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边疆[1](2012)在《润滑剂对轮轨摩擦与磨损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虽然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在不断更新,可是如何在更为苛刻的条件下让机械设备持久稳定的工作,提高机械效率与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能,减少维护、修理与停工损耗,节约能源与减少材料损耗等重大问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轮轨润滑主要是为了减轻车轮与钢轨的磨耗,但还可以降低轮轨内部剪切应力,这有利于减轻轮轨表面的接触疲劳损伤以及降低车轮脱轨系数,还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所以,要从科学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来研究轮轨润滑。利用MMS-2A磨损试验机模拟轮轨系统在不同润滑剂下的摩擦与磨损行为,研究四种润滑剂对轮轨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润滑油、二硫化钼锂基脂、植物油、石墨钙基脂四种润滑剂,并且通过对摩擦副的摩擦系数、硬度、磨损量、磨痕宽度、磨痕深度和磨斑形貌对比分析了四种轮轨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论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与干态下的轮轨摩擦副相比,四种润滑剂都使轮轨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减小。在四种润滑剂中,使用润滑油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最大,使用二硫化钼锂基脂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使用润滑油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使用植物油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较使用二硫化钼锂基脂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使用石墨钙基脂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是四种润滑剂中最小的。石墨钙基脂在四种润滑剂中的润滑效果最好。(2)试验结束后,轮轨试样的接触表面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硬度值比较为:使用润滑油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硬度值最大,其次是使用植物油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硬度值,然后是使用二硫化钼锂基脂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硬度值,最小的是使用石墨钙基脂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硬度值。(3)与干态下轮轨试样相比,使用润滑剂均使轮轨试样的磨损量降低,而且在轮轨润滑剂的作用下,轮轨试样表面的磨痕深度和宽度都减小。在四种润滑剂中,其影响程度比较为:使用润滑油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磨痕深度和宽度都最大,与润滑油比使用二硫化钼锂基脂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磨痕深度和宽度都略小,与二硫化钼锂基脂比使用植物油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磨痕深度和宽度都略小,使用石墨钙基脂的轮轨试样表面的磨痕深度和宽度都最小。
高佩宝[2](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复合闸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单一的铸铁闸瓦、高摩合成闸瓦、粉末冶金闸瓦已经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很经济的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使用要求。需要进一步研制能有效降低车轮的热损伤、在频繁制动条件下无热衰退、摩擦性能稳定、保障行车安全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闸瓦。为此本文在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合成闸瓦(以下简称CT-Ⅰ型地铁闸瓦)的结构、使用要求基础上,确定研制一种带有铸铁镶块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复合闸瓦(以下简称CT-Ⅱ型地铁闸瓦)。首先,对铸铁镶块预期功能、用途,以及不同铸铁材料的硬度、力学、摩擦等参数进行测定,同时与CT-Ⅰ型地铁闸瓦、铸铁闸瓦、客车车轮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优选出铸铁镶块的材质。然后,对铸铁镶块外形进行了结构设计,进而研发出一种带有小钢板的铸铁镶块,再将两个铸铁镶块的小钢板分别焊接在CT-Ⅰ型地铁闸瓦瓦背上,制得CT-Ⅱ型地铁闸瓦瓦背。