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班戈地区晚白垩世腹足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范建军[1](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孙琦[2](2020)在《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文中提出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块南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麓,地处班公措—怒江缝合带,是研究特提斯构造演化、青藏高原早期形成的关键地区。研究层段余穷组,地层发育较全、露头连续、岩性组合具有代表性、古生物化石和沉积现象丰富。所选剖面PM035,位于查的嘎拉南东方向300m处山沟内,该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细碎屑岩,产有孔虫类、腕足类、双壳类、腹足类、钙藻等化石,厚度约973.2m。下与康曲组整合接触,上未见顶,为班—怒洋闭合前的最高海相层位。余穷组含有孔虫极为丰富,经研究鉴定共计11属22种,包括底栖大有孔虫Orbitolina,Palorbitolinides,Eorbitolina,Columnorbitolina,Mesorbitolina 5属,底栖小有孔虫Endothyra,Textulariina,Nezzazata 3属,浮游类有孔虫Herdbergella,Blefuscuiana,Favusella 3属,并将底栖大有孔虫划分为3个组合。通过国内外对比,根据有孔虫地层分布特征和演化关系,将余穷组时代定为早白垩世晚期的阿普特期(Aptian)—晚白垩世早期的赛诺曼期(Cenomanian)。余穷组岩性以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含生屑泥晶灰岩、介壳灰岩、白云质灰岩、砂质泥岩为主,并呈现为多个韵律性旋回。根据野外观察及室内岩石薄片鉴定,结合含化石组合特点,在余穷组划分出9种沉积微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归5种沉积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礁相及台地边缘前斜坡相。根据剖面相序结构,余穷组碳酸盐岩沉积过程总体上构成3次大型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整体上来看,余穷组地层虽为班-怒洋闭合前最高海相层位。但根据余穷组出露部分岩石组合特征和生物群组合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相,余穷组沉积时期水体发生再次加深,其海平面上升。将剖面沉积相和所产化石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有孔虫化石类型及其分异度和丰富度在不同沉积相各不相同,即:开阔台地内有孔虫分异度与丰富度都较高,局限台地内可见小型底栖有孔虫,台地边缘浅滩由于水动能的加强有孔虫分异度减小,台地边缘生物礁可见造礁生物化石珊瑚、藻类,台地边缘前坡见浮游有孔虫。
梁胜建[3](2019)在《西藏班戈地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所在的青藏高原中部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碰撞作用形成的结合带。由于两个陆块之间碰撞作用,使得班怒洋海相地层与不整合覆盖在其上的竟柱山组的沉积相和岩石学特征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不整合面之下的最高海相地层和不整合面之上的陆相地层成为约束大陆碰撞时间的重要层位,也是研究该区域是否已经转变为陆内沉积环境的关键。竟柱山组是一套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的磨拉石建造,因此,研究竟柱山组,对确定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造山作用的时代,以及分析其构造事件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托1:5万日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以班戈地区竟柱山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样品采集,结合室内样品的镜下鉴定,研究上白垩统竟柱山组沉积相及其环境演变,在此基础上,通过迪金森三角投图,探讨竟柱山组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属性,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剖面沉积相划分:根据竟柱山组剖面岩性组合特点、沉积构造及砂体形态等,对竟柱山组沉积相进行详细研究,共划分为2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和曲流河三角洲)、4种沉积亚相类型和12中沉积微相类型。(2)剖面沉积旋回及相模式:根据各沉积相在剖面上的自然顺序及相序结构变化规律,将研究区竟柱山组划分为基准面升降变化条件下的2个沉积旋回,并根据主要沉积相类型的组成特点,分别建立了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图,用以反映盆地不同部位的沉积特征。(3)物源性质分析:根据迪金森Q-F-L三角图解,结合不同剖面砂岩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探讨研究区竟柱山组陆源碎屑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属性,认为研究区陆源碎屑物质既有来自循环造山带的陆源碎屑物,也有来自未切割岛弧的火山碎屑物,位于盆地不同部位的不同剖面由于距离物源区远近不同,物源来源及成熟度就各不相同。(4)区域对比:竟柱山组大致沿北西-南东向断续分布于班怒缝合带及其南侧。通过东西向沉积厚度和粒度大小的对比,总结出以班戈一带为代表的东部区沉积厚度大(大于1000m)、沉积粒度粗,而以革吉一带为代表的西部区沉积厚度小(一般为300m)、沉积粒度较细的变化规律,因此认为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隆升速率快、地势高差大、剥蚀明显、物源供应充沛、沉积速率快。
