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伟[1](2019)在《季冻区在役PC板梁破坏试验与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PC板梁)具有建筑高度低、结构简单、施工便捷、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跨径桥梁建设中。随着服役时间增加、重车作用频繁、环境侵蚀等因素的影响,以PC板梁桥为代表的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频繁出现病害和损伤,致使其承载能力降低,使用性能下降。因冻融、盐冻等恶劣环境的作用,季冻区的病险桥梁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环境地区。本文利用季冻区服役20年的24片16m跨径PC板梁,开展实桥旧梁破坏试验和加固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纯弯段长度为2.0m、3.9m和5.2m的3种四点弯曲加载工况下的5片PC板梁的破坏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实桥旧梁的受力性能、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研究表明,试验梁使用性能有所退化但抗弯极限承载能力仍满足要求;结构破坏过程中梁端预应力钢绞线发生了局部滑移;随着纯弯段长度的增加,结构破坏形态逐渐由弯曲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2)设计剪弯段长度为1.8m、2.7m和3.9m的三种梁端集中力加载试验工况,开展3片PC板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实桥旧梁在梁端集中力荷载作用下受力性能、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研究表明,试验梁使用性能和抗剪极限承载能力均发生了明显的退化;结构破坏过程中梁端预应力钢绞线发生了局部滑移;结构破坏形态均为剪切破坏。基于试验结果,修正基于桁架-拱模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以本文试验数据及收集的其他学者的相关试验数据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3)开展采用铺装补强、普通碳纤维板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3片PC板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并与未加固梁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加固方法对实桥旧梁受力性能、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加固方法均可有效改善结构使用性能,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基于普通碳纤维板加固的实桥旧梁的破坏试验结果,修正二次受力下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裂缝间距及裂缝宽度计算模型,模型的计算值与本文试验结果及收集的其他学者的相关试验结果吻合较好。(4)分别采用梁端粘贴钢板、铺装补强、梁端填充混凝土方法加固3片PC板梁,开展加固梁在梁端集中力作用下的破坏试验研究;此外,利用三面外包混凝土、四面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方法加固2片PC板梁,开展加固梁在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研究。通过与未加固梁对比分析,得出了上述不同抗剪加固方法对实桥旧梁受力性能、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加固方法均可有效改善结构使用性能,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三面外包混凝土、四面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方法使结构的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5)首次提出了利用PC板梁铰缝空间进行承载能力加固的两种新型方法(铰缝增配箍筋加固法和铰缝增配环形钢筋加固法),通过梁端集中力荷载和四点弯曲荷载作用下的加固梁的破坏试验研究,与未加固梁对比分析加固效果,验证以上两种加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二种加固方法均可有效改善结构使用性能,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使结构破坏形态逐渐由剪切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
史玉龙[2](2019)在《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加固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载铁路扩能运输条件下,列车轴重和运量进一步提升,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呈现出新的病害特征,对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也提出了更加精确的要求。实际运营中发现重载铁路小跨径桥梁出现了跨中竖向挠度、跨中横向振幅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通常值的问题,已危及桥梁及行车的安全。本文以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加固措施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既有铁路混凝土桥梁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总结,结合重载铁路特点,对重载铁路突出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了不同跨径、不同梁型的重载铁路桥梁病害情况,结果表明小跨径桥梁受重载运输影响较大,病害情况较为突出,其中12 m普通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病害情况较为严重。(2)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对重载运输条件下12 m普通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竖向刚度以及横向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 t轴重列车作用下,桥跨跨中竖向挠度超过设计荷载作用下的桥跨跨中竖向挠度;重载列车速度在6075km/h之间时,桥跨跨中横向振幅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通常值要求,结果表明桥梁结构竖向、横向刚度较弱。(3)针对12 m普通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竖向刚度较弱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其竖向加固措施,并对加固前后结构的跨中挠度、竖向振幅、竖向加速度参数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的跨中挠度、竖向振幅、竖向加速度分别降低11.5%、26.6%、26.2%。现场实测数据证明采用该方法桥梁结构加固效果明显。(4)针对12 m普通高度钢筋混凝土梁横向刚度较弱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其横向加固措施,有限元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桥梁结构的横向自振频率、横向振幅、横向加速度参数,结果表明加固后结构一阶横向自振频率提升了26.0%,结构跨中横向振幅降低46.5%,横向加速度降低23.4%。现场实测数据证明采用该加固方法能显着提升结构的横向刚度。
