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加强离任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戴克柱[1](2014)在《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几点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审计机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座谈交流,以及对相关法规制度、过去涉及自然资源审计内容案例的分析研究等,我们认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应该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选择。
黄溶冰[2](2016)在《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之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制度创新,目前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出发,基于压力(P)—状态(S)—响应(R)模型,以自然资源开发压力削减、自然资源资产状态改善、自然资源管理响应落实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对象、内容、方法和模式。最后,根据PSR模型,设计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审计监督在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决策参考。
蔡春,毕铭悦[3](2014)在《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是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制度。本文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大意义、特殊性、基本动因及基础理论,提出并强调了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的十大关键性问题,包括自然资源资产责任主体与责任人的认定、目标责任的确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计量属性与计量方法的选择、确权认定、审计主体确定、审计准则的研究与制订、收益表的编制、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以及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的结合等。本文还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配套制度提出了初步思考,包括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制定生态红线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以及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陈波[4](2015)在《论产权保护导向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讨论产权保护导向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责任界定方面需要重视对于领导干部资产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的评价,解决好产权界定的外部性因素所造成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审计内容上应以财政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础,以绩效审计作为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审计方法上应解决好自然资源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选择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作为试点突破口,制定操作性指南,强化绩效审计,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改进和完善。
荀超群[5](2016)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自然资源资产监督制度,是将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面的一大创新。它是基于当今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部分领导干部生态保护不作为,对其业绩考核有所失衡的情况下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旨在将离任审计的观念从“唯GDP论英雄”转变为“绿色GDP政绩观”,建立更客观全面的离任审计制度,使这种新型的离任审计更充分地体现经济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尚处于试行阶段,理论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将会扩展和完善离任审计的理论内涵,同时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审计实践中有据可循,加快推行的进程。本文以离任审计为出发点,分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区别于以往离任审计的特征,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针对于目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审计各个方面研究存在的缺漏或不足,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其进行简要介绍,探索性地对该审计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据以归纳概括。在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过程中,结合数据案例进行说明,以使问题的反映更加清晰直观。进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解决建议,包括审计机构的确立以及专业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内容要结合各地具体情况突出重点,转变单纯经济业绩考核的审计模式,自然资源资产的计量指标加以调节,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外部力量的执行力度。通过整篇文章的研究,笔者对该审计各要素构成或范围的明确界定改变了现有研究的模糊性;发现了以往被学者忽略的审计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与构成方面有了新的看法;同时,借鉴其他领域的有益建议提出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特殊的联席审计制度,以及国家新时期大力倡导的云计算技术环境。
黄溶冰,赵谦,王丽艳[6](2019)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空气污染防治:“和谐锦标赛”还是“环保资格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受托环境责任的绩效考核,在审计试点中,地方政府可能采取"和谐锦标赛"或"环保资格赛"两种相异的应对策略。本文以2015年开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作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其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因果效应。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受传统考核晋升模式影响,地方政府采取"环保资格赛"的逻辑成立。试点城市与非试点城市相比,显着降低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约束性指标PM10(PM2.5)的排放浓度,削减了SO2等生产性敏感污染物的排放峰值,但并未带来空气质量的全面整体改善。同时,对空气污染临界值(AQI=100)敏感的高污染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在试点中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上述异质性分析的结论为"环保资格赛"逻辑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本文还利用Logit模型对推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长期效应进行估计,回归结果显示,在审计试点期间,试点城市官员晋升概率与空气质量改善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该项制度的推行,长期而言有助于扭转GDP导向晋升模式的痼疾,通过"进步学习"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本研究为考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李博英,尹海涛[7](2016)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文中指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干部监督工作的深化与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情况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试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一套完整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政策依据及必要性、紧迫性进行简述,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七大理论基础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八个基本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就如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五项重点工作。
薛芬,李欣[8](2016)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框架研究——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文中研究指明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两者的联系,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重点;同时结合试点审计工作的经验,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审计框架导向和可供操作的对策建议,这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全面客观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潘旺明,丁美玲,于军,严轶斐[9](2018)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模型初构——基于绍兴市的试点探索》文中认为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是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本文在总结浙江省绍兴市四年多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审计实践操作层面,重在探讨基层审计机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思路与框架,探索领导干部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与方法,尝试构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务模型,并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审计取证、审计标准选择、审计评价等方面的困难,从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建设、建立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层次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完善第三方支持协作机制等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程月晴[10](2015)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着重于任职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使得许多领导干部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对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性利用重视不够,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求,有利于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意识,促使其在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开发利用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的协调统一。