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手机软件开发分析

GSM手机软件开发分析

一、GSM手机软件开发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超武[1](2019)在《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研究》文中认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标准制定活动最活跃的行业之一。ICT行业中的众多技术在专利化的同时也被标准化,成为标准必要专利(Standards-Essential Patents,SEPs)并随着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而被更多的ICT制造业者所实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虽然受FRAND原则(Fair,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 terms)的约束,具体的许可费(率)、条件须由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和标准必要专利实施人通过谈判确定。但主要由于双方主张的许可费(率)、条件不同,容易产生纠纷,即标准必要专利纠纷。论文研究对象为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包括标准必要许可纠纷、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和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论文研究内容为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侵权纠纷与垄断纠纷中的法律救济。论文通过对印度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法律救济的研究,为中国ICT企业对印出口与投资过程中遇到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时提供解决对策。除绪论外,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及其法律救济概述、ICT产业与标准必要专利布局、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法律救济、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的法律救济和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法律救济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六个部分组成。

刘冬生,王平根,刘昌鑫,徐光宇,李辉祥[2](2012)在《可远程监控的智能防盗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模块的结合个人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手机技术的远程智能防盗系统。实验证明,在个人计算机的控制下能将家居信息实时更新报告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也会由个人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测试结果说明此系统能达到与户主实时交互、方便控制、智能反应的要求。

景建岗,刘高鹏,郑启龙[3](2008)在《不同协议栈间的手机软件移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手机软件在不同协议栈之间的可移植性,根据AT命令特性,提出一个有效的协议栈适配层实现框架,在几乎不改变手机软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AT命令实现上层通信层与芯片、GSM模组或其他通信协议之间的通信,使手机软件开发独立于特定的协议栈。基于该框架,该文对短消息等相关功能进行了验证。

严金太[4](2008)在《通用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着重研究手机性能的自动化测试。移动通信行业在我国短短十来年时间迅猛发展,手机行业作为移动通信的前沿阵地,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手机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手机质量,缩减手机成本,开发一套可以快速全面地测试手机各项性能的自动测试系统必然成为手机研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复杂性,世界上存在多种不同的无线网络并仍在继续发展,如第2代的GSM,第3代的CDMA2000、WCDMA、TD-SCDMA,还有短距离的蓝牙、WLAN等等。无线网络的多样性,导致手机终端的多样性,这对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为每一种制式功能的手机独立开发专用的测试系统,那将需要开发很多的专用测试系统,这必然带来开发和维护成本高昂的问题,使用也比较困难,也给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一种通用的手机自动测试系统,实现测试资源、测试序列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方便各种制式手机的测试工作,并为将来新制式手机的测试系统开发留出方便的设计接口。系统主要包含测试序列编辑器、测试用例库、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等子系统。测试序列采用XML结构化设计语言,方便进行用例的组织和扩展;测试用例库采用通用的Windows标准动态库实现统一的测试接口和测试资源管理;测试用例执行模块提供统一的上层测试MMI,进行测试的设置和测试工作。本文以软件工程思想为主线,从业务需求分析、框架设计、开发环境配置、模块详细设计、集成验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上述子系统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一种可方便扩展的手机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

雷方[5](2007)在《手机MMI资源仿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近年来,手机作为移动通信工具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手机市场的飞速膨胀,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迅速地开发出成本低廉、功能适合各类用户群的手机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而手机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减少开发周期,应用合适的手机软硬件开发平台尤其是人机界面MMI(Man Machine Interface)软件开发平台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主流手机开发商所采用的MMI软件开发的现状,分析了现存方法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手机MMI软件的开发效率,提出了将MMI的客户特性和工作代码完全分离的开发MMI资源仿真工具MST(MMI Simulation Tool)的方案。首先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实现原理,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说明了系统全部目标功能的实现涉及到PC端的MST软件和MS(Mobile handset)端的ARM程序,并给出了系统的测试方法。然后分别针对PC端的MST软件和MS端的ARM程序,对需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设计思想,说明了开发平台和重要的数据结构,提出了概要设计方案,并完成了整体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及系统在手机产品中的实现。该系统能够实现彻底的工作代码和客户化特性的数据分离,使得不同客户的软件版本能够做到基本工作代码是一样的,而客户化部分能够通过下载不同的bin资源文件到高端数据区实现,从而实现一套MS工作代码支持多个MMI方案的功能。最后,介绍了资源仿真工具在金立“A30”手机产品中的应用实例。产品化的实践证明,该工具大大提高了手机MMI软件开发的效率,使产品具有了更好的市场前景。

