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量有机硫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奇,辛德旺,常素萍[1](202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硫化氢含量气体中微量有机硫化合物》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煤化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煤制甲醇[1]、煤制烯烃[2]、煤制油[3]、煤制乙二醇[4]等煤制化工产品领域。在各类煤制化工产品的合成过程中,均需要使用煤气化净化合成气作为原料气,其中硫的物质的量占比应不高于5.0×10-3。煤气化方法主要包括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法[5]和德国西门子GSP气化法[6-7]。在进行煤气化时,原煤中的杂质硫会反应生成硫化氢、羰基硫化物等含硫副产物[8],物质的量占比约为0.5%[9],
杨超[2](2020)在《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以及抗爆剂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工业上,MTBE在由C4馏分中的异丁烯与甲醇经酸性催化剂催化反应生成后,产品MTBE中包含有各种硫化物如二甲基硫醚(DMS)、二甲基二硫醚(DMDS)等,使MTBE硫含量严重超标。然而,以吸附脱硫法从MTBE中脱除DMDS时,MTBE和DMDS在传统络合吸附剂上会存在强烈的竞争吸附效应。针对这一现象,该论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具有核壳复合结构的分子筛吸附剂Y@silicalite-1,其核相为Y分子筛,壳相为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一,MTBE和DMDS的分子尺寸存在较大差异,可通过先物理择形再化学吸附的方式完成脱硫任务;二,Silicalite-1孔道单一且孔径小,具备分子尺度的择形功能;三,Y分子筛具备极为发达的空隙结构,可提供足够的吸附活性位点和存储空间。实验中制备了一系列对Y分子筛改性前后的Y@silicalite-1,采用 XRD、Raman、SEM、SEM-EDS、TEM、FT-IR、N2 吸脱附、ICP-OES、27A1 MAS NMR等方法对核壳吸附剂进行表面形貌及结构特性表征;以及分别采用在静置密闭容器中进行的静态吸附实验和在微型固定床吸附反应器上进行的动态吸附实验对制备的核壳分子筛吸附剂进行脱硫性能评价;并探究了 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在MTBE中择形吸附DMDS的吸附过程和吸附机理。首先以NaY为核分子筛,silicalite-1为壳分子筛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制备出了Na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并探究出silicalite-1在NaY分子筛上成壳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乙醇(EtOH)/去离子水(H20)/NaY=20 g:19 g:17 g:87 g:5g。此条件下制备的 NaY@silicalite-1 壳层覆盖最好,壳层厚度约100~400 nm;用作吸附剂时其吸附硫容最高约20.711 mg硫/g吸附剂。而以NaY分子筛单独作为吸附剂时其吸附硫容为负值可知,MTBE和DMDS在NaY上确实存在竞争吸附效应,吸附剂优先吸附MTBE,导致溶液中DMDS的浓度升高;另外还对比研究了 NaY和silicalite-1分子筛以物理混合法制备的吸附剂在MTBE中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物理混合制备的吸附剂无明显的选择吸附性能,仍优先吸附MTBE。DMDS在NaY@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过程为:Na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同时接触到MTBE和DMDS时,尺寸较大的MTBE分子将会被silicalite-1分子筛阻挡在整个分子筛吸附剂以外,而分子尺寸较小的DMDS分子则可以在silicalite-1壳层孔道内快速扩散并顺利通过壳层孔道最终以形成Na-S键的形式被吸附在NaY分子筛内部,直至达到吸附饱和。为改善Y@silicalite-1吸附剂的脱硫性能,考虑到核分子筛(NaY)之所以能吸附DMDS是因为其能形成Na-S键来完成硫的吸附和存储,实验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将NaY中的Na+离子替换成吸附能力更强的Cu2+离子,Cu2+离子分别来自CuCl2(aq)、Cu(NO3)2(aq)以及CuSO4(aq)。经Cu2+离子改性后虽会使Y分子筛出现晶格缺陷现象导致其结晶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Y分子筛结构特性。另外,拉曼光谱可清晰检测到DMDS中的硫原子与Cu2+结合形成的Cu-S键的存在,且一个Cu2+可以与一个DMDS结合成键。以Cu2+离子交换所得的CuY分子筛为核,按前述成壳条件制备的CuY@silicalite-1吸附剂中以CuCl2改性制备的核壳分子筛CuY@silicalite-1(壳层厚度约100~200 nm)的脱硫效果最好,其吸附硫容最高可达32.882 mg硫/g吸附剂,较Na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有很大提高。核壳复合结构分子筛吸附剂在MTBE中脱除DMDS的用途决定了壳分子筛的择形性能与核分子筛的吸附储存能力缺一不可,但总的来说壳分子筛的择形性能在脱硫过程中更为重要。在后续探索中,采取以氢氧化钠(NaOH)处理Y分子筛使其脱硅的方式对Y分子筛表面进行改性以增加其外表面积,为silicalite-1微小晶粒提供更多的负载位并顺利生长成更大颗粒,最终团聚成silicalite-1纯硅壳层。