张朋举[4](2017)在《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文中指出研究区范围北至措勤县-边坝一线,南至国界线,措勤以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主体横跨冈底斯地层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地块。研横跨两个地层大区,滇藏地层大区和印度地层大区,主要位于滇藏大区。本文梳理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沉积岩石组合类型,总结沉积岩石组合特征,进而对印藏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得到以下认识:(1)研究区沉积岩石组合共有24中岩石组合,其中陆相岩石组合5个,海陆交互相岩石组合2个,浅海相岩石组合8个,台地相岩石组合4个,半深海相2个,深海相3个。(2)在奥陶纪-志留纪,冈底斯带和喜马拉雅带,均发育台地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且厚度不大,中部发育曲德贡变质岩组和马布库变质岩组,原岩为巨型的半深海砂板岩,显示喜马拉雅带北部和冈底斯南部,可能存在深水陆棚或陆坡环境,雅鲁藏布江东段可能是一个深水海盆。(3)在泥盆纪-中三叠世,冈底斯带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带,在冈底斯北部为浅海相、台地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中部发育浅海火山岩-碳酸盐岩组合,南部发育半深海砂板岩(浊积岩-等深积岩)组合、深海含蛇绿岩砂板岩(浊积岩)组合。雅江带南部发育浅海相、台地相、台盆相碎屑岩-灰岩组合,夹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带性,整体显示:喜马拉雅带发育被动大陆边缘。在冈底斯带出现火山弧、弧前盆地,显示在南冈底斯北缘存在松多洋板块。(4)晚三叠世-白垩纪,冈底斯带北部出现浅海、台地、半深海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中部为岛弧火山岩-碎屑岩,火山岩南部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再向南,为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雅江带发育半深海相碎屑岩、深海含蛇绿岩砂板岩(浊积岩)组合,代表的洋板块火山-沉积组合,喜马拉雅带南部为浅海、台地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北部为台地相,台盆相、半深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从沉积岩石组合分带性可以看出,研究区从北向南依次为,冈底斯带整体为活动陆缘,冈底斯带北部发育弧前盆地,向南为火山弧环境,中部为弧间盆地环境,再向南发育火山弧环境,雅江带发育大陆斜坡环境和洋板块,喜马拉雅带为被动大陆边缘的陆棚环境。(5)在古新世到始新世,冈底斯带发育河湖相碎屑岩组合,雅江带东部隆起,沉积间断,西部仲巴附近存在半深海相、深海碎屑岩。喜马拉雅带江孜-岗巴-吉隆呈片状的浅海相、台地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印度-亚洲碰撞在晚白垩世-古新世,冈底斯带隆起,雅江带为残留洋,喜马拉雅带为前陆盆地环境。(6)在渐新世-第四纪,研究区海相环境结束,冈底斯带形成大量陆相河湖相沉积,为断陷盆地环境,喜马拉雅带形成大量河湖相、水下扇碎屑岩,为印度板块前陆盆地环境。
孙倩[5](2019)在《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提斯域侏罗系成藏组合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青藏高原处于特提斯域东段,是我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也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地层学是地质学的基础,科学完善的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格局也能为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目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研究较为薄弱,岩石地层单位对比不清晰,随着最新的地层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三陆两槽”的构造格局认识已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因此本文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地层古生物学及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重新认识晚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为后续的石油地质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次在班戈县保吉乡、白拉乡、双湖朋彦错及藏南拉孜地区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措勤盆地及邻区的地层古生物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资料。本次在保吉乡识别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及吐卡日组,并将吐卡日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在白拉乡剖面识别出吐卡日组以及朋彦错地区识别出索瓦组,说明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沉积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南羌塘地层区仍有分布,且与冈底斯地层区的吐卡日组具有可对比性。此外,对于喜马拉雅地层区、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及北羌塘地层区,本次仍沿用以往的地层学认识。通过对晚侏罗世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分析,喜马拉雅地层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地层区仍沿用以往的古地理学认识,即分别处于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以及成熟的新特斯洋盆环境;而冈底斯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及羌塘盆地地层区的古地理格局取得了新的认识。冈底斯地层区南部并不存在古陆剥蚀区,而是处于斜坡环境,北部地区也并非以往认为的滨浅海碎屑岩沉积环境,而是处于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环境中。班公湖-怒江地层区处于台地北部延伸区域。羌塘盆地地层区整体具有南低北高的古地势特点,从北到南由泻湖-滨岸环境转至局限台地环境-蒸发台地环境,直到盆地南缘出现稳定开阔台地环境。本次措勤盆地及邻区的晚侏罗世古地理认识进一步验证了“两陆一盆”的宏观地质格局。本文将晚侏罗世潜在成藏组合保吉层系与特提斯域中东-中亚段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进行对比,认保吉层系与阿拉伯盆地及阿姆河盆地在生储盖组合、圈闭以及沉积相带的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具有潜在的油气勘探价值,建议加强措勤盆地上侏罗统的石油地质学研究。
