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甄奕畅[1](2020)在《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文中提出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影响力可谓经久不衰,他在用自己的笔触描绘一幅幅俄罗斯生活画卷的同时也将他的爱与善良,痛与期待,温情与批判给予时代,给予历史,给予人类与世界。而中国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领域皆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表征,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孕育契诃夫的那个时代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这一时期文坛多位作家作品中皆出现了未被言明的“契诃夫现象”,据此笔者利用比较文学相关理论,研究契诃夫与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在探索短篇价值的同时继续为“契诃夫在中国”的主题添砖加瓦。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旨在介绍论文选择契诃夫与我国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作家进行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大致研究情况、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场域以及契诃夫创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渊源,为下文做背景上的铺垫。第二章探究契诃夫与内陆宁夏作家石舒清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主要以乡土社会为视角,探究两者在“麻木”与“依附”等主题方面的关系。第三章以城市空间为着眼点,考察了契诃夫与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短篇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意图揭示两者在知识分子漂泊性以及行文悖谬性方面的写作关系。第四章将契诃夫小说与阎连科短篇小说创作放在一起讨论,主要以他们两者作品深层次的主题——“人”的痛苦与阎连科创作的本土化特色为切入点,探究两者在“痛苦”“隐喻”等主题下的关系。以上四章属个案研究,论文的结语部分将继续扩展视野,对九十年代以来众多作家作品中出现的“契诃夫现象”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与论证,最终在文化研究层面证实了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之间存在深远的文学关系。
郭玉杰[2](2016)在《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流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享誉中外的革命文学家,周立波为读者留下了数量颇丰且内容深厚的文学作品;而其小说创作的成就尤为突出。目前,学者研究周立波的成果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考察生平经历,阐释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而对其小说语言关注较少,仅有的一些关于小说语言的研究成果,也大多是针对周立波某一代表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主要以研究小说中方言现象、方言特色及其成因为主;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周立波各个时期小说语言进行研究;也没有学者考察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的流变轨迹。基于这样的研究现状,阐释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的流变过程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选择“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流变研究”进行分析探究,能够拓展研究周立波的领域,可以提升读者解读周立波小说水平。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复杂多变,难于把握;研究“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流变”,可以化解读者阅读中的困惑,有助于读者更深地解读周立波的小说作品。能够给当代文学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语言经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当代文学语言试验纷繁复杂。有些试验很有价值,有些试验效果却令人遗憾。部分作家沉迷于语言狂欢,不顾文学语言的接受状况,致使小说语言诘屈敖牙,晦涩难懂。研究周立波不同时期小说语言风格的具体表现与形成原因,总结其在延安时期、东北时期以及湖南时期积累的小说语言经验,供当代文学工作者学习参考,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周立波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小说语言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也颇有差异。周立波前期(1939-1942)小说语言风格特征为欧化与幽默。欧化是与汉语的民族风格相对的风格形态,是指汉语在词语、句法等方面更多地汲取和借鉴了西方语言的质素,从而构建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汉语的语言形态和样式。