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在人工降雨装置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泽超[1](2021)在《秸秆覆盖对桂西北坡地幼龄橘园产流产沙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广西西北部(桂西北)坡地柑橘种植面积急剧扩张,新种橘园人为扰动剧烈,土壤侵蚀严重。桂西北地区不同母岩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主要的土壤类型为地带性土壤红壤以及喀斯特坡地的石灰土,这两种土壤在土层厚度、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差异明显。秸秆覆盖是坡地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但对其在桂西北坡地橘园,尤其是喀斯特坡地石灰土橘园的减流减沙效益还不清楚。为对比分析稻草秸秆覆盖措施在红壤与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侵蚀过程及水稻秸秆覆盖措施对两种土壤环境的水土保持效果差异,本论文以我国桂西北的红壤与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置2个雨强(60 mm/h和120 mm/h)、2个坡度(5°和15°)和4种秸秆覆盖度(0、20%、50%和80%)。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秸秆覆盖在延迟石灰土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上受坡度影响较大。低坡度(5°)时,秸秆覆盖可以延迟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地表径流的初始产流时间,而在中坡度(15°)时,除大雨强下80%秸秆覆盖度外,其余条件秸秆覆盖提前了初始产流时间。低坡度(5°)时,秸秆覆盖度可以有效降低石灰土坡地橘园的地表径流系数,且随秸秆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中坡度时,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受降雨强度的影响较大,中雨强时秸秆覆盖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系数,而在大雨强时只有20%秸秆覆盖度可以显着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并增大壤中流径流系数。秸秆覆盖可以显着降低石灰土橘园地表侵蚀总量,除低坡度、大雨强时50%秸秆覆盖度外,其余条件的地表侵蚀总量与秸秆覆盖度均呈反比。低坡度条件下,中雨强时20%、50%和80%秸秆覆盖度下的总侵蚀量分别为无措施条件的26.7%、18.0%和9.1%,大雨强时为41.4%、62.5%和5.3%。中坡度条件下,中雨强时,20%、50%和80%秸秆覆盖度的总侵蚀量分别为无措施条件的49.7%、13.9%和3.9%,大雨强时为55.6%、34.2%和23.4%。秸秆覆盖降低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地表径流携沙能力的原因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在中雨强条件下,其降低径流携沙能力的主要受径流运输受限和土壤剥离受限的双重作用,在大雨强条件下,径流运输受限作用减弱,主要为土壤剥离受限。(2)秸秆覆盖延迟了红壤坡地幼龄橘园的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在同一坡度条件下,随着雨强的增大,其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的延迟效果变弱;在同一降雨强度条件下,随着坡度的增大,其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的延迟效果变弱。秸秆覆盖对红壤坡地幼龄橘园各产流部位的径流系数影响不显着,但其可以减少降水直接与土壤表面接触而产生的径流量。秸秆覆盖显着降低了红壤坡地幼龄橘园的地表侵蚀量,除中坡度、大雨强时50%秸秆覆盖度外,其余条件的地表侵蚀总量均与秸秆覆盖度呈反比。低坡度条件下,中雨强时20%、50%和80%秸秆覆盖度下的总侵蚀量分别为无措施条件的39.3%、8.5%和2.1%,大雨强时为96.2%、75.3%和24.4%。中坡度条件下,中雨强时,20%、50%和80%秸秆覆盖度的总侵蚀量分别为无措施条件的27.1%、14.0%和4.5%,大雨强时为50.9%、76.6%和12.5%。秸秆覆盖有效降低了红壤坡地幼龄橘园地表径流的携沙能力,在任何坡度和雨强条件下,各秸秆覆盖度下降低携沙能力的主要原因为土壤剥离受限,其中80%秸秆覆盖度的径流携沙能力最低。(3)秸秆覆盖在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的地表减流率显着高于红壤。在高坡度、大雨强条件下,仅有20%秸秆覆盖度对石灰土和红壤坡地幼龄橘园均具有减流效果。无论在低坡度或者中坡度条件下,在中雨强时,秸秆覆盖对红壤与石灰土坡地橘园的减沙效果均能达到较高水平,且差异不显着,其减沙率均与秸秆覆盖度成正比。而在低坡度、大雨强时,秸秆覆盖对石灰土坡地幼龄橘园的减沙效果优于红壤地区。在相同秸秆覆盖度下,红壤坡地橘园的径流含沙率均不同程度高于石灰土。在同一降雨强度、相同秸秆覆盖度下,随着坡度的增大,红壤坡地橘园的平均径流含沙率越高于石灰土。在低坡度(5°)中雨强(60 mm/h)条件下,红壤与石灰土径流含沙率的差距随着秸秆覆盖度的增大而逐渐缩小。
杨倩颖[2](2021)在《曲折强压缩拐点同步吹弧结构熄弧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雷击跳闸事故造成的安全问题及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防止雷击跳闸成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输线路防雷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已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中,然而跳闸率长期稳定没有明显改善,说明现有防雷措施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在已有防雷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设计出适用于3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气体灭弧防雷装置,为输电线路防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先分析了交流电弧基本物理特性,研究电弧进入灭弧装置曲折灭弧路径后的形态变化、产生高速纵吹气流的原因及相邻灭弧管道拐点处的电弧衰减特性。基于电弧能量平衡关系建立Mayr动态电弧模型,结合磁流体动力学方程构建灭弧管内高速气流纵吹电弧模型。利用Mayr电弧模型搭建10 k V线路仿真得到电弧耗散功率越大电弧越容易熄灭,气流速度作为影响耗散功率的重要因素,可以直观的得到增大气流速度即增加耗散功率有助于加速电弧的熄灭;根据高速气流纵吹电弧模型在COMSOL仿真平台搭建相邻灭弧管道二维几何模型,分析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管道内电弧的温度、电导率及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三者对熄弧的影响。然后通过对10 k V灭弧装置进行型式试验,包括雷电50%冲击放电电压试验、冲击伏秒特性试验、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及冲击联合工频熄弧试验,可以验证灭弧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对500 k V固相-压缩组合式防雷装置进行绝缘配合试验,可以得到最优绝缘配合比;最后分别对灭弧装置的灭弧管和导弧电极进行优化,旨在提升装置的灭弧能力,并设计出一种反冲式压缩装置,对其样机初步进行冲击电流灭弧试验,验证它的耐受能力与熄弧能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根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反馈,装设有灭弧装置的线路雷击跳闸率大幅度降低,在安装与维护上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有效提升了防雷的经济性。
