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治疗的两个测试

口腔溃疡治疗的两个测试

一、口腔溃疡治验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袁莉蓉[2](2020)在《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西旴江医学流派明代名医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宏观分析,并与古今文献资料细节对比、归纳总结,探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学术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向临床推广一种较适宜于五官科的针法。方法:本文在追溯李梴针法渊源部分,采取文献研究方法,从李梴生平和着作行文中细致检索、痕迹比对探析其渊源。采用广泛的检索路径,人机结合方式,在各个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中医古医籍和古代针灸歌赋中运用“上病下取”取穴思想以及以针刺四肢下部腧穴为主治疗五官疾病的相似文献,收集、汇总、整理、辨析比对,最后提取与“上病下取”紧密相关的文献信息,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进行考辨、还原、疏理出它的传承脉络,探索其渊源。探析腧穴应用规律部分,利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手动检索相结合,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近6年的当代医家针治五官的文献,以及从古代医家针治五官的针灸歌赋入手,提取相关信息,再人工查找、比对更加细节的内容,建立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摘录检索的信息,使用SAS9.4软件编程实现数据分析,探讨其五官用穴规律。探讨李氏针法特点和临床机理部分,采取将李梴针法精义内涵与中医经典《内经》《难经》等经文的比较异同,以经解经,深度挖掘其针法内涵和特色。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触类旁通,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从中医思维方法学、经络学基础、中医病因病机学、针灸效应特点、治则治法及西医神经学基础等方面探讨其机理。临床价值探讨部分,通过各数据资源系统,分别以“上补下泻”“上病下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以及自由词检索凡以四肢下部穴治疗五官疾病的文献资料,然后人工查找、比对细节内容,分析探讨当今医家应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尤其是五官疾病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体现“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1、通过对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的追溯,可知“上补下泻”针法是明代李梴首创,源于李氏遵《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而创制,其内涵有穴分主应、刺分先后、远取为主、上补下泻。该针法不仅导源于《内经》《难经》,还传承沿袭了如宋代旴江席弘、宋代何若愚、元代窦汉卿、元代旴江危亦林等明代以前诸多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且师古不泥,对经典和前贤思想有继承也有创新和发展。溯源中,考辨出李氏重穴法,重“主穴”“应穴”配合,由此溯源“穴法派”的传承脉络表;亦考辨出“应穴”理论的源头,“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以及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元代旴医危亦林《世医得效方》。2、通过探析李氏腧穴规律,首次提出22个李氏五官习用经穴,得出李氏五官经穴特点:重阳经,尤其以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对合谷穴的应用多达15次;选穴以远取为主,重视八脉交会穴、五输穴、原穴等下部腧穴的使用,且多用泻法;注重胃气,土经土穴使用最多;李氏选穴独特,不循常法,多选取申脉、金门、手三里、足临泣等其他医家不常用的穴位治疗五官诸多疾病。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分析当代医家和古代医家治疗五官疾病的用穴规律和特点,并与李氏针法用穴规律比较异同,发现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用穴特点与李梴针法精义相应。3、由追溯渊源和探析腧穴规律得出李氏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应答主穴;刺分先后,先泻后补;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崇尚“易精简”;重视针灸禁忌。4、通过应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西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引经据典,以经解经,明确了李氏针法的机理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物质基础;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通经接气”是其针法效应特点;《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的神经学基础;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脏腑别通”理论是“上补下泻”针法的独辟蹊径。李梴逝世数百年了,但是当代医家仍然在应用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尤以旴江谢氏五官特色针法将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传承并创新,在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甚佳。结论:理论研究: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理论根植《内经》“上病下取”针灸取穴思想之旨,承袭历代针灸名家的针法思想,又有自具特色的创新发展。在治疗五官疾病方面,该针法具有确切的中医基础理论作根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作检验,其“理”钩深诣微,其“法”根植经典,其“方”简便易行,其“术”鲜明独特,其“效”迅捷安全。