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7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文献综述)
邹卓鹏[1](2002)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 ——兼论中国共产党的素质教育思想》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正因为如此,选择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这样一个课题。素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素质培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应有之义。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工作始终以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生产劳动和革命建设需要素质为主要目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的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由于考试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从素质教育目标的转化到素质教育行为的调整,考试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考试改革,在理论方面可以进一步澄清有关考试问题的模糊认识,从考试这个环节上找到解决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与素质,以及个人知识积累与社会化能力之间相互矛盾的突破口,为考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在实践方面,则有助于建立一整套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同一性且相对稳定的考试制度,充分利用好考试这把双刃剑,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有其存在发展的主观条件和客观依据。这些依据,来自于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规定,来自于世界性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近十多年来,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针政策为考试改革拓展了发展空间和提供了操作平台。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个性发展,具有基础性、内在性、主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等本质特征。考试改革并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来改革考试,使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管理都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前进:一是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这种新的考试观内化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教育理论,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民主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学习)的教育理念,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调控改进功能为主导功能,并兼具评定选拔功能,努力实现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二是要确定合理的考试内容。人才的素质结构是确定考试内容的基本依据。新世纪人才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由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构成的系统。考试的内容要突出时代性,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合理安排知识、能力、素质在考试中的权重。三是要确立考试改革的原则。在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要以“三个面向”、“四个统一”和党的教育方针为行动指南。这要求考试改革应坚持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四是要建立公正、规范、高效的考试管理体制。包括完善考试法律法规,依法治考;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考试管理队伍;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实现考试手段的现代化;推进考试管理社会化等。 全国考试制度恢复后,湖南考试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其实也是一种考试改革的过程。湖南重新建立起来的考试体系,并非以往考试体系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其中在招生考试形式、高考科目设置、高校招生体制、高校招生办法等方面的改革,使湖南招生考试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很大影响。借鉴以往的改革经验,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素质教育思想为指针,全面规划,重点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即以普通高考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成人高考、高教自考、中学毕业会考以及其他教育考试的改革,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考的特点与要求,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双层高考”制度,大力推进考试方法手段的革新,加快考试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应用,在稳步发展中构建新的考试管理。
陈永鸿[2](2014)在《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至今,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行,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成为福建省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然而,随着当前多种教育形式的冲击,加上自身发展认识的不足,使得自考生源数量不断下滑,从而影响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以下简称“福建高教自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认真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准确定位,完善管理体制,并争取更多的教育学者参与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研究,为福建高教自考事业的发展制定可行之策。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内涵及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理论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理论根基来论证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可行性发展道路。其次,通过收集各方面文献资料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同时,运用访谈研究方法来分析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从探索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角度来阐述福建高教自考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福建高教自考的发展进行对策思考。
