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HB型复合防火玻璃(论文文献综述)
吴雄,蔡炜,李健,孙启刚,朱晓东,何昌林,柯锐[1](2021)在《电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应用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之一,其具备轻质高强、耐腐蚀及高绝缘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电力行业。为了推动纤维增强绝缘复合材料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及发展,系统阐述了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电力输电杆塔、复合绝缘横担、风机叶片、复合绝缘子和高压套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及进展,简述了相应电力设备中复合材料应用结构设计、应用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最后,结合相应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展情况及国家政策趋势,总结了未来纤维增强绝缘复合材料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方向及应用发展的趋势。
陈威杨[2](2021)在《层合复合材料口盖机械冲击破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于克成[3](2021)在《农宅采暖烟道烟气流动换热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暖烟道作为北方农村地区的主要采暖结构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居民利用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作为载热介质在采暖烟道中流动换热,来改善室内热环境。但是目前对于农村采暖烟道系统的建造和运行,多基于村镇工匠的经验积累,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和运行依据,同时缺少强化农村采暖烟道流动换热的指导策略。本文针对采暖烟道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强化换热展开研究,为农村烟道的实际建造设计和高效运行提供依据。通过分析热压和风压对采暖烟道烟气流动的影响,基于烟气顺风正向流、逆风正向流以及逆风反向流三种模式的流动特征,构建了采暖烟道建造依据及约束条件。顺风正向流时,热压和风压都会对烟气的流动产生促进作用,且流量对风压变化的敏感性更高;逆风正向流时,需要考虑风压对流动的抑制作用,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逆风反向流时,烟气会反向流动进入室内,应避免该流动的发生。因此在采暖烟道的实际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将采暖烟道出口置于屋顶的背风处,与出口处的周围环境形成负压,以保证烟气流动为顺风正向流;如流动为逆风正向流,则在采暖烟道建造时,根据不同的城市,给出了需满足避免倒流的临界高度,以防止逆风反向流的发生。大连、沈阳、长春以及哈尔滨的采暖烟道避免倒流临界高度分别为2.6m、1.7m、1.7m和2.6m。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垂直采暖烟道烟气的流动换热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采暖烟道挡板数的增加,换热效果会逐渐增强。在保证烟气自然流动的前提下,当挡板数从2增加到8时,换热效果提升了23.48%。烟道厚度的增加会降低烟气与壁面的换热效率,当烟道厚度从0.1m增加到0.3m时,烟气流动换热效果降低了35.64%。针对于家镇五家村一典型农宅火炕水平烟道的流动换热过程进行了实际测试,实测结果表明:采暖烟道烟气的流动过程温度变化较大,进出口处的烟气平均温差为173.5℃。同时烟气出口处温度最高为106.6℃,最低温度为77℃,排烟热损失较大,有很大的节能潜力。根据实验结果,考虑了生物质烟气密度、比热、粘度以及导热系数等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研究建立了采暖烟道内烟气的对流-辐射耦合换热模型及求解方法。通过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垂直采暖烟道与水平采暖烟道的壁面热流平均误差小于6%,壁面温度平均误差小于9%,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模拟分析采暖烟道中烟气流动的对流与辐射换热特性。对于垂直采暖烟道,壁面热流会随着室内侧壁面厚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因此在保证墙体强度的前提下,应减少室内侧的墙体厚度;增加20mm保温层厚度会带来8.5%的壁面热流提升,此后继续增加保温层厚度,壁面热流基本不变,实际应用中结合经济性考虑可以认为20mm为最佳的保温层厚度。当烟道的高度宽度比在10-20之间时,换热效果最佳。对于水平采暖烟道,增加壁面厚度会使壁面热流下降,当壁面厚度为0.1m时的换热效果较好。对于长度为3m的水平采暖烟道,当烟道的长度高度比在25-50之间时,换热效果较好。所得结果为农宅采暖烟道设计及规范的提出,给出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对采暖烟道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确定采暖烟道内强化传热的结构指标,基于场协同理论,分析了不同烟道结构内挡板的传热特性及阻力特性,提出了不同结构采暖烟道内最佳的挡板几何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对于点式结构、顺排式结构、插排式结构以及折返式结构分别在挡板个数分别为9、6、5、4时以及挡板宽度与烟道宽度的比值为0.075、0.075、0.15、0.075时的综合性能表现最好,所得结果为采暖烟道内部结构强化传热的设计,给出了技术支撑条件。基于本文的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型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拓展了采暖烟道在农宅中的应用。对农宅建筑的换热过程进行了建模计算,研究了不同烟道供暖系统、不同墙体以及不同城市条件下的联合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仅采用火炕供暖相比,使用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后,农宅室内平均温度从12.54℃提升到了19.91℃,证明联合系统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节省生物质燃料的消耗。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采暖烟道在农宅中的设计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强化烟气流动换热提供了设计依据。