朱亚洲[6](2007)在《GSM手机软件开发》文中指出随着软硬件基础平台和无线环境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手机应用程序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可复用的应用框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框架有助于实现领域内体系结构层次较大力度的设计复用,已成为一个软件系统的核心。目前,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通常是针对某个应用问题去开发一个程序。尽管很多程序是相似或相近的,但每次都要进行许多重复工作。利用这样的开发模式,我们只能开发出模块化程度低,可移植性差的代码。而且具有内在的不完备性和不可靠性。状态机引擎作为一种可移植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重要部件应运而生。本文首先讨论了手机应用软件的现状,手机开发的模式,然后对手机软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包括描述手机软件在硬件基本平台的运行情况等。其次分析了手机应用软件的组成,同时还讨论了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模式,明确了选用层次状态机建模,采用状态机引擎技术,来进行应用软件框架设计。接下来在对层次状态机基本概念说明的基础上对嵌入式软件开发领域中的层次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复用的状态机引擎,在手机应用软件开发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最后,本文提出了该应用软件框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黄炳权,孙素霞,赵国庆[7](2006)在《协作式多任务GSM手机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GSM手机软件的系统架构、窗口及消息机制、MMI结构及功能。通过建立一套用于MMI的Windows机制,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用C语言以窗口方式和消息驱动机制开发GSM手机MMI(人机接口)软件,实现MMI应用程序的多任务管理。程序结构清晰,代码效率高,模块复用性好。

韩冰[8](2006)在《移动通信终端MMI架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了当今应用范围最广、用户最多、最引人注目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次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就是武汉某通信公司一款手机产品人机接口(MMI)的软件架构设计,MMI软件是进行移动通信的人与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手机之间交互的界面,对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晰友好,运行稳定。GSM协议标准对协议栈软件做出了结构和功能两方面的规定,而对于MMI却只做出了行为界定——各个终端厂商需要通过不同的MMI结构体现自己的产品特色。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GSM协议的由来以及GSM网络的发展状况,还对手机的发展过程以及课题背景进行了说明。在第二章中,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各个接口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重点介绍了手机软件的特性以及软件模型,对各层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介绍。然后在第三章中,重点介绍了手机系统的设计,包括文件系统、WAP协议、电源管理、GSM中间件等,并对手机软件的模拟组织结构和分层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并分析。最后在第四章中,我们从MMI的任务、接口设计、窗口组织管理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对MMI层软件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我们此次设计的实现方法。我们还在PC上对MMI软件进行了仿真,最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以及成果进行了分析。

黄炳权[9](2006)在《基于Windows机制GSM手机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移动通讯终端竞争激烈,市场的需求为手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观时尚、界面友好、性能优良、功能强大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本文针对某型号GSM移动终端,对GSM终端的系统软件进行了系统阐述,着重介绍了软件系统架构思路、窗口及消息机制、MMI结构及功能。通过建立一套用于MMI的Windows机制,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用C语言以窗口方式和消息驱动机制开发GSM手机MMI(人机接口)软件,实现MMI应用程序的多任务管理。程序结构清晰,代码效率高,模块复用性好。

李文锋[10](2005)在《基于TC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面向对象簇级测试方法的研究还显得滞后。随着人们对软件需求的增加,开发“无缺陷”软件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地测试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有可能引入缺陷的情形,包括各个开发阶段、各种算法和各开发人员等。 面向对象的测试包括四个层次:方法测试、类测试、类簇测试(簇级测试)和系统测试。面向对象测试就是分别从这四个层次来分析引起软件缺陷的情形。其中方法测试、类测试方法的研究有较多的成果,但在簇级层次发现可能引起缺陷的地方或条件情形的研究还显得有所欠缺。 面向对象的簇级测试包括两个方面的测试:一是垂直方向的继承类间的测试;二是水平方向相互协作类间的协作关系测试。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水平方向的测试。 本文包括了基于TC(Test Case)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的设计的原理分析、设计、应用及其应用结果分析几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在分析面向对象簇级测试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研究成果及水平方向的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后,进而提出了一种用于簇级测试水平方向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一基于TC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分析了簇级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的要求并提出了使用合约规格说明来描述类的每个消息传递规则。首先,提出了从系统需求中提取全部簇及其消息传递序列;其次,为各个簇的消息传递序列的测试提供测试用例。在方便优化测试用例的数量方面,采用了自定义消息取值的形式和引用历史测试用例两种形式;最后,利用TC正交数组为簇级测试产生覆盖率广、相对少的测试用例。

