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记者[1](1977)在《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文中指出 火红的十月,我们一踏上毛田这块光荣的土地,就被这里的一切吸引住了:山新、地新、水新、人新、教育革命面貌新。英雄的毛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用可贵的革命干劲,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景,而且用可贵的革命干劲,谱写了教育革命的崭新篇章。
黄麟生[2](1977)在《学习《贵在鼓劲》》文中研究表明英明领袖华主席的《贵在鼓劲》一文,发表在一九六三年四月二日《新湖南报》的第一版,是就《新湖南报》当天同版发表的中共湘谭地委写的通讯报道《可贵的革命干劲》而写的一篇极其重要的评论.当时,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最紧密地团结战斗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顶住了赫鲁晓夫叛徒集团的压力,顶住了刘少奇的攻击和破坏,战胜了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英勇顽强卓有成效的斗争,迎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毛田区的人民就是这样,他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人民日报》在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重新发表华主席这篇重要文章时指出:“英
管金麟[3](1978)在《学习华主席的重要文章《贵在鼓劲》》文中指出 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重要文章《贵在鼓劲》,写于一九六三年四月二日,原载《新湖南报》。六十年代初期,由于苏修叛徒集团的破坏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迂到了暂时的困难。刘少奇、彭德怀一伙趁机跳出来,恶毒攻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叫嚷什么“工业要退够,农业要退够,包括包产到户”,社会主义建设要“下马”等等,散布各种悲观论调,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坚决顶住了这股反革命逆流。尤其是在党的八届
徐瑞岳[4](1977)在《大干的战鼓 跃进的号角——学习《贵在鼓劲》》文中研究指明 岳阳县毛田区,在湖南省东北部,地处大云、相思、铜鼓三坐大山之间,是一个极为穷僻的山区。在六十年代初期,为了坚持和保卫三面红旗,培养典型,树立样板,反击右倾机会主义者的猖狂挑战,鼓舞和教育群众沿着毛主席所指引的革命航向胜利前进,当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同志,从一九六二年冬月到一九六三年春上,带着毛
吴积才[5](1977)在《学习华主席的重要文章《贵在鼓劲》》文中指出 《贵在鼓劲》是英明领袖华主席在一九六三年四月二日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当时华国锋同志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忠实地执行坚决地扞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在六十年代初期,由于苏修叛徒集团的破坏和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困难。刘少奇乘机跳了出来,散布悲观论调,大刮“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黑风,
邹华斌[6](2013)在《毛泽东与新中国粮食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文中认为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过程中,始终重视解决粮食问题,领导制定了许多与粮食工作有关的大政方针,本文选取了统购统销、“以粮为纲”、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等五个与粮食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分析它们提出的背景、毛泽东与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粮食工作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而从总体上对毛泽东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作一历史评价,以期为今天的人们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提供历史的借鉴。一、统购统销政策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值得人们关注、也是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政策之一,它主要是由陈云提出来的,但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同和支持。毛泽东之所以赞同和支持这项政策,是因为统购统销政策与毛泽东改造个体农民的思路相吻合,符合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径选择,符合毛泽东改造私营工商业的要求,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思考。二、“以粮为纲”方针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它既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粮食问题的担扰和重视,也说明了党和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倾向。毛泽东提出“以粮为纲”方针,首先是他历来重视粮食问题的真实反映和自然延续。此外,它还包含两方面的深层次因素:其一,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工作要为国家工业化作出更多的贡献。因为中国工业化的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农业,农业的中心是粮食生产,抓住了粮食这个纲,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市场、原料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其二,毛泽东1958年提出“以粮为纲”,包含着以农业大跃进促进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大跃进的现实考虑。