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口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秋莲[1](2013)在《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中,由于“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因而人口发展总是受到客观的人口规律制约,在人口发展中,生育则是起首要作用的因素,为此一个国家的生育政策和主张对人口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其重大本文以传统的生育文化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并借鉴西方人口理论,对党指引下的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新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自然生育、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几个不同时期。其中计划生育阶段最具特点。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受到传统生育文化和战争时期人口观念的影响,我国实施的是“自然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虽然当时马寅初等人提出了“节制生育”的主张,但并未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正确的主张并末被接受,相反遭到了严厉的批判。60年代初期随着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节制生育”政策开始实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人口又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到了70年代初,急剧膨胀的人口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70年代早中期开始实施“晚、稀、少”的人口生育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开始步入有计划的轨道。为了给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8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了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短短10年时问,到90年代初就将生育率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新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在各省、市计划生育条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保了计划生育有法可依,逐渐形成了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规模,遏制了人口增长迅猛的势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性别比偏高、劳动力就业波动过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为了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时适度地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在容量、效率、公平、平衡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逐步放宽现行生育政策,以期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人口环境。纵观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轨迹,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体现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认识人口规律的过程。第二,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允分体现了我党站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自上而下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由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换过程。第二,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具有典型的差异性特征。
杨发祥[2](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冯斌[3](2012)在《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贫困人口问题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贫困人口问题及其治理一直都是我国比较突出的重要问题。多年扶贫开发的成效使得贫困人口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贫困治理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新一轮贫困标准提高后,贫困人口将实现倍增,约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突出,但是该区四县并不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作为汶川大地震的震源和核心区、民族人口聚集区,革命老区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这些基本的区情使得该区贫困人口问题具有各种特点,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判定该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贫困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和内容,如何从战略上、具体扶贫措施上以及制度、机制、组织保障上构建该区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思路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从现状、成因、具体对策到制度、机制、组织保障等各个方面对该区贫困人口治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共分为八章,各个章节层层演进,理论逻辑严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介绍。认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区域特征明显、贫困人口问题突出、典型意义较强,论证了选题以及文章框架的可行性。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主要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述评,集中对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人口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灾害移民理论、主体功能区理论等进行分析和述评,在理论的指导下,对人口经济理论与贫困人口发展的探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灾害移民理论与人口迁移研究、主体功能区理论与贫困人口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论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研究。主要从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基本情况入手,对该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重点分析了该区贫困人口的状况与贫困成因,对其贫困人口问题进行了理论判断与总结。第四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反贫困模式研究。主要论述了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既有的反贫困模式及其成效与不足,借鉴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然后对一般反贫困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情况,对该区应采取的反贫困模式给出了对策建议。第五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人口迁移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主要从主体功能区以及灾害移民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迁移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并对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的适度人口进行了测算,计量结果表明该区大致需要迁出20万人口以促进适度人口规模的实现,为该区人口迁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以实施人口城市化和灾害移民为重点的人口迁移的反贫困战略。第六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发展定位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战略着力点。首先对其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发展进行了定位,并将该区域定位于重要的生态保障区、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合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区、特色农产品和生物产品产业基础,将贫困人口发展定位于满足其生存、生产、基本发展以及与区域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为重点的人口战略、以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为重点的迁移战略、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产业战略。