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转式喷头的水力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代蓓蕾[1](2019)在《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喷灌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灌溉方式,卷盘式喷灌机具有轻巧灵活,操作简单,节约劳动力,实用性强等众多优势,因此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喷灌机作为农业的基础设施同时面临着亟需改进的问题,如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缺少监控平台功能等。主要的表现在灌溉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低,灌溉效率低,难以实现智能控制,造成了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这些问题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消耗,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喷灌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喷灌机使用的实际要求,本文中对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进行设计与控制。目前对大型喷灌机的研究设计较多,对于轻小型喷灌机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的研究设计成果对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的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实现将喷灌机小型化为目标,按照产品设计的流程,设计了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首先,依据喷灌机已有设计经验,结合轻小型喷灌机的使用要求与技术要求等,对喷灌机进行轻量化设计。确定了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各零部件的基本参数与结构形式,传动系统方案等,对喷灌机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其次,对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进行结构与特性分析,对喷灌机的卷盘、车体、传动齿轮等关键部件进行受力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其应力与应变情况,依据其分析结果进行改进,以满足工作使用要求。对喷灌机整体结构进行特性分析,依据其在坡道上的运行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喷灌机的极限坡度角衡量喷灌机稳定性。然后,对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进行动力学仿真,建立动力学模型。基于虚拟样机仿真技术对具体运行状况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其位移、速度和力主要特征参量的变化特性。最后,对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依据其控制要求设计控制方案。选择适当的硬件配置,并设计程序对电机等进行相关控制。论文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对相关的研究技术进行了展望。
孙悦[2](2019)在《海绵型道路关键几何设计参数优化及雨天行车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排水路面由于它良好的排水能力,可提高路面抗滑能力、降噪性,减少雨天行驶的水漂、水雾等现象,较显着地提高交通安全,在海绵城市概念的深化和推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对于海绵型道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透排水路面的结构与材料设计、排水降噪性能等方面,而对于海绵型道路的几何设计参数缺乏研究。因此本文致力于构建海绵型道路关键几何设计参数优化体系,通过研究海绵型道路面层排水模型、水雾量化模型及其对能见度影响,优化了海绵型道路几何与面层结构设计因素,实现了降雨期间水雾与雨滴的耦合作用下能见度的变化情况分析,探讨研究了停车视距修正模型。首先,本文基于排水路面产流机制和渗流定律,运用Seep/w建立了仅考虑横坡的二维面层排水渗流模型。模拟结果发现车道数越少,排水情况越好;当车道数增加即路面宽度增加时,横坡越大路面排水功能越好;对于双向八车道,0.5%2.0%的横坡设置均不能满足路表排水需要,将排水面层加厚至10cm时的路面满足排水功能的需求。另外,建立了基于Seep3D的考虑合成坡度的三维渗流模型,发现路面的排水渗流能力随着横坡坡度的增大而增大;横坡坡度相同时,纵坡越大,合成坡度越大,排水路线越长,路面排水性能越差。其次,为确定设置超高的多车道平曲线段的加宽宽度,优化了其路面结构,通过加大面层厚度、在路中增加一个排水点、增加两个排水点、设置不等厚面层的方法,得到不同路面组合形式的最大容许路面宽度。然后,本文构建了车轮驶过湿滑路面卷起水膜产生水雾的量化模型,运用光子的多重散射模型模拟轮胎溅水对能见度的影响,得到了降雨期间水雾与雨滴的耦合作用下能见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在降雨后或降雨期间的湿滑路面上行驶时,能见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降低,水膜厚度越大时,能见度也相应减小;车速较高时,耦合能见度比单一水雾影响的能见度大,车速较低时能见度差异则不明显。最后,本文分析探讨了低能见度下的海绵型道路停车视距模型。利用车辆不同车速下的停车视距,结合能见度的变化情况得到了雨停时刻和降雨期间不同海绵型道路组合形式的安全车速建议值,并提出合理的雨天低能见度下行车安全策略。本研究实现了海绵型道路的几何设计指标优化体系构建,量化了水雾、雨滴耦合对能见度影响,得到了停车视距修正模型,为海绵型道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指导。
张前[3](2017)在《低压旋转式喷头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精确灌溉技术与产品”(编号:2011AA1005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液两相射流喷头水流空间破碎机理及模型研究”(编号51309117)的部分研究内容。喷头是喷灌系统质量好坏的关键设备,而喷头在低压工况下保持良好的水力性能能够降低喷灌系统的能耗。低压旋转式喷头作为一种新型的变转速喷头,在低压条件下,会出现水力性能变差以及旋转不稳定的问题,因此对低压旋转式喷头进行改进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低压旋转式喷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低压旋转式喷头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首次研究了喷头阻尼机构的关键参数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作条件下,随着齿轮宽度的增加,喷头转速逐渐降低,并且降低幅度逐渐增加。综合考虑喷头的水力性能,阻尼机构中齿轮宽度的最佳参数为4mm,此时喷头的转速为0.94r/min,射程为11.8m,组合均匀系数均在80%以上。(2)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喷头出口截面形状对喷头内部流场和水力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低压旋转式喷头的最佳出口截面形状为倒U形。喷头出口形状为倒U形时的水力性能优于其它3种喷头。以200kPa工作压力为例,倒U形喷嘴的射程最远,达到了12.2m,末端平均水滴直径最小,为4.81mm,最佳组合间距为1.2R,该间距下的组合均匀性系数为85.8%。