临床价值:李梴“上补下泻”针法临床效果显着,适宜于临床各科,尤其对应用于五官科临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该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异穴分施,上补下泻;穴分主应,先主后应;刺分先后,先下后上,先泻后补;取穴远近相配,远取为主;注重胃气,治病求本,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尤重手阳明经;主要取肘膝关节以下腧穴,刺激较重;头面五官取穴少,刺激轻,减少头面五官的创痛,降低患者恐针心理,更易于人们接受针刺疗法。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崇尚“易精简”,倡“一针为率”,最多四穴,甚至仅取下部一穴即可,用穴少而精,易学易用;重视针灸禁忌,安全效佳,适宜于临床各科推广,尤其对当今临床五官科疾病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且适应现代人要求享受医疗,少创痛无创痛的需求,有着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益于针灸疗法的更进一步推广、普及、走向世界。正如明代针灸名医杨继洲《针灸大成》赞曰:“又有一言真秘诀,上补下泻值千金”。

Daniel Eng(伍天宁)[3](2019)在《黄连汤方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具体临床指征的方式,利用现有的临床证据来阐述和探讨黄连汤的方证,以便提高医疗效果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了保持临床实用性,选用关于黄连汤的临床资料(包括古代医案28例,现代医案100例,导师黄煌教授门诊病历50例以及各种已发表的临床研究15篇)作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上述资料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从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两大方面来归纳出黄连汤证的特点。结果:(1)黄连汤适用体质。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适用黄连汤的人群以中年男性为最多。患者体形多消瘦,面色黄暗无华,唇色红或暗,易汗,舌质淡、红或暗,舌苔腻,脉弦、细或弱,腹诊时上腹部硬满,上腹部压痛,脐周有跳动感等。在精神方面,常有烦躁、乏力、失眠等,或有抑郁偏向、酒精成瘾等。在发病趋向方面,其人在饮食不当、饮酒、情绪波动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各种消化道症状,或有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或糖尿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在生活方式方面,常有饮食不节、饮酒过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黄连汤证的出现。总之,其人既有明显的脾胃虚证,又有热或湿热的趋向。(2)黄连汤适用病症。黄连汤的主治症状类型包括腹痛类症状(以上腹痛为多,但也可表现为下腹痛、腹胀等)、呕吐类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泛酸等)、腹泻类症状(大便溏、大便次数多、肠鸣等)、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等)和胸部症状(胸闷、心悸等)。黄连汤证的次要症状类型包括口腔症状(口腔溃疡、舌痛、口苦、口渴等)、身体寒热类症状(怕冷、发热等)、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排尿困难、尿频、阳痿、异常了宫出血等)、体重下降以及头晕类症状(头晕、眩晕等)。黄连汤的主要适用疾病类型是消化道炎症及其相关病症,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口腔溃疡、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其他重要的适用疾病类型包括胆囊炎、心脏病(早搏、冠心病等)、功能性胃肠病及类似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妊娠恶阻、肾脏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结论:本研究首次根据个案报道、病历和临床研究的数据归纳出黄连汤的适用体质和适用病症,以及首次对黄煌教授应用黄连汤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此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讨论黄连汤的《伤寒论》原文的意义、黄连汤证的鉴别、常用加味药及其临床指征和关于应用黄连汤的注意事项。

张林林[4](2017)在《基于辛开苦降甘调理论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第一章为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研究,第二章为甘草泻心汤的现代临床医案研究。1目的辛开苦降甘调法属于八法中的和法,源于《内经》。张仲景继承《内经》之旨,组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甘草泻心汤是着名的三泻心汤之一,充分体现了辛开苦降甘调的组方原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方药及煎药事项论述十分详细。本文基于辛开苦降甘调之法,通过现代医案研究,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旨在以此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2方法2.1第一章理论部分结合古代医家及近现代医家的论述,总结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方证规律。2.2第二章医案研究部分制定医案的纳入和排出标准。运用CNKI、WF、Web of Know平台检索与图书馆查阅有关甘草泻心汤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等。运用知网等检索平台搜集了93篇现代有效医案,图书馆查阅书籍搜集了35篇(不包含重复的),共12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现代有效医案,对各案中记载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象、脉象、药物剂量加减变化、症状、中医病名、西医病名等规范化处理,建立相应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各项规律。3结果3.1第一章理论研究结果(1)辛开苦降甘调法理论源于《内经》,张仲景开配伍应用之先河,温病学家发挥较广。