第七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制度创新、机制设计与组织保障。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制度性障碍和约束,强调机制设计和建立完善的机制来保障相关政策措施的实现,重视组织保障来保障贫困人口问题治理中的若干环节顺利实施。第八章为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启示。对开发式反贫困战略、地方特色的反贫困措施、政府主导的反贫困模式、对口帮扶的反贫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为生态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灾害频发区的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提供研究参考。论文的创新主要是:一是首次较为系统地对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进行研究,回应了当前对该区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需求,从而为今后该区乃至全国同类区域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本,丰富了贫困人口问题的理论研究。二是确立了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贫困人口问题、贫困人口问题治理、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与模式、制度安排与组织保障进行了系统性阐述,理论框架的确立为丰富贫困理论以及该区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素材。三是分析了该区贫困人口问题的特殊性,指出了该区贫困人口问题与一般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的异同,研究了相关因应对策,为其他生态脆弱区、限制开发区等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四是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对该区的人口迁移策略和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讨论和测算,探讨了人口迁移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可能对未来该区域生态移民提供较好的研究参考。论文的不足主要是:一是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论文在分析了人口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灾害移民理论与主体功能区理论,并以此作为全篇的理论支撑,但后续研究如何与理论紧密结合稍显不足。二是对国内外的反贫困的经验归纳性分析和总结不够,论文或多或少涉及了相关反贫困经验,但在进一步的比较与总结性分析中还做得不够。三是论文的案例观察不足,没有就龙门山后山某区域或某人群作出更进一步的经济学、社会学观察和思考,并以此作为论文观点的支撑和辅助。四是计量方法运用还不足,受制于方法适用性,本文未能构建具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对文中观点进行验证。
李志贤[4](2014)在《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西部油气产业发展而成长;近年来西部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为数众多的新兴油气资源型城镇。西部油气资源储量和产量的不断增加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的油气资源保障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但是如果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必然会陷入“油(气)兴城(镇)兴”—“油(气)竭城(镇)衰”的发展路径魔咒。本文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与油气资源型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现状,并从产业、企业、环境和人口因素四方面建立分析框架,论述了影响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克拉玛依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基于产权制度视角论述了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问题,提出在油气产业链全产业链高度垄断和油气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大背景下,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走延伸产业链的老路。本文认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是中观层面的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镇)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微观层面的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突破相关的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是系统工程,要求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要结合城市(镇)所处发展阶段,立足城市(镇)资源、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将油气资源适度开采、跨期配置纳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储备规划,将我国油气产业、油气资源型国企的发展,与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统筹规划,调整我国油气产业整体布局、产能调整中主要体现油气产业自身优化和油气企业自身效益最大化的规划,克服目前油气产业链中后端产能过剩,和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尚缺乏有效而系统的政策支持的双重压力,打破油气资源及产业链中的垄断局面,利用“拓链、补链、建链”思维,合理延深、延长、延宽西部油气产业链,优化升级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打破城市(镇)高度依赖、依从、依附于油气产业而发展的路径依赖,促进其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从长远看,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要在机制的建立完善上做文章:突破高度垄断与条块分割,创新油气资源及行业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而其根本是完善城(镇)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受益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积累机制。这需要在明晰油气资源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完善国家作为所有权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合理受益机制的同时,探索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油气资源产权体系,创新油气资源初始矿权配置制度,尝试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有偿取得部分油气资源产权制度,协调油气资源矿权与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地权的矛盾,健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受益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发展积累不足、转型内生动力不强从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
鲍常勇[5](2010)在《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解决好人口问题,做好人口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手段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越来越重要。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在当前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要求存在差距的情况下,运用经济手段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首先,本文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发展的科学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科学人口发展观,以此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本文认为,科学人口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对人口问题科学论述的总结。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是核心,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手段,按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途径,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同时,国内外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新时期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其次,本文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行了理论界定,包括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原则、功能、特征、制度机理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从我国人口发展历程、人口政策的演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转变等角度论述了我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导向机制建设和完善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讨论了国外生育决策理论和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就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结合对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建设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总体要求、政策设计,以及核心、拓展、保障和决策协调等四项基本制度。