鲁兴生[3](2021)在《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斜(边)坡变形监测是防范滑坡等地质灾害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的研制,依依托学校大型滑坡-泥石流物理模拟装置,构造降雨型倾斜接触面黄土滑坡模型,进行滑坡变形发展过程中坡面点转动方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试验,并基于岩土体测试技术,进一步揭示降雨型黄土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变形破坏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岩土体变形监测技术、微机电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自主研发了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该仪器涵盖了硬件、软件、外部结构、数据通讯和抗干扰五大设计,可实现坡面位移变化时的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2)依据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数据规律,查明滑坡发展演化过程的变化特征。通过降雨促滑方式进行降雨型滑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型黄土滑坡演化过程可概化为稳定孕育阶段、匀速变形阶段以及加速破坏阶段,其中,稳定孕育阶段占整个滑坡历时时长的99.5%,匀速变形阶段占0.2~0.3%,而加速破坏阶段仅为10~30s,进一步验证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的突发特性。(3)岩土体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型黄土滑坡土体水分渗流路径较为复杂,但含水率整体呈现“平缓-快速增大-缓慢增大-达到峰值-趋于稳定”五阶段变化趋势。当土体含水率趋于稳定时,土压力达到峰值,土体抗剪强度遭到破坏,坡体表面出现拉张裂缝。随着裂缝不断发育,土压力逐渐减小,坡体发生滑移-拉裂式变形破坏。(4)倾斜黄土滑坡在降雨作用下,滑带土受后缘裂隙水倾斜入渗率先吸水饱和,土体抗剪强度逐渐减小,随之地表水垂直入渗使得土体重度增加,倾斜接触面黄土滑坡下滑力逐渐增大,当达到边坡力学平衡极限时,滑坡灾害发生。
高九龙[4](2021)在《黄土低角度边坡液化滑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石碑塬滑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诱发的石碑塬低角度边坡滑移为研究对象,在固原市原州区石碑塬地区开展了工程物探、工程地质测绘及现场取样等野外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了黄土基本力学试验、室内动三轴试验、室外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研究,对低角度边坡在震动液化作用下发生滑移现象的机理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1)对研究区野外勘探和走访调查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石碑塬低角度滑移特征:(1)滑移区具有液化流滑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波浪状地形地貌,节律性强;(2)滑移区前、中、后段黄土的砂砾含量不等及埋深位置不同,有砂层在部分地方出露。(2)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砂率的饱和重塑黄土在三种围压、四级动应力作用下的孔压比-振次曲线及轴向动应变-振次曲线,获得了孔压、应变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增长规律,并对黄土抗液化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样含砂率的增加,其液化破坏所需的振动次数(或时间)明显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其中50%含砂率的土样具有最小的抗液化能力。(3)采用室外水槽模拟试验,实时监测振动过程中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含水率、加速度等土体特征参数的变化过程。大小不均匀分布的推挤力叠加在地震力之上是低角度边坡波浪状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砂质黄土层的上覆层厚度越大越不易发生破坏。在同样的加载条件及上覆层厚度情况下,不同含砂率的砂质黄土层段的动力响应程度如下:50%含砂率黄土>75%含砂率黄土>25%含砂率黄土。而对于某一固定含砂率的试验土层,其在水槽中部产生明显动力响应的时间早于边坡前部和后部。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在石碑塬低角度滑移中,动荷载等级、上覆层厚度、含砂率、空间位置等因素共同控制滑移层发生液化破坏的时间以及最终能达到的孔隙水压力,从而形成起伏不均的波浪状地形。(4)运用FLAC3D对石碑塬低角度边坡滑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在震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质黄土层会发生液化,在此过程中有效应力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大,超孔压比增大至0.7以上,上部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发生滑移。在液化层中,土体埋深越浅越容易产生液化。
瞿天元[5](2021)在《强降雨与波浪联合作用下土质库岸崩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客观分析土质库岸崩滑机理及库区泥沙运移规律是库区洪涝特性与减灾技术研究中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利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可移动的便携式推板造波机、多喷头下喷式降雨器,并通过前人所发明的激光地貌仪和摇臂进行了强降雨条件下库岸崩滑模型试验,分析库岸崩滑过程,并研究波浪对库岸崩滑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双土槽试验,在单次降雨下即可形成对照试验;设计并制作了可移动的便携式推板造波机与多喷头下喷式降雨器,并开展了强降雨和波浪联合作用下,不同水库水位下库岸崩滑过程。自主设计的造波机通过滚柱丝杠这一精密机械仪器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造波板的直线运动,进而可产生周期1~4 s,最大波高20 cm的波浪;降雨器高3.5 m,降雨高度2.5 m,降雨面积为3 m×3 m,降雨均匀度可达80%;试验水槽总长3 m,宽3 m,深1.2 m,中间用隔板隔开;岸坡由70°的沟坡、40°的悬坡和3°的缓坡组成,单个模型水平投影长3.0 m、单宽1.5 m、高1.9 m。(2)水库高水位时,波浪对库岸崩滑体积影响显着,但是波浪对重力侵蚀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水库低水位时,波浪对库岸崩滑体积的影响不显着。在本研究中水库高水位时,受波浪影响的试验组次重力侵蚀量为31.75×103cm3,不受波浪影响的试验组次重力侵蚀量为144.42×103cm3,两者相差78%。重力侵蚀是库岸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水库高水位时,受波浪影响的试验组次重力侵蚀总量占总侵蚀量的72.5%,不受波浪影响的试验组次重力侵蚀总量虽然仅占总侵蚀量的42.5%,但在有重力侵蚀发生的单场降雨中,重力侵蚀量占单场降雨总侵蚀量的54.8%。(3)崩塌是库岸崩滑中最为常见的重力侵蚀事件,水库低水位时,崩塌发生次数为106次,占重力侵蚀总次数的88.3%;水库高水位时,崩塌发生次数为30次,占重力侵蚀总次数的90.9%。水库低水位时重力侵蚀次数为120次,远大于水库高水位时重力侵蚀次数33次,前者库岸崩滑更加频繁。(4)强降雨条件下库岸崩滑体积与崩滑投影面积线性拟合效果良好,受波浪影响与不受波浪影响的试验组次线性拟合R2分别为0.94与0.99。强降雨条件下裂缝面积与宽度增长速率分别为库水浸泡阶段的115、110倍,降雨结束后的15 min内裂缝面积增长速率是库水浸泡阶段与降雨中的81倍和0.7倍,裂缝宽度增长速率是库水浸泡阶段与降雨中的74倍和0.67倍。(5)分析了黄土库岸崩滑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土质库岸特性,根据不同影响因素与多因素相互作用提出防治方法,为库岸崩滑预报预测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悦文[6](2021)在《红层边坡坡面抗冲刷剂研发》文中提出红层是由砂岩、泥岩、砂砾岩和红砾岩交互而成的一种特殊岩土。