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内埋针治疗腰肌劳损(论文文献综述)
邢龙飞,李丹,杨帅,李晓慧,赵瑞珍,时素华,秦丽娜[1](2022)在《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虚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运用揿针结合恢刺的方法,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对照组运用普通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予以评价。结果:本研究有52例患者完成治疗,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TNF-α和IL-6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清TNF-α和IL-6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揿针结合恢刺法可以有效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且具有安全性。
梁晓伦,符文彬[2](2022)在《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文中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疾病,以骶髂关节及脊柱强直为特征,致残率高,病因不明,尚未有根治之法。符文彬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国家重点针灸专科、学科带头人,符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起病缓慢而隐匿,应该中西互参以明确诊断,并总结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的整合针灸疗法,综合运用针刺、精灸、刺络和埋针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总结符教授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整合针灸疗法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针灸医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
张新茁[3](2021)在《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与常规针刺治法,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出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本病对比传统针刺疗法是否具有优势。探讨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搜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疗区门诊患者72例,去掉脱落与剔除的患者,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组30例,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主要评价指标为视觉疼痛模拟(VAS)量表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统计分析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1.患者总数为72例(治疗组为36例,6例脱落;对照组为36例,6例脱落),治疗前分别对两组受试患者进行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进行问卷简表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之间有可比性。2.在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VAS评分,RMDQ评分比治疗前评分全都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在VAS评分、RMDQ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证明,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疗效高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廖娟,李静,蔡晓青,罗萍,池春丽,曹栋,刘春凤,吴煜,赵楠[4](2020)在《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临床疗效。方法针对肝郁气滞型抑郁,将综合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评分大于7分且小于15分的70例肿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干预组采用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照组单纯聆听中医五行音乐,为期4周,观察治疗前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S)情绪测定表评分变化。结果各组组内比较,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组组内不同疗程HADA中的抑郁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对HADA中的焦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能够很好的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为中医各型抑郁非药物干预研究奠定基础。
郑锴鹏[5](2020)在《通元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具有病程相对较长、腰痛反复发作、症状迁延难愈的特点。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腰肌劳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很多人常因不能彻底治愈而放弃治疗,或因失治误治而演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乃至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研究并探寻一种治愈率高、远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已是目前针灸推拿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元疗法是“通督养神,引气归元”学术理论精髓的简称,乃赖新生教授四十余载临床经验的总结,具有运用广泛、规范实用、疗效显着的特点。王继红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赖新生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其在治疗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现运用通元疗法理论来指导推拿手法治疗,可大大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提升治愈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感于此,王老师将“通元疗法”理论与推拿手法相结合,独创了一套有确切疗效的外治疗法,藉以命名为通元推法。目的:本课题设置治疗组(通元推法)和常规推拿手法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效果,突出通元推法在治疗理念及疗效上的优点,初步探讨通元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作用机制,进而为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效力更强、远期治疗效果更佳的治疗手段。方法:本课题将60例符合本研究方案设计的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通元推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每次治疗约25 min,隔天进行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各量化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并于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随访,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观察通元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结果:一、一般数据的基线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在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ODI评分及腰肌劳损症候积分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数据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二、疗效分析:1.