王雪超[6](2019)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文中提出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的总体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这个人口大国中的一个大问题,其外延宽泛、内涵丰富。人口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在其根本上更是涉及到社会发展的问题。人们的生活福祉以及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口问题的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口思想同前人比起来是崭新的、科学的,其理论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虽没有像《资本论》一样进行集中的表述,但是却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质量理论、人口城市化理论等主要内容。通过对建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梳理,概括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进而提出人口生育政策制定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制定献言献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点名研究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厘清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主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进行阐述;梳理我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将建国后的人口生育政策划分为:1949年-1958年关于节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58-1978年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78-2018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演变,进而总结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经验;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生育政策进行深入的思考,进一步概括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陆杰华,朱荟[7](2010)在《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这一理论命题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体系的新成长点,更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本文重点从理论内涵、现实困境和对策出路等方面对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初探。
彭文进[8](2010)在《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蒋若凡[9](2010)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文中提出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内容都是发展问题。获得自由、充分和全面的发展,这是一切人口问题的核心诉求。人口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口发展,关系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关系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科学的、有效的人口管理是推动和实现人口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的不断深化;科学的人口发展观要求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人口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这种背景之下,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单纯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的、以行政制约手段为主的传统人口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在未来时期如何解决?笔者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中关于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理论精髓,尝试性地提出了强调由政府引导、培育、鼓励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人口发展的社会事务中,逐步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并通过有效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代替原有强制干预的行政管制手段,最终实现人口和谐、科学发展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本研究首先以人口发展的界定作为契入点而展开研究,涉及人口发展概念诊释、同近似概念的特征甄别等一系列内容要素的研究。然后界定出本文研究对象——狭义的人口发展,即人口自身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的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界定狭义人口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制度角度对人口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义。随后,通过人口转变理论这一解释工具揭示出建国后我国政府主导的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诱发的人口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人口管理弊端。在市场、公民社会、政府的共同转型作用背景之下,论文提出了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内涵、特征、功用及任务作出了详尽的阐述与逐一的分析。进一步地,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进行了制度体系的全面设计,力图完善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治理理念、职能、体制、主体、手段上的目标取向;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组织机构重新设计;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治理运行机制;以及涵盖人才资源、资金投入、公益宣传和数字技术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在论文的后半部分,以我国人口大省四川为例,首先对四川人口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然后使用“离散人口发展方程”构筑模型对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探究出四川人口发展过程中现在和未来的人口问题并加以治理。其中包括: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促进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笔者都分别进行了治理对策上的研究。经过详细论述“数量第一,结构第二”这样一个在我国人口学界具有争议论调之后,笔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数量与结构并举,四川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应是当前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的建议。论文的最后特别以人口老龄化和出生性别比偏高这一突出的人口自然结构问题进行了更加细化的研究,并结合治理元素分别提出了政府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总之,立足于人口发展的角度,借鉴治理的理论精髓,去研究人口发展管理制度并提出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模式是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崔海伟[10](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口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口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
六、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我国历代人口生育政策的自然价值导向 |
一、生殖崇拜 |
二、“早生、多生、生男”的生育价值观 |
三、其它生育思想 |
四、中国历代人口生育政策述评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出发点 |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石 |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特色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