天然状态时力学性质较好,但是受到降雨、刮风等外界因素干扰后会发生软化、崩解,抗剪强度等工程性质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引起边坡浅层破坏。由于红层通常分布于峡谷和山区,本身性质和结构特征独特,它所带来的病害十分严重。随着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道路基础设施向红层的分布地区建设,公路红层边坡防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进行红层边坡坡面抗冲刷剂的研发,对于改善高速公路的环境,提高公路边坡防护水平,保障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依托课题《基于水-力环境动态调控机制的红层地质体低扰动灾变防控新技术》的子课题《红层边坡防渗透抗冲刷抑风化生态防护复合技术》进行红层边坡抗冲刷剂的开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归纳总结以及野外考察,对红层边坡土体的岩性组合特征、结构面类型及特点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了红层边坡坡面发生冲刷作用的成因,确定了降雨是导致坡面冲刷的第一原因。另外,对红层边坡坡面径流的水力情况进行了研究,以此作为抗冲刷剂研发的主要依据。(2)通过对传统抗冲刷剂、生物酶类抗冲刷剂和聚酰胺型抗冲刷剂的讨论分析,从经济性、环保性和聚酰胺型抗冲刷剂的作用机理出发,确定开发的抗冲刷剂由胶体A、螯合剂B和辅助螯合剂C组成,并通过对这三种原料的性质和作用进行探讨,进一步研究了以胶体A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抗冲刷剂的作用机制。(3)针对红层边坡的力学性质,开展红层试验用土颗粒分析以及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渗透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等室内土工试验,为后续抗冲刷剂性能的研究打下重要基础。综合考虑场地条件,设计开展人工模拟降雨冲刷试验,从素红层边坡与改良红层边坡的冲刷现象对比、抗冲刷剂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改良效果以及不同坡度对改良边坡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进而探讨新型抗冲刷剂的具体性能,可以得出红层边坡坡面喷播抗冲刷剂后,改良效果良好,能提高50%左右的边坡稳定性。
张浩[7](2021)在《土石坝背水坡金银花护坡的根系固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水库土石坝背水坡多采用草皮护坡的形式。草皮护坡维护费用高,根系固土效果差,生态效益低。在当今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挖潜土地资源最大效益同时改善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选用山东广泛分布、适应性强的浅表根系植物金银花为研究对象。通过金银花护坡与草皮护坡、素土护坡三种护坡形式的对比,研究了金银花根系对土石坝背水坡固土作用的效果,根系固土的具体指标有抗剪强度、抗冲性以及根系抗拉强度与延伸率。根据相应指标开展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基于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根-土复合体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了土体抗剪强度与含水率、根系干重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根系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在相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土体的抗剪强度:金银花根系土体>草皮根系土体>素土土体。三种护坡形式下的土体抗剪强度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含根土体抗剪强度与根系干重呈正相关,相同体积土体条件下,金银花根系干重大于草皮根系即金银花根系的加筋固结作用优于草皮根系,并且金银花根系分布深度小于1m,属于浅表层根系,不会破坏坝体整体稳定性。(2)基于人工模拟降雨抗冲试验,研究了不同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三种护坡的承受降雨冲刷强度的能力为:金银花根系护坡>草皮根系护坡>素土护坡。在相同降雨强度下,随着降雨冲刷历时的增加,金银花根系护坡的抗冲系数始终最大,草皮根系护坡次之,素土护坡最小,这体现了金银花根系对土体具有良好的固土抗冲刷作用。(3)基于抗拉试验,研究了不同根系的抗拉特性,得到在根系直径为0-32mm的范围内,相同拉力条件下,金银花根系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始终大于草皮根系,解释了在相同法向应力下,金银花根系土体的抗剪强度与最大剪位移大于草皮根系的原因。综上,金银花根系对土体的加筋固结与抗冲刷作用远大于草皮根系,同时金银花有很好的的经济效益与药用价值,为金银花护坡在土石坝背水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理论依据。
张贤巍[8](2020)在《北京市气候特征下简单式绿色屋顶植物生长及径流雨水调控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在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雨水入渗量降低、洪涝灾害和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频发。绿色屋顶作为一种体现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重要措施,因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效益受到研究和工程建设领域广泛关注。本研究围绕北京市绿色屋顶植物生长生理状态、径流水量调控和水质调控效果这三条主线,进行交互式研究,并评估和推荐适宜北京市气候特征下的各结构层材料选型,对北京市及相似气候特征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屋顶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典型屋顶绿化植物的生长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八宝景天、三七景天和佛甲草的生长适应能力最强,垂盆草的生长适应能力较强,红叶景天生长适应能力一般。植物株高和植被覆盖度与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降雨频次有一定相关性,但与降雨量无明显相关性,而植物株高与植被覆盖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基质类型是影响植物长势的主要因素,基质有机肥料较多时植物长势较好,较大规模的绿色屋顶装置能使植物具有较稳定的生长环境,植物长势较好。在干旱胁迫下,根据植物外部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合隶属函数综合分析,5种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表现为:八宝景天>三七景天>佛甲草>垂盆草>红叶景天。(2)不同结构参数的绿色屋顶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种植覆盖度、坡度和排水层材料对绿色屋顶滞留效果无显着差异,植物种类对绿色屋顶滞留能力具有显着影响,佛甲草和八宝景天滞留效果较好,三七景天和红叶景天滞留效果一般。对于同一装置,运行时间分别为1年、2年及3年时,滞留效果具有显着差异。此外,降雨等级和季节月份的不同会对绿色屋顶滞留效果产生显着差异。根据聚类分析及验证情况,较大装置规模及较深基质厚度的绿色屋顶滞留效果优势明显,而基质层为超轻量基质或植被层为红叶景天/三七景天或排水层为多孔纤维棉的绿色屋顶滞留效果较普通。(3)绿色屋顶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所有绿色屋顶实验装置对SS平均去除率为79.57%,运行时间较短的绿色屋顶对SS去除效果不如运行时间较长的绿色屋顶,增大装置规模可增加绿色屋顶对SS去除效果的稳定性。增大装置规模和基质厚度会使绿色屋顶对氮素的去除效果提升,但对磷素的去除无影响;基质类型会影响绿色屋顶径流TP浓度和负荷削减效果,但对氮素的浓度和去除效果无差异;运行时间较短的绿色屋顶容易成为TP的释放源,季节会影响绿色屋顶径流营养盐浓度,通常春季的径流TN,NO3--N和TP浓度较高,夏季和秋季的浓度较低,而秋季的径流NH4+-N浓度较高;绿色屋顶是重金属Zn的汇,监测期内13类绿色屋顶对Zn的平均去除率为68.23%,运行时间较短的绿色屋顶对Zn的去除效果不如运行时间较长的绿色屋顶。(4)绿色屋顶对雨水径流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绿色屋顶是径流有机污染物的释放源,运行时间较短的绿色屋顶会排放出高浓度的COD和TOC,基质层为超轻量基质时有机物浓度较低。绿色屋顶径流中DOM组分主要是类富里酸和色氨酸类蛋白物质,DOM组分类富里酸的峰值荧光强度与TOC、COD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此外,绿色屋顶径流污染物的8项指标经主成分分析后可分为4类。(5)八宝景天、佛甲草和三七景天都是北京市气候特征下绿色屋顶植被选型的推荐植物,红叶景天不宜作为北京市气候特征下雨洪型绿色屋顶植被层选型的推荐物种。绿色屋顶适用于12°及以下屋面坡度的环境,且运行状态良好。简单式绿色屋顶实际工程运用时,在场地条件允许时可考虑增加绿色屋顶装置模块的规模,以增加绿色屋顶运行时的稳定性;在满足屋面荷载的情况下,通常150mm的基质厚度为适宜值;多孔纤维棉作为排水层材料时运行效果较好,而凹凸排水板是优于陶粒的排水层材料选择;此外,超轻量基质不宜作为绿色屋顶基质类型的优选项,仅在屋面承载能力很弱其他基质类型无法满足荷载的前提下适用。