胡懿灵[6](2020)在《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赞宗错地区,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和南羌塘地体南缘。研究区内的中生代造山作用研究,对理解特提斯域以及青藏高原的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前人在该区域的研究主要从某沉积体系或者岩浆事件单向出发,该区域也较缺乏系统的构造解析工作。因此,本文选择赞宗错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沉积-岩浆-构造的综合分析,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地区,在白垩纪拉萨地体-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沉积记录、岩浆响应和构造变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与联系。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沉积相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构造解析理论,将沉积-岩浆-构造紧密结合,以夹层火山岩将沉积-岩浆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物质基础和构造变形结合的分析体系为纲要将沉积-岩浆的物质存在和构造运动的物质改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沉积相分析、夹层火山岩测年对陆相红层重新厘定,新识别出研究区内的白垩系竟柱山组磨拉石建造,将拉萨-羌塘碰撞事件的最晚时代约束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15 Ma;通过对早白垩世夹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分析,推断其是加厚下地壳条件下,拆沉作用发生的结果,代表了白垩纪时期青藏高原早期隆升的岩浆响应,表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事件对于高原早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和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一套晚白垩世约72 Ma的木地姜雅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是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过程的尾声,标志着此时已经进入造山后伸展演化阶段;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建立了不同构造层次变形特征以及地质体的构造样式,划分出4期构造变形。通过沉积-岩浆-构造耦合分析,从物质基础和构造重构两方面,首次提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造山作用具有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张予杰[7](2013)在《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文中研究说明对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开展了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的初步研究,共划分出3个地层大区、12个地层区、12个地层分区。详细介绍了各个地层区的上白垩统的地层命名系统及发育情况,其中青藏高原北部祁连-柴达木-巴颜喀拉-羌塘地层大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的陆相地层系统;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双湖-怒江地层大区主要为一套陆相磨拉石沉积地层;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大区主要以海相地层、海陆过渡相地层为主。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8](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孙高远[9](2015)在《西藏南部措勤盆地白垩纪沉积演化及对拉萨地体早期隆升的约束》文中提出拉萨地体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前,最后一个拼贴到青藏高原的地体,因此拉萨地体的构造演化对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垩纪时期的拉萨地体,受到北侧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作用以及南侧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作用的双重影响,使得拉萨地体上广泛发育白垩纪岩浆岩活动和与俯冲或碰撞相关的沉积盆地。然而,对于白垩纪时期拉萨地体的沉积演化、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还存在很多争论。高精度实验技术的发展,诸如原位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组成分析、低温热年代学等方法,不仅为我们开展地壳演化与壳-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约束,而且为沉积物源区对比以及盆地的构造演化提供很多信息。