第三节 西方人口理论是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借鉴 |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
二、西方其它主要人口理论 |
第二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初步探索(1949-1970) |
第一节 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面临的人口形势 |
二、毛泽东的人口思想的形成和反复 |
第二节 节制生育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放任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 |
二、节制生育政策的提出 |
三、关于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争论 |
四、节制生育政策的初步实施 |
第三节 50-60年代生育政策变迁的历史评价 |
一、节制生育政策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
二、50-60年代人口生育政策述评 |
第三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1971-1980) |
第一节 特殊历史时期生育政策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社会新人口理论的发展 |
二、“文化大革命”早中期的人口态势 |
第二节 新的人口生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
一、新的人口生育政策的产生 |
二、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的建立 |
三、以“晚、稀、少”为中心的新生育政策实施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在新时期的历史突破(1980-2000) |
第一节 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拨乱反正 |
一、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恢复 |
二、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
第二节 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的战略抉择 |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提 |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步实施及其特点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
三、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时期人口增长率的反弹及其原因 |
四、计划生育政策稳定时期人口增长的趋势 |
第五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在新世纪的不断拓展(2000年以后) |
第一节 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态势 #M0 |
一、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 |
二、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二节 稳定低生育水平——新世纪生育政策的又一重大抉策 |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提出和落实 |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必要性 |
三、稳定低生育水平战略决策的意义 |
第三节 新世纪计划生育的法律保障 |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必要性 |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的背景和过程 |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于生育政策方而的主要内容 |
第六章 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人口生育政策 |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概况 |
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历史 |
二、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当代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分析 |
一、当代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选择 |
二、党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之变迁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
第一节 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
一、目前理论界对末来生育政策选择的研究综述 |
二、对当代生育水平的判断 |
二、适度调整现行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
四、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3)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说明 |
1.3 基本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关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主要理论演进与发展 |
2.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
2.1.2 人口学理论与贫困人口发展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理论与贫困问题治理研究 |
2.1.4 灾害移民理论与贫困人口迁移研究 |
2.1.5 关于主体功能区理论 |
2.2 国内外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相关文献及述评 |
2.2.1 关于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2.2 关于贫困问题治理的研究 |
2.2.3 关于灾害移民与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主体功能区与人口迁移的研究 |
2.2.5 研究文献的简短评析 |
2.3 论文的理论框架 |
3.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
3.1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基本情况介绍 |
3.1.1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人口基本情况 |
3.1.2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优势资源状况 |
3.1.3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基本生存环境状况 |
3.1.4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基本经济和社会状况 |
3.2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状况分析 |
3.3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状况的调查分析 |
3.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3.3.2 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3.4 贫困人口贫困成因分析 |
3.5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的理论判断 |
3.5.1 贫困人口普遍能力贫困 |
3.5.2 病、残贫困人口数量较多 |
3.5.3 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大多从事农业 |
3.5.4 贫困人口所处的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 |
3.5.5 贫困人口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
3.5.6 扶贫工作基础不稳固,贫困人口机会较少 |
3.5.7 区域贫困人口问题的独特性分析 |
4.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反贫困模式研究 |
4.1 既有反贫困模式及其评价 |
4.1.1 反贫困模式 |
4.1.2 反贫困成效 |
4.1.3 反贫困面临的不足 |
4.2 国内外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与借鉴 |
4.3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反贫困模式选择 |
4.3.1 现行反贫困模式介绍 |
4.3.2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反贫困模式的思考 |
5.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人口迁移与反贫困战略研究 |
5.1 人口迁移与反贫困战略 |
5.1.1 主体功能区与人口迁移 |
5.1.2 自然灾害与人口迁移 |
5.1.3 迁移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
5.2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适度人口容量测算与分析 |
5.2.1 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2.2 关于适度人口的测算 |
5.3 基于人口迁移的反贫困对策研究 |
5.3.1 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反贫困对策 |
5.3.2 加快灾害移民的反贫困对策 |
6.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发展定位与贫困人口问题治理战略着力点 |
6.1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区域发展定位 |
