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大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一、大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相东[1](2014)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国内融资市场的各项融资份额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健康、有效的运营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社会经济及金融的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贷制度安排。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不足。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首先,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其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涵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第3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分析。首先,按照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历程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三个阶段。其次,对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历程梳理,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外动力。再次,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点,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三个特点,即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最后,分析和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与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第4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首先,从信贷组织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即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信贷文化落后。最后,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产权制度、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部门利益博弈以及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第5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首先,从信贷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别对美、英、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内容进行简论。其次,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是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首先,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包括完善信贷组织制度、信贷决策制度、信贷审批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激励约束制度等。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包括完善信贷资产交易制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以及信贷资产退出制度等。再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相关的约束制度,包括完善信贷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贷监管制度,完善信贷市场监管制度等。最后,塑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王信[2](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推动。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发展虽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和调整,但还是无法根本扭转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乡镇层级)依然存在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出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活的特点积极“支农”、“支小”和“支微”;同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行竞争状况,提高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推出已有6年多,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有何发展特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政策效果和目标?这正是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论文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机理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环境约束;然后,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考察了我国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又运用试点发展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政策效果及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实际和三农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全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外的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国内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转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现有文献集中于传统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发展环境、试点现状及问题研究的较多,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政策效果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则较为欠缺。第二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本章主要对比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经营特点及功能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并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制度环境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接着对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制度环境,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增加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和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最后,还探讨了支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有其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三章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本章主要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对三种组织形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速度最快,但分布明显偏向东部地区;有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布在东中西部相对均衡,但在资本总额和贷款规模方面,东西差距巨大。论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试点现状、运营特征,认为村镇银行具有管理模式上与主发起行趋同化、运营支行化、定价管理粗放化、设立地点以县城为主等特点,存在着公司治理弱化、筹资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贷款风险高等问题。从福建及其他地区的小贷公司试点看,小贷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拓宽了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的蔓延;但小贷公司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杠杆率低、资金来源严重受限、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论文还从法律定位、监管制度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小贷公司的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制度分析。本章最后,在比较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运作模式(机构化运作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代管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来自四川、河南和山东三地调查资料,重点讨论了政府主导型村级资金互助社在设立原则、资金构成、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作特征。研究认为,资金互助社具有社员入股产权明晰,社区主导、自我管理,强调社区瞄准和封闭运作、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帮扶机制等发展特征;在扶贫支农方面,资金互助社具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完善、项目运转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本章首先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目标,发现三类机构的数量规划目标只完成了60.7%,在地区分布目标上也没能实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业大县和贫困地区倾斜的预期。接着,论文运用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模型等方法,重点对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支农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加互助社、是否使用互助资金与农户收入增长变量显着相关;但非贫困户利用资金互助社的机会更多,意味着互助资金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村互助资金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借款农户的自身素质(如户主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果除了扶贫支农方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融洽成员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本章最后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性质(或目标)抉择、小型微利或规模经济的规模选择,以及经营策略选择、监管体制选择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冲突。第五章是“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其中发达国家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及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特色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分析认为,国外经验的重要启示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等。