幽默,由英文Humor音译而来,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周立波前期(1939-1942)小说语言欧化与幽默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其上海10年译介西方文论着述的生活经历和当时思想启蒙救亡图存的社会时代任务都有关,也与词汇等语言物质因素对风格的构建联系密切。周立波中期(1943-1949)小说语言风格特色是质朴与刚健。质朴指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洗净铅华,平时如话。刚健的语言笔力遒劲,气魄宏伟,格调昂扬,大气磅礴,叱咤风云。周立波中期(1943-1949)小说语言质朴与刚健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南下从军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活和其时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互为表里,也与句法等语言物质因素对风格的构建两相照应。周立波后期(1950-1979)小说语言风格特色是清新与柔婉。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柔婉是指语言柔和委婉,优美纤巧,笔墨细腻,格调柔美。周立波中期(1950-1979)小说语言清新与柔婉风格特征的形成与其回到湖南故乡体验生活和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文革后的新生紧密关联,也与修辞等语言物质因素对风格的构建交相辉映。20世纪40-60年代,周立波的小说印行量大,受众面广;尤其是作为“红色经典”中“农村题材小说”重要作品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更是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周立波及其留给我们的小说作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其贴近社会时代的题材内容虽有为政治代言的局限性,但仍然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收获的重要硕果;周立波小说丰富多变而又刚柔相济的语言风格,垂范当代,启迪未来,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颖华[3](2011)在《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文中认为将“沈从文文学经典化”作为特殊的范例,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的命题。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首先,沈从文创造经典的自觉意识、对文学经典“共时性”和“历时性”特征的认识、以及对“审美经典”的认同,是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先在条件。其次从建构主义经典观角度考察沈从文文学经典化历程,并不完全是在文学层面完成的,还受到许多“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如果说在前经典时期由于评价标准的多元,形成了对沈从文文学丰富的“共时性”言说,那么1949-1979三十年间,国内和海外、港、台不同经典标准下的认定差异,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则为新时期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提供了潜在的空间。而新时期以来,在事实成规、审美成规、多价成规影响下沈从文文学实现了经典的重构。随着文学史的重新承纳和“文化熟知化”现象的出现,在学校、学术机构、大众传媒,还有出版商、批评家、文学史家及普通大众全方位的接受下,沈从文文学经典最终确立。综上所述,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是一个历史化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沈从文文学的题材、文化、审美的“可得性”,也是其最终成为经典的重要先在条件。此外,批评家在沈从文文学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发现人”极富张力的沈从文研究,成为沈从文文学经典化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因素。二十世纪末,在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进程中,也存在过度阐释和过度神化的倾向,正视这种文化现象,将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沈从文文学经典化历程。
关士礼[4](2008)在《师陀乡土小说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师陀一生共创作发表了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四种体裁271篇文学作品,其中以乡土小说创作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然而师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无名状态。大多数文学史着作以及专论30年代、40年代文学的研究着作,或是对师陀只字不提,或是将师陀划归为京派作家一笔带过。师陀研究领域内部在师陀“是否京派”这个问题上,回答却忽左忽右,莫衷一是。师陀的乡土小说从创作伊始就被刘西渭称赞有“奇特的风格”,然而70年过去了,这种“奇特的风格”到底是什么,依然没有人说清楚。20世纪80年代,由夏志清和胡乔木两个有力平台对师陀小说进行了推介,依然未能改变师陀以无名状态存在的命运,这其中包含了特殊的“接受障碍”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说明师陀的无名状态不是其艺术成就不够的简单反映,而是关乎其小说文本本身的特殊性,关乎师陀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化时空之间对话关系的特殊性。