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ow to Give a Good Speech(论文文献综述)
宋贵仑[1](1993)在《毛泽东与中国文艺——《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编辑手记》文中提出 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该书是在1983年第3版《毛泽东论文艺》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共收入毛泽东1936—1976年的文稿65篇,分为两辑。第一辑选编毛泽东有关文艺工作的论述、讲演、批示、电报、题词,共31篇,其中10篇是原版中已收的,21篇是新增补的;第二辑选编毛泽东给文艺界人士和关于文艺问题的书信,共34封,除原版已收的1封外,其余都是新增补的。65篇文稿包括了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到逝世整整40年的科学的文艺着作。这40年正是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主
刘京京[2](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李晓波[3](2014)在《市场与政府之间:马寅初对经济制度的思考进程》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在社会转型中,随着政治制度选择问题的出现,经济制度的选择问题也逐渐呈现了出来,而在一战以后越来越重要。近代中国有很多学人思考了这个问题,其中既有人文学者,又有经济学者,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亦高度重视经济制度的选择问题,而且这个思考贯穿其一生,其经济制度选择有时与学界其他学人形成交叠共识,有时又产生一些分歧,有时还与政府的经济制度选择之间有鲜明的互动。由于他经常对世界经济制度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做出判断,将纯粹的经济学理和中国的经济现实结合起来思考,所以其经济制度选择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还不断地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具体而言,一战以后当中国思想界竞相对经济制度发表意见时,马寅初首先选择的是自由经济,这是他将在美国留学期间所学到的经济学理用来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产物。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是资本不足,而要发展生产必须增加资本,对内实施自由政策,对外采取保护政策,中共成立前后,他在与马克思主义者讨论的过程中又清晰地表达了自由经济的立场。这种自由经济主张不仅烙有鲜明的李斯特印记,而且还有不容忽视的均富诉求。世界经济恐慌发生以后,他从经济学理和经济现实两大层面反思了自由经济,认为中国应在英美的自由经济和苏俄的计划经济之间取长舍短。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失败以后,世界经济恐慌、世界战争恐慌持续蔓延,而中国的国难也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他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中国也必须实施不与民争利的、局部的统制经济。而他在反思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实践时,主张战后中国应在苏联计划经济、英美自由经济和德国统制经济之间“取三式之精而舍其渣”,融合而成一种混合经济,在实业经营方面也应如此,即部分学习英美的自由民营和苏联的国营统制,国营民营并存、并进和并重。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继续膨胀官僚资本,在内战中更是厉行统制经济,由此他的混合经济主张在国统区已无实践的可能,所以他转向中共和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计划经济,并在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平衡理论,还主张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即使面对思想界的大力批判,他仍努力坚持和扞卫。综观马寅初的经济制度选择演变过程,他始终有着鲜明的中国语境意识,采取了取长舍短的策略,并坚持生产优先于分配的价值判断,而且其思考大致在市场与政府这个框架内进行,无论是自由经济、统制经济,还是混合经济、计划经济,都是如此。马寅初经济制度选择中的变与不变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学人在思考经济制度选择问题时,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取舍时,纯粹的经济学理常常屈从于中国经济现实,而对世界经济制度潮流的判断和把握又不得不让位于中国国情的考量。
白秀英[4](2013)在《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史上,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使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提出了时间、空间与运动的相对性关系,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统一,建立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适用于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的相对时空理论,成为物理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科学革命。狭义相对论与10年之后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在科学史上矗立了一座巍峨而永恒的丰碑。