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青华[1](2021)在《冬残奥坐姿高山滑雪选手旗门转弯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高山滑雪作为“冬残奥”雪上项目的金牌大项,是我国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重点突破方向。如何充分利用级别优势,弥补身体残疾带来的功能障碍,是残疾人运动员取得比赛成功的关键技术因素。为此,本文根据国家残疾人高山滑雪队备战“残奥会”的要求,从残疾人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由此决定的功能分级出发,结合运动实践,对坐姿大回转旗门转弯关键环节动作进行了针对性的技术分析和运动规律研究。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截肢运动员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利用健全人人体测量学模型计算截肢运动员身体质心的可行性研究;(2)探索坐姿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的运动学规律,分析倒立摆模型在滑行轨迹优化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截肢运动员身体环节惯性参数的研究中,选取17名坐姿截肢运动员,利用测力台和平衡板获得残端质量和质心位置,结合健全人人体回归模型和多刚体模型计算身体整体质心,通过与平衡板测试法获得的身体质心的比较进行有效性验证。坐姿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动作技术研究中,设计开发了适用的运动学测试系统,利用无人机高空定点拍摄和可穿戴惯性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1名坐姿运动员终点前3个目标旗门赛段内的滑行技术动作,探索不同级别运动员旗门转弯技术的动作特点和表现差异。最后,利用倒立摆模型对滑行轨迹和滑行时间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实际滑行表现的对比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1)膝上截肢和膝下截肢运动员的身体一维质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与健全人一维质心差异非常显着(p<0.01)。(2)利用4种人体回归模型和多刚体模型计算身体整体质心时,Zatsiorsky环节参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平衡板测试法的测量结果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残端长度比例因子估测的残端质量与测力台测量值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ICC=0.89)。(4)不同分级级别、不同截肢类型的运动员全程滑行时间差异非常显着(p<0.01)。全程滑行时间与全程滑行距离、距离旗门最小距离、单旗门质心运动轨迹、单旗门滑行时间之间均呈显着性正相关(p<0.05)。分级级别与目标赛段内全程滑行时间相关性非常显着(r=-0.92,p<0.01)。(5)对于LW10和LW11级运动员来说,单旗门转弯的最大滑行速度与滑行时间呈非常显着性负相关(r=-0.76,p<0.01),对于LW12级运动员来说,全程滑行时间与旗门转弯前后的速度变化相关性显着(r=0.56,p=0.02),LW10和LW11级运动员的速度变化与全程滑行时间相关不显着(r=0.23,p=0.40)。(6)倒立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一致性结果分别为ICC=0.45和ICC=0.85。研究结论:(1)利用测力台测量的残端质量和质心位置,结合Zatsiorsky身高体重模型获得的截肢运动员身体质心与平衡板测试法的测试值之间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说明测力台测试法结合Zatsiorsky的身高体重参数模型能够有效获得截肢残疾人的身体质心。利用残端长度比例结合人体测量回归模型可以较好的估测残端的质量,尤其是对于大腿残端的计算,结果更有效,但是长度比例因子在估测残端质心位置时则会导致较大误差。(2)不同级别运动员完成旗门转弯的时机不同,高级别运动员适宜采用进入旗门前完成身体转向的滑行方式,低级别运动员适宜采用滑过旗门后进行身体转向的滑行方式。(3)高级别运动员的最大滑行速度显着大于低级别运动员,LW10级运动员因可以从提高旗门转弯阶段的最大滑行速度来提升运动表现,LW12级运动员则可以通过减小旗门转弯前后的速度损失来提高运动表现。单旗门滑行的轨迹长度、转弯半径、距离旗门最小距离、旗门滑行前后速度变化等指标不仅能够分析单旗门转弯的运动学规律,也能有效反应比赛全程的运动表现。(4)对坐姿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方程,建立倒立摆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旗门转弯阶段的滑行轨迹和滑行时间,并根据模型仿真结果预判运动员的最优成绩。

梁晓波[2](2019)在《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塑性成形的可行性及多点成形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夹芯板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和灵活的结构设计成为先进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具备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抗冲击等优异的结构性能以及隔热隔音、减振、电磁屏蔽等多功能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程、高速列车、船舶以及建筑等领域。随着制造业对产品外形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夹芯板曲面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目前,夹芯板曲面多为胶结固化法制备的复合夹芯板曲面,其生产成本高,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受胶粘剂的制约。而传统全金属夹芯板具有典型的难成形特点,成形过程中容易发生面板起皱、断裂以及夹芯剪切破坏等失效形式,导致其应用多限于平面结构形式,严重限制了夹芯板的应用潜力。因此,探究利用传统塑性成形方法实现曲面成形的夹芯板具有重要意义。双向梯形夹芯板是一种新型夹芯结构的焊接金属夹芯板,其夹芯结构为面内两个垂直方向上交错排列的梯形凸凹波纹,克服了传统轻质夹芯如点阵夹芯剪切强度低导致弯曲时容易剪切失效的缺点,同时灵活的几何结构增加了夹芯板针对成形性能的可设计性。目前鲜有关于金属夹芯板直接曲面成形的研究成果,亟需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缺陷模式、可成形性、夹芯等效、成形精度、以及夹芯板几何参数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双向梯形夹芯板多点对压成形曲面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的网格敏感与质量放大系数进行分析,得到了既能真实反映实际成形结果又能提高运算效率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缺陷模式以及成形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变形主要集中在面板上,且面板焊接区域的变形明显小于非支撑区,夹芯的变形主要通过斜面与底面夹角改变实现,变形后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该夹芯板曲面成形过程中的缺陷模式主要有面板折皱、局部凹陷、总体屈曲、局部直面效应以及夹芯侧壁屈曲。随着变形程度的减小,夹芯板成形缺陷逐渐消失,成形质量提高。2.从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成形缺陷的宏观与细观两个方面入手,对限制该夹芯板曲面成形的面板折皱、局部凹陷以及总体屈曲三种典型的缺陷模式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缺陷在整个塑性成形过程中的萌生、发展及演化过程,并通过观察缺陷的细观几何特点,确定了各种缺陷萌生时的失稳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种典型缺陷基于夹芯板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的理论预测模型,给出了夹芯板总体屈曲的临界曲率半径、面板折皱的临界曲率半径与临界应力以及面板局部凹陷的临界应力的理论解析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模拟以及实验方法验证了理论预测模型的可靠性。3.研究了双向梯形夹芯的几何参数对缺陷模式的影响,理论预测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塑性成形曲面过程中,夹芯胞元尺寸较小的薄夹芯板容易发生总体屈曲缺陷,而夹芯胞元较大的厚夹芯板容易发生面板屈曲缺陷;对于面板局部凹陷与面板折皱,当夹芯焊接平台长度与宽度接近时,面板局部凹陷为最先发生的缺陷,而当夹芯焊接平台长度与宽度相差较大时,面板折皱为最先发生的缺陷。分析了面板厚度、夹芯厚度、胞元特征尺寸以及成形方式对可成形性的影响,发现增大面板厚度、减小夹芯厚度以及减小胞元特征尺寸都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夹芯板的可成形性;对于鞍面等负高斯曲面,夹芯焊接平台长宽比越大,夹芯板两种成形方式的可成形性差异越大。基于理论预测模型,发现夹芯焊接平台合理的长宽比可以提高夹芯板可成形性,而使面板折皱与局部凹陷的临界应力越接近的夹芯板可成形性越好。4.基于修正Hoff理论假设得出夹芯板刚度常数和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据此采用结合有限元的半解析法计算出双向梯形夹芯的等效弹性常数,该方法无需考虑夹芯的复杂结构。分析了双向梯形夹芯板柱面成形时面板与夹芯的内力分布及应力中性层变化,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夹芯板成形的回弹计算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夹芯板面板切向应力与横截面弯矩。通过与多点成形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验证了回弹计算的精确性。5.根据上述研究得到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的极限成形范围,在可成形范围内对夹芯板成形了三种类型的曲面实验件,发现实验件表面比较光滑,均未出现成形缺陷,验证了多点对压方法成形夹芯板曲面的可行性。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实验件的形状点云,进行厚度与形状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形半径的实验件厚度均发生了减薄,且成形半径较小的实验件减薄量较大,塑性成形方法在成形胞元较小的薄夹芯板曲面时具有较高的成形精度以及稳定性,在成形较厚的夹芯板曲面时也能获得不错的成形精度。塑性成形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夹芯板曲面加工方法。

