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革命史教学与教书育人(论文文献综述)
周作明[1](1998)在《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11建室简史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有蒙达坦副教授(1953—1960)、任一鸣副教授(1960—1964)、覃延欢教授(1964—1978)、严沛教授(1978—1983)、何应忠教授(19...
戚静[2](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袁文君[3](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到两者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围绕这一主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主要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良性互动、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着眼目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找准问题——制约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目标的有效对策。当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着“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实施措施缺乏力度、推进程度不平衡、协同育人合力尚未完全形成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推进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首先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准确理解“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把握新时代高校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其次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识,在教学中要实施教育教学观念革命、牢固树立“大思政”的教育观念,并且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能力。要着力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机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和监督体系、不断强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接着要通过制度引导政策倾斜促进“课程思政”项目示范来不断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平衡发展。最后还要通过搭建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合作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统一,以及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育人中的指导作用等,来实现高校思政课程主动带动专业课程育人。总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需要各方通力配合,其中核心的责任主体是教师,高校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责任主体,抓好这一群体至关重要。总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实效、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促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海艳[4](2019)在《高中历史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不仅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史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常被列入经济史范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行教科书采取“专题”与“模块”结合的编写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为经济史的工业革命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但与工业革命史相关的政治史、社会史和文化史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和分裂,不利于学生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多视角地认识工业革命史。此外,工业革命史的教学还涉及一些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术语,加上时空跨度大,影响领域广泛,这些都给学生了解与工业革命史相关的知识与概念,系统掌握工业革命史内容,并深刻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两次工业革命为研究对象,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探讨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策略。首先,从三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工业革命史教学的必要性,即工业革命史的教学意义和特点,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工业革命史的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近五年高考对两次工业革命考察的具体情况。其次,在阐述工业革命史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通行的三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史教学的内容,指出这三个版本教科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根本原因表述不清,对工业革命史的认识缺乏多元性视角等问题。最后,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高考考查的要求以及三个版本教科书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四方面提出有关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策略,一是合理利用教科书资源,注重整合各版本教科书内容,加强模块连接;二是合理吸收史学研究成果,丰富课程内容;三是引入多元史观,培养学生从多元视角学习和认识工业革命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的意识;四是加强思维导图的运用,构建有关工业革命史的知识网络。
王爱莲[5](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一套用以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与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是“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局限于高校范围或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领域,还关涉能否为国家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基本要求》”中的系列定位实则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发展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与核心内容。如何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保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资源以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是课程建设必须应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激发课程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返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70多年的发展道路发现,与课程体系在规模数量等外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内涵发展还有不足,如表现出:“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教学困境、课程活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理论说服力不佳等问题。而通过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也发现,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内容既少且又比较零散。基于此,本文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进路,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全文除导论、后记以外,共包含五章内容。第一章,理论概述。重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内涵式发展”的学理认识、概念考证和原理挖掘基础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激发课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主,同时协调外部力量形成建设合力的课程发展模式,是课程发展思路与建设实践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历史沿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史就是课程外延与内涵相互掺杂、共同推进的历史。依据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布的课程指示与方案,大体可将课程建设史划分为五大阶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前的课程体系发展很不稳定。“52体系”是在全国推行的第一套课程方案,采取向苏联学习的方式,构建起课程发展的雏形;“61体系”则开启了“中国化”与“去苏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的课程方案日益规范成熟,方案实践力度日益增强,并显现出方案更替的继承性和连贯性。其中,“85方案”融合了“两课”课程内涵;“98方案”对课程进行了统一地精简设置,更加体现课程权威性和丰富性;“05方案”下,课程规模继续扩张,并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独立办学机构组建等维度推动课程总体建设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时代,如何提升课程内生动力、提高教学实效等成为课程建设的紧迫课题。第三章,问题研判。基于“为什么”的考量,尝试站在客观立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理性分析与问题研判。重点从历史诉求中分析为什么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从现实关系与认识误区的研判中进一步理清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路问题。在审思中,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采以理性态度,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而是从实际出发进行课程发展的长足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不负重托与使命,推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四章,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学情特点,共同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为课程内涵式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又可提供现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为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力量。而“00后”大学生(研究生多是“95后”)表现出的新风貌、新特点、新需求,以及他们成长成才中面临的困惑需要释疑解惑的事实,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学情基础。第五章,优化策略。重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怎么办”的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三大规律”和“八个相统一”原则,极力避免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与规律僭越,从原则规范上确保发展导向的科学性;其次,需从课程内部建设的重要环节着手,抓关键、厚基础、破瓶颈、保动力、强弱项,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夯实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增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手段的动力支撑作用,弥补科学评价的发展不足,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发展与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最后,须强化对国家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和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盘活,形成国家、社会、高校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积极推进课程发展建设。