该理论在五四运动时期全面传入中国并迅速被接纳,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科学观、宇宙观和人生观,对中国近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在戴念祖、胡大年等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查统计了1949年前介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的相关原始期刊文献135篇,译着、专着、工具书、教科书、传记等22部,基于新发现的《同济杂志》《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北京大学日刊》《观象丛报》《北洋周刊》等10余种民国期刊原始文献的考证,结果表明:(1)在中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传入时间正如戴念祖、胡大年等所言是1917年。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宇宙观传入中国则是1920年。因此,相对论全面传入中国是1920年。(2)在中国,1949年前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先驱除李芳柏、夏元瑮、周昌寿、魏嗣銮、周培源和束星北外,通过大量原始史料考证,还有留学日本的文元模、吴南薰以及留学德国的潘祖武、留学美国并游学欧美的胡宁、留学法国的程茂兰和田渠。(3)在中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第一本译着是夏元瑮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相对论浅说》,该译着曾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20所大学相对论课程教学用书。第一部国人编写的相对论教科书则是湖南大学田渠在其所授相对论课程讲义基础上编着的《相对论》,该书曾在台湾再版6次。笔者独辟蹊径,从科学传播视角勾绘出相对论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脉络,提出以下新观点:(1)1949年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7年至1920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观等零星引进中国,改变了国人的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第二个时期是1920年至1928年,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罗素访华、爱因斯坦途径上海以及来自日本的“爱因斯坦波”的影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达到高潮。第三个时期是1928年至1949年,中国学者开始通过高等物理教育学习相对论,通过留学欧美研究、验证相对论学理,在广义相对论、宇宙观和统一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科学贡献,中国人开始步入到国际上后相对论研究的近代物理学前沿领域。(2)1949年前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学者主要是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归国留学生,他们以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为中心,通过邀请罗素、爱因斯坦等西方科学名人来华等活动,借助报纸、期刊、图书等媒介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发行专号、举办学术演讲、编译图书以及编写教材、教学等传播相对论学理,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20年代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事件,让学术最幼稚的国人,也无人不知这相对论名词,深刻影响了国人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形成。(3)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由留日学生在国外盲目习得并引入中国,继而是国入主动出国学习并将之引入高等物理学课程体系,最后是积极参与研究、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理。中国人毫无质疑的接纳、吸收相对论并迅速纳入到物理课程体系中,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大大缩短了我国高等物理教育与世界物理前沿的距离。(4)相对论1949年前迅速在中国传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社会背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因素以及在国外接受了系统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力图“科学救国”的大批归国留学生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爱因斯坦在中国以及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的科学教育,尤其是影响了高等物理学系的创建、物理学系的课程设置等,促进并完善了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体制化建设与发展。
