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需审慎开放金融资本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奇[1](2021)在《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及重点》文中研究说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这既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问题的重要性,又提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理念、新战略。深刻分析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逻辑,
马萧萧,刘慧娟[2](2021)在《江苏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2010-2018年江苏省的相关数据,分别测算了江苏省的金融开放度和贸易依存度,并应用SPSSAU软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得出金融开放的深化会加深贸易开放程度。继而又对江苏金融开放度和江苏出口额做了相关性检验,得出金融开放会抑制贸易出口的结论。由此可见,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利用这把剑是江苏金融发展的首要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建议,首先江苏应适度开放金融服务业,为江苏省营造更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其次审慎开放金融资本项目,防止外源性风险;最后江苏应该适度开放贸易,加速对外贸易升级转型,避免贸易对外依赖性过高的问题,使江苏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能够合理健康发展。
姜泽林[3](2021)在《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管理辖区经济的核心机制,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下达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后,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可能倾向于采取短期经济行为,一些地区甚至存在“贪多求全”、“唯目标论”以及过度“加码”情况,引致了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等经济后果。为了进一步稳定经济增长速率、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学者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构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体系,增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切合性以及如何完善经济增长目标的评估与监测体系建设。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载体,构建了以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线的经济理论模型,阐述在规定计划产出的情况下,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过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两条推理假说:第一:总体上,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第二,经济增长目标是有门槛条件的,只有在门槛范围内,经济增长率才可以持续增长,如果门槛值过高,将抑制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既定的样本范围内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存在阶段性特征,当经济增长目标突破一定值之后,经济增长目标对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边际作用降低,但是影响方向依然是正向。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使得地方政府扩大经济规模,造成一定程度的财政支出结构扭曲,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其次,本文以经济产出为纽带,将委托代理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融合起来,通过理论推演,分析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理论推演表明,对地方的激励程度不是越大越好,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或超越,会带来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减速或滞后,结合五年规划的产业政策,本文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影响程度和差异性,深入地讨论了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其约束特征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分析了五年规划的不同时期(政治周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另外,本文以房地产投资为例研究了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结果发现投资结构扭曲的中介效应十分的明显,投资结构扭曲程度增大,将会挤占对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最终会严重影响相关产业融资以及规模的扩张。分析认为,经济增长目标虽能一定程度上激励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其生产率,然而可能会挤占生产、技术研发投资,从而导致了产业技术无效率,最终减缓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产生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最后,本研究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在不同规模报酬情况下,分析了政府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对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观察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走势,得到以下主要观点:第一,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增大,会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并且,规模报酬越大,负面影响程度越大;第二,经济增长目标如果设置过大,将可能导致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质量)跌落到一个较为平滑的区间。计量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目标数值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经济增长质量降低0.033个单位。经济增长目标的硬约束和“层层加码”特征在五年规划的初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较小,在后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五年规划中的软约束在规划的初期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初期不如后期。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增长目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经济发展划分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三个维度,从理论和实证双重视域展开较为细致的分析。提出要构建弹性化的经济增长约束体系,最后,本文还在完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以及为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的制度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对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优化具有较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后续规划的编制有较明显的参考价值。
张建伟,张谊浩[4](2020)在《主要经济体金融开放的解构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账户在内的金融开放有助于推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开放国金融深化、打破金融抑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在现实中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同时饱受金融危机困扰。结合福柯权力-话语理论,本文认为权力的"生产性"是吸引各国金融开放的主要动力;权力的"压制性"是发展中国家遭受金融剥削重要原因;面对全球金融权力体系的两面性特征,我国在金融对外开放时,应完善金融监管,聚焦实体经济,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筑本土化金融理论,提升全球金融话语权。
梁心怡[5](2020)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促进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详细讲述了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当前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也对中国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我们把握其规律,实施合适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才能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如何采取金融对外开放政策能够持续稳定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介绍金融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机理:促进金融国际化(包括国内金融业务国际化和国外金融业务本土化)、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和促进法律法规开放。其次对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梳理,结合现状分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我国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式选择。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中得出的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四大因素:国内金融业务国际化、国外金融业务本土化、资本自由流动和法律法规开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综合水平指数。