杨丹丹[3](2019)在《基于“脐点三维测量理论”对女性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图像的三维人体测量提出一套新的身体形态学测量指标体系,有益于对建立以脐点为原点,人体各标志点三维坐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身体形态测量提供参考。目前不同的身体形态指标评价人体形态相对比较单一,没有综合去考虑人体的形态情况,反映的问题较片面。因此本文基于“脐点三维测量理论”,以脐点为坐标O点,建立人体三维空间坐标系,为进一步探究评价身体形态的指标奠定基础;为人体发育研究和运动员选材提供基础的数据依据;为人体的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西安体育学院在校女大学生,随机抽取30名,年龄20.11±1.451岁。主要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包括三部分:接触式测量(手工测量)、体脂率、非接触式测量(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其中在数理统计部分包括了对镜面组合摄影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接触式测量结果采用T检验方法,来检验镜面组合摄影系统与接触式测量值之间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对肥胖评价的五项指标使用相关性分析、kappa检验,分析抽取的30名被试女大学生在评价身体形态指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使用Coreldraw X4软件对数码照片中人体各标志点以脐点为原点进行二维坐标标注,通过Excel 2018将二维坐标转化为三维坐标,导入Origin 2018软件中,对人体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通过对接触式测量与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结果的差异比较,在14项指标中,肩宽、下肢长2项指标的两种测试方法差异比较的结果(P>0.05),其余12项指标的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比较的结果(P<0.05)。接触式测量与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结果的误差比较,身高、上肢长、手长3项指标的差异率为1%3%之内,剩余9项指标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率大于3%。(2)不同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的比较分析中,30名被试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BMI(身体质量指数)、WC(腰围)、WHR(腰臀比)、BF(体脂率)、WHtR(腰围身高比)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且具有高度显着性(P<0.01);采用BMI方法评价受试者肥胖情况时检出肥胖4人,肥胖检出率为13.3%;采用WC方法评价受试者肥胖情况时检出肥胖5人,肥胖检出率为16.7%;采用WHR方法评价受试者肥胖情况时检出肥胖6人,肥胖检出率为20%;采用BF方法评价受试者肥胖情况时检出肥胖13人,肥胖检出率为43.3%;采用WHtR方法评价受试者肥胖情况时检出肥胖8人,肥胖检出率为26.7%。BMI方法与WC方法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较高,BMI与WHR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中等,BMI与BF在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上较差。BF与WHR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中等,BF与WC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WC与WHR方法在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中等,BMI与WC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理想;BMI、WC、WHR、BF方法与WHtR方法对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判定一致性均中等。(3)脐点-两侧耳垂点形成的顶角角度∠b与WC、WHtR有高度相关,与BMI、BF有中度相关;脐点-两侧眼角形成的顶角角度∠a与WHR、WC、BMI、WHtR、BF五项指标之间均有着中度相关;脐点-胸廓两侧突出点形成的顶角角度∠d与WHR、WC、WHtR、BF四项指标之间均有着中度相关;脐点-臀部两侧较突出点形成的顶角角度∠f与BF存在中度负相关;脐点-左右两侧外踝点形成的顶角角度∠i与BMI、BF存在中度相关。(4)采用origin 2018软件进行编程处理,三维坐标点排成的点矩阵point以及三维网格的坐标索引构成的矩阵,得出实验组40个具有代表性部位的三维散点集图形。(5)对获得的照片处理得到以下几何图形:椭圆(头顶点、左右耳垂点、下颌点)、三角形(下颌点与两侧肩峰点)、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两侧肩峰点与乳头高度,胸廓两侧突出点)、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乳头高度,胸廓两侧突出点与腰部两侧最细点)、梯形(腰部两侧最细点与平脐点高度腰部两侧)、梯形(平脐点高度腰部两侧与臀部两侧突出点)、梯形(臀部两侧突出点与两侧膝关节凹陷处)、梯形或长方形(两侧膝关节凹陷处与小腿两侧较突出点)、梯形(小腿两侧较突出点与左右两侧外踝点)。结论:(1)接触式测量和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两种不同测试方法测量的准确度不同,部分数据的测量用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会比传统测量更加准确,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可以相互参考,镜面组合摄影系统在身体形态测量方面的应用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身体形态的五项指标(BMI、BF、WHR、WHtR、WC)在评价30名被试女大学生肥胖的一致性上存在差异性。(3)脐点-两侧眼角、脐点-两侧耳垂点、脐点-胸廓两侧突出点这三组形成的顶角角度∠a、∠b、∠d数据变化均可以考虑作为对身体形态评价的指标。(4)通过origin2018软件获得的人体的散点集合图,从正面和背面的40个具有代表性的散点图可以清晰的看出人体的基本构成框架,借助软件可大致的描绘出人体立体模型图,对身体形态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5)对获得的照片进行人体的几何图形构造,从构造的模式图能清晰看到人体的曲线图,对人体美的评价提供参考。

王振亮[4](2016)在《非接触双目立体视觉图像位移测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工作在国家科技支撑研究计划(2014BAKB05)的支持下,采用基于图像识别原理,对大型临时智能体育平台的非接触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临时结构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型临时智能结构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保障临时结构安全成为临时结构最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对杆系临时滑雪平台结构利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提出节点变形非接触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基于模板匹配标志中心坐标提取技术,集成图像非接触节点位移监测系统,并用悬臂梁振动和节点抗拉抗压试验以及大型临时滑雪平台关键节点变形现场测试对非接触图像识别监控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研发了非接触位移测量系统,位移测量系统采用模板匹配提取测量点处图像坐标,通过欧式三维重建恢复测量点处的空间坐标,提高了测量系统的实用性。2.在悬臂梁振动试验中,采用传统位移传感器和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同时测量悬臂梁位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集成的位移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稳定性。3.将集成的双目立体视觉位移测量系统应用于临时滑雪结构节点抗拉试验和节点抗压试验,测得临时滑雪结构节点在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下的极限位移,为临时滑雪结构关键节点位移测量系统提供报警阈值。4.采用监控网络摄像头替代传统的视觉传感器,集成双目立体视觉位移测量系统,将该位移测量系统应用于大型临时滑雪结构关键节点位移测量中,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工程实用性。

