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一、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钱祎[1](2021)在《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一方面民宿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乡村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相比传统酒店更能让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文化。另一方面在旅游的推动下,乡村建设出现的再地方化现象来满足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民居建筑的活化与再利用,也促使民居建筑转型为民宿。因此,基于民宿的特性,民宿建筑如何去表征地方文化内涵是急需思考的问题。通过使用再地方化的理论工具,以大理环洱海地区的民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民宿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再以时间、事件为线索,对大理环洱海地区民宿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得到民宿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四种民宿类型:传统民居改建型、农村自建房改建型、旅游地产住宅改建型、新建型。再分析自然人文环境、民居形制渊源及形制原型,为民居到民宿的再地方化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借鉴人文地理学地方性理论物质环境、功能活动和情感意义三重属性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析民宿建筑的再地方化特征,具体表现在民宿的“景观向”建筑布局,民居到民宿新、旧建筑的再地方化,平面功能布局重构,民居空间原型再现,细部元素样式再地方化,记忆、印象的再地方化。民居到民宿转型特征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原型的创作、空间的再地方化促使民宿再地方化表现为从化势为形到离形得势,背后是基于文化基因的创新、地方的动态建构。

傅彤[2](2020)在《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随之产生的区域性矛盾也日渐凸显。针对现阶段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实施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区位导向性政策(Place-based Policy)是中央政府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以此为背景,本文使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开发区经济效益的评判标准,选取典型的京津冀开发区为考察对象,对京津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使用Python编程获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地址经纬度坐标,使用JavaScript编程调用百度地图API接口,将开发区边界形状图完整地复现到百度地图上,准确地识别出开发区企业,并且计算出企业与开发区边界的间隔距离。在该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撑下,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的数据限制,沿着开发区生产率效应识别、机制分析、效应异质性分析的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并借助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探讨了以往文献少有涉及的开发区区位问题。借鉴Greenstone等(2010)的“胜者-败者”(winners and losers)思路,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区的设立可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但是效应的出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开发区设立初期区内企业生产率优势并不显着。该结论强调了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参考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以乡镇下辖村庄数目作为开发区哑变量的工具变量,使用2SLS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并且开发区的选址没有体现出对具有经济潜力地区的偏爱。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使用Combes等(2012)提出的“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方法识别和区分了开发区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发现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主要来自于集聚效应,而选择效应也会起作用,它通过淘汰低生产率企业来提高开发区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同时,集聚效应存在异质性,高生产率企业从产业集聚中获益超过低生产率企业。此外,开发区生产率效应受到开发区特征、企业特征和开发区主导产业三类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邻近区域企业同时受到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和负向资源剥夺效应的影响,使得企业生产率随着远离开发区边界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U型”分布。然而在更加广阔的区域范围,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占主导地位,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持续而显着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开发区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选题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议题,虽然研究的是京津冀开发区,但是对于当下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区位规划、企业生产率提高、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具有实践参考价值。全文紧扣中央文件的重要精神,以企业生产率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以及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的协调带动作用,突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鲜明主题。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生产环境,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在布局规划开发区和设定开发区主导产业时,相关部门也要考虑如何培育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并且避免开发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此外,如何有效抑制开发区的负向剥夺效应,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正向外溢效应,以开发区自身的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亦是政府部门应当考量的问题。本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获得企业与开发区的相对位置和间隔距离,为传统的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带来新的分析工具,一定程度上突破以往研究中的数据限制,使得更为全面可靠的论证成为可能,所使用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手段以及相关的论证方法具有可移植性,其应用前景超过了本文的研究范畴。

戴其文[3](2017)在《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推动和塑造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支巨大力量,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区域经济的框架构造。全球化与地方化过程是并存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产生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国家角色的转型,强化了国家角色的重要性。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的内陆转移,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贫穷地区发展的影响逐渐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持续扩大已成为经济增长背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民族的团结、和政治的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提出:提高发展的平衡性,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论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新背景下提出来的,旨在探索新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过程、空间演化规律与机理。以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研究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广西作为沿海的西部落后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近年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效应明显。中国—东盟博览会和自贸区的建设显着地推动了广西各地区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厘清基础理论,建立分析框架。以广西各地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衡量全球化,从政策视角解读地方化,包含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具体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作为地方化的表征指标。在考察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广西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组织。以此为依据分别从全球化参与程度和地方化政策两个视角对广西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城市尺度上的剖解。从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系的视角,以县域尺度探讨广西水平层面上的空间差异。总结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规律特征。