第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慢性腰肌劳损均有效果,且两组疗效水平相当(P>0.05);2.第二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愈率9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愈率60%、总有效率90%,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与治疗结束时疗效相当(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较治疗结束时明显下降(P<0.01);4.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与治疗后1个月疗效相当(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较治疗后1个月进一步下降(P<0.01),治疗组的有效率及复发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的治愈率46.7%,总有效率93.3%,复发率3.33%,对照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66.7%,复发率23.3%。结论:通元推法和常规推拿治疗均能有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两种方法短期治疗效果及起效速度相当。但是,运用通元推法比常规推拿治疗效力更强、疗效更持久、复发率更低,通元推法对于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具有更为可靠确切的总体疗效及远期治疗效果,可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运用推广。
黄燕芳[6](2020)在《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医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方法筛选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科诊断为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迎香穴揿针皮内埋针中医外治疗法。7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评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鼻塞、流涕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效果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揿针埋针疗法结合常规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疗效确切,效果显着。
黄婷婷,范晓林[7](2019)在《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改善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改善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80例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评分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对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何碧霞[8](2019)在《穴位揿针埋针预防和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指出背景结肠镜检查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是临床上的常见现象,通过穴位揿针埋针预防性干预能减轻疼痛程度和缩短检查时间,预防和缓解胃肠道反应,简单、实用,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肠镜检查有很大的临床价值.目的观察穴位揿针埋针预防和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将2016-10/2018-10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行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时间顺序编号,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检查前常规护理,对检查后出现的胃肠道症状采用药物对症干预.观察组给予穴位揿针埋针预防性干预,选取神门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检查前先用5%聚维酮碘对选取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再用蘸有75%乙醇的棉球脱碘消毒后30 s,轻轻刺入所选穴区内,每穴2-3枚,待各穴埋针完毕,即予按压,每日按压3次,每次每穴30 s,一般留置24 h.观察2组检查者疼痛评分,检查时间及结肠镜检查后6 h、24 h的腹胀,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为0.87分±0.26分,明显减轻(P<0.05),且观察组进镜时间和退镜时间分别为4.8 min±1.4 min、5.1 min±2.7 min,均明显缩短(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 h、24 h腹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穴位揿针埋针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胃肠道反应,减轻疼痛程度和缩短检查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曹俊杰,杜炯[9](2019)在《皮内针疗法临床应用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内针疗法源自《黄帝内经》,又称"埋针法",是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相结合的具体运用。皮内针刺激穴位,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兴奋,通过神经节段的传导作用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从而激活神经调控;其针尖留置于皮下组织可引发超敏反应,引起免疫应答,从而激活免疫调控。皮内针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无痛、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等特点,可用于各类痛证和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涉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胆石症、胆囊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痛经、泌尿结石、慢性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早搏等循环系统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紊乱疾病,弱视、近视、突发性耳聋等感觉器官疾病以及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
唐亚,林思睿,吴巧凤,高妍[10](2019)在《皮内针的优势病种及运用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皮内针是一种特殊针具,将这种针具浅刺腧穴皮肤下并留置一定时间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国古代就有皮内针的使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皮内针因其方便有效等独特优势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是日本等国家对其工艺的改进和使用推广等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对皮内针的起源、优势病种、操作标准、发展现状及运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其对这一领域的概况进行总结综述,促进皮内针的推广与应用。
二、皮内埋针治疗腰肌劳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内埋针治疗腰肌劳损(论文提纲范文)
(1)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5.1 剔除标准 |
1.5.2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观察组 |