李郑音[3](2019)在《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标准化评定方法》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工作的飞速发展,继高速铁路之后,重载铁路因其高负荷、高密度、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了铁路运输发展的新的重心。我国的重载运输发展分为两种模式:对既有普速铁路进行扩能运输改造(在中—活载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牵引量与运营密度以提高运量)提高轴重(27-30 t);新建专用的货运重载铁路。其中目前主要发展模式为扩能改造。然而随着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铁路桥梁因为轴重的增加以及长期受到周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结构性能劣化加剧的现象,因此研究出一种评定重载铁路桥梁在服役期间结构的综合状态的方法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以重载铁路桥梁的服役状态标准化评定方法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梳理出了评定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的六个分项内容,分别是桥梁初步调查评定、风险源检查评定、结构劣化评定、特殊参数检测评定、运营性能试验评定和承载力检算评定。确定了各自的计算权重和各自的评级标准。(2)提出了重载铁路桥梁的风险源检查评定,将风险源分为一般风险源、重大风险源和灾难风险源三类,并设置了五级评定标度。(3)明确了重载铁路桥梁的结构劣化评定,在既有桥梁结构劣化评定基础上增加了梁体纵向位移和线梁偏心劣化状况两项劣化评定的指标及标度;增加了支座病害的相关评定指标及标度;增加了防落梁的劣化评定指标及标度。(4)提出了基于结构劣化和特殊参数检测的重载铁路桥梁承载力检算方法,在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输的情况下对重载铁路桥梁进行快速有效的承载力评定。(5)以重载铁路某桥梁为例,对其进行了完整的服役状态标准化评定,并通过静载试验确定了基于结构劣化和特殊参数检测的承载力检算方法的分项计算权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何双[4](2015)在《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全寿命地震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海洋主权和近海资源的逐渐重视,为了满足资源勘探、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维护主权的需要,建设跨海大桥等近海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跨海大桥作为生命线系统,是沿海城市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采用隔震设计能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而目前我国对近海隔震桥梁在全寿命框架体系下的抗震性能评估却并不充分,本文结合钢筋混凝土和隔震支座在海蚀环境中的腐蚀规律,从损伤指标的确定、近海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地震易损性对比和基于全寿命期内的近海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三个方面对近海隔震桥梁在全寿命期内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钢筋混凝土和隔震支座劣化规律: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氯离子腐蚀作用的基本原理,参考前人对氯离子在保护层混凝土的传输过程、对钢筋产生的锈蚀作用影响以及对保护层混凝土开裂程度影响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桥梁结构整个服役期内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计算分析过程。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对隔震橡胶支座在海蚀和老化作用下的性能劣化规律进行了归纳。2、近海隔震桥梁性态水准的分类及损伤指标研究:将近海隔震桥梁结构的性态水准划分为五级,分别为充分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基本运行状态、生命安全状态和防止倒塌状态。结合近海隔震大桥的构造特殊性,选取墩顶漂移率作为桥墩破坏指标,选取支座剪应变作为隔震橡胶支座破坏指标,并通过Pushover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推倒分析,对近海隔震桥梁墩柱损伤指标进行量化,利用IDA分析方法对损伤量化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Pushover方法确定近海隔震桥梁损伤指标合理可行。3、基于性态的近海桥梁易损性对比分析:选取大量实际地震动,并考虑近海隔震桥梁结构材料的随机性,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随机样本,与随机地震动生成“地震动-隔震结构”样本模型。利用IDA分析方法对样本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提取构件地震响应,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桥梁墩柱和隔震橡胶支座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结合确定的桥梁墩柱和隔震橡胶支座损伤指标,构建近海隔震桥梁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利用宽限法绘制近海隔震桥梁的系统易损性曲线,对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建立非隔震桥梁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易损性曲线评估了非隔震与隔震桥梁的抗震性能,验证隔震橡胶支座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4、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结合钢筋混凝土和隔震橡胶支座的劣化规律,构建近海隔震桥梁不同服役期的有限元模型,并重新生成“地震动-隔震结构”样本,对样本模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桥梁结构各构件和整体在整个全寿命期内不同服役期对应的易损性曲线,对比不同服役期内的易损性曲线超越概率,对结构在整个全寿命期内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为近海隔震桥梁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抗震加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太原铁路局工务科桥梁大修队[5](1976)在《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文中研究说明橡胶支座的问世已有三十多年,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聚四氟乙烯在支座上的应用,更促进了支座的改进和发展。1965年初,国内公路桥梁开始采用橡胶支座,19 6 8年铁道科学研究院及专业设计院开始研究在铁路桥梁上应用橡胶支座的问题。1970年我局在上述单位和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的协助下,制作了一批内嵌钢板的加劲型橡胶平板支座(以下简称橡胶支座)。五年来,在京包、同浦等干、支线上先后共试铺157孔(将原跨度6.5~9.6米的老的钢梁,更换为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并采用橡胶支座)。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刘金亮[6](2019)在《基于裂缝计算的季冻区在役PC板梁承载力退化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混凝土梁作为桥梁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多用于公路网中、小跨径桥梁。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运营中,其组成材料在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会逐渐发生老化,而日益增加的汽车荷载作用使桥梁构件的力学性能不断衰减,加之早期桥梁设计规范中设计荷载与现行规范之间的差异,导致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多处于带裂缝工作阶段。裂缝将会危及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所以需要对结构修补加固处理。为了设计维修改造方案和确定维修的优先级,必须确定带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使用情况和剩余使用寿命,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改造方案。因此,对在役带裂缝工作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评价和剩余使用寿命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使用价值。本论文结合辽宁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价及加固技术研究(201512)”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7AB01)”,对10片季冻区服役2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开展了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退化机理试验研究。在试验梁受弯受剪静力荷载试验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受力响应变化规律、受弯和受剪承载力、弯曲裂缝宽度变化规律、受弯区竖向开裂对截面抗弯刚度退化影响、斜裂缝宽度变化规律、剪压区斜向开裂对截面抗剪刚度退化影响。