李蕊[9](2020)在《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文中认为控制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是防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的关键。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选择3种雨强(60、90、120 mm/h),3种坡度(10°、15°、20°),3种生物炭含量(BC,0%、3%、6%),2种耕作方式(平作P、横垄H)和2类下垫面(裸地L、植被Z),共设置裸地:LP0(平作),LH0(横垄)、LP3(3%BC)、LH3(横垄+3%BC)、LP6(6%BC)、LH6(横垄+6%BC),植被:ZP0(平作)、ZH0(横垄)、ZP3(3%BC)、ZH3(横垄+3%BC)、ZP6(6%BC)、ZH6(横垄+6%BC)等12种处理,研究模拟暴雨下坡面径流总氮(TN)、溶解性总氮(DN)、吸附性总氮(PN)和铵态氮(NH4+-N)流失特征,分析不同处理对坡地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量化不同处理下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以期为黄土高原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90 mm/h雨强及不同坡度条件下,不同措施裸坡和植被坡面氮素流失过程差异显着。坡面TN和D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均在产流前20 min迅速减少,随后趋于稳定。坡面P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的的变化过程呈显着性差异,ZH0、ZH3、LH0下PN流失率随降雨历时呈平稳波动趋势,LH3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而ZH6呈下降趋势;不同措施下NH4+-N与泥沙流失率随降雨历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产流前20 min上升,随后趋于稳定。LH0、ZH0、ZH3下不同形态氮素流失均稳定在较低区域,表明单设横垄(LH0),或植被与横垄组合(ZH0),或植被、横垄与3%生物炭组合(ZH3)均能有效减缓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2)坡度和雨强: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累积氮素(TN、DN、PN)流失量和总产沙量趋势存在差异性。6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累积TN、PN流失量均随坡度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累积D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而增大;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TN、D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裸坡PN流失量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植被坡面PN流失量随坡度增大呈先增后稳的趋势;60 mm/h和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总产沙量均随坡度无明显规律;综上可知在60 mm/h雨强条件下裸坡坡面在15°附近可能存在TN、PN临界坡度值,在90 mm/h雨强条件下裸地和植被坡面在20°附近可能存在氮素临界坡度值。(3)植被: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植被措施表现出明显的减沙固氮效应。总体来看,植被坡面累积氮素流失量和总产沙量均小于裸坡。不同坡度下植被坡面PN/TN比例范围如下:9.64%~64.50%、27.69%~51.33%和17.88%~44.10%,小于同坡度下裸坡坡面PN/TN范围42.62%~79.04%、31.46%~83.99%和51.71%~78.10%,不同雨强下植被坡面PN/TN比例范围为29.64%~38.82%、13.50%~34.73%、33.27%~56.86%,小于同雨强下裸坡坡面PN/TN范围30.60%~64.01%、17.34%~63.02%、42.62%~79.04%,表明不同坡度和雨强下植被措施均能有效降低PN/TN比例。(4)生物炭: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和植被坡面氮素和总产沙量随生物炭增加的规律一致。裸坡下,6%BC≈3%BC>0%BC,表明施加本实验范围内的生物炭均会加剧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和土壤侵蚀;植被下,6%BC>3%BC≈0%BC,表明单设植被措施或植被+3%BC均有良好的减沙固氮效果,但当植被与6%BC结合时,坡面氮素泥沙流失急剧增加。推测裸坡坡面3%BC和6%BC均属于过量生物炭,而植被坡面3~6%BC属于过量生物炭,因此实际农业生产中不建议在裸坡施加生物炭,但在植被坡面可施用0%~3%范围内的生物炭(ZP0~ZP3)以期达到进一步减沙固氮的效果。(5)横垄: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裸坡设置横垄对减缓坡面侵蚀和氮素流失的效应呈显着性变化,但植被坡面设置横垄对减缓坡面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变化规律一致。裸坡设置横垄对氮素和泥沙的消减效应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减弱,在特大暴雨、陡条件下易失效;而植被坡面设置横垄对氮素和泥沙的消减效应随坡度和雨强的增大而增强,在特大暴雨、陡坡条件下仍能起到明显的减沙固氮作用,氮素消减率和减沙率最优均达55%以上,表明植被+横垄更能有效控制坡地氮素流失。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建议将植被与横垄措施(ZH0)搭配进行布设以减缓雨强和坡度增大引起的氮素和泥沙流失风险。(6)溶解态与吸附态氮素:不同坡度和雨强条件下,不同措施裸坡和植被坡面PN/TN比例存在较大变化。不同坡度下,裸坡氮素流失以PN流失为主,植被坡面以DN流失为主,且坡度增大会显着增大裸坡PN/TN比例;不同雨强下,裸坡氮素流失在60~90 mm/h下主要以DN流失为主,在120 mm/h下以PN流失为主,整体来看PN/TN比例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而植被坡面施加0%和3%BC在不同雨强下主要以DN流失为主,施加6%BC主要以PN为主。除此之外横垄对降低不同生物炭裸坡PN/TN比例的作用失效,而横垄可有效降低未施或施加3%BC的植被坡面的PN/TN比例。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建议将0%~3%生物炭、横垄与植被措施三者综合布设,不建议在裸坡单设生物炭、横垄或二者搭配布设。