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研究证实了从全球化和地方化视角探析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机制具有可信的解释力。全球化和地方化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垂直差异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体现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园区方面的地方化因素也推动了城市间等级差距的扩大。全球化和地方化并不是单独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产生合力,借助于政府的角色,通过政策的落实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广西逐步形成"一主两副"的多中心结构和"西弱东强"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市之间层级逐渐拉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空间结构原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政府政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空间结构的惯性对城市发展产生显着影响。(3)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贸易、外资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在广西的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不仅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甚至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广西经济全球化的参与格局变化重塑了省内经济地理格局,改变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4)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产业结构是地方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综合表现,是全球化和地方化、国家力量和地方力量交互影响的产物。广西各地市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采矿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普通劳动力依赖较强,分布较为分散,而高关联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技术、人力、集聚有着较高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分工和协作,集聚在不同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集群。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导致产业空间发生重组,促进了城市垂直差异的扩大。(5)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产业园区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推手和重要增长极。园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势必会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拉大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推动广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广西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分布在中心城区、次级中心城区及相邻的县域,等级性特征明显,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还会进一步拉大城市间的垂直差距。(6)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发展的水平差异影响不明显,而地方化产生显着作用,证实了多尺度和多机制框架对于分析欠发达地区省内不平衡现象的适用性。地理、环境和民族综合分析框架也证实了地理、环境和民族等地方化因素是广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论证了地理和环境是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基础结构特征,其对发展的严重制约难以完全克服。广西存在显着的异质空间结构,一些地方化特征对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效应。

方松林[4](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徐嘉南[5](201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全球范围内因资源而生的城市不断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资源型城市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禀赋和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形成了以资源采掘、初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城市都面临步入资源期后陷入衰退的风险,实现顺利的转型是其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央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对资源型城市的国家定位,长期以来一直把提高资源开发量、完成资源调拨配置作为重大目标,导致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单一,而且资源加工能力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各行业比重失衡。从长期趋势来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严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变动趋势,传统工业化的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旦支柱产业或支柱企业出现衰退,则整个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从而影响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日本北九州和夕张等,其在发展中都曾面临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面调整与转型的问题,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国诸多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就是要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不断完善城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发挥城市内在功能进一步优化的优势,寻找城市转型所需要的内在功能支撑力量,并从外部区域寻求强大的动力支持,以助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依托于其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的耦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是:一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各环节达到基本平衡。二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物”生产与“人”生活之间平衡。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平衡。四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平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有其内在的机制:一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人口流动机制。二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产业聚集与扩散机制。三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土地利用机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动力主要包括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援助机制,内生动力则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创新、能源利用创新、经济系统创新、空间布局创新四个方面。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主要有:一是发展产业接续模式;二是发展产业替代模式;三是发展产业承载模式。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在于:一是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二是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在政策实施中,应明确政策手段,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更新政策,政府应该尽快选择不依赖与原有资源且又能体现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为替代产业,可借助外力直接将新型产业植入资源型城市,并通过内部的政策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和功能内涵,以尊重现实的差异化政策导向再造城市的新竞争力。