论文对季冻区服役2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验梁进行了专项检测、材料性能和承载力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梁荷载试验测量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对比,对季冻区服役20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验梁受力响应状态和承载力作出评价;以粘结-滑移理论为基础,考虑梁内不同类型钢筋间的应力重分布问题,确定钢筋应力分配系数,给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裂缝宽度计算的数值模型;结合截面非线性分析计算理论,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截面开裂到破坏阶段全过程截面抗弯刚度随弯曲裂缝开展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裂缝特征为参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刚度损失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剪跨比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剪压区斜裂缝发展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剪跨比为参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斜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以现有剪切刚度退化模型和斜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为基础,建立了以预应力混凝土梁斜裂缝最大宽度计算有效剪切刚度的分析模型,定量的分析了斜裂缝开裂对剪切刚度的影响;根据季冻区环境特点,建立了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材料性能退化计算模型,结合结构设计原理给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时变抗力退化计算模型,在运营荷载基础上分析了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中国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梁剩余使用寿命预测。论文通过对季冻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得到的计算公式和模型为季冻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验算、加固维修以及管理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焕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7](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表明一、线路专业铁路线路系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从广义上讲是由轨道、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所构成。根据铁路标准设计专业归口管理范围的划分,线路专业主要包括勘测和轨道(含道岔)两大类。1950~1993年共编制标准设计2 089项,计20 450张图纸。由于勘测类标准设计可编项目少,40多年来仅编了100项,计530张图纸,且多为图式、图例、符号和表格格式,
吴宜峰[8](2017)在《混凝土梁式桥减隔震机理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交通系统中新增大量的混凝土梁式桥,为了保证此类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有关梁式桥减隔震机理与减隔震技术工程应用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从已有成果来看,我国桥梁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应用已初成体系,相应的规范正在修订完善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减隔震装置力学行为的准确数值模拟、地震中桥梁关键构件局部力学行为的把握、强震甚至罕震作用下减隔震梁式桥体系的失效破坏模式、基于非线性反应谱的减隔震梁式桥更准确实用的设计方法等。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主要进行的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三种减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的理论、试验与精细数值模拟研究。设计制作了三种直径100mm的减隔震支座,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所得结果相互对比验证。由于支座直径较小,设计制作了专门用于小尺寸支座的压剪试验加载装置。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上述支座进行精细数值模拟,其中所做的多处简化被证实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小。(2)实现了基于ANSYS/LS-DYNA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多尺度有限元模拟。详述了 ANSYS/LS-DYNA中用于模拟混凝土的MAT159材料与MAT174材料的理论并给出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构件多尺度建模方法,并以一常见桥墩为例,建立了实体单元模型、简化梁单元模型、多尺度模型Ⅰ、多尺度模型Ⅱ等四种模型,对比了水平侧向加载试验结果与动力特性结果。研究表明四种模型所得结果一致性很好,两种多尺度模型较实体单元模型计算时间均减小近3/4。(3)完成了缩尺减隔震梁式桥振动台试验与多尺度有限元模拟研究。以一混凝土梁式桥为背景,按照几何比例1:4设计制作了缩尺模型;对减隔震桥梁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峰值的增大,设置上述三种支座的主梁加速度响应相互之间差别较大,梁墩相对位移均呈近似线性的正相关关系。梁墩相对位移与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PGA/PGV)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缩尺减隔震梁桥进行多尺度建模,求解其动力特性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再分别对比了三种减隔震支座共9组工况下的包括主梁加速度响应与位移响应在内的数值模拟与相应的振动台试验结果,研究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基于该多尺度模型研究了桥梁基底剪力以及支座局部的滑移、碰撞等力学行为。(4)研究了地震动特性对减隔震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一三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了多尺度建模,选用WA波探究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主梁加速度与位移响应、桥墩墩底损伤状态、橡胶正应力等的影响规律;选用WB1-WB15波探讨了 PGA/PGV比值对主梁加速度与位移、墩顶位移等响应的影响规律。(5)建立了基于大量远场地震动的减隔震梁桥强度折减系数谱。由1410条远场地震动近200万工况统计得到平均强度折减系数谱R,分析了延性系数μ、周期T、地震动参数PGA/PGV比值、屈服后刚度a以及场地土条件等对R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考虑上述因素影响的R的拟合公式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再另选62条波验证了拟合结果的准确性。(6)建立了基于近场脉冲地震动的减隔震梁桥非线性位移谱。由67条近场脉冲地震动统计分析得到以r/rp(rp为脉冲周期)为横坐标的非线性变形系数谱Cμ,引入了两个指标Ωμ、Ωα分别用以衡量μ、α对Cμ的影响;同样基于上述地震动建立了以T/Tp为横坐标的弹性加速度反应谱,并以此建立了适用于减隔震桥梁的非线性位移谱。(7)实现了近场地脉冲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梁桥基于非线性位移谱的抗震设计。分析了将减隔震连续桥梁简化为双线性单自由度系统所需的前提条件,推导了墩顶多个支座合并为一个"总支座"进行设计的理论公式,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迭代过程。并以一三跨连续梁桥为例,进行了基于上述非线性位移谱的近场地脉冲地震作用下铅芯橡胶支座减隔震设计。