董琦奇[5](2015)在《基于替代三维立体框架的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目前,在体育中的三维空间标定主要通过测量三维立体框架来实现,由于三维立体框架体积、重量都比较大且安装起来费事费力。因此,本文在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外三维运动解析系统中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使用三维立体框架进行摄像机标定在标定范围、误差、便携性及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使用平面棋盘格标定板进行三维空间标定的新方法。研究方法:在5米、10米、30米拍摄距离下,分别使用三维立体框架和平面棋盘格标定板对一米板重建精度进行比较;另对一米板处于平面标定板控制范围内、边缘及外时,进行空间误差分布分析。研究结果:1.首先在同等拍摄条件下,平面棋盘格标定测量得到的结果精度范围在0mm至2mm,明显优于传统三维立体框架标定结果的2mm至4mm,且更趋于稳定;同时数据显示,测试结果的误差随着拍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空间误差分布数据结果显示,无论物体是否位于控制点范围内,误差都在2mm以内,与以往被标定点在三维立体框架所确定的空间范围之外时相比,误差呈减小趋势。3.在标定操作过程中,棋盘格标定法以电脑自动标定标记点代替了以往的人工标定标记点,从而减少了标定过程中影响误差的人为因素。4.最后本文实现了基于平面棋盘格标定板的摄像机空间标定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设计了体育应用中大范围测量使用的标定板,以及相关配套的标定系统。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及系统具有显着的优势,与传统三维立体框架标定相比,平面棋盘格标定技术具有显着的优势,并克服了三维立体框架在使用中的不足,适用于体育大范围、高精度的场景。

盛佳智,陈碧述,董立[6](2014)在《医学影像技术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以CR、CT和MRI为例》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体育科研方面的运用。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利用中国期刊网、High Wire Press等数据库对近年来(2001-2013)医学影像技术(以CR、CT、MRI为例)在体育科研方面的运用进行综述,结果:CR主要运用在人体测量学方面,且比传统的测量方法更精确;CT在体育科研方面集中到运动员关节损伤、应力性骨折等方面,认为疲劳和是造成应力性骨折的主要原因;MRI揭示了损伤或者增生部位的信号强度问题,运动员的心室容积、厚度显着高于不运动组,青少年应力性骨折常发生在臀部、骨盆或者后背等等。结论:医学影像技术是无创的检测手段,几乎不会对受试者产生伤害,随着这些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费用的降低,可能会广泛的运用于运动科学的研究,为运动健康促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晓雯[7](2013)在《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主要目的为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网球运动员主要技术运动链构建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核心力量与运动链的测评方法,为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及运动链构建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的意义表现在: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制定标准、及时诊断;设计方案、实施训练三个方面。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混合设计二因子变异数分析,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手段干预后,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变化以及对各主要技术指标间是否存在相互独立性与相互关联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网球运动员主要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自由力量训练及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等三个训练层次的递进,来提升核心肌群在击球过程中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的能力。(2)人体运动链各动作环节,通过神经、肌肉、关节等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环环相扣的可动链条系统,包括后屈伸功能链、前屈伸功能链、螺旋交叉功能链、左右外侧功能链、前后上肢功能链等五种链条模式,其中后屈伸功能链、前屈伸功能链和螺旋交叉功能链等三种链条模式对网球主要技术的发挥更为重要。(3)经过6周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实验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击球拍头速度、重心和身体控制能力以及ITN击球的专项能力等均比实验前有显着性提高,并且核心+传统力量训练组,明显好于单纯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组。(4)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构建的关键在于,根据击球动作结构的特殊需求,以专门性力量训练为核心,以协调能力训练为重点,以稳定性训练和传统基础力量训练为依托,把体能训练与专项表达对接起来。突出在击球专项动作模式下发展所需的神经、力量和能量。(5)抛实心球、最大功率、单腿支撑持球左右转体侧摆和击球深度球速等训练与测试手段,是提升与诊断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力量、输出功率、身体稳定性、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等效果的有效途径。

蒋世龙[8](2013)在《对优秀排球运动员正面上手发两种飘球动作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飘球问世后,由于其飘晃不定的特性,发球的稳定性和强大的破坏力,深受大家的喜爱,世界不少国家相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前人分别从流体力学方面、生物力学等方面探讨了飘球的形成原因,还有人对飘球在比赛中运用效果进行研究,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研究的都是球出手后的效果,对于球出手前的击球动作研究的就比较少,现在的肌电分析技术和三维摄影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体育中应用的已经很广泛了,因此本文通过肌电仪和高速摄影对前区飘球和后区飘球发球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从肌肉本身和运动学方面找出规律,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排球进一步的发展。主要研究结果:(1)在发飘球的引臂阶段,肌肉的动员顺序围绕“腕→肘→肩”进行的,起主要作用的肌肉主要有右侧背阔肌、三角肌后束、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腕伸肌和腕屈肌。(2)在发飘球的挥臂阶段,肌肉的动员顺序围绕“肩→肘→腕”进行的,在发后区飘球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有胸大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肱桡肌、腕伸肌和腕屈肌;在发前区飘球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有右侧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腕伸肌和腕屈肌。(3)在前区飘球的挥臂阶段中,鞭打力量的传递在胸大肌处出现了“断层”。(4)在击球一瞬间,前区飘球的肘关节的角度和角速度都小于后区飘球的。(5)击球后,两种飘球的收臂动作不同,发后区飘球时手腕击球后突停,发前区飘球时手腕击球后随球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贾谊[9](2012)在《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像测量方法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常用测量方法。