王成[6](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曾万平[7](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周建波[8](2013)在《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文中指出对资源开发的过度依赖和缺乏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来源,是长期制约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来源,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源,实现经济结构的实质性变革,中国的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但主要地区的探索和试验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的,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尽管这一转型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没能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和发挥市场自组织机制的作用,使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围绕着资源的深度丌发和原有产业链的延伸展开,最终仍然没能打破区域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固有格局。在对山西省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与前期不同,2005年以来,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的活力开始进发,市场自组织机制正在加快形成和发挥作用,经济转型出现了新的局面。新局面出现的契机,则来自政府对资源行业管制的加强和民间资本的退出。资源型行业退出的民间资本,正在通过二次创业探索着新的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着农业现代化、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同时,政府通过为民间资本二次创业提供新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步伐。从山西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资源型经济转型本质上是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过程,其中企业家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主体,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活动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自组织机制作用的发挥,是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来源。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服务于企业家创新创业和市场自组织功能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缺乏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动和市场自组织功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型是不可持续的。在本文中,作者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考察了山西省民间资本二次创业活动如何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引入新的发展动力因素,推动经济结构变革并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以及在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助推企业家二次创业和经济转型顺利推进等问题。在复杂适应系统演进过程中,系统内部的行为主体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适应性行为主体会通过调整认知和行为模式进行探索性活动,引入新的增长因素,实现自身发展和系统结构变革。在复杂适应系统中,行为主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模式。行为主体的相互联系和互动通过新的规则体系的形成和对原有规则的替代,来放大积极探索的成果,共同推动系统结构的调整和变革。在山西省近年的经济转型实践中,政府对资源型行业管制的加强,对民间资本原有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根本性冲击。在无法继续从事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条件下,企业家只能选择通过二次创业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家二次创业活动的主线是探索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从山西省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实践看,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创业领域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高新技术引进,而且包括与农业和传统产业相关的技术引进。在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推动下,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农业的现代化和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与高新技术结合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为了放大企业家二次创业活动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积极变化,政府正在通过创新创业园区(如长治县科工贸产业集聚区)等空间载体的建设和相关政策体系的制定,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向深层次发展和演化。但是这种演化趋势目前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不仅因为资本和技术结合领域和方向是否代表经济发展未来在目前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而且因为政府能否增强市场自组织作用的发挥目前也是很难估计的。在对山西省近年来经济转型和发展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山西省尽管一直在努力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模式,但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市场主体和自组织作用相对不足的条件下,经济转型只能依靠政府来主导和推动。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基本上围绕着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展开,没有探索到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来源。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资源型行业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尽管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却为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第二,2005年以来,山西省政府开始对煤炭行业实施强化管制改革,对山西煤炭产业和整体资源型经济系统产生了强烈冲击。一方面,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传统资源型产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煤炭行业管制强化,大量煤炭企业家和民间资本被迫离开了煤炭产业领域。这些煤炭企业家中的一部分人选择远赴疆、蒙继续投资资源产业,另一部分则选择在山西的非资源产业继续开展二次创业活动,包括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总体来看,煤炭企业家的二次创业活动是围绕着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主线展开的。在引进新技术并诱发结构性变革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家及其二次创业活动正在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推动力量。随着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山西已经进入了传统经济发展动力质量提升和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速形成的关键变革时期。第三,在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推动的经济转型探索中,政府同样采取了积极的适应性行动,集中表现为空间载体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政策体系等软件环境的建设。但其对民间资本和市场自组织机制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所能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深化。在未来的经济转型中,政府应该着眼于推动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持续发展,因势利导地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如建立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结合的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制订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嫁接和引进的政策等,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风险和新行业进入壁垒。在2005年以来新的转型模式探索中,山西省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靠企业家二次创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模式却仍处于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之中,尚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而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有效促进资本与技术结合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则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沈惊宏[9](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导致土地、淡水、人力、能源等资源供给紧张,出现了诸如工业增长幅度回落,商务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等问题。为此,需寻求成本更低、空间更大的经济腹地,以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新形势下长三角地区变得更加开放,合作范围更加广泛,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组成的泛化下的长三角日趋形成。本文正是通过对泛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可达性和城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探求其演变规律、作用因素和空间特征,从而为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从省域、市域和市区三个层面分析了泛长三角不同尺度下的经济发展过程。研究发现,四省(市)在经济综合发展、投资发展、消费发展和出口发展方面各有所长。市域经济主要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和空间结构作分析,其中数理特性主要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差异程度,空间结构从极化格局、离散格局和收敛发散格局各三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绝对差异扩大,表现为三级抬高过程,并且逐级加速扩大差距;相对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差异程度演变趋势类似于相对差异,经历三个阶段即先降后升再降。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归根到产业原因上主要是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差异过大引起的,早期第二产业对推动基尼系数的抬升作用最大,九十年代中后期第三产业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至21世纪初期开始有取代第二产业之势态。