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赤城温泉探秘

河北赤城温泉探秘

一、河北赤城温泉探秘(论文文献综述)

刘影[1](2021)在《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杨杨帆[2](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也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30多年在野外游历和考察,留下了60余万字的鸿篇巨着——《徐霞客游记》,为研究明代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和旅游资源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世各地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内的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到文旅融合的新阶段。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对探索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徐霞客一生七次游浙江,在浙江的游踪甚广,覆盖了所有11个地市。本文以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徐霞客游记》文本,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描绘出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全貌,并进行可视化。建立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识别出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找到开发的空间承载对象。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了对应的开发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徐霞客游记》历史地名匹配认证方法,依托奥维互动地图浏览器软件,构建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为徐霞客游踪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以浙江省为样板,实现了徐霞客游踪的数字化,为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识别、游线保护和申遗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架设起了供后来学者研究交流的开放平台。(2)运用多元大数据检索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徐霞客在浙江省的游踪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识别,并提出了两个新的发现。第一,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第二次游浙江之时,是由常山过开化,沿徽开古道入皖;游览黄山后,沿着徽开古道过马金、开化、常山入赣,再由赣入闽;游完福建九鲤湖返程经过杭州,在杭州游览了一个月,期间到过绍兴兰亭、禹陵和五泄。第二,崇祯五年(1632),徐霞客第六次游浙江,在返程途中,徐霞客与族兄徐仲昭沿浙东运河由宁波至上虞,在上虞分别,徐仲昭去往西陵等候,而徐霞客沿着曹娥江独走四明,五天后带着“朱兰”返回西陵见仲昭。(3)通过研究《徐霞客游记》原文,并综合运用游踪数据库,识别出382个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其中220个资源能在现实世界中精准定位。提出了古代游记中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取方法。即先对游记中记载的游踪标志点和现实地理事物进行匹配,前后串联,获得游踪全貌。然后,运用象限分析法,甄别出各游踪标志点对应的或者附近存在的游记关联文化旅游资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游踪,并结合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特定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4)运用区域分析和多学科交叉方法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探索了地方主题化、规模化、系统化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以此契机,推动地方实现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径。形成了包括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和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五个层级的开发体系。建立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筛选出11个徐霞客文化名城,39个徐霞客文化名镇,156个徐霞客文化村,8条徐霞客古道,为各地进行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了模型和方法。(5)总结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5个总策略,包括树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开发旗帜,汇聚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推广合力,打造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建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战略联盟,创建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平台。对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开发策略,并提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以及推进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进一步提高徐霞客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李咏慧[3](2020)在《玉溪抚仙湖度假区建设的生态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变得十分重要,抚仙湖度假区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拥有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抚仙湖,抚仙湖的淡水占我国一类水湖泊淡水的91.4%,也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因此以其为主进行生态美学的研究,也是对目前旅游区建设与生态审美问题的思考。论文的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关于抚仙湖生态美学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是对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背景和度假区的建设情况进行概述。第二章是参考抚仙湖度假区的相关规划,对玉溪抚仙湖度假区进行生态审美设计,分别从尊重自然的审美意识、因地制宜的审美观念、休闲怡情的审美趣味、带动经济的审美产业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角度,论述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的生态审美表现。第四章论述的是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的生态审美功能,分别是物质因素的感性愉悦、“复得返自然”的精神休憩以及“游心”“畅神”的生命愉悦。第五章论述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的生态审美价值,通过审美经济的角度,讨论抚仙湖度假区的审美经济,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美育价值。通过对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的研究,论述其所蕴含的自然生态之美以及自然审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阐述关于生态审美设计的思考,由此拓展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实践。