第六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功能进行了总体定位;然后,根据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者各自不同特征,提出它们未来发展的各自模式选择及经营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社区型小微金融机构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属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服务原则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并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同时,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既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也可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则应是多方合作、相融共生模式,包括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区域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除了模式选择,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建议。最后,论文还从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财政和货币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等视角,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转移功能,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农村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合作途径及意义。纵观全文研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特征及发展遇到的瓶颈,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政策效果发挥的各主要因子,才能创新性地提出兼顾支农政策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论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比较分析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小、支农”效果优劣,并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社区互助性金融组织,不仅对农户家庭增收扶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还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最后还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多方面制度设计因素,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冲突、规模选择冲突、策略冲突及监管冲突等,认为制度设计层面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矛盾冲突。二是创新性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兼顾支农政策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论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乡村社区型小微金融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生力军的市场定位,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服务方向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则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或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只有选择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设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策略时,始终坚持支农政策需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二者兼顾。三是结合福建省的试点调查资料,较全面地考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深入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质定位及对小贷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小贷公司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及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和制度环境,探讨了小贷公司现行的多头监管造成的有些管得太多、有些无人管的失序局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全面的小贷公司发展策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傅程远[3](2014)在《中国金融脱媒研究》文中指出金融脱媒是金融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融资方式非常单一,企业因内源性融资能力很弱,加之有限的融资渠道,其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银行信贷。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从1994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中国从高度单一的金融结构向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转变,金融工具逐步多样化,金融业务种类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来看,金融脱媒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实体对银行的依赖进一步下降,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越来越成为企业融资的基本方式之一。当前各种环境更加优越,制度规则更加完善,因此,中国将逐步进入以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深化阶段。金融脱媒实际上也是银行业、企业实体等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金融脱媒既有宏观上的影响,又有微观上的影响,它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作用于经济。研究金融脱媒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金融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脱媒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离完全市场化还有一定距离,金融制度还存在一定的扭曲,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配置状况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而金融脱媒其实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突破。直接融资能够克服银行信贷的劣势,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直接融资市场还是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金融制度的创新都高度依赖直接融资市场。影响金融脱媒的因素主要有金融体制、金融创新、实际负利率、企业融资困境等原因。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金融脱媒在我国近年来有明显的加速趋势。分析金融脱媒首先应该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因为它能更好地反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状况,而且与CPI、PMI等指标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所以具有“标向”作用。从分析社会融资规模中可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显着下降,而直接融资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2005年以前,间接融资相对于直接融资的比例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2007-2009年该比重分别为78.9%、83.1%和80.5%。2011年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比重仅为63%。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近五年来,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呈现快速递增态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企业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超过了国债的筹资额,企业债券长期发展滞后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变,这说明债券市场受到很大重视,因此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显着提高。三、从区域看分析,金融脱媒在各个省份的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中国东部地区金融脱媒的程度高,进展速度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但亦有加速的迹象。因为东部地区信息发达,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在利用直接融资方面上优势比较明显,而中西部地区还有待创造条件,加快金融转型。应该重点分析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的影响。金融脱媒对银行来说增加了资金来源的压力,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都可能受到挤压,在一定范围内缩小了生存空间,但同时也有利于加速金融创新,迫使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方式,降低金融垄断,为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契机,有利于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总之,对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改进资金来源途径及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加快开拓表外业务,弥补传统业务的不足。商业银行应注重资金的流动性和信贷风险,例如房地产信贷风险、地方政府平台风险,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等,尤其是注意“钱荒”的流动性风险。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但又不同于过去简单的混业经营模式,强调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安全网。金融脱媒对企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从整体看有利于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缓解资金融资“瓶颈”。直接融资渠道较显着地降低了融资成本,扩大了资金来源,对优化企业财务杠杆也有直接影响。因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融资门槛的降低,发展新的直接融资工具对扩大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将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另外,企业应该完善信用体系,加快经营机制的完善。金融脱媒应是货币政策中考虑的重要一项。随着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传统存贷款替代工具层出不穷。同时金融创新使各货币层次的划分变得模糊不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对关系遭到破坏,很多国家的中间目标开始向利率指标过度。金融“脱媒”效应日益明显,金融脱媒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变得复杂,中央银行调控最终效果的大小、方向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降低,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准确解读货币政策工具效用的变化对资金配置和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而公开市场操作的市场化程度和间接调控程度却不断提高。