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离子交换处理含铬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远[1](2014)在《含氟含铬废水及含铬废渣的综合处理处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由于行业类型繁多、生产工艺过程各不相同,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繁多、水质波动幅度大、污染物毒性强、排放量大等特点。因此,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因废水类型和污染物种类不同而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确定最合适的工艺流程,以便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成分复杂,处理难度极大,若得不到妥善处理,难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工业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某工业园区所产生的含氟废水、含铬废水及含铬废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出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现有钙盐混凝沉淀除氟工艺存在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石灰用量大以及污泥量大的问题,对钙盐混凝沉淀法除氟机理和工艺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小试研究。水溶液中溶解性的氟离子浓度与溶液的pH值和Ca2+的浓度有关,钙盐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出水氟离子浓度高于理论计算值的主要原因是受石灰溶解度的限制以及共存阴阳离子的影响。利用加载絮凝工艺处理含氟废水进行中试研究,将沉淀的污泥进行部分回流作为絮凝载体,显著的提高了除氟效果,出水氟离子浓度随污泥回流比的增加而降低。将三氯化铁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对CaF2颗粒的混凝效果,三氯化铁最佳投量范围0.100.20mmol/L,混凝过程中pH值最佳范围为8.08.5,PAM最佳投量范围为13mg/L。最佳工艺参数下进行运行试验,加载絮凝工艺对氟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6.31%、98.00%。化学还原沉淀法是含铬废水的常用处理工艺,对比考察了亚铁Fe(II)和亚硫酸盐S(IV)对六价铬Cr(VI)的氧化还原动力学,pH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归因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存在形态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不同pH值下,不同形态的Cr(VI)和还原剂反应生成与pH值对应的生成物。Fe(II)还原Cr(VI)反应速率方程:-d[Cr(VI)]/dt=kobs[Cr(VI)][Fe(II)],其中表观速率常数lgkobs为pH值的二次函数,满足lgkobs=6.61-3.38pH+0.43pH2(1.5<pH<7.0),亚硫酸盐S(IV)还原Cr(VI)反应分别为Cr(VI)的一级反应,S(IV)的二级反应,反应速率方程如下:-d[Cr(VI)]t/dt=kobs[Cr(VI)]t[S(IV)]t2[H+]0.65,S(IV)还原Cr(VI)反应速率受反应体系pH值影响,表观速率常数与pH满足:lgk=-0.6466pH+6.1498(1.0<pH<5.0),pH值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在酸性条件(pH<4)下,S(IV)还原Cr(VI)反应速率高于Fe(II),而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使用Fe(II)还原Cr(VI)更有利。为了实现含铬废渣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降低和消除铬渣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首先对铬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酸浸出特性进行表征,含铬废渣具有强碱性,主要化学元素组成为CaO、MgO、Al2O3、Cr2O3、SiO2和Fe2O3,占总质量的90%以上。铬渣中总铬和Cr(VI)含量分别为2.28%、0.80%。铬渣中物相组成包括钙铁石(Ca2FeAlO5)、方镁石(MgO)、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水镁石[Mg(OH)2]、羟钙石[Ca(OH)2]和球霰石(CaCO3)。铬渣为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有较大的酸中和能力,铬渣酸中和后pH值只与H+的投加量相关,无机酸阴离子种类对铬渣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产生影响,SO42-能将吸附于无定型金属氧化物上的CrO42-交换出来,增加了铬渣中铬的浸出量。对比考察了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矿渣、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粉煤灰、Ca(OH)2/矿渣、Na2SiO3/矿渣五种胶凝材料对铬渣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对铬渣具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但对六价铬的固定主要为物理包裹,缺乏化学固定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矿渣可以显著的提高对铬的固定效果,矿渣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最佳比例为4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粉煤灰对固化试件抗压强度和毒性浸出均产生不利影响。在对固化试件抗压强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Ca(OH)2/矿渣为铬渣最佳固定材料,固化材料成本最低,且能满足较高铬渣掺量下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Na2SiO39H2O/矿渣体系中Na2SiO39H2O配比的最佳范围为15%25%,当铬渣掺量小于35%时,固化试件抗压强度较高且毒性浸出浓度非常低。铬渣掺量应控制在35%以内。利用Fe(II)湿法还原和Ca(OH)2/矿渣体系稳定固定化铬渣,经过Fe(II)还原后固化体固化效果显著提高,毒性浸出实验总铬浓度较单纯固定时大幅降低,六价铬均未检出。利用实验优化参数对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远优于原有常规处理工艺,总排放口各主要污染物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而且废水处理污泥产量大幅度降低,平均污泥产率比改造前常规工艺降低了39.6%,每吨废水处理运行成本降低了0.71元。最后,对工业园区废渣及污泥处理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采用稳定固定化方法处理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谦,李延,孙平,华新,柏益尧,张炜铭[2](2013)在《含铬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铬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元素,在工业领域应用极广,因此涉铬行业众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境中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形态存在,其中六价铬毒性大,致癌致畸变作用强,其污染源和污染防治技术复杂,是国家重点控制的五大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文章介绍了六价铬污染的特性、污染现状和含六价铬废水不同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应用情况,概述了国内外六价铬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六价铬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左鸣[3](2012)在《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产生的废水具有极大的毒性和危害性。