段绍睿[4](2020)在《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形式变化,传统矿山开采产业不断衰退,遗留的废弃地带来了水体污染、山体破坏、植被受损等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破坏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居生活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也深受阻碍。因此,如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修复和再利用,是当代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一般情况下,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更新多以生态修复为主体,缺乏区域特色,容易造成景观类同。本文以矿山废弃地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和发扬为立足点,在对矿山废弃地的矿业遗留进行保护和利用的同时,充分调研和分析废弃地景观特征,使文化、自然和生态等元素在设计中得以充分融合,从多个角度分析矿山废弃地的特征并据此研究其景观更新问题,力求在修复矿山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特色,提取场所精神,打造独一无二的矿山景观。文中第一章首先对矿山废弃地的背景进行分析,包括其形成的原因和各方面的危害,并阐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和现状,总结目前研究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简述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相关概念并分析矿山废弃地的分类和特征,分析其景观更新的价值;第三章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案例并提出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根据前三章的分析提出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目标,分析相关理论基础并提出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原则,接着分别从自然景观更新、人文景观更新和场地文脉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探讨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更新方法;第五章通过对张家口市桥东区金矿废弃地和重庆市巴南区红炉村矿坑的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行实例分析,将前文所分析理论应用于实际,分别得出两者的更新设计思路,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论文理论研究。本文对于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研究,创新点在于立足挖掘场地特色,对场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和场所精神都进行深入挖掘并充分结合场地特点进行规划设计,重视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地制宜,对废弃地的自然和矿业遗留进行选择性保留与再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张家口金矿废弃地和重庆市巴南区红炉村矿坑的景观更新设计手法与理念,将场地自然、文化及地域特色等充分融入设计中。最后通过景观设计对矿山废弃地的场地精神进行传达,并以此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和矿业文化,打造自然和人文和谐共生的公共开放绿地,为今后的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与建议,实现场地的可持续发展。

崔莹[5](2019)在《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满族原称满洲,始建于17世纪,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融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索伦族和锡伯族等民族并将其纳入八旗制度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发展的历史悠久,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女真,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由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最终在皇太极时期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满族及其先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文化,自身具有内在的传播属性,传播构成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举措。纪录影像作为承载信息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功能,传播又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生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本课题尝试性地将纪录影像纳入到满族“非遗”的传播研究中,分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从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为切入点,剖析满族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传播在其政治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满族的历任统治者对信息进行“把关”,享有主宰和优先支配信息传播的权力,成为意义的主要赋予者,不断构建和完善整个帝国的传播网络和机构,来实现庞大帝国的统治和运行。渔猎采集、氏族部落、八旗制度、满语文、萨满信仰、国语骑射等社会实践正是在满族崛起、统治和衰落的过程中形成的满族文化遗产,其承载的符号和意义凝聚着满族的“集体记忆”,延续着满族的民族特征;第二章针对传播与满族“非遗”保护的内在关系展开论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传播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来论证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第三章指出纪录影像作为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传递与传播。从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关系探讨着手,梳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书写历程,分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以及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遗”保护过程中生发的伦理悖论问题;第四章就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编码/解码”现象以及“场域”生成与变迁展开论述,总结出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其核心要素便是意义建构与意义生成,并进入仪式化媒介的传播渠道,经由仪式化传播,使承载满族“非遗”意义的纪录影像随着传播“场域”的变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第五章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趋势和现实意义,从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加入融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的运用,分析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现实转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发展,满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那些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人亡艺绝”的困境。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以“仪式”与影像同构的表征形式在特定文化空间中呈现和传播“仪式”,又借鉴影像深描的表述范式与编码形成紧密结合,使得影像置身于不同的“场域”,以一个更自由的角色与“非遗”进行融合,传播经过精炼和改造的文化元素或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实现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的生成与传播。