洪成[10](2020)在《不同坡度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水流特征和氮素运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定量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农田土壤氮素的运移规律,进而提高氮肥的有效利用率,本文试验选取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农谷试验研究基地,进行野外裸地实验,收集不同时段的土壤水样并对溶质浓度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试验采集数据,确定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和氮素运移转化参数,建立HYDRUS-2D模型,模拟水分运动和氮素运移过程,通过对参数的不断校正,使得拟合模拟值和实测值达到吻合。本文分析了六组野外试验数据,研究不同坡度和不同施肥种类对土壤水流特征和土壤氮素运移影响,通过对土壤水流特征进行分析,从平地0°、缓坡5°到陡坡20°,土壤水开始取样时间会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变小,整体性上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水量逐渐呈减小的趋势,并且坡度越大,土壤水量峰值越来越小,并且达到峰值时间不断减小。土槽内土壤水量越大,氮素的浓度越低,试验停止后的土壤水量的迅速降低会使氮元素的浓度呈小幅度升高。无论是施肥种类为尿素还是动物粪便,利用幂函数均能较好的模拟累积氮素量和累积流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R2最低达到0.9894,最高达到0.9998,证明累积氮素流失量和累积流量二者大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对7月30日、8月9日、8月19日三次降雨事件,通过HYDRUS-2D模型构建水流运动和溶质运移模型,来模拟土槽内0°、5°、20°三种坡度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氨态氮硝态氮运移,并对垂直方向观测点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拟合,对模型中的水分运移参数、氮素迁移转化参数等进行不断调整,使得模型运行的拟合度较高,统计学参数均显示模拟结果较好,以此证明针对裸地无植被土壤条件,可以采用HYDRUS-2D来模拟短期时间内降雨条件下的氮素迁移过程和水分运移过程。
二、塑料在人工降雨装置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在人工降雨装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覆盖对桂西北坡地幼龄橘园产流产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土坡地土壤侵蚀 |
1.2.2 红壤坡地土壤侵蚀 |
1.2.3 坡地橘园土壤侵蚀 |
1.2.4 秸秆覆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模拟降雨装置 |
2.2.2 试验土槽 |
2.2.3 供试土壤 |
2.2.4 供试橘树及秸秆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秸秆覆盖对石灰土橘园产流产沙的影响 |
3.1 秸秆覆盖措施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 |
3.2 秸秆覆盖措施对径流系数的影响 |
3.3 秸秆覆盖措施对产流占比的影响 |
3.4 秸秆覆盖措施对地表-地下产流过程的影响 |
3.4.1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产流过程的影响 |
3.4.2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壤中流产流过程的影响 |
3.4.3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下产流过程的影响 |
3.5 秸秆覆盖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3.5.1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土壤侵蚀总量的影响 |
3.5.2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3.5.3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径流携沙能力的影响 |
3.5.4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径流含沙率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秸秆覆盖措施对红壤橘园水土流失的影响 |
4.1 秸秆覆盖措施对产流时间的影响 |
4.2 秸秆覆盖对径流系数的影响 |
4.3 秸秆覆盖对各部分产流量百分比的影响 |
4.4 秸秆覆盖措施对地表-地下产流过程的影响 |
4.4.1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产流过程的影响 |
4.4.2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壤中流过程的影响 |
4.4.3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下产流过程的影响 |
4.5 秸秆覆盖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4.5.1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土壤侵蚀总量的影响 |
4.5.2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
4.5.3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径流携沙能力的影响 |
4.5.4 不同秸秆覆盖度对地表径流含沙率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秸秆覆盖在不同土壤类型坡地幼龄橘园水土保持效益对比 |
5.1 地表径流减流率 |
5.2 地表径流减沙率 |
5.3 地表径流含沙率过程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2)曲折强压缩拐点同步吹弧结构熄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当前防雷方法 |
1.2.1 阻塞型防雷方法 |
1.2.2 疏导型防雷方法 |
1.2.3 灭弧防雷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弧物理特性及熄弧原理 |
2.1 电弧基本物理性质 |
2.1.1 电弧温度 |
2.1.2 电位梯度 |
2.1.3 基于电击穿理论的电弧介质恢复研究 |
2.1.4 基于热击穿理论的电弧能量平衡研究 |
2.2 在强压缩拐点气吹作用下熄弧原理分析 |
2.2.1 电弧在灭弧管道内受到的压缩方式 |
2.2.2 拐点处电弧能量的衰减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电弧仿真模型 |
3.1 Mayr(麦也尔)电弧模型 |
3.2 电弧与高速气流耦合模型 |
3.2.1 强压缩电弧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
3.2.2 温度变化下电弧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 |
3.2.3 高速气流纵吹电弧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仿真结果分析 |
4.1 Mayr电弧模型仿真 |
4.1.1 搭建电弧模型 |
4.1.2 仿真结果分析 |
4.2 COMSOL Multiphysice仿真分析 |
4.2.1 仿真软件介绍 |
4.2.2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结构优化及安装应用 |
5.1 试验研究与分析 |
5.1.1 雷电冲击放电电压试验 |
5.1.2 伏秒特性试验分析 |
5.1.3 工频电压耐受试验 |
5.1.4 冲击与工频联合灭弧试验 |
5.1.5 压缩-固相绝缘配合试验 |
5.2 压缩灭弧防雷装置的优化 |
5.2.1 灭弧管道优化 |
5.2.2 导弧电极优化 |
5.2.3 反冲式压缩装置 |
5.3 应用情况 |
5.3.1 10k V线路安装应用情况 |
5.3.2 35k V线路安装应用情况 |
5.3.3 工程安装维护便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监测技术发展历程 |
1.2.2 滑坡变形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降雨型滑坡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的研制 |
2.1 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硬件设计 |
2.1.1 微控制器选型与设计 |
2.1.2 转动方位传感器选型与设计 |
2.1.3 通讯模块设计 |
2.1.4 电源模块设计 |