孟洁[3](2010)在《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无不与近代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和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优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更多地需要依赖本国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培养。反思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保持研究生教育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基本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政约束为主导,导致研究生教育运行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研究生教育创新活力受到抑制,不可能形成高校研究生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就目前制度状况来看,人才需求预测的相对缺乏:招生计划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二阶段考试选拔工作的行政成本过高:学校复试方案和程序尚待优化,复试对人才选拔有效性受到质疑;多元选拔形式和标准在鉴别有效性上存在问题;与招生联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尚不能推进等等,这些都表明:研究生招生考试理论和改革实践研究相对滞后,仍旧困扰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选拔。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健康发展,建立简洁、高效的招生管理机制,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应对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矛盾和制度问题尤为重要。研究生招生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术团队和指导教师更大的管理权。只有建立高效、科学、公正的研究生选拔机制,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招生制度模式中有益的因素,改革我国研究生入学要求和考试方式,才能选拔出素质全面和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才能促使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减少优秀生源外流,才能提升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由于研究生招生制度问题涉及政府、招生学校、导师和考生等不同群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本研究力图结合对相关利益关系人的闯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并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框架,归纳出影响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应用性的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则、策略和保障机制。论文着力通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供求因素分析框架,结合对三十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演进的基本概况、招生资源和权力配置的调整展开分析和研究,反观不同时期的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侧重点,陈述构成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主要环节与组织架构的特点,推理造成我国招生制度改革反复性的原因是基于政府的强制力和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探究影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主要因素,力图在理论运用和分析方法上有所创新。论文的第二个创新在于站在利益关系人视角,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访谈,了解导师、管理人员、学生对招生环节和招生具体制度安排的看法和建议,得出若干结论:在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考生动机考察不够;(2)制度设计中未考虑选择性问题;(3)统考和复试选拔有效性问题;(4)缺乏相关制度配套改革,招生资源配置有效性缺乏评估:(5)招考相关的信息不够公开:(6)学校和导师参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性不强;(7)公平意识受到应试文化的局限:(8)对创新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手段。论文共分六章。前三章在考察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沿革进程和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其变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型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本质特征和理想状态。后三章,围绕不同利益人的需求以及时代发展对研究生教育变革的要求,归纳变革的影响因素,进而在改革新视野下,提出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目标和原则、保障机制和措施。研究结论中提出若干新的建议和观点,包括:建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2)利益相关者招生权力的动态平衡机制(3)在招生制度不同环节采取多中心相机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招生计划制定环节中的“学校主导+合作”治理模式,初试环节的“政府主导+合作”或“考试机构+合作”治理模式,复试录取环节的“导师主导+合作”的治理模式);(4)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最后提出招生制度改革措施和主要任务。重点包括:研究生招生计划决策模式的转变,相关制度配套改革等。
熊伟[4](2006)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文中指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既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考试制度,又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从1981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20多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人们的文化素质提高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到今天,其规模已远远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如此庞大的规模能否继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这是人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当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网络学校的迅速崛起,民办教育日益壮大,这些都对自学考试形成了严重挑战。对这些问题应作出何种解答,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所在。本文首先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下简要回顾,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本文认为,在学习化社会来临的时代,必须用学习社会的观念重新型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方面面。为了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进行创新。本文从组织创新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解答。
朱明[5](2014)在《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民办高校进入了优化整合、以质取胜、内涵发展的快车道。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既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办高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育人质量、进一步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教育史研究理论为指导,同时依循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新主张和新范式,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搜集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1978年至2008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究。在论述民办高校教学发展历程后,本研究全面阐述和评析了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展现其活动场景,分析其发展过程,揭示其演进规律,并总结了三十年期间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其现实启不。
施瑛[6](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石喆[7](1996)在《一九九七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有关问题的说明》文中研究说明 为了统一标准,保证考试质量,多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直在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实行全国统考。一九九七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业已向社会公布,现将有关问题做如