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粮为纲”发挥了两个方面的独特作用:第一、“以粮为纲”是毛泽东提出并充分肯定的基本方针,这成为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县的一些干部坚持抓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工作的最好理由。第二、“以粮为纲”的方针对“文革”时期的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农业生产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在很多地方变成了“以粮为纲,其余扫光”,根本谈不上“全面发展”。特别是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对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在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共中央放弃了“以粮为纲”方针。三、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公共食堂的兴起,分析了公共食堂的平均主义制度特征,并指出毛泽东不是农村公共食堂的发明者,但他是公共食堂的赞美者、支持者和鼓励者。在公共食堂逐步暴露其缺点和弊端后,毛泽东仍是公共食堂的维护者。但毛泽东最终还是从实际出发,接受了停办农村公共食堂的主张。文章认为,农村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它的所有制形式经历了从人民公社大集体所有制,到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最后到以生产小队(后来改称为“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演变过程。其最终确立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与毛泽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毛泽东思考与决策农村粮食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其一、青年时代对“新村”理想的向往;其二、对战争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和供给制生活的迷恋;其三、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解;其四、毛泽东的实践特性,使他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其五、对人民群众生活及其利益的关怀。四、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困难的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思考,从而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工作及其它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五、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之间的关系。文章在简要介绍了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经过后,重点分析了毛泽东为什么要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原因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文章认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了严重困难境地,党内外和国内外种种责难、非难和质疑之声泛起,其中就包括对农业集体化和公社化的非议,毛泽东在党内外感受到了沉重的政治压力。为此,毛泽东努力寻找各种补救措施,以排除这种政治压力。在这个背景下,大寨典型被作为一种回击非集体化的有力武器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也就是说,在影响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号召的各种因素当中,回击对农业集体化的非议和质疑是对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决策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主要因素。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从多方面改变和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这是农业学大寨运动期间中国的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所提倡的“左”倾思想观念、所推行的“左”倾政策,严重地束缚、压抑乃至摧残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农业学大寨运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因素。六、文章最后从整体上用三句话对毛泽东为解决新中国粮食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作出一个历史评价: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毛泽东一直在努力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一直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
阴娜[7](2014)在《典型塑造与政治动员:“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政治学分析》文中指出树典型即典型塑造,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奉行的一种工作方法与国家治理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的政治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树立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这些典型也发挥了其导向与示范功能,达到了对整个社会的动员、控制和整合的目的,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国家治理的目标。然而这样一种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治理方式,却没能够得到中国政治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专门研究。