因此,以问题的集中发生地——师陀乡土小说创作为研究入口,对师陀重新进行命名和文学史定位,能够回答的将不仅是师陀研究本身的问题,而且还能在师陀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特殊对话关系中,揭示出超越师陀研究层面的一些文学史问题和文化史现象。本文分别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中国当代文化时空作为参照,以对师陀全部乡土小说作品的分析解读和师陀研究成果中矛盾牵强、不合逻辑之处为研究重点,沿着层层深入,由末及本的研究路径,对师陀的乡土小说创作进行了研究,以求挖掘出师陀乡土小说真正的艺术个性,在此基础上对师陀及其乡土小说重新进行文学史定位。本文分四章论述。第一章是对师陀乡土小说艺术独创性的研究。以往对师陀乡土小说艺术个性的研究,都是通过将师陀部分乡土小说与“京派”、“左翼”乡土小说创作进行表象比附而得出结论,“是否京派”问题的长期分歧便与此直接相关。本文避开了这个以偏盖全,停留表象的研究方法,将目光拉回到师陀乡土小说、京派乡土小说与左翼乡土小说的共同根系和土壤中去,将师陀全部乡土小说作品放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平台上进行研究。第一步,不是要表明师陀乡土小说能在什么视野下和什么理论符码中被阐释,而恰恰要表明,师陀乡土小说在什么视野下和什么理论符码中不能被合理地阐释,在师陀研究70年中,有些作品如何地一直被误读或者直接被无视。第二步工作,不是单刀直入地引入理论符码,而是把师陀乡土小说放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框架内进行归类和比较分析,这样既能确切地看清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强大的遗传性,又能清理出师陀跳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格局之外的那部分“异类”作品。第三步,是把相同题材和情节的师陀小说文本与现代小说史上其他经典文本进行比较,发现社会身份、历史处境和人生遭遇几乎完全相同的人物和故事,在师陀文本中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指向,并形成了师陀自己的情节模式、主题范式及人物谱系,这些文本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艺术独创。在传统的乡土小说研究批评标准中,它们只能是“熟悉的陌生人”,无法得到辨认,自然也无法获得文学史的位置。第二章的任务是借用理论符码为这些乡土小说史上“熟悉的陌生人”进行定性,以便揭示它们的文学史价值。本章由师陀具有独创性的乡土小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虚无主题的一致性入手,发现师陀这一部分乡土小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小说文本,且与海德格尔哲学文本建构的存在主义的人的形象和生存图景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和一致性。在师陀没有可能受到西方存在主义文本影响的情况下,这是跨越中西不同文化传统的一次精神奇遇。借用存在主义理论符码对之定性的目的,还是为了揭示这些文本的文学史价值,这些文本的文学史价值在两个不同文学平台上得到了体现:一是在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价值,存在主义视野造就了它们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的全面超越,这种艺术独创的文学史价值已非鲁迅、沈从文两座乡土小说创作高峰所能覆盖。二是在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价值。师陀存在主义的乡土中国想象作为本土原创的现代主义文学实践,在中国传统史传体式中成功建构了乡土中国的艺术形象,从中自然生发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主题,其审美价值和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纯粹性都非那些挪移西方哲学理念和文学模式、实验性大于艺术性的现代派小说创作所能比拟。如果说第一章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传统为坐标系,从情节、主题、人物诸方面清理出师陀一部分乡土小说文本的异质性,是勾勒出了师陀乡土小说创作个性的“形”,第二章借用存在主义理论和概念来分析和定位师陀乡土小说特殊的“形”,是捕捉其艺术个性的“魂”,那么第三章的任务,则是挖掘其艺术个性的“根”。师陀的存在主义由何而来?又与以启蒙、革命为主潮的现代文化语境发生了怎样的碰撞和互动关系?本章由文及人,结合文本与史料,并以鲁迅、残雪、卡夫卡等相关个案作为参照和比较,动态和立体地分析了师陀与他所在的文化语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此完成了对前述问题的回答和对师陀乡土小说创作得失的总检讨。研究发现,师陀的存在主义是中国本土原创的存在主义,他的乡土小说文本复现了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很大程度上被“精英化”了的存在主义的“大众性”本义,这是他与西方存在主义者的更深层次的精神相遇,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化的独特贡献。然而,这也导致他脱离了精英文化板块而造成“无名”的焦虑,导致他向鲁迅“认父”性质的并不成功的文学创作模仿行为,为他的超前性付出了历史的代价和艺术的代价。师陀的存在主义乡土小说作品创作发表于1934——1939年,为什么时经70年都没有得到最基本的识别?在80年代的存在主义热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师陀没有得到辨识是个偶然还是理论逻辑上的必然?要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师陀的存在主义才能够获得被识别的可能性?