(2)该法组成原理:寒温共用,调和阴阳;补泻兼施,扶正祛邪;辛开苦降、条畅气机;甘调缓和,无使过急。(3)该法临床应用:多用之于以脾胃、肝胆之寒热不调、气机紊乱之证。(4)甘草泻心汤的源流:张仲景用之于虚利痞证和狐惑病,后世医家用之于噤口痢、走马牙疳、慢惊风等。(5)本方病因病机:脾胃虚弱,表邪内陷;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湿热内蕴、正邪交争。(6)本方药解:方中有人参较为合理,甘草为君药,归脾胃经较多,去滓再煎有必要性。(7)现代医家用之于黏膜相关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精神失常疾病。3.2现代医案研究结果(1)性别上无明显的差异,发病年龄20-60岁之间为主;(2)临床指征:主要症状:口腔溃疡、脘腹胀痛、纳呆、便溏、心烦、困倦乏力、口干、皮肤瘙痒、失眠眠差、咽干不适、会阴不适、泄泻、关节疼痛;舌质淡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沉、细脉为主;(3)药物规律:主要药物组成,甘草、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党参、大枣,用药剂量甘草17.50±9.87,半夏15.02±10.06,干姜9.55±5.28,黄芩11.19±5.88,黄连5.50±2.69,党参13.57±6.80,平均用量甘草>半夏>党参>黄芩>干姜>黄连。各药用量使用频次较大者为,甘草30g、12g、15g,半夏10g、9g、30g,干姜10g、6g,黄芩10g、12g、9g,黄连3g、6g,党参15g、10g、12g,可以为临床提供常用剂量的参考。(4)主治疾病:主治范围广泛,涵盖临床多学科的病证,中医病证以脾胃病证、口腔病证、狐惑病为主,西医病证以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免疫疾病为主,如慢性胃炎、胃肠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综合征,此外,皮肤病、妇科病等也得以应用。4结论首先,本研究拓展了本方在免疫系统、皮肤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主要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白塞氏病,基本与原方主治虚利痞证、狐惑病一致。其次,甘草泻心汤的主要症状新增加了“口腔溃疡”、“便溏”、“困倦乏力”、“皮肤瘙痒”等以及舌象脉象,其中口腔溃疡所占比例最高,而原文主症“下利”则退居次要位置。然而新增主治病证,并没有完全脱离甘草泻心汤原文涉及的病证,且基本符合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湿热蕴结之病机。用量与原方用量规律基本相符,甘草、半夏用量较大,黄连用量较小。通过对甘草泻心汤应用规律的探讨,发现该方证适应证广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者临床,现代临床实践在继承仲景原方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本方的认识和应用。古方仍可治今病。

谢莉莉[5](2017)在《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运用规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患病率高,且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采用局部治疗,但效果不显。通过文献研究,古今医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主要围绕在火热上冲、阴虚火旺、脾阳虚衰、寒热错杂等方面。半夏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为后世医家广泛使用,为治疗虚实夹杂,寒热互结的经典方剂,结合《伤寒论》中的条文,历代医家多运用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经后世医者的发展,拓展运用到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现代文献中有大量的关于半夏泻心汤或者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报道,但没有统一的运用指征,本研究试图从选取的医案中总结运用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规律。方法:本研究收集1979-2016年之间收录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有关于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个案报道107例,将信息分门别类录入Excel数据表,统计医案中性别、年龄、诱因、病程、症状、脉象、舌象、方药、药物配伍等内容;运用SPSS21.0软件数据统计方药剂量95%的置信区间,将此结果作为方药常用的剂量范围,探索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规律。结果:1.基本情况: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方面,男女比例为1:1,性别无明显差别。年龄方面,发病年龄段以30-50为主,小于30岁及大于50岁后频数逐渐下降,说明发病年龄以壮年为主。其中以1-3年病程发病数量最多,超过3年的发病数量逐渐下降。本病由多种因素引起,以劳累、饮酒、嗜食生冷、辛辣为主。2.舌脉情况:经过数据研究,发现舌质方面,以红为主,淡红、淡白舌次之。舌苔方面,以黄腻、薄白、白腻、薄黄为主,关键词以腻、黄、白苔为主。很少单一脉象出现,其中频率较高的以弦滑、沉细、弦细为主,关键词以细、弦、数为主。3.兼症:本病的兼杂症状繁多,以大便稀溏、纳呆的消化道症状为主,口干、乏力、口苦、不寐次之。4.方药配伍情况:107例病案中,通过SPSS21.0软件数据统计,计算原方中药物的剂量95%的置信区间,以此表示药物的常用剂量范围。生甘草11-15克,炙甘草10-14克,半夏11-14克,干姜7-9克,黄连6-8克,黄芩10-11克,党参12-14克,大枣11-13克。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两之间剂量比例,计算其95%置信区间,表示其比值的常用范围。干姜、半夏(0.6-0.7),干姜、黄连(1.2-1.5),干姜、黄芩(0.7-0.8),黄连、半夏(0.6-0.7),黄连、黄芩(0.6-0.7),黄芩、半夏(0.9-1.0)。病案中主要加味以清热、理气、利湿、滋阴类为主,药物以白术、蒲公英、茯苓、生地黄、连翘、栀子为主。结论:通过对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应用指征及用药规律进行概括总结,结果表明,其一,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虽呈现寒象、热象错杂,但多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热象,本病局部热象显着,故临床医者选取方药时倾向加味清热药。其二,半夏、甘草泻心汤中黄连、黄芩与半夏、干姜辛苦合用,药味相反,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搭配可分解寒热,清利湿热,散结通滞。通过107例数据统计发现,黄连、黄芩与半夏、干姜的剂量比例相比较《伤寒论》原文中剂量比例增加,或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为明显的热象,予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直折热毒;干姜、半夏性温,故适当减少剂量,以防助长火势;其三,复发性口腔溃疡病位虽然在口唇,但是兼有纳呆、大便稀溏、舌苔黄腻等症状,也可运用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为临床医者提供了治疗思路,也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异病同治”思想,证明了中医理论的重要性。