(3)采用正交设计法分析了喷头空间流道的结构参数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对组合均匀系数和射程综合评价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出口仰角、流道型线弧长、流道偏转角、出口截面形状。喷头空间流道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出口截面为倒U形,流道偏转角为4.5°,流道型线弧长为29mm,出口仰角为19°。(4)应用PIV测速技术对喷头空间流道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对比优化前后喷头内流场流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头内流场的主射流速度在喷嘴的渐缩管部位变化最大,同一工作压力下,优化后喷头内流场的主射流速度增长率是优化前的1.031.19倍。且在工作压力提高时,优化后喷头内流场同一位置处的主射流速度增长率是优化前的1.161.34倍。将优化前后的低压旋转式喷头进行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喷头的水力性能要优于原喷头。以175kPa工作压力为例,射程降低了2.54%,最佳组合间距提高了8.33%,最佳组合间距下的组合均匀系数提高了18.8%,末端平均水滴直径降低了12.5%。(5)首次建立了低压旋转式喷头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射程降低系数、组合均匀性系数、喷灌水利用率、喷灌强度变化系数和雨滴直径的比重系数。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对优化前后喷头的水力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喷头的综合评价结果比优化前要好。
王云玲,王晓玉,李茂娜,严海军[4](2016)在《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建植初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圆形喷灌机条件下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华北地区紫花苜蓿需水规律以及灌水量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建植1年刈割4次的苜蓿,年需水量为663.39mm,平均日需水强度为3.6mm/d,需水量最大时期为第二、三茬。灌水量对全年产量影响不显着,其中85%ETc处理下年产量最高。在第一、四茬中,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着,85%ETc处理下获得最高产量;第二、三茬中,随灌水量增加产量逐渐增加,适当减少灌水(85%ETc)不会使产量明显减少,而灌水量减少至70%ETc时产量下降明显。同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增加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逐渐降低,且灌水量对各茬苜蓿品质均无显着性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品质与节水效果,建议采用85%ETc作为最优灌水量。
周利坤[5](2016)在《油罐底泥清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油罐底泥的清理工作由罐内清洗和罐外处理两个过程组成,是一项危险而繁重的任务。传统的人工清洗法和现有的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的油罐清理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研发一种无需人进罐、密闭清洗、节能减排、自动化的油罐清理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从油罐底泥的诸多危害入手,分析了其基本特性和清洗处理指标;详细归纳分析了国内外油罐清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简要综述了油罐清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2)提出了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构建了由清洗系统、资源化处理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总体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并分析了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对系统的关键部件油罐清洗机器人,提出了其设计思路和性能指标,分别从机体、行走单元、清洗单元和传感单元四个方面研究了其结构特征,建立了其三维模型。最后,初步设计了车载式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成果样式及内部平面布局。3)喷嘴设计是制约清洗效果的核心技术,为了便于自激脉冲喷嘴的设计和制造,针对其设计模型复杂、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约束条件凭经验等问题,建立了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打击力输出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喷嘴结构参数模型进行优化,得出了较为精确的自激喷嘴结构参数边界的约束条件,解决了自激脉冲喷嘴设计和制造边界条件不易定性表达的问题。4)针对脉冲水射流产生的振动等因素对机器人倾覆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油罐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与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运用稳定锥方法分别分析了机器人的静态、清洗盘刷转动、行走以及脉冲水射流清洗的倾覆稳定性,并对最不稳定的后两种运动状态,结合ADAMS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与该机器人设计参数基本相符。5)在对比分析图解法、蒙特卡洛法和仿真法三种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求解油罐清洗机器人工作空间的优选方法。针对立式油罐底部比较平坦的实际,提出一种自适应变步长、变拥挤度因子和变视野域的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AAFSA),设计出一种基于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的清罐移动机器人二维路径规划算法。针对卧式油罐底部呈曲面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AACS)的三维空间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并分别结合实验,验证两种算法的有效性。6)提出了一种油罐底泥的纯物理处理工艺,分析研究了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油泥粘度、离心转速、离心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油罐油泥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归一化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几种工艺参数的影响效果。7)针对油泥处理工艺中离心机这一关键设备,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粒子群-RBF神经网络的离心机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利用自适应粒子群全局优化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调节离心机工作参数的优化控制器,解决了离心机工作参数优化问题。