洪彧[9](2019)在《基于振动信号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模型修正研究》文中认为桥梁结构作为交通的枢纽,其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公众关心的重点。为了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许多重要的桥梁结构都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目前,最新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是以在线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和仿真计算为核心的。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是实现在线识别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此外,如何在有限元模型修正中避免自由度匹配、如何考虑阻尼修正参数,以及如何提高修正效率都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桥梁结构的工程特性,针对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模型修正问题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模态参数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重点研究了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并提出了改进方法:一种快速特征系统实现(FERA)算法,采用对构建的新对称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来替代Hankel矩阵的奇异值分解,从而减少ERA算法所需的识别时间和存储量;此外,对FERA算法中Hankel矩阵的行块数和列块数的取值规律进行了总结。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设计了一个尺寸精确、材料属性已知的四层钢结构,通过FERA算法从结构锤击试验中识别结构模态参数。结果证明FERA算法能获得与ERA算法相同精度的识别结果,且运算速度可较ERA算法有明显提高。最后,FERA算法还被运用到了一座人行桥的锤击试验中,结果表明FERA算法同样适用于实际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较好的抗噪性和容错能力。(2)针对FERA算法存在模型定阶和虚假模态辨别的问题,首先总结了常见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模型定阶方法,然后针对FERA算法提出了抗噪性能更好的奇异值变化角模型定阶方法,并引入了模态参数辨别指标,共同用于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通过四层钢结构和人行桥的模态参数识别证明了方法能有效减少模态遗漏和剔除虚假模态。(3)针对桥梁结构工作模态测试存在噪声干扰和激励不充分的特点,提出了基于NExT+FERA的多参考点模态辨别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考点循环使用NExT+FERA算法识别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模态辨别指标区分真假模态,再利用频率和阻尼比对识别出的模态参数进行归类,该方法能有效防止模态遗漏。此外,还讨论了该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取问题;通过四层结构的白噪声激励试验和人行桥的自然激励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得出:当测点较多时,通过本算法识别出的模态参数可能比锤击试验获得的模态参数具有更高的辨别指标值。(4)在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研究了传统的基于频响函数理论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提出在传统的基于频响函数修正方法中考虑Rayleigh阻尼模型,推导了频响函数灵敏度矩阵中动刚度矩阵对阻尼参数求偏导的公式。针对频响函数的不完备测试详细总结了自由度匹配技术;此外,介绍了传统方法的几种求解方式,并讨论了方法中频率点选取问题;最后利用四层结构在锤击激励下的试验频响函数来验证了该算法,结果显示该算法难以同时修正结构的所有质量与刚度相关参数,二者的耦合现象易导致修正结果的不合理。(5)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频响函数残差数值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频响函数矩阵表达式解耦至单个元素,使理论频响函数可直接与测试频响函数一一对应,然后通过先进的优化算法来缩小理论与试验频响函数幅值差来获得修正结果。本文首次研究了非比例阻尼对频响函数模型修正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理论频响函数推导过程中不同的阻尼假设对模型修正结果的影响。对如何选取恰当的频响函数频段用于模型修正,以及如何考虑理论频响函数精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本文还推导了适用于振动台试验的频响函数解析式。最后,利用四层钢结构的模型修正验证了该方法,并将该方法顺利应用于了一片简支梁的损伤识别中。(6)将Kriging模型引入了桥梁的有限元模型修正,避免了传统修正在优化过程中反复调用有限元模型。总结了试验设计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运用简支梁的数值仿真对比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修正与普通模型修正方法的计算精度与效率问题,可得出:Kriging模型方法可大大提高模型修正效率;最后,Kriging代理模型修正方法被成功运用至了真实人行桥的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物理参数以及边界条件均得到了修正。论文最后给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后续的研究内容。
李孟[10](2019)在《重载铁路桥梁典型病害及桥梁状态分析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重载铁路开始受到世界广泛的应用,在早期按照旧标准和规范设计建造的铁路桥梁承受各种程度的病害,因此有必要专门对重载铁路桥梁典型病害及桥梁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桥梁的维修和养护提供有效技术资料。本文以重载铁路桥梁的受力特点分析为基础,研究其典型病害产生类型与机理,最后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重载铁路桥梁评估模型。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重载铁路桥梁进行受力分析,发现在普通列车作用对比下重载列车作用下桥梁内力明显提高,竖向挠度安全裕度的下降幅度约10%20%,增大列车轴重对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小;用FLAC3D软件对主梁裂缝机理进行分析,发现随裂缝深度的增大,主梁挠度差值不断增大,梁底应变不断减小,并在裂缝发生位置处最明显;分析与总结了重载铁路桥梁的主梁、桥墩和基础、支座和桥面系及其他部分的典型病害;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重载铁路桥梁状态评估体系,根据变权理论研究均衡系数?的取值,得到桥梁结构权重,借鉴模糊理论提出隶属函数确定桥梁分级标准,实现重载铁路桥梁的状态评估。该论文有图37幅,表21个,参考文献53篇。
二、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论文提纲范文)
(1)季冻区在役PC板梁破坏试验与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服役桥梁破坏试验研究现状 |
1.2.1 整桥破坏试验研究现状 |
1.2.2 桥梁构件破坏试验研究现状 |
1.3 桥梁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4 季冻区PC板梁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在役PC板梁受弯破坏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梁简介 |
2.2.2 加载装置 |
2.2.3 加载程序 |
2.2.4 加载方案 |
2.2.5 量测内容 |
2.3 试验梁材料性能试验 |
2.3.1 混凝土材料特性 |
2.3.2 预应力钢绞线材料特性 |
2.3.3 普通钢筋材料特性 |
2.4 试验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破坏现象描述 |
2.5.2 位移结果分析 |
2.5.3 应变结果分析 |
2.5.4 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在役PC板梁受剪破坏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加载方案 |
3.2.2 量测内容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破坏现象描述 |
3.3.2 位移结果分析 |
3.3.3 应变结果分析 |
