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论文文献综述)
郭心鸽[1](2021)在《脑出血急性期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
郭锦晨[2](2021)在《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总结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处方用药规律,以期传承新安医学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新安名方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汪机、孙一奎、余淙、叶桂、汪文绮、程国彭、程文囿、方肇权、程有功等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归纳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等对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熵层次聚类新方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对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医案症状、用药进行频次统计、主成分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TCMID、SEA等筛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TTD等筛选出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用Cyto NCA进行筛选,用MCODE进行PPI网络聚类。利用DAVID数据库和和R语言3.6.3中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配体和受体的半柔性分子对接,最后运用Py MOL、Lig Plot+、MOE软件进行三维和二维可视化分析。结果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之症有内外虚实不同,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孙一奎、孙文胤、方广、余午亭、徐春甫、洪参岐、程国彭、汪文绮、汪昂、吴迈、汪启贤等认为尤以痰为重,常有上焦有痰、痰浊中阻、痰热上扰、肝火挟痰、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痰瘀互阻等;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汪机、吴正伦、程敬通、汪宦、吴楚、吴洋、罗周彦、吴崐、方肇权、郑重光等尤为重视气血不足致眩,气虚包括中气(脾胃之气)虚、元气虚、肾间动气不足等,血虚包括肝血虚、营血虚等,孙一奎、程国彭、汪文绮、罗周彦、汪汝麟、郑重光等重视肾阳不足致眩,阳虚包括脾阳虚、肾阳虚等。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外风内风皆可感,叶天士、程杏轩、程有功、洪桂、王仲奇等认为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阴虚包括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等。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位在于脑(心神),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脾(胃)、肾,与心、肺因五行相互关系也具有一定联系。辨证治疗方面,气血不足者,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阴虚阳亢者,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痰浊中阻者,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下元虚惫者,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坎离失交者,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病关情志者,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用药方面,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如改正四君子汤、改正四物汤、湿痰汤、血虚眩晕汤、气虚眩晕汤、清上丸、壮元汤、香砂六君子汤、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擅用药对配伍,如人参、黄芪,龟甲、牡蛎,半夏、陈皮,半夏、天麻,白芍、生地黄,珍珠母、牡蛎,苦丁茶、夏枯草等。203例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涉及23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次2120次,平均频次9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137味(470次),占比为22.17%,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66味(1650次),占比为77.83%。中药共归18大类,主要为10类,其中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位居前5位。四气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出现和使用最为频繁;五味方面,味甘药、味苦药、味辛药运用最为频繁;归经方面,归肝经药、肺经药、脾经药、肾经药和胃经药出现最为频繁,归肝经药、肺经药和脾经药使用最为频繁。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频次较高的病性证素为痰(湿)、动风、阳亢、火(热)、阴虚。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31组,三项关联药物组合32组,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9组。核心处方组成为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人参、天麻、白芍。得到19组药物聚类组合,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眩晕的15个新方,共提取出22个中药公因子。180例医案包括1673条症状记录,2527条中药记录,对应144种症状,187味中药,症状前六位是眩晕、恶心、食少、乏力、呕吐、苔白腻,中药前六位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症状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004%,系统聚类共得到11组中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得到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32项,症状和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28项。共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193个化合物,整理得到330个靶点,与眩晕相关疾病有149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JUN、AKT1、MAPK8、CCND1等可能是关键治疗靶点,GO分析共包含2827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2480条,分子功能203条,细胞组成144条。KEGG通路分析发现176个条目,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豆甾醇、槲皮素、β胡萝卜素、山奈酚、天麻素、谷固醇。结论1.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辨证治疗方面,别具特色,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擅用药对配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传承。3.数据挖掘方法对新安医家眩晕医案处方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弥补了文献理论研究的局限。4.新安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8味药方简力宏,紧扣脾虚生痰、肝风内作、风痰上扰之病机,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眩晕的病因常有风痰、肝风、肝火、痰浊、脾虚、瘀血等,以本方合用可兼治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眩晕的不同证候和阶段。5.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推测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β-谷甾醇、天麻素、β-胡萝卜素等潜在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AKT1等多个靶点,通过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管径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等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