二、在利率调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外经验表明,直接融资占比越高,实体经济对利率的反应也越敏感。比如,美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大约为75:25(2009年末数据),欧洲为60:40(2009年末数据),而中国为25:75(2010年末数据),美国和欧洲的融资主体对利率的反应比中国灵敏得多。在实践上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金融脱媒会逐步提升利率机制的运作效率。金融脱媒的效用之一是有利于物价水平的下降,或者说是有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扬。金融脱媒没有货币创造机制,因此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小,有时甚至是抑制性的。因为,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活动有区分,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间接进入实体经济并且具有货币乘数效应,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若不是银行直接持有,亦没有货币乘数效应。总之,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应由过去的数量型工具转变重点利用价格型工具,并且注重二者的协调配合。目前,央行把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宏观调控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在金融脱媒的环境下,应该更加重视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银行业的风险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可能具有叠加效应,并更具有传递性,甚至更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金融监管突出风险防范的重点领域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信贷贷款风险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而且对发债过快的企业也要重点监管。在具体业务中,应加强理财产品业务及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等。。金融尽管应该突出动态性,金融监管不应该过分约束金融创新,还要及时意识到金融创新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规范金融机构市场推出程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金融风险防范体系至关重要。总之,金融脱媒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目前趋势看,有加快的趋势。金融脱媒程度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应该是个大体范围,这个范围应该和经济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应该借鉴西方国家金融脱媒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宏观上,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框架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要改善征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改进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并提高评级质量。

陈凌白[4](2014)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出售给特设信托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最终将其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二十世纪以来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是金融实践和金融创新领域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分支和类型。自资产证券化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并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不断得到深化和推广---“这种信用体制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正在改变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配置格局”(李传全,2001)。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通过精巧的结构安排,可以设计出标准型的衍生金融商品,可以增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资产证券化功能与效应的充分发挥对推动各国乃至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次贷危机席的爆发席卷全球。次贷危机的一个关键元凶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这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资产证券化狰狞和残酷的一面。后次贷危机时代,做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美国和欧洲都进行了监管改革的努力和尝试,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约束和限制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杠杆化和自由化发展。未来,这些监管改革措施无疑会对重塑投资者的信心起到重要作用,并帮助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和产品透明度。因此,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实质性的恢复性发展和增长。即资产证券化在全球依然蓬勃振兴。国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力复苏未来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巨大的正向影响和效应。同时,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实践已经深刻证明,资产证券化工具本身作为一项优质的金融创新工具,其丰富的内在效用和机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一点还将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不断印证。因此,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的效应在中国的研究,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效应如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得到有效发挥,以及充分研究如何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深化其效应与功能的运用,亟待破题。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目标和出发点,在着力分析了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着力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在金融与经济宏观和微观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即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模型,对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前后,其经济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以检验和论证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此外,还对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及其效用和功能的进一步充分发挥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经总结归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对策与措施。在研究过程中,论文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包括: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式。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方面,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财务效应与经济效应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正向的影响和作用,对推进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分析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形势,不难看出,我国的金融体系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逐步发展、完善,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必须看到,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还有诸多问题尚需得到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各市场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贯通,直接融资比重依然很低,企业长期融资依然主要依赖银行业贷款,银行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能与职能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依然严重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此外,从我国金融产品发展趋势看,金融业产品品种和结构还很不丰富、合理,银行资产过于向信贷集中,资本市场上固定收益类的债权产品还较少,可以有效联系和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品种和规模还很有限,等等。因此,大力推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应是大势所趋,且时不我待。

张蕊[5](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舒凯彤[6](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提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张利辉[7](2020)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以C银行H省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结构性去杠杆步伐加快,“去产能”行业风险仍将持续暴露,地方政府债务预警信号数量上升,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同时金融政策和监管要求日趋严格,严监管、强监管不断加码,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面临巨大压力,提升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在我国银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化建议,可以为银行业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引申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普遍现状和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C银行H省分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并指出其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C银行H省分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强化信用风险集中度管理、完善合规与风险板块KPI考核体系、多措并举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优化风险预警系统和系统应用、提升信贷人员履职能力、提升普惠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等优化策略。