3.3.4 抗剪承载能力分析 |
3.4 基于桁架-拱模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
3.4.1 抗剪承载力计算的桁架模型 |
3.4.2 抗剪承载力计算的拱模型 |
3.4.3 桁架模型和拱模型的叠加 |
3.4.4 受剪承载力计算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在役PC板梁抗弯加固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加固方案 |
4.2.2 加载方案 |
4.2.3 量测内容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破坏现象描述 |
4.3.2 位移结果分析 |
4.3.3 应变结果分析 |
4.3.4 裂缝结果分析 |
4.3.5 加固效果分析 |
4.4 二次受力下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裂缝分析 |
4.4.1 试验资料 |
4.4.2 裂缝间距分析 |
4.4.3 裂缝宽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在役PC板梁抗剪加固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2.1 加固方案 |
5.2.2 加载方案 |
5.2.3 量测内容 |
5.3 集中力加载试验梁结果分析 |
5.3.1 破坏现象描述 |
5.3.2 位移结果分析 |
5.3.3 应变结果分析 |
5.3.4 裂缝结果分析 |
5.3.5 加固效果分析 |
5.4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梁结果分析 |
5.4.1 破坏现象描述 |
5.4.2 位移结果分析 |
5.4.3 应变结果分析 |
5.4.4 刚度退化分析 |
5.4.5 加固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铰缝增配钢筋加固法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2.1 加固方案 |
6.2.2 加载方案 |
6.2.3 量测内容 |
6.3 集中力加载试验梁结果分析 |
6.3.1 破坏现象描述 |
6.3.2 位移结果分析 |
6.3.3 应变结果分析 |
6.3.4 裂缝结果分析 |
6.3.5 加固效果分析 |
6.4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梁结果分析 |
6.4.1 破坏现象描述 |
6.4.2 位移结果分析 |
6.4.3 应变结果分析 |
6.4.4 裂缝结果分析 |
6.4.5 加固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重载铁路发展现状 |
1.2 重载铁路运输对桥梁的影响 |
1.2.1 重载铁路运输对梁体的影响 |
1.2.2 重载铁路运输对支座、墩台基础的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重载铁路桥梁病害分类发展概况 |
1.3.2 既有重载铁路桥梁加固方法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分析 |
2.1 既有铁路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分类 |
2.1.1 混凝土梁病害 |
2.1.2 墩台基础病害 |
2.1.3 支座病害 |
2.1.4 桥面及附属设施病害 |
2.2 重载列车作用下桥梁病害分类 |
2.2.1 混凝土梁病害 |
2.2.2 墩台基础病害 |
2.2.3 支座病害 |
2.2.4 桥面及附属设施病害 |
2.3 重载铁路桥梁病害统计分析 |
2.3.1 桥梁结构形式统计分析 |
2.3.2 不同跨径桥梁病害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2m普通高度混凝土梁受力特性研究 |
3.1 重载运输对桥梁结构受力特性影响研究 |
3.1.1 重载列车荷载形式 |
3.1.2 重载列车作用下荷载效率系数分析 |
3.2 有限元模型介绍 |
3.3 桥梁结构竖向受力特性分析 |
3.3.1 竖向挠度检算分析 |
3.3.2 竖向振幅分析 |
3.3.3 竖向加速度分析 |
3.4 桥梁结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 |
3.4.1 桥跨自振频率分析 |
3.4.2 跨中横向振幅分析 |
3.4.3 跨中横向加速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2m普通高度混凝土梁竖向加固技术研究 |
4.1 桥梁竖向加固方法研究 |
4.1.1 桥梁竖向加固方法对比 |
4.1.2 加固方案设计 |
4.2 竖向加固原理及检算 |
4.2.1 加固原理 |
4.2.2 加固后竖向刚度检算 |
4.3 加固前后结构竖向刚度测试数据分析 |
4.3.1 桥跨结构跨中竖向挠度 |
4.3.2 桥跨结构跨中竖向振幅 |
4.3.3 桥跨结构跨中竖向加速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2m普通高度钢筋混凝土梁横向加固技术研究 |
5.1 桥梁横向加固方法研究 |
5.1.1 横向加固思路及原则 |
5.1.2 横向联结刚度对桥梁横向刚度影响分析 |
5.1.3 增加横向联结对梁体振动特性影响 |
5.1.4 合理加固方案确定 |
5.2 加固后桥梁结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 |
5.2.1 横向自振频率分析 |
5.2.2 跨中横向振幅分析 |
5.2.3 跨中横向加速度分析 |
5.3 加固前后结构横向刚度数据分析 |
5.3.1 横向自振频率分析 |
5.3.2 桥跨结构跨中横向振幅 |
5.3.3 桥跨结构跨中横向加速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标准化评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关于重载铁路桥梁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服役状态评定内容及分项权重 |
2.1 服役状态定义及评定指标 |
2.1.1 服役状态定义 |
2.1.2 服役状态的评定指标 |
2.2 服役状态分项权重分层综合评定方法 |
2.2.1 服役状态分项权重评定理论介绍及评定模型 |
2.2.2 服役状态分项权重 |
2.3 服役状态综合评定等级及区间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桥梁初步调查与风险源检查的评定 |
3.1 桥梁初步调查 |
3.1.1 桥梁初步调查内容 |
3.1.2 桥梁初步调查评定等级 |
3.2 风险源检查及评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劣化评定与特殊参数检测的评定 |
4.1 结构劣化评定 |
4.2 特殊参数检测评定 |
4.2.1 混凝土强度 |
4.2.2 自振频率检测 |
4.2.3 混凝土碳化状况 |
4.2.4 钢筋锈蚀电位 |
4.2.5 氯离子含量检测 |
4.2.6 钢筋保护层厚度 |
4.2.7 混凝土电阻率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运营性能试验与承载力检算的评定 |
5.1 运营性能试验 |
5.1.1 运营性能试验检测内容 |
5.1.2 运营性能试验评定 |
5.2 承载力检算 |
5.2.1 基于结构劣化和特殊参数检测的承载力检算方法 |
5.2.2 基于静载试验的承载力检算方法 |
5.2.3 承载力检算评定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评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2 有限元模型理论分析 |
6.3 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评定 |
6.3.1 桥梁初步调查与风险源检查评定 |
6.3.2 结构劣化评定与特殊参数检测评定 |
6.3.3 运营性能试验与承载力检算评定 |
6.3.4 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评定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全寿命地震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钢筋锈蚀后钢筋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1 钢筋锈蚀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钢筋混凝土结构劣化后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隔震支座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发展现状 |
1.4.1 普通抗震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1.4.2 隔震桥梁的易损性分析 |
1.4.3 基于钢筋锈蚀的桥梁易损性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钢筋混凝土和隔震支座劣化规律 |
1.5.2 近海隔震桥梁性态水准的分类及损伤指标研究 |
1.5.3 基于性态的近海桥梁易损性对比分析 |
1.5.4 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易损性分析 |