本文选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领域里树立的一个生产典型——大寨作为研究对象,以典型塑造和政治动员为理论基础,采用过程——事件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大量史实资料,对大寨典型的发现、培育、树立、宣传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政治动员过程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进行了学理性的分析,力求从政治典型塑造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农业学大寨”运动,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塑造行为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其优点和缺陷,最终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一点历史启示。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起源,并对典型塑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概括,随后指出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的重点与不足,为全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大寨政治典型的发现、培育和树立过程。首先分析了大寨典型是如何从地方到中央一步步进入政治视野,被树立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并指出大寨典型的塑造暗含着国家政治动员的需要,国家希望塑造大寨典型,通过发挥这一农业生产典型和集体化典型的功能,进而调动人民群众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积极发展生产,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其次阐述了大寨典型的树立过程,考察了国家树立大寨典型的三种方式。第三章主要从权威、媒体、组织、文艺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并指出大寨政治典型学习运动的全面展开,体现了国家全方位政治动员策略的运用。权威动员拉开了大寨政治典型学习运动的序幕;政治化的媒体动员,使得大寨政治典型得到大规模宣传;组织化的动员,保证了大寨政治典型学习运动的开展;文艺作品即文艺动员使得大寨政治典型得到艺术升华。并肯定了这四种动员策略在大寨典型塑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四章介绍大寨政治典型的形象塑造与国家政治动员的内涵变迁过程,指出大寨政治典型的形象塑造变化反映了国家政治动员的内涵转变。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国家政治动员的内容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因而对塑造典型的政治意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从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典型的大寨经验,到学习阶级斗争典型的大寨经验,学大寨运动也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变成了一场强制性的政治运动。结论部分对典型塑造行为进行理论概括与归纳,指出典型塑造作为国家实施政治动员的重要方式,构成了动员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并对这种以树典型为主要方式、通过政治动员最终完成国家治理目标的运动式治理方式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最后本文指出,典型塑造并不具有普适性和不变性,面对新时期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作为一种传统治理方式,这种以树典型为主要策略的运动式治理,必须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重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成为有效的治理工具。总之,本论文运用典型塑造和政治动员的基本理论来重新审视“农业学大寨”运动,通过对大寨典型的发现、培育、树立、宣传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过程的分析,展现了一个全国性政治典型塑造过程中所隐藏的国家政治动员的运作逻辑,最后得出典型塑造构成了动员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的结论。并对以典型塑造为主要策略、通过政治动员达到国家治理目标的运动式治理方式提出了四点调整建议。由此,我们不仅更加直观地洞悉了典型的生成运作机制及其政治价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典型塑造行为的实质,而且还深化了对这种以树典型为主要策略、并通过政治动员进而达到国家治理目标的运动式治理方式的认识。最终实现了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历史启示的研究目的。
李红[8](2017)在《乡族自治与地方社会 ——以浏阳上东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梳理清末民初浏阳上东团成立的历史,分析宗族和各类地方自治组织所组成的“乡族”在地方社会的功能和作用,探讨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因应关系,以及自治传统的延续和变迁。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湖南东部的浏阳县也卷入其中。1861年,为了应付从江西进入的太平军以及地方社会的动乱,浏阳东乡的东门、白沙二境组成了“上东大团”——浏阳县二十一个大团之一,下辖十个小团。浏阳上东大团以东门市为中心,以广大乡村的各小团为辅翼,在原有的宗族、村社等组织的基础上成立,其不仅在抵御“匪盗”时效果显着,在团区治理方面也颇有成效。团练的办理,极大地增强了团绅及其他办事人员的权力,上东团局由准军事机构逐渐向准行政机构转变,俨然成为上东区的“合法”自治机构。与以往团练研究注重县级或出省作战之湘军的研究相比,本文团练研究部分侧重于县级以下的乡村、市镇团练运行实态、成效及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方面。上东团练及团区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宗族,对团练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宗族的认识之上。浏阳上东的各大姓氏大多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个阶段迁来,而在这两个阶段中,又以后者为主。虽然同姓之间由于血缘关系成立宗族组织,但其内部又有不同层次的祭祀团体,并分别拥有不同的产业。