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刘珣[1](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陈实[2](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付晓琳[3](2016)在《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探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经济、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中美大国之间频繁的政府和民间往来,越来越多的美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不论是为了来华美国留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汉语,还是汉语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对于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探究是有必要的、有意义的。本研究通过调查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态度、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和对中国人的态度,来探究其在汉语学习中的综合态度,包括整体态度和差异性态度。同时,调查其对汉语学习和汉字的具体评价,以及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等问题。最后,综合数据和资料的结果,总结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建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语言态度理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教育理论。研究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本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进一步支持、补充说明和验证,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真实、有效。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本文的理论基础——语言学习态度的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量表与问卷的设计,以及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报告。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出《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量表》、《来华美国留学生中国文化态度调查量表》和《来华美国留学生中国人态度调查量表》。第三章运用SPSS软件,分析调查结果,结合访谈观察,对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进行探究,包括整体分析和差异性分析,以及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学习、汉字的具体看法、汉语学习中的难点和英语、汉语评价对比。第四章运用SPSS软件,分析调查结果,考察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评价,包括整体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同时结合访谈及问卷主观开放性评价性问题的回答,进一步补充说明。第五章思考与教学建议,根据研究数据分析,对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特点进行总结,本着正向引导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思考与建议。第六章结语部分综述本研究的相关学术背景、前人研究的局限、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主要方法、研究结论、创新点、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空间。研究结果表明: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均比较积极,但是其汉语学习态度和对中国人的态度评价得分要高于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评价得分。被试学习者的不同背景因素会对其汉语学习态度、中国文化态度和对中国人的态度造成影响。大部分来华美国留学生认为汉语学习很难,但是很值得。同时,在汉语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集中存在说和写的部分,特别是声调和汉字。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调查研究对象为来华美国留学生,较为具体,有针对性。而且对于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进行调查,不仅包括汉语学习态度,还综合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的评价和看法。针对此研究对象,进行了较深程度的纵向剖析,同时对于汉语学习态度这一课题的覆盖而也比较全面,进一步补充、扩展了当前对于汉语学习态度课题的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总结出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特点,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刘甜甜[4](2013)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和发展现状、养生旅游发展概况、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大量关于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进而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构建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体系。并以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和验证,提出了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和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相关开发意见指导,并因地制宜地指出具有较强适宜性的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本文研究的具体步骤是:选择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求解判断矩阵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设置评价指标标准表;最后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非结构型决策理论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各指标的隶属级别以及各分项目的指数值。这种评价方法不仅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自身条件、评价者给出的评价结果,还结合了对评价者的评价。与层次分析法相比较,本文的评价方法对最后评价结果的统计过程进行了优化。可以使我们对评价对象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采用反复过滤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和研讨会等方式最终确立了60个指标,进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评价体系中所列的因素逐个、逐层进行研究,结合以往权威人士对这些因素评价的研究结果,并通过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结合专家咨询法,筛选确定了每个子系统对应的基本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从而进行定量化或定性分析。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专家咨询意见,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得出自然保护区绩效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分析。由权重计算结果可知:对于自然保护区而言,影响养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子是养生需求(65.8),其次是旅游条件(16.8),再次是旅游基础(9.5),最后是养生产品(7.9)。根据养生旅游指标综合评价得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根据分项目绩效指数得分值,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体验型自然保护区、产出型自然保护区、失衡型自然保护区。同时,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原有的60个指标要素划分为35个主要指标和25个次要指标。最后以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和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对此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验证。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综合指数为7.14,是比较典型的产出型自然保护区,要加强宣传促销,在环境承载力以内的范围保证产量的同时,加强环境的改善和各旅游设施的建设工作;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综合指数为7.90,其兼顾了体验型和产出型自然保护区的优势,要继续保持,防止过度开发,严格控制干扰程度,以免环境退化。