第二章 近海隔震桥梁构件性能劣化规律 |
2.1 概述 |
2.2 海洋腐蚀环境分区 |
2.3 氯离子的侵入 |
2.4 氯离子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扩散及腐蚀机理 |
2.4.1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过程 |
2.4.2 表面氯离子浓度 |
2.4.3 临界氯离子含量 |
2.4.4 氯离子在混凝土传输时间计算 |
2.5 钢筋锈蚀的时变模型 |
2.5.1 蚀坑的基本原理 |
2.5.2 腐蚀电流密度 |
2.5.3 混凝土保护层裂缝产生机理及裂缝宽度计算 |
2.6 混凝土构件的性能退化 |
2.7 海蚀环境下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劣化规律 |
2.8 老化、海蚀试验后橡胶材料性能测试 |
2.8.1 拉伸强度测试 |
2.8.2 扯断伸长率测试 |
2.8.3 超长期人工加速老化对橡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影响研究 |
2.8.4 橡胶隔震支座水平刚度性能试验 |
2.8.5 水平剪切刚度测试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海隔震大桥模型建立及损伤指标确定 |
3.1 概述 |
3.2 抗震结构的性态水准划分 |
3.3 近海隔震桥梁的性态水准划分 |
3.4 近海隔震桥梁性态指标的选择和量化 |
3.4.1 桥梁墩柱损伤指标体系和破坏准则 |
3.4.2 桥梁墩柱破坏状态及指标量化 |
3.4.3 桥梁墩柱破坏指标的确定 |
3.4.4 隔震支座破坏指标的确定 |
3.5 墩柱能力指标计算 |
3.5.1 基于等效塑性铰长度的公式法 |
3.5.2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Pushover方法) |
3.6 近海隔震大桥的有限元建模 |
3.6.1 隔震大桥概况 |
3.6.2 隔震大桥有限元模拟 |
3.6.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7 隔震桥梁墩柱损伤指标计算 |
3.7.1 墩柱弯矩曲率分析 |
3.7.2 Pushover分析方法计算墩顶漂移率 |
3.7.3 纵桥向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及性能指标评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海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地震易损性对比 |
4.1 概述 |
4.2 基于IDA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1 地震动不确定性 |
4.2.2 地震动的选取 |
4.2.3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取 |
4.2.4 结构不确定性 |
4.2.5 构件损伤指标 |
4.3 隔震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4.3.1 拉丁超立方样本抽样 |
4.3.2 隔震桥梁桥墩及支座地震需求分析 |
4.3.3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4.4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4.4.1 桥梁墩柱易损性曲线 |
4.4.2 隔震桥梁支座易损性曲线 |
4.4.3 隔震桥梁构件易损性曲线对比 |
4.4.4 系统易损性曲线 |
4.5 非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 |
4.5.1 非隔震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4.5.2 非隔震墩柱易损性曲线 |
4.5.3 非隔震支座易损性曲线 |
4.5.4 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墩柱易损性对比 |
4.5.5 隔震与非隔震桥梁墩柱支座易损性对比 |
4.5.6 非隔震桥梁与隔震桥梁整体易损性曲线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易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考虑腐蚀影响的近海隔震桥梁构件参数计算 |
5.2.1 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劣化过程分析 |
5.2.2 隔震橡胶支座的性能劣化规律预测 |
5.2.3 支座破坏指标定量分析 |
5.3 桥梁墩柱腐蚀后抗震性能评估 |
5.4 基于构件材料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1 不同服役年限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曲线 |
5.4.2 全寿命期内桥梁墩柱易损性曲线对比 |
5.4.3 全寿命期内隔震支座易损性曲线对比 |
5.4.4 全寿命期内的整体易损性曲线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6)基于裂缝计算的季冻区在役PC板梁承载力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裂缝计算研究现状 |
1.2.1 裂缝宽度计算理论的发展 |
1.2.2 国内混凝土结构裂缝计算研究现状 |
1.2.3 国外混凝土结构裂缝计算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开裂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1 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1.3.2 国内开裂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开裂混凝土梁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2 季冻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破坏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季冻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概况 |
2.3 试验梁专项检测与材料性能试验 |
2.3.1 试验梁专项检测 |
2.3.2 试验梁材料性能试验 |
2.4 试验梁数值模拟分析 |
2.5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验梁受弯破坏试验 |
2.5.1 加载系统及方案 |
2.5.2 测点布设 |
2.5.3 受弯破坏现象描述 |
2.5.4 受弯试验位移结果与分析 |
2.5.5 受弯试验应力结果与分析 |
2.5.6 受弯试验梁体开裂过程描述及分析 |
2.5.7 受弯极限承载力分析 |
2.6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试验梁受剪破坏试验 |
2.6.1 加载系统及方案 |
2.6.2 测点布设 |
2.6.3 受剪破坏现象描述 |
2.6.4 受剪试验位移结果与分析 |
2.6.5 受剪试验应力结果与分析 |
2.6.6 受剪试验梁体开裂过程描述及分析 |
2.6.7 受剪极限承载力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粘结-滑移效应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裂缝宽度数值计算 |
3.1 引言 |
3.2 粘结-滑移理论简介 |
3.3 弯曲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 |
3.3.1 弯曲裂缝间距计算 |
3.3.2 受拉区钢筋与混凝土的平衡关系 |
3.3.3 弯曲裂缝宽度计算 |
3.3.4 单元的基本关系式 |
3.3.5 普通钢筋应力计算方法 |
3.3.6 预应力混凝土梁弯曲裂缝宽度计算流程 |
3.4 弯曲裂缝宽度计算模型准确性与适用性验证 |
3.4.1 弯曲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准确性验证 |
3.4.2 弯曲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适用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全寿命周期截面抗弯刚度计算 |
4.1 引言 |
4.2 试验梁弯曲裂缝特征 |
4.2.1 弯曲裂缝特征统计参数确定 |
4.2.2 试验梁裂缝特征值 |
4.3 截面平衡方程建立 |
4.3.1 材料本构关系及基本假定 |
4.3.2 截面非线性计算 |
4.3.3 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损伤刚度评估 |
4.4 截面非线性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截面非线性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 |
4.4.2 裂缝特征统计参数与截面抗弯刚度损失关系 |
4.4.3 裂缝特征统计参数与截面抗弯刚度损失关系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剪压区斜裂缝分析及计算 |
5.1 引言 |
