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辆滚柱轴承的拆、装机械(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越[1](2018)在《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研发》文中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作业要求的提高,用于物体装卸搬运车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针对性越来越强。但目前广泛应用的装卸搬运车存在挂装时间长、自动化水平低、耗费人力资源多等明显问题。因此,加强具有调姿功能的挂装车设备特别是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研发,完善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对促进整个挂装工业实现自动化、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制的是一种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该挂装车能够实现纵移、横移、俯仰、横滚、举升和回转六个自由度的调整且具有调姿范围广、调姿时间短的特点。本文研制的挂装车从理论计算、模拟仿真和试验研究三个方向开展,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挂装车设计要求与相关设计标准,完成挂装车的整车参数匹配设计。主要包括:(1)完成对电机的计算与选型并校核挂装车驱动性能;(2)根据挂装车对电池的要求完成对动力电池的参数匹配设计。然后对挂装车整车进行结构设计,包括:车架设计、转向机构设计、动力电池箱设计、车身与控制面板的设计并提出底盘总布置方案。最后确定整车电源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初步方案。其次,根据六自由度调姿平台设计要求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并分别对纵移回转层、横移层、俯仰横滚层、垂直升降层和被动调节层进行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同时对举升机构进行理论分析与力学计算,根据油缸最大推力完成举升油缸选型。为了研究六自由度调姿平台对挂装车作业工况的影响,本文选取挂装车在调姿作业工况中十种极限的调姿位置作为极限调姿工况,对这十种工况中的挂装车整车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挂装车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并分析得到六自由度调姿机构调姿位置与挂装车受力的变化规律。为了研究六自由度调姿平台对挂装车行驶工况与模态的影响,本文针对挂装车行驶中可能遇到的三种极限行驶工况对挂装车整车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挂装车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对挂装车整车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与激励频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挂装车整车在行驶和作业时不会发生共振现象。最后对挂装车进行调姿性能试验、行驶性能试验与其他项目检测。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对比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调姿性能与行驶性能可以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根据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李林琨[2](2014)在《基于PLC的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汽车零部件装配制造方面,对自动装配工件的质量和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获得高精度、质量好的产品,需要不断地提高装配技术。要想使零部件装配精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要求,关键是要确保在制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是稳定可靠的。本文中设计的联轴器自动压装系统,主要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基础,以及联轴器压装的具体工艺设计而来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设计:一、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汽车联轴器自动压装系统的技术水平,并对影响联轴器压装精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总体的设计方案。二、从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设计压装系统的总体框架,根据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系统硬件组成的逻辑框图,对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网络通讯进行详细的阐述,尤其对伺服驱动系统的原理以及选型做了重点阐述。然后完成对系统主要硬件的介绍和选型,为PLC的程序设计提供硬件基础。三、根据压装工艺设计的控制流程图,确定PLC输入输出地址的分配,列出I/O表,编写PLC的控制程序,对系统的自动压装程序、校准程序以及回原位程序进行论述。通过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软件,设置压机运行的程序,详细阐述伺服驱动系统在PLC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并在伺服驱动软件里设置压力位移窗口曲线,给某段位移设置压力上下限,用于判断工件的质量。四、介绍触摸屏人机界面的设计思想,完成PLC与触摸屏之间通信的建立、变量的创建、报警以及人机界面分界面设计等工作,使触摸屏具备压力和位移检测、参数设置、手动操作、校准、消息报警等功能,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本文设计的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可以很好地完成对联轴器的装配工作,通过伺服驱动系统把联轴器精确地装配到待压工件的轴上,满足客户的具体指标要求。