再次,在CT-Ⅰ型地铁闸瓦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将密炼好的颗粒摩擦材料压制在CT-Ⅱ型地铁闸瓦瓦背上,经固化、加工后制得CT-Ⅱ型地铁闸瓦。最后,本文通过对试制的CT-Ⅱ型地铁闸瓦的物理、化学、摩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并且进行了装车考验及长期运行的考核。结果表明,所研制的CT-Ⅱ型地铁闸瓦可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闸瓦的使用要求,即CT-Ⅱ型地铁闸瓦在频繁制动条件下无热衰退,摩擦性能稳定,有效降低车轮的热损伤,延长闸瓦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而且是一种不含铅和石棉的绿色环保产品。
李文奎[3](1967)在《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文中提出 哈尔滨铁路局南岔机务段广大乘务员、检修工人以及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响应林彪同志的号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抓革命,促生产,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敢想、敢干、敢革命的精神,为减少机车在运用中的部件磨耗,进一步
褚政宇[4](2019)在《基于降维电化学模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析锂快充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新能源汽车是目前行业热点,其技术核心是车用动力电池,而电池快速充电是一大难题。充电的限速步骤不在充电机而在电池自身,单纯增加充电功率而不考虑电池对功率的接受能力将严重损害电池安全和寿命。因此,开发电池安全快充策略是突破充电瓶颈的关键。本文以大容量车用锂离子电池为对象,从机理研究、模型构建与参数辨识、状态观测与优化控制三个方面对充电安全问题进行剖析,最终开发了无析锂快充策略。对充电滥用条件下电池衰减进行了研究和机理辨识,建立了集总参数降维负极电位估计模型,借助开发的稳定内部电位传感器提出了基于电极分解和频域分解的多阶段集总电化学参数辨识方法。基于降维模型设计了负极电位观测器及自适应时变电流安全快充策略,实现了电池无析锂安全快充,并提出了无析锂意义下的时间最优充电策略。首先,研究了充电滥用下电池衰减机理,阐释了负极析锂反应机制。通过低温加速寿命实验,分析并总结了电池“非线性”衰减规律。基于原位分析和材料形貌表征辨识了充电衰减核心机理为负极析锂导致的活性锂离子损失。针对衰减后的容量恢复现象,基于电压微分和内部电位信号,研究了锂析出后的重嵌入现象,总结了完整的析锂反应机制,明确了抑制析锂的关键在于控制负极电位。第二,建立了集总参数降维负极电位估计模型,开发了集总电化学参数辨识方法。从全维电化学模型出发,通过模型重构得到了电化学模型最小参数集,进而通过推导状态变量的传递函数建立了降维负极电位估计模型。构建了考虑非理想颗粒效应修正的固液相界面通用频域模型,提升了降维模型精度。提高了内部电位传感器稳定性,通过内置式传感器阻隔效应分析,提出了精确测量的方法。依托传感器提出了基于电极分解和频域分解的分阶段参数辨识方法。最后,开发了基于负极电位观测器和电流在线控制器的安全无损快充策略。基于负极电位估计模型,开发了负极电位闭环观测器;基于负极电位在线观测开发了电流在线优化控制器,通过观测器和控制器耦合控制实现了安全快充。针对虚拟电池和商用电池开展了快充测试。耐久性实验表明充电策略安全无析锂。基于安全快充实验结果,提出了锂离子电池的最优充电原则,给出了最优充电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对充电效果进行了验证。
大连机车车辆厂东风型机车质量调查组[5](1970)在《关于东风型内燃机车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及改进的建议》文中指出 引言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
二、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剂对轮轨摩擦与磨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摩擦与磨损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轮轨摩擦磨损及危害 |
1.2 润滑技术与工业现状 |
1.2.1 润滑的作用与应用状况 |
1.2.2 润滑剂的分类 |
1.2.3 润滑剂工业现状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2.1 试验设置与装备 |
2.1.1 微机控制磨损试验机 |
2.1.2 磨痕轮廓分析设备 |
2.1.3 磨斑形貌分析设备 |
2.1.4 磨损量和硬度分析设备 |
2.2 试验材料 |
2.2.1 轮轨试样的制备及其成分 |
2.2.2 润滑剂 |
2.3 模拟准则及模拟载荷 |
2.3.1 试验模拟准则 |
2.3.2 试验模拟载荷的计算 |
2.4 试验方法及试验参数 |
2.4.1 试验过程 |
2.4.2 试验参数的设定 |
第3章 润滑剂的摩擦磨损特性 |
3.1 干态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