这是党中央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审计工作开拓展了一个崭新领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我国独特的审计形式,目前,在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及审计评价等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还未形成一套比较公认的、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有效实施。鉴于此,本文选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期为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首先比较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概念,然后考量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归拢了问题、剖析了原因,论证了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入PSR框架模型,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内容框架和评价模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以K市市长任职期间(2012-2014)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例,将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加以运用并验证其可行性。案例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二、必须加强离任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加强离任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计机关 |
(一)从自然资源的经济性看对其需要进行计量 |
(二)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看对其需要进行保护 |
(三)从自然资源的公益性看对其应由政府监管 |
(四)从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国有性看对其应由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应该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
(一)从我国的政治制度看,党和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二)从我国的行政体制看,党委、政府承担推动区域发展的职责 |
(三)从建立责任政府的要求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应该负全面责任 |
(四)从审计实践看,自然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 |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情况 |
(一)关注国家自然资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
(二)关注自然资源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
(三)关注政府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
(四)关注与自然资源有关的重大活动 |
(五)关注重要自然资源的利用绩效 |
(六)关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
四、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选择 |
(一)审计目标的一致性是结合的主要动因 |
(二)审计主体的同一性是结合的重要前提 |
(三)审计对象的重叠性是结合的重要基础 |
(四)审计内容的互补性是结合的效率体现 |
(五)审计方式的相似性是结合的技术支撑 |
(六)审计成果的共享性是结合的客观要求 |
(2)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压力(P)—状态(S)—响应(R)模型概述 |
三、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PSR模型构建 |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分析 |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 |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
1. 自然资源资产状态改善情况审计 |
2. 自然资源管理响应落实情况审计 |
3. 自然资源开发压力削减情况审计 |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法 |
(五)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模式 |
1. 双轮驱动模式 |
2. 主体多元化模式 |
3. 区域合作模式 |
4. 一体化格局模式 |
五、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
六、总结与展望 |
(3)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大意义 |
(一) 促进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融合发展 |
(二)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
(三)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四)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殊性 |
(一) 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深度融合的一种审计形式 |
(二) 直接针对领导干部环境资源资产保护责任的一种审计 |
(三) 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机制与方式在审计上的创新 |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动因分析与理论基础 |
(一) 动因分析 |
1. 社会动因论 |
2. 法规约束论 |
3. 商业反映论 |
4. 受托经济责任论 |
(二) 理论基础 |
1. 审计学理论 |
2. 会计学理论 |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5. 大循环成本理论 |
6. 经济计量学与统计学理论 |
四、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的十大关键理论问题 |
(一)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责任主体与责任人的认定 |
(二)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目标责任的确立 |
(三)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1. 要素分类与基本结构 |
2. 实物量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价值量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3.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变动状况表的编制 |
(四)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计量属性与计量方法 |
(五)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认定 |
(六) 关于审计主体的确定 |
(七) 关于审计准则的研究与制订 |
(八) 关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收益表的问题 |
(九) 关于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 |
1. 审计目标。 |
2. 审计内容。 |
(十) 关于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 |
五、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 |
(一) 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
(二) 制定生态保护红线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
(三) 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
(4)论产权保护导向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 |
(一)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性质与目标定位 |
三、经济责任界定、审计内容与绩效评价指标 |
(一)自然资源资产经济责任的界定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
(三)自然资源资产的绩效评价指标 |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改进建议 |
(5)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 研究评论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自然资源资产 |
3.1.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环境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大循环成本理论 |
3.3 小结 |
第4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系统研究 |
4.1 离任审计的意义 |
4.2 离任审计的主体 |
4.2.1 审计主体的构成 |
4.2.2 审计主体的界定 |
4.3 离任审计的客体 |
4.4 离任审计的内容 |
4.5 离任审计的原则 |
4.6 离任审计的方法 |
4.7 小结 |
第5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5.1 审计主体方面的问题 |
5.1.1 审计主体职责不明,独立性不强 |
5.1.2 审计人员数量贫乏,专业性不高 |
5.2 审计客体方面的问题 |
5.2.1 对离任审计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
5.2.2 对领导干部所负责任划分不清 |
5.3 审计内容方面的问题 |
5.3.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与责任划定不明确 |
5.3.2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构成不全面 |
5.3.3 自然资源资产计量方法良莠不齐 |
5.4 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
5.4.1 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不到位 |
5.4.2 法律法规与追责机制缺失 |
5.5 小结 |
第6章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完善建议 |
6.1 审计主体方面的建议 |
6.1.1 明确审计主体,采取联席审计 |
6.1.2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养,提高审计人员水平 |
6.2 审计内容方面的建议 |
6.2.1 规范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 |
6.2.2 转变审计模式,完善评价指标 |
6.3 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议 |
6.3.1 加强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 |
6.3.2 强化离任审计结果的拓展应用 |
6.4 其他方面的建议 |
6.4.1 加强技术环境的构建 |