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通过对C银行H省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可行的优化建议,为提升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薛涵予[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苏薪茗[9](2014)在《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已进入全面的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竞争的时代,中国的银行理财业务在过去的10多年间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2013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到了10.2万亿元,事实上已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中规模最大、与广大居民与企业关系最为密切的金融产品。然而,银行理财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它的创新性和对传统业务的冲击,从它诞生到今天,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各种非议,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均把银行理财业务看成是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索罗斯甚至认为它是下一次中国金融危机的来源。因此,准确认识银行理财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回顾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研究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原因,正视银行理财业务现有问题,对现有的产品形态、业务运作模式与盈利方式进行深入的解析,进行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探讨如何化解银行理财业务现有的风险与问题,积极促进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对于搭建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的桥梁,发展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推进未来的金融体系改革和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基础时发现,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金融中介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目前中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与现状,而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委托理财理论、博弈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套利理论则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有着不尽相同的发展特征和驱动因素:既有收入不断增长、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带来的基础性需求,又有金融抑制下银行试图通过理财产品绕过监管考核指标的微观动机;既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不健全情况下的发展机遇,又有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扭曲市场导致的发展方向偏离。在多种因素不断变化,互相作用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才从最初的结构性存款逐渐走向了“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通过对“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的分析,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改变了间接融资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但保留了与间接融资相同的通过信用利差和期限错配利差获得盈利的特征。对银行理财产品“庞氏骗局”和“影子银行”方面的批判,均未抓住问题的本质。进一步通过模型分析,发现银行开展“资金池-资产池”的方式运作理财,其利差始终是正的,并不满足“庞氏条件”,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也并非所谓借新还旧,其背后有充足的资产作为支撑,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绝非“庞氏骗局”。而从一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延续了商业银行一贯审慎的风险偏好,信用风险审查严格,流动性控制也有多重手段,理财资金的投向也有相应的限制,整体风险水平较低,与缺少监管的、高杠杆的“影子银行”从本质和特征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反的,银行理财产品由于承担了过多的银行自营的相关任务,代客理财和银行自营的界限始终模糊,银行理财逐渐成为了“银行的影子”。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的银行在开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时,是以“客户为中心”,依靠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服务来获取客户长期的信任,在此基础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相比之下,我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出“以产品为中心”的特征。由于资产管理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银行过度强调资产管理端的发展,而忽略了客户关系的维护与保持,并逐步出现了“刚性兑付”的困局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脱节的局面。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着一些风险,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也面临诸多问题,但银行理财产品总体风险可控,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也有明显的进展。银行理财业务在国内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关键不在于消灭此类业务,而在于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合理转型。而合理转型不仅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监管指标,打击监管套利等外部监管和市场环境的改进,而且需要确立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进行理财业务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建设,实现产品形态从“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业务运作模式向规范的资产管理转型,实现银行理财顾问服务从简单的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财富管理的转型。通过分析银行理财业务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改革的关系,本文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将呈现出国际化、城镇化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改革提出许多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银行理财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增长,并对发展直接融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银行已从过去简单的信用综合发展成为综合的金融中介。在新的形势下,银行理财业务既面临挑战,更面临机遇。既要看到风险的存在,同时也要看到通过转型,解决“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等问题,真正实现产品的透明和规范,建立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财富管理体系,银行理财业务将成为搭建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的重要桥梁。

苏阳[10](2014)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在收支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决定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体现出组织内部资本积累的成效和水平,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降低流动性风险,进而维持信用体系稳定。实际上,受制于政策、市场、客户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该方面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因此,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盈利模式转型升级的角度探索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为“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形式、以分业监管为主要监管模式”。银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仅意味着银行业市场化机制建设提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也将终结。同时,以余额宝、活期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也将加快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此外,我们看到,自2010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发布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III)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苛的资本监管约束①,亟需调整战略,应对全新监管要求。金融环境的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型。长期以来,宏观层面受到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中观层面受到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制约;政策层面受到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存在“两个主体”的现状:一是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主体,二是批发业务占利差收入的主体。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呈现三方面特点:第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第二,重规模、轻效益、缺乏统一规范,中间业务创收能力低;第三,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成因、转型的障碍及驱动因素等维度展开研究。之后,以美国、德国、瑞士和香港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然后,本文以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2005年-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利用Stata11.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面板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间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与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比起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综合盈利能力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因而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战略调整上可向非利息收入业务倾斜;第三,与传统存贷业务相比,开展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业务对营业利润的提升更为有效,且这种趋势在加剧,这也为我们倡导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业务主导向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第四,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税前人均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九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合成,该合成指标可以测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管理、未来成长能力、资产质量管理、股本扩张能力、成本管理水平、资本获利水平等若干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15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落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指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跟踪监测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及时调整业务重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一个目标,四个维度”。一个目标即: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增长的粗放型高风险模式向利差模式与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型盈利模式转型。而四个维度即:以维持当前净利息水平为基础,以拓展非利息收入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研发水平为驱动,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以期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战略发展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思路。