王玄,李广,郭聪聪,韩文霆,姚小敏,孙瑜[6](2015)在《摇臂式喷头副喷嘴仰角及位置参数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摇臂式喷头副喷嘴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喷头近处的喷水量,从而提高喷头的喷灌均匀度,因此对摇臂式喷头副喷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流场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摇臂式喷头的副喷嘴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采用逆向工程的设计方法,运用Pro/E建立了摇臂式喷头的三维结构,选择副喷嘴的仰角和位置为待优化参数,设计出9种副喷嘴结构的摇臂式喷头。运用Pro/E和Hyper Mesh软件建立了9种副喷嘴结构摇臂式喷头的三维内流道模型,利用CFD软件FLUENT对9种喷头的内流道进行三维模拟,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出喷头样品进行试验验证,在矩形组合方式下运用4种插值方法(距离插值法、线性插值法、立方插值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法)计算喷灌组合均匀度,并且利用Sprinkler3D软件通过二维插值的方法建立了9种喷头的压力水量分布模型,对喷头喷洒均匀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号喷头(副喷嘴位置参数为19.8 mm、仰角参数为18°)的模拟流量和速率较大,试验水量分布在212 m之间能够保持较好均匀性,且射程达到14 m以上,喷灌均匀度在压力为250和300 k Pa下都达到80%以上。因此,副喷嘴位置参数19.8 mm、仰角参数18°为摇臂式喷头副喷嘴的最佳结构参数。该研究为摇臂式喷头结构设计和喷灌系统优化等提供参考。
贾玉慧[7](2015)在《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关系到民生问题。国家近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规划工作,旨在提高灌区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和效益。河北省的大型灌区是华北农田粮食的重要生产基地,灌区农业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建立河北省典型高效示范农田,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大型灌区的灌溉节水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本文在收集国内外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河北省冶河灌区大同支渠为研究区域,对所选样点灌区及典型田块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同时结合其他大型灌区的资料,用水量加权平均法推算河北省大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涉及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和计算方法研究。本文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包括整个灌区的首尾流量测算法、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及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于不同的灌区,由于灌区的渠系状况、管理制度和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不同采取适合本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针对冶河灌区采用了首尾测算法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2)`样点灌区选取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河北省目前共有大型灌区15个,本次试验在每个大型灌区中选取样点灌区,即样点灌区的数量即为大型灌区的数量。而后依据选取原则在样点灌区中选取典型田块,用相应的测算方法测算分析典型田块年亩均净灌溉用水量,结合典型田块的其他资料分析计算样点灌区年净灌溉用量,进而以样点灌区年净灌溉用水量、年毛灌溉用水量为基础,分析计算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合其他灌区资料采用水量加权估测区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3)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结果。通过对田间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及田间地块进水口水量的测定,观测冶河灌区大同渠全年作物在生育期内的净灌溉水量。结合冶河灌区的灌溉面积,分析计算出冶河灌区的年净灌溉水量。根据灌区资料得冶河灌区年毛灌溉水量,求出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结果为0.439。(4)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估测。结合河北省其他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料,对河北省大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估测结果为0.47。(5)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通过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从灌溉工程措施,农田农艺措施、灌区管理水平、灌溉水的用水等方面入手,分析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
王超[8](2014)在《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绿化灌溉主要依靠传统的水车拉水进行灌溉,该灌水方法存在的弊端主要为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灌溉成本高、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容易导致公路路基和路面结构损伤。大致从2000年开始,部分学者研究将农业滴灌技术用于中央绿化带植被灌溉,由于滴灌系统的灌水器容易发生堵塞,且滴灌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均较高等原因,这种技术未能够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特殊的地形特征,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示范工程实例,以边坡雨水作为灌溉水源,提出一套适用于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的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体系,从而实现雨水资源化、灌溉高效化、成本减量化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新理念,为全国高速公路绿化灌溉提供借鉴作用。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研究是以“高速公路蓄水缓释绿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示范工程项目”为依托,研究内容是项目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优势有三点:第一,以多孔管作为灌水器,结构简单,并采用大孔径出流灌溉方式,较好的避免了灌水器堵塞等问题;第二,根据管道内水压变化,相应改变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保证灌溉均匀度;第三,以高速公路坡面积蓄的雨水作为灌溉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的地形特点以及中央绿化带的植被及土壤等条件,对变孔径多孔管灌溉系统的特点以及组成部分进行理论分析与介绍,其系统主要由水源、首部枢纽工程、输配水管道系统、变孔径多孔管灌水器以及自动控制设备五部分组成;灌水均匀度的研究是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的核心,通过对孔口出流均匀度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云南省保腾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某标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的实例设计,首部枢纽设计包括蓄水、过滤、恒压等装置的设计,输配水管道系统设计包括管道规划布置、管材选择、水力参数设计等,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试算,得出一套变孔径打孔方案,并通过试验研究验证试算结果是否满足灌溉均匀度的要求。