纪录影像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马珂[6](2019)在《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文中认为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自古有着不同与中原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到了近代昆明自开埠以后,昆明园林发生着很大变化:东西方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在“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形成昆明近代公园系统,而具体不同艺术风格的碰撞造就昆明园林独特的特征,为昆明园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论文针对昆明城市发展过程中,古城格局、文化古迹的消失,近代园林消解等问题,以昆明近代历史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史料研究、实地调研以及分类归纳——特征总结——演绎分析的逻辑方法,对以下内容作出深入研究:(1)近代昆明园林分类及各类型园林的个案研究;(2)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研究;(3)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脉络研究。意图挖掘整理属于近代昆明独有的园林艺术特征与演变脉络,为后续园林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贡献。最终,在史料梳理与个案研究基础上,得出:(1)昆明近代园林形成了“两轴、三环、多片区”的整体结构分布特征,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各方面综合了西方风格艺术与传统江南园林技法,形成本土特色,同时园林承载了社会、市井、教育、商业等活动。而这些特征受到近代自然人文、政治权力、以及中西方园林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昆明近代园林经历了萌芽期(1840-1910年)、发展期(1911-1921年)、繁盛期(1922-1937年)、平稳期(1938-1945年)、衰退期(1946-1949年)五个历史阶段。演变脉络表明:昆明近代公共园林为主流园林,形成整体公园系统;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寺观园林逐年减少,园林空间逐渐转化为其他性质空间或消失,但仍有部分经典的园林保留至今;校园园林既有本土成长起来的中西合璧式园林,又有抗日战争时期呈现出的战时朴素校园景观。

李娜[7](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何哲峰[8](2018)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地质公园(Geopark)是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教育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迅猛,众多地质公园已成为公众出游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有些地质公园只注重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科普教育产生的社会效益。科普与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地质公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科普旅游资源概念出发,以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各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评价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为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议,以期对其他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旅游、开发科普产品、规划科普线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本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一、以84家地质公园类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申报材料为基础,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总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为地质遗迹类、生物类、天象气象类和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简称为“天”、“地”、“生”、“人”)4大类11类和35小类。二、以地质公园4大类科普旅游资源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各类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4大类科普旅游资源的一级指标包括4个,分别为资源价值属性、资源自然(与人文)属性、资源利用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和资源开发潜力,二级指标随着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利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作了等级划分,分为高、较高、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三、基于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四分类法,详细调查了丹霞山的科普旅游资源。运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分类评价,获取评价结果,并进行了分析总结。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包括:美学观赏价值极高、资源具有较高的珍奇性且种类多、规模大;存在较大的问题为科普与旅游的结合程度不高,科普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不突出,科普旅游经济效益欠佳。四、对丹霞山科普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利用优势资源和特色元素,打造科普旅游品牌;二是加强科普与旅游的维系度和紧密度,开发科普旅游产品,提高科普旅游收益;三是依托高质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高质量科普旅游线路,设计综合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的科普旅游线路;四是充分挖掘科普资源的旅游内涵,提升解说服务的水平和吸引力。

杨琼[9](2018)在《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为研究对象,经广泛搜集、整理、校订,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不仅对唐代重要的诗人墓志进行个案考订与解读,而且在总体考察诗人墓志基础上,对所呈现的群体特点和特殊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尝试突破单纯的诗人文学作品解读模式,致力于还原唐代诗人原生的文学环境,揭示特定的文学现象,为以往未受关注或者存在争议的文学作品提供新的解读思路。本论文共六章,前三章为诗人墓志专题研究,后三章为诗人墓志个案研究。第一章,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新出大历诗人墓志二十三方的基础上,考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交游,进而探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诗人的选择和心态,并以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第二章,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唐代诗人鸳鸯墓志48对97方的基础上,考察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身份,如诗人为亡妻撰志、自撰墓志与亲友撰志等情况,并由鸳鸯墓志着重探讨唐代诗人的婚姻缔结和婚外关系、文化家族和文学传承、女性诗人与悼亡诗问题。第三章,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研究。