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在基准回归、以国家治理指标为门槛变量回归和以金融发展指标为门槛变量回归三种情况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实了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着促进作用,并提出我国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的时机选择。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金融对外开放通过金融国际化、资本自由流动和法律法规开放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显着促进作用;第三,我国应继续采取渐进式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才能持续高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第四,当我国处于国家治理水平较高的状态,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实行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将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陈鸿祥[6](2020)在《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与演进安排》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美国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金融开放深度提速、重磅政策密集落地,中国金融开放并非饮鸩止渴的盲目冒进,而是审慎评估的理性选择。本文阐述了中国金融开放成为金融大国(规模驱动)迈向金融强国(技术驱动)的现实逻辑,并且通过追溯、梳理全球经济体的经典案例,借鉴国际正反经验(美国巩固金融霸主地位、新兴市场深陷金融危机泥潭),在根植中国国情、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探寻中国金融开放的演进安排,最终实现金融效率帕累托改进与维护金融安全之间纳什均衡。
田圣金[7](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与货币国际化 ——基于SDR篮子货币》文中指出本文采用SGMM方法,在研究中引入制度质量指标,探究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建议。实证结果显示:首先,资本账户开放可能会对货币国际化产生负面冲击,但随着制度质量改善,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影响逐渐转为促进作用,而通过改善制度环境,能够提升该国经济体系抗冲击能力,提升境外投资者对该国货币的持有意愿,充分发挥国际货币的外汇储备职能。其次,差异性明显存在于针对于不同资本账户管制放松的研究中,直接投资开放会对货币国际化产生负面冲击,制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削弱直接投资开放对货币国际化进程的负面影响;证券投资开放有利于提升国际化水平,但效果并不显着,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会随着制度质量的提高而减弱;提高衍生品开放程度并不能显着推进货币国际化进程。最后,当制度质量指标细化后,仅有法律制度质量影响显着。此外,科技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等非经济因素在推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国内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谨慎的对待资本账户开放,审慎地开放不同类型资本项目,促进金融市场深入发展,考虑到国际货币网络外部性,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
王闪闪[8](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2011年相比有了很大进展,截止2017年,我国尚未实行开放的资本账户子项目有3项、实现基本和部分可开放的子项目有29项,实现完全开放的子项目有8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步伐越来越快。近年来,党中央数次提出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引起了学术界广泛争论。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行资本账户开放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充裕资金支持,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频发的金融危机尚未使人们从资本账户开放的阴霾中走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担忧我国当下放松资本管制会造成资本流动失衡,经济遭受重创,乃至产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局面。为此,近年来,学术界发起了对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稳定性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热潮,不少人将资本账户开放视为金融危机的诱因,不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对资本账户放松管制持怀疑态度。基于此,本文从这一热点问题出发,着力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本文在大量国内外核心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法规型和事实型衡量指标作为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衡量指标,以被广泛研究的全球具有代表性的38个国家1981-2017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面板混合Logit模型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系统性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的关系,探讨对于不同的金融危机类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是否产生不同的作用。并将全样本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分样本,考察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发展中国家实行资本账户开放是否会引致金融危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全样本检验中,长期中法规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并不会导致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或债务危机;(2)分样本检验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中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越不会增加总体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对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影响虽不显着,但也显示了负相关关系,同样没有证据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是金融危机的诱因;(3)从稳健性检验的结果来看,长期中法规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事实型资本账户开放程度都不会导致金融危机。但要警惕浮动汇率制对货币危机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资本管制现状,透过实证结果,认为不必过度担心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深化会引发金融危机,并提出了加速资本账户开放下防范金融危机的一些浅薄建议。
秦田媛[9](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贸易实力与对外开放程度的显着提升,中国经济正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也逐渐走出国门。自2008年我国央行与各市场机构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至今的十多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低的背景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人民币若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就必须成为一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此过程中就必然涉及到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在扩大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的同时,又将会使该国经济面临因大量资本流动带来强力冲击的风险。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今就十分有必要弄清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阶段,所以必须借鉴已经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货币国家的理论与现实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寻找出适合我国自身的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本文首先对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次,总结分析了通过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并借鉴了日本和德国两国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五种国际货币1999—2018年的数据,使用面板VAR模型验证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的国际化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最后,通过梳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现状并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刘慧颖[10](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理论认为资本账户的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促进作用,开放度越高,资本的跨境流动更为自由,更有利于开放国的经济增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日趋频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加速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及获取经济发展红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各国意识到了放松资本账户的管制可能会延长和扩宽了全球的风险链。各国的经验证明,开放后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整体经济环境水平具有差异。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加快,但国内金融体系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具有门槛效应是值得研究的。