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文摘期刊行业的展望与思考

世纪之交文摘期刊行业的展望与思考

一、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伯海[1](1998)在《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文中指出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新闻出版署张伯海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国文摘类期刊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风调雨顺,健康成长。多数文摘期刊,尤其是在不同读者范围中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文摘刊物,把撷精选萃、开通窗口、传播知识、集纳信息、启迪人生、培养道德、...

赖晓华[2](2010)在《我国学生文摘期刊海内外发行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期刊业中,学生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上占有较大比重。学生文摘期刊准入门槛低,新刊层出不穷,但大浪淘沙后能生存下来的很少,还有不少是在苦苦支撑。学生文摘期刊不仅要应对激烈的同行竞争,近几年还受到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如何在夹缝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赢利模式、扩大杂志发行量,成为学生文摘期刊亟待研究的问题。此外,扶持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我国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学生文摘杂志如何借助国家“走出去”战略之东风拓展生存空间,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学生文摘期刊的经营状况,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以及各种赢利模式的比较,找到了其难以依赖广告及附加产品壮大的原因,指出扩大发行量是学生文摘期刊赢利的现实选择。文章介绍了我国学生文摘期刊国内发行的现状和“走出去”的征途,总结了《读者》、《少年文摘》等学生文摘品牌期刊相对成功的海内外发行经验。本文的最后一部分着力于探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文摘期刊如何持续、深入拓展海内外发行渠道,在提升杂志品质、寻求集团客户合作、拓展网络发行、学生媒体结盟以及借国家“走出去”之战略东风扬帆出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崔莹[3](2013)在《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文中提出品牌可以成为期刊杂志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一个成功的杂志品牌还具有保护和提升期刊竞争力的作用。任何一个真正的品牌期刊都必定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期刊。然而,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要想建立一个品牌,特别是一个优秀的品牌是十分困难的。在分众传媒时代,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探寻期刊内在发展规律,开展对构建新闻期刊品牌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着名新闻期刊《南风窗》一直坚持职业操守、提升广告品位、组织公益活动,在传媒市场化的今天,赢得了主流人群的认可和青睐。《南风窗》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新闻价值的探索和判断敏锐而深刻,它强调严肃、务实的新闻操作感的建设,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紧密跟踪重大事件,以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和社会变化的热点和难点,收集主流精英和人民群众的声音,提供建设性的思考,对促进中国社会的精神力量的形成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风窗》因其品质和影响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和主流媒体一个“基准”。作为期刊界颇具分量的品牌之一,《南风窗》在内容与品牌构建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本论文以我国新闻期刊品牌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构建过程,一方面梳理了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在对比国内外新闻期刊品牌构建的基础上,找出我国新闻期刊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了对于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构建所可以采取的策略。论文的核心议题是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因此研究引入了管理学中相关品牌理论,对研究对象做出系统分析,同时综合运用到了新闻传播学中受众、传播效果等理论,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南风窗》为例研究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首先介绍了我国期刊发展简史及发展状况,其次主要分析了我国期刊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再探讨了以《南风窗》为代表的当代新闻期刊品牌的构建,最后讨论我国新闻期刊品牌构建的问题分析及策略建议。通过以上对期刊品牌构建及策略的研究,为我国新闻类期刊的品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杨睿[4](2011)在《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文中提出17世纪,学术期刊诞生,从此学术期刊就成为正规科学情报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具有正式、公开、有序的特点。学术期刊的发展在科学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一种核心期刊的发展,其意义远不只是研究科学传播的历史。19世纪末期是物理学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物理学的新发现和实验结果都起源于欧洲,美国物理学尚处于边缘地位。为促进科学进步,该时期在美国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纯科学”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兴起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热潮,许多大学纷纷创办学术刊物。1893年,康奈尔大学物理系的三位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创办了美国的第一份物理期刊—《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该刊从创办之始,其宗旨就是促进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不少成绩,最突出的是促成了美国物理学会的成立。