魏志杰[6](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文中认为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双重使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贯彻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结合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厘清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从“课上教师精讲”,“课下专家活讲”,“校园文化常讲”三个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效性改革进行了论述;从课程内部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四个方面对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研究;依托维护系统稳定的负反馈系统和促进系统发展的正反馈系统,构建了“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其中,负反馈系统端紧密监测学生群体和教学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及时调整改革的重点和针对点;正反馈系统端则以对内改革评价体系和对外树立校园品牌的方式,强化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正向投入。二者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余柏青[7](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研究说明《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朱铃,张先智[8](1990)在《教书育人,提高中国革命史教学质量》文中研究说明 一、下定决心,教好革命史最近几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削弱等原因,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许多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思想混乱,以至于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都发生了疑问。我们深为这种状况担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我们这些共产党员教师去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反问,在旧中国的血雨腥风的反动统治
谭晓玲[9](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程雄飞[10](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来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实际上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三有”标准,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具体来说就是: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硬本领,有承担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有力担当。为了培养“三有”大学生,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我们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可见,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是建立在一定问题基础上的,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时代回应,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研究意义。本论文从七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展开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论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的界定。这部分主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相关概念,包括新时代、责任与社会责任、责任教育与责任感培养的含义。第三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相关论述以及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相关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和道德教育相关理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历史及经验教训。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的重要性,并通过查阅学界的相关调查数据,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发现其中问题。第五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的认知教育、情感培养、行为塑造,尤其是文化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责任教育、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教育。第六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则。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疏通与引导这三个一般原则和强化历史使命、因势而新、关怀体谅、和权、责、利相统一这三个特殊原则。第七部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志愿服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
二、中国革命史教学与教书育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革命史教学与教书育人(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概述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
一、高校思政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
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 |
第三节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及特性 |
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特性 |
第四节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二、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历史发展梳理 |
一、高校思政课程设置的演变历史 |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发展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成果 |
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理念初步形成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格局初步形成 |
三、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效性初步显现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不足之处 |
一、“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 |
二、“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实施措施缺乏力度 |
三、“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推进程度不平衡 |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
第四节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
一、教育教学观念落实程度不够 |
二、“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意识不强 |
三、“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机制不健全 |
四、高校的考核评估机制不科学 |
五、高校各院系“课程思政”主动协同育人的自觉性不够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 |
第一节 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
一、准确理解“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的本质特征是育人 |
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
第二节 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意识 |
一、实施教育教学观念革命 |
二、牢固树立“大思政”的教育观念 |
三、不断高校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
第三节 着力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 |
一、不断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二、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监督体系 |
三、不断强化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作用 |
第四节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平衡发展 |
一、通过制度引导促进“课程思政”的平衡发展 |
二、通过政策倾斜促进“课程思政”平衡发展 |
三、通过项目示范促进“课程思政”平衡发展 |
第五节 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主动带动专业课程育人 |
一、搭建各学科之间的教学合作平台 |
二、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统一 |
三、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育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高中历史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学术界有关工业革命史的研究 |
(二)关于工业革命史教学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历史中工业革命史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
一、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意义 |
(一)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特点 |
(二)工业革命史的教学意义 |
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三、高考考查的要求 |
第二章 不同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工业革命史内容的比较 |
一、课文系统的比较 |
(一)主体结构的比较 |
(二)正文主要内容选取的比较 |
二、课文辅助系统的比较 |
(一)导入系统的比较 |
(二)图文系统的比较 |
(三)习题巩固系统的比较 |
三、比较得出的启示和存在的相关问题 |
(一)比较得出的启示 |
(二)存在的相关问题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中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策略 |
一、充分利用并整合教科书资源 |
(一)注重整合各版本教科书内容 |
(二)加强不同模块间的连接 |
二、合理吸收史学研究成果 |
(一)吸收史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性 |
(二)史学研究成果与工业革命史教学的结合 |
三、从多元史观视角开展工业革命史教学 |
(一)全球史观的引入 |
(二)现代化史观的引入 |
(三)社会史观的引入 |
(四)生态史观的引入 |
四、加强思维导图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工业革命史》教学设计 |
致谢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事关”的战略定位 |
(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科学论断 |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现实思考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梳理 |
(二)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现状总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理论概述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 |
二、内涵式发展 |
(一)内涵式发展的语义分析 |
(二)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探源 |