李向勤[5](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马冬[6](2019)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大公报》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报纸,从创刊开始历经3个阶段,成为中国近代大众媒体的典型代表,其刊登的新闻、社论、短评、文章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料。本文主要围绕1932年8月至1935年7月国民党直接统治华北地区时以《大公报》新闻、短评为主构成的公共舆论内容,辅之以《申报》和其它刊物的声音,结合此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为核心的垄断意识形态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和约束,主要研究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关连、悖论反衬及屈从权威、教育外延的关系。全文共32万余言,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计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历经孙中山建立政治基础、戴季陶重构哲学方向、蒋介石推进制度体系,基本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标志,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完成了核心思想的解读和确立,并实现了向统治阶级核心意识形态转变。与之同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作为政治文化或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社会化也提到了国民政府的政治日程,由于政治文化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和通过校园教育普及,所以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就开始了“党化新闻界”和“党化教育”的过程,分别采用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和教育熏陶的潜移默化式影响。二、《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即“以主义治国”,所以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孙中山思想是其核心内容,《大公报》对孙中山的符号化、仪式化推崇和宣传就成为了其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第一个舆论焦点取向。同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掌握了对孙中山思想的权威解读以及对国民政府党政权力的控制,所以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和权威拥护也是《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另一个舆论焦点取向。此时期《大公报》的新闻报道和短评点评都表现了对国民党“制度时间”的重视、对孙中山符号化的承认、对蒋介石的拥戴。三、《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核心,作为对其支持和宣传的重要表现,对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媒体点评,成为了《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重要表现,尽管现实中国民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更多表现为“弱国无外交”和疲于奔命,在民权主义方面乏善可陈,在民生主义方面踯躅前行,《大公报》依然给予了积极配合和主动宣传。四、《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和束缚,作为大众媒体代表的《大公报》表现出了积极灵活的态度和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公共舆论的立场。面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直接控制,《大公报》可以借用“第三方”的口吻间接表达公共舆论的立场和态度;面对新闻检查的直接压迫,她也可以给予直接的批评和当面的抨击;面对形势和时局的风云变幻,她也借助“短评”栏目迅速直接的摆明态度和立场。
王玉雯[7](2010)在《硕士生公共英语口语课中的演讲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硕士生公共英语口语课中的演讲实践,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及个案研究,分析了影响英语演讲的主要因素及英语演讲对口语课以及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演讲能有效地提高口语教学效果,促进学习者提高口语应用能力,值得在硕士生公共英语口语教学中推广。
刘群[8](2006)在《新月社研究》文中指出新月社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之一,又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而着称于现代中国思想史。本文打破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首次将新月社置于文学史与政治思想史的统一框架中,围绕新月知识分子以聚餐会、出版物及出版机构等开辟的“公共空间”,着重从社团内部发展史、人事变迁的角度探讨新月社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全面充分地再现了新月社及新月派文人的整体风貌。论文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首先在清理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众说纷纭的新月社成立时间做出考辨,继而分析了新月社出现的背景及其意义、主要由知识精英与上流社会人士聚合而成的成员特点、新月社的经费来源及具有传统文人雅兴特色的日常活动等问题,并特别对新月的灵魂人物徐志摩与新月精神领袖胡适之间的交往关系进行梳理与比较。最后以史带论详述了新月社最重要的活动即参与接待泰戈尔访华排演泰氏剧作《齐德拉》等前前后后的情况,并以徐志摩、梁启超、胡适等人对待泰戈尔访华的态度为例透视新月知识分子主张自由宽容的文化价值观。第二章以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为中心,探讨新月文人如何将《晨报副刊》这一现代传媒机构转变为发布他们自己的政治态度及文艺观念的“喉舌”机关。