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性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伍安春[1](2019)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目标,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青年作为“强国一代”,如何让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顺利过渡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指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当代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成绩斐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提出新要求,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新时代青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重新聚焦“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全党全社会始终从地位和作用上关注青年、教育和培养上关心青年、本质和作用上关爱青年,继而从政治上代表青年、阶级上赢得青年、发展中依靠青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使时代新人从历史使命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任务上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方向上瞄准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青年思想和中西方文化中青年思想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构建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当代中国青年实践的产物,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青年培养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和实践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指引当代中国青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逻辑起点,展开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的思想渊源、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性的深入剖析,筑牢正确认识青年、解决青年问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四梁八柱”,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进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准确界定青年、青年观相关概念,明确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青年观所具有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功能;借助文本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本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书信、讲话和着作以及中西方文化中,归纳、总结、提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立足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历史转折点,站在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怎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系统梳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重大意义,科学总结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机制中的“不变”与“变化”。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由邓小平青年观、江泽民青年观、胡锦涛青年观、邓小平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等构成的科学体系,习近平青年观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青年本质、特征、作用、教育、成才、就业、组织建设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在内容结构、逻辑结构和理论层次上具有显着的逻辑关联。第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上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内在基本特性,在塑造和培养青年中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的基本特性,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特性与实践特性的统一。第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上,从理论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从实践层面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叶长红[2](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王佳靖[3](2019)在《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性思想的研究,除了直接阅读马恩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外,需要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话,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需要研究借鉴国外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全面系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视域和思想理论资源。萨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相结合,创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萨特从人学与人道主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自我建构,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评价,以及萨特对这些问题的重新思考与理论建构,是萨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建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成果,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论四个方面来研究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基本价值态度,研究了萨特试图填补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至思取向。萨特肯定了马克思哲学没有过时,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所表达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存在异化的历史条件没有终结,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就不会被超越。萨特的立场有利地批驳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同时,萨特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得了“贫血症”,甚至已经“僵化了”。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只见抽象的逻辑范畴、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趋势,见不到人。萨特坚持认为,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可以使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时获得新生。萨特以“个人的实践到群聚再到社会集团”的模式和层次来描述和展开他的“历史人学”研究。他认为,哲学就是“人学”,认为“人”即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他从“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生体验”对人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人的存在的体验是“恶心”,显示了萨特的“人学”立场和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悲观主义情绪。萨特倡导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值得重视的。但哲学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结构、历史发展规律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历史发展、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在。萨特所说的“人学空场”不存在于原创性的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而是存在于片面理解、阐释和宣传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第二: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其对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论文分析了萨特对康德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论述了萨特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苏联把辩证法理论教条化倾向的批判,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阐述了萨特自我构建起来的整体化辩证法。萨特首先否定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界辩证法的存在,认为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他对马克思对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之后他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阐述他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萨特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马克思揭掉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面纱获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萨特从作为整体化的个体“实践”、匮乏与生产方式、作为物的社会存在(特别是阶级的存在)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以矛盾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加入他自己的理解。萨特自己所构建的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整体化,萨特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化”。萨特认为,在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历史学家们将历史看作成无数个偶然事件的集合,忽略历史的整体性质。在萨特的历史辩证法中,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萨特认为整体化辩证法的新结构在于,每一种结构都是物的统一化和揭示性的超越,一切物都通过预先构筑的意义的消极统一而制约人类实践。显然这是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超越论。萨特认为,辩证理性在研究具体的社会历史时必须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他把自己的“渐进—逆退”方法看作是真正的辩证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实现对个人和社会历史之间相互关系的“统摄理解”和真正把握。研究一个人,需要对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这就需要引入“辅助学科”和“中介因素”——精神分析法和社会学分析法。萨特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中,推进了辩证法的发展。萨特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模式所应当具有的界限,试图为辩证法找到正确的理论基础。萨特提出的以个体为核心的辩证法提供了一个角度,重新给工业社会麻木的人注入灵魂,增添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期盼远景,让人可以通过自我实践的努力改变世界,但是萨特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性质,他对实践的解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萨特的辩证法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相关理论的自我构建。