第四章从《无望村的馆主》在1983年的版本修改和主人公形象的非法性问题入手,分析了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的当代“接受障碍”现象。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表现内容实际上属于初期现代主义范畴和对后期现代主义范畴的偷换式使用,而存在主义热也部分地表现为存在主义概念范畴的泛化和误用现象,甚至于将90年代初社会商业化转型之后的文化格局中西方启蒙精神的合规律发展和人文理性的回归误读为存在主义文化精神的出现,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因超前于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的文化时空而不可能得到识别。进而,本文通过对世纪末两个畅销书作家笔下的“逻辑自杀”文本的采样分析,发现了它们与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文化精神的一致性。可见,在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和大众消费文化语境初步成型之后,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的超前性和预言性才能获得被识别的可能性。
佘丹清[5](2007)在《周立波新探》文中指出周立波虽然在中国文坛称不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作家,但他具有独具个性的文学气质。《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是他一生创作中的代表作,两部作品的出版分别成为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性事件,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历史性事件。这样一位在解放区文学、十七年文学中占有一定位置的作家,一直被形而上的姿态左右,同时过去的评论不能客观实在的评价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读。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他的研究还凝固在作家本身所处的年代。本文论评周立波,期望在现有文学史料与研究基础上进行一些新的界定。本文绪论部分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研究周立波?二是研究些什么问题,三是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文章本论共分四章。第一章,讨论周立波的转向问题。即研究他如何从一名亭子间又具有浓厚的西方文学修养的作家转换为具有强烈革命意识的左翼作家,进而抛开温情的人道主义,转向描写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并终身坚守左翼姿态的问题。特别强调其转型后的革命姿态,以及转型中的极度自觉,兼对其性格弱点进行分析。第二章,从抗战时民族形式讨论入手,考察在延安及其他地区的热闹讨论中,在三十年代就对民族形式问题进行争论的周立波,却保持沉默的原因。并由周扬坚持大众化阐释出发,谈周立波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态度。论述周立波为追求民族形式在创作上的努力,肯定周立波创作的民间特性,指出其创作手法的单调和主题的时代局限而引起审美视野的狭窄。第三章,讨论周立波在中国乡土小说链上的地位。以丁玲和周立波为中心,谈新小说的特征,特别强调周立波在创作上比丁玲更自觉;讨论赵树理、周立波、柳青在创作上的差别,特别强调虽然赵树理影响过周立波创作,但周立波的小说在乡土小说中特征更明显;谈周立波小说与其他同时代小说相比显得独树一帜的几个方面:风景、意象、女性等等。第四章,先讨论周立波40-60年代与80年代后两个不同时代的接受差异及其原因,进而探讨版本变迁和作品的修改产生的意义和后果。文章结尾四个附录,即参考文献、创作年表、关于周立波研究的重要论述、相关人士的采访摘要,是作为副文本对本文的一种补充。总之,试图通过周立波这一典型研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清理。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周立波在史诗性写作上的政治代言特性,却不把它完全定位在政治层面,目的就是要研究作为小说家的周立波值得期许的部分。
章辉[6](2001)在《近二十年梅里美研究评议》文中研究说明
赖太禄[7](1983)在《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文中认为 普罗佩斯·梅里美是法国十九世纪的着名作家。他的作品有戏剧、诗歌和小说,但以中短篇小说最为闻名。他的创作独具匠心,富于特色,自成一体,有非常强烈的艺术魅力,对后人很有借鉴的价值。精细的人物刻画,娴熟的艺术技巧是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也是梅里美成为
二、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场域与契诃夫小说 |
第一节 我国九十年代的文学语境 |
第二节 小说文体分化与“人”的问题凸显 |
第三节 作为精神资源的契诃夫创作 |
第二章 契诃夫与石舒清的乡土社会 |
第一节 契诃夫对石舒清创作道路的影响 |
第二节 麻木的继承性 |
第三节 依附的复杂性 |
第三章 契诃夫与李洱的城市空间 |
第一节 契诃夫之于李洱:一条隐形的线索 |
第二节 漂泊的艰辛 |
第三节 悖谬的呈现 |
第四章 契诃夫与阎连科:“人”的痛苦与创新 |
第一节 “人”的痛苦 |
第二节 文本形式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一、周立波前期(1939-1942)小说语言风格 |
(一)语言风格特征:欧化与幽默 |
1.欧化 |
2.幽默 |
(二)欧化与幽默语言风格的成因 |
1.形成欧化与幽默语言风格的制导因素 |
2.形成欧化与幽默语言风格的物质因素 |
二、周立波中期(1943-1949)小说语言风格 |
(一)语言风格特征:质朴与刚健 |
1.质朴 |
2.刚健 |
(二)质朴与刚健语言风格的成因 |
1.形成质朴与刚健语言风格的制导因素 |
2.形成质朴与刚健语言风格的物质因素 |
三、周立波后期(1950-1979)小说语言风格 |