付真真[5](2013)在《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主要由绪论、结语和三章主体部分组成,主要围绕着《骆驼祥子》这部经典作品的研究历程,从阶级-革命视角、启蒙-人性视角、城乡文化视角、性别视角、宗教-民族视角、地域文化视角以及语言、译介、版本、改编等不同的视角来评析《骆驼祥子》近八十年的研究历程,进而通过这个个案研究来透视文学作品接受认识的变迁以及《骆驼祥子》的多角度解读对整个现代文学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针对作品研究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自1936年《骆驼祥子》诞生以来,评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息。文学评论界对它的研究正在从单一化、主观化逐步走向丰富化、客观化。我在论文的前期准备阶段曾经花费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与《骆驼祥子》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共计700篇左右。我的这篇毕业论文就是在大量研读这些重要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以所搜集到的数百篇研究论文为依据,对八十年的《骆驼祥子》研究史进行全面梳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动机、方式、及意义。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研究状况,将这一研究历程分为三个时间阶段:1936-1949年、1949-1978年、1979年至今,进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研究视角、研究成果以及缺陷,使《骆驼祥子》研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总体来讲,序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第一章到第三章是正文的主体部分,虽然篇章并不多,但每章中包含的容量却很大。每章中对《骆驼祥子》研究的多个视角进行逐一阐释,并且将具有相对性或者相近性的研究视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章里的阶级-革命视角和启蒙-人性视角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注重社会批判的功利性,一种关注人性本身。通过对这两大对立视角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追踪到时代主题的变迁和文本接受认识的变迁,进而对整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具有启发意义。第二章是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研究视角,从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城市现代化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性别视角是新世纪以来才提出来的研究视角,具体到作品而言,主要涉及了老舍的男性意识与文学创作、以女性意识反观作品思想内容这两大话题,反映了女性意识的崛起与传统男性意识的对峙。第三章主要谈到了《骆驼祥子》研究的宗教-民族视角和地域文化等视角,作品中不同的文化元素正是作家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生活经验积累的集中体现。另外,语言、译介、版本、改编等方面的《骆驼祥子》外延研究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结语部分无疑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通过对《骆驼祥子》研究的研究得出了重要的认识,包括对《骆驼祥子》文本的认识、对现代文学的认识以及对学术史发展的认识这三个主要方面。同时也提出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并且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任其怿[6](2006)在《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文中提出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侵略活动和殖民统治,本文研究其中的文化侵略活动。 序言部分介绍选题的考虑,指出该项研究的重要性,并就先行研究概况、资料情况、研究目标和方法、创新之处、难点等问题作出说明,同时阐述文化侵略、日本的文化侵略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发展变化,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进行的文化侵略活动的研究范围及特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作为文化侵略手段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活动。在教育方面,把日伪时期内蒙古的教育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特殊教育和日本语教育四个方面,对日本侵略者奴化、殖民化教育活动的方针、目的、机构、手段和表现形式进行论述。在医疗卫生方面,主要论述善邻协会的医疗卫生活动,并涉及教育、学术调查研究等相关活动,通过善邻协会说明医疗卫生活动在文化侵略中的特殊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日本侵略者的宣传宣抚活动和学术掩盖下的侵略活动。日本侵略者查禁抗日书刊,建立各种文化侵略机构,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等各种出版物和广播电台、电影等媒体进行宣传,还通过举行集会、宣传周、展览会、宣抚班、张贴标语和散发传单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宣抚活动,进行日蒙亲善、民族协和、反共反苏的奴化教育,煽动民族分裂。日本侵略者以学术为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活动,并且在学术研究掩盖下进行思想侵略。
韩伟表[7](2006)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苏德[8](2005)在《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文中认为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又是制约内蒙古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影响着蒙古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强盛。民族语文和汉语、外语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最鲜明的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学好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整个民族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省份,其蒙古族教育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蒙—汉—外”双语教育步入了正确而迅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篇博士论文中,笔者试图以民族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抓住影响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专题研究和实验探索,研究发展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类型和模式问题,形成多方案的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科学思路和因地制宜地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决策理论,力图为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中笔者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起及基本构想,分析了蒙古族双语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状况,同时也概括介绍了有关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并阐明了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说明了它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一章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其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概念,特别是对“双语”、“双语教育”、“蒙汉双语教学”等基本概念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全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探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蒙古族文化变迁。