近年也逐渐受到关注。相关发现与研究工作反映出窟前建筑与石窟本体紧密相关,需将两者视作一个整体,从石窟寺的总体沿革、布局、功能、构造等角度对崖面和地面的建筑遗迹进行全面完整的记录与研究,并作为后续维修与保护的前提与基础。
二、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建筑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建筑遗址(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目标 |
1.2.1 地域范围 |
1.2.2 对象界定 |
1.2.3 时间范畴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的史地背景 |
2.1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地理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政区历史沿革 |
2.1.3 区域民系构成 |
2.2 甘肃与周边地区的古代交通 |
2.2.1 丝绸之路 |
2.2.2 北茶马古道 |
2.3 史地因素与建筑之关系 |
2.3.1 区域文化特征 |
2.3.2 现存传统建筑的分布 |
2.3.3 史地因素所形成的区域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及研究 |
3.1 斗栱演变发展概述 |
3.1.1 斗栱的组成与功能 |
3.1.2 斗栱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
3.2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遗存现状 |
3.2.1 传统木构建筑遗存现状 |
3.2.2 斗栱类型 |
3.3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 |
3.3.1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原则 |
3.3.2 形制标尺案例选取结果 |
3.4 典型标尺案例研究 |
3.4.1 福津广严院 |
3.4.2 崇信武康王庙 |
3.4.3 秦安兴国寺 |
3.4.4 兰州庄严寺 |
3.4.5 武威海藏寺 |
3.4.6 天水纪信祠 |
3.4.7 古浪火庙大殿 |
3.4.8 古浪山陕会馆 |
3.4.9 酒泉佛祖庙 |
3.5 补充标尺案例研究 |
3.5.1 第196 窟晚唐窟檐 |
3.5.2 第427 窟宋代窟檐 |
3.5.3 第437 窟宋代窟檐 |
3.5.4 第444 窟宋代窟檐 |
3.5.5 第431 窟宋代窟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 |
4.1 “形制类型”涵义解析 |
4.2 提炼排比形制、编号及说明 |
4.3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3.1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4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4.1 斗栱形制演变分析 |
4.4.2 分期原理 |
4.4.3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5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体系 |
4.5.1 河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2 秦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3 河西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6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区域比较 |
4.6.1 本区域内横向比较 |
4.6.2 邻近区域比较 |
4.7 决定区域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因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研样本信息简表 |
(2)河北南响堂山第一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南响堂山石窟开凿背景与遗存 |
第一节 南响堂山石窟开凿背景 |
一、后赵、北魏时期邺城佛教的发展 |
二、北齐佛教概况 |
三、南响堂地形与交通 |
第二节 南响堂山石窟遗存 |
第二章 南响堂山第一窟的结构特点 |
第一节 南响堂山第一窟结构概况 |
第二节 南响堂山第一窟的建筑特点 |
一、“因岩结构”的窟前仿木建筑 |
二、窟形特点 |
第三章 南响堂山第一窟的造像遗存与题材 |
第一节 南响堂山第一窟现存造像 |
一、造像遗存概况 |
二、隋唐续凿反映的问题 |
第二节 造像题材 |
一、中心柱三世佛身份认定 |
二、“白马吻足”的图像内涵 |
三、窟内三壁“十二佛” |
四、窟门上方说法图浮雕 |
第四章 南响堂山第一窟刻经与造像题材关系 |