着重探讨《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的文学和书法,《包陈墓志》及其文学世家,并发掘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的新材料。第四章,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研究。首先,通过《韦瓘墓志》考察了韦瓘的文学家世、科举经历、仕宦生涯、交游情况和文学成就,探讨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其次,因为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也直接牵涉到唐代着名小说作品《周秦行纪》的作者问题。故而进一步对《周秦行纪》的作者进行辨证,认为《周秦行纪》是韦瓘托名牛僧孺所作的说法缺乏依据,极有可能就是牛僧孺本人所作。这是由考索新出诗人墓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诗人作品的关联研究。第五章,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研究。以《崔尚墓志》为中心,结合新出的几方崔尚撰写的墓志,全面梳理了崔尚的家世、仕宦和文学创作,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崔尚所撰《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撰文时间、道教内涵、书法和文学价值,并纠正了以往学者以该碑文考订崔尚的生平的讹误。第六章,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研究。以《韦元甫墓志》为中心,印证传世文献考订韦元甫的家世和仕宦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韦元甫撰《木兰歌》进行了辨析。

高艳[10](2018)在《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RMP分析法等,以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为研究对象,对该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其科普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对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总结、归纳,并对其进行全面评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在参考和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进行概念界定,并借鉴需求层次理论、差异性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从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对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进行全面分析,在详细介绍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市5处(世界)国家地质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系统分析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市场特征,最后对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产品进行系统调查与深入分析,以便为后文提供详实的资料与数据。第四章为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在系统阐述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结合上述调查结果,深入剖析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便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开发策略。第五章为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策略;针对前文调查结果及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原则,并从保护地质遗迹资源、活化科普旅游产品、培养科普旅游人才、塑造科普旅游品牌等四个方面提出北京市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策略。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河北赤城温泉探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赤城温泉探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研究回顾与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2.1 研究回顾
    2.2 学科背景与理论基础
    2.3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2.4 本章小结
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构建——基于GIS的游踪识别方法
    3.1 浙江省徐霞客游踪研究存在的争论和不足
    3.2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数字徐学研究
    3.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架构和建设
    3.4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徐霞客浙江游踪数字化识别及分析
    4.1 游踪概况
    4.2 第一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3 第二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4 第三、四、五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5 第六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6 第七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7 本章小结
5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与剖析
    5.1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
    5.2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5.3 徐霞客笔下的关联旅游景区
    5.4 徐霞客在浙江的科学考察相关旅游资源分析
    5.5 徐霞客笔下的浙江生产生活场景、奇闻轶事、生物资源等
    5.6 本章小结
6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及评价
    6.1 构建开发体系
    6.2 选取评价对象
    6.3 确定评价原则
    6.4 建立评价模型
    6.5 资源潜力评价
    6.6 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7.1 总体开发策略
    7.2 徐霞客文化名城开发策略
    7.3 徐霞客文化名镇开发策略
    7.4 徐霞客文化村开发策略
    7.5 徐霞客古道开发策略
    7.6 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策略
    7.7 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策略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
    8.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问卷
附录2 资源评价问卷
附录3 游踪标志点统计表
个人简历

(3)玉溪抚仙湖度假区建设的生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概述
    第一节 玉溪抚仙湖自然环境特征
        一、玉溪抚仙湖的地理特征
        二、玉溪抚仙湖的渔业资源
    第二节 玉溪抚仙湖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玉溪抚仙湖的相关传说故事
        二、玉溪抚仙湖的地域文化
    第三节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建设情况
        一、玉溪抚仙湖度假区湿地建设情况
        二、玉溪抚仙湖度假区观光区的建设情况
        三、玉溪抚仙湖度假区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设计
    第一节 抚仙湖相关规划研究
    第二节 生态审美设计
        一、尊重自然