本研究以拉萨地体中-北部措勤盆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来共同探讨措勤盆地白垩纪时期的沉积特征、盆地性质与演化、岩浆作用和拉萨地体的早期隆升历史。西藏南部措勤盆地位于拉萨地体中部,属于中-北拉萨地体构造分带,盆地南临冈底斯岩浆弧,北界为改则-色林错断裂带。盆地内广泛出露白垩系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则弄群火山岩、多尼组碎屑岩、郎山组灰岩和达雄组砂-砾岩等。在盆地南侧郭龙剖面,下白垩统多尼组整合于则弄群火山岩之上,岩石组成为火山岩屑为主的细砾岩和砂岩夹粉砂岩、页岩和灰岩层;而盆地北侧祝康剖面和夏龙剖面中,多尼组主要为结构和成分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和页岩。沉积环境分析北侧多尼组沉积于滨-浅海和陆棚环境,而南侧多尼组沉积于海陆过渡相的三角洲环境。多尼组砂岩的碎屑统计显示在郭龙剖面主要以火山岩岩屑为主(平均占岩屑含量的~80%),含少量沉积岩岩屑,反映以岩浆弧源区为主;在北侧祝康和夏龙剖面其碎屑组成以高含石英颗粒为特征(高达90%以上),反映再旋回造山带的物源区。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显示,多尼组共计608颗锆石中有317颗(~52%)分布于103-155 Ma年龄区间(峰值为~130 Ma),Hf同位素显示具有低的176Hf/177Hf初始比值和负的εHf(t)值。该特征与中-北拉萨地体上的早白垩世则弄群火山岩的锆石年龄特征很相似,因而是其可能的源区。此外,多尼组中生代之前的锆石年龄分布于500-600 Ma、900-1000 Ma、1050-1250、1700-2000 Ma和~2500Ma等区间内,这些较老的锆石与已发表的拉萨地体上古生代沉积地层相近,因此指示了该再旋回造山带的物质来源。这些锆石年龄的物源区对比结果与上述砂岩碎屑统计结果相吻合。下白垩统郎山组为一套最大厚度达800 m以上含圆笠虫、固着蛤类化石的粒泥灰岩和泥粒灰岩。经底栖大有孔虫鉴定可将其细分为7个生物带,其时间延续为~119-98 Ma。通过有孔虫生物化石及灰岩组分特征,本文认为郎山组灰岩主要沉积于浅海礁相环境和低能泻湖相环境。上白垩统达雄组沿达瓦错南侧呈东西向分布,其沉积过程可分为五段,其中第一、三和五段为中-粗粒砂岩层段,第二段为巨厚层(~300 m以上)砾岩层,第四段为大套紫红色-灰黄色粉砂岩和页岩。研究分析其为沉积于辫状河和冲积扇环境。砾岩砾石统计与砂岩碎屑模式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岩浆弧的物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揭示其~80%的锆石分布于92-150 Ma之间(峰值为~110 Ma),相应的Hf同位素具有低的176Hf/177Hf同位素初始比值和负的εHf(t)值,而达雄组顶部(第三、四和五段)碎屑锆石出现较多老的年龄,区间分布于500-600 Ma和1000-1300 Ma。结合这些沉积岩石学和碎屑锆石年龄数据,表明达雄组的物质源区与下白垩统多尼组类似,仍然是来自拉萨地体中-北部的早白垩世火山岩以及更老的沉积地层,这一源区特征与达雄组的古水流数据一致。白垩纪拉萨地体沉积盆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通过对措勤盆地白垩系地层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研究,并从盆地内多尼组-郎山组的沉积过程、地层演化趋势、物源区研究,综合分析认为早白垩世的措勤盆地,可能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受南侧新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作用,在拉萨地体中-北部发育弧背前陆盆地模式。在该模式下,则弄群火山岩即是可能的岩浆弧,措勤盆地相当于前隆朝向前渊的过渡带位置,从而沉积了以则弄群火山岩为主要源区的多尼组,之后为受海平面变化影响的郎山组灰岩;另一种构造模式可能是受到南向俯冲的班公-怒江洋壳的影响,在拉萨地体中-北部发育则弄群岩浆弧,而多尼-郎山组为该弧间盆地的沉积产物。在此背景下郎山组灰岩的形成可能受到动力沉降和海平面变化控制。晚白垩世时期,措勤盆地仅在南侧有沉积地层出露,其主要受到区域古古拉断裂带的活动影响,在其下盘由于冲断负载引起挠曲沉降,形成沉积空间,从而接受来自冲断带上盘物质的快速搬运沉积,构成达雄组的陆相沉积地层,即属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上白垩统达雄组沉积不整合于下白垩统郎山组灰岩之上,其快速的沉积特征与物源区性质,可能暗示了拉萨地体中-北部在该时期(~98-91 Ma)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构造隆升,而成为区域上的剥蚀源区。在盆地北侧发现的一套~90 Ma具有埃达克性质的岩石,全岩地球化学与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这套埃达克质岩石形成于新生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此外,在拉萨地体中-北部已经报道许多与加厚地壳有关的~90 Ma的岩浆作用。该埃达克质岩石的岩石学特征与晚白垩世措勤盆地的构造演化共同反映了拉萨地体中-北部发生了地壳加厚及隆升作用。北侧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南侧新特提斯洋壳的俯冲可能共同造成了该地壳的加厚与隆升。本研究还对拉萨地体上的早白垩世侵入岩做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年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其裂变径迹年龄为61-40 Ma,而He年龄为60-37 Ma。这与班戈地区发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和He年龄数据较为相似。温度-时间模拟结果显示在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经历了快速的冷却作用。结合构造背景,本研究认为该快速冷却作用可能是受控于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以及拉萨-羌塘地体的后碰撞过程。然而,该研究并未反映出拉萨地体中-北部在晚白垩世时期的隆升冷却历史,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磷灰石较低的裂变径迹和He的封闭温度(分别为~120-80℃和~80-60℃),所以直到古新世时期磷灰石才达到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