6.1.1 重要的生态保障区 |
6.1.2 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合区 |
6.1.3 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 |
6.1.4 重要的旅游集散区 |
6.1.5 特色农产品和生物产品产业基地 |
6.2 贫困人口发展目标定位 |
6.2.1 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 |
6.2.2 满足贫困人口基本生产需要 |
6.2.3 满足贫困人口基本发展需要 |
6.2.4 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6.3 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战略着力点 |
6.3.1 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为重点的人口战略 |
6.3.2 以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为重点的迁移战略 |
6.3.3 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 |
6.3.4 以促进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的产业战略 |
7.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制度创新、机制设计与组织保障 |
7.1 制度创新 |
7.1.1 制定法律制度,以法律来保障反贫困效果 |
7.1.2 完善政策体系,有效发挥各项政策作用 |
7.1.3 实施反贫困计划,推动贫困地区发展 |
7.1.4 建立参与机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
7.2 机制设计 |
7.2.1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 |
7.2.2 创新扶贫经营机制 |
7.2.3 建立协作帮扶机制 |
7.2.4 规范激励奖惩机制 |
7.3 组织保障 |
7.3.1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大扶贫”的片区开发格局 |
7.3.2 规范扶贫管理,做好扶贫开发项目规划管理工作 |
7.3.3 强化各项保障,促进扶贫开发工作落地 |
8. 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的启示 |
8.1 关于实施开发式的反贫困战略思索 |
8.2 关于发掘地方特色的反贫困措施思索 |
8.3 关于政府主导的反贫困模式思索 |
8.4 关于对口帮扶的反贫困机制思索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 |
附件2:课题调研资料清单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困难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研究文献和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油气资源型城市(镇) |
2.1.2 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 |
2.1.3 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 |
2.1.4 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 |
2.2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
2.2.2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 |
2.2.3 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
2.3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综述 |
2.3.1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概述 |
2.3.2 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研究主要内容 |
2.3.3 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研究的评述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2.4.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2.4.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
第三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界定 |
3.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
3.2.1 资源保障能力优势 |
3.2.2 油气产业基础优势 |
3.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现实问题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
4.1.1 油气产业与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耦合发展与演进的一般特征 |
4.1.2 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产业问题 |
4.1.3 油气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西部油气资源城市(镇)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
4.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基础 |
4.2.1 西部油气企业简况 |
4.2.2 西部油气企业与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的关系 |
4.2.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油气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4.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问题 |
4.3.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界定 |
4.3.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的特征 |
4.3.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环境问题本质 |
4.4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
4.4.1 以机械增长为主要特征的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的形成 |
4.4.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
4.4.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的特点 |
4.5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5.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内容 |
5.2.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5.3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以克拉玛依为例 |
5.3.1 克拉玛依现状 |
5.3.2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及数据 |
5.3.3 克拉玛依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 |
5.3.4 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3.5 克拉玛依案例对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一般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基于产权制度视角 |
6.1 油气资源产权及油气资源产权领域的“国家悖论”现象分析 |
6.1.1 产权的内涵 |
6.1.2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一般特征 |
6.1.3 油气资源产权制度的特征 |
6.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
6.2.1 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 |
6.2.2 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 |
6.2.3 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 |
6.2.4 社会保障机制 |
6.3 基于产权制度变迁建立完善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延伸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链,培育接续接替产业,实现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产业结构转型,落实油气产业援助机制及新兴产业扶持机制 |
7.2.2 提高支柱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企业支撑,健全油气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 |
7.2.3 治理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补偿与治理机制 |
7.2.4 破解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人口问题,推动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根本研究方法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界说 |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和功能 |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内涵 |