        二、因地制宜
        三、休闲怡情
        四、审美产业
第三章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表现
    第一节 自然风光
        一、变幻莫测的湖水之美
        二、灵动自然的生命之美
        三、点睛之笔的彰显之美
    第二节 人文景观
        一、雕塑与建筑之美
        二、文化设施之美
        三、人与自然之美
第四章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功能
    第一节 物质因素的感性愉悦
        一、色彩,线条,形状
        二、声音的情感属性
        三、“味”的情感记忆
    第二节 “复得返自然”的精神休憩
        一、自然环境的精神休憩
        二、自然环境的人心复归
    第三节 “游心”“畅神”的生命愉悦
        一、“游心”的生命欢愉
        二、“畅神”的生命自由
第五章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价值
    第一节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的经济价值
        一、审美经济
        二、玉溪抚仙湖区的审美经济
    第二节 玉溪抚仙湖度假区生态审美的社会美育价值
        一、自然美的社会美育价值
        二、建筑的社会美育价值
        三、博物馆的社会美育价值
        四、音乐节,文化节的社会美育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废弃土地的再利用
        1.2.2 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
        1.2.3 矿业文化的传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概念及特征
    2.1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 矿山废弃地的概念
        2.1.2 景观更新的内涵
        2.1.3 矿山废弃地的景观更新设计的内涵
    2.2 矿山废弃地的类型及环境危害
        2.2.1 矿山废弃地的类型
        2.2.2 矿山废弃地的分类及特征
        2.2.3 矿山废弃地的典型环境危害
    2.3 矿山废弃地的景观特征
        2.3.1 地域文化特征
        2.3.2 地貌景观特征
        2.3.3 生态环境特征
    2.4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的价值
        2.4.1 生态修复价值
        2.4.2 社会经济价值
        2.4.3 历史文化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调研与案例分析
    3.1 国内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案例调研分析
        3.1.1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3.1.2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3.1.3 山东日照银河公园
    3.2 国外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3.2.1 英国伊甸园
        3.2.2 罗马采石场欢庆场地
        3.2.3 德国北戈尔帕公园
    3.3 矿山废弃地景观设计现存问题
        3.3.1 对矿业景观价值的否定
        3.3.2 景观出现同质化
        3.3.3 景观设计独立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方法研究
    4.1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目标
    4.2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的理论基础
        4.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4.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4.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4.2.4 场所精神理论
    4.3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原则
        4.3.1 整体规划原则
        4.3.2 生态优先原则
        4.3.3 最小干预原则
        4.3.4 功能性原则
        4.3.5 地域性原则
    4.4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的设计方法
        4.4.1 自然景观更新
        4.4.2 人文景观更新
        4.4.3 场地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应用实践
    5.1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金矿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
        5.1.1 项目概况及现状
        5.1.2 设计理念与目标
        5.1.3 景观更新设计
        5.1.4 小结
    5.2 重庆市巴南区红炉村矿坑景观更新设计
        5.2.1 项目概况及现状
        5.2.2 设计理念与目标
        5.2.3 景观更新设计
        5.2.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意义的赋权机制
    1.1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崛起
        1.1.1 八旗制度的建立——从“牛录”到“固山”的嬗递
        1.1.2 满文的创制——老满文向“有圈点满文”的改进
        1.1.3 信息传播机构形成与管理——八贝勒共议与六部三院的设置
        1.1.4 宣传策略与情报战——“君权神授”的灌输、“七大恨”檄文的宣告以及军事密报的获取
    1.2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确立
        1.2.1 信息传播系统的革新————南书房、军机处设立和启动御史制以及密折制度
        1.2.2 信息传播网络的完善——“驿、铺、塘”驿传网络的搭建
        1.2.3 新闻传播与官方出版——“邸报、京报及辕门抄”和以“资治”为目的的刊刻
    1.3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衰落
        1.3.1 驿传的衰落——文报“迟递、私拆和丢失”与政令传达“上下不通”
        1.3.2 大兴文字狱——从“华夷之辨”到“万马齐喑”的局面
        1.3.3 满语的衰落——“国语骑射”的废弃与强大缜密的汉语文
第2章 传播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传播核心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2.1.1 概念的提出与流变
        2.1.2 概念的外延与中国经验
        2.1.3 新时期“非遗”保护体系的完善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2.2.1 “文化、传播、符号”三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2.2.2 传播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能
    2.3 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3.1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况
        2.3.2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实困境与传播路径
第3章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意义的传播载体
    3.1 何谓纪录影像:区别于语言文字的又一种语言
        3.1.1 影像语言符码与意义表征
        3.1.2 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天然交集
    3.2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写历程
        3.2.1 “文以载道”的范畴——服务于政治的新闻纪录片
        3.2.2 “未始即终”的滥觞——关于满族的“民纪片”拍摄计划被迫中断
        3.2.3 “乍暖还寒”的时节——带有人类学色彩的满族调查纪录影像