萨特出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因为历史决定论否认了偶然性,否认个人自由选择和自由充分实现的可能性。萨特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两个方面探究了历史辩证法的主体与进路,在此基础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变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是遵循着一定客观规律而发展的。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萨特要求在个人的自由中,并且从个人的自由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现象的最终根源。萨特提出了“辩证的必然性”和“机械的必然性”两种必然性来为他的理论做铺垫。萨特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历史发展动力是匮乏。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匮乏所在的框架范围内产生并发展的。萨特的历史辩证法首先即是以“匮乏”为基础的人和物的对立。因为有了“物”的匮乏,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否定性关系,有人和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的动力。由于匮乏是既定的,而且永远不能被克服的,因此历史的动力也是既定的,这个消极的历史动力也是永存的。人的“实践”正是对“匮乏”的反对和否定。萨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为“异化-革命-再异化-再革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萨特历史理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匮乏的根源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匮乏或者说贫富两极分化不是产生于人类生产财富的能力弱,而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造成的,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对立的结果,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贫困、匮乏、对立的出路。萨特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对理论的根据和界限没有进行反思,所以陷入了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当中。萨特以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可理解的基础。萨特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但萨特重建立唯物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第四: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萨特认为,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物。要通过行动不断的超越自身,进行自我超越,人是永远未完成的,有待于成为是其所是的东西。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超越塑造人的本质。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而这种独特的个性必须要与他人和社会隔离开来的时候才得以体现。萨特不否认人的社会存在,但萨特却又强调,当个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时候,就要成为客体,受他人的摆布和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人就降到了和物一样的位置,那么人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了。萨特认为,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而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就要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他人、他物和社会同化。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的,也是片面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人的个性也必然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并继续发展,把人和社会隔离起来,不但不能保持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反而犯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其次,脱离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个人和抽象的人不可能代表整个世界,萨特却撇开自然和社会,只把个人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是片面的,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萨特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强调人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个人选择和客观必然性的统一。在人的本质异化问题上,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异化起源于人的匮乏和需求,而马克思认为,产生异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是私有制。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但是,其理论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强调自由的意义,否定宿命论,还人以尊严和意义。
李校燕[4](2018)在《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科学社会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发展到关键时刻,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为顺应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实践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社会主义本质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世情、国情、党情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研究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为题,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历史过程进行了分析,从发展动力、本质要求、价值目标、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探索了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前人侧重从某些方面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把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从宏观上系统地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关于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一套理解,希望引起学术界开展关于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更全面、更深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刘欢欢[5](2019)在《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而深刻。这些论述表现形式有直接的、有间接的,通过资料搜集、文献查阅等方式,运用综合统一的方法,对习近平的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整合出较完整、立体的思想成果。习近平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结合,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面对当前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关注到家庭文明建设问题。在其经历七年知青岁月锻炼,总结丰富基层工作生活经验与实践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上,反复思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发生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与文化泉源。来自时代发展、思想文化、个人生活工作方面的现实条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与文明相关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理论、以及中华文化积淀,促进了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第二部分是基本内容,包含基础论、本质论、家庭建设主体论和规律论四个方面。基础论主要讨论家庭文明建设的含义、家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本质论是基本理论铺垫。研究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中包含的深层次内容、实践方法和建设目标。家庭建设主体论事关谁来承担家庭文明建设的问题,规律论体现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对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第三部分讲述特点,主要有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等四大显着特点。第四部分阐述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有继承和发展马恩关于家庭与文明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和拓展中国传统家风内容。现实意义体现在回归家庭的情感依托、社会功能与文明作用,为社会发展找到可操作性的主体实践力量,打通个人梦、家庭梦、民族梦、世界梦之间的经络,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与涵养优秀家庭美德。在论文最后是一个总结和展望,希望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都能切身进行家庭文明建设,通过13亿多中国人民、4亿多家庭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合力。
王思怀[6](2009)在《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更是十七大闭幕一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大热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多种观点。关于体系的精髓至少有四种观点。关于体系的主题也有四种观点。其它在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论体系的特征、三大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这一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并指出了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的方向。