左黎黎[6](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郑月平[7](2021)在《基于古今文献的乌梅丸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中医经方治疗慢性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重视。乌梅丸作为代表性经方,其组方立意独特、组方之理深邃,与临床慢性病、疑难杂病的病机相契合,因而在慢性病、疑难杂病应用该方逐步增多,并取得了显着的疗效。本研究基于古今文献及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探讨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进一步挖掘、完善乌梅丸已有的方证诊断依据,总结乌梅丸方证应用指征,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病提供理论与临床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对乌梅丸理法方药进行阐述,分析乌梅丸组方、功效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提供理论基础。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现代医案分析,总结乌梅丸临床证治规律,完善乌梅丸方证诊断依据,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病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古今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认识演变过程及乌梅丸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理论研究,从厥阴病病机分析入手,围绕主方乌梅丸治疗厥阴病寒热错杂证展开论述,总结乌梅丸证治方药特点,还原乌梅丸证治本源。第三部分:数据挖掘,通过收集乌梅丸现代医案,构建乌梅丸现代医案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系统、spss25.0软件,对乌梅丸医案中的病、症、药物加减等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现代医家使用乌梅丸的证治规律,进一步完善乌梅丸方证诊断依据。第四部分:现代医案分析,总结导师使用乌梅丸经验。研究结果:1乌梅丸集酸收辛散、辛开苦降、疏木补土、标本兼治诸法于一方,其组方之理符合厥阴病病机,乌梅丸是以治疗厥阴病为主,病性以寒热虚实错杂为临床特点的证治主方。2现代医家应用乌梅丸证治规律,核心症状:便溏、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四肢不温、乏力;核心舌象:舌红,苔薄黄或苔厚腻;核心脉象:脉弦细。3导师临床应用乌梅丸指征:①病位为厥阴病,以肝胆、脾胃症状为主,同时伴有情绪异常者尤为适宜。②病机以中焦郁滞、升降失常为主要特点者。③慢性病、疑难杂病,病性寒热虚实错杂,寒多热少者。④舌红,苔薄黄或苔厚腻,脉弦长。

陈希成[8](2021)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证治方的立方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言,字无择,宋代青田鹤溪人(今浙江青田县)。其治学严谨,提倡广览群书、由博返约。他最重要的学术贡献为提出“三因学说”,代表性着作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下简称《三因方》)。《三因方》为陈言的集方之作,在书中卷五的“五运时气民病证治”章节,收录了调治五运太过、不及之年常见症状10首方剂,本文统称其为“五运证治方”。21世纪以来,五运六气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防病治病方面独具特色。《三因方》收录的10首五运证治方,分别针对岁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因简易、有效而受到关注,成为五运六气理论指导方剂应用的代表之一,相关临床应用报导越来越多,但对其理论研究的探讨并不充分。本研究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时气民病证治中岁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五运证治方的主治和方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明确五运证治方的立方思路为研究目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首先了解陈言及其生活的时代,明确五运证治方产生的学术背景,进而对五运证治方的来源和流传进行考证,对流传较广的收录五运证治方的医籍与《三因方》进行比较。接下来分别从五运太过、不及年的症状表现与五脏的关系,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五运证治方的分析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整理比较《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涉及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内容,以及《三因方》五运时气民病表现、五运证治方主治的文字内容,依据《素问·藏气法时论篇》关于五脏“病”和“虚”的相关描述及中医基础理论内容,对所整理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提炼各自内容所包含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特点。(2)整理《内经》五运与性味的相关内容,以及《内经》五味补泻理论的内容,明确五味、五运、五脏之间的学术关联。