《物理评论》在发展过程中曾面临各种困境:国内科研水平落后、理论研究不被重视、物理期刊之间的竞争、资金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经济危机。尽管如此,经过大约40年后,《物理评论》已发展成为国际物理学界最全面、最有影响的核心期刊之一。本文从解读原始期刊文献开始切入,在查阅学科发展和科学传播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科学计量法,对《物理评论》从1893年至1952年之间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物理评论》创立时正值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盛行,美国科学界经历了由只重应用向兼重理论的转折时期,同时也处于美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阶段。20世纪30年代,该刊进入国际物理学界的核心地位,美国逐步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物理评论》创办和发展是美国科学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2)《物理评论》的历任主编对期刊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康奈尔大学的三位创办人在创刊的头30年相继担任期刊的主编,为期刊的生存和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J.T.塔特(John Torrence Tate,1889-1950)作为《物理评论》历史上最重要的主编,管理该刊长达25年,他坚持没有发表的研究就不是成果,倾其一生致力于物理学的传播。在他的领导下,《物理评论》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3)运用科学计量法,对《物理评论》在创办初期和成熟时期的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予以比较。以1893年到1912年为该刊初期的研究时段,1946年至1952年为成熟时期的研究时段。确定了该刊在不同时期的作者分布,核心作者群及统计分布特点,文献单元作者系数及合着率的变化。以期揭示期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相关性。4)通过分析20世纪美国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与《物理评论》的关联,解读《物理评论》在美国基础物理发展壮大和物理学研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后对中国学术期刊办刊方针提出相关建议。

王妍妍[5](2010)在《《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时政期刊《半月谈》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历史流变、成功之道、发展不足与道路选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便为其它的时政期刊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半月谈》自身的发展寻求更合理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本文以时间为主线,结合宏观的社会背景,分起始成形阶段、持续发展阶段、转型变革阶段三个部分,对《半月谈》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求对其发展脉络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把握。本文第二部分将重点分析《半月谈》发展的成功之道,本文认为,“扁担精神”、编辑的“读者心”以及能够“扬长避短、化劣为优”,是《半月谈》成功的三大因素。1992年,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半月谈》也随着市场化的浪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积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时政刊物的新鲜经验,这对于其它体制内刊物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体制的保护下,《半月谈》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够。本文在第三部分将对《半月谈》发展的不足和道路选择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向市场化转型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半月谈》应对挑战的必然途径,《半月谈》的发展存在一些瓶颈,但也有其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余琼[6](2015)在《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从对1990年代《新华文摘》选摘的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的梳理入手,从《新华文摘》这一切入口,探析199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主体发展脉络,并试图分析《新华文摘》对1990年代文学走向的把握。《新华文摘》作为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类选刊,自诞生之日便以“博大精深新”为其刊物特点,其选文不仅内容广博,涉及各学科领域,如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历史、教育、文化等;而且更注重选文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新华文摘》发展到1990年代,遇到了中国期刊界整体下滑的尴尬遭遇,却在其自身期刊地位的基础上及时作出调整,然而在总体上的变化并不大,无论是期刊定位、栏目分类、还是在选文趣味、来源期刊质量等方面都相对保持稳中求进的状态。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进行外部研究,即通过对原始资料,也即1990年代《新华文摘》的整体关照,分析1990年代《新华文摘》的生存处境以及刊物调整,探寻其在本时期内应对市场危机的调整策略。经笔者观察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新华文摘》在此时期内的刊物风格稳中微调、期刊质量有所提升、栏目风格迎合读者趣味、历任编辑“传帮带”推动期刊不断发展,并且其选文风格在读者群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也基本稳定。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大量原始资料的支撑对该期刊进行内部研究。笔者将1990年代《新华文摘》所选摘的文学作品与评论的趋向分为三个平行的方面,第一方面,即第二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摘的主旋律性质作品与评论。《新华文摘》作为官方主流期刊,它将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获奖征文大联展”作品作为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媒介,并且以及时性与纪实性并存的报告文学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和记录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讨则有助于加强意识形态对文艺思想的指导作用;第二方面,即第三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取的带有消费元素的作品及评论。