二、GSM手机软件开发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手机软件开发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及其法律救济概述
    2.1 标准必要专利
        2.1.1 标准必要专利基本概念与特性
        2.1.2 标准必要专利权人与标准必要专利实施人
        2.1.3 FRAND原则
    2.2 标准必要专利纠纷
        2.2.1 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及其类型
        2.2.2 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2.3 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
        2.3.1 法律救济的依据
        2.3.2 法律救济的主要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CT产业与标准必要专利布局
    3.1 ICT产业的界定
        3.1.1 ICT产业有关的行业分类
        3.1.2 ICT产业的界定和特点
        3.1.3 ICT产业界定的意义
    3.2 标准必要专利布局
        3.2.1 标准必要专利布局状况
        3.2.2 赴印ICT企业对标准必要专利的依赖
    3.3 赴印ICT企业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法律救济
    4.1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法律救济
        4.1.1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定价方式
        4.1.2 印度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基数
    4.2 印度涉及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案例分析
        4.2.1 印度德里高院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确定
        4.2.2 印度竞争委员会对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的态度
    4.3 中印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法律救济的比较
        4.3.1 中国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法律救济实践
        4.3.2 中印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法律救济的异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
    5.1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
        5.1.1 印度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概述
        5.1.2 印度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的救济
        5.1.3 印度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中对标准必要专利实施人的救济
    5.2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救济的案例
        5.2.1 爱立信诉Best It World(India)案
        5.2.2 飞利浦诉K.S.Negi and Manglam Technology等案
        5.2.3 爱立信诉Mercury Electronics等案
        5.2.4 爱立信诉小米案
    5.3 中印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救济的比较
        5.3.1 中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救济的实践
        5.3.2 中国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法律救济的异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的法律救济
    6.1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的竞争法救济
        6.1.1 印度竞争法律制度
        6.1.2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的竞争法救济
    6.2 印度对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法律救济的实践
        6.2.1 Micromax Informatics Limited与爱立信案
        6.2.2 Intex Technologies(India)Limited与爱立信案
        6.2.3 Best IT World(India)与爱立信等案
    6.3 中印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法律法救济的比较
        6.3.1 中国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法律法救济的实践
        6.3.2 中印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法律法救济的异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赴印 ICT 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7.1 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中面临的问题
        7.1.1 赴印ICT企业面临的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状况
        7.1.2 赴印ICT企业在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中面临的问题
    7.2 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的对策
        7.2.1 赴印ICT企业解决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基本思路
        7.2.2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法律救济
        7.2.3 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救济
        7.2.4 标准必要专利垄断纠纷的法律救济
    7.3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可远程监控的智能防盗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核心处理器
    2.2 个人计算机控制
    2.3 GSM通信控制
    2.4 报警信号采集
    2.5 其它硬件附件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4 测试结果
    4.1 硬件测试
    4.2 软件测试
5 总结