此外,提出的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拓展了农宅采暖烟道的应用方式,为农宅采暖烟道节能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闫哲哲[4](2021)在《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保温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复合保温一体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保温板逐渐被大家认知并使用。此种保温板具有保温防火于一体的优良特点,由于是新型的复合保温材料,它的耐冻融性能没有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针对复合保温板的耐冻融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华北地区市面上现有的复合保温一体板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等进行调研分析、归类,确定了冻融循环试验方案,主要包括保温板冻融循环次数的确定、试件组数的确定、保温板的冻融循环时间的确定等;在实验室对冻融循环后的试块进行拉拔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得到LS-1、LS-2型及沟槽复合保温板耐冻循环后的拉伸粘结强度衰减曲线都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并讨论了保温板吸水量、生产工艺、保护层材料、冻融循环时间等对耐冻融循环性能的影响。经过试验数据分析可得LS-1保温板耐冻融性能最好。通过研究复合保温板的冻融性能,为保温一体板在实际工程中的耐冻性、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王晓鹏[5](2021)在《装配式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热工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外墙是建筑与室外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外围护结构,也是所有围护结构中传热耗热量最大的部位,其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对建筑的能耗影响很大。对于装配式建筑外墙而言,外墙板接缝热桥、结构性热桥设计是否合理也是影响新型墙板能否推广使用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课题组提出的一种新型复合保温外墙板的热工性能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复合保温外墙板的基板加气混凝土板的导热系数展开研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法分析了钢制连接件以及不同配筋数量和配筋直径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钢配筋和制连接件热桥效应明显,且配筋热桥效应大于连接件;配筋数量和配筋直径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当上网和下网纵向配筋各为4根时加气板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建议取1.10,为6根时修正系数建议取1.15。(2)以150mm厚、4纵筋、配筋直径8mm的加气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法分析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和端部拉结筋材质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护层厚度由20mm增加至30mm后,模型传热量和当量导热系数减小,分析其因为为保护层厚度的增加,使端部拉结筋的长度减小,同时增加了热量沿端部拉结筋筋长度方向传递的热阻。另外,将端部拉结筋材质由钢更换为FRP材料后,加气混凝土板传热量和当量导热系数进一步降低。(3)为确定Ⅰ型复合墙板保温层在热工设计计算中的修正系数,对不同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的Ⅰ型墙板保温层进行了稳态传热模拟分析,发现同种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与保温层厚度无关,而与浆料防护层所占的墙板面积比重(即墙板规格)有关;从SEPS、XPS、SXPS到PU,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减小,但修正系数逐渐增大,说明导热系数越小的保温材料,当量导热系数受浆料防护层热桥效应的影响越大。通过理论计算法分析了Ⅰ型墙板规格对保温层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Ⅰ型墙板规格越小修正系数越大,当墙板高度为3m以上时修正系数趋于稳定,考虑到住宅和公共建筑常用墙板高度为3m及以上,故确定Ⅰ型复合板在热工设计计算中四种保温材料的修正系数分别为:SEPS:1.17、XPS:1.19、SXPS:1.22、PU:1.29。(4)为研究接缝热桥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对墙板间接缝热桥和墙板与梁、柱处接缝热桥的稳态传热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墙板间接缝和墙板与梁、柱之间接缝内表面温度均高于露点温度,墙板接缝保温措施设计合理。同时,对墙板接缝处聚氨酯发泡胶填充深度对接缝热桥传热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聚氨酯发泡胶填充深度对墙板接缝处传热量影响较小,在满足外墙防水的前提下,可减小板缝聚氨酯发泡胶的填充深度以减小成本。(5)为研究结构性热桥对墙体保温性能的影响,对内嵌式外墙角的结构性热桥传热进行了传热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钢结构外墙角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角内表面温度均高于露点温度,热桥部位保温处理合理。同时,为降低建造成本,减少钢结构外墙的钢梁、钢柱部位的岩棉保温处理措施并进行了传热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去掉岩棉后外墙角内表面温度仍高于露点温度。
胡臻[6](2021)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钢化夹层玻璃的力学响应及断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位于蒙古高气压前缘及我国风沙高活动区的中心地段,该地区复杂区域独特气候及地理环境极易引发强风携带风沙颗粒、高空物体坠落等冲击荷载对钢化夹层玻璃材料的冲击破坏,造成地区内建筑玻璃围护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下降。本研究以钢化夹层玻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受冲击破坏的实际服役环境为背景,对其进行球压冲击试验,根据球压冲击荷载引发其内部产生复杂应力波,外部表现为小变形现象,结合其受冲击后的断裂过程,应用应力波基础理论分析钢化夹层玻璃内部冲击应力波响应规律;应用弹性力学与复合材料力学分析钢化夹层玻璃外部变形及应力等冲击动力学响应规律;在分析不同形态裂纹断裂全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断裂力学分析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规律及含表面损伤的冲击断裂机理,进而研究了表面损伤对钢化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662012)及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JYT-17-A09)的资助。