贺亚茹[8](2008)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学生数量、社会声誉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民办高校内部的管理模式,特别是教学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当前,我国一些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普通民办高校正面临着发展重点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相应的也面临着组织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型。本文以西安A学院为例,采用实地访谈和调查研究方法,记录、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比较了民办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学校定位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条件因素等学校内部因素,以及社会认可度、民办高校发展阶段和社会声誉等外部因素对教学管理模式产生的影响;从民办高校面临的转型出发,以组织结构与环境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原因和结果。本研究发现,我国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和推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外部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当外部环境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时,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且这种环境与公办高校差别也较大,因此教学管理模式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当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减弱,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时,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与公办高校有更大的相似性,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和发展了自己的特色。另外,从演变方式上看,尽管有些波动,但由于受到内部惯性的强大作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总的来讲呈现出一种渐进的变化过程。
吉莉莉[9](2004)在《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学习化社会来临,知识经济初现端倪,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因特网的日益发达,使得计算机科学成为成人高等教育中一个日益热门、前景广阔的专业。 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变革,使得能够较好地适应在职成人学员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夜大学的发展日益面临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课程已成为制约夜大学办学质量的主要内部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因成人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新时期夜大学的学员呈现出显着的新特点。本人在夜大学日常工作中有一个日益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教材选择很困难,因为专为夜大学学员编写的教材很少,学员也经常对课程资源抱怨。显然,针对学员特点开发夜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为题,参考当代着名成人教育学者诺尔斯的“成人自我指导学习理论”的概念框架和基本理念,以有典型代表性的四所普通高校(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夜大学168名本专科学生和10余名教员为对象,运用文卷调查、深度访谈、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材案例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技术,侧重从新时期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探讨了夜大学专业课程改革的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本研究结果大体与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一致,但由于中美文化传统和成人教育国情的差异,夜大学学员在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观念、学习动机等方面不完全符合该理论。新时期夜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员还具有跨专业和行业报考者日益增多、年轻化、相当部分学员基础较差等。(2)学员和教员对计算机专业教材的主要意见在三个方面:一,“内容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二,“内容太理论化,学完后实际价值不大”;三,“内容与我工作岗位实际需要脱节”等。 (3)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夜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资源革新的理念与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在国内首次较系统、严谨地调查了夜大学计算机专业师生的特点尤其是学习心理特点,及其对专业课程资源特别是对教材的意见;提出了成人教育教材心理学化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开发的经验。本研究结果对夜大学课程等方面的改革,也可以切实提供智力参考。
李潇[10](2011)在《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为探寻全日制自考学生支付意愿、社会助考办学机构办学现状、全日制自考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全日制自考毕业生就业现状对于全日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的影响,为实现全日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的供求均衡提出探索性建议,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通过多阶段的随机抽样,分别在云南师范大学S学院和T学院、昆明理工大学C学院、云南民族大学C学院、BYS教育培训学校和昆明HH教育培训学校等六所社会助学机构获取了286份样本信息,建立了数据库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综合对六所调研学校的负责人、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所获信息,运用蛛网理论、教育供求理论和教育投资一收益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工具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解决对策。要实现全日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的供求均衡,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对市场进行更好的培育,采取多种管理学和经济学上的措施。具体有: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要实现市场均衡,必须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办学机构的资质审查与办学监督。其次,社会助学机构应配合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以人为本,积极创造条件,规范办学。最后,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果办学经验,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云南省全日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就是要建立市场与政府组合调控的机制。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特殊性,建立政府与市场组合的调控模式才是满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产品需求的有效机制与基本途径。政府一方面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控,以此解决市场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运行纳入正常的轨道。只有将市场的微观调控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两方面的力量同时发挥出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的供求均衡。
二、1997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7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提纲范文)