宗族组织为了实现对族人、族产的管理,通过纂修族谱、制定族规、祠堂祭祖等活动区别亲疏关系和凝聚族人,以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上东宗族在地方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说,宗族组织是办理团务和其他地方自治事业的基础,是乡族经济与乡族治理的前提。上东的地方自治组织和事业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业、备荒、文化教育、桥梁道路、慈善救济、农业保护,等等。这些自治组织,有些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就已经存在,另一些则产生在办理团练之后。这些组织的产生与上东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其中,血缘性的宗族组织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又因山水相连,各姓氏和家户超越血缘性的宗族组织,建立了基于地缘关系的地方性的组织,这些组织在上东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维系着地方社会的正常运转。各类组织虽然有其单独的名目,但各组织之间互相勾连,紧密联系。基于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上东形成了所谓的“共同体”,这也是乡族自治的基础。最后,上东创办团练、实现地方自治的过程,其实也是清末民初时期国家权力向乡村的扩张与渗透的过程。尽管地方权力的增长与国家权力有一些冲突和矛盾,但并不彼此较量、此消彼长,更多的是地方与国家的互补——国家借助地方士绅或地方精英实现对乡村渗透,而地方精英则以此为契机,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地方上的领导作用。地方与国家之间通过里甲、保甲、宗族、神灵信仰等传统因素连接起来。在社会变革之际,上东团局逐渐取代以上各种传统因素,成为上东地方与国家的交接点。
杨鹏[9](2011)在《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文中提出在英语中,"Japanese Sinolog"一词可以翻译成中文:“日本汉学”或者“日本的中国研究”,但其包涵的内容也许远不止这两个中文表达。它可能指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或是日本人对中国学术经典的理解与诠释,也意指日本人采用自己的方式和眼光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文明作出的反应。笔者对此词的理解倾向于第一种指向,即日本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而“日本近代中国学”则系指1880年代到1940年代以“东洋史学”派和“支那学”派为中心,包括部分其它人士的中国研究(主要是中国史研究)。近代意义上的日本中国学与传统的日本汉学在性质上不尽相同,它是在日本以“明治维新”为标识的近代化潮流中形成的一种“国别文化研究”。其最显着特点,在于摆脱了传统的“经学主义”文化观念,而以“近代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其学术的导向。日本近代中国学在创建之初,不少学者曾经进行过严肃的、认真的学术研究。但是,随着日本“大陆政策”的实施,日本近代中国学中的日本元素逐渐占据了指导地位,愈来愈多的研究家抱有日本国体神圣论、民族优胜论而轻蔑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为日本军国主义目的服务。背离历史科学的客观主义原则,甚至任意捏造和曲解有关历史。面对从客观主义走向反动的日本近代中国学,中国史学界其始因钦佩而表现出“倾听”和“学步”,其后亦因民族觉醒、文化自觉而逐步争取学术自立,对日本近代中国学有接受有抵制,彼此交流,互相影响。终因其蜕变为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工具而坚决抵制,少数纯正日本学者的研究在日本也被边缘化,在中国也难免被忽略。文章分七部分呈现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回应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日本近代中国学的相关概述。主要围绕日本近代中国学产生、发展、蜕化、衰亡的过程进行阐释,找出中国学界反应的系列聚焦点;第二部分主要以清末支那史、东洋史作品介译及响应情况为中心,探讨“新史学”思潮对日本“东洋史学”的移植;第三部分是通过王国维、胡适与日本近代中国学实证主义学派的交流和互动,分析“二重证据法”、“整理国故运动”形成、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对争论己久的古史辩运动与日本疑古史的关联问题,作进一步的厘清,肯定顾颉刚“层累的造成中国古史”说借鉴了日本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和内藤湖南的“加上原则”;第五、六部分集中突出中国学者对日本近代中国学中的侵略主义成分的拒斥和针锋相对的斗争。回应的焦点在于日本近代汉学家的侵华史观与满洲史地研究,结语部分则重点强调近代中日学术交流重要意义,分析指出中国史学与日本近代中国学的交流与互动中,中日双方学者所展现的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心态。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范围和考察角度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重点研究1890年至1940年代中国史学界对1880到1940年代的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认识与回应,从而把以前的“交流”或“传播”的研究向思想深层推进,并且回到历史现场,探讨中国学术主体性的变化及其与日本近代中国学的互动。
肖松松[10](202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榜样教育对于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具有重大意义。总结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展榜样教育的黄金时期。伴随着1956—1966年十年间的艰苦探索与努力,榜样教育也在曲折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党的历史上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调动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激发党员干部革命干劲;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营造社会主义精神面貌;倡导“双百”方针,运用优秀文艺作品宣扬榜样精神。产生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榜样人物,凝练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等榜样精神。