具体研究内容为:1.根据球压冲击试验,论述了钢化夹层玻璃受冲击破坏后辐射状裂纹和环形裂纹的启裂、扩展、断裂过程,分析了产生两种形态裂纹的诱因为内部复杂应力波、外部表现为小变形,确定了钢化夹层玻璃潜在破坏区域(界面(1)、自由面);模拟强风携带风沙颗粒、高空物体坠落等接触冲击过程,分析了钢球自由落体冲击荷载与冲击高度的关系,表明了最大冲击力、冲击作用时间、冲击接触区域、最大接触应力随自由落体冲击高度的变化规律;阐述了材料的三种断裂模式及四种特殊裂纹系统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脆性材料的三种断裂准则,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2.钢球冲击钢化夹层玻璃会激发材料内部产生复杂透射波与反射波,应用应力波基础理论在其厚度方向建立考虑应力波衰减后的透射、反射模型,利用特征线解法求解波阵面上应力波的衰减规律,结合夹层玻璃的潜在破坏区域,提出应力波作用下钢化夹层玻璃的破坏机理,分析各层材料间波阻抗差异及厚度对应力波的影响,对其进行不等厚度结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应力波在夹层玻璃内呈现指数衰减规律,且随着冲击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层材料由于波阻抗的差异使得界面处产生不同效果的透射波与反射波,而反射波值是引发潜在破坏区域破坏的本质原因;在制造夹层玻璃时,首先选定波阻抗接近的夹层材料来控制界面(1)处反射波值后,再通过增加夹层玻璃厚度来降低自由面处反射波值,且增加玻璃厚度比增加夹层厚度应力波衰减更显着;当两面受冲击时,夹层玻璃应保持等厚度设计;当一面受冲击时,设计为受冲击面比非受冲击面厚,具有明显的优势。3.钢球冲击荷载会引起钢化夹层玻璃产生小变形,应用弹性力学与复合材料力学建立了考虑冲击惯性效应的动力学响应模型,研究了钢化夹层玻璃受冲击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变化规律,分析了玻璃类型、荷载类型、厚度、等效方法对钢化夹层玻璃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并进行不等厚度结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力、位移响应分为接触加载期、接触卸载期、脱离后期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冲击力越大,冲击作用时间和达到峰值位移所需时间均越短,达到的位移峰值越大;应力波对称向四周传播且不断衰减致使位移场、应变场、应力场均呈对称分布,且冲击荷载对冲击点的影响最大,在冲击点区域下表面受拉而出现拉破坏,边界区域受压出现压破坏,而上表面的破坏情况则恰好相反;相同厚度的均质玻璃比夹层玻璃的力学响应均小,动力荷载下夹层玻璃的力学响应小于静力荷载;同等倍数增加玻璃厚度的力学响应减小程度约为增加夹层厚度的3倍。4.根据钢球冲击荷载引起钢化夹层玻璃内部产生复杂的应力波,外部表现为小变形,从而致使含表面微裂纹的钢化夹层玻璃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应用断裂力学分析了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规律,环形微裂纹是由圆形接触区边界的最大拉应力大于表面抗拉强度时,拉裂而成。辐射状裂纹是由微裂纹或缺陷受冲击后不断产生微小分离量,扩展贯通而成,环形裂纹是由辐射状裂纹产生后形成的多个含环形微裂纹的扇形玻璃梁受冲击断裂后连通而成,二者均为含裂纹体张开型断裂模式。通过应力强度因子准则,建立考虑内应力分布的裂纹扩展临界条件,研究含表面损伤的钢化夹层玻璃冲击断裂机理,进而研究了表面损伤对其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断裂过程分为启裂和裂纹扩展两个阶段,裂纹在压应力层启裂,外场应力需克服扩展抗力和预加内应力,扩展至拉应力层,只需克服扩展抗力;虽然钢化应力越大,断裂强度越大,但均随着玻璃表面最深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即表面损伤会使钢化夹层玻璃的抗冲击性能降低。
唐晓芊[7](2021)在《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建筑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契合标准化中小学的建设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各地学校的主流建设方式。由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不长,各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都为量身定制,建筑难以实现普适性。另一方面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步骤串联式独立开展,各类信息融合度不高,导致部分设计的构件难以符合生产、安装要求,因此,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高适应性及不缺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分析,以及与工业建筑相适应的设计流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与设计流程特点进行调研及分析,并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的方法,主要内容为以下四点:(1)根据湖南中小学校建设以及构件厂生产现状调研,研究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小学建筑在设计适应性和设计步骤协同性不足、设计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并探讨了装配式中小学的发展趋势。(2)从平面、空间、立面三个维度对模块单元组合的设计方法及当前的设计流程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空间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在模块化的空间上,有长边拼合、短边拼合、长短边拼合、前后错位、间隔平行五种组合形式;在建筑空间在平面组合方式上,有行列式、院落式两种组合方法,在叠合组合方式上,有对位叠合、错位叠合、十字交错叠合三种组合模式。影响建筑立面设计造型的构件主要为外墙、门窗、外廊、阳台以及空调板,其建筑设计流程主要采用串联式的设计模式。(3)基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模块单元、平面及立面设计特点,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原则,以及提升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装配率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与不同场地环境、不同建筑体量以及不同立面风格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探索了其与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相适应的集成化设计思路。(4)以湖南省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实践项目为依托,对其建筑适应性设计以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实践成果验证了研究策略的可行性,为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参考。