6.4.2 加快试点经验的总结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空气污染防治:“和谐锦标赛”还是“环保资格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
1. 环境规制与污染治理 |
2. 环保责任与审计监督 |
3. 研究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方法 |
2. 样本数据 |
四、实证检验 |
1. 基本回归分析 |
2. 稳健性检验 |
五、进一步讨论(1) |
1. 基于PM2.5考核省份的检验 |
2. 基于污染程度的检验 |
3. 基于城市定位的检验 |
六、对制度长期效应的估计 |
七、结论和政策启示 |
(8)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框架研究——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难点 |
(一)审计配套制度不完备 |
(二)自然资源资产考评体系不健全 |
(三)审计能力短板 |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导向分析 |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关系 |
(二)创新驱动发展导向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启示 |
1. 关注科技创新的力量。 |
2. 关注相关制度是否科学有效。 |
3. 关注自然资源政策的影响。 |
4. 关注配套制度是否协同推进。 |
四、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途径 |
(一)划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
(二)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和主体 |
(三)突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 |
(四)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五)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 |
五、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建议 |
(一)开拓思路,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 |
(二)完善机制,大力推进系统性制度创新 |
(三)强化协作,发挥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整体合力 |
(四)科学组织,灵活化解人才瓶颈 |
(9)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模型初构——基于绍兴市的试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思路 |
(一)厘清与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 |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的基本原则 |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素的确定思路 |
1. 审计对象的确定思路 |
2. 审计内容的确定思路 |
3. 审计方法的确定思路 |
4. 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思路 |
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与主要内容 |
(一)领导干部土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与主要内容 |
1. 审查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 |
2. 审查耕地使用情况。 |
3. 审查耕地补充情况。 |
4. 审查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 |
5. 审查土地审批征收和供应情况。 |
6. 审查土地使用情况。 |
7. 审查出让金征收情况。 |
8. 审查出让金支出情况。 |
9. 审查出让金管理情况。 |
(二)领导干部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与主要内容 |
1. 审查规划编制运行情况。 |
2. 审查保护区划定情况。 |
3. 审查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4. 审查保护区内开发建设项目情况。 |
5. 审查保护区污染防治情况。 |
6. 审查跨区保护情况。 |
7. 审查水源保护相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 |
8. 审查水质监测情况。 |
9. 审查水源地应急管理情况。 |
(三)领导干部林业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点与主要内容 |
1. 审查林业管理总体情况。 |
2. 审查覆盖率与蓄积量情况。 |
3. 审查林地征占用情况。 |
4. 审查年度采伐限额执行情况。 |
5. 审查改变林地性质的垦造耕地情况。 |
6. 审查林业专项资金和有偿使用费情况。 |
7. 审查年度造林任务完成情况。 |
8. 审查公益林管理情况。 |
9. 审查消防责任落实情况。 |
五、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困难 |
(一)相关基础数据不完整,审计取证存在一定难度 |
(二)审计标准不够统一完整 |
(三)审计评价的精准性、科学性较难把握 |
(四)工作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
六、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
(一)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础建设 |
(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三)建立高层次多部门的协调机制 |
(四)加强新技术在审计中应用的深度 |
(五)加快建立完善第三方支持协作机制 |
(10)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基本框架 |
第四节 预期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一、预期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相关概念 |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一、自然资源资产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点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及其利用 |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的利用 |
第三节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 |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 |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区别 |
第三章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障碍 |
一、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搜集难 |
二、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难 |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界定难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诸多障碍的原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畅 |
二、审计人员及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问责机制缺失 |
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亟待建立健全 |
第三节 必须抓紧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一、是促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实现的需要 |
二、是确保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需要 |
三、是完善领导干部问责激励机制的需要 |
第四章 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框架内容 |
第一节 PSR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可行性分析 |
一、PSR基本原理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可操作性原则 |
三、动态变化原则 |
四、适应性原则 |
第三节 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内容 |
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
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设计 |
第五章 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模型与指标权重 |
第一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模型 |
一、评价模型构建的标准 |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PSR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评价指标权重 |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第六章 案例分析:K市市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区位条件 |
二、社会经济及发展状况 |
三、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现状 |
四、环境保护状况 |
第二节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运用 |
一、K市市长业绩指标的量化处理 |
二、构造判断矩阵 |
三、求解指标权重 |
第三节 结果分析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四、必须加强离任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几点认识[J]. 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戴克柱. 审计研究, 2014(06)
- [2]基于PSR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J]. 黄溶冰. 会计研究, 2016(07)
- [3]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 蔡春,毕铭悦. 审计研究, 2014(05)
- [4]论产权保护导向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J]. 陈波.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5(05)
- [5]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D]. 荀超群.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1)
- [6]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空气污染防治:“和谐锦标赛”还是“环保资格赛”[J]. 黄溶冰,赵谦,王丽艳. 中国工业经济, 2019(10)
- [7]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J]. 李博英,尹海涛. 审计研究, 2016(05)
- [8]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框架研究——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J]. 薛芬,李欣.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6(06)
- [9]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务模型初构——基于绍兴市的试点探索[J]. 潘旺明,丁美玲,于军,严轶斐. 审计研究, 2018(03)
- [10]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程月晴. 安徽财经大学, 2015(06)
标签:离任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审计目标; 审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