        3.2.4 纪录时代的“春天”——满族“非遗”纪录影像的多元化发展
    3.3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
        3.3.1 文化空间与情感体验
        3.3.2 “意象”的产生与表达
    3.4 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悖论
        3.4.1 纪录影像的建构性——非绝对客观真实纪录
        3.4.2 “原生”与“再生”的博弈——原真性的缺失
        3.4.3 谁是“他者”?谁是“我者”?——触碰敏感的伦理问题
第4章 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意义的生成与传播
    4.1 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
        4.1.1 媒介仪式化与仪式化传播——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特征
        4.1.2 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动态过程
        4.1.3 仪式与影像同构——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表征形式
    4.2 纪录影像传播的“编码/解码”现象
        4.2.1 含蓄蕴藉、意趣旨规的“深描”表述范式
        4.2.2 纪录影像语言是一个含蓄意指系统
    4.3 纪录影像传播意义的“场域”生成与变迁
        4.3.1 意义生成的四个“场域”
        4.3.2 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场域”变迁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意义的现实转换
    5.1 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数字化催生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5.2 纪录影像传播的社会价值:“互联网+”时代纪录影像传播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5.3 纪录影像传播的文化价值:“一带一路”背景下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战略布局
        5.3.1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赋予时代的意义
        5.3.2 “一带一路”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5.3.3 “一带一路”背景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影像传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附录1: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附录2:满族人口普查统计表
附录3: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影像列表

(6)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园林史研究概述
        1.1.2 当下中国园林史所面临不足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与选题的界定
        1.3.1 时间界定
        1.3.2 空间界定
        1.3.3 园林概念界定
        1.3.4 园林类别界定
    1.4 研究动态
        1.4.1 近代园林的研究
        1.4.2 昆明园林的研究
        1.4.3 研究动态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与重点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昆明自然人文概况及历史沿革
    2.1 昆明概述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气候
        2.1.3 人文关联
    2.2 早期的昆明
    2.3 自开埠时期(1904—1910)
        2.3.1 自开埠概况
        2.3.2 滇越铁路修建及影响
        2.3.3 开埠后的城市转型
    2.4 民国初期(1911—1936)
        2.4.1 城市规划
        2.4.2 建筑风格
        2.4.3 公共娱乐与文教事业
    2.5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2.5.1 城市建设
        2.5.2 金融事业
        2.5.3 文化教育事业
    2.6 内战停滞时期(1946—1949)
        2.6.1 经济衰退
        2.6.2 城市规划停滞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近代园林概述
    3.1 昆明传统园林历史沿革
    3.2 昆明近代园林分类
        3.2.1 昆明近代公共园林
        3.2.2 昆明近代私家园林
        3.2.3 昆明近代寺观园林
        3.2.4 昆明近代宗教园林
        3.2.5 昆明近代校园园林
        3.2.6 昆明近代纪念性景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昆明近代园林个案研究
    4.1 公共园林
        4.1.1 金碧公园
        4.1.2 翠湖公园
        4.1.3 大观公园
        4.1.4 古幢公园
        4.1.5 近日公园
    4.2 私家园林
        4.2.1 城区内的私家花园
        4.2.2 郊野别墅园
    4.3 寺观园林
        4.3.1 水院型寺观园林
        4.3.2 山地型寺观园林
        4.3.3 综合型寺观园林
    4.4 校园园林
        4.4.1 东陆大学
        4.4.2 西南联合大学
    4.5 本章小结
        4.5.1 公共园林
        4.5.2 私家园林
        4.5.3 寺观园林
        4.5.4 校园园林
第五章 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
    5.1 分布特征
        5.1.1 整体分布特征
        5.1.2 各类型园林分布特征
    5.2 园林风格特征
        5.2.1 中式
        5.2.2 西式
        5.2.3 中西合璧式
    5.3 园林要素特征
        5.3.1 叠山
        5.3.2 理水
        5.3.3 建筑
        5.3.4 雕像与纪念性构筑
        5.3.5 植物营造
        5.3.6 楹联匾额
    5.4 园林活动
        5.4.1 社会公共活动
        5.4.2 学术教育活动
        5.4.3 运动康健活动
        5.4.4 市井庙会及宗教活动
        5.4.5 园林周边业态的发展
    5.5 影响因素
        5.5.1 山水城市环境影响
        5.5.2 多元文化影响
        5.5.3 政治权力影响
        5.5.4 西方园林规划理念影响
        5.5.5 江南园林影响
        5.5.6 传统宗教思想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
    6.1 萌芽期(1840-1910)
        6.1.1 清晰的古城池整体景观格局
        6.1.2 寺观园林由盛转衰
        6.1.3 公共园林与学校园林的兴起
    6.2 发展期(1911-1921)
        6.2.1 公共园林发展
        6.2.2 私家园林崛起
        6.2.3 寺观园林短暂复兴
    6.3 繁盛期(1922-1937)
        6.3.1 私家园林繁盛
        6.3.2 公共园林繁盛
        6.3.3 多条风景名胜公路创建
        6.3.4 寺观园林的空间功能转化
    6.4 平稳期(1938-1945)
        6.4.1 小型公共园林建设兴起
        6.4.2 私家园林数量攀升
        6.4.3 战时整体园林空间功能变化
    6.5 衰退期(1946-1949)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昆明近代园林个案研究
        7.1.2 昆明近代园林的特征
        7.1.3 昆明近代园林的演变
    7.2 后续遗产保护的思考
        7.2.1 现存昆明近代园林状况及原因