申佩佩[9](2014)在《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关系到民生问题。国家近些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规划工作,旨在提高灌区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河北省的大型灌区是华北农田粮食的重要生产基地,灌区农业在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河北省大型灌区冶河灌区为代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试验研究和数据分析,较为准确的测算出冶河灌区的渠系输水损失量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建立河北省典型的高标准示范农田,进一步改善河北省大中型灌区的灌溉节水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通过收集国内外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相关资料,寻求适合测算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试验方法,对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区的水环境及灌区的地下水位水质进行观测。本次项目试验选定冶河灌区大同渠系中的四支渠和五支渠作为典型渠系,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和计算方法研究。本文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包括整个灌区的首尾流量测算法、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及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不同测定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对于不同的灌区,由于灌区的渠系状况、管理制度和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不同采取适合本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方法。针对冶河灌区采用了首尾测算法和动水法(包括水工建筑物法和流速仪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2)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结果。冶河灌区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巴歇尔量水槽,梯形量水堰,辅以流速仪进行典型渠系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观测计算,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通过对田间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及田间地块进水口水量的测定进行计算。通过动水法对典型渠系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定结果为0.403,用首尾测算法所测得的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39。(3)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硝态氮运移关系研究。追踪田块每次灌水前后氮元素在土壤剖面的运移情况,田间试验的同时进行地下水位水质的观测、土壤容重、降水和蒸发观测,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田间净灌溉用水量越大,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越小,则土壤剖面氮素在垂直方向上的运移越明显,地下水位上升较高,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越高。(4)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估测。对河北省的大型灌区进行分析筛选,结合所选择的典型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料,对河北省大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估测结果为0.533。(5)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及地下水环境的措施。通过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及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渠道衬砌率、加强渠维修管理和优化输配水管理制度等方法来提高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同时提出合理使用化肥、使用最优灌溉制度和提高灌区灌水利用效率的方法措施来改善灌区的生态水环境。
孔祥瑞[10](2014)在《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南四湖的水质状况关系到山东省及整个东线工程的调水安全。近年来,随着南四湖水质的逐渐改善,周边的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然而,水污染事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仍是防治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水污染事故发生时,仍存在一定的反应滞后性。为此,亟待建立完善的水环境预警系统,保证在预知事故发生的同时,使得应急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为南四湖突发性水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有效保障和衔接手段。论文在对南四湖流域现状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体系涵盖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以及预警监测系统。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出了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的结构框架。分析了预警体系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警源、警情、警兆、警限、警度;确定了预警的实现流程,包括警情确定、警源识别、警度判定和警患排除;基于南四湖流域环境特征,提出了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总体框架,重点包括预警指标体系建立、预警模型选择以及预警监测系统优化等方面。