(3)检索整理10首五运证治方中全部药物的性味和功效,通过性味和功效分析,对五运证治方进行释义,探讨岁运太过不及、五脏虚实、五味补泻相关的调治思路。(4)分别对岁运太过之年的五运证治方、岁运不及之年的五运证治方、同一行岁运太过与岁运不及的五运证治方、某一行岁运太过与其所胜之行不及的五运证治方进行比较,探讨五运证治方的立方共性和用药差异。(5)检索五运证治方相关的医案,并以岁木不及之年的苁蓉牛膝汤为例,对公开报道的验案进行质量评估与经验分析,为五运证治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通过上述研究,初步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收载五运证治方的古代医籍涉及《三因方》《普济方》《运气易览》《古今医统大全》《东医宝鉴》《宋陈无择三因司天方》《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药瀹》《运气证治歌诀》等。其中,《三因方》的成书年代最早,部分后世医书明确说明其对《三因方》的转载。对照各书所载内容发现,后世医书与陈言《三因方》存在体例内容、部分方名和药物的差异,后世医家对10首五运证治方的方义阐释也与《三因方》原书之义并未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简单以后世之书替代《三因方》原方原义。(2)通过整理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总结其病因病机和病位特点发现,《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和《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对五运太过、不及症状表现的描述侧重不同,前者强调其常,后者强调其变,相应涉及的五脏也有区别。《三因方》“五运时气民病证”的内容取自《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的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五运证治方的主治内容总体来说少于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但添加有来自临床经验的其他症状,而其病因病机、病位等特点未超出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症状表现的病因病机、病位范围。(3)《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描述了五运太过、不及之年与五味的关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五味药食所宜可调治岁运之气太过或不及所致疾病表现。归纳《内经》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可知,本脏味可补本脏,五味可依其功效对五脏产生影响,可依五脏苦欲补泻五脏。(4)通过对五运证治方的分析及对比发现,其立方体现了五运太过不及、五脏虚实、五味补泻密切联系的调治思路。五运证治方中岁运太过之方主要调治岁运之气太过所伤的五脏,而岁运不及之方调治岁运不及之气相应的五脏。某行岁运太过与其所胜之行岁运不及年的五运证治方调治同一五脏,且具有相同的基础药物,并随症状加减药物。(5)初步检索未发现五运证治方的古代应用医案,其原因可能与检索方法尚待完善有关,也可能与古代医家“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临证思路有关。对现代医案的研究以岁木不及之年的苁蓉牛膝汤为例,对公开报道的18则医案初步分析可见,病案的完整性评价较高,合理性、客观性评价尚存提升空间,选方经验多为依就诊时间按岁运年度选方,根据临床辨证或综合考虑岁运、六气或司天在泉者较少,重视清代成书的《三因司天方》、忽视或混淆《三因司天方》与宋代陈言《三因方》的现象亦较明显。综上,《三因方》五运证治方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仍存在较大拓展空间。因研究条件限制,本研究虽得到一些可喜的进展,仍属初步探索,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探索。

二、口腔溃疡治验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腔溃疡治验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头病类
    2 牙病类
    3 耳病类
    4 鼻病类
    5 眼病类
    6 咽喉病类
    7 口病类
    8 面病类
    9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共性
    10 当代医家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特性
    11 不足
1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渊源与传承
    1.1 李梴其人
    1.2 李梴着作
    1.3 古代医籍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
    1.4 古代针灸歌赋中类似“上病下取”“上补下泻”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与分类
    1.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
2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腧穴应用规律
    2.1 李氏五官经穴的特点
    2.2 手阳明大肠经
    2.3 足太阳膀胱经
    2.4 足少阳胆经
    2.5 手太阴肺经
    2.6 当代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2.7 古代经典针灸歌赋治疗五官疾病用穴规律
3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临床特点
    3.1 异穴分施,首创“上补下泻”
    3.2 穴分主应,互相应答
    3.3 刺分先后,先泻后补
    3.4 远道取穴,以肘膝关节以下穴为主
    3.5 崇尚“易精简”
    3.6 重视针灸禁忌
4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的临床机理探讨
    4.1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经络学基础
    4.2 “经气不利,邪害清窍”为病机根本所在
    4.3 “九窍不利,肠胃所生”为五官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4.4 重胃气,多选取土经土穴是其穴法原则
    4.5 《内经》“上病下取”理论为治则指导
    4.6 顺应标本根结调理经气是疗效发挥的关键
    4.7 “通经接气”为李梴针法效应特点——主应相配,应答通接
    4.8 《内经》“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理论为治则补充