张明[3](2013)在《工程行走作业车辆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工程行走作业车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工程行走作业车辆在要求具备高速转场运输能力的同时,往往在作业时还要求其具有较低的稳定行驶速度,传统单一的传动方式由于技术及成本的原因已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机械液压复合传动方式以其相对于各种单一传动技术的优势将会逐步取代传统传动方式。随着工程机械行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依据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工况的需求对控制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确定了控制系统的要求和主要功能,特别是基于CAN总线的发动机控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基于Intercontrol公司Digsy Compact控制器完成了控制系统程序的二次开发,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对速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及仿真分析,得到了适合实际工况的控制参数,并通过初步整车试验验证了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张雪[4](2012)在《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滚柱直线导轨副是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目前已在精密机械、机床、自动化、动力传输、半导体、工业机器人、测量仪器、医疗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数控机床核心部件滚柱直线导轨副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速、重载是滚柱直线导轨副发展的方向,高速、重载时会影响其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指标,这些性能指标会对滚柱直线导轨副的运动性能产品寿命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滚柱直线导轨副性能,其性能检测技术必不可少。国外的许多导轨副的制造公司,除了致力于改革加工工艺外,都把检测手段的更新换代放在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外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直线导轨副性能检测体系,包括寿命试验机和接触刚度测量机等。但在很多先进技术方面的制造和检测技术是不公开的,因此很难查到国外关于滚柱直线导轨副性能检测方面的资料。而国内对滚柱直线导轨副的综合性能的检测还比较少,制约了其产品的发展,因此,开发一套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国内外滚柱直线导轨副性能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实际需要,针对高速及重载状态下,滚柱直线导轨副的性能检测要求,通过机械结构设计、直线电机的运动控制、测试原理及方法的分析研究,本文开发了一套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对不同尺寸规格的高速、重载、精密滚柱直线导轨副速度、温度、振动、噪声等性能进行检测。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及检测指标,结合滚柱直线导轨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确定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检测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及主要硬件的选择;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确定运动控制方式,完成运动控制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在分析各测试分系统特点后,完成了各个性能测试分系统的设计;根据运动控制及信号采集功能的设计进行软件编程,实现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存储与清除、报表生成等功能。检测系统基于Labview平台搭建,集直线电机运动控制、数据采集、显示、存储及生成报表等多功能为一体,可实现对滚柱直线导轨副空载及负载状态下的速度、加速度、温度、噪声、振动等综合性能参数的实时检测。应用开发软件对协作单位的LR55系列滚柱直线导轨副进行性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有效地评价滚柱直线导轨副的性能指标。系统的成功应用为高速、精密、重载滚柱直线导轨副产品性能检测提供技术保障,为开发新的产品、缩短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目前本系统已在企业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马尧[5](2010)在《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机电产业在中国与东盟五国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机电产品是中国与东盟五国的第一大项贸易商品。本文从产业内贸易的视角研究中国与东盟五国机电产业的区域分工问题,对深化中国与东盟五国机电产业的区域国际分工,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掌握产业内贸易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详实权威的数据资料,系统研究了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的现状、特点、趋势和决定因素,并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998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值和产业内贸易比重均显着上升,但产业内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内贸易地理方向严重失衡,产业内贸易商品低质化,区域分工的“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工序专业化”和“跨国公司主导”特征明显。从理论上讲,规模经济、差异化产品、要素禀赋、市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差额对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的影响与理论预期一致,而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差异以及人均固定资本差异对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反。加强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优化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形式、微观主体、商品结构、机制和政策是推动中国和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确实需要。?