碱处理后,由于碱对NaY分子筛的脱硅作用导致NaYOH的总比表面积下降,但外表面积增加,为silicalite-1晶体在YOH表面上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由于NaOH的脱硅作用,NaYOH的总孔体积也增加,可为其在脱除MTBE中DMDS时提供更大的吸附容积储存DMDS。以CuYOH分子筛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其外的silicalite-1壳层可实现几乎完全的覆盖率,壳层厚度小于100 nm,以CuC12改性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吸附剂的吸附硫容被进一步提高至37.073 mg硫/g吸附剂。鉴于碱处理机制与脱硫效果,本研究进一步对Y分子筛进行表面盐酸处理即表面脱铝以增加其外表面积的同时也使Y分子筛外表面暴露出更多的硅原子,这些暴露在外表面的硅原子的作用等同于水热过程中附着在Y分子筛表面的silicalite-1纯硅微晶粒,为silicalite-1纯硅晶体的生长壮大提供生长核心,可在理论上长出更完善,更致密,择形能力更强的silicalite-1壳层。实验结果表明,酸处理确实可以得到更均匀、更致密,更完善的silicalite-1纯硅壳层且壳层厚度更薄约为30-100 nm,但由于盐酸处理对Y分子筛的骨架铝脱除强度太大导致Y分子筛大量微孔消失,孔容严重下降,致使由CuC12制备的CuYH@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吸附硫容仅为34.585 mg硫/g吸附剂,略低于碱处理制备的CuYOH@silicalite-1吸附剂。
伦飞[3](2020)在《准东和晋城煤粉中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新疆和山西都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但其煤炭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炉膛结渣、炉壁挂渣现象,无法保持煤的有效气化,最终造成被迫停炉,导致气化炉运转率低下。本研究通过分析新疆准东和山西晋城煤粉中易熔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受热挥发规律,进而解释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以期为预防灰熔聚流化床气化炉结渣、提高气化炉反应温度,进而为煤炭气化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山西晋城无烟煤和新疆准东长焰煤为研究对象。为贴近实际工业生产条件,首先将原煤细磨到一定粒度,以满足实验要求。并利用有机重液浮沉法将煤粉进行全密度浮沉,根据产率和灰分对密度级进行合并。分别对合并后的各密度级煤粉和煤灰进行形态硫、形态铁和形态钾钠的分布规律测定。并根据不同温度灰化后的不同密度子样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归纳总结易熔元素的受热挥发规律。测定不同温度下灰化后的各密度级子样的煤灰熔融点,探究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易熔元素在晋城和准东煤粉和煤灰中均呈不均匀分布。晋城煤形态硫以硫铁矿硫为主,集中分布在JC4(>2.0 g/cm3)中,形态铁以硫铁矿铁含量最高。准东煤低密度级以有机硫为主,高密度级以硫铁矿硫为主,全铁含量较低,以黏土矿物形式的铁为形态铁的主要存在方式。无论晋城煤还是准东煤,形态钠均以水溶态钠为主,形态钾均以酸溶态钾为主。晋城煤灰和准东煤灰的矿物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且矿物质的受热挥发规律也不尽相同。晋城煤灰中以SiO2和Al2O3为主,Fe2O3与温度正相关,SO3与温度负相关,1300 ℃时,SO3基本挥发完全,碱金属K、Na集中分布在低密度级别,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准东煤灰中Fe2O3含量较低,与温度正相关,SO3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少,碱金属K、Na较晋城相比,含量更高,与温度负相关。AFT数据表明,晋城煤在JC4时,灰熔融温度下降明显,是硫铁矿在JC4中累积的结果。易熔元素的受热挥发造成815 ℃的ZD的特征温度显着提高。准东煤灰的熔融温度波动在1100 ℃-1300 ℃,1200℃是准东煤的一个重要温度节点。
孙茹,王治红,涂陈媛,屈珊珊,唐君其[4](2019)在《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法测定加氢过程气中微量硫化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利用二维气相色谱中心切割技术与双检测器相结合,测定硫磺回收加氢过程气微量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目标化合物经预柱分离进入热导检测器,同时通过辅助电子气路控制系统压力变化设定阀切换时间,将目标化合物切入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检测。确定了加氢过程气中H2S、SO2、COS、CH3SH、C2H5SH、CS2在柱切换与不切换时的保留时间,建立了双柱、双检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进行加氢过程气的分析,目标化合物相对标准偏差RSD<1.0%,最低检出限<1×10-6(体积分数),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该方法将常量硫化氢与微量硫化物完全分离,节省了H2S预处理步骤,解决了H2S与微量SO2、微量有机硫共存下硫形态的准确定量分析问题。