刘晔[3](2021)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两种方案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种方案对PSMCI患者治疗前后的MoCA、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以期为PSMCI治疗方案的优化选取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4例PSMC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选取于氏头针分区中的顶区、额区和颞区,顶区、额区各刺入五针,颞区刺入三针,针刺方向为向后刺入1-1.5寸,针后捻转,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所有的针共捻转3分钟,留针30min后进行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方法参照《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和《作业疗法》中有关认知训练的部分,每次训练30min。对照组采用与试验组相同的认知训练方案。治疗频率为每隔1-2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oCA、MMSE量表和Barthel指数的测评,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种方案治疗PSMCI的有效性。结果: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有21例完成治疗,对照组有20例完成治疗,共有41例纳入统计分析。1.MoCA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MoC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oCA总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治疗后MoCA量表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和延迟回忆评分较对照组均改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MSE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PSMCI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治疗PSMCI的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治疗PSMCI均有效,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单纯认知训练;2.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提高PSMCI患者的MoCA、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在改善PSMCI患者的MoCA、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认知训练;3.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和单纯认知训练均可改善PS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定向力,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在改善PS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和延迟回忆方面优于单纯认知训练;4.临床可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的方案治疗PSMCI以提高临床疗效。
张文砚[4](2014)在《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明确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常用经方及临床应用概况;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治疗中风病经方的组方规律;通过临床观察与方证辨证,研究中风病急性期六经证型及方证分布的特点,初步明确经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旨在为临床应用经方治疗中风病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方法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对期刊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检索,并手工检索相关书籍,收集经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依据所用经方的不同进行分类,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文献类型(临床试验、经验总结与个案报道)、中医辨证情况、方剂化裁情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收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相关专着中经方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并提取所用经方。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中风经方的组方规律。第二部分:临床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采集一般情况、四诊信息、临床指标等相关资料,采用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辨证方法,得到六经证型及相应方证。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风病急性期六经证型及方证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六经各经病分布与性别、年龄、脑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病史的关系。结果文献研究一1.经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文献共145篇,所应用的经方有33首。将33首经方按六经归属分类,得到治疗6种单经病中风的经方19首,及治疗6种合病中风的经方14首。2.经方治疗阳明病中风的文献数量最多,所用的经方包括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白虎汤、泻心汤、大黄蛰虫丸、古今录验续命汤、风引汤,其中承气汤类文献有50篇,占34.5%。3.在经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145篇文献中,以经验总结与个案报道为主,有91篇,占62.8%;临床试验54篇,占37.2%。在经方的运用方面,有22篇文献应用原方,占18%,大多数均进行了方剂的化裁。其中使用合方者14篇,3篇采用经方与经方合方,11篇采用经方与时方合方。文献研究二基于对筛选出的92个治疗中风的经方进行分析,得到所包含的130种药物及其使用频次。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潜在的新药物组合26个,进一步演化出核心组合8个,并最终聚合成4个候选新方。临床研究1.300例患者共出现21个六经证型,包括6个单经病与15个合病。其中少阳阳明合病的出现率最高,可见于107例患者,占35%,其次为少阳病占17.3%,少阳阳明太阴合病占9.7%,少阳太阴合病占8.3%。经非参数检验,中风病急性期六经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2.300例患者共出现89个方证,以大柴胡汤方证最为常见,有35例,其次为四逆散方证(23例),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21例)、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方证(17例)、四逆散加生石膏方证(13例)、大柴胡汤加茯苓白术方证(12例)、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方证(11例)、小柴胡汤方证(10例)等亦较多见。3.经非参数检验,在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中,六经各经病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有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卒中病史亦对六经各经病的分布无明显影响。结论1.文献报道的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经方,以治疗阳明病的经方为主,其中又以承气汤类为最多见。2.应用经方治疗中风病的文献以临床经验和个案报道为主,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较少,资料可靠性及参考价值较低。3.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所提取得到的4个新处方,组成简练,作用靶向明确,对临床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病及相关新药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4.在中风病急性期,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等六经病的临床表现均有所见,其中少阳病、阳明病较太阳病及三阴病多见;合病较单经病多见,其中以少阳阳明合病最为常见。5.大柴胡汤方证、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最常见方证。