徐磊,李要辉,穆元春,陈玮,张凡,王晋珍,徐志伟,祖成奎[8](2021)在《隔热型防火玻璃夹层材料和结构的应用现状》文中认为复合防火玻璃是目前唯一能够起到隔热作用的防火玻璃,近年来受到玻璃行业和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隔热型防火玻璃夹层材料和结构的应用现状,以期对国内隔热型防火玻璃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利建雨[9](2021)在《烧结助剂对YTaO4陶瓷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YTaO4陶瓷系列材料是最具有潜在能力的热障涂层材料之一,其熔点高,低热导以及其特殊的铁弹相变结构,赋予了其特殊的潜在价值。YTaO4陶瓷在热障涂层方面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其在其他方面的优越性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根据学者对YTaO4陶瓷材料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在YTaO4陶瓷中掺入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烧结助剂,优化其烧结制度,使用等静压的方法制取试样,高温无压烧结,在使用真空退火的方式得到样品,主要研究其对陶瓷在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影响。在YTaO4陶瓷中掺入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烧结助剂时,在高温状态下,陶瓷中均产生第二相结构,以至于在陶瓷中形成点缺陷,使得陶瓷在较低温度下生成液相,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当在陶瓷中掺入6%的碱金属烧结助剂Li2O3时,YTaO4陶瓷的透光率可以稳定保持在80%以上,表明YTaO4陶瓷拥有优越的光学性质,具有发展为光学陶瓷的潜质。将碱土金属烧结助剂MgO掺入到YTaO4陶瓷中,部分Mg2+离子进入如稳定的晶格内部,置换原有的基体材料中Y3+离子,使得晶格畸变,并发生反应生成第二相,并在1600℃的烧结制度下,通过流动传质充分将陶瓷颗粒之间的空隙填充满,抑制晶粒异常长大,使得陶瓷之间的晶界变得模糊,掺入量为2%时,其杨氏模量和硬度最小,其硬度值仅为3.05 GPa,杨氏模量为53.31 GPa,随着掺入量的增加,陶瓷的致密度越高,其杨氏模量和硬度逐渐升高,杨氏模量最高为170.95 GPa,硬度最高为9.68 GPa。将未掺烧结助剂和掺入烧结助剂的陶瓷在相同情况下烧结、真空退火,研究表明掺入烧结助剂Al2O3的量要适宜,其影响烧结的致密化程度,没有达到预定要求,在室温到1200℃范围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材料的杨氏模量和硬度变化一致,在掺入烧结助剂为8%时,硬度和杨氏模量达到最大值,硬度最大为15.09 GPa,提升了82.9%,杨氏模量最大为219.15 GPa,提升了22.75%。在YTaO4陶瓷中掺入不同含量的氧化铝粉末作为烧结助剂,可以有效提升陶瓷的杨氏模量和硬度。在高温状态下,掺入有烧结助剂的陶瓷,受温度变化影响其膨胀性能基本不发生变化,并且在200-800 cm-1的波长范围内,陶瓷的透光效率明显优于不掺烧结助剂的陶瓷制品,充分说明YTaO4陶瓷在耐高温激光陶瓷领域具有很高的潜质。
刘慧慧[10](2021)在《改性蓖麻油/UiO-66/LDH复合加脂剂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加脂剂是皮革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且用量最大的皮革化学品之一,可以赋予皮革丰满柔软性,但皮革在使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加脂剂中的油成分易迁移至表面,增加皮革的易燃性,降低皮革的使用安全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因此,如何提高皮革加脂剂的阻燃抑烟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水滑石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改性蓖麻油中制备复合加脂剂,探究加脂后坯革的阻燃抑烟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硝酸钴、氯化锆和氯化铁为金属盐,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制备了钴基金属有机框架(Co-BDC)、锆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和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IL-101),研究了上述三种MOFs对加脂后坯革阻燃抑烟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结晶度高、热稳定性良好的三种MOFs。将上述三种MOFs分别添加到改性蓖麻油中,制备复合加脂剂,应用于坯革加脂工序后,结果表明:MOFs的添加均可以抑制加脂后坯革的热释放行为,其中改性蓖麻油/UiO-66复合加脂剂加脂后坯革的热释放行为较改性蓖麻油加脂剂加脂后坯革明显降低。(2)以氯化锆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对掺杂金属元素的种类、用量进行优化,确定了掺杂UiO-66的最优工艺。XRD和TG结果表明:当掺杂元素为Cu2+,Zr4+与Cu2+的摩尔比为9:1时,可获得尺寸均一、形貌规整、热稳定较优的铜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Cu-UiO-66)。将Cu-UiO-66添加到改性蓖麻油中,制备复合加脂剂,应用于坯革加脂工序,结果表明:与改性蓖麻油加脂剂加脂后坯革相比,当Cu-UiO-66的添加量为6%时,复合加脂剂加脂后坯革的明焰时间降低了 5 1.6%,损毁长度降低了 40.7%,质量损失率降低了 46.3%,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降低了 54.2%,总热释放量(THR)降低了 37.7%,产烟速率(SPR)降低了 49.6%,总产烟量(TSP)降低了65.8%。进一步探究了坯革的阻燃抑烟机理,发现Cu-UiO-66可以渗透并包裹坯革胶原纤维,延缓烟气的释放,形成致密炭层,提高坯革的阻燃抑烟性。(3)以丙酮为改性剂,对水滑石进行表面处理,获得表面亲油疏水、分散性良好、不易团聚的丙酮处理水滑石(A-LDH)。将Cu-UiO-66和A-LDH添加到改性蓖麻油中,制备复合加脂剂,应用于坯革加脂工序,结果表明:与改性蓖麻油加脂剂加脂后坯革相比,当A-LDH的添加量为8%时,加脂后坯革的明焰时间降低了 75.3%,损毁长度降低了 79.1%,质量损失率降低了 79.2%,pHRR 降低了 60.8%,THR 降低了 66.8%,SPR 降低了 62.0%,TSP降低了 67.8%。进一步探究了坯革的阻燃抑烟机理,发现Cu-UiO-66和A-LDH可在热解过程中稀释氧气、吸收热量、吸附烟气、催化炭化和氧化,起到阻燃抑烟的效果。