对人体动作规律的揭示主要是依靠影像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而影像测量误差的存在会产生伪信息,歪曲混淆对人体动作现象的认识,甚至会导致出现错误信息和结论。为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必须研究影像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关系和性质,研究消除、抵偿和减弱测量误差的措施。在20世纪70-80年代期间,影像测量方法开始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也是在此期间,出现了的大量关于影像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结果大都只是零散的,着眼于影像测量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出现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探讨,研究成果不具有系统性,研究内容也不全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全面考察影响影像测量精度的误差因素、误差性质以及减小和消除误差的对策与方法,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范围,避免误差的产生,达到正确、有效利用这一方法为体育科研工作服务的目的。研究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摄条件,对平面定机拍摄和立体定机拍摄方法的误差大小进行了实验测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取景范围中间3/5的部分是畸变误差较小的区域,基本上不受镜头畸变的影响。平面定机拍摄时,拍摄距离和测量误差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2)立体定机拍摄时,摄像机机位的放置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以主光轴夹角90°最为适宜。(3)在标定空间范围内,内层空间精度最为稳定,而外层空间精度较差。在标定空间范围外,随着被测量框架远离标定中心,测量误差有逐渐增大的趋势。(4)从测量结果来看,随着标定框架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的增长,框架各标定点的坐标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三个轴方向的偏移量平均值不超过0.01m。(5)利用现有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可对平面定机拍摄中的镜头畸变误差以及透视误差进行快速修正。(6)在使用数字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时,一定要根据拍摄频率来确定数字滤波的截断频率,否则可能会导致截断频率过低而滤掉有用信号或者过高而使得噪声进入的结果。(7)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多个解析员同时对同一动作视频进行解析时,测试者之间的差异有时足以达到掩盖真实动作差异的程度,从而使解析结果可靠性大大降低。主要结论:(1)畸变误差是平面定机影像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镜头边缘处畸变量随镜头不同差异较大,在进行拍摄时,应尽量选择畸变量小,性能稳定的镜头从而避免和减小畸变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在进行立体定机拍摄时,摄像机位置的改变对垂直于地面方向的测量精度影响不大,而对平行于摄影基线方向的测量精度影响较大。摄像机主光轴夹角为90°时,测量精度最高。(3)借助目前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处理软件,可针对影像拍摄过程中的某些误差进行修正,经实验论证,可以提高测量精度。(4)解析人员对人体关节点的判读误差是影像测量过程中最主要的误差来源,由不同解析人员对关节点位置的判断差异,足以达到掩盖真实动作差异的程度,从而使解析结果可靠性大大降低。

苑廷刚[10](2011)在《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在无干扰技术分析和评价基础上的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在现代田径科研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提高我国田径科研的整体水平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和支持作用,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实践中得到了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支持和认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女三级跳远决赛的运动员,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我国优秀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研究结论。1.运动视频图像定义为关于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和战术表现以及体育器械运动行为的一切视频和图像资料的总称。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具有直观性、快速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2.运动视频图像快速处理和反馈系统包括视频采集设备、视频传输线、个人电脑和视频输出设备等硬件系统,还包括通用和专业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工作过程包括多种形式的现场采集、视频图像压缩和视频图像的多重处理。3.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实现了对运动技术的无干扰研究分析,通过分屏同步比较,叠加同步比较和视频轨迹追踪等关键技术,能够满足运动技术分析和评价的多种视觉需要。4.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运动现场关键技术参数的快速提取,二维标尺,运动视频图像的全景图技术、分道标定技术和专项视频图像分析软件的开发等在田径科研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同世界级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显着性的偏小,出手高度基本相同。6.利用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的我国跳远项目男子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和变化节奏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似。助跑水平速度和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起跳垂直速度和起跳角度明显小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但助跑速度水平、起跳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起跳角都显着小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7.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获得的我国三级跳远项目男子优秀运动员的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和变化节奏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相似,三跳角度基本相同;助跑水平速度,第一跳、第二跳和第第三跳的水平速度明显小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三跳比例中第一跳明显偏大,第二跳比例显着性偏小,第三跳也偏小

二、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冬残奥坐姿高山滑雪选手旗门转弯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残疾人体育与残奥运动
        1.1.2 “冬残奥”与“科技冬奥”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文组织结构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假设
    1.6 名词释义及操作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残疾人运动员功能分级
        2.1.1 残疾人运动员功能分级通则
        2.1.2 残疾人竞技体育分级研究
    2.2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研究
        2.2.1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研究现状
        2.2.2 环节惯性参数的比例因子估测研究
    2.3 高山滑雪运动现场分析方法研究
        2.3.1 视频分析方法
        2.3.2 惯性传感器的应用
    2.4 健全人高山滑雪运动技术研究
        2.4.1 旗门转弯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2.4.2 滑行速度与滑行时间研究
        2.4.3 高山滑雪的能量分析
        2.4.4 高山滑雪滑行轨迹研究
    2.5 冬残奥高山滑雪研究