王宗槐[6](2010)在《偏心蠕动式转子泵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转子泵属于回转式容积泵,自吸能力强,输送介质粘度范围广。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型专利转子泵(专利申请号:200910154895.3)—偏心蠕动式转子泵。根据其结构原理,分析了该泵的性能特性;借助COSMOSMotion虚拟样机技术对偏心蠕动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同时,应用ANSYS软件对该泵最关键水力部件—转子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为该泵设计计算及关键零部件强度、刚度分析提供相关理论公式及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及移动的单转子双作用新型转子泵—ZP-1.5/1.0型偏心蠕动式转子泵。研究表明:该泵液力端采用的偏心蠕动机构,结构创新性强,无闭死容积,运行平稳、可靠。2.性能特性的研究。根据该转子泵的结构特征,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建立了瞬时流量计算的简化模型,采用数学解析法推导了ZP-1.5/1.0偏心蠕动式转子泵的平均流量公式和瞬时流量公式,拟合了瞬时流量曲线。3.虚拟样机运动仿真分析。借助COSMOSMotion虚拟样机仿真软件对偏心蠕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验证了该机构运动可行性,得到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关键零部件间的作用力、力矩,可为偏心蠕动式转子泵设计提供参考。4.转子有限元分析。根据运行工况分析偏心蠕动式转子泵转子的约束情况,结合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数据,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子进行了强度、刚度、模态的计算,同时对转子应力-应变规律、固有频率、临界转速进行了分析。
方宏生[7](2009)在《基于有限元的曲轴分析计算及其结构优化》文中指出曲轴作为往复泵动力端中最关键的受力零件,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使用寿命。随着往复泵功率密度的不断提升和强化,曲轴的工作条件愈加苛刻,因此,曲轴的结构分析及优化在往复泵动力端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曲轴几何形状复杂,应力集中现象严重,影响其总体性能的因素众多。失效实例表明,疲劳断裂是其主要失效形式,通过连杆作用在曲柄销上的交变载荷是造成曲轴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近20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泵用曲轴强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体现在曲轴应力的计算研究方面。隔膜泵是一种高新往复泵产品,具有无泄漏的突出特点。目前,国内外泵行业均十分注重隔膜泵产品的试验研究。本文以江苏索普集团60万吨/年醋酸工程用6DM—100/1.0型隔膜泵为例,将采用几种不同方法对该泵不同结构、承受双向载荷的曲轴进行动、静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具体内容如下:1.曲轴载荷的特征分析。对曲轴承受单向载荷与双向载荷(即单作用与双作用曲轴)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之间的区别;2.双作用曲轴受力分析与计算。运用连续梁法对6DM—100/1.0型隔膜泵用整体式曲轴进行受力分析,求得支承处弯矩及轴颈受力大小,为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提供边界条件;3.整体式曲轴应力与模态分析。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双作用整体式曲轴模型,导入ANSYS软件,进行应力分析;并利用ANSYS软件中的Block Lanczos方法,对三拐两支承、三拐三支承和三拐四支承三种不同曲轴结构进行模态对比分析;4.提出一种新型组合式多支点曲轴。在分析传统整体式曲轴结构的特点及其不足的基础之上,介绍了一种多支点组合式偏心轮曲轴新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阐述;5.虚拟样机仿真及物理样机试验。对传统整体式与新型多支点组合式曲轴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对比分析,同时借助ADAMS软件进行虚拟样机仿真,验证多支点组合式新结构曲轴的优异性,并对6DM—100/1.0型隔膜泵物理样机进行试验,确定其额定工况时相关性能参数。
刘凤翔[8](2006)在《产品构造、文化因素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业大国,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全方位地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和方式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国能否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产业竞争力是关键。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阐释了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以及关键要素构成。但是,产业内分工的定位机制却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引入了生产者文化因素和产品工程构造对分工组织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构造的组织结构与国家/企业文化的匹配关系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产业内分工的产品定位问题。概言之,在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的分工组织结构与特定的产品构造相匹配,分工组织效率的高低又与一国生产者的文化存在密切关联,如果一国的文化支持特定结构的分工组织,该国生产者将在与这种组织结构相对应的产品上形成竞争优势,从而专业化于该类产品。本文还进行了一些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力。