(一)语言风格特征:清新与柔婉 |
1.清新 |
2.柔婉 |
(二)清新与柔婉语言风格的成因 |
1.形成清新与柔婉语言风格的制导因素 |
2.形成清新与柔婉语言风格的物质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研究对象、范围 |
二、关于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几个理论范畴 |
三、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先在条件 |
第一节 对文学经典"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认识 |
第二节 对"审美经典"特质的论述 |
第三节 从"作家论"考察对"审美经典"的认同 |
第四节 创造经典的自觉 |
第二章 前经典时期的建构 |
第一节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接受和宣传 |
第三节 文学史的初步建构 |
第三章 不同经典标准下的认定差异 |
第一节 国内高度统一标准下的经典重评 |
第二节 海外、港、台研究的"异质"所在 |
第四章 学术交融中的经典重构 |
第一节 社会时代、体制的变迁与文学经典化 |
第二节 "成规"与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的双重建构 |
第四节 "沈从文热"与"文化熟知化" |
第五章 全方位的接受和文学经典的最终确立 |
第一节 "多价成规"影响下的经典化 |
第二节 "大家"文学史位置的确立 |
第三节 选集、文集到全集的出版 |
第四节 知识层面到学术层面的深入 |
第六章 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启示 |
第一节 "可得性"与文学经典化先在条件 |
第二节 批评家与文学经典化 |
第三节 经典化进程中的被"神化"的倾向与过度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师陀乡土小说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选题价值和意义 |
二、师陀小说研究综述 |
三、写作思路和论文创新性简要说明 |
第一章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格局之外的“异类” |
第一节、批评标准的重大偏误与研究起点的重新探寻 |
第二节、情节模式独创的起点:从“自己面对自己的死”开始 |
第三节、主题范式独创的起点:“死一样安宁”的“原野”何指 |
第四节、人物形象的独创:主流批评标准中的“陌生人” |
第二章 存在主义的乡土中国想象 |
第一节、独创的主题范式:生存论层面的个体生存之彻底绝望 |
第二节、“极限处境”:师陀、陀思妥耶夫斯基、海德格尔的精神相遇 |
第三节、独创的人物形象谱系:脱离“常人”和“沉沦”状态的“此在” |
第四节、存在主义的乡土中国想象的两重文学史价值 |
第三章 当中国原创存在主义被置于启蒙场内 |
第一节、在启蒙文学模式内反启蒙:“权力关系”主题与“哈姆雷特”的缺席 |
第二节、精英话语之外的中国原创存在主义:师陀与鲁迅、残雪、卡夫卡 |
第三节、向启蒙和革命“认父”:师陀乡土小说创作得失总检讨 |
第四章 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对当代文化时空的超越性 |
第一节、师陀的当代“接受障碍”:《无望村的馆主》版本修改之谜 |
第二节、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对80 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超越 |
第三节、师陀存在主义乡土小说与世纪末消费文化语境中的“逻辑自杀”文本 |
附录:师陀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周立波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为什么要研究周立波?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迁徙:严酷的洗礼与炽烈的撞击 |
第一节 作家自觉革命与左翼的偏执 |
第二节 西方文学修养与“工农兵”身份 |
第三节 人事复杂关系和两难的选择 |
第二章 书写:严肃的归依 |
第一节 建构:对民族形式的追求 |
第二节 实践:对民族形式的诊释 |
第三章 书写:自觉的偏移 |
第一节 分歧:在企望同构的路上 |
第二节 创新:叙述的策略 |
第四章 阅读:政治的视野与背离的读者 |
第一节 40-60年代:在场效应的“政治性阅读” |
第二节 80年代以来:农村变迁的“虚假性编造” |
第三节 修改:版本变迁对阅读的开启与制约 |
结语 |
附录一 创作与生平年表简编 |
附录二 研究周立波的重要论述 |
附录三 访谈摘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契诃夫与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短篇小说创作关系研究 ——以石舒清、李洱、阎连科等作家为例[D]. 甄奕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2]周立波小说语言风格流变研究[D]. 郭玉杰. 延安大学, 2016(03)
- [3]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D]. 蔡颖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4]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 关士礼.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5]周立波新探[D]. 佘丹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6]近二十年梅里美研究评议[J]. 章辉. 外国文学研究, 2001(03)
- [7]试谈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 赖太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