此外,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各国开放经验及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环境,可以为我国进一步的资本账户开放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根据文献、经济增长理论的梳理和世界各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经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看,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存在国别差异的,是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否满足初始条件是相关的。其次,本文基于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即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具有门槛效应,可能存在的门槛条件为人均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水平、贸易自由度、金融发展水平和制度质量。进一步对墨西哥、智利和日本三国的开放历程进行经验总结,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前文提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66个国家1996-2017年的数据,借助Hansen多门槛回归模型对是否存在门槛值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五个门槛变量分别在其门槛值前后,所对应的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是显着不同的,即二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门槛效应的。将目前中国的各项指标与实证结果对应来看,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各项初始条件除人均收入水平均处于资本账户开放的较有利区间,即进一步进行资本账户的开放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经济红利。因此,我国应对相关基础条件进行进一步的全面完善,同时坚持积极稳健地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二、我国需审慎开放金融资本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需审慎开放金融资本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及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在逻辑 |
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五大重点 |
(2)江苏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江苏金融开放度的指标选取与测算 |
江苏进出口贸易与贸易依存度情况 |
实证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3)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框架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增长目标研究综述 |
2.1.2 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文献 |
2.1.3 相关述评 |
2.2 主要概念界定 |
2.2.1 经济增长目标 |
2.2.2 经济发展 |
2.3 相关理论 |
2.3.1 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政府竞争理论 |
2.3.4 财政分权理论 |
2.3.5 政治周期理论 |
2.4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
2.4.1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框架 |
2.4.2 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的基本构建框架 |
2.5 小结 |
3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经济发展的事实性描述 |
3.1 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事实 |
3.1.1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描述 |
3.1.2 历次五年规划(计划)中关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基本描述 |
3.2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 |
3.2.1 我国经济增长概况 |
3.2.2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
3.2.3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 |
3.2.4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3.3 小结 |
4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的缘起 |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1 基础模型 |
4.2.2 平衡增长路径及推导 |
4.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4.3.1 计量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指标说明 |
4.4 模型估计与结果说明 |
4.5 进一步探讨 |
4.5.1 研究机制分析 |
4.5.2 异质性分析 |
4.6 小结 |
5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 研究设计 |
5.3.1 计量模型构建 |
5.3.2 指标说明 |
5.3.3 数据来源 |
5.4 基本实证结果 |
5.5 研究机制分析:基于投资结构扭曲的视角 |
5.6 经济增长目标与细分产业的考察 |
5.7 小结 |
6 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模型推演 |
6.3 研究设计 |
6.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6.3.2 变量的设定 |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描述统计 |
6.4 实证结果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计量分析 |
6.4.3 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计量分析:不同五年规划时期的比较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结论与启示 |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结论总结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对外开放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法的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概念介绍 |
2.1.1 金融对外开放的概念 |
2.1.2 经济增长的概念 |
2.2 金融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
2.2.2 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3 金融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金融国际化 |
2.3.2 资本自由流动 |
2.3.3 法律法规开放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现状及方式研究 |
3.1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 |
3.1.1 金融对外开放初期阶段:1979-1993 |
3.1.2 金融市场国际化阶段:1994-2001 |
3.1.3 入世后的过渡阶段:2002-2006 |
3.1.4 金融市场全球化阶段:2007-2018 |
3.2 当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现状 |
3.3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实证模型选择 |
4.2.1 门槛回归模型 |
4.2.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4.3 变量选取 |
4.3.1 金融对外开放综合水平指标 |
4.3.2 其他指标变量 |
4.4 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门槛回归结果 |
4.5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时机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5.2.1 继续采取渐进式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 |
5.2.2 选择恰当时机进行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6)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与演进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 |
(一)产生“鲶鱼效应”,激发金融体系活力 |
(二)通过“以外促内”,汲取先进治理机制 |
(三)破除“信贷歧视”,优化金融资源均衡配置 |
(四)统筹“两个市场”,全球化配置金融资产 |
(五)运用“大数定律”,分散信用集聚风险 |
(六)加强“双向渗透”,构筑金融制裁防御体系 |
三、中国金融开放的国际借鉴 |
(一)金融开放的霸权地位:美国案例 |
(二)金融开放的弱势地位:新兴市场案例 |
四、中国金融开放的综合评估 |
(一)实施审慎金融开放政策,成功避免金融危机冲击 |
(二)金融市场开放空间广阔,外资难以实质性撼动颠覆 |
(三)大型中资机构压舱石,外资机构难以大规模渗透 |
(四)资本帐户审慎开放,资本管制效应呈现递减 |
(五)人民币国际化稳健起步,距离国际货币地位任重道远 |
五、中国金融开放的演进安排 |
(一)遵循“先内后外”、“双向对等”的审慎开放路径 |
(二)实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匹配金融审慎监管能力 |
(三)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 |
(四)完善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机制,遏制短期跨境资本异常流动 |
(五)避免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
(六)渐进扩大人民币影响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七)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实现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 |
(八)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开放配套机制 |
(九)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增强国际金融事务影响力 |
(7)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与货币国际化 ——基于SDR篮子货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
2.文献综述 |
2.1 货币国际化相关研究 |
2.2 资本账户开放相关研究 |
2.3 资本项目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相关关系的研究 |