5.2 试验梁剪压区斜裂缝发展分析 |
5.2.1 斜裂缝开展过程分析 |
5.2.2 斜裂缝宽度分析 |
5.3 剪压区斜裂缝宽度计算模型建立 |
5.4 剪压区斜裂缝宽度计算模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斜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剪切刚度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剪切刚度与斜裂缝计算模型 |
6.2.1 剪切刚度计算模型 |
6.2.2 斜压杆最小角度的确定 |
6.2.3 剪切刚度退化模型 |
6.2.4 混凝土梁裂斜缝宽度计算 |
6.2.5 最大斜裂缝宽度计算剪切刚度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3.1 剪区裂缝发展分析 |
6.3.2 斜裂缝宽度计算剪切刚度 |
6.4 斜裂缝宽度与有效剪切刚度比计算公式 |
6.5 本章小结 |
7 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抗力退化及寿命预测研究 |
7.1 引言 |
7.2 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材料强度时变模型 |
7.2.1 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变退化模型 |
7.2.2 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时变退化模型 |
7.3 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力退化模型与荷载概率模型 |
7.3.1 预应力混凝土梁时变抗力退化模型 |
7.3.2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恒载效应模型 |
7.3.3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汽车荷载效应模型 |
7.4 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力可靠度分析 |
7.4.1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力可靠性评估 |
7.4.2 考虑时变结构抗力的目标可靠指标 |
7.4.3 季冻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力可靠度指标计算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混凝土梁式桥减隔震机理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桥梁减隔震原理与常见装置类型 |
1.3 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3.1 减隔震技术应用 |
1.3.2 减隔震装置研究现状 |
1.3.2.1 叠层橡胶支座 |
1.3.2.2 滑动摩擦型减隔震支座 |
1.3.2.3 其他类型减隔震支座 |
1.4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 |
1.4.1 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
1.4.1.1 简化数值模拟 |
1.4.1.2 多尺度数值模拟 |
1.4.2 试验研究 |
1.4.3 设计方法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橡胶减隔震支座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支座构造 |
2.3 理论研究 |
2.3.1 竖向抗压刚度 |
2.3.2 压缩剪切水平刚度 |
2.3.2.1 叠层橡胶支座 |
2.3.2.2 铅芯橡胶支座 |
2.4 试验研究 |
2.4.1 试验加载装置 |
2.4.2 试验工况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数值模拟 |
2.5.1 材料的力学模型 |
2.5.1.1 Mooney-Riviln模型 |
2.5.1.2 Ogden模型 |
2.5.2 支座有限元模型 |
2.5.2.1 基本设置与简化 |
2.5.2.2 单元时间步长与材料参数设置 |
2.5.2.3 非线性接触关系 |
2.5.3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2.5.3.1 压缩试验 |
2.5.3.2 压剪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桥墩多尺度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材料模型 |
3.2.1 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 |
3.2.1.1 屈服面定义 |
3.2.1.2 损伤定义 |
3.2.1.3 网格敏感性控制 |
3.2.1.4 单元删除 |
3.2.1.5 率变效应 |
3.2.1.6 参数设置 |
3.2.1.7 实例验证 |
3.2.2 钢筋弹塑性模型 |
3.2.3 钢筋混凝土简化模型 |
3.3 单元类型 |
3.3.1 SOLID164 |
3.3.2 BEAM161 |
3.4 多尺度分析实例 |
3.4.1 建模 |
3.4.1.1 多尺度数值建模方法 |
3.4.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拟 |
3.4.2 水平侧向加载试验 |
3.4.3 动力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混凝土减隔震梁桥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缩尺模型设计与制作 |
4.2.1 工程背景 |
4.2.2 模型相似理论 |
4.2.3 模型相似比 |
4.2.4 模型设计 |
4.2.5 模型施工 |
4.3 振动台测试系统 |
4.3.1 振动台 |
4.3.2 信号测试与数据采集系统 |
4.3.3 模型安装 |
4.4 振动台试验方案 |
4.4.1 地震记录 |
4.4.2 试验工况 |
4.5 试验结果 |
4.5.1 自振频率 |
4.5.2 加速度响应 |
4.5.2.1 全桥各部位加速度时程对比 |
4.5.2.2 主梁加速度响应与输入峰值关系 |
4.5.3 位移响应 |
4.5.3.1 梁、墩位移时程 |
4.5.3.2 梁墩相对位移响应与输入峰值关系 |
4.5.3.3 PGA/PGV对梁墩相对位移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多尺度模拟的减隔震梁桥地震响应研究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显式算法 |
5.3.1 中心差分法 |
5.3.2 沙漏控制 |
5.3.3 质量缩放 |
5.4 数值计算结果 |
5.4.1 动力特性 |
5.4.2 加速度响应对比 |
5.4.3 位移响应对比 |
5.4.4 基底剪力 |
5.4.5 支座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考虑地震动特性影响的减隔震梁桥地震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桥梁多尺度模型 |
6.3 加速度峰值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6.3.1 主梁 |
6.3.2 墩底混凝土状态 |
6.3.3 支座 |
6.4 PGA/PGV比值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混凝土减隔震梁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远场地震动强度折减系数谱 |
7.2.1 地震动原纪录 |
7.2.2 地震动修正纪录 |
7.2.3 参数设置 |
7.2.4 强度折减系数谱R |
7.2.5 PGA/PGV比值影响规律 |
7.2.6 场地土条件影响规律 |
7.2.7 屈服后刚度比影响规律 |
7.2.8 非线性回归分析 |
7.2.8.1 拟合公式 |
7.2.8.2 拟合结果 |
7.2.8.3 拟合结果验证 |
7.3 近场脉冲地震动非线性变形系数 |
7.3.1 近场地脉冲地震动波库 |
7.3.2 参数设置 |
7.3.3 周期标准化 |
7.3.4 延性系数影响规律 |
7.3.5 屈服后刚度比影响规律 |
7.3.6 简化等延性非线性变形系数 |
7.3.7 加速度反应谱 |
7.3.8 近场地地震动非线性位移谱 |
7.4 近场地地震桥梁减隔震设计实例 |
7.4.1 工程背景 |
7.4.2 设计分析 |
7.4.2.1 支座合并原理 |
7.4.2.2 设计步骤 |
7.4.3 支座设计 |
7.4.4 桥墩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振动信号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模型修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频域分析法 |
1.2.2 时域分析法 |
1.2.3 时频分析法 |
1.3 模型定阶与真假模态的辨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模型定阶方法 |
1.3.2 真假模态的辨识 |
1.4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1 矩阵型修正方法 |
1.4.2 参数型修正方法 |