(1)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 ——兼论中国共产党的素质教育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素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素质培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
1 、 马克思关于人的素质培养理论和列宁对素质教育的实践 |
2 、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素质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经验 |
二、 素质教育赋予考试改革研究的时代使命 |
1 、 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重要性 |
2 、 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紧迫性 |
三、 考试改革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 、 对有关考试问题几种观点的剖析 |
2 、 研究考试改革的理论价值 |
3 、 研究考试改革的实践意义 |
第一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基本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1 、 中国共产党的素质教育思想 |
2 、 教育社会学和教育哲学理论 |
3 、 认知心理学原理 |
4 、 教育评价理论 |
二、 现实依据 |
1 、 素质教育的世界性趋势提出了考试改革的历史要求 |
2 、 中国素质教育的实践为考试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三、 政策依据 |
1 、 党的素质教育思想为考试改革拓展了发展空间 |
2 、 党的素质教育政策为考试改革提供了操作平台 |
第二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目标取向 |
一、 树立反映素质教育本质要求的科学考试观 |
1 、 素质教育的本质涵义 |
2 、 素质教育的考试观 |
二、 确定符合新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考试内容 |
1 、 新世纪人才的素质结构 |
2 、 素质教育对考试内容的具体规定 |
三、 确立遵循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考试改革原则 |
1 、 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
2 、 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 |
四、 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特点的考试管理体制 |
1 、 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
2 、 公正、规范、高效的考试管理体制 |
第三章 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框架构想 |
一、 湖南考试改革的个案研究 |
1 、 湖南考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 、 湖南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 |
3 、 湖南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二、 素质教育背景下考试改革的构想框架 |
1 、 重点推进普通高考改革 |
2 、 相应推进其他教育考试改革 |
三、 实现考试改革构想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1 、 加大考试理论研究力度,更新考试观念 |
2 、 建立一支与考试改革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
3 、 大力推进考试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
4 、 重视和加快考试管理的改革 |
5 、 建立和完善考试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相关研究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终身学习理论 |
二、学习化社会理论 |
第三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一、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求 |
二、契合了终身教育公平性、终身性的教育理念 |
三、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四、现代信息技术革新为自学考试改革发展提供条件 |
第二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 |
一、逐步探索、不断完善的稳定发展阶段(1984年至2000年) |
二、完善管理、因势调整的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2009年) |
三、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的转型变革阶段(2010年至今) |
第二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的访谈分析研究 |
一、现行开考专业的考生 |
二、社会用人单位 |
第三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一、自考生源的挖掘不够到位 |
二、专业结构的设置不够优化 |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不够全面 |
四、管理体制的建立不够完善 |
五、服务学习的支持不够健全 |
第四节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对自考教育认识不足,存在重考轻学的功利化倾向 |
二、专业结构设置缺乏自身特色,考试评价质量存在偏差 |
三、管理部门管理不严,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
四、对自考学习者关注不够,政策理论研究不深 |
第三章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明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指导思想 |
指导思想一:终身学习、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指导思想二:面向社会、全民学习的教育目标 |
第二节 制定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可行措施 |
一、把握时代机遇,挖掘更多潜在的生源 |
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培养社会所需之才 |
三、把握考评机制的全面性,改革评价体系 |
四、增强考生服务意识,完善自考管理体制 |
五、健全学习服务支持,提高社会助学水平 |
结论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 |
三、基本概念 |
四、文献综述 |
五、分析框架 |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进程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四个时期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构成 |
第三节 我国研究生招生组织构架及管理体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招生制度改革与问题的调研分析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第二节 导师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三节 问卷开放性问题与深度访谈问题的归纳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及其变革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生学位类型和学制的变化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研究生入学要求和申请程序 |
第三节 发达国家研究生管理权限和录取程序 |
第四节 发达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及其改革 |
第五节 发达国家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趋势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利益关系人理论主要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培养创新型人才招生制度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基于供求因素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招生制度变革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需求因素 |
第二节 影响招生制度变革的供给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的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建立若干相匹配的研究生招生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主要任务和措施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抽样范围和调查过程的说明 |
附录2:学生问卷 |