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对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张海霞[9](2006)在《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以机械设备类(SITC第7大类)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和东亚国家机械设备类(SITC第7大类)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机械设备类在我国和东亚国家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我国和东亚国家在机械设备类产业内贸易的国别特征和产业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机械设备类的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其中又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和东亚国家SITC第7大类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几组产品上,本文具体分析了716组、752组、759组、764组、771组、772组、776组和778组等8组产品的贸易流向、贸易余额、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了这8组产品及其包含的零部件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和比重。通过对重点产品组的分析,可以看到零部件贸易是推动我国和东亚国家SITC第7大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力量。 在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和东亚国家机械设备类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时,除了传统的国家特征和产业特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内在机制—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的特征。对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的分析主要从东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内贸易和零部件贸易三个方面展开。我国的加工贸易和“三资企业”在机械设备类的产业内贸易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还建立了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和东亚国家机械设备类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关税的下降、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和人均GDP差距的扩大对产业内贸易有促进作用,而人均固定资本差异的扩大对产业内贸易有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对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和中国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政策选择。
刘宏伟[10](2003)在《电控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动机电喷技术及清洁能源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清洁的车用发动机燃料,它的应用受到各国的重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都致力于车用发动机燃用LPG的研究。 本文在对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LPG缸内直接喷射及其实现的方案,并就缸内喷射压力产生系统、LPG缸内直喷喷嘴、电容放电式高能点火装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设计改进了台架试验控制系统,利用其对研制的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成功地实现了LPG缸内直接喷射;对设计的电容放电点火系统与原点火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电容放电式点火系统能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二、车辆滚柱轴承的拆、装机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辆滚柱轴承的拆、装机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挂装车概述 |
1.3.1 挂装设备分类 |
1.3.2 挂装车 |
1.4 国外挂装车的发展现状 |
1.5 国内挂装车发展现状 |
1.6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挂装车参数匹配设计与总体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产品技术规范、标准 |
2.3 整车性能参数匹配设计 |
2.3.1 整车技术参数与设计指标 |
2.3.2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设计 |
2.3.3 汽车驱动性能校核 |
2.3.4 动力电池匹配设计 |
2.4 整车结构设计 |
2.4.1 车架设计 |
2.4.2 前后车轮设计计算 |
2.4.3 转向机构设计 |
2.4.4 动力电池箱设计 |
2.4.5 车身与控制面板设计 |
2.4.6 底盘总布置方案设计 |
2.5 整车系统方案设计 |
2.5.1 电池系统方案设计 |
2.5.2 电气系统方案设计 |
2.5.3 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自由度调姿平台与举升机构设计 |
3.1 六自由度调姿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
3.2 六自由度调姿平台总体设计 |
3.2.1 纵移回转层设计 |
3.2.2 横移层设计 |
3.2.3 俯仰横滚层设计 |
3.2.4 垂直升降层设计 |
3.2.5 被动调节层设计 |
3.3 举升机构总体设计 |
3.3.1 举升臂的受力分析 |
3.3.2 举升油缸设计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挂装车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挂装车的三维模型建立和简化 |
4.3 挂装车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挂装车几何模型导入与清理 |
4.3.2 单元选择和网格划分 |
4.3.3 材料参数设置及单元属性赋予 |
4.4 挂装车作业工况有限元分析 |
4.4.1 载荷和约束的确定 |