1.4.3 代理模型修正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模态参数识别 |
2.1 引言 |
2.2 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
2.2.1 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关系 |
2.2.2 系统的最小实现 |
2.2.3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
2.2.4 基于快速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模态参数识别 |
2.2.5 FERA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取问题 |
2.2.6 基于FERA算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步骤 |
2.3 基于FERA的模型定阶方法 |
2.3.1 Hankel矩阵的秩与系统阶次的关系 |
2.3.2 常用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模型定阶方法 |
2.3.3 一种改进的模型定阶法 |
2.3.4 数值算例 |
2.4 模态辨别指标 |
2.4.1 常用的模态辨别指标 |
2.4.2 数值算例 |
2.5 四层结构锤击试验及模态参数识别 |
2.5.1 四层结构及试验简介 |
2.5.2 试验结果 |
2.6 在役人行桥锤击试验及模态参数识别 |
2.6.1 人行桥及试验简介 |
2.6.2 试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NEXT+FERA算法的多参考点模态辨别法 |
3.1 引言 |
3.2 自然激励技术(NEXT) |
3.3 基于NEXT+FERA算法的多参考点模态辨别法 |
3.3.1 基本原理及流程 |
3.3.2 NExT+FERA算法中关键参数的选取 |
3.4 四层结构白噪声激励试验及模态参数识别 |
3.5 在役人行桥环境激励试验及模态参数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频响函数理论灵敏度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
4.2.1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本概念 |
4.2.2 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基本原理 |
4.3 基于频响函数理论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 |
4.3.1 频响函数的矩阵表达式 |
4.3.2 频响函数残差方程的建立 |
4.3.3 构造频响函数灵敏度矩阵 |
4.3.4 频响函数灵敏度方程组求解策略 |
4.3.5 模型修正迭代收敛的准则 |
4.4 不完备测试情况下基于频响函数理论灵敏度的模型修正 |
4.4.1 不完备测试情况下自由度匹配问题 |
4.4.2 不完备测试条件下频响函数残差方程的建立 |
4.5 修正过程中频带选择问题 |
4.6 用于评价修正结果的相关性判别指标 |
4.6.1 频率相关性判别指标 |
4.6.2 振型相关性 |
4.6.3 频响函数相关性 |
4.7 试验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频响函数残差数值灵敏度的模型修正 |
5.1 引言 |
5.2 阻尼假设 |
5.2.1 粘滞阻尼(viscous damping) |
5.2.2 迟滞阻尼(hysteretic damping) |
5.3 单自由度激励的频响函数解析表达式 |
5.3.1 考虑Rayleigh粘滞阻尼的频响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
5.3.2 考虑Caughey粘滞阻尼的频响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
5.3.3 考虑非比例粘滞阻尼的频响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
5.3.4 考虑迟滞阻尼的频响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
5.4 基于频响函数残差数值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方法 |
5.4.1 模型修正中使用的频响函数的理论表达式 |
5.4.2 频响函数理论表达式的精度 |
5.4.3 频响函数的频段选择 |
5.4.4 目标函数 |
5.4.5 优化算法 |
5.5 四层结构模型修正 |
5.5.1 锤击试验修正结果与分析 |
5.5.2 振动台试验 |
5.6 基于模型修正的简支梁损伤识别 |
5.6.1 梁破坏的损伤函数 |
5.6.2 试验介绍 |
5.6.3 基准有限元模型 |
5.6.4 损伤阶段1 |
5.6.5 损伤阶段2 |
5.6.6 损伤阶段3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Kriging模型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
6.1 引言 |
6.2 Kriging模型修正的理论 |
6.2.1 基于Kriging模型修正方法的基本描述 |
6.2.2 建立Kriging模型 |
6.2.3 Kriging模型中相关函数的选择 |
6.2.4 Kriging模型参数优化 |
6.2.5 Kriging模型有效性检验 |
6.3 试验设计 |
6.3.1 全因子试验设计 |
6.3.2 中心复合设计 |
6.3.3 D最优设计 |
6.3.4 正交设计 |
6.3.5 均匀设计 |
6.3.6 拉丁超立方设计 |
6.4 基于Kriging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流程 |
6.5 仿真与试验验证 |
6.5.1 简支梁的模型修正数值算例 |
6.5.2 人行桥的模型修正实例 |
6.6 本章小结 |
总结及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10)重载铁路桥梁典型病害及桥梁状态分析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重载铁路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桥梁评估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 |
2 重载铁路桥梁的受力特性 |
2.1 我国铁路活载标准状况 |
2.2 桥梁的静力分析 |
2.3 桥梁的动力分析 |
2.4 重载体铁路桥梁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3 重载铁路桥梁典型病害分析 |
3.1 概述 |
3.2 主梁病害机理分析 |
3.3 桥墩和基础病害 |
3.4 支座病害 |
3.5 桥面系及其他病害 |
3.6 本章小结 |
4 重载铁路桥梁的状态评估 |
4.1 概述 |
4.2 桥梁评估方法 |
4.3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重载铁路桥梁状态评定等级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2 桥梁的状态评估 |
5.3 桥梁维修与加固管理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论文参考文献)
- [1]季冻区在役PC板梁破坏试验与加固技术研究[D]. 王佳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2]重载铁路混凝土桥梁病害分类及加固措施研究[D]. 史玉龙.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3]重载铁路桥梁服役状态标准化评定方法[D]. 李郑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基于材料性能劣化的近海隔震桥梁全寿命地震易损性分析[D]. 何双. 广州大学, 2015(05)
- [5]6.5~12米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的橡胶支座[J]. 太原铁路局工务科桥梁大修队.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08)
- [6]基于裂缝计算的季冻区在役PC板梁承载力退化研究[D]. 刘金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7]《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J].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焕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8]混凝土梁式桥减隔震机理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D]. 吴宜峰. 东南大学, 2017(01)
- [9]基于振动信号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模型修正研究[D]. 洪彧.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重载铁路桥梁典型病害及桥梁状态分析与评估[D]. 李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