1990年代的时代特点之一便是商业文化的兴起,《新华文摘》作为时效性较强的选刊,将本时期带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与评论也纳入其中,但是从其选择的角度和数量,可以看出《新华文摘》对商业化写作持抵制与批判态度;第三方面,即第四章,探讨《新华文摘》所选“纯文学”作品及评论。1990年代是“50后”作家的黄金期,也是文学事件频发的年代,如坚守文学理想的文学家们对“人文精神”的呼求,以及“新写实”、“新状态”、“新体验”、“新生代”等一系列急促的文学命名所昭示出的批评家推动文学向前发展的努力等,都代表着1990年代文学发展的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1990年代的《新华文摘》对“主旋律文学”和“纯文学”的推崇以及对“商业化写作”的抵制呈现了它作为官方主流期刊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虽然它既有推崇又有抵制,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以客观真实全面的态度记录着本时期文学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结语部分作为一个粗略的总结,因为单从1990年代来考察当时的文学发展趋势是有先在的局限的。然而从后三章的分析也可以总结出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的选文特征,即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不久之后的中共十四大将市场经济合法化为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作为官方主流选刊的《新华文摘》也以199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新华文摘》,即1989年后半年、1990年和1991年的《新华文摘》的选文多呈现出一种对1980年代末期社会运动的“批判”、“清理”的特点。而1993年之后的《新华文摘》选文便将主流文学、消费元素写作和纯文学熔于一炉,较为真实地记录着1990年代文学发展的状貌。

张语桐[7](2019)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篇目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为研究对象,以探析二者的编辑出版规范为研究目的。在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现状调查方面,利用访谈调查法对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制流程进行探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文献中心搜集到的170个篇目索引成品进行探究,发现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均缺乏规范,成因在于目前不存在针对性篇目索引的成文规范。运用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发现编制工作分为文档形式转化、基础数据着录和验收、印刷版期刊编辑阶段,具有技术手段优越、着录工作效率高、岗位分工明确的优势,但存在未实现全面自动化、着录质量管理不完善、专业能力尚待提升的局限性。该刊的款目格式具有较为成熟、规范、符合学科要求的优势,存在只适用于报刊文献、篇目索引符号繁琐、着录项目脱离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基于事实依据,从促进篇目索引事业发展、提高篇目索引质量、优化检索者使用感受三方面阐述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并从编制步骤基本稳定且评价标准可以客观描述、款目格式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且有相关国家标准作为基础,认为加强规范具有可行性,最后指出规范研究应遵从科学性、通用性、标准化、系统性、灵活性五大基本原则。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认为加强篇目索引编制工作应以专业性、全面性、时效性为目标,指出篇目索引当前工作本质为计算机辅助编制,现有编制环节为选题、选取文献、着录、编排、校对、定稿,并综合篇目索引和编辑出版两种学科角度将现有编制环节完善补充为选题策划与论证、选取文献、着录、制定篇目索引规则、款目标引、款目排序、技术整理、三校一读、定稿,并在局部流程规范方案里,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论述以上环节,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在篇目索引款目格式方面,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基于篇目索引学科特点和国家标准GB3793-83《检索刊物条目着录规则》,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献、专着析出文献、学位论文、专着六种文献源,探讨冗余着录、篇目索引符号、增设着录项目等问题,形成规范款目格式意见基础。再总结意见,将款目格式分为析出文献和整本文献,强调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和着录项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

二、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学生文摘期刊海内外发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一章 我国学生文摘期刊的经营概况
    第一节 学生文摘期刊的繁荣及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学生文摘期刊赢利模式分析
第二章 我国学生文摘期刊国内发行现状
    第一节 学生文摘期刊发行渠道
    第二节 学生文摘期刊发行策略
    第三节 《读者》高发行量经验:营销模式创新
第三章 我国学生文摘期刊"走出去"的征途
    第一节 "走出去"的现状
    第二节 海外发行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少年文摘》新加坡发行之路:从"走出去"到"走得好"
第四章 我国学生文摘期刊扩大海内外发行的思考
    第一节 提升杂志品质:给读者一个长期选择的理由
    第二节 寻求集团大宗采购:迅速扩大发行量的捷径
    第三节 拓展网络发行:让纸版和电子版并驾齐驱
    第四节 学生媒体结盟:整合资源携手共进
    第五节 开拓海外市场:借国家"走出去"战略之东风扬帆出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发展
        一、 品牌观念形成阶段(1980 年——1999 年)
        二、 品牌竞争形成阶段(2000 年 2 月至今)
    第二节 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生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的生存现状
        二、 我国新闻期刊品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新闻期刊品牌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品牌对新闻期刊的价值与意义