第一节 第一窟刻经遗存 |
一、第一窟刻经内容 |
二、第一窟刻经与《大乘起信论》 |
第二节 第一窟刻经与造像的关系 |
一、十方三世 |
二、修行菩萨道 |
第五章 南响堂山第一窟反映的西方净土信仰 |
第一节 北朝晚期邺城的西方净土信仰 |
第二节 西方净土图像与刻经的关系 |
一、窟内“易行道”往生的元素 |
二、南响堂山第一窟与小南海石窟对往生道路的不同选择 |
三、末法思潮对南响堂山第一窟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敦煌莫高窟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敦煌莫高窟概述 |
1.1.2 敦煌莫高窟病害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莫高窟病害机理研究 |
1.2.2 莫高窟微环境研究 |
1.2.3 莫高窟窟门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 莫高窟窟门基础研究 |
2.1 窟门分类 |
2.1.1 材质分类 |
2.1.2 样式分类 |
2.1.3 分类统计 |
2.2 窟门尺寸 |
2.3 窟门功能 |
2.4 窟门不同因素对窟内热湿环境影响分析 |
2.4.1 传热系数影响 |
2.4.2 自然通风影响 |
2.4.3 空气渗透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莫高窟窟内外热湿环境测试研究 |
3.1 测试方案 |
3.1.1 测试对象 |
3.1.2 测试参数和使用仪器 |
3.1.3 测试时间和测点布置 |
3.2 窟内外热环境测试 |
3.2.1 冬季窟内外温度测试 |
3.2.2 秋季窟内外温度测试 |
3.3 窟内外湿环境测试 |
3.3.1 冬季窟内外相对湿度测试 |
3.3.2 秋季窟内外相对湿度测试 |
3.4 窟内壁面温度 |
3.5 窟门入口气流速度 |
3.6 窟区太阳辐射 |
3.7 本章小结 |
4 莫高窟窟内热环境模拟研究 |
4.1 软件概述 |
4.2 建立物理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网格生成 |
4.3 建立数学模型 |
4.3.1 控制方程 |
4.3.2 湍流模型 |
4.3.3 壁面函数 |
4.3.4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4.3.5 Boussinesq模型 |
4.4 边界条件设置 |
4.4.1 洞窟单侧开口通风驱动力判断 |
4.4.2 不同工况边界条件设置 |
4.5 数值模拟有效性验证 |
4.6 不同工况窟门对窟内热环境影响 |
4.6.1 窟门关闭时热压作用 |
4.6.2 窟门开启时热压作用 |
4.6.3 窟门关闭时热压风压共同作用 |
4.6.4 窟门开启时热压风压共同作用 |
4.6.5 四种工况窟外温度影响深度对比 |
4.7 窟门百叶窗面积大小对窟内热环境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莫高窟窟门优化措施研究 |
5.1 窟门存在问题分析 |
5.2 窟门优化目标 |
5.3 窟门优化措施分析 |
5.3.1 窟门外表面颜色 |
5.3.2 窟门传热系数 |
5.3.3 窟门百叶窗 |
5.3.4 窟门门缝 |
5.4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莫高窟及壁画病害 |
1.1.1 莫高窟壁画简介 |
1.1.2 莫高窟壁画病害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体吸湿机理 |
1.3.2 莫高窟地仗层水分来源及水汽吸附 |
1.3.3 气态水影响下盐害作用机理 |
1.3.4 莫高窟盐害研究现状 |
1.3.5 环境湿度影响下的其它类型壁画病害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莫高窟壁画地仗层土及洞窟环境温湿度特征 |
2.1 莫高窟地仗层结构及制作材料 |
2.1.1 莫高窟地仗层结构 |
2.1.2 莫高窟地仗层制作材料 |
2.2 地仗层土的物质组成 |
2.2.1 地仗层土的粒度成分 |
2.2.2 地仗层土的矿物成分 |
2.3 地仗层土的物理性质 |
2.3.1 地仗层土颗粒比表面积 |
2.3.2 地仗层土的可塑性 |
2.3.3 地仗层土体密度 |
2.4 莫高窟洞窟内温湿度特征 |
2.5 洞窟内湿度变化影响因素 |
2.5.1 大气降水对洞窟湿度的影响 |
2.5.2 游客参观对洞窟湿度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土体吸湿机理及脱盐地仗层吸湿特征 |
3.1 固体表面的吸附及等温吸湿曲线 |
3.2 土体吸湿驱动力 |
3.2.1 短程吸附作用 |
3.2.2 毛细凝聚作用 |
3.2.3 渗透吸力作用 |
3.3 土体等温吸湿曲线一般特征 |
3.4 脱盐地仗层吸湿特征 |
3.4.1 脱盐地仗层试样制作 |
3.4.2 等温吸湿曲线 |
3.4.3 特定湿度下吸湿曲线 |
3.5 小结 |
第四章 脱盐地仗层吸力特征及吸附水特征 |
4.1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吸力特征 |
4.1.1 总吸力 |
4.1.2 范德华吸力与毛细凝聚吸力 |