李华亮[10](2014)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文中指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起班公湖,横贯整个西藏高原,达2000km以上,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其代表的班公湖-怒江古洋盆的时空结构及洋陆转换过程等倍受人们关注。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的班公湖地区,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呈北西西向斜贯于研究区。在研究区发育有比较完整的中-新生代海、陆相沉积地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保存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的物质记录,因此本研究区成为了研究班公湖—怒江特缝合带洋陆转换、板块构造向陆内构造转换过程的理想场所之一。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早-晚白垩统地层、早-晚白垩世岩浆岩及晚白垩世前后的构造变形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沉积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学科方法,并结合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东段的地质调查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前后的沉积-岩浆-构造标志及转换的时间。本文通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班公湖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的研究,认为在早白垩世公湖地区为残留海盆。区域上多尼组(Kid)为一套含煤碎屑岩,研究区发育黑色页岩,为海陆交互相沉积,表明残余海盆已进入最后的萎缩期。班公湖-怒江带以北是羌塘地块,属干旱亚热带、热带气候,以欧利组(K1o)为代表,后期由于海盆的逐渐萎缩,沉积物越来越趋于陆相环境,以冲洪积扇体沉积为特征,直至退出沉积。上白垩统竟柱山组以陆相磨拉石建造为特征,其岩性以砾岩、砂岩为主,从早到晚由河流相向湖泊相演化,为特提斯洋全面闭合后的陆相山间盆地沉积,是洋陆转换之后的陆相沉积。除研究区外,还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的改则、尼玛、当雄、边坝等地的竟柱山组或相当地层进行了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总结出其构造、建造、时间、空间上的特征。首次对研究区竟柱山组进行了ESR年代学、磁性地层学研究,得出了研究区竟柱山组开始沉积时代约为92-90Ma。通过竟柱山组构造、建造、时间、空间上的特征,本文认为竟柱山组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完成洋陆转换、进入陆内构造环境的重要标志,该时期的构造体制为地壳伸展作用,近东西走向的地堑(或裂谷)控制了竟柱山组及同期岩浆岩的分布、形成和演变。班公湖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南侧日松英云闪长岩体测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06Ma,为早白垩世岩浆晚期活动产物;甲维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闪长玢岩脉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91Ma、83Ma,均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晚白垩世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玢岩均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其形成环境进行成因判别分析认为其形成于中特提斯洋闭合后的陆内伸展环境可能是在地幔软流圈底辟及其相关的地壳热隆伸展构造背景下盆山作用的产物,同步形成控制竟柱山组的地堑。此期埃达克岩的出现说明在91Ma时班公湖地区已经由板块构造体制进入了陆内构造体制,这为班公湖地区中特提斯洋的演化时限提供可靠的信息。在洋陆转换完成前,以挤压性质构造变形为主,区域构造线为近东西向,指示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挤压变形基本上分布全区,由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说明当时整体为挤压构造背景,压应力中心最强,两侧较弱。洋陆转换完成之后,研究区以伸展性质构造变形为主,主要构造形迹为正断层和拆离断层,断层面走向以近东西向为主,指示近南北向的伸展作用,并且自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层中基本不再见到挤压变形,说明研究区在晚白垩世时整体转换为伸展构造背景。因此,本文认为沿着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分布的竟柱山组巨厚陆相磨拉石建造应当形成于陆内线性伸展负地貌(地堑或裂谷)构造沉积环境,由此反映的时空结构、构造建造均难与碰撞造山带相关联;结合区域上竟柱山组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当时该地区的海拔应该较低。古新世-始新世的牛堡组陆相沉积角度不整合在竟柱山之上,说明古新世-始新世时仍为负地貌。现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相对的负地貌和两侧的正地貌可能是从晚白垩世开始的。
二、西藏班戈地区晚白垩世腹足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班戈地区晚白垩世腹足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
2.2 羌塘板块 |
2.3 冈底斯板块 |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
3.1 仲岗洋岛 |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
3.2 塔仁本洋岛 |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
4.1 康穷蛇绿岩 |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