2.4 制度质量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
3.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现状 |
3.1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 |
3.2 资本项目开放现状 |
3.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 |
4.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理 |
4.1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理 |
4.2 制度质量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理 |
5 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与货币国际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计 |
5.2 模型构建 |
5.3 系统GMM方法介绍 |
5.4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相关文献综述 |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与度量综述 |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
(二)金融危机的测度与预警研究综述 |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与度量综述 |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定义 |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度量综述 |
三、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综述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 |
一、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三元悖论 |
(二)金融脆弱论 |
(三)金融恐慌论 |
二、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 |
(一)直接投资项目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二)资本市场交易项目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三)国际资本借贷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三、研究假设 |
第四章 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风险 |
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历程梳理 |
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 |
三、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可能的金融风险 |
(一)跨境资本流动波动加大 |
(二)货币政策调控压力加大 |
(三)银行经营方面风险加大 |
第五章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关系的实证研究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说明 |
(一)研究样本 |
(二)数据说明 |
二、模型设定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相关系数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一)资本账户开放对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的影响 |
(二)资本账户开放对发达、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 |
六、稳健性检验 |
(一)内生性问题 |
(二)变量选择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衡量 |
1.2.2 货币国际化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
1.2.3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
1.2.4 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本账户开放的概念 |
2.1.2 货币国际化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替代理论 |
2.2.2 最优货币区理论 |
2.2.3 特里芬悖论与货币国际化 |
2.2.4 蒙代尔三角理论 |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机理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
3.1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1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
3.1.2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分析 |
3.2 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
3.2.1 德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与马克国际化 |
3.2.2 日本的资本账户开放与日元国际化 |
3.2.3 国际经验借鉴小结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
4.1 模型的设定与样本数据的选择 |
4.1.1 模型设定 |
4.1.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4.2 实证分析 |
4.2.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2.2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
4.2.3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
4.2.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2.5 方差分解 |
4.2.6 稳健性检验 |
4.3 实证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我国的启示 |
5.2.1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分析 |
5.2.2 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
5.3 推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渐进开放资本账户 |
5.3.2 深化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金融机构监管体系 |
5.3.3 加强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完善人民币循环机制 |
5.3.4 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1.2.2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1.2.3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门槛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1.1 资本账户开放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2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2.2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 |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经验 |
3.1 国际案例分析 |
3.1.1 未达门槛就开放的失败经验:墨西哥 |
3.1.2 激进失败转向渐近成功的开放经验:智利 |
3.1.3 基本实现资本项目全面开放的成功经验:日本 |
3.2 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经验总结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初始条件 |
3.2.2 开放方式的选择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4.1 门槛面板模型的估计原理 |
4.1.1 门槛面板模型 |
4.1.2 模型的估计过程 |
4.1.3 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4.1.4 模型的置信区间 |
4.2 门槛面板模型的构建和数据说明 |
4.2.1 模型的构建 |
4.2.2 变量数据说明 |
4.3 门槛面板实证检验结果 |
4.3.1 人均收入水平作为门槛变量 |
4.3.2 通货膨胀水平作为门槛变量 |
4.3.3 贸易自由度作为门槛变量 |
4.3.4 金融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 |
4.3.5 制度质量作为门槛变量 |
4.3.6 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
4.4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条件分析 |
4.4.1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现状 |
4.4.2 当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政策建议 |
5.2.1 坚持积极的渐进开放模式 |
5.2.2 优化贸易开放格局 |
5.2.3 继续完善金融市场化改革 |
5.2.4 积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
5.2.5 健全法律体系、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我国需审慎开放金融资本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及重点[J]. 陈建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10)
- [2]江苏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马萧萧,刘慧娟.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2)
- [3]经济增长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泽林. 武汉大学, 2021
- [4]主要经济体金融开放的解构及启示[J]. 张建伟,张谊浩. 上海经济研究, 2020(10)
- [5]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梁心怡. 浙江大学, 2020(02)
- [6]中国金融开放的现实逻辑与演进安排[J]. 陈鸿祥. 北方金融, 2020(07)
- [7]资本账户开放、制度质量与货币国际化 ——基于SDR篮子货币[D]. 田圣金. 暨南大学, 2020(04)
- [8]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D]. 王闪闪. 河南大学, 2020(08)
- [9]资本账户开放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D]. 秦田媛.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10]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D]. 刘慧颖.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