李香兰,崔新涛,张永发,孙亚玲[5](2012)在《TXS-Ⅱ微量硫分析仪进样系统的改造》文中认为利用TXS-Ⅱ微量硫分析仪测定褐煤低温干馏气中含硫化合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高浓度的H2S和COS经多次稀释会引起分析误差;(2)低浓度有机硫受到高浓度H2S和COS的严重干扰,无法分离检出;(3)科研小试中产气量少,无法满足测定所需的进样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TXS-Ⅱ微量硫分析仪的进样系统进行了改造,在原有的六通阀进样器与色谱柱之间串联了一个微量填充柱进样器。改造后,进气量只需要0.1~1000μL,可直接测定H2S和COS的含量,并优化了测定操作条件。改造后的仪器能快速简便地测定褐煤低温干馏气中高浓度H2S和COS及低浓度有机硫含量,稳定性及精密度良好。
蒋俊杰[6](2011)在《解决南堡联合站液化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处理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处理技术的新工艺和方法,这些方法是在已有的传统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某些方法已应用于一些油(气)田的天然气处理装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液化石油气质量处理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正在缩小。因此,引进合适的液化石油气质量不合格处理新技术,并对新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的液化石油气质量水平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调研了大量文献资料,对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出的生物法、膜分离法、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等新工艺的工艺特点、适用条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能耗、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含量已作为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液化石油气脱硫精制是保证液化石油气达到指标要求的必要过程。通过对南堡联合站的天然气处理装置进行分析,查出了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问题所在。应用干法组合工艺脱硫,预期达到了如下效果:采用精脱硫剂即吸附法法,实现了固定床脱除液化气中H2S及有机硫。使工艺装置得到简化,对液化石油气无二次污染,降低投资成本。
吴艳艳[7](2011)在《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黔西-滇东地区上二叠统煤样,采用油气地球化学、煤岩学、矿物学、催化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以原煤及原煤+黄铁矿和(或)过渡金属元素Mo的催化生气热模拟实验为主要手段,探讨了煤中矿物/金属元素催化生气的行为、过程和地球化学机理,取得如下创新性认识:第一,鉴识了黔西-滇东晚二叠世煤中具有潜在催化生气作用的矿物和金属元素的产出特征。煤中含有理论上具有催化作用的矿物和过渡金属元素,矿物以黄铁矿和高岭石最为常见,Ti、V、Cr、Mn、Co、Ni、Y、Z r等的算术平均含量高于中国煤平均值。其中,多数煤样中单一或多种过渡金属元素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3倍以上,Mn、Ni、Co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第二,发现煤中矿物/过渡金属元素使原煤有机质具有更大的生烃潜力。黄铁矿对甲烷具有显着的正催化作用;同时加入黄铁矿和Mo时,煤层气含有更多数量的重烃气,并有利于烯烃的产出;Mo对C7~14具有显着的催化作用,但同时有黄铁矿的参与则会使C7~C14产率降低;黄铁矿/Mo的加入,影响到芳烃的产率高峰;较高的过渡金属单质含量对煤中本身含有的硫元素转化为H2S气体有抑制作用。在中~高温度范围内,催化剂对有机质生烃具有催化作用,升温条件能明显影响黄铁矿对芳烃、饱和烃和沥青质的催化作用,反映古地温场条件是催化生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随着模拟温度的增加,4个样品系列均表现出Pr/nC17、Ph/nC18和Pr/Ph比值降低的共同特征。第三,就催化生烃过程中碳同位素的演化规律取得某些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催化气δ13C1变化范围与华南煤层气δ13C1分布范围一致,黄铁矿与Mo的加入明显使δ13C1偏重。模拟温度增加,甲烷同位素经历了先变轻再变重的过程。同一温阶产生的甲烷及其同系物,具有δ13C1<δ13C2<δ13C3的特征。第四,分析了煤中矿物/金属元素催化生烃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催化成因煤层气判识模式。该模式由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油气地球化学指标构成。计算了催化生气过程中甲烷及总气态烃生成的动力学参数,发现原煤+矿物/金属元素可降低生气所需要的反应活化能,从而对甲烷生成起到催化作用。结合研究区上二叠统煤层埋藏-受热史,估算了不同地质时期煤的原始催化产气率。在此基础上,综合煤中矿物种类、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和煤的热演化程度,初步预测了区内煤层气富集区带分布。
杨丹,刘殿丽[8](2008)在《微库仑法测定有机液体产品中微量硫含量》文中指出对有机液体产品中微量硫含量的微库仑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据氯化物、氮化物含量的不同使用2种不同的电解液,确定了产品中的氯化物、氮化物对测定结果影响的最低干扰浓度。试验验证了叠氮化钠溶液对氯化物、氮化物干扰的掩蔽作用。通过试验,找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操作因素和最佳的操作条件。