二、FHB型复合防火玻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HB型复合防火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电力复合材料应用 |
2.1 复合材料杆塔 |
(1)易腐蚀: |
(2)施工成本高: |
(3)安全事故与其他问题: |
(4)环境污染: |
2.1.1 国外复合材料杆塔的发展情况 |
2.1.2 国内复合材料杆塔的发展情况 |
2.2 复合材料横担 |
(1)配网复合材料横担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2)35 kV及以上复合横担国内外发展状况 |
2.3 风电叶片 |
(1)风力发电机的应用 |
(2)风电追求更大更轻,风电由陆地转向海洋 |
2.4 复合绝缘子 |
(1)复合绝缘子特点 |
(2)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1)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
2)防风偏复合绝缘子 |
3)针式绝缘子 |
4)横担复合绝缘子 |
5)柱式复合绝缘子 |
6)复合相间间隔棒 |
7)电气化铁路复合绝缘子 |
2.5 高压套管 |
(1)胶浸纤维干式套管特点 |
(2)应用情况 |
3 电力复合材料发展方向 |
(1)高性能玻纤增强玻璃钢复合材料 |
1)先进增强材料 |
2)高性能基体树脂 |
3)先进成型技术 |
4)先进设计 |
(2)特种功能玻璃钢 |
1)多功能玻璃钢 |
2)智能玻璃钢 |
3)可监测玻璃钢 |
(3)节能环保型玻璃钢 |
4 总 结 |
(3)农宅采暖烟道烟气流动换热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采暖烟道在农宅中应用 |
1.3.1 垂直采暖烟道的应用现状 |
1.3.2 水平采暖烟道的应用现状 |
1.4 不同结构流道气体流动换热研究现状 |
1.4.1 垂直流道流动换热特性 |
1.4.2 水平流道流动换热特性 |
1.5 不同结构流道气体强化换热研究现状 |
1.5.1 垂直流道强化换热研究 |
1.5.2 水平流道强化换热研究 |
1.5.3 场协同理论在强化换热方面的研究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村采暖烟道烟气的流动特性 |
2.1 引言 |
2.2 北方农宅采用烟气的采暖方式 |
2.3 烟道端采暖的结构特点 |
2.4 采暖烟道内的烟气自然流动 |
2.4.1 热压对采暖烟道内部烟气流动的影响 |
2.4.2 风压对采暖烟道内部烟气流动的影响 |
2.4.3 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下的采暖烟道内烟气流动 |
2.4.4 采暖烟道内部烟气流动分析 |
2.5 采暖烟道内部烟气流动规律 |
2.5.1 顺风正向流的烟气流动规律 |
2.5.2 逆风正向流的烟气流动规律 |
2.5.3 逆风反向流的烟气流动规律 |
2.6 采暖烟道烟气倒流临界高度确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采暖烟道热工实验及测试 |
3.1 引言 |
3.2 垂直采暖烟道热工实验 |
3.2.1 垂直采暖烟道实验台的搭建 |
3.2.2 测点布置及测试仪器 |
3.2.3 实验的相对不确定度 |
3.2.4 实验步骤 |
3.2.5 垂直采暖烟道实验结果分析 |
3.3 水平采暖烟道实际测试 |
3.3.1 水平采暖烟道测试对象 |
3.3.2 测点布置及测试步骤 |
3.3.3 水平采暖烟道热工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暖烟道对流-辐射耦合换热模型 |
4.1 引言 |
4.2 采暖烟道内流动换热的特点 |
4.3 烟气物性参数变化特征 |
4.3.1 生物质烟气的成分分析 |
4.3.2 生物质烟气物性参数特性分析 |
4.4 采暖烟道的热力过程分析 |
4.4.1 采暖烟道物理模型 |
4.4.2 热力过程分析 |
4.5 对流-辐射耦合传热模型 |
4.5.1 采暖烟道对流换热模型建立 |
4.5.2 采暖烟道辐射换热模型 |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4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模型验证 |
4.5.5 物性变化对换热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暖烟道流动换热特性模拟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烟气的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特性 |
5.3 垂直采暖烟道换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墙体厚度对壁面热流的影响 |
5.3.2 保温层厚度对壁面热流的影响 |
5.3.3 烟道尺寸对壁面热流的影响 |
5.4 水平采暖烟道换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壁面厚度对壁面热流的影响 |
5.4.2 烟道尺寸对壁面热流的影响 |
5.5 采暖烟道的设计尺寸推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采暖烟道的强化换热研究及结构优化 |
6.1 引言 |
6.2 采暖烟道的场协同分析 |
6.2.1 层流流动换热的场协同模型 |
6.2.2 湍流流动换热的场协同模型 |
6.2.3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强化换热综合评价因子 |
6.3 农村采暖烟道强化传热的结构指标 |
6.3.1 点式烟道 |
6.3.2 顺排式烟道 |
6.3.3 插排式烟道 |
6.3.4 折返式烟道 |
6.4 农村采暖烟道的结构优化研究 |
6.4.1 点式烟道的强化传热结构指标优化 |
6.4.2 顺排式烟道的强化传热结构指标优化 |
6.4.3 插排式烟道的强化传热结构指标优化 |
6.4.4 折返式烟道的强化传热结构指标优化 |
6.4.5 农村采暖烟道的结构优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及在农宅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的提出 |
7.2.1 新型烟道型复合墙体 |
7.2.2 烟道型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测试 |
7.2.3 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 |
7.2.4 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7.3 应用火炕-烟道墙联合系统的农宅传热模型 |
7.3.1 围护结构的传热数学模型 |
7.3.2 室内空气的热平衡方程 |
7.3.3 建筑动态热过程的求解方法及模型验证 |
7.4 数值计算及模拟结果分析 |
7.4.1 不同墙体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7.4.2 不同城市气候条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外墙外保温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复合保温一体板试验理论研究 |
2.1 复合保温一体板系统简介 |
2.1.1 复合保温一体板基本构造 |
2.1.2 复合保温一体板的性能要求 |
2.1.3 复合保温一体板系统的基本规定 |
2.2 复合保温一体板的优缺点及特性 |