研究表明,泛长三角出现空间极化和空间离散主要由GDP前10位城市和后10位城市作用所致;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各城市分别呈向上发散、向上收敛、向下发散和向下收敛。城市市区经济综合实力指数一直呈上扬趋势,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区综合实力空间格局上经历了由相对平衡到极化到趋扩散过程。运用GIS分析技术和哈弗模型等方法从时间可达性(包括全域时间、局域时间、邻域时间)、费用可达性(包括基于最短路径的费用可达性即最短费用、不计时间不计路程的费用可达性即最小费用)、吸引机会和综合可达性共计四个层面七个角度研究了42个城市可达性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全域时间可达性呈核心-边缘结构,且可达性中心有向东和向北调整态势;局域时间可达性地区差异较大,可达性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沿岸,而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泛长三角外围;邻域时间可达性分别从邻域可达性值与所辖行政区面积和Voronoi面之比将其划分为严重萎缩型、急剧扩张型、基本稳定型、向上浮动型和向下浮动型五种类型;最短费用逐渐减少,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内核有南移的趋势;最小费用呈现下降到上升的走势,有强烈的铁路网络指向特征,分布由不均向均衡演变;吸引机会指数较强的城市大都分布于长江沿岸和环杭州湾地区,外围城市吸引指数有降低的趋势,首位城市异位,但吸引中心并没有改变:综合可达性经历了相对均衡到极化再到扩散的演化过程,大体上呈核心-边缘结构,南部可达性始终最小,应该重视该区域新增长极的布点,有利于浙南的发展,五类圈层构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在泛长三角东部被“切断”,因此加强安徽区域交通可达性及经济的提升是改善整个泛长三角地区可达性的主要举措。通过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测算城市场空间结构及演变,主要从城市影响区空间形态、城市影响区面积和城市场扩散值三方面演变作分析。分析发现,主体城市影响区沿江沿湾分布,空间形态经历了“之”到“几”到“皮皮虾”再到“鳊鱼”状的空间演变过程。城市场五类影响区中场强极强区、场强较强区、场强一般区面积增大,场强较弱区和场强极弱区面积减小;各省域影响区面积增大不一、增幅各异;各市域影响区布局不均,影响区面积大的城市多分布在江苏省和浙江省,而影响区面积较小的多分布在安徽省。城市场扩散值主要从城市节点(点)、扩散通道(线)和城市区面(面)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城市节点场强增大,变化幅度逐年减小,空间布局不均匀,长三角地区城市节点场强强度一般大于其外围城市;区域中场扩散值演变最显着出现在新的扩散通道上;扩散值在区域面上的演变表现为整个区域场强增强,场强强度演变地域差异较大,沿江和沿湾地区扩散值的高值都要高于其他地域。之后,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城市化等七个角度以及交通干线的建设分别分析了城市综合实力和扩散通道两大方面因素对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依据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并通过对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大致经历了行政中心孕育发展、行政中心极化发展、点轴扩散发展、网络化过渡发展和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科学含义,从泛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变特征中提炼出该地区的五种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分别是疏点类型、散块类型、条带类型、团块类型和板块类型。依据泛长三角经济、交通可达性、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作用因素尤其是2010年城市场空间结构,本着“以点建轴,以轴布面”的思想,对泛长三角城市节点、产业发展轴线和产业城市群分别进行了空间整合。构建了由沿海、沿江、沪-宁-合、沪-杭-衢共同组成一个犹如“发梳”型一级产业发展轴;在“发梳”一级轴线框架下,把二级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苏州和宁波作经济扩散源,以此建构二级产业发展轴线。在泛长三角场强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内核区)、邻接区和外缘区基础上,把泛长三角城市经济区分为内核城市群、邻接城市群和外缘城市群三类型。进一步,为实现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了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相关对策以及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吕柳[10](2012)在《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胶合板是高效利用木材和改善木材性能的主要人造板产品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胶合板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胶合板的生产和贸易活动也飞速增长。作为世界第一胶合板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的胶合板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批胶合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临沂为中心的山东产业集群,以邳州为中心的江苏苏北产业集群,以嘉善为中心的浙江产业集群,以邢台、文安为中心的河北产业集群等成为我国胶合板生产的主流形式,在我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形成历史、资源禀赋、发展环境以及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各个胶合板产业集群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集群优势和演化趋势。因此,加大对胶合板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演化机理以及竞争力差异等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把握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明确集群演化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关键制约因素,推动我国胶合板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胶合板生产工艺学的视角,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成果,运用系统分析、GEME、DEA等管理学研究方法,借助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演化机理、集群模式及其竞争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胶合板产业集群的两端不稳定理论和实现集群模式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对世界胶合板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产业规模和原料供应的视角,对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合理划分,并从胶合板产品类别、生产和进出口状况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次,论文对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内涵、结构与特征,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运行机制,以及胶合板产业集群的两端不稳定演化及其条件机理和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期为我国胶合板产业的演化升级和集群竞争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接着,论文结合对中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区位熵的调查、核算,识别出山东临沂、江苏邳州、浙江嘉善、河北文安和广西贵港五大胶合板产业集群,并从不同视角对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概况、特征导向和发展前景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再者,论文基于改进的GEME(Groundings-Enterprises-Markets-Environment)模型,构建了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我国五大胶合板产业集群间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与分析,并以邳州产业集群为例,进一步运用DEA(Data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其行业间的产业规模和技术相对效率等相对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论文根据GEME框架,结合前述分析和评价结果,从基础因素、企业因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出实现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演化路径和具体措施。

二、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的均质化与地方性凸显
        1.1.2 旅游发展与民居活化再利用
        1.1.3 民居、民宿建筑的再地方化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对民居的再认识
        1.3.2 对乡村建设中民居建筑风貌的地方性建构提出新的视角
        1.3.3 为环洱海地区民宿建设提供指导
        1.3.4 为环湖地区从民居到民宿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地方、地方性及再地方化
        1.4.2 民居、转型
        1.4.3 民宿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民宿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民宿研究概述
        2.1.2 国内民宿研究概述
        2.1.3 民居到民宿的转型研究
    2.2 环洱海地区民居、民宿的相关研究
        2.2.1 环洱海地区民居的研究
        2.2.2 环洱海地区民宿的研究
    2.3 再地方化理论
        2.3.1 再地方化理论研究综述
        2.3.2 传统地域性结合现代功能的提升
    2.4 小结
第三章 环洱海地区民宿概况
    3.1 环洱海地区民宿空间分布特征
        3.1.1 研究方法
        3.1.2 民宿时空总体分布特征
        3.1.3 民宿总体空间分布发展趋势
    3.2 环洱海地区民宿发展背景及历程
        3.2.1 旅游发展与洱海生态廊道建设
        3.2.2 环洱海地区民宿发展的四个阶段
    3.3 环洱海地区民宿类型及特征
        3.3.1 环洱海地区民居类型及特征
        3.3.2 环洱海地区民宿类型及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民居到民宿转型的基础
    4.1 民居到民宿转型的自然和人文基础
        4.1.1 自然环境
        4.1.2 人文环境
    4.2 环洱海地区民居形制渊源