3.1.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3.1.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3.1.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3.1.4 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3.1.5 磨痕轮廓分析 |
3.1.6 磨斑分析 |
3.2 润滑油的摩擦磨损特性 |
3.2.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3.2.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3.2.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3.2.4 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3.2.5 磨痕轮廓分析 |
3.2.6 磨斑分析 |
3.3 二硫化钼锂基脂的摩擦磨损特性 |
3.3.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3.3.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3.3.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3.3.4 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3.3.5 磨痕轮廓分析 |
3.3.6 磨斑分析 |
3.4 植物油的摩擦磨损特性 |
3.4.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3.4.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3.4.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3.4.4 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3.4.5 磨痕轮廓分析 |
3.4.6 磨斑分析 |
3.5 石墨钙基脂的摩擦磨损特性 |
3.5.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3.5.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3.5.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3.5.4 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3.5.5 磨痕轮廓分析 |
3.5.6 磨斑分析 |
3.6 不同添加剂的摩擦磨损特性对比 |
3.6.1 摩擦系数的对比 |
3.6.2 硬度的对比 |
3.6.3 磨损量的对比 |
3.6.4 表面磨损的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石墨钙基脂的摩擦磨损特性 |
4.1 220N下摩擦磨损特性 |
4.1.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4.1.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4.1.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4.2 250N下摩擦磨损特性 |
4.2.1 摩擦系数观测阶段 |
4.2.2 磨损量测量阶段 |
4.2.3 表面硬度测量阶段 |
4.3 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对比 |
4.3.1 摩擦系数的对比 |
4.3.2 硬度的对比 |
4.3.3 磨损量的对比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复合闸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本章引论 |
1.2 国内外闸瓦的发展 |
1.2.1 铸铁闸瓦 |
1.2.2 合成闸瓦 |
1.2.3 粉末冶金闸瓦 |
1.2.4 复合闸瓦 |
1.3 研究背景 |
1.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闸瓦的发展及现状 |
1.3.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闸瓦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总体方案 |
2.2 实验原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CT-Ⅱ型地铁闸瓦瓦背的研制 |
3.1 铸铁镶块硬度的研究 |
3.2 铸铁镶块力学性能的研究 |
3.3 铸铁镶块导热性能的研究 |
3.4 铸铁镶块摩擦性能的研究 |
3.5 铸铁镶块外形结构及与瓦背结合力的研究 |
3.5.1 铸铁镶块外形结构设计的原则 |
3.5.2 铸铁镶块及CT-Ⅱ型地铁闸瓦瓦背的制备 |
3.5.3 铸铁镶块与瓦背结合力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CT-Ⅱ型地铁闸瓦的研制 |
4.1 CT-Ⅱ型地铁闸瓦的结构设计 |
4.2 CT-Ⅱ型地铁闸瓦的制备 |
4.2.1 颗粒制造 |
4.2.2 瓦背处理 |
4.2.3 压制成型 |
4.2.4 固化处理 |
4.2.5 机械加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CT-Ⅱ型地铁闸瓦的性能检测 |
5.1 CT-Ⅱ型地铁闸瓦的理化性能检测 |
5.2 CT-Ⅱ型地铁闸瓦的静态力学性能检测 |
5.3 CT-Ⅱ型地铁闸瓦的摩擦性能检测 |