(4)通用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手机生产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移动通信技术
        2.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2.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2.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2.1.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2.2 手机测试原理与技术
        2.2.1 手机性能测试原理
        2.2.2 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
        2.2.3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
    2.3 自动测试系统的框架和功能结构设计
    2.4 自动测试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通用自动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通用自动测试软件的开发框架
    3.2 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的分层架构
    3.3 开发工具的选择和环境配置
    3.4 测试用例执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4.1 测试初始化与设置模块
        3.4.2 测试执行模块
    3.5 测试序列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3.5.1 XML结构化语言
        3.5.2 XML测试序列存储结构
        3.5.3 测试序列编辑器的设计
    3.6 测试用例设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7 小结
第四章 GSM手机测试用例的设计和实现
    4.1 GSM测试系统的开发框架
    4.2 GSM测试系统的硬件连接
    4.3 GSM手机主要参数校准算法
        4.3.1 自动频率校准
        4.3.2 自动功率控制校准
        4.3.3 接收增益校准
        4.3.4 电池校准
    4.4 GSM手机性能测试
        4.4.1 GSM手机性能测试方法
        4.4.2 GSM手机性能测试主要指标
    4.5 GSM校准与测试用例库设计
        4.5.1 测试资源的设计
        4.5.2 GSM测试函数库设计
    4.6 小结
第五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5.1 自动测试系统的集成
        5.1.1 各模块的集成
        5.1.2 模块接口设计
    5.2 自动测试系统的部署
        5.2.1 网络拓扑结构
        5.2.2 系统基本配置
    5.3 自动测试系统的优化与验收
        5.3.1 自动测试系统的优化
        5.3.2 自动测试系统的验收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5)手机MMI资源仿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移动通讯的发展现状
        1.2.2 手机开发平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手机 MMI软件介绍
        1.3.1 MMI的分层体系结构
        1.3.2 MMI的主要功能
        1.3.3 MMI的显示原理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功能实现原理
    2.2 系统总体结构
        2.2.1 系统接口
        2.2.2 MS高端区域的规划
        2.2.3 Bin资源文件的结构定义
        2.2.4 可靠性及可扩展性设计
    2.3 系统测试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PC端 MST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需求说明
    3.2 概要设计
    3.3 软件实现
        3.3.1 软件总体结构
        3.3.2 软件功能实现原理
        3.3.3 软件 UI的实现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MS端 ARM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说明
    4.2 概要设计
    4.3 软件实现
        4.3.1 重要数据结构说明
        4.3.2 总体结构
        4.3.3 实现流程
    4.4 应用实例—金立 A30手机
        4.4.1 应用背景
        4.4.2 A30手机概况
        4.4.3 资源仿真工具在 A30中的实现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的总结
    5.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GSM手机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机应用软件的现状
    1.2 手机开发模式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手机软件工作原理
    2.1 单片机系统
    2.2 I2C 总线
    2.3 手机工作过程
第三章 手机应用软件基本结构
    3.1 手机应用软件的特性
    3.2 手机应用软件基本结构
    3.3 手机应用软件接口介绍
    3.4 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模式
第四章 手机应用软件开发模式研究
    4.1 开发模式研究
    4.2 目前开发模式的优缺点
    4.3 开发模式的发展
第五章 手机应用软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5.1 状态机引擎研究与设计
    5.2 状态机引擎的PC 仿真和目标环境移植
    5.3 实现与应用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7)协作式多任务GSM手机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GSM手机软件的系统架构
    1.1 平台抽象层
    1.2 MMI Windows
    1.3 MMI (Man Machine Interface)
2 MMI窗口及消息机制
    2.1 窗口
    2.2 消息
    2.3 窗口管理
3 MMI结构及功能
    3.1 无线移动电话 (Telephony)
    3.2 短消息 (SMS)
    3.3 电话簿 (Phonebook)
    3.4 附加业务 (SS)
    3.5 网络服务
4 结 语