(三)内涵式发展的理路拓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 |
(一)概念反思 |
(二)理论内涵 |
(三)基本特点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关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局的稳固 |
(二)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解决 |
(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的方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沿革 |
一、“52体系”阶段 |
(一)“52体系”的课程雏形 |
(二)“52体系”的课程发展 |
二、“61体系”阶段 |
(一)“61体系”的课程建设 |
(二)“61体系”的曲折发展 |
三、“85方案”阶段 |
(一)“85方案”前的课程恢复 |
(二)“85方案”的课程部署 |
(三)“85方案”的课程发展 |
四、“98方案”阶段 |
(一)“98方案”的课程部署 |
(二)“98方案”的课程发展 |
五、“05方案”阶段 |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课程建设 |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课程新发展 |
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是课程建设的历史前提 |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
(三)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四)保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 |
(五)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问题研判 |
一、历史维度的发展诉求问题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提高教学实效 |
(三)激发内生动力 |
(四)促进改革创新 |
(五)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
二、现实维度几个基本关系的处理问题 |
(一)思政课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 |
(二)“高效教”与“有效学”的关系 |
(三)内生动力和外力扶植的关系 |
(四)内容守正与方法创新的关系 |
(五)思政课教师特殊性和高校教师一般性的关系 |
三、主观维度的思想误区问题 |
(一)对“关键课程”地位的认识不足 |
(二)对课程发展建设的不自信态度 |
(三)对课程内涵式发展的模糊认识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基础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思想保证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为学理依据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有利支撑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支撑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支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底气支撑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文化源泉 |
(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
(二)浸润革命文化的精神养料 |
(三)获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资源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学情 |
(一)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二)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优化策略 |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依循“三大规律” |
(三)遵循“八个相统一” |
二、优化课程内部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一)以锻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 |
(二)紧抓课堂教学建设的基础环节 |
(三)彰显“内容为王”的发展旨要 |
(四)激发科学研究的有效动力 |
(五)注入现代信息技术新活力 |
(六)补齐科学评价的发展短板 |
三、获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与保障 |
(一)依靠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依托社会环境的有利氛围 |
(三)挖掘高校平台的育人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进程 |
(一)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历史嬗变 |
1.初建时期(1949-1955) |
2.探索时期(1956-1966) |
3.停滞时期(1966-1976) |
(二)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历程 |
1.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2) |
2.走上正轨时期(1985-1995) |
3.稳步发展时期(1998-2012)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
1.创新功能定位 |
2.创新内容规划 |
3.创新机制建设 |
4.创新方法手段 |
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支撑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
1.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困境梳理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理论依据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整体性理论 |
3.互动协同理论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 |
1.遵循“三大规律” |
2.坚持“八个统一” |
3.落实“三全育人” |
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路径 |
(一)“三讲”思政大课堂 |
1.课上教师精讲 |
2.课下专家活讲 |
3.校园文化常讲 |
(二)“四联动”育人大格局 |
1.课程内部联动 |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
3.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联动 |
4.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动 |
(三)“三讲四联动”综合反馈系统 |
1.反馈系统应用原理 |
2.构建“三讲四联动”负反馈系统 |
3.构建“三讲四联动”正反馈系统 |
五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新时代的含义 |
1.1.1 新时代的形式要件 |
1.1.2 新时代的实质要件 |
1.2 社会责任教育 |
1.2.1 责任与大学生社会责任 |
1.2.2 责任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
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1.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含义 |
1.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要素 |
第2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2.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1.3 道德教育理论 |
2.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基础 |
2.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历史回顾 |
2.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成功经验 |
2.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深刻教训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
3.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宏观重要性考察 |
3.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观重要性考察 |
3.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微观重要性考察 |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及其教育的现状 |
3.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 |
4.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基本内容 |
4.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教育 |
4.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培养 |
4.1.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塑造 |
4.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 |
4.2.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文化教育 |
4.2.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理想教育 |
4.2.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教育 |
4.2.4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和世界情怀教育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原则 |
5.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一般原则 |
5.1.1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5.1.2 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3 疏通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5.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特殊原则 |
5.2.1 强化历史使命的原则 |
5.2.2 因势而新的原则 |
5.2.3 关怀体谅的原则 |
5.2.4 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 |
6.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 |
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1.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起点 |
6.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2.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3 以革命文化教育为基点 |
6.3.1 革命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3.2 在革命文化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4 以志愿服务教育为抓手 |
6.4.1 志愿服务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4.2 在志愿服务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6.5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 |
6.5.1 创新创业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联系 |
6.5.2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革命史教学与教书育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 周作明.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S1)
- [2]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D]. 袁文君. 吉首大学, 2020(03)
- [4]高中历史工业革命史的教学研究[D]. 王海艳. 河南大学, 2019(01)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研究[D]. 王爱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讲四联动”为例[D]. 魏志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7]《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教书育人,提高中国革命史教学质量[J]. 朱铃,张先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0(02)
-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程雄飞.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