        2.5.1 残疾人高山滑雪的起源与发展
        2.5.2 冬残奥高山滑雪场地及坐式滑雪器特点
        2.5.3 坐姿高山滑雪技术分析
    2.6 文献小结
3 截肢运动员身体环节惯性参数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身体形态测量
        3.2.3 残端质量及质心位置的测试方法
        3.2.4 身体一维质心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3.2.5 模型回归法的有效性验证
        3.2.6 环节惯性参数的长度比例因子估算方法
        3.2.7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身体一维质心的模型估计
        3.3.2 健侧环节质量及质心位置的模型回归结果
        3.3.3 残端环节惯性参数的长度比例因子估算结果
    3.4 讨论
        3.4.1 残端长度对身体一维质心的影响
        3.4.2 健全人回归模型计算截肢人群环节惯性参数的有效性
        3.4.3 长度比例因子估测残端质量和质心位置的有效性
    3.5 小结
4 基于轨迹优化的坐姿高山滑雪旗门转弯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测试环境条件
        4.2.3 运动学指标测试方法
        4.2.4 质心运动轨迹曲率半径的计算方法
        4.2.5 质心运动轨迹长度的计算方法
        4.2.6 基于倒立摆模型的滑行轨迹仿真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系统测试结果及精度分析
        4.3.2 单旗门转弯的滑行时间及距离特点
        4.3.3 转弯半径与旗门转弯表现间的关系
        4.3.4 旗门转弯阶段运动员滑行姿态分析
        4.3.5 旗门转弯阶段滑行速度特点
        4.3.6 目标赛段全程滑行时间的影响因素
        4.3.7 旗门转弯阶段质心运动轨迹的模型仿真结果
    4.4 讨论
        4.4.1 单旗门转弯的运动学规律
        4.4.2 旗门转弯阶段的速度变化规律
        4.4.3 多旗门转弯的运动学规律
        4.4.4 倒立摆模型在坐姿高山滑雪轨迹仿真中的作用
    4.5 结论及建议
    4.6 实践应用
5 研究创新性与不足
    5.1 研究创新性
    5.2 研究不足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研究概述
附录二 曲率半径计算主要程序代码
附录三 身体形态测量方法及骨性标记点
附录四 姿态传感器通信协议
附录五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附录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2)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塑性成形的可行性及多点成形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夹芯板的概述
        1.2.1 夹芯板的特点
        1.2.2 夹芯板的种类
        1.2.3 夹芯板的应用
    1.3 夹芯板研究现状
        1.3.1 夹芯板力学性能的研究
        1.3.2 夹芯等效问题的研究
        1.3.3 夹芯板弯曲理论的研究
        1.3.4 夹芯板曲面成形的研究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2章 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成形有限元模型及数值分析
    2.1 引言
    2.2 双向梯形夹芯板
    2.3 用于夹芯板多点对压成形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网格密度与质量放大系数的选取
    2.4 夹芯板柱面多点对压成形数值分析
        2.4.1 有限元模型
        2.4.2 夹芯板的变形与应力
        2.4.3 夹芯板的厚度变化
        2.4.4 夹芯板的成形缺陷及成形质量
    2.5 夹芯板双曲率曲面对压成形数值分析
        2.5.1 有限元模型
        2.5.2 夹芯板的变形与应力
        2.5.3 夹芯板的成形缺陷及成形质量
    2.6 小结
第3章 双向梯形夹芯板成形的典型缺陷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模型
    3.3 总体屈曲缺陷
        3.3.1 总体屈曲的产生过程及几何特点
        3.3.2 总体屈曲理论模型的建立
    3.4 面板折皱缺陷
        3.4.1 面板折皱的产生过程及几何特点
        3.4.2 面板折皱理论模型的建立
    3.5 面板局部凹陷缺陷
        3.5.1 面板局部凹陷的产生过程及几何特点
        3.5.2 面板局部凹陷理论模型的建立
    3.6 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3.7 小结
第4章 双向梯形夹芯板的可成形性研究
    4.1 引言
    4.2 夹芯板几何参数对柱面成形的影响
        4.2.1 面板厚度的影响
        4.2.2 夹芯厚度的影响
        4.2.3 夹芯层方向的影响
    4.3 夹芯板几何参数对双曲率曲面成形的影响
        4.3.1 曲面形状对缺陷的影响
        4.3.2 夹芯胞元的几何参数对缺陷模式的影响
        4.3.3 面板和夹芯的几何参数对可成形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双向梯形夹芯板的回弹分析
    5.1 引言
    5.2 夹芯板基于修正Hoff理论的弹性弯曲
        5.2.1 夹芯板弯曲变形的位移
        5.2.2 夹芯板的弯曲应力
    5.3 夹芯的弹性常数等效
        5.3.1 等效分析的理论基础
        5.3.2 有限元方法计算等效弹性常数
    5.4 夹芯板回弹分析模型
        5.4.1 横截面应力计算
        5.4.2 加载与卸载应力中性层计算
        5.4.3 加载弯矩与回弹计算
    5.5 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5.6 小结
第6章 双向梯形夹芯板的成形实验及测量结果
    6.1 引言
    6.2 多点对压成形实验
        6.2.1 实验设备简介
        6.2.2 夹芯板曲面成形实验
    6.3 夹芯板实验件的曲面数据测量
        6.3.1 测量设备
        6.3.2 测量过程与点云数据处理
    6.4 柱面实验件可成形性及成形误差分析
        6.4.1 可成形性分析
        6.4.2 成形误差分析
        6.4.3 成形件厚度分布
    6.5 双曲率曲面实验件可成形性及成形误差分析
        6.5.1 可成形性分析
        6.5.2 成形误差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主要成果
致谢

(3)基于“脐点三维测量理论”对女性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 人体测量研究现状
        2.1.1 接触式人体测量研究现状
        2.1.2 非接触式人体自动测量研究现状
    2.2 全息投影技术
    2.3 脐点三维测量理论
    2.4 身体形态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2.5 人体美学
        2.5.1 黄金分割
        2.5.2 人体形态与人体美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与评价法的初探
        4.1.1 接触式测量与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结果的差异比较
        4.1.2 接触式测量与镜面组合摄影系统测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4.2 不同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的比较分析
        4.2.1 不同身体形态指标之间相关性比较
        4.2.2 不同身体形态指标评价肥胖比较分析
    4.3 基于“脐点三维测量理论”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初探
        4.3.1 建立以脐点为顶点人体的多个三角形
        4.3.2 三维评价指标初探
    4.4 人体美的进一步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非接触双目立体视觉图像位移测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目立体视觉位移测量原理
    2.1 引言
    2.2 相机成像模型
        2.2.1 相机成像线性模型
        2.2.2 相机成像非线性模型
    2.3 图像匹配
        2.3.1 归一化积相关法
        2.3.2 MAD匹配算法
        2.3.3 序贯相似性检测算法
    2.4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
        2.4.1 相机标定方法
        2.4.2 张氏平面模板两步标定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
    3.1 引言
    3.2 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软件
        3.2.1 相机标定
        3.2.2 图像采集