司朝辉[9](2006)在《微库仑法测定干气中总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各种形态的硫化物对转化炉中的镍催化剂有很大的危害,可造成非计划停车事故,给工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原料进入转化炉之前需对总硫加以控制。提出应用微库仑定硫仪测定干气中总硫的方法,并对可能的干扰进行讨论,在气体氨存在条件下,提出有效且经济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生产控制分析。
耿彦青,文国民,南晓忠,王志坤,高俊文[10](2005)在《TL-18型重整油脱硫保护剂的工业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催化重整装置采用的铂铼双贵金属催化剂对原料油中的硫以及有害杂志含量有严格的要求。介绍了西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TL-18重整油脱硫剂的性能特点和在华北石化300kt重整装置上的使用情况。TL-18(H)型脱硫剂不但可脱除无机硫而且可脱除微量的有机硫,完全满足重整工艺的要求,是双金属贵金属催化剂理想的保护剂。
二、微量有机硫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量有机硫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硫化氢含量气体中微量有机硫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仪器工作条件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1.1 色谱柱 |
2.1.2 柱箱初始温度 |
2.1.3 色谱柱升温速率 |
2.1.4 载气流量 |
2.1.5 硫化氢反吹时间 |
2.2 标准曲线 |
2.3 精密度及回收试验 |
(2)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背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MTBE中有机硫的来源及成因 |
2.1.1 MTBE中硫的来源 |
2.1.2 MTBE中硫的成因 |
2.2 MTBE原料脱硫 |
2.2.1 催化裂化LPG脱硫工艺 |
2.2.2 精制LPG脱硫工艺 |
2.3 MTBE产品脱硫 |
2.3.1 蒸馏脱硫 |
2.3.2 萃取精馏脱硫 |
2.3.3 催化反应精馏脱硫 |
2.3.4 吸附精馏脱硫 |
2.3.5 络合精馏脱硫 |
2.3.6 氧化-离子液体萃取脱硫 |
2.3.7 吸附脱硫 |
2.4 吸附脱硫及其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 |
2.4.1 活性炭吸附脱硫 |
2.4.2 分子筛吸附脱硫 |
2.4.3 活性氧化物吸附脱硫 |
2.4.4 离子液体吸附脱硫 |
2.5 核壳分子筛及其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前景 |
2.5.1 同晶型核壳分子筛 |
2.5.2 外延共生型核壳分子筛 |
2.5.3 复合型核壳分子筛 |
2.5.4 核壳分子筛在MTBE脱硫中的应用前景 |
2.6 论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原料、试剂、器材和仪器 |
3.2 吸附剂的制备 |
3.3 吸附剂吸附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3.1 静态吸附实验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3.2 动态吸附实验活性评价装置及流程 |
3.4 吸附剂的表征方法 |
3.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4.2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4.3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3.4.4 表面积以及孔径分布(BET)分析 |
3.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4.6 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3.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 |
3.4.8 ~(27)Al固体核磁(~(27)Al-MAS NMR)分析 |
第4章 Na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NaY@silicalite-1与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
4.2.1 NaY@silicalite-1及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合成 |
4.2.2 NaY@silicalite-1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实验 |
4.3 Na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产物的结构特征分析 |
4.3.1 包覆生长silicalite-1壳层后NaY分子筛的质量增量分析 |
4.3.2 NaY、silicalite-1及产物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4.3.3 NaY、silicalite-1以及产物分子筛的电镜分析 |