    4.9 从现代神经反射学说衍生的转移兴奋灶理论是其针法神经学基础
    4.10 取象比类是“上补下泻”针法的思维核心
    4.11 “脏腑别通”理论是李氏针法的独辟蹊径
5 李梴“上补下泻”针法的当代五官科的临床应用探讨
    5.1 “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各科的应用
    5.2 谢氏“上补下泻”针法在当今临床五官科的应用
6 讨论
    6.1 运用“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亟待发展
    6.2 “上补下泻”针法在临床各科适应症广安全效佳
    6.3 目前“上补下泻”针法研究存在的不足
7 本研究的创新性
    7.1 提出22个李氏五官经穴,首次探讨李氏五官腧穴应用规律
    7.2 提炼出古今医家针治五官疾病的用穴特点和规律
    7.3 文献追踪发现八脉交会穴和“应穴”理论的源头
    7.4 从西医神经学角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5 首次从取象比类的中医思维方法学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7.6 首次从“脏腑别通”理论分析李氏针法的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 原始数据
个人简介

(3)黄连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黄连汤的历史源流与研究现状
    1 黄连汤的来源、名称与组成
    2 黄连汤历代论述
        2.1 影响力最大的早期方论
        2.2 寒与热的具体定位
        2.3 中虚之说
        2.4 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
        2.5 黄连汤证在六经中的定位
    3 黄连汤药理研究进展
        3.1 黄连汤的药理研究
        3.2 黄连汤与其他方比较的药理研究
    4 关于黄连汤的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1.1 以临床资料为对象
        1.2 以适用体质与适用病症为目标
        1.3 从临床数据到方证阐述
    2 黄连汤范围确定
        2.1 黄连汤与进退黄连汤
        2.2 黄连汤原方组成确定
    3 临床资料来源
    4 纳入标准
        4.1 黄连汤医案纳入标准
        4.2 黄连汤临床研究纳入标准
    5 数据整理
    6 数据分析
        6.1 统计软件
        6.2 黄连汤医案数据分析
        6.3 黄连汤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黄连汤医案分析
        1.1 医案中体质特征分析
        1.2 医案中症状分析
        1.3 医案中疾病分析
        1.4 医案中病因分析
        1.5 医案中病机分析
        1.6 医案中处方分析
        1.7 小结
    2 黄连汤临床研究分析
        2.1 临床研究综合概况
        2.2 临床研究具体综述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讨论
    1 黄连汤适用体质
        1.1 身体特征
        1.2 心理特征
        1.3 发病趋向与生活方式
        1.4 体质解释
        1.5 典型病例
    2 黄连汤适用病症
        2.1 黄连汤适用症状类型
        2.2 黄连汤适用疾病类型
        2.3 黄连汤适用病症归纳
    3 黄连汤原文解释
        3.1 伤寒
        3.2 胸中有热
        3.3 胃中有邪气
        3.4 腹中痛
        3.5 欲呕吐
        3.6 昼三夜二
    4 黄连汤方证鉴别
        4.1 与半夏泻心汤证的鉴别
        4.2 与小柴胡汤证的鉴别
        4.3 与小建中汤证的鉴别
        4.4 与乌梅丸证的鉴别
    5 黄连汤加减及注意事项
    6 结论
        6.1 黄连汤方证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黄连汤医案数据库内容与术语规范
    附录2 黄连汤类方分析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辛开苦降甘调理论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辛开苦降甘调法及甘草泻心汤源流与病因病机探讨
    1 辛开苦降甘调法的概念与溯源
    2 辛开苦降甘调法的组方原理及特点
    3 辛开苦降甘调法的临床运用
    4 甘草泻心汤的源流
    5 甘草泻心汤的病因病机
    6 甘草泻心汤药解
    7 甘草泻心汤现代医家运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甘草泻心汤的现代医案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确定文献来源
        1.2 制定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1.3 处理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性别情况
        2.2 年龄分布
        2.3 舌象
        2.4 脉象
        2.5 中西医诊断
        2.6 症状统计
        2.7 药物频次与剂量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甘草泻心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论文

(5)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运用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古今中医文献研究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认识源流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现代中医认识
    2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的中医文献研究
        2.1 甘草泻心汤的中医文献研究
        2.2 半夏泻心汤的中医文献研究
        2.3 甘草、半夏泻心汤方义分析
    3 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理论依据
        3.1 口舌与脾胃联系密切