2.3 复合保温板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
2.4 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影响因素分析 |
2.5 冻融循环试验原理 |
2.6 试验流程 |
2.7 试验测定指标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试验方案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件选择 |
3.2.1.1 常用的材料 |
3.2.1.2 最终试验材料的确定 |
3.2.2 试验方案 |
3.2.2.1 保温板衰减特性试验方案 |
3.2.2.2 影响因素分析试验方案 |
3.3 试验设备及操作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复合保温一体板试验 |
4.1.1 冻融试验 |
4.1.2 拉拔试验 |
4.2 不同复合保温板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LS-2 保温板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2 沟槽保温板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LS-1 保温板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典型复合保温板衰减特性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5.1 材料吸水量对冻融循环性能的影响 |
5.2 生产工艺对冻融循环性能的影响 |
5.2.1 粘结面形状不同的复合保温板对比分析 |
5.2.2 粘结面粘结工艺不同的复合保温板对比分析 |
5.3 冻融循环时间对冻融循环性能的影响 |
5.4 保护层材料对冻融循环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5)装配式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热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装配式墙板热工性能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对装配式墙板热工性能相关研究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装配式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系统介绍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墙体热工性能研究方法 |
2.1 墙体热工性能评价参数 |
2.1.1 墙体传热系数 |
2.1.2 导热系数修正系数 |
2.1.3 墙体内表面温度 |
2.1.4 热流密度 |
2.2 墙体热工性能研究方法 |
2.2.1 理论计算法 |
2.2.2 试验测试法 |
2.2.3 数值模拟计算法 |
2.3 ANSYS数值模拟计算法可靠性验证 |
2.3.1 参照试验方案及结果 |
2.3.2 ANSYS数值模拟计算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保温外墙板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研究 |
3.1 复合保温外墙板节能设计 |
3.2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修正系数研究 |
3.2.1 加气混凝土板配筋及连接件 |
3.2.2 配筋及连接件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3.2.3 保护层厚度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3.2.4 端部拉结筋材质对加气混凝土板导热系数影响研究 |
3.3 复合保温外墙板Ⅰ型板修正系数研究 |
3.3.1 Ⅰ型板保温层修正系数研究 |
3.3.2 不同规格的Ⅰ型复合墙板保温层修正系数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保温外墙板热桥稳态传热模拟分析 |
4.1 复合墙板接缝热桥传热模拟 |
4.1.1 墙板间接缝热桥传热模拟 |
4.1.2 聚氨酯发泡胶填充深度对墙板接缝传热影响 |
4.1.3 墙板构造缝传热模拟 |
4.2 钢结构内嵌式外墙角传热模拟 |
4.2.1 L型外墙角传热模拟 |
4.2.2 T型外墙角传热模拟 |
4.2.3 钢梁-楼地面连接构造传热模拟 |
4.3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嵌式外墙角传热模拟 |
4.3.1 L型外墙角传热模拟 |
4.3.2 T型外墙角传热模拟 |
4.3.3 改进与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冲击荷载作用下钢化夹层玻璃的力学响应及断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化夹层玻璃的研究进展 |
1.2.1 钢化夹层玻璃概述 |
1.2.2 钢化夹层玻璃发展趋势 |
1.3 夹层玻璃的冲击力学响应研究现状 |
1.3.1 夹层玻璃内冲击应力波研究现状 |
1.3.2 夹层玻璃冲击动力学响应研究现状 |
1.4 夹层玻璃的冲击断裂机理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钢化夹层玻璃球压冲击试验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及试验设备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钢化夹层玻璃裂纹形态及冲击断裂过程 |
2.3.2 钢化夹层玻璃潜在破坏区域 |
2.3.3 冲击荷载与冲击高度关系 |
2.4 不同断裂模式的应力强度因子及断裂准则 |
2.4.1 三种断裂模式 |
2.4.2 不同裂纹系统应力强度因子 |
2.4.3 脆性材料三种断裂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化夹层玻璃内应力波传播规律及破坏机理 |
3.1 钢化夹层玻璃内应力波透射、反射模型 |
3.1.1 波动方程的建立 |
3.1.2 波动方程的特征线解答 |
3.1.3 考虑应力波衰减的透射、反射模型 |
3.2 冲击荷载下钢化夹层玻璃中应力波传播规律 |
3.3 钢化夹层玻璃的破坏机理分析 |
3.4 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波阻抗对潜在破坏区域处反射波值的影响 |
3.4.2 厚度对潜在破坏区域处反射波值的影响 |
3.5 不等厚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化夹层玻璃的动力学响应规律及破坏机理 |
4.1 钢化夹层玻璃的变形及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
4.1.1 钢化夹层玻璃在冲击荷载下的运动方程及边界条件 |
4.1.2 运动方程的求解 |
4.2 冲击荷载下钢化夹层玻璃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
4.2.1 变形分析 |
4.2.2 应力分析 |
4.3 钢化夹层玻璃的破坏机理分析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玻璃类型的影响 |
4.4.2 荷载类型的影响 |
4.4.3 厚度的影响 |
4.4.4 等效方法的影响 |
4.5 不等厚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规律及破坏机理 |