        3.2.3 坐标提取
        3.2.4 三维重建
    3.3 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集成
        3.3.1 光源系统
        3.3.2 视觉传感器
        3.3.3 测量系统支架
    3.4 悬臂梁振动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在节点试验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临时滑雪结构节点抗拉试验
    4.3 临时滑雪结构节点抗压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目图像位移测试系统在大型临时滑雪结构节点管控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临时滑雪结构
    5.3 双目图像位移测量系统硬件设备
        5.3.1 视觉传感器
        5.3.2 交换机
        5.3.3 处理器
    5.4 数据存储与查询
    5.5 非接触图像位移监测系统精度分析
    5.6 现场测试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替代三维立体框架的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背景
        1.2.1 体育领域的应用
        1.2.2 摄像机标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体育领域中摄像机标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1.4.2 摄像机标定技术的发展
        1.4.3 传统摄像机标定技术
        1.4.4 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摄像机标定方法和摄像机模型及标定原理
    2.1 常用的三维运动录像解析软件的标定方法
        2.1.1 三维立体框架标定
        2.1.2 红外光学式运动捕捉自动识别
    2.2 常用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2.2.1 摄像机标定方法的分类
        2.2.2 传统摄像机标定方法中标定物的分类
    2.3 基于OPENCV的摄像机模型
        2.3.1 针孔摄像机模型
        2.3.2 透镜畸变矫正
    2.4 平面标定原理
    2.5 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专家访谈法
        3.3.3 影像拍摄法
        3.3.4 录像解析法
        3.3.5 数理统计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两种标定方法重建结果的误差比较
        4.1.1 五米拍摄距离
        4.1.2 十米拍摄距离
        4.1.3 三十米拍摄距离
    4.2 平面棋盘格标定板组间差异比较
    4.3 一米板位于标定板控制范围不同位置的误差分布分析
        4.3.1 五米拍摄距离
        4.3.2 十米拍摄距离
        4.3.3 三十米拍摄距离
结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Abstract
摘要

(6)医学影像技术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以CR、CT和MR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X线成像
    1.1 成像原理和设备
    1.2 CR的成像特点
    1.3 用于体育科研方面的报道
2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2.1 CT成像的基本原理
    2.2 设备, 技术分类和图像特点
        2.2.1 设备
        2.2.2 检查技术
        2.2.3 CT图像特点
    2.3 CT体育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3 核磁共振成像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简称MRI)
    3.1 原理
    3.2 成像优点和局限性
        3.2.1 成像优点
        3.2.2 局限性
    3.3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体育科研方面的运用
4 展望

(7)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况与选题依据)
        1.1.1 项目需求是决定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的依据
        1.1.2 运动链是影响网球运动技术发挥的关键
        1.1.3 核心力量是完善专项技术运动链与提高协调能力的有效手段
        1.1.4 身体与技术协调能力是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评定的途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范围与限制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限制
    1.5 名词操作性定义
2 文献综述
    2.1 网球运动的专项特点
        2.1.1 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
        2.1.2 网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点
        2.1.3 网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特点
    2.2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现况
        2.2.1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学分析
        2.2.2 网球主要技术动力学分析
        2.2.3 网球主要技术肌电分析
    2.3 核心力量训练研究现况
        2.3.1 核心力量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2.3.2 核心力量相关概念的界定
        2.3.2.1 核心区
        2.3.2.2 核心稳定性
        2.3.2.3 核心力量
        2.3.3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区别与联系
    2.4 运动链的研究现况
        2.4.1 运动链的起源与发展
        2.4.2 运动链的表现形式
        2.4.3 运动链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2.1 访谈目的
        3.2.2.2 访问对象
        3.2.3 问卷调查法
        3.2.3.1 问卷设计
        3.2.3.2 问卷调查回收率与有效率
        3.2.3.3 问卷信效度检验
        3.2.3.4 体能评价中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2.4 实验测试法
        3.2.4.1 实验对象
        3.2.4.2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4.3 实验设计
        3.2.4.3.1 实验分组
        3.2.4.3.2 实验方案
        3.2.4.3.3 实验误差控制
        3.2.4.4 实验器材
        3.2.4.4.1 硬件设备
        3.2.4.4.2 软件设备
        3.2.4.5 训练与实验场地布置
        3.2.4.6 指标确立与数据收集
        3.2.4.6.1 专项体能测试系统数据收集
        3.2.4.6.2 运动学测试系统数据收集
        3.2.4.6.3 动力学测试系统数据收集
        3.2.4.7 测试数据处理
        3.2.4.7.1 专项体能测试数据处理
        3.2.4.7.2 运动学测试数据处理
        3.2.4.7.3 动力学测试数据处理
        3.2.4.8 实验流程
        3.2.5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理论研究部分
        4.1.1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理论研究
        4.1.1.1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作用
        4.1.1.1.1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
        4.1.1.1.2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4.1.1.2 核心力量与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关系
        4.1.1.2.1 核心稳定性与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关系
        4.1.1.2.2 核心专门性力量与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关系
        4.1.1.3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4.1.1.3.1 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