4.3.4 Na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3.5 Na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吸附脱硫后的红外分析 |
4.4 Na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的脱硫性能分析 |
4.4.1 静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4.4.2 动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4.5 物理混合NaY与silicalite-1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分析 |
4.6 NaY@silicalite-1吸附DMDS的过程及机理分析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Cu~(2+)改性制备Cu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CuY,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5.2.1 CuY分子筛的制备 |
5.2.2 NaY@silicalite-1,CuY@silicalite-1及silicalite-1纯硅分子筛的制备 |
5.3 NaY,CuY,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的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
5.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5.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5.4 NaY,CuY,silicalite-1,CuY@silicalite-1以及NaY@silicalite-1的特征分析 |
5.4.1 包覆生长silicalite-1壳层后CuY分子筛的质量增量分析 |
5.4.2 NaY,CuY,silicalite-1, Cu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XRD分析 |
5.4.3 NaY, CuY, CuY@silicalite-1及NaY@silicalite-1的电镜分析 |
5.4.4 各分子筛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5.4.5 NaY, CuY, silicalite-1及CuY@silicalite-1吸附后的红外分析 |
5.4.6 CuCl_2和Cu-S化合物的拉曼光谱以及CuY分子筛上Cu2+负载量的分析 |
5.5 NaY, CuY, silicalite-1以及CuY@silicalite-1的脱硫性能分析 |
5.5.1 静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5.5.2 动态吸附活性数据分析 |
5.6 CuY@silicalite-1吸附DMDS的过程及机理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第6章 碱处理制备CuY_(O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CuY_(OH)@silicalite-1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制备 |
6.2.1 NaY_(OH)和CuYOH分子筛的制备 |
6.2.2 CuY_(OH)@silicalite-1,silicalite-1及NaYOH@silicalite-1的制备 |
6.3 核壳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评价 |
6.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6.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6.4 NaY、silicalite-1以及核壳复合分子筛的物化结构特征分析 |
6.4.1 碱处理后NaY_(OH)及NaY_(OH)与CuY_(OH)包覆silicalite-1后的质量增量分析 |
6.4.2 NaY,silicalite-1,NaY_(OH),CuY_(OH)及核壳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6.4.3 NaY、NaY_(OH)、CuY_(OH)及核壳分子筛的SEM和TEM图像分析 |
6.4.4 NaY,NaY_(OH),Y_(OH)-CuCl_2及核壳复合分子筛的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 |
6.4.5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6.4.6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红外光谱分析 |
6.5 NaY, silicalite-1,NaY_(OH),CuY_(O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脱硫性能分析 |
6.5.1 静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6.5.2 动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6.6 Silicalite-1在CuY_(OH)分子筛表面成壳及吸附机理分析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酸处理制备Cu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吸附剂及其在MTBE中择形吸附脱除DMDS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Cu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7.2.1 NaY_H和CuY_H分子筛的制备 |