4.2 洞错蛇绿岩 |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2)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白垩系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有孔虫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岩石地层 |
第3章 岩石地层 |
3.1 实测剖面 |
3.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有孔虫生物地层 |
4.1 大型底栖有孔虫鉴定与组合带划分 |
4.1.1 大型底栖有孔虫圆笠虫的系统描述 |
4.1.2 大型底栖有孔虫组合划分 |
4.2 小型底栖有孔虫浮游有孔虫 |
4.3 浮游有孔虫 |
第5章 余穷组沉积环境讨论 |
5.1 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
5.2 沉积微相的划分 |
5.3 剖面沉积相及相序结构 |
5.4 化石分布与沉积相关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3)西藏班戈地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竟柱山组研究现状 |
1.2.2 班公湖-怒江洋的闭合时限 |
1.2.3 存在问题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3 竟柱山组地层与沉积特征 |
3.1 实测剖面描述 |
3.1.1 冈日查拉上白垩统竟柱山组(K_(2j))实测剖面 |
3.1.2 竹孙勒-欠俄布上白垩统竟柱山组(K_(2j))实测剖面 |
3.1.3 扎热巴上白垩统竟柱山组(K_(2j))实测剖面 |
3.1.4 岩性段划分 |
3.2 沉积相 |
3.2.1 岩石特征 |
3.2.2 沉积构造 |
3.2.3 剖面沉积相划分 |
4 竟柱山组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Dickinson三角图解法 |
4.2 Dickinson三角图解结果 |
4.3 沉积环境分析 |
5 构造演化意义 |
5.1 磨拉石建造 |
5.2 竟柱山组区域对比及构造意义 |
5.2.1 竟柱山组区域对比 |
5.2.2 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研究现状 |
1.1.3 论题选定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方法技术、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大地构造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变质岩 |
2.5 构造变形 |
第3章 岩石组合划分 |
3.1 岩石组合划分原则与依据 |
3.2 岩石组合划分方案 |
第4章 岩石组合特征 |
4.1 奥陶纪-志留纪 |
4.1.1 岩石组合类型 |
4.1.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
4.2 泥盆纪-中三叠世 |
4.2.1 岩石组合类型 |
4.2.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
4.3 晚三叠世-白垩纪 |
4.3.1 岩石组合类型 |
4.3.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
4.4 古新世-始新世 |
4.4.1 岩石组合特征 |
4.4.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
4.5 渐新世-第四纪 |
4.5.1 岩石组合特征 |
4.5.2 岩石组合空间分布 |
第5章 基于沉积岩石组合大地构造环境分析 |
5.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5.2 构造演化 |
5.2.1 关于印-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代 |
5.2.2 演化阶段特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晚侏罗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概况 |
3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及对比 |
3.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实测剖面研究 |
3.4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实测剖面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1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3 南羌塘地层区晚侏罗世沉积环境及古地理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地层及古地理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 |
5.1 前人对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的评价 |
5.2 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远景新认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班怒带的演化过程 |
1.3.2 班怒带碰撞造山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南羌塘地体 |
2.1.2 班怒带 |
2.1.3 拉萨地体 |
2.2 赞宗错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构造 |
3 碰撞造山的沉积记录 |
3.1 竟柱山组磨拉石野外地质特征 |
3.2 竟柱山组磨拉石沉积相分析 |
3.3 竟柱山组磨拉石的时代及物源 |
3.3.1 竟柱山组的时代 |
3.3.2 竟柱山组的物源 |
3.4 小结 |
4 碰撞造山的岩浆响应 |
4.1 野外观察和样品采集 |
4.1.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1.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1.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火山岩 |
4.2 测试分析方法 |
4.2.1 LA-ICPMS锆石U-Pb |
4.2.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2.3 Sr-Nd-Pb同位素分析 |