二、大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框架结构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2.1.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
        2.1.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特征
        2.1.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功能
    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2.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释义
        2.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2.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2.3.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
        2.3.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收益
        2.3.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成本与收益协调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3.1.2 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3.1.3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动力
        3.2.1 信贷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
        3.2.2 信贷制度变迁的外生动力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3.3.1 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制度变迁
        3.3.2 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3.3.3 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趋势
        3.4.1 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多级利益集团博弈
        3.4.2 由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诱致性制度变迁崛起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现状分析
        4.1.1 信贷组织制度分析
        4.1.2 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分析
        4.1.3 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制度分析
        4.1.4 激励约束制度分析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
        4.2.2 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
        4.2.3 信贷文化落后
    4.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非人格化的产权关系
        4.3.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4.3.3 内部部门利益博弈
        4.3.4 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
第5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
    5.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5.1.1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5.1.2 英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5.1.3 日本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5.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启示
        5.2.1 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机构
        5.2.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5.2.3 建立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5.2.4 塑造银行信贷文化
第6章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
    6.1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
        6.1.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组织制度
        6.1.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制度
        6.1.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6.1.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6.1.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激励约束制度
    6.2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
        6.2.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交易制度
        6.2.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
        6.2.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退出制度
    6.3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约束制度
        6.3.1 完善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6.3.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监管制度
        6.3.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制度
    6.4 塑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6.4.1 树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6.4.2 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
        6.4.3 创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1.1.2 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2.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路径的定位选择
        2.1.2 村镇银行的界定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2.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试点实践分析
        2.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
        2.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
        2.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分析
    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要性与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2.3.1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
        2.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经济功能
    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依据
        2.4.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4.2 长尾理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4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发展格局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比较
        3.1.2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2.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3.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3.2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征
        3.3.3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3.3.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3.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4.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特征
        3.4.3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4.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分析
        4.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规划目标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传导过程及规划政策效果分析
        4.1.3 政策传导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应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互助资金对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4.3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分析
        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冲突:商业金融or普惠金融?
        4.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冲突:小型微利or规模经济?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冲突:水平竞争or垂直合作?