徐志摩“圈子化”的编辑思想及“苏俄仇友大讨论”、“闲话事件”等几次大论争鲜明体现了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以及他们作为留学美英群体与留日群体的对峙姿态;而作为新月同人刊物的首次亮相,《诗镌》与《剧刊》是清华文学社、中华戏剧改进社的主力成员与徐志摩为核心的新月社借助《晨报副刊》这一传媒平台合流的结果,艺术家群体成为此时的主角。本文详述了它们的创办缘起与经过,阐述了新月文人倡导的新诗格律化运动、国剧运动及其影响,同时更将笔墨侧重于同人内部在诗歌戏剧观念上的歧见及由此造成的人事离散、两份刊物“短命”等问题的挖掘。第三章则以新月书店为中心,考察新月文人介入现代都市出版领域的具体实践。首先分析了新月书店创办的人事聚合背景,指出时局的变动促成了新朋旧侣汇集上海的因缘际会,出版的渴望是新月文人创办书店的内在动因;进而详述书店从创办发展历经危机与中兴终至关门的始末,首次提出并分析了新月书店五任经理的更替,并着力突出了邵洵美对新月书店发展的贡献。继之,考察了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其出版业绩。最后剖析了新月书店瓦解的原因:新月文人立足个人职业的岗位意识使其涉足出版界的经营活动具有“玩票”的性质,而追求个人文化政治理想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冲突是其倒闭的内因,外因则源于委托经营方式的不力与同人地域上的离散造成的人心涣散。本章末附有笔者整理的新月书店出版书籍一览表。第四章以《新月》月刊为中心,从编辑“轮流坐庄”的角度入手展现新月文人内部的聚合与分岐,以窥新月知识分子的多重身份建构。创刊前后的诸多细节与波折体现出新月文人强烈的独立个性;而月刊编辑的不断更替暴露了社团内部重心不断位移的复杂形态: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及后期叶公超主编时期倾向于文艺,并大力培育文学新人,体现出某种“岗位”知识分子的特性;而以梁实秋为主力、同仁配合与鲁迅及左翼的论战,标明了新月派与革命文学对峙的鲜明立场;同时,以“平社”组织及成员为依托,胡适发动罗隆基等人高扬起的“人权论战”,展示了新月文人立足于“广场”面向“庙堂”言说的激烈姿态,提示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渐进改良的思想进路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失意受挫的现实遭际。最后小结了《新月》由于资金、稿源及人事离散等问题停刊的结局。第五章则以《诗刊》季刊与《新月诗选》为中心,着重论述“新月诗人群”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传承与变异。《诗刊》标志着新月第二代诗人的崛起,《新月诗选》则是新月诗派的总结和诗歌成就的集中体现。论文围绕新月新老诗人的创作实践及理论主张,重点寻觅他们在诗艺方面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化与突破的线索,最后从诗歌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新月诗派在当时文坛上与现代派诗、左翼诗歌所处的对峙地位。结语部分追踪了新月文人分化后的去向。胡适及部分同人创办《独立评论》继续着新月“谈”政治的兴趣;叶公超、闻一多等创办的《学文》杂志是《新月》的后身,继承了新月文艺的流风余脉,也使“新月派”最终走向与“京派”的合流。《学文》的停刊标志着“新月”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的中止。而储安平1946年创办《观察》周刊是对新月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追求的自觉继承,卞之琳、何其芳等1950年代提出的“现代格律诗”延续和推进了新月诗派的理论主张。总之,通过对新月社历史演变轨迹及人事活动的追溯,本文认为新月知识分子以自己兼具中西教育背景的独特知识架构,以“讲学复议政”的形式参与社会进程,进而建立起他们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在公共空间中属于自己的角色位置:他们身上既表现出厕身“庙堂”的渴望与尝试,更有广场知识分子启蒙大众的使命感,同时具备通过积极从事教育及出版领域的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培育扶持文学新人,从而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的岗位知识分子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矛盾的集合体,也体现出了新月文人内部结构的繁杂性、松散性、丰厚性。
杨静[9](2013)在《留美新闻人与民国新闻事业 ——基于留美新闻人职业作为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近代留学生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留学生的办报活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既面对着国外先进文化的熏陶,又面对着国内保守落后的社会现实。在两种环境的强烈的反差下,留学生群体有着急迫改变中国现状的愿望。他们积极参与到新闻活动之中,以报刊作为自己的舆论阵地,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留学生群体中,部分新闻人脱颖而出,成为推动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民国成立后,留美新闻人群体的地位和影响日渐突出。他们在出国时接受了严格的选拔,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留学时更是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归国后,大多学有所成,成绩斐然。本文以留美新闻人的职业走向为切入点,力图展示留美新闻人在学界、业界、政界为民国新闻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文章分为六个部分,旨在从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勾勒出留美新闻人在民国新闻事业中的作用:第一章从宏观角度来梳理,围绕着曲折多变的民国社会背景和多种留学途径选择进行分析,探索留美新闻人群体所具的时代背景和留学机遇。在社会运动和思潮流派的相互交织下,留美归国的新闻人纷纷回国参与到新闻事业之中。这群新闻人中既有主修其他专业归国参与报刊活动的青年,又有接受了系统新闻教育的知识分子。