7.2.2 CuY_H@silicalite-1,silicalite-1及NaY_H@silicalite-1核壳分子筛的制备 |
7.3 核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评价 |
7.3.1 静态吸附活性实验 |
7.3.2 动态吸附活性实验 |
7.4 NaY、silicalite-1以及核壳分子筛的物化结构特征分析 |
7.4.1 酸处理后NaY_H以及NaY_H与CuY_H包覆生长silicalite-1后的质量增量分析 |
7.4.2 NaY,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核壳分子筛的XRD晶型结构分析 |
7.4.3 酸处理前后NaY及NaY_H的~(27)Al固体核磁分析(~(27)Al MAS NMR) |
7.4.4 NaY, 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7.4.5 NaY、NaY_H、CuY_H及核壳分子筛的SEM和TEM图像分析 |
7.4.6 NaY,NaY_H,Y_H-CuCl_2及核壳分子筛的元素分布及含量分析 |
7.4.7 不同Cu~(2+)离子源在NaY_H分子筛上的负载量分析 |
7.4.8 NaY, 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吸附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7.5 NaY,silicalite-1,NaY_H,CuY_H以及相应核壳分子筛的脱硫性能分析 |
7.5.1 静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7.5.2 动态吸附脱硫活性分析 |
7.6 Silicalite-1在CuY_H分子筛表面成壳及核壳分子筛的吸附机理分析 |
7.7 本章总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准东和晋城煤粉中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煤中硫概述 |
1.3 煤中铁概述 |
1.4 煤中碱金属概述 |
1.5 煤灰熔融性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目的 |
2 原料的制备和基本特性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分析与表征 |
2.3 煤质特性 |
2.4 煤粉的密度组成 |
2.5 两种原煤的显微组成 |
2.6 不同密度煤样和灰样的粒度分布 |
2.7 不同温度煤灰样品的形貌 |
2.8 本章小结 |
3 易熔元素在煤粉和煤灰中的分布规律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分析与表征 |
3.3 硫元素在煤粉和煤灰中的分布规律 |
3.4 铁元素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 |
3.5 钾、钠元素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 |
3.6 SEM-EDS分析易熔元素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 |
3.7 XRD分析易熔元素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 |
3.8 本章小结 |
4 不同温度下易熔元素的受热挥发规律 |
4.1 仪器和试剂 |
4.2 分析与表征 |
4.3 XRD分析不同温度下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 |
4.4 XRF分析不同温度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 |
5.1 仪器与试剂 |
5.2 分析与表征 |
5.3 煤灰熔融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5.4 SEM-EDS分析1300 ℃灰化后子样的熔融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法测定加氢过程气中微量硫化物(论文提纲范文)
1 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方法原理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物质 |
2.2.2 实验条件 |
2.3 定性分析 |
2.4 定量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目标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 |
3.1.1 通过色谱柱BR-1柱1的保留时间 |
3.1.2 切换至色谱柱BR-1柱2的保留时间 |
3.2 重复性讨论 |
3.3 检出限讨论 |
4 结论 |
(5)TXS-Ⅱ微量硫分析仪进样系统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采气流程 |
2.3 进样系统的改进 |
2.4 实验条件 |
2.5 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10] |
3.2 改造后仪器的稳定性及精密度 |
3.3 H2S和COS的测定 |
3.4 有机硫的测定 |
3.5 实际样品测定 |
4 结 论 |
(6)解决南堡联合站液化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质量处理技术现状 |
1.2.1 湿法脱硫进展 |
1.2.2 膜分离法脱硫进展 |
1.2.3 干法脱硫技术进展 |
1.2.4 生物脱硫技术进展 |
1.2.5 电子束照射法及微波法脱硫技术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质量调查与分析 |