附录3:导师问卷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内涵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发展 |
1、自学考试的产生 |
2、自学考试制度的形成期 |
3、自学考试在90年代的大发展时期 |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功用分析 |
1、扩大了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规模 |
2、改善了高等教育的结构 |
3、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4、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特征 |
1、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的充分开放性 |
2、教育过程机制的高度灵活性 |
3、自学考试投入的费用低 |
4、以考促学和教考分离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现状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一般状况 |
1、学历规模稳中有升,非学历教育规模快速发展 |
2、继续教育性质凸现,生源主体发生变化 |
3、本科教育需求旺盛,专科教育略有下降 |
4、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向多品种小规模方向发展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快速发展的动力分析 |
1、自学考试得到了广大青年的认同 |
2、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推动 |
3、知识经济时代的推动 |
4、终身教育的推动 |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
(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分析 |
1、以学历教育为主 |
2、“应试”教育倾向严重 |
3、缺乏制度优势 |
4、质量标准存在偏差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主要参照标准为普通高等教育 |
2、缺乏学习系统支持 |
3、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
4、缺乏理论研究指导 |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习化社会 |
(一) 学习化社会概念的形成 |
(二)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习化社会的关系 |
1、二者都是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物 |
2、二者都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
3、开放性、灵活性是二者共有的特征 |
4、二者都重视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
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 组织的内涵 |
1、韦伯对组织的定义 |
2、巴纳德对组织的认识 |
(二) 组织创新的内涵 |
(三)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创新内涵 |
(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理念创新 |
1、服务学习社会 树立品牌理念 |
2、贴近终身教育 树立开放理念 |
3、加强理论研究 树立理论指导理念 |
(五)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技术创新 |
1、创造条件,向网络化教育发展 |
2、多管齐下,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六)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制度创新 |
1、拓展层次,完善功能 |
2、创新具有自考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
3、创新考试内容和形式 |
4、配备相应制度,推动农村自考发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初创起步期(1978—1993) |
第二节 发展转型期(1993--2002) |
第三节 有序规范期(2002—2008)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活动 |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
第二节 教师聘任管理 |
第三节 教学质量管理 |
第三章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活动 |
第一节 教师课堂教学 |
第二节 教师实践教学 |
第三节 教师教学心理 |
第四章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及考核活动 |
第一节 学生日常学习 |
第二节 学生学业考核 |
第五章 民办高校教学活动的成就与启示 |
第一节 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借鉴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 |
2、影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 |
3、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主要阶段 |
4、小结 |
三、研究分析框架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2、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分析框图 |
四、研究案例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五、章节安排 |
第二章 2005 年以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研究 |
一、学生管理及辅导员队伍 |
(一) 学生总体结构情况 |
(二) 学生流失情况 |
(三) 学生总体素质情况 |
(四) 学生管理模式 |
二、教学管理模式 |
(一) 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 |
(二)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特点 |
(三) 教学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方式 |
(四) 教学管理制度 |
(五) 教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模式 |
三、教师管理模式 |
(一) 教师队伍结构 |
(二)教师聘任和管理模式 |
(三) 教师管理制度 |
(四) 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专职教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
四、教学管理决策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2005 年以后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研究 |
一、学生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学生总数及层次结构的演变 |
(二) 各层次学生综合素质比较 |
(三) 学生管理模式的演变 |
二、教学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的演变 |
(二)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的调整和管理特点的变化 |
(三) 教学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的演变 |
(四) 教学管理制度的演变 |
(五) 教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三、教师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一) 教师队伍结构的演变 |
(二) 教师聘任和管理模式的演变 |
(三) 教师激励制度的演变 |
四、教学管理决策模式的演变 |
(一) 学校层管理决策的一贯性 |
(二) 二级院教学管理决策模式的演变 |
(三) 强化学术决策权 |
小结 |
第四章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的总结与讨论 |
一、2005 年以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的分析与讨论 |
二、2005 年以后教学管理模式及其演变的讨论与总结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9)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案 |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状况与最新动态 |
1.2.1 有关成人学习特点的研究 |
1.2.2 有关成人课程和教材开发的研究 |
1.2.3 有关夜大学的研究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框架的选择 |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2 本研究选用的基本理论框架 |
1.4 研究的假设、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选点与抽样 |