这批中国最早接触美国新闻学的青年学子,归国后的职业选择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在民国的新闻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第二章围绕着留美新闻人归国后的职业选择进行了梳理。以他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作为分析对象,可以看出受过系统教育的留美新闻人归国后,多从事与新闻事业相关的职业,如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和新闻官员等。第三章重点论述留美新闻人在民国新闻业界所作出的贡献。二十世纪初,美国新闻业开始进入垄断、兼并的历史进程。受美国新闻思想的影响,留美新闻人开始重视报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新闻专业知识,为抗战时期的民国政府排忧解难。他们不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民党新闻机关注入活力;更是利用极强的新闻敏感,改善了民国时期国际信息传播失衡的状态。第四章重点论述留美新闻人在民国新闻学界所作出的贡献。随着时间的纵向发展,留美新闻人的身份由“受教育者”至“沟通者”,再至“为人师者”进行转换。他们不仅在留美时对新闻学科知识求知若渴,归国后,他们还积极地牵线搭桥,邀请美国新闻学者到中国讲学,促进美国新闻学院协助中国新闻学院建校,将美国的先进新闻理念引入中国。陪都时期,这批留美新闻人又亲自踏入学堂,在各大新闻学院任教。第五章论述了留美新闻人为民国新闻政策的制定所作出的种种努力。留美新闻人崇尚着新闻自由,向往言论自由,但特殊的历史环境又使他们必须推行严苛的新闻审查制度。尴尬的身份地位,使得留美新闻人不得不面对着政治和专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他们虽对新闻政策有所贡献,但程度不大。第六章作为尾声,将留美新闻人与留学他国的新闻人团体相比较,以期凸显留美新闻人的独特性。由于留美新闻人与留日、留法、留苏俄新闻人所面临的时空、文化环境和社会任务迥然不同,因此他们在留学机制、新闻理论来源、新闻思想上均有所不同。留美新闻人与留学他国的新闻人相比,他们的留学经费充裕,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新闻理论及实践,多宣扬新闻自由的观念,在政治方向上多与国民党政府保持一致。结语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在民国跌宕起伏的社会环境和报业的繁荣发展下,留美新闻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推动了新闻业界的规范化进程;他们促进了中美新闻界的交流,使得新闻学科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并蓬勃发展;他们在新闻自由的追寻和政治高压的夹缝中,艰难地推进新闻政策的改良。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企望以职业作为来推动社会进步并付诸实践,是留美新闻人的可贵之处。
张隆溪,刘泰然[10](2020)在《中国与世界: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张隆溪先生访谈录》文中提出东西方的比较已经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而能否把握住这些条件和机会,需要我们做很大的努力。比较文学的研究是开放的,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它的特点就是以不同语言的文学比较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要有具体的文本作为证据,要从细节出发,不要空对空地从概念到概念。中西比较的共通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东西同样需要阐发;阐发的过程中不能将这种共通性或差异性绝对化,持论要全面和客观,一旦把一个本来有道理的话推到极端,把命题绝对化之后就没有道理了。"世界文学"不是纯粹外来的观念,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就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世界文学现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文学的经典也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组成部分。要从中国学者的立场,以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作为根基,从中国文学的事实中去发现一些理论的问题,要和西方平等对话,既要避免仰视西方的心态,也要避免简单的民族主义倾向。
二、How to Give a Good Speec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ow to Give a Good Speech(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
一、亦师亦友型 |
二、分庭抗争型 |
三、平淡授受型 |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
一、互帮互爱型 |
二、矛盾竞争型 |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
余论 |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市场与政府之间:马寅初对经济制度的思考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反思 |
三、核心概念厘定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经济制度选择问题的出现和主要思路 |
一、近代中国经济制度选择问题的出现 |
二、近代中国经济学人的主要思路 |
第二章 马寅初对自由经济的倡导(1918—1931) |
一、留美时期的经济学熏陶 |
二、回国后的中国经济问题判断与自由经济选择 |
1、回国初的中国经济问题判断 |
2、自由经济的选择:中共成立前后与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 |
三、自由经济主张的李斯特烙印 |
1、推介李斯特的表现和原因 |