5.1 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模型 |
5.1.1 环形微裂纹产生模型 |
5.1.2 辐射状裂纹扩展模型 |
5.1.3 环形裂纹扩展模型 |
5.2 冲击荷载下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力学机理分析 |
5.2.1 建立钢化玻璃中内应力分布函数 |
5.2.2 考虑内应力分布的钢化夹层玻璃裂纹扩展临界条件 |
5.2.3 冲击荷载下不同钢化度钢化夹层玻璃的裂纹扩展机理 |
5.3 表面损伤对钢化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5.3.1 表面损伤对断裂强度的影响 |
5.3.2 表面损伤对断裂强度分散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发展历程 |
1.2.2 国内装配式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3.1 国外文献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研究 |
1.3.3 文献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湖南中小学建筑及预制构件厂现状调研 |
2.1 调研概况 |
2.1.1 调研时间 |
2.1.2 对象选取 |
2.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
2.2 调研建筑实例分析 |
2.2.1 现浇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2 装配式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3 预制构件厂调研分析 |
2.3 调研总结 |
2.3.1 调研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
2.3.2 剖析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特征 |
3.1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总体特征 |
3.1.1 标准化设计 |
3.1.2 工业化建造 |
3.2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特征 |
3.2.1 模块单元设计 |
3.2.2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3.2.3 模块单元空间组合设计 |
3.2.4 模块单元立面设计 |
3.3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流程特征 |
3.3.1 主要设计步骤串联开展 |
3.3.2 各专业工作独立完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整体策略 |
4.1.1 建筑工业化意义的认同 |
4.1.2 产业化的思维 |
4.2 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性装配率提升策略 |
4.2.2 适应性竖向设计策略 |
4.2.3 适应性空间设计策略 |
4.2.4 适应性立面设计策略 |
4.3 设计流程策略 |
4.3.1 集成设计原则 |
4.3.2 集成设计流程 |
4.4 集成化信息管理策略 |
4.4.1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策略 |
4.4.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2 设计理念 |
5.1.3 场地规划设计 |
5.2 建筑设计与策略应用 |
5.2.1 模块单元设计 |
5.2.2 模块单元组织设计 |
5.2.3 高装配率设计 |
5.2.4 建筑空间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建筑构造设计 |
5.3 项目信息管理与策略应用 |
5.3.1 信息管理方式 |
5.3.2 全专业工作前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隔热型防火玻璃夹层材料和结构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隔热型复合防火玻璃的防火胶材料和结构 |
1.1 国内隔热型复合防火玻璃数据统计 |
1.2 有机复合防火玻璃的防火胶材料及结构应用现状 |
1.3 无机复合防火玻璃的防火胶材料及结构应用现状 |
1.3.1 晾板法 |
1.3.2 灌浆法 |
2 国外无机复合防火玻璃设计理念分析 |
2 结论 |
(9)烧结助剂对YTaO4陶瓷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特种陶瓷的种类 |
1.2 稀土钽酸盐(RETaO_4)系列陶瓷介绍 |
1.3 烧结助剂简介 |
1.3.1 烧结助剂的发展趋势 |
1.3.2 烧结助剂的原理 |
1.3.3 烧结助剂的类型 |
1.3.4 锂盐类烧结助剂 |
1.3.5 氧化物类烧结助剂 |
1.3.6 低熔点玻璃型烧结助剂 |
1.4 烧结助剂的掺入方式 |
1.4.1 二次固相添加法 |
1.4.2 液相一次合成法 |
1.5 烧结助剂国内外现状 |
1.6 实验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制备方法 |
2.2.1 粉末制备 |
2.2.2 致密块状陶瓷制备 |
2.3 样品性能表征 |
2.3.1 物相结构表征 |
2.3.2 显微结构表征 |
2.3.3 样品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
第三章 碱金属型烧结助剂(Li~+)对YTaO_4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 背景介绍 |
3.2 XRD物相分析和Raman光谱分析 |
3.3 显微结构分析 |
3.4 热学性能表征 |
3.4.1 热导率 |
3.4.2 热膨胀性能表征 |
3.5 力学性能表征 |
3.6 光学性质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土金属型烧结助剂(Mg~(2+))对YTaO_4陶瓷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 背景介绍 |
4.2 物相分析 |
4.2.1 XRD物相分析和Raman光谱分析 |
4.3 显微结构分析 |
4.4 热学性能表征 |
4.4.1 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分析 |
4.4.2 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 |
4.4.3 DSC图谱和TG图谱分析 |
4.5 力学性能表征 |
4.6 光学性质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价烧结助剂(Al~(3+))对YTaO_4陶瓷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背景介绍 |
5.2 结构表征 |
5.2.1 XRD物相分析与Raman图谱分析 |
5.3 显微结构分析 |
5.4 热学性能表征 |
5.4.1 热扩散系数和DSC图谱分析 |
5.4.2 热膨胀率和热膨胀系数 |
5.5 力学性能表征 |