(2)构建了南四湖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①基于南四湖水环境事件特点,识别了水环境事件的各种诱因,分析了社会经济、企业生产、环境水体、自然生态、河道防控五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水环境预警系统的结构模型;②运用德尔菲法、SPSS主成分分析法,分别筛选了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四个结构层次的南四湖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③利用已构建的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综合分数预警的形式,建立水环境预警指数模型,计算预警总指数Ⅰ,通过界定预警总指数的取值区间来确定预警警限,从而确定警度,本研究中共将预警警度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等级,并对应每个等级给出了事件描述。(3)利用EFDC模型对南四湖的水体环境迁移过程进行研究,成功模拟出污染物随水流的时空迁移过程。首先介绍了多参数有限差分模型EFDC的模拟原理和关键方程,以EFDCExplorer对南四湖下级湖进行区域网格剖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下级湖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模型。①采用2011年12月实测逐日流量、水位值拟定边界条件,最后经多次率定后得出微山站水位模拟值,经与实测值对比显示拟合效果良好,成功建立了水动力模型。②在水动力模型设定的参数基础上进行水质模型的构建,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三个参数进行模拟,输出微山站水质参数模拟值并与实测值对比,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EFDC对这三种物质随水流迁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际拟合效果良好。③基于水动力与水质模型的成功构建,模拟污染物随水流的迁移过程,确定了污染物随水流迁移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做出详细准确的预警,为应急方案的制订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4)优化了南四湖水环境预警监测系统。对原有监测网络的布点应用先进水质自动在线技术、数据采集、传输和管理技术进行优化改进,新设定监测点位时要严格遵守布点原则;分别从强化监测网络功能和作用、提高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南四湖水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改进措施。
二、旋转式喷头的水力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转式喷头的水力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工作原理与特点 |
2.2 轻小型喷灌机各参数确定与部件选型 |
2.3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主要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结构特性分析 |
3.1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的结构静力学分析 |
3.2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运行特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动力学仿真 |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4.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5.2 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5.3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4 方案实施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海绵型道路关键几何设计参数优化及雨天行车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绵型道路研究现状 |
1.2.2 海绵型道路几何设计参数研究现状 |
1.2.3 道路视距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绵型道路排水机理与模型建立 |
2.1 海绵型道路面层材料特性 |
2.1.1 排水路面在海绵型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
2.1.2 OGFC路面材料空隙率与配合比 |
2.2 路面产流机制 |
2.3 排水路面渗流定律 |
2.3.1 达西定律 |
2.3.2 非饱和渗流原理 |
2.4 OGFC面层基础模型建立 |
2.4.1 渗流分析方法 |
2.4.2 路面几何特征简化 |
2.4.3 路面几何模型建立及理论推导 |
2.4.4 材料本构 |
2.4.5 网格划分 |
2.4.6 边界条件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型道路几何参数及结构设计优化 |
3.1 直线段 |
3.1.1 仅考虑横坡的二维渗流模型 |
3.1.2 考虑合成坡度的三维渗流模型 |
3.2 平曲线段 |
3.2.1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
3.2.2 车辆行驶稳定性保证 |
3.2.3 基础模型 |
3.2.4 路中增加一排水点模型 |
3.2.5 路中增加两排水点模型 |
3.2.6 路面不同组合形式分析 |
3.3 竖曲线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绵型道路水雾模型及对能见度影响评价 |
4.1 构造深度与水膜厚度 |
4.1.1 水膜厚度计算 |
4.1.2 横坡和纵坡对水膜厚度影响 |
4.2 水膜产生的水雾量化计算 |
4.2.1 动水压力计算模型 |
4.2.2 水雾量化计算 |
4.3 水雾粒径与水雾浓度 |
4.4 轮胎溅水对能见度的影响 |
4.4.1 能见度定义及其影响原因 |
4.4.2 水雾粒子的散射理论 |
4.4.3 光子多重散射模型与算法 |
4.4.4 能见度模拟结果 |
4.5 雨天行车水雾对能见度的影响 |
4.5.1 水雾与雨滴的耦合粒径 |
4.5.2 水雾与雨滴的能见度耦合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型道路视距模型及雨天安全控制策略 |
5.1 海绵型道路的停车视距模型 |
5.1.1 视距与事故率的关系 |
5.1.2 停车视距模型 |
5.2 不同视距下的行车速度与安全 |
5.2.1 车辆限速值的影响因素 |
5.2.2 不同能见度下合理的限速值 |
5.3 雨天低能见度下行车安全策略 |
5.3.1 交通管制策略 |
5.3.2 工程策略 |
5.3.3 驾驶员行车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与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低压旋转式喷头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喷头发展现状 |
1.2.2 喷头结构对喷头喷洒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喷头运转性能对水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
1.2.4 喷头内部流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阻尼机构关键参数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
2.1 低压旋转式喷头的工作原理 |
2.1.1 散水盘工作原理 |
2.1.2 阻尼机构的工作原理 |
2.2 阻尼机构关键参数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设计方案 |