        3.2 脾寒胃热引发口疮
        3.3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胃肠道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部分 基于中医医案检索的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数据分析
    1 资料收集
        1.1 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医案来源
        1.2 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医案检索条件
        1.3 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ROU的中医医案资料整理
        1.4 数据统计
    2 统计结果
        2.1 性别、年龄、病程、诱因
        2.2 舌象与脉象
        2.3 症状
        2.4 方药分析
        2.5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基本特点
    1 年龄、诱因、病程
    2 舌脉象
    3 兼症
    4 方药剂量
    5 干姜、黄连及黄芩、半夏剂量比值
    6 主要加味药物:以清热、理气、利湿、滋阴类为主
    7 结论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医案来源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学术思想研究
    2 方药研究
    3 治法研究
    4 医案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2.1 《黄帝内经》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难经》
    2.3 《神农本草经》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2.4.1 六经病与痢疾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2.4.3 仲景治痢之方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3.1 王叔和《脉经》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3.3 《中藏经》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3.4.1 首用“痢”病名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3.4.3 创天行痢主方
    3.5 陈延之《小品方》
        3.5.1 首提“滞下”病名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3.6 姚僧垣《集验方》
        3.6.1 初见“痢疾分型”
    3.7 小结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1.1 列痢病十三候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2.1 痢证四分法
        4.2.2 选方丰富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4.2.5 服痢药须知
    4.3 王焘《外台秘要》
    4.4 小结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5.1 《太平圣惠方》
        5.1.1 新增“气痢”分型
        5.1.2 痢疾通用药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5.1.4 痢疾食疗方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5.3 《圣济总录》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5.3.2 痢疾治法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5.5 窦材《扁鹊心书》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5.6.2 创“风痢”证型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5.7 张杲《医说》
        5.7.1 赞同“积滞说”
        5.7.2 载治久痢方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5.9.5 注重痢疾调护
    5.10 小结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6.3 李杲及其着作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6.4.2 赤白痢之辨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6.5 小结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7.1.2 认同三因论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7.3.1 设治痢主方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7.4 虞抟《苍生司命》
    7.5 李梴《医学入门》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7.6.1 区别“痢”与“滞下”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7.7.2 治痢需分标本
        7.7.3 首辨积之新旧
    7.8 赵献可《医贯》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7.11 小结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8.1 喻昌《医门法律》
        8.1.1 治痢三法
        8.1.2 治痢“律三条”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8.2.2 痢疾治疗新法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8.4 何梦瑶《医碥》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8.4.3 治痢用药禁忌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8.5.1 久痢辨治大全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8.6.4 痢后补脾阴