曲辉[7](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指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蔡毅强[8](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庞红付[9](2015)在《发展观的哲学反思 ——以建国以来中国发展道路为例》文中指出二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先后经历过毛泽东发展观时期、邓小平发展观时期、江泽民发展观时期、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时期以及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新常态背景下科学发展系列思想时期。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后代发展观不断对前代发展观进行反思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展观。这些发展观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国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和践履。中国发展道路从层次方面说,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级。中国发展道路的宏观层级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发展道路的中观层级就是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所采用的根本发展战略等,中国发展道路的微观层级就是围绕根本发展战略所采用的具体发展举措、策略等。中国发展道路既涉及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还涉及到怎样走好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丰富内涵之所在。以中国发展道路为例,就是要探索这些道路发展的来龙去脉,再通过这些道路的来龙去脉展现发展观的来龙去脉。通过对中国过去的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反思,使中国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轮廓”和基本内涵更加清晰,这为探索发展观的超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发和理论支撑。不管是中国现代发展观的演进,还是中国现代发展道路的演进,都始终紧紧围绕中国现代化进程展开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后,就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有些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很好地搞清楚,导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导致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当然,在这期间,中国在“吃堑长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比如,“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理论成果的相继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角,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大胆地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而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新思路,从而使传统现代化发展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加“接地气”,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理论,从根本上回答了长期困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即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发展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重要发展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随时代步伐,适时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这为中国跨越式发展的“雄关漫道”指明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实践永无止尽,创新永无止境,发展观的发展也永无止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发展新趋势,将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应用于新常态现实背景之中,及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发展战略总布局,这让科学发展观大放异彩,大显身手,丰收在望。科学发展观在新常态背景下的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新常态“大逻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李滨娜[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2015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发展进程的集体学习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必须全面深入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显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特征,为实现中国梦这一艰巨任务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201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实证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机制和方法、路径、载体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和论证。本文正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价,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四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指出习近平的爱国主题论、爱国精神论、爱国本质论、爱国视野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第三章主要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在全国七大区域选取了不同层次的24所高校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在充分实证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如何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第四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机制。这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理阐释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明确“四个坚持”目标,遵循“七个相统一”原则,明晰“八个教育”内容,着力“四个机制”保障。第五章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和载体进行了分析,主要阐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策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遵循合理的教育实践路径,利用多元化载体,才能有效实施。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性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性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2.1 青年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功能 |
2.1.1 青年观核心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内容 |
2.1.2 青年观的基本功能 |
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
2.2.2 列宁、斯大林的青年观 |
2.2.3 毛泽东的青年观 |
2.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思想资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思想 |
第三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机制 |
3.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
3.1.1 邓小平的青年观 |
3.1.2 江泽民的青年观 |
3.1.3 胡锦涛的青年观 |
3.1.4 习近平的青年观 |
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演变机制 |
3.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不变” |
3.2.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演变中的“变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及结构层次 |
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4.1.1 青年本质论 |
4.1.2 青年特征论 |
4.1.3 青年作用论 |
4.1.4 青年教育论 |
4.1.5 青年成才论 |
4.1.6 青年就业论 |
4.1.7 青年组织建设论 |
4.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结构层次 |
4.2.1 内容结构 |
4.2.2 逻辑结构 |
4.2.3 理论层次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特性 |
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内在的基本特性 |
5.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5.1.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1.3 发展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5.1.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教育与塑造青年中呈现的基本特性 |
5.2.1 秉持远大理想与培养实干精神相统一 |
5.2.2 注重专业才能与强调全面发展相统一 |
5.2.3 承担中国责任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统一 |
5.2.4 传承优秀文化与勇于创新创造相统一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
6.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
6.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 |
6.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视野 |
6.1.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飞跃 |
6.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
6.2.1 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奠定思想基础 |
6.2.2 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
6.2.3 为促进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指明方向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3)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超越性及其“人学空场” |
2.1 近代哲学的三个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
2.1.1 笛卡尔、洛克的时代和康德、黑格尔的时代 |
2.1.2 马克思的时代及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
2.2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 |
2.2.1 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 |
2.2.2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吗? |
2.2.3 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
2.2.4 萨特的“个人实践到群聚再到集团”模式 |
2.3 萨特关于哲学的“人学”立场 |
2.3.1 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
2.3.2 人的存在体验——“恶心” |
2.4 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及其“人学”立场的评价. |
2.4.1 对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的评价 |
2.4.2 如何看待萨特的哲学的“人学”立场论 |
第三章 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萨特的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 |
3.1 萨特辩证法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 |
3.1.1 萨特论康德对辩证法的重新发现 |
3.1.2 萨特视域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及其伟大功绩 |
3.2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苏联“辩证法”理论的批判 |
3.2.1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与批判 |
3.2.2 萨特对苏联辩证法教条化的理论批判 |
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 |
3.3.1 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
3.3.2 唯物辩证法的两种形态和一般规律 |
3.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自我理解 |
3.4 萨特对辩证法理论的整体化建构 |
3.4.1 萨特辩证法总特征:整体化 |
3.4.2 整体化中的历史矛盾论和辩证否定论 |
3.5 萨特的辩证法观评析 |
3.5.1 萨特辩证法观的影响及意义 |
3.5.2 萨特辩证法观的局限性 |
第四章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理论的自我建构 |
4.1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理解 |
4.1.1 “历史决定论”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 |
4.1.2 萨特不同于波普尔的拒斥“历史决定论”的批判视域. |
4.2 萨特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发展基本趋势问题的认知. |
4.2.1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