2.2.2 试验条件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头空间流道的结构优化设计 |
3.1 喷盘流道出口截面的设计方案 |
3.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案 |
3.2.1 三维造型及网格划分 |
3.2.2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
3.2.3 流场计算求解方法与边界条件 |
3.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3.3.1 出口截面形状对内部流场的影响 |
3.4 试验验证 |
3.4.1 射程及水量分布 |
3.4.2 组合均匀系数 |
3.4.3 末端平均水滴直径 |
3.5 喷盘空间流道的正交试验 |
3.5.1 喷盘空间流道的结构参数 |
3.5.2 试验因素和试验方案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单喷头水力性能 |
3.6.2 组合均匀系数 |
3.6.3 平均喷灌强度 |
3.6.4 基于多目标的喷盘空间流道参数优化设计 |
3.6.5 极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头内部流场及水力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4.1 喷头内流场PIV测量 |
4.1.1 PIV试验装置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外特性对比试验 |
4.2.2 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
4.2.3 组合喷洒均匀性 |
4.3 喷头喷洒性能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1 性能指标建立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4)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建植初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量指标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花苜蓿需水规律 |
2.2 灌水量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影响 |
2.2.1 灌水量对紫花苜蓿产量影响 |
2.2.2 灌水量对紫花苜蓿品质影响 |
3 讨论 |
4 结语 |
(5)油罐底泥清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油罐底泥概述 |
1.2.1 油罐底泥的来源及成分 |
1.2.2 油罐底泥的分类 |
1.2.3 油罐底泥的清洗年限及费用 |
1.2.4 油罐底泥的处理标准 |
1.3 油罐清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油罐清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油罐清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油罐清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4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1.4 油罐清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4.1 脉冲水射流清洗技术研究现状 |
1.4.2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4.3 离心机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5 油罐清洗机器人研究现状 |
1.5.1 国内外清洗机器人发展现状 |
1.5.2 油罐清洗机器人研究现状 |
1.5.3 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总体方案分析研究 |
2.1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2.2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总体结构 |
2.3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连接关系 |
2.4 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1 清洗过程 |
2.4.2 油泥处理过程 |
2.4.3 综合控制系统 |
2.4.3.1 清洗控制单元 |
2.4.3.2 油泥处理控制系统 |
2.5 油罐清洗机器人设计 |
2.5.1 设计思路 |
2.5.2 性能指标 |
2.5.3 油罐清洗机器人整体结构及三维建模 |
2.5.4 油罐清洗机器人系统设计 |
2.5.4.1 机体 |
2.5.4.2 行走单元 |
2.5.4.3 清洗单元 |
2.5.4.4 传感单元 |
2.6 车载式油罐底泥清理系统的成果样式及特点 |
2.7 本章小结 |
3 油罐清洗系统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研究 |
3.1 引言 |
3.2 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模型 |
3.3 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数学模型 |
3.4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求解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模型 |
3.4.1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
3.4.2 求解自激脉冲喷嘴结构参数模型的实现 |
3.5 实例仿真与分析 |
3.5.1 仿真计算 |
3.5.2 仿真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油罐清洗机器人运动倾覆稳定性研究 |
4.1 机器人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
4.1.1 常用机器人稳定性判别方法 |
4.1.2 稳定锥方法简介 |
4.2 油罐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与运动状态分析 |
4.3 油罐清洗机器人静态倾覆稳定性分析 |
4.3.1 静态曲面角点倾覆稳定性分析 |
4.3.2 静态曲面边线倾覆稳定性分析 |
4.4 清洗盘刷转动时机器人倾覆稳定分析 |
4.4.1 平面状态倾覆稳定分析 |
4.4.2 斜面状态倾覆稳定分析 |
4.5 油罐清洗机器人行走倾覆稳定性分析 |
4.5.1 线性运动角点倾覆 |
4.5.2 转动边线倾覆 |
4.5.3 仿真实验 |
4.6 脉冲水射流清洗时机器人倾覆稳定性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仿真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5 油罐清洗机器人工作空间及路径规划研究 |
5.1 图解法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 |
5.2 蒙特卡洛法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 |
5.2.1 正运动学求解 |
5.2.2 工作空间求解 |
5.3 仿真法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 |
5.4 三种求解方法对比分析 |
5.5 油罐清洗机器人二维路径规划研究 |
5.5.1 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 |
5.5.1.1 自适应人工鱼视野、步长和拥挤度因子的自适应调整算法 |
5.5.1.2 自适应人工鱼算法的数学描述 |
5.5.2 机器人路径规划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的步骤 |
5.5.3 仿真实验 |