(二)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功能 |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目的和特征 |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目的 |
(二)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特征 |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机理和评估 |
(一)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机理 |
(二) 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评估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根据和意义 |
一、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理论根据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家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
(三) 胡锦涛关于人口发展的利益导向思想 |
二、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现实根据 |
(一) 新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征 |
(二) 新时期我国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面临的新问题 |
(三)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遇到的新情况 |
三、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现阶段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突出问题 |
(二) 有利于加大鼓励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力度 |
(三) 有利于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
第三章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与利益导向机制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背景 |
(一)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人口演变背景 |
(二)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人口政策的演变背景 |
二、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
(一)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历史发展过程 |
(二)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历史发展的特点 |
三、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成就 |
(一) 推动了群众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 |
(二) 增强了人口自身发展的协调性 |
(三) 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四) 密切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
第四章 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特色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理论体系不健全 |
(二) 利益导向制度性措施不完备 |
(三) 利益导向政策执行责任主体不明确 |
(四) 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经费投入总体不足 |
(五) 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基础数据不充分 |
二、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某些部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深刻 |
(二) 历史文化环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带来新挑战 |
(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
(四) 有些群众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有忧虑 |
第五章 国外生育决策理论及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 |
一、国外生育决策理论评析 |
(一) 孩子成本—效用理论评析 |
(二) 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评析 |
(三) 孩子供给—需求理论评析 |
(四) 代际财富流理论评析 |
(五) 其他家庭生育决策理论评析 |
二、国外实施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经验教训 |
(一) 印度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
(二) 俄罗斯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
(三) 美国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
(四) 日本实施利益导向生育政策的经验教训 |
三、国外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 要符合本国国情 |
(二) 要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
(三) 要突出以人为本 |
(四) 要辅之以法律、精神等手段 |
第六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 |
一、新时期我国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总体要求 |
(一)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指导思想 |
(二)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三)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主要目标 |
二、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政策设计 |
(一)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设计的立足点 |
(二)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政策体系架构 |
三、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制度构建 |
(一)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核心制度 |
(二)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拓展制度 |
(三)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保障制度 |
(四)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决策协调制度 |
四、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 |
(一) 科学人口发展观的内涵 |
(二) 树立科学人口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经历及成果 |
后记 |
(6)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形成阶段划分 |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
2.2.2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 |
2.3 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主要思想概述 |
2.3.1 两种生产理论 |
2.3.2 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 |
2.3.3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
2.3.4 人口质量理论 |
2.3.5 人口城市化 |
2.3.6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 |
3.1 关于节制生育政策的反复阶段(1949-1958 年) |
3.2 全面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阶段(1958-1978 年) |
3.3 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开及调整阶段(1978-2018 年) |
3.3.1 计划生育政策初步实施阶段(1978-1982 年) |
3.3.2 计划生育政策的巩固、微调阶段(1982—2011 年) |
3.3.3 二孩政策的探索、实施阶段(2011—2018 年)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人口生育政策的历史经验 |
4.1 制定和执行人口生育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
4.1.1 制定人口政策要坚持实事求是 |
4.1.2 执行人口生育政策要理论联系实际 |
4.2 坚持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
4.2.1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
4.2.2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总目标 |
4.3 高度重视理论探讨和顶层设计的意义 |
4.3.1 理论探讨是制定生育政策的理论先导 |
4.3.2 制定生育政策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
4.4 宣传、教育是国家生育政策落地的有效途径 |
第五章 中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5.1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我国制定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5.2 中国的人口国情是制定和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现实基础 |