        4.2.1 建筑的本土性与外来形制的本土化
    4.3 环洱海地区民居形制原型
        4.3.1 传统民居空间原型
        4.3.2 传统民居元素样式原型
    4.4 小结
第五章 环洱海地区民居到民宿转型特征
    5.1 “景观向”建筑布局
        5.1.1 景观内向型建筑布局
        5.1.2 景观外向型建筑布局
    5.2 新旧建筑的再地方化
        5.2.1 凸新隐旧,本末倒置
        5.2.2 新旧统一,层次单一
        5.2.3 新旧对立,空间丰富
    5.3 平面功能布局重构
        5.3.1 功能置换型改造
        5.3.2 空间结构层次原型再现
        5.3.3 室内功能分区
    5.4 民居空间原型再现
        5.4.1 “坊”的空间重构
        5.4.2 空间布局的再现
        5.4.3 院落空间组织的再现
    5.5 细部元素样式
        5.5.1 拱形门洞原型的转译
        5.5.2 材料、结构的再地方化
    5.6 民宿主与游客的情感体验
        5.6.1 记忆、印象“再地方化”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民居到民宿的转型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
        6.1.1 民宿系统
        6.1.2 民宿发展的推动力
    6.2 从化势为形到离形得势——空间的再地方化
    6.3 基于文化基因的创新——地方的动态建构
    6.4 再地方化对民宿发展的积极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大理环洱海地区重点案例调研一览表

(2)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第一节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理论假说
        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
        二、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异质性
        三、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第三章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中国模式: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开发区类型和特征
        一、国家级开发区
        二、省级开发区
第四章 中国开发区实践的典型案例:京津冀开发区
    第一节 开发区概况
    第二节 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第三节 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基于DO指数的测算结果
    第四节 开发区产业集聚情况: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第五节 开发区产业变动情况
        一、产业布局及其变动
        二、产业结构变动幅度
        三、产业升级
        四、产业同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节 本章附录
第五章 开发区的设立能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处理简介
        一、开发区边界数据
        二、企业地址经纬度坐标
    第三节 基准回归分析
        一、变量描述
        二、基准回归结果
    第四节 基于“胜者-败者”视角的双重差分分析
    第五节 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
    第六节 补充检验:工具变量回归
        一、工具变量的合理性检验与回归结果
        二、工具变量回归的缺陷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节 本章附录
第六章 为什么开发区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策租、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
    第三节 关于基准回归结果的讨论
    第四节 Combes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模型推导
    第五节 Combes方法的估计结果、稳健性检验与拓展分析
        一、基准估计结果
        二、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时间的变动
        三、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距离的变动
        四、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异质性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 本章不足之处的讨论
第七章 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的异质性分析
    第一节 开发区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一、国家级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的对比
        二、开发区类型、成立时间与交通状况
    第二节 企业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一、行业要素密集度和企业所有制类型
        二、企业年龄和企业产出规模
    第三节 开发区主导产业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本章附录
第八章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
    第三节 周边地区带宽界定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空间外部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机制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和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使用2011-2013年企业样本的补充研究
    A.1 京津冀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A.2 京津冀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
    A.3 京津冀地区企业TFP分布
    A.4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A.5 开发区企业的生产率优势
    A.6 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机制分析
    A.7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后记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3)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区域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区域
    1.4.2 案例选择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全球化与地方化
    2.1.2 欠发达地区
    2.1.3 垂直差异与水平差异
    2.1.4 区域、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
2.2 基础理论
    2.2.1 区域发展理论
    2.2.2 全球生产网络理论
    2.2.3 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理论
    2.2.4 制度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研究进展
    2.3.1 区域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2.3.2 全球化、地方化与区域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城市中心性的测度
    3.1.2 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3.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2.1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测度
    3.2.2 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3.3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3.3.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3.3.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研究方法
4.2 贸易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2.1 对外贸易与贸易依存度的城市差异
    4.2.2 贸易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3 外商投资企业与广西城市发展
    4.3.1 外资企业的整体数量变化
    4.3.2 外资企业的城市数量和结构变化
    4.3.3 外资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4 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城市发展
    4.4.1 实际利用外资的城市差异
    4.4.2 FDI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5 全球化与广西城市发展
4.6 东盟案例分析
    4.6.1 经贸合作成果惠及广西各市而南宁受益最大
    4.6.2 投资合作项目增多而大型企业更具潜力和优势
    4.6.3 大型企业抓住博览会契机积极开拓东盟市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结构视角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 产业结构与广西城市发展
    5.2.1 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2 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5.2.3 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产业集聚、专业化与城市发展差距
    5.3.1 城市工业和制造业空间格局
    5.3.2 城市工业产业的空间格局演化
    5.3.3 城市工业产业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5.3.4 产业集聚与专业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化与广西城市发展的垂直差异:产业园区视角
6.1 广西产业园区、高新企业与城市发展
    6.1.1 广西产业园区的时空变化
    6.1.2 广西高新企业的时空格局
    6.1.3 产业园区、高新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2 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1 南宁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2.2 北部湾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 欠发达地区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6.3.1 以"铝产业"为主导,结构效益低