5.3.1 制动摩擦性能检测 |
5.3.2 制动可靠性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T-Ⅱ型地铁闸瓦的装车运行试验 |
6.1 北京地铁13号线装车运用情况 |
6.1.1 北京地铁13号线基本情况 |
6.1.2 整车制动实验 |
6.1.3 正线使用寿命 |
6.1.4 CT-Ⅱ型地铁闸瓦的运用状态 |
6.1.5 CT-Ⅱ型地铁闸瓦对车轮的影响情况 |
6.2 北京地铁10号线装车运用情况 |
6.2.1 北京地铁10号线基本情况 |
6.2.2 整车制动实验 |
6.2.3 正线使用寿命 |
6.2.4 CT-Ⅱ型地铁闸瓦的运用状态 |
6.2.5 CT-Ⅱ型地铁闸瓦对车轮的影响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降维电化学模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析锂快充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为能源战略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
1.1.2 新能源车技术核心:动力电池技术 |
1.1.3 电动汽车充电问题 |
1.1.4 课题提出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1.2.1 锂离子电池充电耐久性与安全性衰减机理研究现状 |
1.2.1.1 充电耐久性影响机理 |
1.2.1.2 充电安全性影响机理 |
1.2.2 锂离子电池用参比电极研究现状 |
1.2.3 面向控制的电化学机理模型与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
1.2.3.1 电化学机理模型简化 |
1.2.3.2 电化学模型参数辨识 |
1.2.4 快速充电策略研究现状 |
第2章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充电衰减机理 |
2.1 本章引言 |
2.2 低温充电加速衰减实验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容量与内阻衰减分析 |
2.3 衰减机理辨识 |
2.3.1 基于ICA的衰减机理辨识 |
2.3.2 基于预后模型的定量衰减估计 |
2.3.3 电池材料形貌表征 |
2.4 析锂副反应行为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总参数负极电位估计模型构建 |
3.1 本章引言 |
3.2 集总参数电化学模型重构 |
3.2.1 模型重构 |
3.2.2 全维集总参数模型总结 |
3.3 通用界面模型及修正 |
3.3.1 通用界面模型 |
3.3.1.1 界面定义 |
3.3.1.2 颗粒/SEI膜界面 |
3.3.1.3 SEI膜/电解液界面 |
3.3.1.4 全阻抗模型 |
3.3.1.5 考虑CPE特性 |
3.4 集总参数电化学模型降维 |
3.4.1 负极电位传递函数推导 |
3.4.2 其余状态传递函数推导 |
3.4.3 模型降维与时域响应 |
3.4.4 恒流工况对比 |
3.4.5 FUDS工况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负极电位传感器的模型参数辨识 |
4.1 本章引言 |
4.2 稳定内部电位传感器开发 |
4.2.1 新型参比电极设计与测试 |
4.2.2 误差分析动态实验设计 |
4.2.3 二维有限元电化学模型 |
4.3 内置式传感器阻隔效应解析 |
4.3.1 电极电位的反常特性 |
4.3.2 反常电位模型拟合 |
4.3.3 反常特性的解释:阻隔效应 |
4.3.4 实现精确测量: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4.1 传感器宽度 |
4.3.4.2 传感器厚度 |
4.3.4.3 测试电流倍率 |
4.4 基于电极和频域分解的参数辨识方法 |
4.4.1 修正的“大倍率”模型 |
4.4.2 固液相界面模型 |
4.4.3 分阶段参数辨识方法 |
4.4.3.1 OCV测试 |
4.4.3.2 瞬态测试 |
4.4.3.3 稳态测试 |
4.4.3.4 全频域综合测试 |
4.4.4 辨识方法总结 |
4.5 参数辨识结果与分析 |
4.5.1 辨识过程与结果对比 |
4.5.2 辨识参数集时域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负极电位观测的无析锂安全快充策略 |
5.1 本章引言 |
5.2 安全快充策略开发与仿真测试 |
5.2.1 负极电位观测器 |
5.2.2 电流在线优化控制器 |
5.2.3 不同初始状态充电策略效果测试 |
5.2.4 噪声干扰下的鲁棒性测试 |
5.3 安全快充策略实验验证 |
5.4 最优充电理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剂对轮轨摩擦与磨损的影响研究[D]. 边疆.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高摩复合闸瓦的研究[D]. 高佩宝. 清华大学, 2016(06)
- [3]二硫化钼在蒸汽机车上的应用[J]. 李文奎. 火车头, 1967(03)
- [4]基于降维电化学模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析锂快充控制[D]. 褚政宇. 清华大学, 2019(02)
- [5]关于东风型内燃机车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及改进的建议[J]. 大连机车车辆厂东风型机车质量调查组. 火车头, 19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