2.2 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软件设计 |
2.2.1 监测仪程序设计 |
2.2.2 数据管理终端软件设计 |
2.3 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外部结构设计 |
2.4 数据通讯设计 |
2.5 抗干扰设计 |
2.6 小结 |
3 降雨型黄土滑坡物理模拟试验 |
3.1 试验用土性质要求 |
3.1.1 试验黄土粒径级配测定试验 |
3.1.2 原状黄土含水率及天然密度测定试验 |
3.1.3 原状黄土比重测定试验 |
3.1.4 原状黄土液塑限测定试验 |
3.1.5 原状黄土压缩特性测定试验 |
3.1.6 原状黄土剪切特性测定试验 |
3.2 构建黄土滑坡物理模型 |
3.2.1 模型尺寸设计 |
3.2.2 模型构建预处理 |
3.2.3 配制试验土料 |
3.2.4 滑坡模型填筑 |
3.3 监测设备布置 |
3.3.1 布设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 |
3.3.2 布设传感器 |
3.3.3 高清摄像机布设 |
3.4 人工降雨试验 |
3.5 小结 |
4 降雨作用下黄土滑坡综合响应特征及破坏机理浅析 |
4.1 黄土滑坡宏观变形综合响应特征 |
4.1.1 滑坡形态演化特征 |
4.1.2 坡面点转动方位动态变化分析 |
4.2 滑坡内部土体应力响应特征 |
4.2.1 降雨入渗滑体土含水率响应特征 |
4.2.2 土压力响应特征 |
4.3 降雨型黄土滑坡破坏模式及机理浅析 |
4.3.1 降雨作用下黄土滑坡变形破坏模式 |
4.3.2 降雨作用下黄土滑坡变形机理浅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黄土低角度边坡液化滑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石碑塬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震动液化动力学研究 |
1.2.2 地震诱发黄土低角度滑移机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石碑塬地区地质环境及滑移特征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气候与水文环境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区域地质构造 |
2.2 海原地震概况 |
2.2.1 海原地震诱发背景 |
2.2.2 海原地震诱发石碑塬液化滑移 |
2.3 现场勘探及室内试验 |
2.3.1 滑坡灾害特征 |
2.3.2 室内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碑塬黄土震动液化力学特征研究 |
3.1 室内黄土液化试验设计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方案 |
3.2 室内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孔压、应变增长规律 |
3.2.2 抗液化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获取残余强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震动滑移形成过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现象 |
4.3 试验结果 |
4.3.1 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
4.3.2 孔隙水压力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
4.4 分析和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碑塬滑移数值模拟 |
5.1 FLAC3D的理论背景 |
5.1.1 FLAC3D软件中的液化计算方法 |
5.1.2 一般应力条件下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定准则 |
5.1.3 动力耦合分析步骤 |
5.2 数值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
5.2.1 计算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5.2.2 本构关系及模型基本假设 |
5.2.3 动力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 |
5.2.4 输入地震波和设置监测点 |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1 天然状态下的应力分布 |
5.3.2 动力结果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强降雨与波浪联合作用下土质库岸崩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库岸崩滑过程机理 |
1.2.2 库岸崩滑过程研究方法 |
1.2.3 库岸崩滑对水库淤积的影响 |
1.2.4 库岸崩滑预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黄土库岸特性调研和试验装置研制 |
2.1 黄土库岸现场调研 |
2.1.1 黄土库岸崩滑现状考察 |
2.1.2 黄河中游水库模型考察 |
2.1.3 库岸崩滑模型试验概化依据 |
2.2 可移动的便携式推板造波机装置研制 |
2.2.1 造波机的工作原理与参数设计 |
2.2.2 造波机的加工制作与组装 |
2.2.3 波浪高度率定 |
2.3 摇臂观测装置 |
2.4 库岸崩滑试验室与降雨模拟装置 |
2.4.1 试验室 |
2.4.2 降雨模拟装置 |
2.4.3 径流桶与降雨强度率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库岸崩滑模型试验 |
3.1 模型原型区域概况 |
3.2 模型试验与场地布设 |
3.2.1 模型试验布设 |
3.2.2 模型试验过程 |
3.2.3 土壤物理性质观测试验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1 崩滑投影面积处理方法 |
3.3.2 崩滑体积处理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强降雨与波浪联合作用下土质库岸崩滑过程研究 |
4.1 强降雨条件下波浪对库岸崩滑体积、崩滑投影面积的影响 |
4.2 强降雨条件下库岸崩滑投影面积与崩滑体积的关系 |
4.3 强降雨条件波浪对库岸崩滑重力侵蚀类型的影响 |
4.4 强降雨条件下土质库岸滑坡裂缝发展过程 |
4.4.1 裂缝长度、宽度、面积表示及计算方法 |
4.4.2 强降雨过程中滑坡裂缝发展过程 |
4.4.3 不同阶段滑坡裂缝发展过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库岸崩滑影响因素与防治 |
5.1 库岸崩滑的影响因素 |
5.1.1 库水作用对库岸崩滑的影响 |
5.1.2 波浪对库岸崩滑的影响 |
5.1.3 降雨对库岸崩滑的影响 |
5.1.4 其他因素 |
5.2 库岸崩滑防治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红层边坡坡面抗冲刷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坡面冲刷破坏特征 |
1.2.2 红层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
1.2.3 边坡坡面防护技术的研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红层边坡坡面冲刷机制 |
2.1 红层边坡的岩性组合特征 |
2.2 红层边坡的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
2.2.1 结构面类型 |
2.2.2 红层边坡结构面的表面形态特征 |
2.2.3 红层边坡结构面及结构体的分级 |
2.2.4 红层边坡结构面两侧岩性的差异性 |
2.3 红层边坡发生冲刷的成因 |
2.3.1 降雨溅蚀过程 |
2.3.2 径流侵蚀过程 |
2.3.3 松散土颗粒沉积过程 |
2.4 红层边坡坡面冲刷作用的影响因素 |
2.4.1 红层边坡土体性质的影响 |
2.4.2 降雨特征的影响 |
2.4.3 边坡地形的影响 |
2.5 红层边坡坡面冲刷作用水力分析 |
2.5.1 边坡坡面径流中土颗粒的受力分析 |
2.5.2 坡面径流流态分析 |
2.5.3 坡面径流冲切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层边坡坡面抗冲刷剂的开发 |
3.1 前言 |
3.2 抗冲刷剂的开发思路 |
3.2.1 传统抗冲刷剂特点 |
3.2.2 生物酶类抗冲刷剂特点 |
3.2.3 聚酰胺型抗冲刷剂特点 |
3.2.4 新型抗冲刷剂的开发 |
3.3 胶体A的开发 |
3.3.1 胶体A的性质 |