4.2 地仗层吸附水特征 |
4.2.1 土体结合水测定方法 |
4.2.2 地仗层弱结合水临界含水率 |
4.2.3 地仗层弱结合水临界湿度 |
4.3 地仗层吸湿过程不同吸力作用阶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仗层孔隙特征及其影响下的吸湿特征 |
5.1 地仗层土体孔隙特征 |
5.1.1 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
5.1.2 孔径分布计算方法 |
5.1.3 孔径分布测试结果 |
5.2 地仗层孔隙特征影响下的吸湿特征 |
5.2.1 短程吸附与毛细凝聚共同作用阶段 |
5.2.2 毛细凝聚作用阶段 |
5.3 小结 |
第六章 含盐地仗层吸湿机理 |
6.1 莫高窟地仗层盐分组成 |
6.2 盐分的潮解 |
6.3 含盐地仗层吸湿试验 |
6.3.1 试样选择 |
6.3.2 试验方法 |
6.3.3 试验结果 |
6.4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一阶段 |
6.5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二阶段 |
6.6 含盐地仗层吸湿过程第三阶段 |
6.6.1 地仗层中渗透吸力 |
6.6.2 盐溶液渗透吸力变化特征 |
6.7 小结 |
第七章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盐害机理的探讨 |
7.1 含NaCl地仗层 |
7.1.1 NaCl晶体潮解-重结晶过程 |
7.1.2 湿度影响下地仗层中NaCl晶体变化 |
7.2 含Na2SO4地仗层 |
7.3 含NaCl-Na2SO4地仗层试样 |
7.3.1 含NaCl-Na2SO4地仗层吸湿过程 |
7.3.2 吸湿过程中地仗层内NaCl-Na2SO4变化特征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概念限定 |
(一) 敦煌石窟 |
(二) 西夏洞窟 |
(三) 瓜沙二州 |
(四) 佛事活动 |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
一 莫高窟、榆林窟 |
二 东千佛洞石窟 |
三 五个庙石窟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
一 显教图像 |
二 密教图像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
一 宋 |
二 辽 |
三 回鹘 |
四 吐蕃 |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
小结 |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
一 唐代的菩提像 |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
小结 |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
一 民族成分 |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
小结 |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
补论 |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
一 研究史回顾 |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
二 禅定高僧 |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
六 中心佛坛 |
小结 |
结语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栏杆研究史回顾 |
1.2.1 18至20世纪初:外国学者的记录、考察和研究 |
1.2.2 20世纪30至50年代:营造学社的调查和研究 |
1.2.3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的综合研究 |
1.2.4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3 研究总体构想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4 研究相关术语 |
2 辽宋金元之前栏杆的流变 |
2.1 汉代以前的栏杆 |
2.1.1 史前时期的实物遗存 |
2.1.2 两周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
2.1.3 小结 |
2.2 两汉时期的栏杆 |
2.2.1 西汉的模型和图像 |
2.2.2 东汉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2.2.3 小结 |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栏杆 |
2.3.1 魏晋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
2.3.2 南北朝时期的模型和图像 |
2.3.3 小结 |