        4.3.4 监管冲突:降低准入门槛or严格的审慎监管?
    4.4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4.4.2 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金融市场中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2 法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1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2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宏观政策调整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功能定位
        6.1.2 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
        6.1.3 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2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3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6.3.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良好的目标客户群
        6.3.2 创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6.3.3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6.3.4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6.3.5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6.4.1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货币政策扶持力度
        6.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6.4.3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小微金融存款环境
        6.4.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6)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中国金融脱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金融脱媒的基本概念以及本文核心概念界定
        1.3.1 金融脱媒的基本概念
        1.3.2 金融脱媒的主要成因
        1.3.3 金融脱媒的度量
        1.3.4 衡量融资效率的分类
        1.3.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研究方法、思路和研究计划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计划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1 金融资产规模及结构相关文献
    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
    3 银行业与金融脱媒相关的文献
    4 企业融资与金融脱媒相关文献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脱媒相关文献
    6 金融监管与金融脱媒相关文献
第3章 中国金融脱媒环境与现状分析
    3.1 金融脱媒指标构建与测算
    3.2 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3.2.1 社会融资规模的含义
        3.2.2 社会融资规模对分析金融脱媒的意义
        3.2.3 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脱媒之间的关系
    3.3 发展直接融资的必然性及有利条件
        3.3.1 直接融资的必然性分析
        3.3.2 发展直接融资的有利条件
    3.4 金融脱媒的原因、表现及问题
        3.4.1 金融脱媒的原因
        3.4.2 金融脱媒的表现
        3.4.3 金融脱媒中的问题
    3.5 中国金融脱媒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分析
        3.5.1 中西经济制度背景的差异
        3.5.2 西方国家与中国融结构发展中的对比
        3.5.3 英美成功经验及启示
第4章 金融脱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4.1 区域融资与区域脱媒的表现
        4.1.1 区域经济总量及对比
        4.1.2 区域内部融资额度对比
        4.1.3 区域直接融资变化趋势
    4.2 区域脱媒差异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4.3 结论与对策
第5章 金融脱媒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5.1 银行业面对脱媒的外部环境
        5.1.1 银行业面临的融资环境
        5.1.2 融资环境的特点
    5.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具体影响
    5.3 实证分析
    5.4 结论与对策
第6章 融资方式转变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6.1 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
        6.1.1 制度变迁的类型及背景
        6.1.2 企业融资制度改革的路径
        6.1.3 对中国融资制度变迁的综合评价
    6.2 具体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
    6.3 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6.3.1 融资结构的现状
        6.3.2 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及现状
        6.4.1 企业直接融资构成的对比
        6.4.2 企业债券的发展
        6.4.3 企业直接融资的新进展
    6.5 直接融资工具优势明显
    6.6 有利环境与对策建议
        6.6.1 机遇与有利条件
        6.6.2 结论与建议
第7章 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7.1 社会融资规模及变化在分析货币传导机制的意义
    7.2 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
        7.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
        7.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及主要形式
    7.3 金融脱媒对货币传导机制及最终目标的的影响
        7.3.1 金融脱媒降低了部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
        7.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发生变化
        7.3.3 金融脱媒使间接传导机制更加明显
        7.3.4 金融脱媒对最终货币目标的影响
    7.4 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及分析
    7.5 结论与对策
        7.5.1 结论
        7.5.2 金融脱媒下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对策
第8章 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分析
    8.1 金融监管的含义及内容
    8.2 我国金融监管的演变、现状及问题
    8.3 金融脱媒环境下的潜在风险特征及形式
        8.3.1 潜在风险特征
        8.3.2 风险的新形式
    8.4 改善金融监管的对策
        8.4.1 金融脱媒环境下金融监管的原则
        8.4.2 加强潜在风险的监管
        8.4.3 改进监管制度及体系
第9章 结论与对策
    9.1 本文主要结论
        9.1.1 趋势总结
        9.1.2 金融脱媒中应该认识的几个问题
    9.2 本文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1
附录 A2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1.4.2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4.3 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相结合
    1.5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1 基本结构
        1.5.2 主要内容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实质
        2.1.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2.1.3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2.2.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2.2.3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
        2.2.4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2.3 总结与评价
第3章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分析
    3.1 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3.1.1 资产证券化原理主要内容
        3.1.2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和类别
        3.1.3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3.2 资产证券化效应理论
        3.2.1 资产证券化宏观效应
        3.2.2 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
第4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
    4.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2012 年重启前)
        4.1.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动因
        4.1.2 试点方案设计特点
        4.1.3 法制法规建设历程
        4.1.4 试点运作与实践历程
    4.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重启
        4.2.1 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的原则与思路
        4.2.2 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4.2.3 重启后中国资产证券化发行现状
    4.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特点
第5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宏观效应
    5.1 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促进效应
    5.2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效应
    5.3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化解效应
    5.4 保险市场发展完善的推动效应
    5.5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突破效应
第6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
    6.1 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的因素
    6.2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
        6.2.1 资本补充效应
        6.2.2 资产盘活效应
        6.2.3 风险化解效应
    6.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6.3.1 我国银行业受传统经营模式制约,盈利能力薄弱
        6.3.2 成本降低与收益促进效应
第7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模型检验
    7.1 模型设计分析
    7.2 指标的设定与样本的选取
    7.4 实证检验过程
    7.5 实证结果分析
第8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8.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8.1.1 金融市场基础条件仍显薄弱