4.2.2 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 |
4.3 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建 |
4.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悖论” |
4.3.2 重建历史的可理解性基础 |
4.3.3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理论 |
4.4 萨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评析 |
4.4.1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积极与消极理解 |
4.4.2 萨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困境 |
第五章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 |
5.1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人的本质论 |
5.1.1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区分 |
5.1.2 人的本质即自由 |
5.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 |
5.2.1 劳动创造人 |
5.2.2 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 |
5.2.3 萨特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比较 |
5.3 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问题上的观点差异 |
5.3.1 关于异化的起源的认识差异 |
5.3.2 异化的本质和存在特性 |
5.4 萨特关于人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比较 |
5.4.1 从主观意识出发的非历史制约性的自由观 |
5.4.2 人对必然性认识和对世界改造的历史过程性自由观.. |
5.5 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的评价 |
5.5.1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影响 |
5.5.2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概念界定、重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1.概念界定 |
2.研究的重点、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4.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背景、基础及过程 |
(一)时代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科学概括 |
3.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三)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实践基础 |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实践活动 |
2.习近平的人生阅历和从政实践 |
(四)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历史过程 |
1.初期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 |
2.中期阶段(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召开) |
3.成熟阶段(从党的十九大至今) |
二、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探索 |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
2.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 |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拓展 |
(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新认识 |
(四)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发展 |
三、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整体性 |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统一 |
2.“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有机统一 |
(二)时代性 |
1.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 |
2.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分析 |
(三)实践性 |
1.以实干促发展 |
2.以实效为标准 |
四、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1.对指导我党现阶段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本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3.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新气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党的文献 |
(二)学术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硕博论文 |
(五)报纸 |
致谢 |
(5)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关于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发生的依据 |
2.1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
2.1.1 来自历史方位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 |
2.1.2 来自当代思想文化环境 |
2.1.3 来自党内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与个人行为消极 |
2.1.4 来自习近平自身成长经历与施政经验 |
2.2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
2.2.1 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文明的相关思想 |
2.2.2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2.3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文化泉源 |
2.3.1 中华传统优秀家庭文化 |
2.3.2 革命红色家风 |
第3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
3.1 家庭文明建设基础论 |
3.1.1 家庭生产与再生产是理论起点 |
3.1.2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
3.1.3 家庭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3.2 家庭文明建设本质论 |
3.2.1 家庭文明建设是在家庭生产实践基础上的道德思想建设 |
3.2.2 家庭文明建设以良好家庭关系为伦理取向 |
3.2.3 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庭教育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 |
3.2.4 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是家庭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 |
3.3 家庭建设主体论 |
3.3.1 家长与孩子共同构成家庭文明建设的双主体 |
3.3.2 各级领导干部形成家庭文明建设的先进主体 |
3.3.3 党委、政府与群众团体组成家庭文明建设的援助主体 |
3.4 家庭文明建设规律论 |
3.4.1 家庭文明建设随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而发展变化 |
3.4.2 依时代形势和国家战略需要丰富内容 |
3.4.3 在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中进行自我创新 |
第4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特点 |
4.1 时代性——基于新的历史方位 |
4.1.1 方向和目标的时代性 |
4.1.2 途径和方式的时代性 |
4.1.3 构想和愿景的时代性 |
4.2 实践性——基于历史交汇期的重大任务 |
4.2.1 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诞生的生活实践性 |
4.2.2 家庭文明建设发展的实践性 |
4.2.3 家庭文明建设检验标准的实践性 |
4.3 科学性——基于当前重大时代课题 |
4.3.1 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
4.3.2 内容结构的科学性 |
4.3.3 实践方式的科学性 |
4.4 发展性——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新的奋斗目标 |
4.4.1 源于家庭建设实际又指导于家庭建设 |
4.4.2 站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勇于创新 |
4.4.3 对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
第5章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
5.1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5.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文明的重要思想 |
5.1.2 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5.1.3 创新和拓展中国传统家风内容 |
5.2 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5.2.1 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找到可操作性的实践主体 |
5.2.2 促进家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均衡发展 |
5.2.3 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与涵养优秀家庭美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
1、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
2、关于“始于毛,成于邓”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
3、少数学者指出,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
1、三阶段说 |
2、四阶段说 |
3、五阶段说 |
4、六阶段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及其地位 |
1、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2、邓小平理论在体系中的地位 |
3、科学发展观在体系中的地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1、解放思想 |
2、实事求是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及内涵 |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 |
1、理论地位 |
2、理论价值 |
3、实践价值 |
4、世界意义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发展 |
3、建设和发展 |
4、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 |
(7)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
(一)艺术的概念 |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
(一)完整性 |
(二)广泛性 |
(三)时代性 |
(四)民族性 |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体裁 |
(三)艺术风格 |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
(二)祛魅的需求 |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发展观的哲学反思 ——以建国以来中国发展道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1.1.1 选题的原因和目的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3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发展观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辨识 |
1.2.1 发展观与发展道路的关系 |
1.2.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
1.2.3 现代西方发展观 |
1.2.4 现代化:建国以来中国发展观与发展道路的主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1.3.3 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 |
1.3.4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毛泽东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 |
2.1.1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