2.4 隋唐五代时期的栏杆 |
2.4.1 隋代的实物、模型及图像 |
2.4.2 唐代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2.4.3 五代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2.4.4 小结 |
3 辽宋金元时期的栏杆实物、模型和图像 |
3.1 辽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3.1.1 辽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
3.1.2 辽代栏杆的模型 |
3.1.3 辽代栏杆的图像 |
3.2 宋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3.2.1 宋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
3.2.2 宋代栏杆的模型 |
3.2.3 宋代栏杆的图像 |
3.3 金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3.3.1 金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
3.3.2 金代栏杆的模型 |
3.3.3 金代栏杆的图像 |
3.4 元代栏杆的实物、模型和图像 |
3.4.1 元代栏杆的实物遗存 |
3.4.2 元代栏杆的模型 |
3.4.3 元代栏杆的图像 |
3.5 其他地区的栏杆实例和图像 |
3.5.1 西夏的栏杆实例和图像 |
3.5.2 大理国的栏杆图像 |
4 辽宋金元时期栏杆形制和装饰的特征分析 |
4.1 辽宋金元栏杆各时期之特征 |
4.1.1 辽代栏杆:稳中求变 |
4.1.2 宋代栏杆:装饰华美 |
4.1.3 金代栏杆:各式杂糅 |
4.1.4 元代栏杆:推陈出新 |
4.1.5 小结 |
4.2 与隋唐五代时期栏杆之对比 |
4.2.1 总体的形制和做法 |
4.2.2 细部构件的形制和装饰 |
4.2.3 小结 |
4.3 与《营造法式》记载之对比 |
4.3.1 形制和做法方面 |
4.3.2 装饰方面 |
4.3.3 尺度方面 |
4.3.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辽宋金元之前的栏杆 |
附表2-1 辽代栏杆的实物遗存、模型和图像 |
附表2-2 宋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
附表2-3 金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
附表2-4 元代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
附表2-5 西夏和大理国栏杆的实物遗存、图像和模型 |
插图来源 |
作者简介 |
(7)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说明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4-6世纪北方地区壁画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 |
一、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北魏墓室壁画 |
二、以邺城—晋阳为中心东魏北齐墓室壁画 |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西魏北周墓室壁画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墓室和石窟壁画 |
一、河西地区墓室壁画 |
二、龟兹石窟壁画 |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
四、其它石窟壁画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 |
一、辽东地区三燕墓室壁画 |
二、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 |
小结 |
第二章 4-6世纪色彩观转变及其在壁画上的体现 |
第一节 “五行五色”色彩观 |
一、“五行五色”对绘画色彩的影响 |
二、北朝“尚色”变迁 |
第二节 绘画色彩论 |
一、以色貌色 |
二、随类赋彩 |
第三节 佛教传播与佛教色彩观 |
一、佛经中“色”、“色空”、“色相”释义表达 |
二、佛教“色光”观 |
三、佛教色彩观在石窟壁画中体现 |
第四节 中亚壁画色彩观影响 |
一、中亚粟特壁画色彩特点 |
二、中亚壁画对西域壁画色彩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4-6世纪壁画制作过程中的色彩技术 |
第一节 支撑体与地仗制作材料工艺 |
一、壁画支撑体 |
二、地仗制作材料与工艺 |
第二节 颜料研制与调配技术 |
一、颜料研制技术 |
二、颜料调配与胶结剂 |
三、矿物颜料性能与发色原理 |
第三节 壁画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 |
一、壁画施彩程序与“色标” |
二、着色技法 |
第四节 匠师迁徙与绘画技术交流 |
一、龟兹地区匠师来源 |