5.2.1 人口国情的变化是我国以往调整生育政策的直接依据 |
5.2.2 人口国情新挑战是推动生育政策完善的动力 |
5.3 坚持宏观战略与微观策略的有机结合 |
5.3.1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宏观战略的原则性 |
5.3.2 坚持人口生育政策微观策略的灵活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7)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论内涵 |
1.1 人口均衡理论发展与演变 |
1.2 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 |
1.3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意义 |
2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 |
第一,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人口形势困境 |
第二,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理论指导困境 |
第三,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战略规划困境 |
第四,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工作机制困境 |
3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对策出路 |
3.1 “三重转变”的战略思路 |
3.2 “三个加强”的具体建议 |
(8)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 可持续发展是时代最强音 |
二. 人口危机严重威胁俄罗斯可持续发展 |
三. 人口问题同样困扰中国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流程图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创新点和不足 |
一. 论文的结构 |
二. 论文的创新点 |
三. 论文的不足 |
第五节 俄罗斯人口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俄罗斯学者的研究 |
二.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一篇 理论篇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二. 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
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二节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现状 |
一. 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 |
二. 俄罗斯人口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人口理论 |
第一节 "人口学"的涵义 |
一. "人口"与"人口学"的定义 |
二. 人口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第二节 人口理论的思想流派 |
一. 古希腊人口思想 |
二. 古典人口理论 |
三.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五. 马寅初人口理论 |
第三节 人口经济学 |
一. 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二.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第四节 人口社会学 |
一. 人口社会学的定义 |
二. 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
三. 人口社会学的基本原则 |
第二篇 实证篇 |
第四章 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俄罗斯人口发展的历史 |
一. 斯拉夫民族形成时期 |
二. 少数民族形成时期 |
三. 西伯利亚、远东人口 |
四. 苏联时期人口状况 |
五. 苏联解体至今人口状况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口发展现状 |
一. 俄罗斯人口总量 |
二. 俄罗斯人口老龄化进入"卡夫丁峡谷" |
第五章 俄罗斯人口结构 |
第一节 年龄结构 |
第二节 性别结构 |
一. 男女人均寿命 |
二. 性别比例 |
第三节 民族结构 |
一. 民族分布 |
二. 民族问题 |
三. 民族特征及其民俗 |
四. 民族语言 |
第四节 家庭结构 |
一. 离婚率居高不下 |
二. 单亲家庭多 |
三. 独身人群不断增加 |
四. 涉外婚姻增多 |
第五节 社会结构 |
一. 社会阶层的划分及特征 |
二. 各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 |
第六章 俄罗斯人口分布 |
第一节 区域分布 |
一. 人口地理分布 |
二. 人口行政区域分布 |
第二节 城乡分布 |
第七章 俄罗斯人口流动 |
第一节 俄罗斯外来移民计划 |
第二节 优秀人才向外移民严重 |
第三节 外国劳工数量下降 |
第四节 中国移民论 |
第八章 俄罗斯人口出生率 |
第一节 出生率偏低 |
第二节 解决出生率偏低的相关措施 |
一. 制定相关措施,提高人口出生率以达到人口增长的目的 |
二. 分析堕胎原因,减少不必要的堕胎数量,以保障婴儿的出生率 |
第九章 俄罗斯人口死亡率 |
第一节 不良嗜好造成死亡率居高不下 |
第二节 各种疾病导致死亡率升高 |
第三节 毒品泛滥 |
第四节 失去归属感 |
第十章 俄罗斯人口质量 |
第一节 人口质量左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
第二节 俄罗斯教育现状 |
一. 教育概况 |
二. 前苏联教育 |
三. 受教育比重 |
第十一章 俄罗斯人口与资源 |
第一节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一. 森林资源 |
二. 水资源 |
三. 土地资源 |
四. 油气资源 |
五. 煤炭资源 |
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
一. 人口与土地 |
二. 人口与水资源 |
三. 人口与森林 |
第十二章 俄罗斯人口与环境 |
第一节 俄罗斯生态环境现状 |
一. 环境污染程度 |
二. 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 |
第二节 俄罗斯环境保护 |
第十三章 俄罗斯人口与经济 |
第一节 劳动力分析 |
一. 劳动力资源 |
二. 劳动力市场 |
三. 就业情况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可持续发展 |
一. 经济发展状况 |
二. 经济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三篇 政策篇 |
第十四章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其后果 |
第一节 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原因 |
一. 历史原因 |
二. 经济原因 |
三. 社会原因 |
第二节 俄罗斯人口危机造成的后果 |
一. 人口危机导致人力资源面临枯竭 |
二. 人口危机导致移民数量增加 |
三. 人口危机带来社会问题 |
第十五章 俄罗斯人口政策 |
第一节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人口相关政策 |
第三节 人口政策的方向和思想体系 |
第四节 俄政府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设想 |
一. 加大国家奖励力度,刺激人口出生率的快速提高 |
二. 增强全民体质,提高预防疾病能力,努力降低死亡率 |
三. 积极引入合法外来移民,痛击非法移民 |
四. 对外劳务输入方面的基本法律政策 |
五. 提高俄罗斯居民养老待遇 |
六. 迁都是解决人口危机的有效措施 |
第五节 对中国的启示 |
一. 人口素质方面 |
二. 人口政策方面 |
三. 社会福利方面 |
四. 警示方面 |
五. 展望方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价值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3 价值域的探讨:理论与实践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客观评价 |
1.2.1 治理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2 人口发展理论的研究概况 |
1.2.3 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1.3 逻辑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本研究的逻辑思路 |
1.3.2 本研究的立论方法 |
1.3.3 本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
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1 人口发展概念的诠释 |
2.1.1 人口发展的界定 |
2.1.2 人口发展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3 本研究对于人口发展的定义 |
2.2 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推进模式的反思 |
2.2.1 人口发展的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解读 |
2.2.2 我国政府主导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的人口经济效应分析 |
2.2.3 外推型人口发展模式所显现的人口管理问题 |
2.3 治理视阈下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2.3.1 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核 |
2.3.2 治理理论对未来人口发展管理的启示——多元主体与多元参与的契合 |
2.3.2 我国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提出的背景 |
2.3.4 治理视阈下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内涵阐释及理论分析 |
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体系设计 |