2、有区别的关税保护政策 |
四、自由经济主张的均富诉求:兼与孙中山民生主义比较 |
1、均富诉求及其原因 |
2、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比较 |
第三章 从自由经济到统制经济(1931—1938) |
一、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自由经济反思 |
二、统制经济主张的提出与论证 |
1、统制经济主张提出的思想语境 |
2、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与统制经济主张的初步提出 |
3、国难的加深与统制经济主张的系统论证 |
三、统制经济主张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
四、自由经济守望和民生主义目标 |
第四章 从统制经济到混合经济(19381949) |
一、对国民政府统制实际的肯定与批评 |
二、混合经济主张的发端与阐释 |
1、转向混合经济主张的时代背景:战后经济制度讨论及其分歧 |
2、抗战时期混合经济主张的发端 |
3、战后混合经济主张的阐释 |
三、混合经济主张的实践思路 |
1、思考国营民营问题的思想语境:国营民营之争及其分歧 |
2、从重工业国营、轻工业民营到国营民营合作 |
四、混合经济主张的民生关怀 |
第五章 从混合经济到计划经济(1949-1960) |
一、转向计划经济的原因和表现 |
1、转向计划经济的原因 |
2、转向计划经济的表现 |
二、苏联计划经济经验的中国化探讨 |
1、苏联计划经济经验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2、苏联计划经济经验中国化的努力 |
3、思想界的批评与回应 |
三、“利用价值规律来进行计划经济” |
1、价值规律讨论在中国的兴起 |
2、对价值规律的强调和对思想界批评的回应 |
3、简短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与发展演化 |
2.1 狭义相对论前史 |
2.1.1 马赫与庞加莱对牛顿时空观的批评 |
2.1.2 经典物理学危机与洛伦兹变换 |
2.2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思想的形成与理论体系的建立 |
2.2.1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形成的思路 |
2.2.2 狭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
2.2.3 质能关系式与唯能论 |
2.3 广义相对论基本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创立 |
2.3.1 广义相对论创立的基本思路 |
2.3.2 广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
2.3.3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2.4 爱因斯坦的方法论思想 |
2.5 辩证看待和正确理解相对论 |
第三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0) |
3.1 最初引入相对论术语的《学艺》期刊 |
3.1.1 狭义相对论术语初次出现在中国 |
3.1.2 最先向国人介绍相对论的学者——许崇清 |
3.1.3 许崇清文章对中国人接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
3.2 《东方杂志》:几乎与世界同步报道广义相对论日全食考察结果 |
3.3 文元模:伴随“Science”而来的爱因斯坦新宇宙观 |
3.4 小结 |
第四章 罗素、爱因斯坦访华及日本相对论传播的影响 |
4.1 罗素访华与相对论在中国 |
4.1.1 罗素:将相对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位西方人 |
4.1.2 罗素演讲之《爱因斯坦引力新说》 |
4.1.3 罗素系列演讲之《物的分析》 |
4.1.4 罗素系列演讲对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4.2 爱因斯坦:相对论创始人在中国 |
4.2.1 蔡元培三邀爱因斯坦访华 |
4.2.2 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在上海 |
4.2.3 爱因斯坦第二次途径上海的相对论演讲 |
4.2.4 爱因斯坦访华之影响 |
4.3 日本相对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
4.3.1 桑木或雄:将相对论传入日本的第一人 |
4.3.2 石原纯:日本少数懂得相对论的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集中、系统传播相对论的高潮(1920-1928) |
5.1 《改造》与爱因斯坦的第一本译着在中国 |
5.1.1 《改造》与中国第一个“相对论专号” |
5.1.2 夏元瑮与爱因斯坦译着《相对论浅释》 |
5.2 《同济杂志》与第一个“相对论研究”专栏 |
5.2.1 沟通中德文化的同济大学与《同济杂志》 |
5.2.2 《同济杂志》相对论专栏的相对学理研究与传播 |
5.3 《少年中国》与爱因斯坦的第一张照片在中国 |
5.3.1 魏嗣銮与爱因斯坦的通信 |
5.3.2 《少年中国·相对号》传播相对论的4个创造 |
5.4 《东方杂志》的相对论科学普及 |
5.4.1 《东方杂志》相对论传播的科学实践 |
5.4.2 《爱因斯坦号》相对论的全面译介 |
5.5 三个专号的传播学意义及比较研究 |
5.5.1 专号“直达科学前沿”的选题体现“五四”后西学传播主体的新特点 |
5.5.2 专号的编辑发行,体现知识分子寻求“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国人科学意识的觉醒 |
5.5.3 三个专号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时效比较 |
5.6 《科学》与相对论的图解和博尔顿相对说在中国 |
5.6.1 杨铨、汪胡桢(1897-1989)与博尔顿(L.Bolton)相对说在中国 |
5.6.2 《科学》与相对论图解在中国 |
5.7 小结 |
第六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吸收和研究(1928—1949) |
6.1 周培源、束星北、胡宁等的相对论研究 |
6.1.1 周培源与爱因斯坦的交往和引力场静态解的研究 |