1.5.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1.6 问题的分析 |
1.6.1 理论框架 |
1.6.2 分析技术 |
1.7 实施与工作进度 |
第二章 当前学员的状况与特点 |
2.1 基本情况 |
2.2 职业状况及其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 |
2.2.1 职业基本状况 |
2.2.2 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 |
2.3 知识储备与专业教育基础 |
2.3.1 所受教育概况 |
2.3.2 专业知识基础 |
2.4 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
2.4.1 引言:成人学员经验的价值 |
2.4.2 职业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属性 |
2.4.3 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频率性经验 |
2.4.4 学员经验中计算机专业知识卷入程度 |
2.5 个体可利用教材外专业学习资源与文化资本 |
2.5.1 专业学习资源 |
2.5.2 文化资本 |
2.6 个体存在的学习困难 |
2.6.1 接受专业教材内容的困难 |
2.6.2 参与课堂学习的困难程度 |
2.6.3 导致学员缺课的因素 |
2.7 学习动机 |
2.7.1 学员学习动机总体情况 |
2.7.2 文凭主义倾向 |
2.8 学习定向 |
2.9 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导素质 |
2.10 认知差异 |
2.10.1 智能强项差异 |
2.10.2 学习风格差异 |
2.11 补充的信息:教师对夜大学学员特点的感受 |
2.11.1 夜大学的学员与全日制大学生的差异 |
2.11.2 夜大学现在的学员与以前学员的差异 |
2.12 小结 |
2.13 关于成人学习本质的进一步讨论 |
第三章 现行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的调查分析 |
3.1 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
3.1.1 学员的总体感受 |
3.1.2 学员所不满意教材的比例 |
3.1.3 学员不满意教材的原因:教材存在的问题 |
3.1.4 学员对夜大学沿用全日制大学教材的态度与感受 |
3.2 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 |
3.2.1 学生渠道的反馈 |
3.2.2 教员自己的感受 |
3.3 案例研究:对《数据结构》教材的分析 |
3.4 教材问题小结 |
3.5 其他课程资源 |
3.6 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为何夜大学课程资源存在上述问题? |
第四章 针对学员特点革新课程资源的理念与策略 |
4.1 课程资源革新:学员的观点 |
4.1.1 关于教材革新的主要问题 |
4.1.2 教材以外课程资源开发 |
4.2 课程资源革新:教员的观点 |
4.3 借鉴研究:国外优秀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案例分析 |
4.3.1 案例分析 |
4.3.2 小结 |
4.4 课程资源革新:本研究的建议 |
4.4.1 革新的理念 |
4.4.2 革新的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谈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材料(教师) |
附录四: 访谈材料(学生) |
附录五: 国外教材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10)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 研究述评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展望 |
(四) 研究设计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二、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的理论支持 |
(一) 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理论 |
(二) 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
(三) 蛛网理论 |
三、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发展现状与发展受阻原因的实证调查分析 |
(一) 研究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框架 |
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2. 研究框架 |
3. 研究的关键环节 |
(二) 研究步骤 |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 问卷编制与预测 |
3. 数据统计与样本信息分析 |
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 研究结果 |
1.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支付意愿能力调查研究 |
2.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构办学能力调查研究 |
3.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自我定位现状调查研究 |
4.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认识现状调查研究 |
四、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的"蛛网模型"分析 |
(一) 云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蛛网理论分析前提 |
(二)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
1.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
2. 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给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
3. 云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现实蛛网模型分析 |
4. 构建未来理想云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的蛛网模型 |
五、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的研究对策 |
(一) 加强对市场供给方的指导与监督,使市场能合理规范的运行 |
1. 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设立市场准入限制 |
2. 加强对助学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全日制"自考"招生程序 |
3. 适当进行教学评估,创建示范性的助考办学点 |
(二) 社会助学机构应优化办学条件,以人为本规范办学,增加自身的供给能力与质量 |
1. 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
2. 教学上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 |
(三) 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全日制的自学考试,减少市场弹性变动,保持稳定发展 |
(四) 建立自考市场与政府的组合调控机制,平衡自学考试市场的供求 |
六、对本研究的思考与总结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四、1997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论文参考文献)
- [1]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 ——兼论中国共产党的素质教育思想[D]. 邹卓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02(01)
- [2]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永鸿.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3]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 孟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 [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D]. 熊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5]我国民办高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78-2008)[D]. 朱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一九九七年高教自考全国统考课程有关问题的说明[J]. 石喆. 中国考试, 1996(S1)
- [8]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演变研究 ——以西安A学院为例[D]. 贺亚茹. 北京大学, 2008(08)
- [9]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调查研究 ——夜大学的学员特点与专业课程资源的革新[D]. 吉莉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供求均衡问题研究[D]. 李潇. 云南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