2.2 对照组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1.1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
3.1.2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
3.1.3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
3.1.4 血清TNF-α、IL-6 |
3.2 安全性观察方法 |
3.3 统计学处理 |
3.4 治疗结果 |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
3.4.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2)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西互参,明确诊断 |
2 “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疗法的运用 |
2.1 “一针”:毫针刺法 |
2.1.1 理论创新,取穴精简 |
2.1.1.1 从心胆论治 |
2.1.1.2 治病必调神 |
2.1.1.3 腹四针的运用 |
2.1.2 手法精准,形神合一 |
2.1.2.1 进针手法 |
2.1.2.2 调气手法 |
2.1.2.3 进针顺序 |
2.2 “二灸”:精灸法 |
2.2.1 承前启后,创立精灸 |
2.2.2 选穴精当,讲究配伍 |
2.3 “三巩固”:皮内针法 |
2.3.1 善用刺络拔罐 |
2.3.2 重视皮内埋针 |
3 验案举隅 |
4 小结 |
(3)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与研究 |
2 中医治疗腰肌劳损 |
3 西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与研究 |
4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 腰肌劳损产生的西医机制分析 |
2 活血祛瘀针刺法的中医机理探讨 |
3 选穴依据 |
4 小结与不足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干预组 |
1.5.3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肿瘤分期比较 |
2.2 各组组内不同疗程HADA中的抑郁水平比较 |
2.2.1 第1疗程各组组内HADA中的抑郁水平比较 |
2.2.2 第2疗程各组组内HADA中的抑郁水平比较 |
2.2.3 第8周随访期各组组内HADA中的抑郁水平比较 |
2.3 各组组内不同疗程HADA中的焦虑水平比较 |
2.3.1 第1疗程各组组内HADA中的焦虑水平比较 |
2.3.2 第2疗程各组组内HADA中的焦虑水平比较 |
2.3.3 第8周随访期各组组内HADA中的焦虑水平比较 |
2.4 两组组间不同疗程HADA中的抑郁总分水平比较 |
2.5 两组综合焦虑/抑郁量表(HADA)中的焦虑总分水平比较 |
3 讨论 |
3.1 肿瘤相关抑郁状态研究进展 |
3.2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应用现状 |
3.3 揿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3.4 针刺穴位的选择依据 |
3.5 本研究结果分析 |
3.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5)通元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腰肌劳损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一、中医学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二、西医学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第二节 通元推法的发展概述 |
一、通元推法的形成背景 |
二、通元推法特色介绍 |
三、通元推法的临床运用 |
第三节 小结和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案 |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临床治疗结果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立论依据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三、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6)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疗效比较 |
2.2 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3 讨论 |
(7)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改善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睡眠质量 |
1.4.2 疗效标准[6] |
1.4.3 不良反应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睡眠质量 |
2.2 临床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8)穴位揿针埋针预防和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2.1对照组: |
1.2.2治疗组: |
1.2.3观察指标: |
2结果 |
2.1 2组检查者疼痛评分和检查时间情况比较 |
2.2 2组结肠镜检查后6 h、24 h腹胀、恶心呕吐情况比较 |
3讨论 |
文章亮点 |
实验背景 |
实验动机 |
实验目标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展望前景 |
(9)皮内针疗法临床应用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皮内针疗法用于运动系统疾病 |
2 皮内针疗法用于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
3 皮内针疗法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4 皮内针疗法用于循环系统疾病 |
5 皮内针疗法用于代谢紊乱疾病 |
6 皮内针疗法用于感觉器官疾病 |
7 皮内针疗法用于神经系统疾病 |
8 讨论 |
(10)皮内针的优势病种及运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皮内针的起源 |
2 皮内针的优势病种 |
2.1 疼痛类疾病 |
2.1.1 神经性疼痛 |
2.1.2 肌肉结缔组织疼痛 |
2.1.3 功能性疼痛 |
2.2 慢性疾病 |
3 皮内针操作 |
3.1 皮内针操作规范 |
3.2 皮内针选穴规律 |
4 皮内针运用前景分析 |
4.1 皮内针的优势 |
4.2 皮内针与社区医疗 |
5 总结 |
四、皮内埋针治疗腰肌劳损(论文参考文献)
- [1]揿针结合恢刺法治疗肾虚型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 邢龙飞,李丹,杨帅,李晓慧,赵瑞珍,时素华,秦丽娜. 针灸临床杂志, 2022(01)
- [2]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J]. 梁晓伦,符文彬. 针灸临床杂志, 2022
- [3]活血祛瘀针刺法治疗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张新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揿针联合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相关抑郁状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廖娟,李静,蔡晓青,罗萍,池春丽,曹栋,刘春凤,吴煜,赵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08)
- [5]通元推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 郑锴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揿针埋针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的疗效观察[J]. 黄燕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04)
- [7]俞穴埋针结合耳穴埋豆改善肝肾阴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J]. 黄婷婷,范晓林.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21)
- [8]穴位揿针埋针预防和缓解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J]. 何碧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19)
- [9]皮内针疗法临床应用概述[J]. 曹俊杰,杜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0)
- [10]皮内针的优势病种及运用前景分析[J]. 唐亚,林思睿,吴巧凤,高妍. 医学信息,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