    8.7 孔毓礼《痢疾论》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8.7.2 十大常用治法
        8.7.3 治痢常用方荮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8.9 雷丰《时病论》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8.10 小结
9 讨论
    9.1 痢疾表证刍议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9.4.1 辨证要点
        9.4.2 治法
        9.4.3 常见六经方证
结语
创新点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7)基于古今文献的乌梅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乌梅丸古今文献研究
    乌梅丸古今医家认识演变
        1 乌梅丸出处
        2 乌梅丸证治演变
        3 小结
    综述 乌梅丸在慢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临床应用
        2 药理研究
        3 小结
第二章 乌梅丸组方理论研究
    1 厥阴病病机概要
    2 乌梅丸组方特点研究
    3 乌梅丸为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主方
第三章 乌梅丸现代医案数据挖掘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 乌梅丸临床医案举隅
    1 医案举隅
    2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证治方的立方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背景研究
    1.1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1.1 陈言及其代表着作
        1.1.2 《三因方》“五运时气民病证治”篇
    1.2 陈言所处时代重视五运六气理论
2 溯源析流探讨
    2.1 五运证治方的来源
    2.2 五运证治方的流传
        2.2.1 其他书籍与《三因方》原书内容已有不同
        2.2.2 后世医家方义阐发
3 症状表现剖析
    3.1 五运与岁运
    3.2 五运太过、不及的症状表现与五脏虚实分析
        3.2.1 六壬年岁木太过的症状表现特点
        3.2.2 六戊年岁火太过的症状表现特点
        3.2.3 六甲年岁土太过的症状表现特点
        3.2.4 六庚年岁金太过的症状表现特点
        3.2.5 六丙年岁水太过的症状表现特点
        3.2.6 六丁年岁木不及的症状表现特点
        3.2.7 六癸年岁火不及的症状表现特点
        3.2.8 六己年岁土不及的症状表现特点
        3.2.9 六乙年岁金不及的症状表现特点
        3.2.10 六辛年岁水不及的症状表现特点
    3.3 讨论
        3.3.1 素问两篇侧重不同
        3.3.2 五运时气民病表现的描述取自《气交变大论篇》
        3.3.3 五运证治方主治内容少于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症状表现
4 方剂治法与用药分析
    4.1 五运与五味的关系
        4.1.1 五运三纪与五味
        4.1.2 五运太过、不及之年的药食所宜
    4.2 《内经》五味补泻理论
        4.2.1 本脏味可补本脏
        4.2.2 五味的功效
        4.2.3 五脏苦欲补泻
    4.3 五运证治方的分析
        4.3.1 六壬年岁木太过的苓术汤
        4.3.2 六戊年岁火太过的麦门冬汤
        4.3.3 六甲年岁土太过的附子山茱萸汤
        4.3.4 六庚年岁金太过的牛膝木瓜汤
        4.3.5 六丙年岁水太过的川连茯苓汤
        4.3.6 六丁年岁木不及的苁蓉牛膝汤
        4.3.7 六癸年岁火不及的黄芪茯神汤
        4.3.8 六己年岁土不及的白术厚朴汤
        4.3.9 六乙年岁金不及的紫菀汤
        4.3.10 六辛年岁水不及的五味子汤
5 五运证治方比较
    5.1 岁运太过年、岁运不及年的五运证治方比较
        5.1.1 岁运太过5方主要调治岁运太过之气所伤之脏
        5.1.2 岁运不及5方主要调治本脏之的不足
    5.2 同一五行的岁运太过与不及之年的五运证治方比较
        5.2.1 涉及相同五脏但补泻不同
        5.2.2 两方所补之脏不同
    5.3 某行岁运太过与其所胜之行岁运不及年的五运证治方比较
        5.3.1 针对五脏相同
        5.3.2 以相同的药物为组方基础
        5.3.3 依症状不同而加减药物
6 方剂应用探讨
    6.1 相关古代医案初探
    6.2 以苁蓉牛膝汤为例的现代医案剖析
        6.2.1 医案质量评价
        6.2.2 医案临床经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时气民病证治原文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口腔溃疡治验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古今文献的旴江李梴上补下泻针法治疗五官疾病研究[D]. 袁莉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黄连汤方证研究[D]. Daniel Eng(伍天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基于辛开苦降甘调理论探究甘草泻心汤的应用规律[D]. 张林林.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5]半夏、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运用规律探讨[D]. 谢莉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6]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7]基于古今文献的乌梅丸方证研究[D]. 郑月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证治方的立方思路研究[D]. 陈希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标签:;  ;  ;  ;  ;  

口腔溃疡治疗的两个测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