其中,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历史背景,文章详细论述了蒙古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的全过程,并以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穿起整个蒙古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文章以教育史的视角出发,简要回顾了蒙古族教育,特别是内蒙古地区“满蒙”及“蒙汉”双语教学从古代至近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对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和蒙语、蒙汉双语和蒙汉外三语的态度以及对(英、日)外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内容,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另外还采用主客位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第五章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本章首先阐述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然后通过具体统计分析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和内蒙古师大附中的“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改革的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提出蒙古族中小学“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六章进行了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该部分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影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论述,提出并论证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 第七章探讨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本章通过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的阐述,分析论证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 第八章主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本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基本趋势的概括,剖析了对实施“蒙一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论述了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的启示及发展对策。关键词多维视野双语教学“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蒙古族中小学
方汇[9](1991)在《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89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满语专家河内良弘先生首次来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双方对满族语言与文化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一致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颇有价值,并希望双方合作,进行共同研究。在河内良弘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日本丰田财团的资助,使双方的学术合作具备了可行条件。1991年6月2日,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刘景宪先生与该所特邀
本刊编辑部[10](1991)在《一九九○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文中提出
二、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2)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
余论 |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
余论 |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
余论 |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
余论 |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余论 |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语言学习态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态度的界定 |
(二) 语言态度的界定 |
(三) 语言学习态度的界定 |
二、语言学习态度相关研究 |
三、汉语学习态度相关研究 |
四、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态度的相关研究 |
五、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调查设计 |
第一节 量表设计 |
一、量表设计依据 |
二、量表内容 |
三、量表检验 |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实施 |
第三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一、个人自身基本情况 |
二、汉语学习相关基本信息 |
第三章 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分析 |
第一节 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数据分析 |
一、整体分析 |
(一) 对汉语老师的态度 |
(二) 对汉语学习时间的态度 |
(三) 对汉语教材的态度 |
(四) 汉语好听 |
(五) 对汉语课外活动的态度 |
二、差异性分析 |
(一) 性别对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二) 学习汉语时间对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三) 汉语水平对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四) 华裔背景对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影响 |
第二节 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态度分析 |
一、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看法 |
(一) 汉语学习很难 |
(二) 汉语学习很值得 |
二、来华美国留学生认为汉语学习中最难的地方 |
三、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字的看法 |
四、来华美国留学生对汉语英语评价对比 |
第四章 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态度分析 |
第一节 整体分析 |
一、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
二、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态度 |
第二节 差异性分析 |
一、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差异性分析 |
二、来华美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态度差异性分析 |
第五章 教学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特点 |
一、来华美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态度、中国文化态度和对中国人的态度对比 |
二、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的特点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攻克“汉语难”的心理包袱 |
二、创造轻松学习氛围 |
三、给予足够的注意力与关心 |
四、给予学生选择和自由 |
五、荣誉激励——竞争与合作 |
六、开展真实场景交流交际 |
七、及时纠错 |
八、增加中国文化实践内容系统了解中国文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自然保护区概述 |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述 |
1.5 养生旅游概述 |
1.5.1 养生旅游的含义 |
1.5.2 养生旅游的指导思想 |
1.6 养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分 |