4.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4.3 测试结果 |
4.3.1 早白垩世阿萨尔庞火山岩 |
4.3.2 早白垩世阿隆郝布姜火山岩 |
4.3.3 晚白垩世木地姜雅双峰火山岩 |
4.4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4.4.1 阿萨尔庞-阿隆郝布姜早白垩世火山岩 |
4.4.2 木地姜雅晚白垩世双峰火山岩 |
4.5 小结 |
5 研究区构造解析 |
5.1 构造层划分 |
5.2 构造样式组合 |
5.2.1 J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2 J_3-K_1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3 K_1-K_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4 E_(1-2)构造层构造样式 |
5.2.5 E_3-N构造层构造样式 |
5.3 构造层次与构造期次 |
5.3.1 构造层次 |
5.3.2 构造期次 |
5.4 小结 |
6 讨论 |
6.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1 碰撞造山的时限 |
6.1.2 造山期结束的时限 |
6.2 拉萨-羌塘碰撞与高原早期隆升 |
6.3 沉积-岩浆-构造综合造山过程 |
6.4 增生-碰撞二阶段复合造山模式 |
6.4.1 造山带内的物质基础 |
6.4.2 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锆石U-Pb测年数据表 |
附录2 全岩地球化学主量测试数据表 |
附录3 全岩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4 全岩地球化学稀土元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5 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6 锆石Hf同位素测试数据表 |
附录7 主要软件使用声明 |
附录8 个人简介 |
(7)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分区划分原则及方案 |
1.1 地层分区划分原则 |
1.2 地层分区划分方案 |
2 分区地层特征及命名系统 |
2.1 祁连-柴达木-巴颜喀拉-羌塘地层大区 |
2.1.1 祁连地层区 |
2.1.2 柴达木地层区 |
2.1.3 甜水海地层区 |
2.1.4 北羌塘地层区 |
2.1.5 昌都-兰坪地层区 |
2.1.6 巴颜喀拉地层区 |
2.2 班公湖-双湖-怒江地层大区 |
2.2.1 南羌塘地层区 |
2.2.2 班公湖-怒江地层区 |
2.3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大区 |
2.3.1 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
(1) 班戈-八宿地层分区 |
(2) 措勤-申扎地层分区 |
(3) 隆格尔-工布江达地层分区 |
(4) 日喀则地层分区 |
(5) 保山地层区 |
2.3.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1) 萨嘎-白朗地层分区 |
(2) 仲巴-扎达地层分区 |
2.3.3 喜马拉雅地层区 |
(1)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 |
(2)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 |
2.3.4 印缅地层区 |
(1) 缅中盆地地层分区 |
(2) 印缅地层分区 |
(3) 孟加拉地层分区 |
3 结论 |
(8)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3.1 海相地层 |
3.2 陆相地层 |
3.2.1 陆相下白垩统 |
3.2.2 陆相上白垩统 |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
3.3.1 白垩系底界 |
3.3.2 白垩系顶界 |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
3.4.1 热河生物群 |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
3.4.3 其他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
4.1.1 青藏高原 |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
4.2 陆相白垩系 |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9)西藏南部措勤盆地白垩纪沉积演化及对拉萨地体早期隆升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
2.2 拉萨地体 |
2.2.1 岩浆岩 |
2.2.2 沉积盆地 |
2.2.3 构造变形 |
2.3 班公-怒江缝合带 |
2.4 羌塘地体 |
第三章 分析与测试方法 |
3.1 剖面实测、沉积环境与古水流分析 |
3.2 砂岩碎屑统计 |
3.3 锆石分选、制靶与CL拍照 |
3.4 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测试 |
3.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6 磷灰石裂变径迹与U-Th/He测试 |
第四章 早白垩世措勤盆地地层学、沉积学与古地理演化 |
4.1 研究背景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4.2.1 多尼组-1(郭龙剖面) |
4.2.2 多尼组-2(祝康剖面) |
4.2.3 郎山组 |
4.3 地层时代限定 |
4.3.1 郎山组时代 |
4.3.2 多尼组时代 |
4.4 物源区分析结果 |
4.4.1 砂岩岩石学 |
4.4.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4.4.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4.5 物源区解释 |
4.5.1 可能源区的锆石特征 |
4.5.2 多尼组物源区解释 |
4.6 讨论 |
4.6.1 措勤盆地早白垩世古地理演化 |
4.6.2 早白垩世拉萨地体中-北部沉积盆地对比 |
4.6.3 早白垩世措勤盆地构造背景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晚白垩世措勤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意义 |