2.1.2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艰难探索 |
2.1.3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代价值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思想 |
2.2.2 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2.2.3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观点 |
第三节 “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
2.3.1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战略设计 |
2.3.2 “四个现代化”“两步走”战略的形成 |
2.3.3 对“四个现代化”曲折发展历程的反思 |
第三章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抉择 |
3.1.1 改革开放的提出 |
3.1.2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设计 |
3.1.3 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
3.2.1 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 |
3.2.2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
3.2.3 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
3.3.1 邓小平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深刻反思 |
3.3.2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新认识 |
3.3.3 邓小平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 |
第四章 江泽民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4.1.2 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根本保障作用 |
4.1.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
第二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办事 |
4.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含的党建新内涵 |
4.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下中国实践语境的切合性 |
4.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4.3.1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新论述 |
4.3.2 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代表”基本要求 |
4.3.3 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
第五章 胡锦涛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5.1.1 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内涵 |
5.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5.1.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建构 |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5.2.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
5.2.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 |
5.2.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 |
第三节 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
5.3.1 自主创新: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
5.3.2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辩证统一 |
5.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 |
第六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发展观的深化 |
第一节 新常态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6.1.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常态”内涵 |
6.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
6.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往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
第二节 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 |
6.2.1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确立 |
6.2.2 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探索 |
6.2.3 对全面深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科学把握 |
第三节 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6.3.1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 |
6.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
6.3.3 建设法治中国的实践向度 |
第四节 在新常态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 |
6.4.1 “打铁还需自身硬”治党新内涵 |
6.4.2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常态化 |
6.4.3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抓“关键少数” |
第七章 发展观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发展观的时代性与价值性 |
7.1.1 发展观的时代性 |
7.1.2 发展观的价值性 |
7.1.3 发展观的时代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发展观的全球性与中国特色性 |
7.2.1 全球化与中国发展 |
7.2.2 全球化问题给中国发展的启示 |
7.2.3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经验与中国发展新常态 |
第三节 发展观中的“老祖宗”意识与“新问题”视域 |
7.3.1 发展观中“老祖宗”意识 |
7.3.2 发展观中的“新问题”视域 |
7.3.3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发展观中“老祖宗”与“新问题”的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结构与方法 |
(一)研究基本结构 |
(二)研究主要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论文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新时代 |
(二)爱国主义 |
(三)爱国主义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 |
(四)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二)调研问卷分析 |
(三)调研主要结论 |
二、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一)大学生爱国情感有效激发 |
(二)大学生爱国认知日益理性 |
(三)大学生爱国行为日趋自觉 |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日积月累 |
(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程不断发展 |
三、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
(四)爱国主义教育者话语解释力和引导力有待优化 |
(五)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缺失 |
四、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成因 |
(一)高校的育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
(二)多元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
(三)教育载体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力度不足 |
(四)教育者数字化能力不强、话语模式僵化 |
(五)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与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
(一)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 |
(二)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三)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
(四)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
(一)政治性与道德性相统一原则 |
(二)知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原则 |
(三)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原则 |
(四)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原则 |
(五)全覆盖和抓重点相统一原则 |
(六)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原则 |
(七)显教性和隐教性相统一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三)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
(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五)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
(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七)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八)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
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 |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重塑机制 |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 |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机制 |
(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保障机制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与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传统方法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
(二)分段教育与分类教育相结合 |
(三)理论灌输与榜样熏陶相结合 |
(四)实践外化与思想内化相结合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
(一)“守好责任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
(二)“实践出真知”,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
(三)“网络育新人”,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载体 |
(三)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载体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性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 伍安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佳靖. 吉林大学, 2019(02)
- [4]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D]. 李校燕. 云南大学, 2018(01)
- [5]习近平家庭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刘欢欢. 南昌大学, 2019(02)
- [6]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王思怀. 商洛学院学报, 2009(01)
- [7]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发展观的哲学反思 ——以建国以来中国发展道路为例[D]. 庞红付. 南京大学, 2015(02)
- [10]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李滨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