孙琳琳[5](2013)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仅中国每年便新增150-200万病例,其中,缺血性脑中风为最常见中风类型,占全部中风的60-80%。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过程参与中风后损伤级联反应,可能是造成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为循证医学确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在长期恢复过程中效果不显着。大量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手段,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及康复期均有显着效果。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后,中枢损伤局部、对侧脑组织和外周血中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中关键信号的动态变化,从信号传导链、病程发展过程、机体功能整体调控的综合角度,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机制,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手段,阐明针灸对损伤-应激与损伤-修复相关疾病过程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确切的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1、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对造模后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TC染色观察大脑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2、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动物)、假手术组(10只动物)和造模组,造模成功(根据神经功能评分)的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又分为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针刺治疗组(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共4组,每组又分为12h、24h、48h.72h.96h.144h6个时程,每个时程10只动物。取外周血清,ELISA(?)去检测炎性反应相关应激信号-ACTH,内源性危险信号-Hsp70,启动和调节信号-IL-6,IL-1β,损伤效应信号-TNFα的含量;取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患侧与健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启动和调节信号-IL-6、IL-1β,损伤效应信号-TNFα,MMP-9,局部炎症损伤相关粘附、趋化因子-ICAM-1,MCP-1,以及修复信号-TGFβ的表达。3、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动物)和造模组,造模成功(根据神经功能评分)的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又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1组(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针刺治疗2组(百会配伍患侧足三里穴),共4组,每组又分为12h、24h、48h、72h、96h、144h6个时程,每个时程10只动物。取取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患侧组织中IL-6,TNFα,MCP-1,TGFβ的表达。研究结果:1、模型评价:TTC染色发现缺血局部脑组织出现典型染色缺失,呈现白色,与大脑中动脉支配区域相符,视交叉前后梗死灶比较稳定。HE染色镜下观察发现,梗死中心区染色变浅,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核固缩,核仁变小,形态不规则;问质水肿;内皮细胞肿胀;可以见到大量网格状空泡。2、针刺对血清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ACTH,IL-1β,IL=6,TNF α,Hsp70,在损伤发展过程中呈现典型双峰曲线模式,且各信号变化趋势相似。ACTH在12h到达第一峰峰值,在48h达第二.峰峰值;IL-1β, IL-6, TNFα, Hsp70均在24h到达第一峰峰值,在72-96h达第二峰峰值。假手术组ACTH,IL-6,TNFα,Hsp70呈现相似双峰表达趋势,IL-1β仅72h高于生理水平。给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电针治疗后,可显着下调外周血请中炎性反应信号ACTH,IL-1β,IL-6,TNF α, Hsp70的第一峰表达水平;显着下调ACTH,IL-1β,TNFα的第二峰表达水平;上调1L-6的第二峰表达水平。3、针刺对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IL-6,IL-1β,MMP-9, ICAM-1,MCP-1,TGFβ,在损伤发展过程中呈现典型双峰曲线模式;均在12-24h到达第一峰峰值;IL-6在96h时到达第二峰峰值;IL-1β,MMP-9在48h即到达第二峰峰值;ICAM-1,MCP-1,TGFβ在72h到达第二峰峰值;TNFα第一峰于第二峰融合,12h开始持续增高,24h到达峰值,保持较高水平至72h。假手术组呈现相似表达趋势。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健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均呈现典型双峰信号IL-6,IL-1β,TNFα,ICAM-1,MCP-1,TGFβ在12-24h到达第一峰峰值;IL-6在96h时到达第二峰峰值;IL-1β自48h持续增高,144h时到达最高值;TNFα在48h到达第一峰峰值;ICAM-1,MCP-1,TGFβ在72h到达第二峰峰值;MMP-9在48h达到第一峰峰值,自72h持续增高,144h到达最高值。假手术组呈现相似表达趋势。模型大鼠给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电针治疗后,对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是:对患侧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MMP-9,MCP-1,TGFβ的表达水平均有全程下调作用;对健侧脑组织中IL-6,MMP-9,MCP-1,TGFβ的表达水平均有全程下调作用;对健侧脑组织中IL-6,MMP-9损伤急性期(48h)的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而针刺治疗组ICAM-1的表达在患侧脑组织中72h前呈增高趋势,在健侧脑组织中48h前呈增高趋势。针刺治疗后,患侧脑组织中IL-6,ICAM-1第二峰的表达提前出现;健侧脑组织中,IL-6,IL-1β,MMP-9,ICAM-1,MCP-1,TGFβ第二峰的表达提前出现。4、针刺不同穴组对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百会穴配伍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对比选取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能够显着下调模型大鼠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IL-6,TNFα,MCP-1,TGFβ的全程表达水平和第一峰、第二峰的峰值;IL-6,TGFβ第二峰的表达提前。研究结论:1、血管内栓阻断线法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梗塞并产生功能障碍,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启动了机体局部与整体,包括外周血清、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免疫相关的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模型复制成功。2、电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对机体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发挥网络调节作用,整体影响了外周血清、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应激信号、内源性危险信号、启动和调节信号、损伤效应信号、联络信号、修复信号的表达;电针可能通过抑制机体过度应激、减轻炎性损伤过程、促进细胞间联系、提前启动修复功能、调动健侧脑组织进行调节代偿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3、百会配伍足三里穴对比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能够更好调节机体对炎症应激、损伤的反应,减轻炎性反应及炎症损伤,更早启动修复功能;提示头部穴位、肢体穴位联合运用干预炎症损伤的效应优于单纯头部取穴。
李琳[6](1998)在《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文中研究表明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李琳(江苏省徐州市财贸医院,徐州221005)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经方中医药疗法中图号R279.743.3笔者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根据其病理特点与表现,常投用经方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后世方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虽不能尽愈...