4.4.2 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 |
4.4.3 结果对比与校核 |
4.5 挂装车行驶工况有限元分析 |
4.5.1 弯曲工况 |
4.5.2 紧急制动工况 |
4.5.3 紧急转弯工况 |
4.6 挂装车整车的模态分析 |
4.6.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4.6.2 挂装车整车约束模态分析 |
4.6.3 模态结果分析与评判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挂装车样机试制与性能试验 |
5.1 挂装车样机试制 |
5.2 挂装车调姿性能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设备和材料 |
5.2.3 纵移性能试验 |
5.2.4 横移性能试验 |
5.2.5 俯仰性能试验 |
5.2.6 横滚性能试验 |
5.2.7 垂直升降性能试验 |
5.2.8 举升性能试验 |
5.2.9 调姿性能试验分析 |
5.3 行驶性能试验 |
5.4 样机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于PLC的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小结 |
第二章 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总体框架的设计 |
2.1 压装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2.2 联轴器的压装介绍 |
2.3 压装机的整体机械结构介绍 |
2.4 压装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
2.5 压装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 |
2.6 压装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框架设计 |
2.6.1 PLC控制程序部分 |
2.6.2 触摸屏人机界面程序部分 |
2.7 压装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框架设计 |
2.8 小结 |
第三章 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硬件的设计 |
3.1 压装控制系统的构成 |
3.2 压装控制系统主要硬件的选型 |
3.2.1 PLC系统的选型 |
3.2.2 触摸屏的选型 |
3.2.3 伺服系统的选型 |
3.2.4 检测机构的选型 |
3.2.5 光栅尺的选型 |
3.2.6 气动机构的选型 |
3.3 压装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 |
3.4 伺服驱动系统的连接 |
3.5 小结 |
第四章 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
4.1 PLC综述 |
4.1.1 PLC的工作原理 |
4.1.2 PLC的编程语言 |
4.1.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STEP7编程软件组态 |
4.2.1 STEP7与PLC的通信组态 |
4.2.2 硬件组态以及PROFIBUS-DP PN-IO地址设定 |
4.2.3 PLC与伺服驱动器PROFIBUS DP网络的数据读写 |
4.3 IndraDrive C伺服驱动器程序的设计 |
4.3.1 Wildermann power head V4.0T介绍 |
4.3.2 伺服压机工作原点的设置 |
4.3.3 伺服压机自动运行程序段的设置 |
4.3.4 伺服压机的校准 |
4.3.5 压力/位移窗口曲线 |
4.3.6 伺服压机手动控制 |
4.4 系统控制流程图的设计及输入/输出点的确定 |
4.4.1 系统控制流程图的设计 |
4.4.2 系统输入/输出点的确定 |
4.5 系统回原位程序的设计 |
4.6 系统自动压装程序的设计 |
4.7 系统校准程序的设计 |
4.8 小结 |
第五章 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触摸屏人机界面的设计 |
5.1 触摸屏界面编程软件WinCC flexible的介绍 |
5.2 压装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思想 |
5.3 压装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 |
5.3.1 触摸屏与PLC通讯的建立 |
5.3.2 触摸屏变量的创建 |
5.3.3 触摸屏报警的创建 |
5.3.4 触摸屏人机界面的创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工程行走作业车辆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行走作业车辆机械静压复合传动箱的研究背景 |
1.2 机械静压复合传动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方案分析 |
2.1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工作原理 |
2.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液压系统分析 |
2.2.1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液压系统构成 |
2.2.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液压系统变量泵和马达选择 |
2.3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1 控制系统的构成及需要实现的功能 |
2.3.2 控制器的选型 |
2.3.3 控制器的引脚分配 |
2.3.4 控制程序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CAN 总线技术的发动机控制研究 |
3.1 发动机控制方式分析 |
3.1.1 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及选型要求 |
3.1.2 发动机控制方式选择 |
3.1.3 发动机恒转速控制原理 |
3.2 CAN 总线介绍 |
3.2.1 CAN 总线发展情况及特点介绍 |
3.2.2 CAN 总线通讯协议 |
3.3 发动机控制应用程序设计 |
3.3.1 CAN 初始化流程图及程序 |
3.3.2 CAN 接受/发送数据流程图及程序设计 |
3.4 发动机转速控制功能的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系统建模、仿真及整车试验 |
4.1 PID 控制规律 |
4.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4.2.1 变量泵控制电流与泵排量数学模型 |
4.2.2 变量泵-定量马达回路的数学模型 |
4.2.3 速度传感器数学模型 |
4.2.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4.3 传递函数的确定 |