3.3.2 胶体A种类的选用 |
3.4 螯合剂B的开发 |
3.4.1 螯合剂B的性质 |
3.4.2 螯合剂B的作用 |
3.5 辅助螯合剂C的开发 |
3.5.1 辅助螯合剂C的性质 |
3.5.2 辅助螯合剂C的作用 |
3.6 新型抗冲刷剂的作用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冲刷剂性能的研究 |
4.1 红层试验用土颗粒分析及土工试验 |
4.1.1 红层试验土颗粒分析 |
4.1.2 液塑限试验 |
4.1.3 击实试验 |
4.1.4 渗透试验 |
4.1.5 直接剪切试验 |
4.2 抗冲刷剂的制备 |
4.2.1 制备材料及工具 |
4.2.2 制备步骤 |
4.3 模拟降雨冲刷试验装置及方法 |
4.3.1 试验装置 |
4.3.2 红层边坡冲刷试验方法 |
4.3.3 红层边坡冲刷试验设计 |
4.4 素红层边坡与改良红层边坡的冲刷现象对比 |
4.4.1 素边坡及改良边坡的冲刷现象 |
4.4.2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
4.5 抗冲刷剂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改良效果 |
4.5.1 抗冲刷剂对边坡产生土颗粒总量的改善 |
4.5.2 抗冲刷剂对不同时刻坡面径流内含土颗粒量的改善 |
4.6 不同坡度对改良红层边坡的影响 |
4.6.1 不同坡度对不同时刻径流强度的影响 |
4.6.2 不同坡度对冲刷作用产生土颗粒总量的影响 |
4.6.3 不同坡度对不同时刻径流内含土颗粒量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土石坝背水坡金银花护坡的根系固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护坡研究现状 |
1.2.2 根系固土的效应与机理 |
1.2.3 金银花的生长习性与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状况 |
2.1.2 土壤地质条件 |
2.2 试验方案 |
2.2.1 直接剪切试验 |
2.2.2 人工模拟降雨抗冲试验 |
2.2.3 单根抗拉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银花根-土复合体抗剪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法向应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3.1.2 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3.1.3 根系干重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3.2 金银花护坡根系抗冲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土石坝背水坡模拟降雨抗冲试验各数据变化 |
3.2.2 不同降雨强度下抗冲系数结果分析 |
3.2.3 相同降雨强度下抗冲系数结果对比分析 |
3.3 金银花根系单根抗拉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最大拉力与根系直径的关系 |
3.3.2 抗拉强度、延伸率与根系直径的关系 |
4 讨论 |
4.1 金银花根-土复合体抗剪试验研究 |
4.2 金银花护坡根系抗冲试验研究 |
4.3 金银花根系单根抗拉试验 |
4.4 金银花的综合效益 |
4.5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北京市气候特征下简单式绿色屋顶植物生长及径流雨水调控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绿色屋顶植物生理和生长状态的研究 |
1.3.2 绿色屋顶对径流水量削减能力的研究 |
1.3.3 绿色屋顶对径流水质净化能力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平台设计 |
2.2 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
2.2.1 植物生长状态监测 |
2.2.2 屋顶径流水量和水质监测 |
2.3 监测结果分析方法 |
2.3.1 植物生长状态指标 |
2.3.2 水量评价指标 |
2.3.3 水质评价指标 |
2.3.4 分析方法 |
第3章 植物生长和生理状态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植物总体生长情况 |
3.3 不同植物株高和植被覆盖度分析 |
3.3.1 不同植物株高差异分析 |
3.3.2 不同植物植被覆盖度差异分析 |
3.3.3 植物株高和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 植物株高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装置规模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
3.4.2 基质厚度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
3.4.3 基质类型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
3.4.4 排水层材料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
3.4.5 种植覆盖度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 |
3.5 植物叶绿素SPAD值分析 |
3.5.1 红叶景天叶绿素SPAD值分析 |
3.5.2 三七景天叶绿素SPAD值分析 |
3.5.3 八宝景天叶绿素SPAD值分析 |
3.5.4 植物叶绿素SPAD值与基质湿度关系探究 |
3.6 植物抗逆性分析 |
3.6.1 抗旱性实验准备 |
3.6.2 植物外部形态变化 |
3.6.3 植物的生理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2 总体调控效果分析 |
4.3 设施结构对径流体积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植物种类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3.2 种植方式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3.3 种植覆盖度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3.4 坡度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3.5 排水层材料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4 时间年限对径流削减影响效果分析 |
4.4.1 种植时长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4.2 使用年限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5 外部因素对径流削减影响效果分析 |
4.5.1 降雨强度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5.2 季节月份对径流体积控制效果的影响 |
4.6 不同结构参数的滞留效果影响因素的聚类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径流污染物调控规律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悬浮颗粒物调控效果分析 |
5.2.1 悬浮颗粒物浓度和负荷削减效果总体分析 |
5.2.2 结构参数对悬浮颗粒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氮磷营养盐调控效果分析 |
5.3.1 营养盐浓度和负荷削减效果总体分析 |
5.3.2 装置规模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3 基质类型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4 基质厚度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5 排水层材料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6 种植时间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7 植物类型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8 降雨特征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3.9 生长季节对径流营养盐调控效果的影响 |
5.4 有机物调控效果分析 |
5.4.1 有机物浓度和负荷削减效果总体分析 |