刘若凡[7](2021)在《基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血肿的影响及应用时间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系统回顾并分析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RCT)中活血化瘀法的干预时点及药物特点;2.基于文献分析结果,设置不同干预时点,以脑血疏口服液作为代表活血化瘀法的实验药物,探索脑血疏口服液不同时点应用对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肿体积的影响,探讨其用药时间窗;3.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脑血疏口服液影响血肿吸收的潜在效应机制。方法:1.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的RCT,并查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linicalTrials.gov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限均为2001年至2020年,文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以脑出血、脑出血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卒中急性期、活血、化瘀、破血、逐瘀等为检索词。将纳入研究中涉及的干预时点、药物、方药组成等录入Excel中建立文献数据库,运用SPSS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2.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预给药组(C组)、造模后6h给药组(E组)、造模后24h给药组(G组)5组,每组8只。采用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前,C组予1.8 mL/kg.d-1脑血疏口服液灌胃7 d,其余4组予1.8mL/kg·d-1生理盐水灌胃7d;造模后,A组和B组予1.8mL/kg.d-1生理盐水灌胃,C组和E组在造模6h后予1.8 mL/kg·d-1脑血疏口服液灌胃,G组在造模24h后予1.8 mL/kg·d-1脑血疏口服液灌胃,每组大鼠均每隔24h给药一次,共3d。术后1d、3d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大鼠行为学进行记录和评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扫描获得大鼠颅脑影像,使用Sante DICOM Viewer软件重复3次测量取平均值,利用公式计算获得血肿体积并计算血肿吸收率。用药3 d后大鼠断头取脑,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36蛋白表达情况。3.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Pubchem数据库获得脑血疏口服液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ADME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有效活性成分筛选和靶点预测,采用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获得脑出血血肿吸收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及插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初步探索脑血疏口服液影响脑出血血肿吸收的可能机制。结果:1.共纳入102项RCT,29项研究未对活血化瘀药的干预时间进行详细说明,1项研究将干预时间限制在发病6 h内,2项研究将干预时点明确至发病6-24 h内,共有31项研究将活血化瘀药的干预时点明确在发病24 h后。明确用药时点的73项研究中,共55项研究使用中药汤剂、口服液或胶囊等口服活血化瘀药,涉及处方40个,中药68味,用药频次总共320次,结合治疗思路可以聚类为四大类,第一类包括大黄、水蛭、川芎、三七、赤芍、桃仁、红花、黄芪、石菖蒲、蒲黄、丹参、地龙、芒硝、牛膝,第二类包括泽泻、猪苓、土鳖虫,第三类包括茯苓、益母草、甘草,第四类包括黄芩、栀子、厚朴、当归。2.造模后第1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B组、C组、E组及G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造模1 d后相比,造模3d后各组大鼠评分均有下降,其中B组、C组、E组及G组评分下降明显(P<0.05);造模后第3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与B组相比,C组及E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造模后1 d使用MRI扫描比较血肿体积,B组、C组、E组及G组的大鼠血肿体积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d进行MRI扫描,与造模后1 d测得大鼠血肿体积相比,C组、E组、G组造模后3 d测得血肿体积减小(P<0.05);造模后3 d测得各组大鼠血肿体积进行比较,C组、E组的大鼠血肿体积小于B组(P<0.05);与B组相比,C组、E组的血肿吸收率显着提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组、E组及G组的CD36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和E组的CD36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C组、E组和G组光镜下可见血肿周围CD36免疫标记阳性表达染色加深,数量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B组相比,C组、E组和G组的大鼠血肿周围CD36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3.经筛选后得到脑血疏口服液包含候选活性成分共235个,其中川芎73个,大黄28个,黄芪33个,牡丹皮21个,牛膝32个,石菖蒲51个,水蛭33个;预测后得到229个潜在作用靶点,其中川芎40个,大黄66个,黄芪123个,牡丹皮107个,牛膝114个,石菖蒲116个,水蛭45个;借助Cytoscape构建有效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每个活性成分平均与9.9个预测靶点相互作用,每个预测靶点平均与2.7个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经筛选获得脑出血血肿吸收的相关靶点437个;通过构建脑血疏口服液影响脑出血血肿吸收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后获得关键靶点126个。对126个关键靶点分别进行GO功能注释,共得到43条生物学过程信息、68条细胞组分信息、39条分子功能信息(均P<0.05);对126个关键靶点进行KEGG富集分析,得到72条信号通路(均P<0.01),聚类后得到34大类信号通路,结合前项研究中CD36研究结果,预测通过调节 Toll 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号通路调控CD36蛋白表达,可能是脑血疏口服液影响脑出血血肿吸收的作用机制之一。结论:1.脑血疏口服液在脑出血急性期6 h内给药未加重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未导致大鼠血肿扩大。脑血疏口服液在脑出血急性期6 h内给药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促进大鼠血肿吸收,优于在脑出血后24h给药,脑出血后6h内使用脑血疏口服液对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血肿吸收最有益。脑出血后6 h内使用脑血疏口服液可通过提高CD36蛋白表达更早启动血肿清除。2.脑血疏口服液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调控多个靶点促进血肿吸收,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结合前项研究结果,预测脑血疏口服液可以通过调节TLR/NF-κB信号通路调控CD36蛋白表达,促进内源性血肿清除。
窦豆[8](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万裕萍,龚墩,龚阳陵[9](2021)在《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既往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表现为脑干、小脑功能受损的一组症候群[1]。有研究显示[2],PCIV占比约28.8%,其发病与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后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流受限有关。历代中医从风、火、痰、瘀、虚来论治眩晕,其中瘀、虚在PCIV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观察运用针药结合的手段,通过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PCIV的临床疗效,