1.7 养生旅游的研究进展 |
1.8 养生旅游的规划的原则 |
1.9 养生旅游开发模式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研究范围 |
2.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3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评价框架模型的构建 |
2.2.2 评价框架的构成 |
2.2.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5 养生旅游等级评价评分标准的确定 |
2.2.6 项目综合评价 |
2.2.7 分项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估指标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评价指标及标准研究 |
3.2.1 旅游条件 |
3.2.2 旅游基础 |
3.2.3 养生需求 |
3.2.4 养生产品 |
3.3 本章小结 |
4 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估方法 |
4.1 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指标权重 |
4.2 权重分析 |
4.2.1 项目层 |
4.2.2 因素层 |
4.2.3 指标层 |
4.3 评分表及评价结果分等定级 |
4.3.1 评分表格的制定 |
4.3.2 分等定级 |
4.4 指标主成分分析 |
4.4.1 景观条件因素层 |
4.4.2 社区条件因素层 |
4.4.3 经费条件因素层 |
4.4.4 管理条件因素层 |
4.4.5 养生环境因素层 |
4.4.6 养生活动因素层 |
4.4.7 主成分分析简化结果 |
4.5 小结 |
5 护区案例研究 |
5.1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研究与发展规划 |
5.1.1 研究地概况 |
5.1.2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结果及分析 |
5.1.3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建议 |
5.2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研究与发展规划 |
5.2.1 研究地概况 |
5.2.2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3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建议 |
5.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学肯定与政治批判(1936——1949) |
1.2 在狭隘的视野中徘徊(1949——1978) |
1.2.1 几本重要的文学史中的书写 |
1.2.2 《骆驼祥子》的专论文章 |
1.3 在开放的环境中攀登(1979——) |
1.3.2 几本重要的文学史、小说史对《骆驼祥子》的书写 |
1.3.3 新时期以来的《骆驼祥子》研究概述 |
2 《骆驼祥子》研究的阶级/革命视角与启蒙/人性视角 |
2.1 阶级/革命视角:永恒的时代主题 |
2.1.1 阶级视角下审视《骆驼祥子》 |
2.1.2 革命意识下观照《骆驼祥子》 |
2.2 启蒙—人性视角:从梁实秋到陈思和 |
2.2.1 梁实秋:《骆驼祥子》启蒙—人性视角的开拓者 |
2.2.2 民间启蒙与人道温情下的人性挖掘 |
2.2.3 重现虎妞的人性内涵 |
3 《骆驼祥子》研究的城/乡文化视角与性别文化视角 |
3.1 城/乡视角:城市他者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 |
3.1.1 “乡下人进城”潮流下的《骆驼祥子》 |
3.1.2 祥子的社会身份认定 |
3.1.3 徘徊于城乡边缘的祥子的精神困境 |
3.1.4 《骆驼祥子》的现代启示录意义 |
3.2 性别视角:现代女性意识对男权传统的批判 |
3.2.1 老舍的男权意识与文学创作 |
3.2.2 《骆驼祥子》:作者男权意识的代表之作 |
3.2.3 女性意识下反观《骆驼祥子》 |
4 《骆驼祥子》研究的宗教/民族视角与地域文化视角及其他 |
4.1 宗教视角 |
4.1.1 老舍的宗教情怀与文学创作 |
4.1.2 《骆驼祥子》中的宗教意识 |
4.2 民族视角 |
4.2.1 老舍独特的满族气质的形成 |
4.2.2 《骆驼祥子》:隐含的满族文学创作 |
4.3 地域文化视角 |
4.3.1 北京——《骆驼祥子》的地理坐标和文化坐标 |
4.3.2 市民风俗画背后的文化意蕴探究 |
4.4 其他 |
4.4.1 语言研究 |
4.4.2 译介研究 |
4.4.3 版本研究 |
4.4.4 改编研究 |
5 结语 |
5.1 研究的意义 |
5.2 研究的反思 |
《骆驼祥子》研究文献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第一章 作为“文化工作”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活动 |
第一节 奴化与殖民化的教育活动 |
一、日伪的学校教育 |
二、日伪的社会教育 |
三、日伪的特殊教育 |
四、日伪的日本语教育 |
第二节 善邻协会以医疗卫生活动为主的文化侵略活动 |
一、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东部的医疗卫生活动 |
二、善邻协会以医疗卫生活动为主的文化侵略活动 |
第二章 通过宣传宣抚和学术进行的文化侵略活动 |
第一节 建立新闻社及利用报纸、书刊进行的宣传活动 |
一、对传统书刊及抗日报纸、杂志、书籍的禁止 |
二、利用报刊进行的宣传 |
第二节 利用广播、电影进行的宣传活动 |
一、利用广播电台进行的宣传 |
二、利用电影进行的宣传 |
第三节 宣传宣抚活动及机构团体 |
一、各种形式的宣传宣抚活动 |
二、从事宣传的机构和文化团体 |
第四节 以学术为名的文化侵略活动 |
一、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学术调查活动及出版物 |
二、学术研究掩盖下的宣传和思想侵略 |
第三章 对内蒙古社会文化的奴化、殖民化活动 |
第一节 对文化遗产的掠夺和破坏 |
一、对文物、图书典籍的掠夺 |
二、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设施的破坏 |
第二节 日本语词汇的大量使用 |
一、政府机构名称和官职名称的日本化 |
二、政府公文、法令中日本语词汇的使用 |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中的其它奴化和殖民化现象 |
一、政权旗图案和伪满“国歌”中的奴化、殖民化含义 |
二、街道、剧院等的奴化名称 |
三、各种组织、团体的奴化名称 |
四、节假日、标准时间的日本化及樱花 |
第四章 利用宗教进行的文化侵略活动 |
第一节 神道教与唯神之道的文化侵略活动 |
一、内蒙古的神社 |
二、忠灵塔 |
三、慰灵祭 |
第二节 对喇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控制和利用 |
一、对喇嘛教的控制、改造和利用 |
二、对基督教的控制和利用 |
第五章 毒化社会风气的文化侵略活动 |
第一节 日寇的鸦片毒化政策及毒化活动 |
一、对内蒙古东部的鸦片毒化 |
二、对内蒙古西部的鸦片毒化 |
第二节 赌场与妓院 |
一、赌场、俱乐部 |
二、妓院 |
第三节 对帮会和封建礼教的利用 |
一、对帮会的扶植和利用 |
二、对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利用 |
结语 |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第一节 本文的论述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 |
第三节 本论文思路、构架和方法 |
第一章 承绪与萌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丰阜丛杂的原生史料 |
第三节 观念的艰难演进 |
第四节 对奠基期之影响举隅 |
第二章 初创与杰构: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鲁迅与近代小说研究格局的奠立 |
第三节 胡适的近代小说考证 |
第四节 阿英的近代小说研究贡献 |
第三章 异变与沉潜: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三节 政治思想批判背景中的谴责小说研究 |
第四节 阿英、魏绍昌的近代小说史料建树 |
第四章 回归与新创: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近代小说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第二节 研究视野的大规模拓殖 |
第三节 近代小说本位观的渐显 |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
后记 |
附录 |
一 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1年) |
二 鲁迅述、论近代小说系年要录 |
三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论着索引(1840-2005) |
(8)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二、理论范式与方法论 |
三、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相关研究动态 |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阐释与有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变迁 |
一、对文化本质的探究 |
二、文化变迁 |
第二节 何谓“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双语教学”或“三语教学”和“蒙汉双语学生”概念辨析 |
一、“双语教育”及“双语教学”的涵义 |
二、本文所讨论的“蒙—汉—外”双语教学及“蒙—汉—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三、“蒙汉双语(或三语)学生”概念的界定 |