        一、 品牌能促成期刊整合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二、 品牌是期刊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
        三、 品牌能够增强读者对期刊的忠诚度,扩大读者群
        四、 品牌是期刊的无形资产,是占领市场的旗帜
    第二节 品牌对受众的价值与意义
        一、 品牌能帮助读者减少信息搜索成本
        二、 品牌是读者树立自身形象的象征性手段
第三章 《南风窗》的品牌发展与构建
    第一节 《南风窗》的品牌发展历程
        一、 品牌导入期(1985 年 4 月—1989 年上半年)
        二、 品牌初探期(1989 年下半年—1997 年 4 月)
        三、 品牌成长期(1997 年 4 月—2001 年 9 月)
        四、 品牌成熟期(2001 年至今)
    第二节 品牌构建的起点——精准的定位
    第三节 品牌构建的基础——独创的内容
        一、 打造精品栏目
        二、 精工专题策划
    第四节 品牌构建的关键——个性化包装
    第五节 品牌构建的支撑——多元化经营管理
        一、 拓宽发行渠道,增加发行数量
        二、 通过推广活动,实现品牌传播
        三、 提供宽松的发展平台,培养专家型记者
第四章 构建强势新闻期刊品牌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国外新闻期刊品牌创建的经验
        一、 新闻期刊的鼻祖《时代》周刊
        二、 英国老牌新闻期刊《经济学人》
    第二节 构建强势新闻期刊品牌的策略初探
        一、 培养潜在读者,找准市场定位
        二、 引进专业人才,转变作坊式运作
        三、 品牌适度延伸,实现集团化整合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物理评论》的创办背景
    1.1 19世纪的物理学
        1.1.1 19世纪世界科学研究中心
        1.1.2 19世纪美国物理学研究状况
        1.1.3 美国物理学学会的创办
    1.2 19世纪科学期刊的出版状况
        1.2.1 科学期刊的发展历程
        1.2.2 19世纪末期美国物理学期刊的出版状况
    1.3 19世纪末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3.1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1.3.2 康奈尔大学的创办
第二章 《物理评论》的发展历程
    2.1 《物理评论》的康奈尔时期(1893年至1913年)
        2.1.1 创办初期(1893-1900)
        2.1.2 平淡的十年(1900-1913)
    2.2 《物理评论的》第二系列(1913年至1926年)
    2.3 《物理评论》的明尼苏达时期(1926年至1950年)
    2.4 关于《物理评论》的几项统计
        2.4.1 《物理评论》的容量统计
        2.4.2 《物理评论》的作者国籍变化
        2.4.3 《物理评论》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作者数变化
    2.5 《物理评论》的发展回顾
第三章 《物理评论》的编辑队伍
    3.1 康奈尔大学的编辑三人组—1893年至1923年
        3.1.1 创始人尼科尔斯(Edward Leamington Nichols,1854-1937)
        3.1.2 欧内斯特·梅里特(Ernest Merritt,1865-1948)
        3.1.3 弗瑞得里克·比德尔(Frederick Bedell,1868-1958)
    3.2 G.S.富勒(G.S.Fulcher,1884-)—1923年至1926年
    3.3 约翰·塔特(John Torrence Tate,1889-1950)—1926年至1950年
        3.3.1. 塔特其人
        3.3.2 塔特对《物理评论》的贡献
第四章 《物理评论》创办初期及成熟时期的作者分析和比较
    4.1 《物理评论》创办初期作者分析
        4.1.1 作者论文数
        4.1.2 论文作者的系统分布
        4.1.3 核心作者及其分布
        4.1.4 文献单元作者系数与合着率
        4.1.5 分析与结论
    4.2 《物理评论》成熟时期作者分析
        4.2.1 作者论文数
        4.2.2 论文作者的系统分布
        4.2.3 核心作者及其分布
        4.2.4 文献单元作者系数与合着率
        4.2.5 分析与结论
    4.3 《物理评论》创办初期和成熟时期作者群落比较
        4.3.1 作者论文数比较
        4.3.2 作者来源比较
        4.3.3 核心作者及其分布比较
        4.3.4 文献单元作者系数与合着率比较
        4.3.5 《物理评论》创办初期和成熟时期作者群落对比结论
第五章 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5.1 《物理评论》的迅速发展
    5.2 《物理评论》的办刊方略
        5.2.1 专家办刊与编辑队伍的相对稳定
        5.2.2 编辑部直接退稿和庞大公正敬业的外审团队
        5.2.3 重点推介"里程碑"式的论文
        5.2.4 广泛的国际推介活动培养潜在"作者源"
    5.3 《物理评论》对物理学研究的引领和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5.4 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启示
        5.4.1 正确的办刊理念和价值取向
        5.4.2 编辑队伍和外审队伍的建设
        5.4.3 学术期刊的去行政化管理
        5.4.4 加强编辑部与本学科方向学者的交流
        5.4.5 加强与作者良性快速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半月谈》发展的历史流变
    2.1 起始成形阶段(1980-1985):在继承中探索
        2.1.1 创刊初期的时代背景
        2.1.2 对《时事手册》的薪火传承
    2.2 持续发展阶段(1986-1991):在考验中壮大
        2.2.1 政治风波中站稳脚跟
        2.2.2 系列刊物逐步成熟
    2.3 转型变革阶段(1992-至今):在适应中调整
        2.3.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与不变"
        2.3.2 外围竞争态势更加严峻
3 《半月谈》发展的成功之道
    3.1 "扁担精神"
        3.1.1 坚持党性原则,做好耳目喉舌
        3.1.2 真实代表民意,重视舆论监督
    3.2 编辑的"读者心"
        3.2.1 巧立叙事风格,善用切入角度
        3.2.2 注重双向沟通,加强读编互动
    3.3 扬长避短化劣为优
        3.3.1 加大策划力度,重视深度报道
        3.3.2 贴近生活脉搏,优化栏目设置
4 《半月谈》发展的不足和道路选择
    4.1 《半月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品牌意识较为淡薄
        4.1.2 版式设计呆板落后
        4.1.3 广告环境亟待改善
        4.1.4 对接数字化力度不够
    4.2 向市场化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4.2.1 走向市场化是媒介改革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4.2.2 向市场化转型是《半月谈》应对挑战的必然途径