刘秀颜[10](2020)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剂。本试验通过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颅内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及颅内压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在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提供临床研究支持,同时也为中医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所选取的306个病例均来自于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外科病房,被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纳入标准。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6例患者等比例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的总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评患者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测评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颅内压水平的变化。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数据的变化来评价补阳还五汤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着性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差值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性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显着性升高(P<0.01)。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血肿体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血肿体积显着性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的颅内血肿体积总有效率为99%,对照组为9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水肿体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脑水肿体积均显着性增加(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将性减少(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着性增多(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脑肿体积均显着性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脑水肿体积显着性减少(P<0.01)。治疗组脑水肿体积总有效率为25%,对照组为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压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与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均显着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颅内压显着性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显着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的颅内压等级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颅内压等级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异常指标分布均未见显着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促进患者颅内血肿、脑水肿的吸收,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安全、有效的。
二、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 古代医家及着作对眩晕的认识 |
1.1 眩晕的病名溯源 |
1.2 眩晕的病因病机 |
1.3 眩晕的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
2.1 邓铁涛 |
2.2 路志正 |
2.3 颜德馨 |
2.4 颜正华 |
2.5 方和谦 |
2.6 李振华 |
2.7 刘志明 |
2.8 段富津 |
2.9 张学文 |
2.10 李士懋 |
2.11 熊继柏 |
2.12 王乐匋 |
第二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研究 |
1 代表性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 |
1.1 汪机 |
1.2 孙一奎 |
1.3 余淙 |
1.4 叶桂 |
1.5 汪文绮 |
1.6 程国彭 |
1.7 程文囿 |
1.8 方肇权 |
1.9 程有功 |
2 总体诊治眩晕经验 |
2.1 病因病机方面 |
2.1.1 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2.1.2 外风内风皆可感,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 |
2.1.3 实者,病理因素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 |
2.1.4 虚者,责之于脏腑气血阴阳四端 |
2.2 病位在脑(心神),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 |
2.3 辨证治疗方面 |
2.3.1 气血不足,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 |
2.3.2 阴虚阳亢,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 |
2.3.3 痰浊中阻,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 |
2.3.4 下元虚惫,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 |
2.3.5 坎离失交,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 |
2.3.6 病关情志,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 |
2.4 灵活用药,擅用药对 |
第三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 |
1.4 数据规范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频次、频率分析 |
2.2 中药的类别分析 |
2.3 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
2.4 证素频次、频率分析 |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2.6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
2.7 中药系统聚类分析 |
2.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
2.9 中药主成分因子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频次、频率 |
3.2 中药类别 |
3.3 中药性味归经 |
3.4 证素频次、频率 |
3.5 中药关联规则 |
3.6 中药复杂网络 |
3.7 中药系统聚类 |
3.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 |
3.9 中药主成分公因子 |
第四部分 新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频数分析 |
2.2 症状、药物频数分析 |
2.3 症状因子分析 |
2.4 中药聚类分析 |
2.5 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主要软件和数据库 |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预测 |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靶点预测 |
1.4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预测 |
1.5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1.6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1.7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 |
1.8 PPI网络聚类 |
1.9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 |
1.10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 |
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靶点 |
2.3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 |