    6.3.2 产业集聚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6.3.3 产业间缺乏协作分工,集群效应尚未形成
    6.3.4 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突出
6.4 产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化一地方化视角下的广西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1.2 区域不平衡的测度与时空分析方法
    7.1.3 区域不平衡的多机制分析方法
7.2 多层级区域不平衡分析:尺度效应
    7.2.1 Theil指数分析结果
    7.2.2 Theil指数的分解结果
7.3 区域不平衡的分布演化趋势:时空转移
    7.3.1 区域不平衡的总体分布动态
    7.3.2 区域不平衡的趋同分析
7.4 区域不平衡的空间性:时空关联
7.5 区域不平衡演化的内在机理:空间与非线性视角
    7.5.1 来自线性模型的证据
    7.5.2 来自半参数模型的证据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基本结论
    8.1.1 全球化和地方化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产生显着影响
    8.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既是区域差异的结果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8.1.3 全球化的参与格局重组了区域城市体系,加剧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
    8.1.4 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呈不平衡性
    8.1.5 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的贡献差异大
    8.1.6 地理、环境和民族是广西县域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8.2 政策启示
    8.2.1 加快桂西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经济空间结构的平衡
    8.2.2 发挥政府的关键角色,加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联结
    8.2.3 因地制宜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
        2.1.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征
        2.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与规律
        2.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决定因素
    2.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构建
        2.2.1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3 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及范式创新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国内外借鉴
    3.1 发达国家的经验
        3.1.1 美国的经验
        3.1.2 欧盟的经验
        3.1.3 日本的经验
        3.1.4 前苏联的教训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
        3.2.1 新疆克拉玛依经验
        3.2.2 辽宁阜新经验
        3.2.3 陕西铜川经验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与模式缺陷
    4.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4.1.1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后劲不足
        4.1.2 环境污染突出导致生态破坏
        4.1.3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民生难题
    4.2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传统模式
        4.2.1 以资源接续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2.2 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2.3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与模式缺陷
        4.3.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缺陷及未来展望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机理
    5.1 模式的内涵——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
        5.1.1 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
        5.1.2 转型创新模式的结构
        5.1.3 转型创新模式的机制
    5.2 模式的动力——外生与内生结合的综合系统
        5.2.1 转型创新模式的外生动力
        5.2.2 转型创新模式的内生动力
        5.2.3 动力系统的理论模型阐释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6.1 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
        6.1.1 发展产业接续模式
        6.1.2 发展产业替代模式
        6.1.3 发展产业承载模式
    6.2 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
        6.2.1 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
        6.2.2 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案例分析——以大庆为例
    7.1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回顾
        7.1.1 建国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7.1.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次创业成就
    7.2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与经验
        7.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7.2.2 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
        7.2.3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7.2.4 转型创新模式的经验
    7.3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实证研究
        7.3.1 大庆市转型优势的SWOT分析及结论
        7.3.2 大庆市转型能力的SPSS分析及结论
        7.3.3 大庆市转型效果的PROFIT分析及结论
综合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点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一、产业转型
        二、体制机制建设
        三、社会转型
        四、生态环境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一、产业结构转型
        二、整体社会转型
        三、综合环境转型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四、政府制度保障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及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选题的界定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1.2.1 资源型产业、资源型经济和资源型经济转型
        1.2.2 企业家二次创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3.1 演化动态的世界观
        1.3.2 事实发现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提要、研究框架和研究创新点
        1.4.1 内容提要和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围绕“资源诅咒”展开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诅咒”显着性的研究
        2.1.2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诅咒”现象形成原因及其规避策略的研究
        2.1.3 国内学者关于“资源诅咒”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研究
    第二节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
        2.3.1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家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渊源
        2.3.2 创新创业与高质量产业活动: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出路
        2.3.3 高质量产业政策: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2.3.4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对于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启示
    第四节 创业学者关于企业家创业的相关研究
        2.4.1 关于企业家和创业过程的研究
        2.4.2 关于创新创业环境的研究
        2.4.3 关于企业家创新创业与区域转型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家创新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反思:资源诅咒还是发展方式诅咒
    第二节 19世纪英美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战略
    第三节 二战后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战略
    第四节 “煤钢复合体”匹兹堡的基本转型战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新模式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及其不足
        4.1.1 政府主导转型模式的理论渊源
        4.1.2 政府主导转型模式的内涵与不足