5.4.2 不同结构参数COD浓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3 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分析 |
5.5 重金属调控效果分析 |
5.6 绿色屋顶径流污染物主成分分析 |
5.7 本章小节 |
第6章 简单式绿色屋顶不同结构层选型的效果评估及参数推荐 |
6.1 适宜北京市气候特征的绿色屋顶植物种类综合评估 |
6.2 绿色屋顶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屋面运行效果综合评估 |
6.3 绿色屋顶在不同装置规模时运行效果综合评估 |
6.4 绿色屋顶在不同基质类型时运行效果综合评估 |
6.5 绿色屋顶在不同基质厚度时运行效果综合评估 |
6.6 绿色屋顶在不同排水层材料时运行效果综合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致谢 |
(9)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降雨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1.2.2 地形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1.2.3 土壤特征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1.2.4 坡面管理措施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1.2.5 土壤改良剂对氮素流失的影响 |
1.2.6 总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降雨装置 |
2.3.2 试验材料 |
2.3.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措施下不同形态氮素流失过程 |
3.1 本章试验概况 |
3.2 坡面总氮流失过程 |
3.3 坡面溶解性总氮流失过程 |
3.4 坡面吸附性总氮流失过程 |
3.5 坡面铵态氮、泥沙流失过程 |
3.6 讨论与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措施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1 本章试验概况 |
4.2 60mm/h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3 60mm/h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4 90mm/h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5 90mm/h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6 缓坡下裸坡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7 缓坡下植被坡面氮素泥沙流失特征 |
4.8 讨论与分析 |
4.9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措施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1 本章试验概况 |
5.2 60mm/h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3 60mm/h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4 90mm/h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5 90mm/h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6 缓坡下裸坡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7 缓坡下植被坡面溶解性和吸附性总氮流失特征 |
5.8 讨论与分析 |
5.9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措施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1 本章试验概况 |
6.2 60mm/h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3 60mm/h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4 90mm/h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5 90mm/h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6 缓坡下裸坡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7 缓坡下植被坡面氮素流失形态比例构成关系 |
6.8 讨论与分析 |
6.9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坡度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水流特征和氮素运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
1.2.2 坡面入渗问题的研究 |
1.2.3 模型软件包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工作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参数测定方法 |
2.2.2 试验装置介绍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氮素测试与方法 |
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1 不同坡度下的土壤水流特征分析 |
3.2 氮素流失过程分析 |
3.2.1 氮素浓度变化过程 |
3.2.2 氮素流失量变化过程 |
3.2.3 不同施肥类型下不同坡度间氮素总输出特征 |
3.3 坡度和流量对不同施肥种类条件下氨氮、硝氮流失的综合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HYDRUS-2D模型的建立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1 水流运动模型 |
4.1.2 溶质运移模型 |
4.1.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1.4 观测点设置 |
4.1.5 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和溶质运移参数 |
4.2 模型评价标准 |
4.3 不同坡度下氨氮浓度模拟结果 |
4.4 不同坡度下硝氮浓度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塑料在人工降雨装置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覆盖对桂西北坡地幼龄橘园产流产沙的影响[D]. 高泽超.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曲折强压缩拐点同步吹弧结构熄弧机理研究[D]. 杨倩颖. 广西大学, 2021(12)
- [3]坡面点转动方位监测仪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鲁兴生.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4]黄土低角度边坡液化滑移机理试验研究 ——以石碑塬滑坡为例[D]. 高九龙. 西北大学, 2021(12)
- [5]强降雨与波浪联合作用下土质库岸崩滑研究[D]. 瞿天元.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红层边坡坡面抗冲刷剂研发[D]. 邓悦文.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7]土石坝背水坡金银花护坡的根系固土性能研究[D]. 张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北京市气候特征下简单式绿色屋顶植物生长及径流雨水调控规律研究[D]. 张贤巍.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模拟暴雨下不同措施黄绵土坡地氮素流失特征[D]. 李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10]不同坡度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水流特征和氮素运移研究[D]. 洪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