积累了开展榜样教育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要选树实事求是的榜样模范、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要丰富榜样的宣传方式等重要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发展榜样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坚持选树典型榜样是保证榜样教育生命力的关键要求;完善榜样宣传形式是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健全榜样教育机制是发挥榜样教育影响力的根本保障;继承发扬榜样精神是提高榜样教育持久力的现实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选树的无数榜样典范及其承载的精神价值在当下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榜样教育成绩最突出、效果最显着的一个时期,积累了丰硕的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榜样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论文提纲范文)
(6)毛泽东与新中国粮食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第1章 毛泽东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 |
1.1 统购统销政策与毛泽东改造个体农民的思路相吻合 |
1.2 统购统销政策符合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
1.3 统购统销政策符合毛泽东改造私营工商业的要求 |
1.4 统购统销政策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思考 |
第2章 毛泽东与“以粮为纲”方针的提出及其作用 |
2.1 “以粮为纲”的提出和毛泽东的考虑 |
2.2 “以粮为纲”方针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中的独特作用 |
2.2.1 “以粮为纲”成为“文革”期间一些领导干部坚持抓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工作的最好理由 |
2.2.2 “以粮为纲”对“文革”时期的农业科技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
2.3 “以粮为纲”方针的评价 |
2.3.1 积极作用 |
2.3.2 消极作用 |
第3章 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分配制度 |
3.1 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兴起和取消 |
3.1.1 公共食堂的出现 |
3.1.2 公共食堂的制度特征 |
3.1.3 毛泽东与公共食堂的关系 |
3.2 毛泽东与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 |
3.2.1 毛泽东从“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和农民瞒产私分的行为中发现了人民公社大集体所有制中存在的问题 |
3.2.2 随着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毛泽东从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又提出了生产小队的部分所有制问题 |
3.2.3 经过不断地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毛泽东下决心确立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
3.2.4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确定后生产队的粮食分配方法 |
3.3 影响毛泽东思考与决策农村粮食分配制度的基本因素 |
3.3.1 青年时代对“新村”理想的影响 |
3.3.2 迷恋战争年代军事共产主义和供给制生活的影响 |
3.3.3 误解“资产阶级法权”的影响 |
3.3.4 毛泽东实践特性的影响 |
3.3.5 对人民群众生活及其利益的关怀 |
第4章 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中的粮食观及其影响 |
4.1 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的提出 |
4.2 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的原因和背景分析 |
4.2.1 国际因素 |
4.2.2 毛泽东对备战的强调和他认同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有关 |
4.2.3 国内因素 |
4.2.4 “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
4.3 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对当年粮食工作的影响 |
4.3.1 促使农村粮食征购政策调整,实行藏富于民、藏粮于民 |
4.3.2 促进了对节约粮食的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
第5章 毛泽东与农业学大寨运动 |
5.1 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经过 |
5.2 毛泽东号召“农业学大寨”的原因 |
5.2.1 六十年代初党内对农业遭遇挫折的反思 |
5.2.2 毛泽东对形势的认识和他的底线 |
5.2.3 大寨典型成为毛泽东说服党内不同意见的有力武器 |
5.3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5.3.1 农业学大寨运动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 |
5.3.2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左”倾思想观念和政策束缚和摧残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第6章 对毛泽东解决新中国粮食问题的历史评价 |
6.1 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
6.1.1 毛泽东把粮食看作是稳定社会、安定人心的物质保证 |
6.1.2 毛泽东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与他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
6.1.3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
6.2 毛泽东一直在努力解决粮食问题 |
6.2.1 领导开展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拉开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序幕 |