4.4 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
4.4.1 动态仿真软件工具的选择 |
4.4.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系统建模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系统整车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滚动直线导轨副简介 |
1.2 滚动直线导轨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滚动直线导轨副产品的发展趋势 |
1.2.2 国内滚动直线导轨副产品的发展趋势 |
1.3 滚动直线导轨副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总体方案及机械结构确定 |
2.1 检测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根据 |
2.1.1 被测导轨副介绍 |
2.1.2 检测系统设计的要求和技术指标 |
2.2 驱动电机确定 |
2.2.1 驱动方式确定 |
2.2.2 直线电机选型 |
2.3 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2.4 检测系统机械结构确定 |
2.4.1 安全装置确定 |
2.4.2 导轨检测适应性确定 |
2.4.3 导轨更换装置确定 |
2.4.4 床身确定 |
2.4.5 工作台确定 |
2.4.6 检测系统整体机械结构确定 |
3 运动控制系统 |
3.1 运动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
3.2 运动控制方式确定 |
3.3 运动控制实现功能 |
3.4 参数设置 |
3.4.1 有效行程 |
3.4.2 最大速度、加速度设置 |
3.4.3 最大跟随误差设置 |
3.5 位置反馈 |
3.6 控制方式 |
3.6.1 PLC模块 |
3.6.2 运动控制 |
4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4.1 测试项目 |
4.1.1 测试原理 |
4.1.2 温度检测 |
4.1.3 振动检测 |
4.1.4 噪声检测 |
4.1.5 速度检测 |
4.2 实现功能 |
4.2.1 采集保存功能 |
4.2.2 清除显示功能 |
4.2.3 记录回放功能 |
4.2.4 生成报表功能 |
4.2.5 仪器佼准 |
5 检测系统软件开发与调试 |
5.1 运动控制软件编程 |
5.1.1 Labview中使用ActiveX调用Apsever的方法 |
5.1.2 ActiveX在Labview下的事件回调读取APServer数据的方法 |
5.1.3 Labview与APServer通信综合实例 |
5.2 信号采集软件编程 |
5.2.1 温度信号信号采集与处理 |
5.2.2 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 |
5.2.3 噪声信号采集与处理 |
5.2.4 速度检测 |
5.3 测量软件功能实现 |
5.4 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实验 |
5.4.1 软件开启 |
5.4.2 温度实验 |
5.4.3 噪声实验 |
5.4.4 振动实验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 |
2.1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 |
2.2 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 |
2.2.1 水平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
2.2.2 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 |
3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
3.1 样本说明 |
3.2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 |
3.2.1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 |
3.2.2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比重 |
3.3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结构分析 |
3.4 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地理方向 |
4 中国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分析 |
4.1 中国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
4.1.1 规模经济 |
4.1.2 差异化产品 |
4.1.3 要素禀赋 |
4.1.4 市场结构 |
4.1.5 外商直接投资 |
4.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4.1.7 其他因素 |
4.2 中国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实证检验 |
4.2.1 变量选取及分析方法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数据来源 |
4.2.4 检验结果与分析 |
5 促进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
5.1 加强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
5.2 优化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形式 |
5.3 优化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微观主体 |
5.4 优化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商品结构 |
5.5 优化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机制与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偏心蠕动式转子泵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转子泵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作原理及流量特性 |
2.1 结构特征 |
2.2 工作原理 |
2.3 性能特性曲线 |
2.4 流量计算 |
2.4.1 平均流量计算 |
2.4.2 瞬时流量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OSMOSMotion 偏心蠕动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3.1 虚拟样机仿真研究 |