2.4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2.5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2.6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分析 |
2.7 PPI网络聚类分析 |
2.8 药物-疾病-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9 分子对接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一、西医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
1 概述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诊断标准 |
4 西医治疗 |
5 小结 |
二、中医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
1 病名由来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时点 |
2.5 安全性分析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入组、脱落情况 |
3.2 基线资料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两组的情况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针刺方法选取依据 |
5.2 认知训练在PSMCI中的应用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4 对于本试验研究的思考 |
5.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常用经方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方治疗脑卒中(中风病)急性期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文献的经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中风病经方组方规律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脑中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3 缺血性脑中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
4 缺血性脑中风病理损伤机制研究 |
5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风的中医学认识 |
1 引言 |
2 中医对中风病名的认识 |
3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中医对中风的治疗 |
5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缺血性脑中风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针灸治疗中风的古代文献描述 |
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研究 |
4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相关规律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四 针刺不同穴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动物和模型的选择 |
2 造模评价染色组织学方法的选择 |
3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
4 针刺穴位的选择 |
5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炎性反应的影响 |
6 针刺不同穴组对中风炎性反应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血肿的影响及应用时间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内科治疗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现代医学内科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研究进展 |
3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复方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 |
1 前言 |
2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相关数据库 |
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文献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活血化瘀法不同时点干预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脑血疏口服液促进脑出血血肿吸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功能改变的流行病学 |
第二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 |
一、病理生理机制 |
二、中医病因病机 |
第三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功能的改变 |
一、运动功能 |
二、语言功能 |
三、认知功能 |
四、意识水平 |
第四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神经功能评价的相关指标 |
一、NIHSS评分 |
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
三、GCS评分 |
四、认知功能 |
五、其他 |
第五节 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
一、西医治疗方法 |
二、中医治疗方法 |
三、康复治疗方法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节 技术线路 |
第三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筛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计算 |
二、随机分组 |
三、干预措施 |
四、观察指标 |
五、观测方法 |
六、数据收集及管理 |
七、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第五节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
一、两组患者性别比例比较 |
二、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构成比比较 |
三、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平均动脉压、发病时间比较 |
第二节 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分析 |
一、NIHSS评分 |
二、中医证候评分 |
三、颅内血肿体积 |
四、脑水肿体积 |
五、颅内压比较 |
第三节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脑出血的概况 |
第二节 试验结果探讨及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
附录2: 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附录3: 参与临床实验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随机数字列表及随机抽样入组结果 |
附录5: NIHSS评分量表 |
附录6: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出血急性期西医治疗联合针刺治疗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郭心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D]. 刘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研究[D]. 张文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孙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6]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J]. 李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01)
- [7]基于脑出血急性期大鼠模型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血肿的影响及应用时间窗[D]. 刘若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补阳还五汤结合头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 万裕萍,龚墩,龚阳陵. 湖北中医杂志, 2021(02)
- [10]补阳还五汤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秀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