        4.1.1.3.2 自由力量训练方法
        4.1.1.3.3 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方法
        4.1.2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
        4.1.2.1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本质与作用
        4.1.2.1.1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本质
        4.1.2.1.2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作用
        4.1.2.2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发力原理
        4.1.2.3 弱链环节对网球主要技术动作的影响
        4.1.2.3.1 弱链环节对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传递效果的影响
        4.1.2.3.2 运动“弱链环节”的外在表现形式
        4.1.2.3.3 改善弱链环节发挥击球运动链价值
        4.1.2.4 协调能力与网球击球运动链的关系
        4.1.3 网球核心力量与运动链测评方法研究
        4.1.3.1 网球核心力量训练的测评方法
        4.1.3.1.1 核心稳定性测试(八级俯桥)
        4.1.3.1.2 徒手动力性测试
        4.1.3.1.3 核心力量的负重测试
        4.1.3.2 网球击球运动链的测评方法
    4.2 实证研究部分
        4.2.1 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测试结果与分析
        4.2.1.1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影响
        4.2.1.2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运动员身体重心与挥拍速度的影响
        4.2.1.3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
        4.2.2 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
        4.2.2.1 专项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4.2.2.2 专项体能状态诊断
        4.2.3 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构建的关键点分析
        4.2.3.1 发球技术动作各指标问相关分析
        4.2.3.2 正、反拍击球技术动作各指标问相关分析
        4.2.3.3 各击球技术运动链构建的关键点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专家访谈提纲
    9.2 专家调查问卷
    9.3 受试者须知同意书
    9.4 核心与传统力量训练动作说明
    9.5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9.6 受试者实验前、后检测记录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对优秀排球运动员正面上手发两种飘球动作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飘球的简单介绍
    2.2 肌电的基本知识
        2.2.1 表面肌电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2.2.2 表面肌电在排球中的应用
    2.3 高速摄影在体育利研中的应用情况
    2.4 选题依据(包括目旳、意义)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测试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肌电学结果与分析
        4.1.1 前区飘球与后区飘球肌肉放电顺序特征的对比分析
        4.1.2 前区飘球与后区飘球肌肉贡献率的对比分析
    4.2 运动学结果与分析
        4.2.1 前区飘球与后区飘球主要关节运动轨迹对比分析
        4.2.2 前区飘球与后区飘球关节角度对比分析
        4.2.3 前区飘球与后区飘球击球瞬问各关节速度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2 文献资料法
    2.3 实验测试法
    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影像测量拍摄过程中各误差源的推导和汇总
    3.2 镜头畸变误差的测量结果
    3.3 不同拍摄距离对影像测量误差的影响
    3.4 摄像机主光轴夹角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5 摄影基线长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6 被测对象与标定范围的相对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7 标定框架自身精度的分析
    3.8 摄像机固有拍摄频率误差
    3.9 平面影像测量运动物体加速度参数的精度验证
    3.10 立体影像测量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参数精度的分析
    3.11 不同拍摄方法系统误差范围的估算
4 影像测量误差处理方法的实例分析
    4.1 减小镜头畸变方法
    4.2 对平面拍摄透视误差的快速修正方法及虚拟标定法在竞走项目中的应用
    4.3 不同拍摄频率对解析参数的影响
    4.4 截断频率的选择对参数的影响
    4.5 解析误差对三维重构精度的影响
    4.6 不同解析员之间的人工解析误差对判断运动变异性的有效性研究
    4.7 利用方差分析法对人工解析有效性的研究
    4.8 影像测量的误差合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7 文献综述
    7.1 影像测量的系统误差
    7.2 影像测量的随机误差
    7.3 影像测量的粗大误差
    7.4 影像测量的人工判读误差
    7.5 影像测量系统的精度检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2.1 归纳和论述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应用的过程和原理
        1.2.2 归纳和论述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1.2.3 探索和研究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的创新应用
    1.3 关于创新的定义和理念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2.1.1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定义和研究内容
        2.1.2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2.2 有关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常用专业用语简介
        2.2.1 视频制式
        2.2.2 像素和分辨率
        2.2.3 图像格式
        2.2.4 视频格式
        2.2.5 录像带种类
        2.2.6 摄像机种类
        2.2.7 视频图像存储介质光盘简介
        2.2.9 视频图像采集卡及其分类
    2.3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2.3.1 运动视频图像是运动员技能学习和决策的信息源
        2.3.2 运动员的视觉在某些运动项目中起着主导作用
        2.3.3 在田径科研中应用最为直观快速,最容易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接受
    2.4 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特征
    2.5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的几项关键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5.1 DV摄像机的精度提高和使用的普及
        2.5.2 高速视频传输火线IEEE1394
        2.5.3 便携式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5.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2.6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6.1 国外有关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6.2 国内有关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7 有关目前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专业视频图像处理的软件价格偏高,不能在田径科研中得广泛应用
        2.7.2 通用的一些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精度不高或功能不强