    4.3 依托自身优势接受市场检验
        4.3.1 依托强大的背景优势
        4.3.2 善用丰富的时政新闻经验
        4.3.3 强化独特的刊物魅力
        4.3.4 坚持差异化定位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刊策略
    第一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处境
    第二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刊运营
    第三节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的选文策略
第二章 彰显主旋律的选刊取向
    第一节 对“获奖征文大联展”的青睐
    第二节 对报告文学关注的几点变化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坚守
第三章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写作的警惕与接纳
    第一节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的警惕
    第二节 《新华文摘》对商业化的接纳
第四章 市场经济时代《新华文摘》对文学思潮的关注与引领
    第一节 选摘“纯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几个特征
    第二节 对“文学的命名”的关注
    第三节 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关注
结语:1990 年代《新华文摘》的总体样态与局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90 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目录
附录二:1990 年代《新华文摘》期刊来源数据表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篇目索引研究情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现状探究
    2.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分析
        2.1.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调查
        2.1.2 篇目索引现有编制流程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2.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分析
        2.2.1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调查
        2.2.2 篇目索引现有款目格式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3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事实依据和思路
    3.1 篇目索引典型案例
        3.1.1 《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
        3.1.2 《全国报刊索引》编制流程的优势与局限性
        3.1.3 《全国报刊索引》的款目格式
        3.1.4 《全国报刊索引》款目格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3.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思路
        3.2.1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
        3.2.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可行性
        3.2.3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基本原则
4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4.1 规范篇目索引总体编制流程
        4.1.1 引入篇目索引专业编制环节
        4.1.2 引入编辑出版质量控制环节
    4.2 规范篇目索引局部编制流程
        4.2.1 确定选题
        4.2.2 选取文献
        4.2.3 款目着录
        4.2.4 制定篇目索引规则
        4.2.5 款目标引
        4.2.6 款目排序
        4.2.7 技术整理
        4.2.8 三校一读
        4.2.9 定稿
5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5.1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基础
        5.1.1 期刊论文款目格式
        5.1.2 会议论文款目格式
        5.1.3 报纸文献款目格式
        5.1.4 学位论文款目格式
        5.1.5 专着文献款目格式
        5.1.6 专着析出文献款目格式
    5.2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总结
        5.2.1 款目格式的主要类别
        5.2.2 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
        5.2.3 着录项目的特殊情况处理
6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归纳
    6.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归纳
    6.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归纳
        6.2.1 析出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6.2.2 整本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世纪之交文摘期刊业前瞻与思考[J]. 张伯海. 出版发行研究, 1998(01)
  • [2]我国学生文摘期刊海内外发行探析[D]. 赖晓华. 暨南大学, 2010(02)
  • [3]我国新闻期刊的品牌构建研究 ——以《南风窗》为例[D]. 崔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4]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 杨睿. 西北大学, 2011(08)
  • [5]《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D]. 王妍妍.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6]1990年代《新华文摘》文学作品与评论研究[D]. 余琼.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7]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D]. 张语桐.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标签:;  ;  ;  ;  ;  

世纪之交文摘期刊行业的展望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