(8)移动通信终端MMI架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手机的发展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2 移动通信系统及课题概述
    2.1 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2 GSM 手机软件特性
    2.3 GSM 手机软件模型
3 系统设计及其MMI 体系结构分析
    3.1 手机系统设计
    3.2 MMI 软件功能模拟的组织结构
    3.3 MMI 软件的分层体系结构
4 MMI 体系结构设计实现
    4.1 MMI 任务设计
    4.2 MMI 接口设计
    4.3 MMI 窗口设计
    4.4 GUI 的设计
    4.5 MMI 系统的可移植性
    4.6 MMI 系统的总结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基于Windows机制GSM手机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1.3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二章 GSM数字通信系统
    2.1 GSM发展简史
    2.2 GSM系统结构与功能
    2.3 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2.3.1 多址技术
        2.3.2 GSM系统多址方案
        2.3.3 工作频道的分配
        2.3.4 GSM信道
        2.3.5 GSM语音编码及调制技术
    2.4 CDMA数字通信技术简述
第三章 GSM移动终端的软件架构及方案平台
    3.1 软件架构的系统概述
        3.1.1 系统概述
        3.1.2 设计约束
    3.2 系统体系结构
        3.2.1 系统总体结构
        3.2.2 Moliux平台抽象层的结构与功能
        3.2.3 Moliux Windows的结构与功能
        3.2.4 Moliux MMI的结构与功能
        3.2.5 Moliux Emulator的结构与功能
    3.3 GSM平台方案
第四章 Moliux Windows服务层设计
    4.1 Moliux Windows体系
    4.2 消息机制
        4.2.1 消息
        4.2.2 消息队列
        4.2.3 消息循环及处理
    4.3 窗口机制
        4.3.1 窗口系统的设计目标及概念
        4.3.2 窗口系统的的组成
        4.3.3 窗口管理
第五章 GSM移动终端具体软件设计
    5.1 开关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1 开机流程
        5.1.2 关机流程
    5.2 短消息(SMS)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2.1 基础知识
        5.2.2 功能及菜单
        5.2.3 模块组织
        5.2.4 具体实现
    5.3 测试及版本控制
        5.3.1 测试
        5.3.2 版本控制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TC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
        1.1.1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1.1.2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策略
    1.2 面向对象测试的层次划分与内容
        1.2.1 方法测试
        1.2.2 类测试
        1.2.3 类簇的测试
        1.2.4 系统测试
    1.3 测试用例
        1.3.1 测试用例特点
        1.3.2 测试用例最小化原理
    1.4 研究现状
        1.4.1 HarroId等人的研究成果
        1.4.2 陈火炎等人的研究成果
    1.5 本文研究问题
第2章 簇级测试
    2.1 簇级测试用例的设计要求
    2.2 合约规格说明
第3章 TC正交数组
    3.1 TC正交数组
    3.2 TC正交数组的优良性
        3.2.1 均衡分散性
        3.2.2 可检测交互性
第4章 基于TC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的设计分析
    4.1 可行性分析
    4.2 簇的标识
    4.3 类的基于规约的研究
        4.3.1 基于规约测试的优点
        4.3.2 基于规约测试当前的研究现状
    4.4 生成合成消息序列
    4.5 消息序列的测试参数值确定
    4.6 TC正交数组设计
        4.6.1 TC正交数组设计思想及步骤
        4.6.2 TC正交数组设计
第5章 基于TC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的设计
    5.1 本设计方法的步骤
    5.2 本设计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5.3 捕获需求
        5.3.1 捕获需求的一般步骤
        5.3.2 捕获需求作为用例
    5.4 获得用例
        5.4.1 建立用例图的步骤
        5.4.2 用例图的实现
    5.5 抽象设计类
    5.6 定义类的单个消息传递规则
    5.7 定义测试消息序列的测试用例类别
    5.8 用TC正交数组产生测试用例
第6章 基于TC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设计应用实例分析
    6.1 应用实例介绍
    6.2 定义对象类
    6.3 找出类簇
        6.3.1 定义每个类的合约规格说明
        6.3.2 生成合成消息序列
    6.4 产生消息序列
    6.5 产生TC正交数组
    6.6 测试用例的维护
    6.7 应用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GSM手机软件开发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赴印ICT企业标准必要专利纠纷的法律救济研究[D]. 王超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2]可远程监控的智能防盗系统研究[J]. 刘冬生,王平根,刘昌鑫,徐光宇,李辉祥.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3]不同协议栈间的手机软件移植[J]. 景建岗,刘高鹏,郑启龙. 计算机工程, 2008(19)
  • [4]通用手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严金太. 厦门大学, 2008(08)
  • [5]手机MMI资源仿真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 雷方. 中南大学, 2007(06)
  • [6]GSM手机软件开发[D]. 朱亚洲. 武汉科技大学, 2007(02)
  • [7]协作式多任务GSM手机软件开发[J]. 黄炳权,孙素霞,赵国庆. 现代电子技术, 2006(08)
  • [8]移动通信终端MMI架构设计与实现[D]. 韩冰.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9]基于Windows机制GSM手机软件开发[D]. 黄炳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 [10]基于TC正交数组的簇级测试用例设计研究[D]. 李文锋. 汕头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GSM手机软件开发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