四、母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共同语、族际语及双语关系 |
第四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 |
一、关于双语教学的四大基础领域 |
二、语言学、心理学理论与“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写真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多元一体化教育 |
二、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化的文化取向 |
三、落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教育”的思想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蒙古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多元文化的顺应 |
一、蒙古族概况 |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多元文化的顺应 |
第三章 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古代蒙古族教育 |
二、近代蒙古族教育 |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蒙古族教育 |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族教育 |
第二节 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剖析 |
一、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概况 |
二、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
三、对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满蒙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
二、蒙汉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四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第二节 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对蒙语的态度 |
三、对双语和三语教学的态度 |
四、对(英、日)外语的态度 |
第三节 主客位研究——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观点 |
一、主位研究——民族教育参与者的观点 |
二、客位研究——研究者的观点 |
第五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可行性实验研究的总体设想 |
三、实验假设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实验研究案例1—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双语教学改革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 |
二、实施计划 |
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四、甘旗卡一中2004年高考质量分析 |
五、分析与讨论 |
六、结果与对比 |
第三节 实验研究案例2—内蒙古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
一、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及配套措施 |
二、对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实验班实验成果的分析 |
三、全区蒙授实验班高考情况比较 |
第四节 蒙古族中小学“蒙-汉-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成功的原因分析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实验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实验研究案例3——“蒙-汉-英”双语教学改革在大学的实验及其经验 |
一、研究背景、研究方案及完成情况 |
二、研究课题取得的有关成果及社会评价 |
第六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教学模式与蒙汉双语教学模式 |
二、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分析 |
一、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 |
二、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模式 |
三、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分析 |
第七章 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民族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
二、确立与强化民族教育生态意识,优化双语教育生态环境 |
三、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结构与区域分布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统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
二、跨文化方面的特殊性——文化差异与双语教学 |
第三节 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蒙古族学生在认知和非认知方面的特殊性与双语教学 |
二、蒙古族学生在个性方面的特殊性与双语教学 |
第八章 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的深远意义及其基本趋势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的可喜成绩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理论分析 |
一、对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的分析 |
二、蒙古族中小学“蒙汉外三语”学习起始时间及时间分配的争论辨析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条件分析及发展对策 |
一、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应注意解决的相关问题及发展对策 |
第四节 内蒙古地区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启示及其未来展望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对提高蒙授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作者声明 |
附录1 有关民族学校“双语”或“三语”教学的政府文件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民族学校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 |
民族学校双语教学调查问卷(教师) |
民族中学“双语教学”(蒙、汉、外)调查问卷 |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全日制蒙古族中小学蒙、汉、外三语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附录4 锡盟蒙古族中学“三语”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
附录5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附录6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四、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2]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3]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探究[D]. 付晓琳.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4]中国自然保护区养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刘甜甜.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5]说不尽的《骆驼祥子》—一部经典着作的多角度解读[D]. 付真真.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6]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D]. 任其怿. 内蒙古大学, 2006(12)
- [7]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D]. 苏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9]中日学者满语学术交流考察侧记[J]. 方汇. 满语研究, 1991(02)
- [10]一九九○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J]. 本刊编辑部. 民族研究, 1991(04)
标签: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