5.6 光学性能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10)改性蓖麻油/UiO-66/LDH复合加脂剂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简介 |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 |
1.2.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改性 |
1.2.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
1.3 水滑石的研究进展 |
1.3.1 水滑石的简介 |
1.3.2 水滑石的性质 |
1.3.3 水滑石的改性 |
1.3.4 水滑石的应用 |
1.4 阻燃型皮革加脂剂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 |
2.2.1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 |
2.2.2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 |
2.2.3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 |
2.3 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 |
2.3.1 金属元素种类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影响 |
2.3.2 铜离子用量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影响 |
2.4 丙酮处理水滑石的制备 |
2.5 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
2.5.1 改性蓖麻油加脂剂的制备 |
2.5.2 改性蓖麻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
2.5.3 改性蓖麻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
2.5.4 改性蓖麻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丙酮处理水滑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
2.6 复合加脂剂的应用 |
2.6.1 取样 |
2.6.2 山羊皮的加脂工艺 |
2.7 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
2.7.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表征 |
2.7.2 丙酮处理水滑石的结构表征 |
2.7.3 复合加脂剂的结构表征 |
2.7.4 加脂后坯革的性能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改性蓖麻油/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加脂剂的研究 |
3.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征结果 |
3.1.2 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
3.1.3 加脂后坯革的超景深显微镜结果 |
3.1.4 加脂后坯革的柔软度 |
3.1.5 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
3.1.6 加脂后坯革的垂直燃烧结果 |
3.1.7 加脂后坯革的氧指数结果 |
3.1.8 加脂后坯革的锥形量热结果 |
3.2 改性蓖麻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加脂剂的研究 |
3.2.1 金属元素种类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影响 |
3.2.2 铜离子用量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影响 |
3.2.3 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
3.2.4 加脂后坯革的柔软度 |
3.2.5 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
3.2.6 加脂后坯革的热稳定性结果 |
3.2.7 加脂后坯革的垂直燃烧结果 |
3.2.8 加脂后坯革的氧指数结果 |
3.2.9 加脂后坯革的锥型量热结果 |
3.2.10 加脂后坯革的固相产物分析 |
3.2.11 加脂后坯革的气相产物分析 |
3.2.12 阻燃抑烟机理分析 |
3.3 改性蓖麻油/掺杂锆基金属有机框架/丙酮处理水滑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 |
3.3.1 丙酮处理水滑石的表征结果 |
3.3.2 复合加脂剂的表征结果 |
3.3.3 加脂后坯革的柔软度 |
3.3.4 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 |
3.3.5 加脂后坯革的热稳定性结果 |
3.3.6 加脂后坯革的垂直燃烧结果 |
3.3.7 加脂后坯革的氧指数结果 |
3.3.8 加脂后坯革的锥形量热结果 |
3.3.9 加脂后坯革的固相产物分析 |
3.3.10 加脂后坯革的气相产物分析 |
3.3.11 阻燃抑烟机理分析 |
4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FHB型复合防火玻璃(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进展[J]. 吴雄,蔡炜,李健,孙启刚,朱晓东,何昌林,柯锐.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1(11)
- [2]层合复合材料口盖机械冲击破坏机理研究[D]. 陈威杨.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21
- [3]农宅采暖烟道烟气流动换热理论及实验研究[D]. 于克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复合保温一体板耐冻融循环性能试验研究[D]. 闫哲哲.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装配式加气混凝土复合保温外墙板热工性能研究[D]. 王晓鹏.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6]冲击荷载作用下钢化夹层玻璃的力学响应及断裂机理研究[D]. 胡臻.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7]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唐晓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8]隔热型防火玻璃夹层材料和结构的应用现状[J]. 徐磊,李要辉,穆元春,陈玮,张凡,王晋珍,徐志伟,祖成奎. 玻璃, 2021(04)
- [9]烧结助剂对YTaO4陶瓷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D]. 利建雨.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改性蓖麻油/UiO-66/LDH复合加脂剂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D]. 刘慧慧.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