5.6 油罐清洗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 |
5.6.1 特殊三维空间有效路径设计 |
5.6.2 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油罐清洗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方法 |
5.6.2.1 自适应蚁群算法 |
5.6.2.2 自适应蚁群规划油罐清洗机器人三维路径的实现 |
5.6.3 实验仿真 |
5.7 本章小结 |
6 油罐底泥处理工艺及主要参数影响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主要仪器 |
6.1.2 污泥处理方法及工艺 |
6.2 主要工艺参数影响效果分析 |
6.2.1 温度与时间对超声破乳的影响 |
6.2.2 声强对超声破乳的影响 |
6.2.3 油泥粘度对超声破乳的影响 |
6.2.4 离心转速与离心时间对含油污泥处理的影响 |
6.3 各工艺参数影响效果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油罐底泥处理系统中离心机参数优化研究 |
7.1 引言 |
7.2 APSO-RBF神经网络优化器数学模型 |
7.2.1 非线性RBF网络结构和算法 |
7.2.2 APSO-RBF网络的混合优化算法 |
7.3 自适应粒子群-RBF神经网络优化器的实现 |
7.4 实验验证与效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全文工作总结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创新总结 |
8.3 后续研究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6)摇臂式喷头副喷嘴仰角及位置参数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摇臂式喷头 |
1.2 喷头副喷嘴参数设计 |
1.3 数值模拟 |
1.3.2 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设定 |
1.4 室内试验 |
1.4.1 喷头样品 |
1.4.2 试验装置 |
1.4.3 试验过程 |
1.5 水量分布计算 |
1.5.1 压力-水量分布计算模型 |
1.5.2 组合均匀度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型验证 |
2.2 数值模拟结果 |
2.2.1 流量与最大速率 |
2.2.2 流场分析 |
2.3 喷头降水深及水量分布结果 |
2.4 喷头组合均匀度计算 |
3 结论与讨论 |
(7)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内涵及测算方法 |
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表征 |
2.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涵义辨析 |
2.2.1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解 |
2.2.2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 |
2.3 灌溉水有效利用测算方法 |
2.3.1 首尾测算法 |
2.3.2 典型渠段法 |
第三章 样点灌区选取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3.1 样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 |
3.2 样点灌区选择及典型田块选择 |
3.2.1 样点灌区的选择 |
3.2.2 典型田块选择 |
3.3 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 |
3.3.1 样点灌区年净灌溉用水总量测算 |
3.3.2 样点灌区年毛灌溉用水总量测算 |
3.3.3 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 |
第四章 省级区域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1 测算原理 |
4.2 测算方法 |
4.2.1 水量加权法 |
4.2.2 面积加权法 |
4.2.3 水量加权法和面积加权法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5.1 河北省大型灌区概况 |
5.2 河北省大型灌区样点灌区及田块的选取 |
5.3 样点灌区及典型田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应用实例 |
5.3.1 样点灌区概况 |
5.3.2 计算方法 |
5.3.3 大同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5.3.4 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
5.3.5 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 |
5.3.6 数据及测算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 |
6.1 提高灌溉工程技术措施 |
6.1.1 渠道防渗技术 |
6.1.2 改进田间灌水技术 |
6.2 加强灌区灌溉制度的管理 |
6.2.1 加强计划用水管理 |
6.2.2 健全各项制度和巡渠组织 |
6.2.3 推进先进灌水技术 |
6.2.4 加强建筑物维修 |
6.3 改善农田农艺措施 |
6.4 制定多水源联合调配与优化调度方案 |
6.5 用水管理方面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的特点及其灌溉系统组成 |
2.1 基本特点 |
2.2 变孔径多孔管灌溉系统组成 |
2.2.1 水源 |
2.2.2 首部枢纽系统 |
2.2.3 输配水管道系统 |
2.2.4 灌水器 |
2.2.5 自动控制系统 |
第三章 变孔径多孔管灌溉系统的灌水均匀度研究 |
3.1 灌水均匀度设计要求 |
3.2 初始水头对孔口出流均匀度的影响 |
3.3 管道内部压力变化对孔口出流均匀度的影响 |
3.3.1 管道沿程压力分布 |
3.3.2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
3.3.3 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
3.4 孔径及孔距对孔口出流均匀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示范工程 |
4.1 示范工程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及气候 |
4.1.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4.2 水量平衡分析 |
4.2.1 灌水定额与灌水周期 |
4.2.2 需水量及集水量计算 |
4.3 首部枢纽工程设计 |
4.3.1 蓄水装置 |
4.3.2 过滤装置 |
4.3.3 恒压装置 |
4.4 输配水管道系统设计 |
4.4.1 系统规划布置 |
4.4.2 管道水力学计算 |
4.4.3 变孔径多孔管出流均匀度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计算理论 |
2.1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表征 |
2.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内涵辨析 |
2.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 |
2.3.1 首尾测算法 |
2.3.2 分段测算法 |
2.3.3 首尾测算法与分段测算法对比 |
3 田间试验与设计 |
3.1 试验内容与布置 |
3.1.1 渠道输水损失观测及田间灌溉水观测 |
3.1.2 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剖面氮素观测 |
3.1.3 田间土壤参数的观测 |
3.1.4 地下水的观测 |
3.1.5 降水、蒸发观测 |
3.2 计算方法 |
3.2.1 巴歇尔量水槽流量计算方法 |
3.2.2 梯形量水堰测量计算方法 |
3.2.3 流速仪的计算方法 |
3.2.4 水面蒸发计算方法 |