    第二节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4.2.1 方兴未艾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4.2.2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第三节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机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阐释
        4.3.1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情境
        4.3.2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业能力、创业环境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启动和涌现
    第一节 二次创业过程的能力诉求与企业家的创业资源禀赋的匹配
        5.1.1 二次创业机会识别阶段的能力诉求
        5.1.2 二次创业资源整合阶段的能力诉求
        5.1.3 从创业资源禀赋到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节 创新创业环境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5.2.1 创新创业环境的内涵和构成
        5.2.2 企业家二次创业及其创新创业环境诉求
        5.2.3 因势利导型政府与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的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主导下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和转型探索
    第一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形成的自然资源基础
        6.1.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6.1.2 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第二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6.2.1 畸形的产业结构
        6.2.2 较差的经济发展质量
        6.2.3 较低的区域创新水平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和强化(1953-1995)
        6.3.1 政府主导下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发展(1953-1980)
        6.3.2 政府主导下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化(198-1995)
    第四节 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探索(1996-至今)
        6.4.1 政府主导转型的探索及其效果(1996-2010)
        6.4.2 政府主导转型过程中新的转型动力的孕育(2005-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家创业和二次创业
    第一节 初次创业、二次创业与煤炭企业家的形成和演化
        7.1.1 从农民到小煤矿承包经营者的转变(1980-1997)
        7.1.2 从小煤炭矿经营者到煤炭企业家的转变(1998-2005)
        7.1.3 煤炭行业整顿与煤炭企业家的二次创业(2005年至今)
    第二节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基本情况
        7.2.1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规模分析
        7.2.2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产业领域分析
        7.2.3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创业能力提升、高质量创业环境构建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和持续涌现
    第一节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能力的评价
        8.1.1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机会识别能力
        8.1.2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资源整合能力
        8.1.3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能力的整体评价和提升战略
    第二节 高质量硬件环境建设与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以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为例
        8.2.1 创新创业综合体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8.2.2 山西创新创业综合体的构建战略
    第三节 高质量软件环境建设与二次创业的持续涌现—以产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构建为例
        8.3.1 产业政策体系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8.3.2 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1.1.2 长江三角洲泛化的必然性
        1.1.3 经典空间结构模式应用的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长江三角洲范围的扩展
        1.3.2 泛长江三角洲提出的背景分析
        1.3.3 泛长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
        1.3.4 泛长江三角洲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和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2.1.2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2.1.3 可达性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2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第三章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演变
    3.1 泛长江三角洲省域经济发展现状
        3.1.1 经济综合概况
        3.1.2 投资发展概况
        3.1.3 消费发展概况
        3.1.4 出口发展概况
    3.2 泛长江三角洲市域经济发展的数理特性与空间结构
        3.2.1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数理特性
        3.2.2 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
    3.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市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3.1 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主成分分析
        3.3.3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1 可达性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时间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2.1 全域时间可达性
        4.2.2 局域时间可达性
        4.2.3 邻域时间可达性
    4.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费用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3.1 最短路程的费用可达性
        4.3.2 最小费用可达性
    4.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吸引机会空间结构及演变
    4.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综合可达性空间结构及演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与作用因素
    5.1 空间扩散
        5.1.1 空间扩散的特性
        5.1.2 空间扩散的效应
        5.1.3 空间扩散的表现类型
        5.1.4 空间扩散在城市体系中的应用
    5.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5.2.1 建模思想起源
        5.2.2 构建场对数扩散效应模型
        5.2.3 实现算法
    5.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
        5.3.1 泛长三角区域空间形态及其演变
        5.3.2 泛长三角城市影响区大小演变
        5.3.3 泛长三角城市场扩散值演变
    5.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作用因素
        5.4.1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作用因素
        5.4.2 泛长三角城市经济扩散通道作用因素
    5.5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变意义
        5.5.1 对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5.5.2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6.1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
        6.1.1 城市行政中心孕育发展阶段
        6.1.2 城市行政中心极化发展阶段
        6.1.3 城市经济点轴扩散发展阶段
        6.1.4 城市网络化过渡发展阶段
        6.1.5 泛长江三角洲复合式核心——边缘结构形成阶段
    6.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
        6.2.1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本质
        6.2.2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经典模式
        6.2.3 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
        6.2.4 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组合
        6.2.5 构建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类型的意义
        6.2.6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化类型构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及发展对策
    7.1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7.1.1 核心城市发展有待加强
        7.1.2 行政区划体制下的矛盾日益尖锐