        8.1.2 金融市场环境条件尚不完善
        8.1.3 金融市场效率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8.1.4 金融监管仍显滞后
    8.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8.2.1 传统型资产证券化风险
        8.2.2 现代型资产证券化风险
    8.3 深化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
        8.3.1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亟需加强政策设计与环境建设
        8.3.2 加快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要与加强金融监管创新并举
        8.3.3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8.3.4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8.3.5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急需加快人才培养
        8.3.6 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国际合作
附录:中国资产证券化案例统计表(2012 年重启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3.1.1 利率市场化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3.3 本章小结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4.1 直接信用风险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4.2 间接信用风险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设计
        5.2.2 模型设计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2 研究设计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2 研究设计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7.2 研究设计
        7.2.1 变量设计
        7.2.2 模型设计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相关性分析
        7.3.3 回归分析
        7.3.4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8.2 研究设计
        8.2.1 变量设计
        8.2.2 模型设计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8.3.1 描述性统计
        8.3.2 相关性分析
        8.3.3 多元回归分析
        8.3.4 稳健性检验
    8.4 本章小结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9.2 研究设计
        9.2.1 变量设计
        9.2.2 模型设计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9.3.1 描述性统计
        9.3.2 相关性分析
        9.3.3 面板回归分析
        9.3.4 稳健性检验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对策建议
        10.2.1 政府层面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以C银行H省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2.1.1 信贷风险的概念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2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关理论
        2.2.1 资产、负债及综合管理理论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有关理论
        2.3.1 加入巴塞尔委员会前国内理论研究
        2.3.2 加入巴塞尔委员会后国内理论研究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普遍现状
    3.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和操作管理
        3.1.1 商业银行信贷组织结构制度
        3.1.2 商业信贷业务操作管理
    3.2 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制度分析
        3.2.1 信贷风险分类
        3.2.2 信用集中度风险管理
        3.2.3 信贷风险预警
    3.3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
        3.3.2 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
        3.3.3 信贷文化落后
    3.4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
        3.4.1 非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3.4.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3.4.3 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银行H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4.1 C银行H省分行概况及信贷风险管理主要措施
        4.1.1 H省分行概况
        4.1.2 H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措施和亮点
    4.2 C银行H省分行经营情况的区域同业分析
        4.2.1 H省银行业资产情况分析
        4.2.2 H省银行业贷款总额分析
        4.2.3 H省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分析
    4.3 C银行H省分行不良贷款分析
        4.3.1 资产质量整体趋势分析
        4.3.2 不良贷款区域结构分析
        4.3.3 不良贷款客户结构分析
        4.3.4 不良贷款行业分析
        4.3.5 不良贷款产品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C银行H省分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风险管理制度实施存在问题
        5.1.1 信贷业务实质性风险管理职能未达到制度设计预期
        5.1.2 内部管理有效性不足,风险管控主动性有待加强
        5.1.3 人员机构间调动频繁对风险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5.2 信贷业务信用风险集中度管理不力
        5.2.1 区域信用风险集中度管理不力
        5.2.2 行业信用集中度风险较大
        5.2.3 创新产品的信用集中度风险管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5.3 考核和激励制度影响信贷风险管理质量
        5.3.1 考核制度导致的信贷营销冲动影响审批决策质量
        5.3.2 KPI考核体系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引导作用仍待完善
    5.4 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突出
        5.4.1 外部信息不对称影响信贷风险管理
        5.4.2 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影响信贷风险管理
        5.4.3 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能力不足影响信贷风险管理
    5.5 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存在问题
        5.5.1 系统层面存在问题
        5.5.2 操作和应用层面存在不足
    5.6 人员履职能力影响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提升
        5.6.1 “老员工”的经验主义思想阻碍进步
        5.6.2 青年员工经验和阅历不足
        5.6.3 非专业出身的领导人员胜任力不足
        5.6.4 内部机构支持能力不足
        5.6.5 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信贷管理水平
    5.7 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5.7.1 外部数据分散且难以整合
        5.7.2 金融科技人才普遍缺乏
        5.7.3 数字技术存在安全隐患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C银行H省分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6.1 优化信贷风险管理制度
        6.1.1 深化贷(投)前协同调查
        6.1.2 深化贷(投)中独立审查
        6.1.3 深化贷(投)后跟踪检查
        6.1.4 保持信贷队伍的相对稳定
    6.2 强化信用风险集中度管理
        6.2.1 将“主动管理”有效融入银行内部管理
        6.2.2 将“穿透管理”有效融入银行内部管理
        6.2.3 将“金融科技”有效融入银行内部管理
        6.2.4 防范“灰犀牛”潜在风险
    6.3 完善合规与风险板块KPI考核体系
        6.3.1 构建更全面的风险管理KPI考核体系
        6.3.2 建立更合理的KPI考核体系
    6.4 多措并举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
        6.4.1 降低外部信息不对称风险
        6.4.2 降低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
        6.4.3 扩大信息来源和强化信息运用
    6.5 优化风险预警系统和系统应用
        6.5.1 加强项层设计,优化系统功能
        6.5.2 拓宽数据来源,提升应用价值
        6.5.3 完善保障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6.6 提升信贷人员履职能力
        6.6.1 提升信贷人员专业技能
        6.6.2 提升保障部门人员的保障力度和响应水平
        6.6.3 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6.7 提升普惠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6.7.1 提升数据获取能力
        6.7.2 建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
        6.7.3 重视数据但不局限于数据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9)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 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一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与监管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银行理财业务
        二、 银行理财产品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四、 银行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关系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二、 不同维度下的理财产品分类
        三、 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分析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历程回顾
        一、 2002 年至 2007 年:拓宽投资渠道的尝试
        二、 2008 年至 2013 年 4 月:逃避监管的工具
        三、 2013 年 4 月后: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转型
    第四节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
        一、 银行在理财顾问服务中的角色与定位
        二、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流程与特征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发展情况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银行理财业务理论文献综述与实践原因分析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理论文献综述