3.2.5 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 |
3.2.6 田间土壤参数的计算方法 |
3.2.7 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 |
3.2.8 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
3.2.9 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方法 |
4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分析计算 |
4.1 试验区概述 |
4.2 大同渠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4.2.1 大同渠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 |
4.2.2 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 |
4.2.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4.3 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
4.4 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 |
5.田间水利用率与氮素运移分析 |
5.1 田间净水量与土壤剖面氮素关系 |
5.1.1 土壤剖面氮素在垂直方向的运移 |
5.1.2 田间净灌溉水量与氮运移的关系 |
5.2 氮素运移对地下水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
6.灌区生态节水的方法与对策 |
6.1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 |
6.2 改善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突发性水环境事件 |
1.1.2 流域湖泊水环境污染 |
1.2 研究意义 |
1.2.1 南四湖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
1.2.2 突发性水环境事件预警体系构建的紧迫性 |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水环境预警体系研究 |
1.3.2 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1.3.3 预警模型研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四湖水环境防控体系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南四湖湖区环境概况 |
2.1.2 南四湖支流环境概况 |
2.2 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内涵 |
2.3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
2.3.1 治污总体思路 |
2.3.2 治污具体措施 |
2.4 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体系设计 |
3.1 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内涵 |
3.1.1 基本概念 |
3.1.2 组成要素 |
3.2 水环境预警流程 |
3.2.1 警情确定 |
3.2.2 警源识别 |
3.2.3 警度判定 |
3.2.4 警度预报、警患排除 |
3.3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体系的构成 |
3.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预警模型的选取与水质模拟 |
3.3.3 监测网络的优化 |
3.4 水环境预警体系的作用 |
第4章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筛选的基本原理 |
4.1.1 定性指标筛选 |
4.1.2 定量指标筛选 |
4.1.3 综合评价方法 |
4.2 预警指标结构模型 |
4.3 影响因子的确定 |
4.3.1 事故潜在风险源辨识研究 |
4.3.2 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
4.3.3 自然水体 |
4.3.4 生态与社会因素 |
4.4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5 指标体系的应用 |
4.5.1 计算预警总指数 |
4.5.2 确定警度和警限 |
第5章 水环境安全预警模型研究 |
5.1 EFDC模型简介 |
5.1.1 模拟原理 |
5.1.2 结构模块 |
5.1.3 关键方程 |
5.2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2.1 计算域网格剖分 |
5.2.2 水动力模型参数率定 |
5.2.3 水动力模型验证 |
5.3 水质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1 水质模型参数率定 |
5.3.2 水质模型验证 |
5.3.3 水质模型应用 |
第6章 水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优化 |
6.1 水环境优化布点原则 |
6.1.1 设置依据 |
6.1.2 设置原则 |
6.2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监测网络优化设置 |
6.3 南四湖水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改进措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四、旋转式喷头的水力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轻小型卷盘式喷灌机设计[D]. 代蓓蕾.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2]海绵型道路关键几何设计参数优化及雨天行车安全研究[D]. 孙悦. 东南大学, 2019(05)
- [3]低压旋转式喷头的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 张前. 江苏大学, 2017(01)
- [4]喷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建植初期紫花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王云玲,王晓玉,李茂娜,严海军. 节水灌溉, 2016(08)
- [5]油罐底泥清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周利坤.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6]摇臂式喷头副喷嘴仰角及位置参数的优化[J]. 王玄,李广,郭聪聪,韩文霆,姚小敏,孙瑜.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1)
- [7]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研究[D]. 贾玉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8]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变孔径多孔管灌溉技术研究[D]. 王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7)
- [9]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方法研究[D]. 申佩佩.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10]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警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 孔祥瑞.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