        7.2.2 后续遗产保护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7)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目标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结论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4.用作喻体的葡萄
        结论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3.石榴的文化意蕴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1)唐诗中的山石榴
        (2)唐诗中的海石榴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2)唐诗的石榴专咏
        ①榴锦、红榴别称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结论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结论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结论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1.昆仑儿的木绵裘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3)生活中的木绵衣
        结论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结论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3.南方的蔗糖交易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结论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1.唐文中的菩提树
        2.唐文中的道树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1.唐诗中的觉树
        2.唐诗中的菩提树
        3.唐诗中的菩提
        4.唐诗中的道树
        5.唐诗中的菩提子
        结论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1.高远林、坚林之称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3.鹤林(鹤树)之称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2)唐诗中的七叶树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1.唐诗中的娑罗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3.唐诗中的“宝树”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结论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三)贝多异名辨析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2.贝多的三花之称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2.唐诗的三花题咏
        3.唐诗的多罗书写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1.唐文中的贝叶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2.唐文中的三花
        3.唐文中的贝多
        4.唐文中的贝树
        结论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迅猛
        1.1.2 我国地质公园普遍存在“重旅游、轻科普”的现象
        1.1.3 科普和旅游相结合是实现公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1.1.4 科普旅游资源是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旅游的基础和前提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
    2.1 相关概念
    2.2 评价方法
        2.2.1 层次分析法(AHP)
        2.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2.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2.4 灰色综合评价法
        2.2.5 共有因子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3.1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分类
    3.2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3.2.1 地质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3.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3.2.3 天象气象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3.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第四章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调查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丹霞地貌的形成
    4.2 科普旅游资源调查
        4.2.1 地质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
        4.2.3 气象天象类科普旅游资源
        4.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 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5.1.1 问卷调查
        5.1.2 实地调查
    5.2 评价结果
        5.2.1 地质遗迹类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5.2.2 生物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5.2.3 天象气象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5.2.4 人文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5.2.5 丹霞山科普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5.3 丹霞山科普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5.3.1 利用特色元素,打造科普旅游品牌
        5.3.2 探究科普产业化途径,加强科普与旅游的维系度和紧密度
        5.3.3 依托高质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高质量科普旅游线路
        5.3.4 充分挖掘科普资源的旅游内涵,提升解说服务的水平和吸引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的范围界定
    二、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价值论衡
    三、学术史回顾
    四、主要论题
    五、研究方法
    六、唐代诗人墓志研究的空间拓展
第一章 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
    第一节 新出大历诗人墓志概览
    第二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交游考索
    第三节 大历诗人群体的交游特征
        一、诗人交游与文人显宦
        二、诗人交游与北人南迁
        三、北人南迁与文人入幕
        四、大历诗人的家族与婚姻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心态
        一、战火纷乱与仕宦选择
        二、仕途忧患与文人心态
    第五节 从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
        一、方镇使府的变革和江南文学的兴盛
        二、文学话语的更替与京城诗风的过渡
第二章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
    第一节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概况
    第二节 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考察
        一、丈夫为亡妻撰志
        二、亲友撰志