2.1 南堡联合站天然气处理装置工艺概况 |
2.1.1 装置进料组成 |
2.1.2 装置工艺流程简述 |
2.1.2.1 总工艺流程 |
2.1.2.2 低压气压缩单元 |
2.1.2.3 原料气压缩单元 |
2.1.2.4 脱水单元 |
2.1.2.5 冷冻分离单元 |
2.1.2.6 轻烃分馏单元 |
2.1.3 最终产品 |
2.1.3.1 商品天然气 |
2.1.3.2 液化石油气 |
2.1.3.3 稳定轻烃 |
2.2 液化石油气质量检测 |
2.2.1 天然气样品检测 |
2.2.2 液化石油气质量样品检测 |
2.2.2.1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质量的检测 |
2.2.2.2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中硫形态的检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原因分析 |
3.1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机理 |
3.2 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的影响因素 |
3.2.1 液化石油气中携带物对铜片腐蚀的影响 |
3.2.1.1 硫化氢对铜片腐蚀的影响 |
3.2.1.2 有机硫醇对铜片腐蚀的影响 |
3.2.1.3 单质硫对铜片腐蚀的影响 |
3.2.1.4 液化石油气中杂质含量对铜片腐蚀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处理工艺方案研究 |
4.1 液化石油气质量的要求 |
4.2 液化石油气脱硫工艺方法评价与分析 |
4.2.1 液化石油气的湿法(液相)脱硫 |
4.2.1.1 胺液+梅洛克斯(Merox)法脱硫醇 |
4.2.1.2 THiolex~(SM)脱硫 |
4.2.2 液化石油气的干法(固定床)脱硫 |
4.2.2.1 氧化锌脱硫 |
4.2.2.2 活性炭脱硫 |
4.2.2.3 氧化铁脱硫 |
4.2.2.4 分子筛脱硫 |
4.2.2.5 固体碱脱硫 |
4.3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处理工艺方案分析 |
4.4 南堡联合站液化石油气干法脱硫工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研究基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案 |
2 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
2.1 含煤地层和煤层 |
2.2 构造及其演化历史 |
2.3 煤的岩石学特征 |
2.4 煤的地球化学分析 |
2.5 小结 |
3 煤中矿物与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 煤中矿物 |
3.2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组合 |
3.3 煤中过渡金属元素及催化矿物 |
3.4 催化矿物/金属元素分布与煤级的关系 |
3.5 小结 |
4 矿物/金属元素催化生气模拟实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模拟气态产物的产率与组成 |
4.3 模拟液态烃的产率与组成 |
4.4 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 |
4.5 小结 |
5 矿物/金属元素催化生气动力学分析 |
5.1 模拟气生成与有机成熟度关系 |
5.2 催化作用下的烷气碳同位素分馏特点 |
5.3 气态烃生成的催化动力学分析 |
5.4 催化生气地质历史模拟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创新性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微量有机硫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硫化氢含量气体中微量有机硫化合物[J]. 刘玉奇,辛德旺,常素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1(01)
- [2]择形吸附脱除甲基叔丁基醚中二甲基二硫醚Y@Silicalite-1核壳结构复合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D]. 杨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准东和晋城煤粉中易熔元素的分布和受热挥发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D]. 伦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二维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法测定加氢过程气中微量硫化物[J]. 孙茹,王治红,涂陈媛,屈珊珊,唐君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9(04)
- [5]TXS-Ⅱ微量硫分析仪进样系统的改造[J]. 李香兰,崔新涛,张永发,孙亚玲. 分析仪器, 2012(01)
- [6]解决南堡联合站液化气质量不合格综合处理技术研究[D]. 蒋俊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5)
- [7]煤层气生成过程中的矿物/金属元素催化作用[D]. 吴艳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8]微库仑法测定有机液体产品中微量硫含量[J]. 杨丹,刘殿丽. 聚酯工业, 2008(06)
- [9]微库仑法测定干气中总硫[J]. 司朝辉. 大氮肥, 2006(03)
- [10]TL-18型重整油脱硫保护剂的工业应用[A]. 耿彦青,文国民,南晓忠,王志坤,高俊文. 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