6.2.2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力图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
6.2.3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及其调整,保证了城乡粮食购销的基本稳定 |
6.2.4 纠正“左”倾错误,确立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 |
6.2.5 号召农业学大寨,探索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新道路 |
6.3 毛泽东一直没有解决好粮食问题 |
6.3.1 毛泽东总想以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6.3.2 毛泽东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 |
6.3.3 毛泽东过分强调思想动员和精神鼓励的作用,忽视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着作和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典型塑造与政治动员:“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政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典型塑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大寨”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 |
第2章 大寨的故事:一个政治典型的成长历程 |
2.1 关于政治典型的理论概述 |
2.1.1 政治典型 |
2.1.2 政治典型的塑造 |
2.2 大寨村的事迹 |
2.3 大寨政治典型的培育 |
2.3.1 农业生产典型的培育:山西省发现大寨 |
2.3.2 进入毛泽东视野的大寨村 |
2.4 全国性政治典型的树立 |
2.4.1 领导视察 |
2.4.2 发出学习号召 |
2.4.3 领导接见 |
第3章 “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学习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
3.1 关于政治动员的理论概述 |
3.1.1 政治动员 |
3.1.2 政治动员的策略 |
3.2 权威动员:大寨政治典型学习运动的开启 |
3.3 媒体动员:大寨政治典型的大规模宣传 |
3.4 组织动员:大寨政治典型学习运动的展开 |
3.5 文艺动员:大寨政治典型的艺术升华 |
第4章 大寨政治典型的形象塑造与政治动员的内涵变迁 |
4.1 政治典型的形象塑造与国家政治动员的内涵 |
4.2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典型的大寨(1965—1966) |
4.3 作为阶级斗争典型的大寨(1966—1976) |
第5章 结论:典型塑造、政治动员与现代国家治理 |
5.1 典型塑造构成了动员式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
5.2 典型塑造与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乡族自治与地方社会 ——以浏阳上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乡族自治”相关概念及其学术回顾 |
1.3 基本资料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上东团的建构 |
2.1 上东团的地理空间 |
2.2 上东团成立的过程 |
2.3 作为上东团“治所”的东门市 |
2.4 上东团务与地方宗族 |
2.5 上东团练的管理 |
2.6 上东团区的建构——关于历史记忆与文本的分析 |
2.7 上东团练的成效 |
小结 |
第3章 上东的宗族 |
3.1 上东宗族的发展 |
3.2 上东的宗族祭祀团体 |
3.3 上东宗族的族产 |
小结 |
第4章 上东的自治组织 |
4.1 市镇与商业 |
4.2 备荒管理 |
4.3 文化教育事业 |
4.4 桥梁、渡口和道路 |
4.5 慈善救济与管理 |
4.6 农林保护及水利协商 |
小结 |
第5章 自治与控制之间 |
5.1 基层制度: 里甲、保甲与保正 |
5.2 宗族规训与教化 |
5.3 民间信仰与“国家意识” |
5.4 权力、争斗与协调: 关于“盗树”纠纷的个案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目录 |
(9)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写作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现状 |
三、理论、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五、主要观点与研究思路 |
六、相关界定及说明 |
第一章 从客观主义走向反动:日本近代中国学的流变 |
一、日本近代中国学的建立与发展 |
(一) 明治日本的学术变革 |
(二) "东洋史学"派、"支那学"派的诞生与中国史研究的深入 |
二、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蜕变 |
(一)"岛国特性"与"大陆政策"的推行 |
(二) 日本近代中国学的学术转向 |
三、小结 |
第二章 "新史学"思潮对日本"东洋史学"的移植——以清末支那史、东洋史作品介译及响应为中心的探讨 |
一、日本史学的近代化与"东洋史学"的兴起 |
(一) 明治日本的文明史学 |
(二) "东洋史学"的构建 |
二、"东洋史学"影响下的中国"史界革命" |
(一) 日本支那史、东洋史作品的引介 |
(二) 新史学思潮的兴起 |
三、典型性分析:《支那通史》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一) 那珂通世与《支那通史》的创作 |
(二) 《支那通史》在中国的传播 |
(三) 《支那通史》在中国的影响 |
第三章 王国维、胡适对日本近代中国学实证主义学派的借鉴 |
一、交流中促进:王国维实证考据学风形成的日本影响因素 |
(一) 王国维"科学"思想的形成 |
(二) "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
二、从"整理国故"看胡适与日本近代中国学实证主义学派 |
(一) "整理国故"的缘起 |
(二) 崔述与章学诚的被发现 |
第四章 古史辨运动与日本疑古史的关联 |
一、问题的提出和争论的持续 |
二、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与内藤湖南的"加上原则 |
(一) 白鸟库吉与"尧舜禹抹杀论"的发表 |
(二) 内藤湖南与"加上原则"的提出 |
三、影响古史辨运动的日本参与元素试析 |
(一) 古史辨运动形成背景、学术渊源之考察 |
(二) 从内容比较看"层累说"中的"尧舜禹抹杀论"、"加上原则"映像 |
第五章 中国学者对日本近代中国学家之侵华史论的拒斥 |
一、"同文同种"观掩饰下的"亚细亚主义"的演变与中国学人的驳议 |