        2.7.3 传统录像解析耗时较多,获取关键运动技战术参数时间较长
        2.7.4 视频图像采集和同步形式单一
        2.7.5 对视频移动叠加和放大的清晰度处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7.6 视频全景图技术不能解决固定位置的旋转运动视频图像
        2.7.7 多种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系统的联合开发和应用结合点较弱
        2.7.8 国产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软件系统较弱,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
        2.7.9 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专项研究不足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资料法
        3.1.2 访谈法
        3.1.3 调查法
        3.1.4 实验法
        3.1.5 逻辑分析法
        3.1.6 数理统计法
    3.2 研究对象
        3.2.1 北京奥运会男女三级跳远项目决赛前12名运动员
        3.2.2 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项目前8名运动员
        3.2.3 我国部分跳远和三级跳远项目优秀男女运动员
    3.3 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3.4 研究的主要目标
        3.4.1 论证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应用的科学性
        3.4.2 归纳运动视频图像的定义、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要求和工作流程
        3.4.3 概述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应用的现状和内容
        3.4.4 论述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领域中应用的创新和发展
        3.4.5 论述田径项目专项视频分析软件的开发和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4 研究结果
    4.1 运动视频图像的定义和意义
    4.2 运动技术视频图像快速处理和反馈系统的建立
        4.2.1 系统的硬件配置
        4.2.2 软件系统
    4.3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作过程
        4.3.1 运动视频图像的现场采集
        4.3.2 运动视频图像的计算机输入
        4.3.3 视频图像的压缩
        4.3.4 视频图像的多重处理形式
    4.4 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中的应用
        4.4.1 视频图像的反转录技术
        4.4.2 视频图像文件数据库管理技术
        4.4.3 运动员跑动节奏音视频文件的制作和应用
        4.4.4 视频同步叠加技术
        4.4.5 视频同步分屏比较技术
        4.4.6 视频背景转换技术
        4.4.7 运动技术连续图片的制作和输出
        4.4.8 视频全景图技术
        4.4.9 视频全景图片、关键参数和数据曲线的合成图片
        4.4.10 运动技术全景图和视频图像的平拉开技术
        4.4.11 视频图像自动识别技术
        4.4.12 运动技术动作多关键点运动轨迹提取和描记
        4.4.13 不同视频图像格式转换和转录
        4.4.14 田径项目的视频图像测量技术
        4.4.15 视频剪辑和合成的技术
        4.4.16 运动技术的二维和三维录像解析
        4.4.17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的多媒体技术
        4.4.18 视频仿真技术
        4.4.19 视频图像现场采集和延迟播放技术
        4.4.20 运动技术视频不同速度的播放
        4.4.21 骨骼肌运动模拟和关节逆向动力学推导
        4.4.22 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视频图像资料库的建立 #7I
    4.5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的创新应用
        4.5.1 二维录像解析标尺的开发和应用
        4.5.2 分道二维标定技术
        4.5.3 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的视频测量和快速提取
        4.5.4 数码高速照相机的应用和发展
        4.5.5 运动技术关键参数数据标记和全景图的制作与合成
        4.5.6 运动技术全景图技术比较
        4.5.7 使用2台摄像机对三级跳远全程关键运动技术参数进行测试
        4.5.8 有关田径项目视频图像专用软件的开发和编制
        4.5.9 核心力量训练的视频图像监测和评定
        4.5.10 三维大范围扫描录像解析技术
5 分析和讨论
    5.1 视觉是运动员最重要的视频图像信息的采集来源
    5.2 高水平运动员个性化特点决定应用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必要性和重要性
    5.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运动视频图像处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5.4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运动无干扰技术分析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
    5.5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中的应用的理论基础
        5.5.1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应用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5.5.2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应用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5.5.3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应用的运动生理学基础
        5.5.4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应用的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基础
        5.5.5 运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在田径科研中应用的训练学理论基础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冬残奥坐姿高山滑雪选手旗门转弯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D]. 徐青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双向梯形夹芯板曲面塑性成形的可行性及多点成形实验研究[D]. 梁晓波. 吉林大学, 2019(02)
  • [3]基于“脐点三维测量理论”对女性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初探[D]. 杨丹丹.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4]非接触双目立体视觉图像位移测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王振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5]基于替代三维立体框架的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D]. 董琦奇.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5(02)
  • [6]医学影像技术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以CR、CT和MRI为例[J]. 盛佳智,陈碧述,董立. 科技信息, 2014(07)
  • [7]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主要技术运动链的影响研究[D]. 赵晓雯. 北京体育大学, 2013(09)
  • [8]对优秀排球运动员正面上手发两种飘球动作的对比分析[D]. 蒋世龙. 北京体育大学, 2013(S1)
  • [9]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研究[D]. 贾谊.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4)
  • [10]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 苑廷刚. 北京体育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扫描摄影测量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