6.1.2 束星北与爱因斯坦统一场的研究 |
6.1.3 程茂兰大陵五(βPer)光度的测定及光速不变原理的验证 |
6.1.4 胡宁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开创性研究 |
6.2 20世纪30年代《武汉高等理科季刊》的相对论研究 |
6.2.1 李芳柏与《武昌高师数理学会杂志》的狭义相对论研究 |
6.2.2 吴南薰、郑亚余等30年代的相对论数理研究 |
6.3 田渠与我国第一部《相对论》教科书的出版 |
6.3.1 内容丰富,注重知识的逻辑性 |
6.3.2 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 |
6.4 相对论在世界各国的接受、吸收比较研究 |
6.4.1 相对论初期在德国的接受概况 |
6.4.2 相对论在俄国和苏联 |
6.4.3 相对论在英国和法国 |
6.4.4 相对论在中国与德、英、法和俄国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
7.1 相对论的传入、传播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
7.1.1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
7.1.2 相对论课程在大学物理系的设置与教学 |
7.2 相对论的传播使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物理教育快速发展 |
7.2.1 相对论的吸收过程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 |
7.2.2 相对论的吸收促成了中国数理学会、物理学会的成立 |
7.3 爱因斯坦访华开启了国际知名物理学家来华讲学的大门 |
7.4 小结 |
结论 |
1 相对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脉络(1917—1949) |
2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
2.1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
2.2 相对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媒介 |
2.3 相对论在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和苏联等国的传播比较 |
2.4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的模式 |
3 相对论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
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论题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
三、重要概念及研究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公共舆论影响的形成和实施途径 |
第一节 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历史回溯 |
一、孙中山建立“以党治国”的政治基础 |
二、戴季陶重构“以党治国”的哲学方向 |
三、蒋介石推进“以党治国”的制度体系 |
第二节 国民党“党化新闻界”有关法规的制定 |
一、确立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思想的垄断解释地位 |
二、执行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党治国”的宣传制度 |
三、严控“新闻纸” |
第三节 国民党“党化教育”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
一、课堂中的“党义”教育 |
二、校园中的“党化”控制 |
三、时间上的“党国”记忆 |
四、空间上的“总理”符号 |
小结 |
第二章 《大公报》适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舆论焦点取向 |
第一节 以制度时间为核心的符号宣传 |
一、总理纪念周的舆论推广 |
二、革命纪念日的媒体教化 |
三、孙中山陵寝的精神崇拜 |
第二节 以蒋介石为中心的向心宣传 |
一、对国民党其它重要人物和势力的轻视 |
二、对镇压共产党行动的支持 |
三、对“新生活运动”的拥护 |
小结 |
第三章 《大公报》顺应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以民族主义为内核的抗争宣传 |
一、对被动抵抗日本侵略的无奈宣传 |
二、与苏联关系曲折恢复的尴尬报道 |
三、借美国政治外交支持的自惭宣传 |
四、维护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重点报道 |
第二节 以民权主义为内涵的政治宣传 |
一、烘托推进民权的氛围 |
二、展现间接民权的完善 |
第三节 以民生主义为旨向的发展经济及社会文化宣传 |
一、主张改善生产环境 |
二、疾呼充实粮食生产 |
三、展示交通建设发展 |
四、列举文化建设措施 |
五、号召顺应服饰潮流 |
小结 |
第四章 《大公报》应对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束缚的舆论立场 |
第一节 间接阐释公共舆论的立场 |
一、呼吁挽救民族危亡 |
二、要求实现国内统一 |
三、号召促进民生进步 |
第二节 直接反对“以党治国”政策的控制 |
一、应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策略性 |
二、展现新闻纸遭受检查的普遍性 |
第三节 利用短评坚守“文人论政” |
一、涉及国计民生全方位的议题设置 |
二、代表公共舆论守门人的价值立场追求与原则 |
小结 |
结语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硕士生公共英语口语课中的演讲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设计 |
1. 问卷调查 |
2. 课堂观摩 |
3. 个案研究 |
三、结果与讨论 |
1. 影响学习者演讲的因素 |
2. 演讲的作用 |
(8)新月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新月社:雅士与雅兴 |
第一节 新月社的成立及其背景考察 |
第二节 新月社的成员与活动 |