        一、 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论文献综述
        二、 银行理财产品的当前理论分析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传统理论分析
        四、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当前理论分析
        五、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原因
        一、 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保值增值需要
        二、 金融抑制下的资金脱媒与利率市场化
        三、 机构投资者的缺乏与资产证券化不足
        四、 监管套利与“四万亿计划”
        五、 资本约束与同业竞争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资金池-资产池”业务模式
    第一节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的概况
        一、 “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
        二、 “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优缺点
    第二节 运作模型的建立
        一、 模型假设
        二、 模型建立
        三、 模型的启示
    第三节 市场数据
        一、 模型中相对应的参数选取
        二、 实证数据的应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
    第一节 对“影子银行”的重新审视
        一、 “影子银行”的概念
        二、 “影子银行”的特征与风险
        三、 高度证券化的“影子银行”
    第二节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影子银行”
    第三节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影子”
        一、 国民经济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
        二、 债券市场的发展瓶颈
        三、 监管指标压力与传统业务的限制
    第四节 “银行的影子”为表内提供便利
        一、 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腾挪渠道
        二、 存款考核下的“冲量”工具
        三、 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 开拓客户的重要手段
        五、 “栅栏”原则对“银行的影子”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国际财富管理概况
        一、 国际财富管理业务现状
        二、 财富管理可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内容
        三、 盈利模式
    第二节 全球的资产管理概况-以国家和区域为经
        一、 欧洲的资产管理
        二、 美国的资产管理
        三、 香港的资产管理
        四、 日本的资产管理
    第三节 全球的财富管理概况-以全球主要银行为纬
        一、 瑞银集团的财富管理概况
        二、 汇丰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三、 花旗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四、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的财富管理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第一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一、 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银行理财产品面临的各种风险逐渐上升
        三、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地位和作用
        一、 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二、 银行理财业务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创造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外部监管与市场环境
    第四节 银行理财业务的合理转型
        一、 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栅栏原则”
        二、 银行理财产品运营主体的事业部制建设
        三、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资产池”业务运作模式的转型
        四、 银行理财顾问服务的转型:从代销金融产品到全面的财富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增长、金融体系改革与银行理财业务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
        一、 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二、 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三大风险
        三、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一、 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二、 适应我国实体经济发需要的金融体系改革
    第三节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改革
        一、 银行理财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增长
        二、 银行理财业务与金融体系改革:从“间接融资”走向“直接融资”
        三、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与银行理财业务的未来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0)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维度综述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研究框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一、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二、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一、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内涵与量化指标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依据
        三、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模式及特点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现状及盈利模式定位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特点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盈利模式的成因
        一、 宏观层面: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 中观层面: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
        三、 政策层面: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障碍
        一、 体制性残留的经营惯性
        二、 非息收入战略地位低下
        三、 金融管制的制度性障碍
        四、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下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驱动因素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驱动
        二、 金融脱媒化的影响
        三、 利率市场化的推动
        四、 资本约束强化的要求
        五、 客户需求多元的带动
第四章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第一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革概述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国别比较
        一、 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二、 德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三、 瑞士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四、 香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分析
    第三节 西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一、 样本、数据及方法
        二、 变量的选取及释义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二、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营业利润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指标的合成
        一、 基于因子分析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测算
        二、 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能力得分及变化趋势分析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盈利模式相关性分析
        一、 我国上市银行的的赫芬代尔—赫希曼指数测算
        二、 基于 ROA 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三、 基于合成指标因变量的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回归结论的汇总分析
第六章 提升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构建
    第一节 多措并举维持适宜的净利差水平
        一、 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二、 强化市场导向,完善贷款定价
        三、 开展价值评估,强化成本管控
    第二节 强化内控多元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一、 挖掘深度拓展非息收入渠道
        二、 加强内控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节 注重创新健全金融产品研发机制
        一、 金融创新的宏观路径与研发机制
        二、 创新体系与研发机制的构建策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1)
附录 2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2)
附录 3 上市银行回归原始数据(3)
参考文献

四、大力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 王相东. 吉林大学, 2014(09)
  • [2]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 王信.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3]中国金融脱媒研究[D]. 傅程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4]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D]. 陈凌白. 辽宁大学, 2014(12)
  • [5]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7]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以C银行H省分行为例[D]. 张利辉.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9]银行理财业务机制研究[D]. 苏薪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10]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 苏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标签:;  ;  ;  ;  ;  

大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