        7.1.3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
        7.1.4 经济结构与地区布局不够合理
        7.1.5 区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退化明显
    7.2 泛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与目标
        7.2.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
        7.2.2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目标
    7.3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
        7.3.1 新时期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的认识要点
        7.3.2 构建城市层级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实力(点)
        7.3.3 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优化产业发展轴线(线)
        7.3.4 合理调整区域分工,构筑三层级城市群(面)
    7.4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
        7.4.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7.4.2 泛长江三角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7.4.3 内核区产业转移的必然趋势
    7.5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7.5.1 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7.5.2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条件
        7.5.3 安徽省承接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必要措施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结构
        8.1.2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可达性空间结构
        8.1.3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空间结构
        8.1.4 泛长江三角洲城市场演化类型
        8.1.5 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整合和发展对策
    8.2 可能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附录 城市间时间距离表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10)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来源与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胶合板产业集群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胶合板产业集群的研究
        1.2.3 总结与动态分析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线路
第2章 国内外胶合板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2.1 世界胶合板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1 世界胶合板的发展历程
        2.1.2 世界胶合板的生产现状
        2.1.3 世界胶合板的贸易现状
        2.1.4 世界胶合板的消费现状
    2.2 我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历程
        2.2.1 基于产业规模视角的阶段划分
        2.2.2 基于原料供应视角的阶段划分
    2.3 我国胶合板产业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胶合板产品的类别划分
        2.3.2 我国胶合板的生产现状
        2.3.3 我国胶合板的进出口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演化机理分析
    3.1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内涵、结构与特征
        3.1.1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
        3.1.2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
        3.1.3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特征界定
    3.2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运行机制
        3.2.1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3.2.2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运作机制
    3.3 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的两端不稳定特性及其条件
        3.3.1 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的两端不稳定现象
        3.3.2 胶合板产业集群两端不稳定特性的演化条件
    3.4 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的两端不稳定特性的原因分析
        3.4.1 胶合板生产原料不足
        3.4.2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3.4.3 产品结构单一、质量不高
        3.4.4 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
        3.4.5 受市场变化因素的制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类与总结
    4.1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识别
        4.1.1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形成
        4.1.2 基于区位熵的胶合板产业集群识别
    4.2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的分类
        4.2.1 一般产业集群模式的分类
        4.2.2 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分类
    4.3 基于演化格局的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总结
        4.3.1 山东临沂模式
        4.3.2 江苏邳州模式
        4.3.3 浙江嘉善模式
        4.3.4 河北文安模式
        4.3.5 广西贵港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模式的竞争力评价
    5.1 基于 GEME 模型的五大集群模式的行业内竞争力评价
        5.1.1 胶合板产业集群 GEME 评价模型构建
        5.1.2 胶合板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实证评价与分析
    5.2 基于 DEA 模型的邳州集群模式的跨行业竞争力评价
        5.2.1 CCR、BCC 评价模型原理
        5.2.2 胶合板行业技术与规模效率评价
        5.2.3 胶合板行业技术进步效率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 GEME 模型的胶合板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路径
    6.1 基于基础因素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6.1.1 拓展木材原料的供应渠道和方式
        6.1.2 提升装备水平,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6.1.3 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的作用
    6.2 基于企业因素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6.2.1 优化胶合板企业的规模结构
        6.2.2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6.2.3 提升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6.3 基于市场因素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6.3.1 注重胶合板产业的市场研究
        6.3.2 制定合适的出口市场策略
        6.3.3 打造胶合板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
    6.4 基于环境因素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6.4.1 加大政府的产业扶持力度
        6.4.2 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消费文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7.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课题
详细摘要

四、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再地方化视角下民居到民宿转型研究 ——以大理环洱海地区为例[D]. 钱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D]. 傅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全球化、地方化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 ——以广西为例[D]. 戴其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5]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D]. 徐嘉南.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6]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7]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8]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D]. 周建波. 南开大学, 2013(07)
  • [9]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沈惊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10]我国胶合板产业集群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 吕柳.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江苏淮北木材加工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