        三、自撰墓志
    第三节 诗人鸳鸯墓志中的夫妻关系
        一、妇德妇道的强调
        二、日常生活的叙说
        三、婚姻缔结与婚外关系书写
    第四节 诗人鸳鸯墓志与家族研究
        一、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联姻
        二、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教育
    第五节 诗人鸳鸯墓志的文学意义
        一、鸳鸯墓志与诗人事迹的补充
        二、鸳鸯墓志所见女性诗人
        三、诗人鸳鸯墓志与悼亡诗
第三章 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
    第一节 《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
        一、马挺非马怀素之弟
        二、马挺的仕历
        三、马挺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 《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
        一、蔡希周的家世和事迹
        二、蔡希寂的文学和书法
        三、蔡希逸的行第问题
    第三节 《包陈墓志》与包融事迹
        一、包融之官职
        二、包融之文学世家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
        一、丁仙芝
        二、申堂构
第四章 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
    第一节 《韦瓘墓志》考论
        一、韦瓘墓志释文
        二、韦瓘文学家世发微
        三、韦瓘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交游
        四、韦瓘墓志的科举内涵
        五、韦瓘的仕宦经历
        六、韦瓘与牛李党争
    第二节 《周秦行纪》作者辨证
        一、《周秦行纪》的着录与“韦瓘说”辨析
        二、《周秦行纪》与《周秦行纪论》《牛羊日历》《续牛羊日历》
        三、牛僧孺作《周秦行纪》的可能性
第五章 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
    第一节 《崔尚墓志》考论
        一、《崔尚墓志》释文
        二、崔尚的文学家世
        三、崔尚的仕宦经历
        四、崔尚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往
    第二节 崔尚撰《唐桐柏观碑》考论
        一、《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
        二、《唐桐柏观碑》的书法价值
        三、《唐桐柏观碑》的道教内涵
        四、《唐桐柏观碑》的文学价值
第六章 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
    第一节 新出土《韦元甫墓志》考论
        一、《韦元甫墓志》释文
        二、韦元甫的家世
        三、韦元甫的仕宦经历与交游
        四、墓志撰书者
    第二节 韦元甫与《木兰歌》
        一、《木兰歌》的三种文本
        二、韦元甫撰《木兰歌》辨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出土文献与唐诗研究综述
附录二 唐代诗人墓志编年简表
作者简历

(10)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RMP分析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国家地质公园
        2.1.2 科普旅游
        2.1.3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差异性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RMP分析
    3.1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概述
        3.1.1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
        3.1.2 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3.1.3 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
        3.1.4 北京密云云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3.1.5 北京平谷黄松峪国家地质公园
    3.2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市场分析
        3.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3.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2.3 结论
    3.3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产品分析
第4章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现状
    4.1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取得的成就
        4.1.1 科普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4.1.2 科普旅游设施不断完善
        4.1.3 科普旅游合作得到强化
    4.2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2.1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不力
        4.2.2 科普旅游产品供需失衡
        4.2.3 科普旅游专业人员欠缺
        4.2.4 科普旅游宣传手段单一
第5章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对策
    5.1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原则
        5.1.1 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5.1.2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5.2 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对策
        5.2.1 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建立开发监管机制
        5.2.2 活化科普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5.2.3 培养科普旅游人才,组建专业化导游队伍
        5.2.4 塑造科普旅游形象,创新宣传营销方式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四、河北赤城温泉探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级别旅游景区命名规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影.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 杨杨帆. 浙江大学, 2021
  • [3]玉溪抚仙湖度假区建设的生态审美研究[D]. 李咏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0)
  • [4]矿山废弃地景观更新规划与设计研究[D]. 段绍睿.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D]. 崔莹. 吉林大学, 2019(10)
  • [6]昆明近代园林特征与演变研究(1840-1949年)[D]. 马珂.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8]地质公园科普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D]. 何哲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9]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D]. 杨琼. 浙江大学, 2018(01)
  • [10]北京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D]. 高艳.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河北赤城温泉探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