第三节 新月社与泰戈尔访华 |
第二章 《晨报副刊》:第一块“园地” |
第一节 “圈子文艺”与政治“疯话” |
第二节 绝非闲话的“闲话”之争 |
第三节 诗与剧的飞扬——《诗镌》与《剧刊》 |
第三章 新月书店:出版之翼 |
第一节 新月书店的创办与发展始末 |
第二节 新月书店的经营策略及业绩考察 |
第三节 岗位与“玩票”——瓦解新月书店的内因 |
第四章 《新月》月刊:我们的“言说” |
第一节 一波三折,《新月》出世 |
第二节 魅人的缪斯——徐志摩、闻一多主持下的“文艺风” |
第三节 辩者之困——梁实秋主持下的“论战风” |
第四节 面向“庙堂”的言说——胡适与《新月》的“论政风” |
第五节 政治家的炮火——罗隆基与《新月》的“论政风” |
小结 叶公超的力撑和《新月》的消散 |
第五章 《诗刊》《诗选》:痴鸟的歌唱 |
第一节 诗刊·诗选·诗人 |
第二节 在聚拢中锤炼诗艺 |
第三节 自我幻灭与价值对峙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留美新闻人与民国新闻事业 ——基于留美新闻人职业作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选题来源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相关研究概况 |
四、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留美热潮下的新闻人 |
第一节 留学的社会背景 |
一、 社会背景:社会运动与思想流派的交织 |
二、 留学方式:官费、自费与绅商资助 |
第二节 留美归国的新闻人 |
一、 主修其他专业,回国参与新闻活动的留学生 |
二、 主修新闻专业,回国参与新闻活动的留学生 |
第二章 留美新闻人职业选择的走向 |
第一节 择业的现实因素:社会地位、政治、薪资与人脉 |
一、 社会地位的提高 |
二、 国民党当局的笼络 |
三、 薪水待遇的丰裕 |
四、 人脉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择业的主观因素:“学有所用”与“笔墨报国” |
一、 学有所用:寻求与所学专业相近工作 |
二、 笔墨报国:知识分子所具的国族倾向 |
第三节 留美新闻人在学界、业界与政界的代表人物 |
一、 学界中的代表:新闻学开山祖 徐宝璜 |
二、 业界中的代表:国际着名记者 赵敏恒 |
三、 政界中的代表:宣传部副部长 董显光 |
第三章 留美新闻人在新闻活动中的作为 |
第一节 留美新闻人对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的建设革新 |
一、 民国通讯事业的开创——协助中央社收回发稿权 |
二、 党报走向企业化的尝试——《中央日报》的改革 |
第二节 留美新闻人对国际信息传播失衡状态的改变 |
一、 国际宣传局面的打开——由“被动”解释到“主动”宣传 |
二、 国内社会危机的缓解——以新闻报道延迟日本侵略步伐 |
第四章 留美新闻人对民国新闻教育的扶植 |
第一节 “受教育者”——新闻人在美国受到的新闻教育 |
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新闻学的发展状况 |
二、 留美新闻人受到的系统新闻教育状况 |
第二节 “沟通者”——搭建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桥梁 |
一、 中国的“密苏里新闻帮”与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的五次访华 |
二、 圣约翰大学报学系的创立及燕京大学、密苏里交流计划 |
第三节 “为人师者”——新闻教育的薪火相传 |
一、 由新闻官而教授:开办新闻学校 |
二、 由记者而教授:从业界踏入学堂 |
第五章 留美新闻人与民国新闻政策的制定 |
第一节 政治色彩浓厚:留美新闻官员有限的话语权力 |
一、 “以党治报”——国民党对新闻法令制定权的控制 |
二、 “权利的剥夺”——体制对留美新闻官员制定政策的阻碍 |
第二节 自由的尝试:留美新闻人对新闻政策的艰难改进 |
一、 “放宽与废止”——留美新闻人对当局新闻检查制度的看法 |
二、 “管理与自律”——留美新闻人对中外记者管理办法的改进 |
第三节 观念的两难:在专业与政治之间的游移 |
一、 新闻人专业上的追求——对新闻自由的坚持 |
二、 新闻官政治上的挤压——对新闻管制的妥协 |
三、 自由与控制的“折中”——三民主义新闻事业的提出 |
第六章 留美新闻人与留学他国新闻人比较 |
第一节 留学新闻人的共性 |
一、 留学的目的——学习先进知识以报国 |
二、 留学的身份——融合中西文化的载体 |
第二节 留美新闻人与他国新闻人的区别 |
一、 留美新闻人与留日新闻人的比较 |
二、 留美新闻人与留法、苏俄新闻人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How to Give a Good Speech(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与中国文艺——《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编辑手记[J]. 宋贵仑. 新文学史料, 1993(02)
- [2]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3]市场与政府之间:马寅初对经济制度的思考进程[D]. 李晓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4]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 白秀英. 西北大学, 2013(02)
- [5]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对于公共舆论的影响研究 ——以新记《大公报》(1932-1935)为中心[D]. 马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7]硕士生公共英语口语课中的演讲实证研究[J]. 王玉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4)
- [8]新月社研究[D]. 刘群. 复旦大学, 2006(02)
- [9]留美新闻人与民国新闻事业 ——基于留美新闻人职业作为的考察[D]. 杨静. 安徽大学, 2013(11)
- [10]中国与世界: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张隆溪先生访谈录[J]. 张隆溪,刘泰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