3.1.1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3.1.2 刚体多体动力学基本原理 |
3.1.3 柔性多体动力学基本原理 |
3.2 COSMOSMotion 软件介绍 |
3.3 偏心蠕动机构运动仿真 |
3.3.1 建立偏心蠕动机构的虚拟样机 |
3.3.2 定义仿真参数 |
3.3.3 运行仿真求解 |
3.3.4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SYS 软件对转子有限元分析 |
4.1 ANSYS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4.1.2 ANSYS 软件介绍 |
4.2 转子结构静力学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载荷及约束施加 |
4.2.3 后处理结果 |
4.2.4 后处理结果 |
4.3 转子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法概述 |
4.3.2 模态分析理论 |
4.3.3 ANSYS 模态分析的主要步骤 |
4.3.4 临界转速 |
4.3.5 转子模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基于有限元的曲轴分析计算及其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方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曲轴的计算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曲轴应力分析计算 |
2.1 曲柄连杆机构 |
2.1.1 分类及特性参数 |
2.1.2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
2.2 曲轴静力学分析 |
2.2.1 曲轴受力分析 |
2.2.2 基本外力计算 |
2.2.3 对称双作用曲轴组件 |
2.3 曲轴疲劳强度设计 |
2.3.1 疲劳设计准则 |
2.3.2 疲劳设计方法 |
2.4 实例计算 |
2.4.1 双作用曲轴参数 |
2.4.2 力与曲轴转角关系研究 |
2.4.3 研究工况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体式曲轴的有限元法分析 |
3.1 有限元法简述 |
3.2 求解前处理 |
3.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2 单元选择及网格划分 |
3.2.3 载荷施加及边界约束处理 |
3.2.4 应力计算结果 |
3.3 整体式曲轴模态分析 |
3.3.1 模态分析法介绍 |
3.3.2 模态分析原理 |
3.3.3 曲轴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支点组合式曲轴的分析研究 |
4.1 新型组合式曲柄机构 |
4.2 有限元法计算 |
4.2.1 组合式曲轴应力分析 |
4.2.2 组合式曲轴模态分析 |
4.3 疲劳强度计算 |
4.4 曲轴轴系的虚拟样机仿真 |
4.4.1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4.4.2 刚性多体动力学计算方法 |
4.4.3 柔性多体动力学基本原理 |
4.4.4 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 |
4.5 隔膜泵物理样机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产品构造、文化因素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 |
2、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
2.1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 |
2.2 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 从组织分工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
2.4 产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从“偶然”到“必然”的探索 |
3、产品构造体系的基本原理 |
3.1 产品构造的概念和内容 |
3.2 产品构造的主要类别 |
3.3 产品构造与分工的组织结构 |
3.3.1 整体型组织结构与模块型组织结构 |
3.3.2 协调费用与组织结构的柔性 |
3.4 产品构造与产业竞争优势 |
4、文化因素与产业(企业)组织的分工结构 |
4.1 文化的内涵 |
4.2 文化的定量研究 |
4.2.1 Hofstede的研究 |
4.2.2 关于文化的其他研究 |
4.3 组织分工结构中的文化因素 |
4.3.1 文化和产品构造之间的关系 |
4.3.2 文化因素与生产组织方式 |
4.4 主要分工组织模式的国别比较 |
4.4.1 日本式分工组织的特征 |
4.4.2 德国式分工组织的特征 |
4.4.3 意大利式分工组织的特征 |
4.4.4 模块化分工组织的特征 |
4.5 小结:产品构造、文化因素与产业竞争优势 |
5、实证研究 |
5.1 包含文化因素的工业增长实证分析 |
5.1.1 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 |
5.1.2 分析及结论 |
5.2 主要国家的优势产业分析 |
5.2.1 十个国家的出口产业概况 |
5.2.2 美国和日本的优势产业比较 |
6、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启示 |
6.1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概况 |
6.2 我国的传统文化 |
6.3 我国的产业定位与发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工业增长模型所用数据列表 |
附表(2) 2004年日本第7大类产品的出口状况 |
附表(3) 2004年美国第7大类产品的出口状况 |
致谢 |
(9)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以机械设备类(SITC第7大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
2.1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研究对比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
2.2.1 国内外研究对比 |
2.2.2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三章 东亚产业内贸易分析 |
3.1 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计量 |
3.1.1 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
3.1.2 产业内贸易的计量和分类 |