二、敦煌地区匠师制度与分工 |
小结 |
第四章 壁画颜料颜色与色彩结构 |
第一节 颜色类别及颜料属性 |
一、红色系列 |
二、黄色系列 |
三、蓝色系列 |
四、绿色系列 |
五、黑色系列 |
六、白色系列 |
第二节 颜料产地与流通 |
一、矿物颜料产地分布 |
二、颜料消费与流通 |
第三节 壁画颜色变量分析 |
一、壁画颜色变量 |
二、壁画变色影响因素 |
三、壁画颜色层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结构与组配规律 |
一、壁画中色彩对比应用 |
二、菱形格图式与色彩组配规律 |
三、仿木结构凹凸色块组配规律 |
小结 |
第五章 壁画色彩技术理论及应用 |
第一节 壁画颜料分析检测技术 |
第二节 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一、壁画颜色样品选择标准 |
二、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第三节 壁画色彩保护与修复 |
一、壁画色彩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
二、墓室壁画色彩修复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临摹与复原色彩校准 |
一、壁画色彩临摹理念与方法 |
二、复原性临摹的色彩校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夏装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理论 |
五、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植物装饰纹样研究 |
第一节 牡丹纹 |
一、牡丹纹的类型 |
二、牡丹纹的装饰特征 |
三、寓意美好的牡丹纹组合 |
第二节 莲花纹 |
一、莲花纹的类型 |
二、莲花纹的特征 |
三、莲花纹样广布西夏的原因 |
第三节 卷草纹 |
一、卷草纹的类型 |
二、卷草纹的时代特征 |
第四节 宝相花纹 |
一、宝相花纹样的类型 |
二、西夏宝相花纹特征来源 |
三、宝相花风格迥异的原因探析 |
小结 |
第二章 动物装饰纹样研究 |
第一节 龙纹 |
一、蛇兽并存的龙纹类型 |
二、龙纹的纹样特征 |
三、西夏龙纹存在的两个特殊现象 |
四、龙纹在西夏的多重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凤纹 |
一、凤纹的类型 |
二、喜庆祥和为主的纹样特征 |
三、凤纹不同位置的装饰意图与涂色技法 |
第三节 兽面纹 |
一、兽面纹的类型 |
二、兽面纹的特征 |
三、兽面纹与“天福之面” |
小结 |
第三章 几何装饰纹样研究 |
第一节 联珠纹 |
一、联珠纹的类型 |
二、联珠纹的特征 |
第二节 菱形纹 |
一、菱形纹的类型 |
二、不同载体上菱形纹呈现出的装饰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其它装饰纹样研究 |
第一节 金刚杵纹 |
一、金刚杵及其纹样的类型 |
二、不同物质载体上的金刚杵及纹样 |
三、金刚杵作为装饰纹样与法器的差异 |
第二节 火焰纹 |
一、火焰纹的类型 |
二、西夏火焰纹的特征 |
第三节 云纹 |
一、云纹的类型 |
二、关于西夏云纹的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西夏装饰纹样的构图和色彩 |
第一节 西夏装饰纹样的构图法则 |
一、对称与均衡 |
二、比例与权衡 |
三、空间与立体 |
四、节奏与韵律 |
第二节 西夏装饰纹样的色彩分析 |
一、西夏遗存上装饰纹样的色彩搭配 |
二、西夏遗存上装饰纹样色彩运用中包含的构成原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窟前石质仿木构建筑 |
二、窟前木构建筑 |
结语 |
四、敦煌莫高窟53窟窟前建筑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D]. 顾国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河北南响堂山第一窟研究[D]. 石雅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敦煌莫高窟窟门对窟内热湿环境影响研究[D]. 张登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敦煌莫高窟地仗层吸湿特征及机理试验研究[D]. 李凤洁. 兰州大学, 2020(01)
- [5]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辽宋金元建筑中的栏杆形制与装饰研究[D]. 沈芳漪. 浙江大学, 2019(03)
- [7]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海磊. 上海大学, 2019(02)
- [8]西夏装饰纹样研究[D]. 李玉峰. 宁夏大学, 2019(02)
- [9]莫高窟55窟窟前建筑复原研究[J]. 吴筱. 建筑史, 2018(02)
- [10]中国石窟寺窟前建筑的发现与研究[J]. 彭明浩. 中国文化遗产,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