3.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指导思想 |
3.1.1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 |
3.1.2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制度创新的要求 |
3.1.3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 |
3.1.4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3.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 |
3.2.1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理念:向以人为本型转变 |
3.2.2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
3.2.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体制:向参与开放型转变 |
3.2.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型转变 |
3.2.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手段:向灵活多样转变 |
3.3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组织机构设计 |
3.3.1 现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的负效应 |
3.3.2 结论:现行人口管理职能机构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必要 |
3.3.3 改革现行人口管理组织机构的措施与建议 |
3.4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
3.4.1 建立"参与治理"的立体网络机制 |
3.4.2 政府是调控人口发展的宏观主体 |
3.4.3 公民社会组织是人口发展治理的中观纽带 |
3.4.4 社区是人口发展治理的微观基础 |
3.5 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多元保障"体系设计 |
3.5.1 建立导向正确的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用人机制 |
3.5.2 健全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投入保障机制 |
3.5.3 打造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的"公益性宣传"保障机制 |
3.5.4 建设人口发展政府治理"数字化管理"技术保障平台 |
4.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趋势与政府治理研究 |
4.1 四川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四川人口总量特征 |
4.1.2 四川人口结构特征 |
4.1.3 四川人口素质特征 |
4.2 未来四川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
4.2.1 人口预测模型的选择、数据处理、检验与参数的设定 |
4.2.2 未来四川人口规模预测:总人口、育龄妇女、出生和死亡人口 |
4.2.3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
4.2.4 未来人口城乡结构预测分析 |
4.3 四川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政府治理 |
4.3.1 四川人口总量的政府治理 |
4.3.2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政府治理 |
4.3.3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政府治理 |
4.3.4 四川人口城乡有序转移的政府治理 |
4.3.5 四川人口整体素质提升的政府治理 |
4.3.6 数量与结构并举——人口自然结构的治理是四川人口发展政府治理不容忽视的重点 |
5. 四川出生人口性别比政府治理研究 |
5.1 四川与全国各地区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1.1 历年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与特点 |
5.1.2 全国分孩次出生性别比分析 |
5.1.3 四川出生性别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5.2 四川省内出生性别比的基本情况 |
5.2.1 四川各地区出生性别比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分析 |
5.2.2 四川各地区分城乡出生性别比与生育率的比较 |
5.2.3 四川各地区分孩次出生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5.3 四川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理论解释及治理困境分析 |
5.3.1 文化因素:传统生育文化中的"男孩偏好"依然存在,并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5.3.2 政策因素:紧缩性生育政策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选择 |
5.3.3 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加强了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性别选择 |
5.3.4 管理因素:管理乏力是性别选择的外部诱因 |
5.4 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5.4.1 治理的主导思路:标本兼治 |
5.4.2 创造良好治理制度、文化环境,弱化"男孩偏好" |
5.4.3 大力发展地区经济,转变人们对孩子性别的价值偏好 |
5.4.4 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
5.4.5 生育行为"全程治理"的新型出生性比治理模式 |
6. 四川人口老龄化政府治理研究 |
6.1 四川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发展现状 |
6.1.1 历年四川人口老龄化变动状况 |
6.1.2 四川老年人口自然结构状况 |
6.1.3 四川老年人口的基本健康、生活状况 |
6.2 未来时期四川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分析 |
6.2.1 未来时期四川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口结构与老年人口的预期寿命变动分析 |
6.2.2 未来时期四川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预测 |
6.2.3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及其"拐点"分析 |
6.3 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的逆经济社会发展力及治理困境分析 |
6.3.1 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
6.3.2 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变动分析 |
6.3.3 老龄化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
6.3.4 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
6.3.5 四川老龄化治理的困境 |
6.4 政府治理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6.4.1 提高四川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保持劳动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
6.4.2 建立、健全城乡协调的养老保障体系 |
6.4.3 加强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模式 |
6.4.4 关注老年产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多样性需求 |
6.4.5 构建老龄化政府治理体系,共同促进四川老龄化事业发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缘起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学术价值 |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 |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
二、 实施绿色工程 |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口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 朱秋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4)
- [2]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3]龙门山后山大断裂带贫困人口问题治理研究[D]. 冯斌.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4]西部油气资源型城市(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志贤. 兰州大学, 2014(12)
- [5]新时期完善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 鲍常勇. 武汉大学, 2010(05)
- [6]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视角下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演变研究(1949-2018年)[D]. 王雪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7]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 陆杰华,朱荟. 人口研究, 2010(04)
- [8]俄罗斯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研究[D]. 彭文进. 新疆大学, 2010(02)
- [9]人口发展政府治理研究 ——以四川为例[D]. 蒋若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