3.2 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第7大类产业内贸易分析 |
3.2.1 SITC第7大类商品在中国与东亚国家贸易中的地位 |
3.2.2 对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第7大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总体分析 |
3.2.3 国别分析 |
3.2.4 产业分析 |
第四章 我国与东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 |
4.1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
4.1.1 国家特征因素 |
4.1.2 产业特征因素 |
4.2 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 |
4.2.1 东亚国际生产分工网络概述 |
4.2.2 东亚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 |
4.2.3 东亚地区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
4.2.4 东亚地区零部件贸易 |
4.3 我国与东亚国家SITC第7大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
4.3.1 我国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4.3.2 “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实证检验和主要结论 |
5.1 实证检验 |
5.1.1 模型设计 |
5.1.2 模型结果说明 |
5.1.3 模型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
5.2 主要结论 |
5.3 对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启示 |
5.4 中国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政策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电控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LPG作为燃料的特点 |
1.3.1 LPG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LPG燃烧特性 |
1.4 目前LPG汽车研究应用情况 |
1.4.1 LPG普通汽化系统 |
1.4.2 LPG电子控制汽化系统 |
1.4.3 LPG电控喷射技术 |
1.5 LPG汽车的发展趋势--电控LPG发动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方案研究及设计 |
2.1 实现缸内直接喷射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总体方案选择 |
2.3 LPG高压产生装置 |
2.3.1 燃料输送装置设计 |
2.3.2 燃料输送系统的主要部件 |
2.4 LPG缸内直喷喷嘴的设计 |
2.5 燃料供给装置的控制 |
2.6 其他重要的辅助结构及部件 |
第三章 LPG缸内直接喷射试验控制系统的研究 |
3.1 发动机主要的电子控制方法 |
3.2 电控试验系统硬件设计 |
3.2.1 LPG电控试验系统方案设计 |
3.2.2 ECU设计 |
3.2.3 转速和扭矩测量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 |
3.2.4 测功机加载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 |
3.2.5 喷射执行机构电路设计 |
3.3 点火执行机构的研究 |
3.3.1 点火系统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因素 |
3.3.2 点火系统分类及各点火系统优缺点 |
3.3.3 点火系统的设计 |
3.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4.1 串行通信 |
3.4.2 ECU控制程序设计 |
3.4.3 转速和扭矩测量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 |
3.4.4 测功机加载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 |
3.5 系统可靠性及抗干扰性 |
3.5.1 发动机现场干扰源分析 |
3.5.2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5.3 软件抗干扰性措施 |
第四章 台架试验研究验证 |
4.1 试验台架 |
4.2 高压产生装置输出压力验证 |
4.3 台架喷射试验 |
4.4 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怠速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四、车辆滚柱轴承的拆、装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六自由度调姿平台的挂装车研发[D]. 张振越. 扬州大学, 2018(01)
- [2]基于PLC的汽车联轴器压装系统的设计[D]. 李林琨. 东华大学, 2014(09)
- [3]工程行走作业车辆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控制方法研究[D]. 张明. 长安大学, 2013(06)
- [4]滚柱直线导轨副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开发[D]. 张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5]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 马尧. 广东商学院, 2010(03)
- [6]偏心蠕动式转子泵关键技术研究[D]. 王宗槐.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5)
- [7]基于有限元的曲轴分析计算及其结构优化[D]. 方宏生.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 [8]产品构造、文化因素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研究[D]. 刘凤翔. 暨南大学, 2006(06)
- [9]我国和东亚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以机械设备类(SITC第7大类)为例[D]. 张海霞. 暨南大学, 2006(06)
- [10]电控LPG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研究[D]. 刘宏伟. 浙江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