(一) 从"同文同种"论到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 |
(二) 中国学人所理解的"大亚细亚主义"与"同文同种"论 |
二、形式各样的吞并、分裂中国论的叫嚣与中国学者的拒斥 |
(一) 赤裸裸的吞并、分裂中国领土论 |
(二) 中国学者义正词严的拒斥 |
三、"中国社会停滞、循环"论的提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驳斥——以对秋泽修二的批判为中心 |
(一) 秋泽修二与"中国社会停滞、循环"论的搬出 |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秋泽修二及其歪论的客观有力的驳斥 |
第六章 针锋相对:日本的"满洲"史地研究与中国学人的回应 |
一、殖民视域中的近代日本的"满洲"史地研究 |
(一) "满洲"作为问题的拈出 |
(二) "满洲"史地知识的搜集与整理 |
(三) 对策性研究的深入 |
二、中国学人对中国东北史地知识的重整 |
(一) "通史"、"专史"等着述的推出 |
(二) 《禹贡》等史地报刊的回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
2.1 榜样教育的内涵 |
2.1.1 榜样教育的概念 |
2.1.2 榜样教育的特点 |
2.1.3 榜样教育的功能 |
2.2 榜样教育的主要理论支撑与借鉴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榜样教育的思想 |
2.2.4 社会学习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榜样教育的实践回溯 |
2.3.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榜样教育 |
2.3.2 土地革命时期的榜样教育 |
2.3.3 抗日战争时期的榜样教育 |
2.3.4 解放战争时期的榜样教育 |
2.3.5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榜样教育 |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具体情况 |
3.1 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调动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
3.1.1 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
3.1.2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构筑行业典范 |
3.1.3 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激励工人奋发图强 |
3.2 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
3.2.1 规定农业发展纲要目标,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
3.2.2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
3.2.3 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激励农民自力更生 |
3.3 加强社会主义教育,激发党员干部革命干劲 |
3.3.1 开展干部整风教育运动,鼓励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 |
3.3.2 开展公仆意识教育,树立以身作则的干部模范 |
3.4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营造社会主义精神面貌 |
3.4.1 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热潮 |
3.4.2 树立解放军榜样,激励各行各业学习为人民服务伟大精神 |
3.5 提倡“双百方针”,运用优秀文艺作品宣扬榜样 |
3.5.1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 |
3.5.2 打造优秀文艺作品,镌刻榜样光辉形象 |
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4.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经验 |
4.1.1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关键问题 |
4.1.2 选树实事求是的模范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基本原则 |
4.1.3 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是开展榜样教育的内在要求 |
4.1.4 丰富榜样宣传方式是开展榜样教育的有效途径 |
4.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的启示 |
4.2.1 坚持选树典型榜样是保证榜样教育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
4.2.2 完善榜样宣传形式是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
4.2.3 健全榜样教育机制是发挥榜样教育影响力的根本保障 |
4.2.4 继承发扬榜样精神是提高榜样教育持久力的现实需求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着作类 |
2.期刊类 |
3.硕博论文类 |
4.报纸类 |
致谢 |
四、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论文参考文献)
- [1]毛田教育革命的出色事迹[J]. 本刊记者. 湖南教育, 1977(10)
- [2]学习《贵在鼓劲》[J]. 黄麟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7)
- [3]学习华主席的重要文章《贵在鼓劲》[J]. 管金麟. 开封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1)
- [4]大干的战鼓 跃进的号角——学习《贵在鼓劲》[J]. 徐瑞岳. 教学与研究, 1977(04)
- [5]学习华主席的重要文章《贵在鼓劲》[J]. 吴积才. 教育革命, 1977(04)
- [6]毛泽东与新中国粮食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D]. 邹华斌. 湘潭大学, 2013(06)
- [7]典型塑造与政治动员:“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政治学分析[D]. 阴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8]乡族自治与地方社会 ——以浏阳上东为中心[D]. 李红. 湖南大学, 2017(06)
- [9]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榜样教育研究[D]. 肖松松.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