5.1 研究背景 |
5.2 沉积环境分析 |
5.3 地层年龄限制 |
5.4 物源区分析 |
5.4.1 砾石组分统计 |
5.4.2 砂岩岩石学特征 |
5.4.3 碎屑锆石U-Pb特征 |
5.4.4 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5.4.5 物源区解释 |
5.5 讨论 |
5.5.1 达雄组的沉积模式 |
5.5.2 晚白垩世拉萨地体的古地理特征 |
5.5.3 措勤盆地的构造控制因素 |
5.5.4 对中—北拉萨地体早期隆升的约束 |
5.6 小结 |
第六章 阿章~90 Ma埃达克质岩石:对加厚下地壳的约束 |
6.1 研究背景 |
6.2 野外露头与岩石学特征 |
6.3 锆石年代学与Hf同位素 |
6.4 全岩地球化学 |
6.5 讨论 |
6.5.1 晚白垩世阿章埃达克质岩石的构造背景 |
6.5.2 岩石成因 |
6.5.3 岩浆来源 |
6.5.4 构造意义 |
6.6 小结 |
第七章 措勤盆地的低温热年代学初步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样品概述 |
7.3 实验结果与解释 |
7.3.1 磷灰石裂变径迹 |
7.3.2 磷灰石U-Th/He |
7.4 热演化史模拟结果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措勤盆地白垩纪沉积古地理演化 |
8.1 白垩纪措勤盆地沉积地层格架的初步建立 |
8.2 则弄群火山岩的物源区特性 |
8.3 白垩纪措勤盆地古地理演化 |
8.4 措勤盆地对拉萨地体早期隆升的约束 |
第九章 主要认识与存在不足 |
9.1 主要认识 |
9.1.1 白垩纪措勤盆地地层学与沉积学 |
9.1.2 白垩纪措勤盆地碎屑岩的物质源区 |
9.1.3 白垩纪措勤盆地构造背景 |
9.1.4 拉萨地体中-北部~90 Ma的岩浆活动 |
9.1.5 晚白垩世时期拉萨地体的早期隆升 |
9.2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表A 措勤盆地白垩系地层锆石U-Pb年龄表 |
附表B 措勤盆地白垩系地层锆石Hf同位素表 |
图版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会议摘要 |
附件 |
(10)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造山带成因 |
1.2.2 洋陆转换的标志 |
1.2.3 磨拉石建造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实际工作量 |
§1.5 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背景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2.2.1 洋陆演化阶段单元划分 |
2.2.2 盆山演化阶段构造单元划分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洋陆阶段地层 |
2.3.2 陆内阶段地层 |
§2.4 研究区岩浆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南羌塘陆块 |
2.5.2 北冈底斯陆块 |
2.5.3 班公湖混杂岩带 |
第三章 白垩世的地层特征 |
§3.1 早白垩世地层 |
3.1.1 下白垩统多尼组 |
3.1.2 下白垩统郎山组 |
3.1.3 下白垩统欧利组 |
§3.2 晚白垩世地层 |
3.2.1 岩性组合 |
3.2.2 沉积环境 |
3.2.3 地层时代 |
3.2.4 区域对比 |
§3.3 古新世至始新世地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早白垩世与晚白垩世岩浆岩 |
§4.1 早白垩世岩浆岩 |
4.1.1 野外地质特征 |
4.1.2 岩相学特征 |
4.1.3 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年代学特征 |
4.1.5 成岩环境和构造意义 |
§4.2 晚白垩世岩浆岩 |
4.2.1 地质特征及岩相学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年代学特征 |
4.2.4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洋陆转换前后的构造变形特征 |
§5.1 洋陆转换过程中构造变形 |
5.1.1 片理化带 |
5.1.2 透镜网络系统 |
5.1.3 褶皱 |
5.1.4 逆断层 |
§5.2 晚白垩世的构造变形 |
5.2.1 正断层和拆离断层 |
§5.3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6.2.1 关于洋陆转换标志的讨论 |
6.2.2 关于洋陆转换时间的讨论 |
6.2.3 关于碰撞造山的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班戈地区晚白垩世腹足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2]西藏班戈白垩系余穷组有孔虫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D]. 孙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西藏班戈地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梁胜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西藏南部沉积岩石组合特征[D]. 张朋举.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5]措勤盆地及邻区晚侏罗世地层对比和古地理研究[D]. 孙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藏北赞宗错地区地质特征 ——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造山过程指示意义[D]. 胡懿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J]. 张予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3(03)
- [8]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西藏南部措勤盆地白垩纪沉积演化及对拉萨地体早期隆升的约束[D]. 孙高远. 南京大学, 2015
- [10]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洋陆转换的标志及时间[D]. 李华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