本文以广东清远市某电镀工业园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该电镀工业园废水出水指标COD、Cu2+、Ni2+、CN-、Cr6+均不能稳定达到国家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本课题对其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使其可以在成本投入较低的情况下稳定达标排放。本文设计研发了四套优化工艺。优化工艺(I)——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在酸性废水中投加铁屑,废水的pH值明显上升,产生的Fe(2+)随着原水的酸度的增加而增多。投加铁屑后的酸性废水可以处理含铬废水,同时减少石灰和硫酸亚铁投加量,进而减少污泥产生量。优化工艺(II)——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将原有混合处理改为分流处理,共分为三股废水,分别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和含镍铜废水。采用硫酸亚铁-石灰法去除六价铬离子,投料比m(FeSO47H2O):m(Cr6+)=20:1,初始pH值为34,沉淀pH值为10;采用碱性氯化法去除氰离子,部分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11和3:1,完全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8和10.76:1;采用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镍、铜离子,分三段反应进行:硫酸亚铁破络反应、石灰法沉淀反应、硫化物沉淀反应pH值分别为3、910、10,投料比m(FeSO47H2O):m(Cu2+)、m(FeSO47H2O):m(Ni2+)、m(Na2S9H2O):m(Cu2+)分别为9.72:1、7.68:1、3.8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六价铬、氰、铜、镍离子均稳定达标,去除率达到99%以上,去除效果明显。优化工艺(III)——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AF对CN-、Cu2+和COD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对于有效容积为3L的BAF反应器,最佳进水流量为2L/H,即停留时间为1.5小时,此时,CN-、Cu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0%、50%和60%,在进水CN-、Cu2+和COD不大于1.5mg/L、1mg/L、200mg/L时,可以稳定达标。综合CN-、Cu2+和COD的处理效果,BAF在第14天之后挂膜成功。而对于设计进水量为25m3/h的BAF工程系统,处理效果与实验室研究所得基本一致,同时,漂水投加量从8‰(总的漂水投加量与含氰废水的体积比)降至6‰,硫化钠投加量由2‰(Na2S9H2O投加量与含镍铜废水的体积比)降至0.5‰。达到了既降低成本又使出水有机物COD达标的目的。优化工艺(IV)——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出水达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BAF的放置位置继续减少运行成本。7mg/L为BAF中微生物所能承受的CN-浓度的最高极限值,此时需要投加3‰的漂水,才可以将CN-平均浓度为65mg/L的原水去除到7mg/L左右,经BAF生化处理后,CN-去除率达到65%,出水CN-浓度为2.3mg/L。而在COD达标的情况下,需要投加1.5‰的漂水即可将平均浓度为2.3mg/L的CN-处理后达标排放。即总共只需要4.5‰的漂水,相比优化工艺(III)减少了1.5‰的漂水投加量,而相比优化工艺(II)则减少了3.5‰的漂水成本,将近一半。
李怀[4](2014)在《基于Cr(Ⅲ)回收的制革废水及铬泥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革工业迅速发展、出口创汇的同时,含铬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含铬污泥是含铬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我国制革行业二级出水排放达标以及含铬污泥处理处置难的现实问题,开发高效经济的除铬工艺与回收技术迫在眉睫。本文系统研究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和磁性氧化石墨烯表面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实际应用,以及含铬污泥中铬的浸出和深度回用技术等科学问题,阐明了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吸附机制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工艺优化策略等问题,建立了含铬污泥中铬的深度资源化回用组合工艺,开发了高效经济的深度除铬工艺及铬资源化回用途径,为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拓宽氧化石墨烯产品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范围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共价法成功制备了核–壳磁性氧化石墨烯(Fe3O4@SiO2–GO)。以Fe3O4磁性微球为内核,SiO2为外壳的磁性微球(Fe3O4@SiO2)成功的嫁接在氧化石墨烯表面,负载率为54.45wt%左右。吸附性能研究表明,pH6.0左右时,Fe3O4@SiO2–GO对Cr(III)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动态吸附过程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的化学过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即不均匀表面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量为4.7mg/g;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过程是Fe3O4@SiO2–GO去除Cr(III)的两种主要机制。以磁性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表面离子印迹技术成功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基表面Cr(III)离子印迹材料(Fe3O4@SiO2–GO–IIP)。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动态吸附过程属于颗粒内扩散控制的化学过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即单分子层吸附,饱和吸附量为0.25mg/g;Fe3O4@SiO2–GO–IIP对目标离子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对Cr(III)的吸附选择性是非印迹材料的两倍多;多离子干扰下Fe3O4@SiO2–GO–IIP仍然具有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4mL0.1mol/L HCl连续5次洗脱即可实现吸附体的完全洗脱。考察了蛋白质、油类(以甘油计)、碳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盐等4类污染因素对Fe3O4@SiO2–GO–IIP除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的存在有利于去除效率的增加,油类、无机盐以及碳水化合物对铬的去除效果有抑制,影响程度的顺序为:蛋白质>油类>无机盐>碳水化合物。随着各污染物负荷的增大,铬的去除效率均呈降低趋势;甘油浓度≤60mg/L、无机盐浓度≤80mg/L以及碳水化合物≤750mg/L可保证Fe3O4@SiO2–GO–IIP对Cr(III)的吸附效果。制革废水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油类、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浓度均未达到显著影响离子印迹材料Fe3O4@SiO2–GO–IIP吸附性能的程度。二级出水Fe3O4@SiO2–GO–IIP处理结果表明,在Fe3O4@SiO2–GO–IIP投加量达到4g/L、接触时间为2h的条件下,铬的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铬含量低于0.3mg/L,达到了GB30486–2013排放标准。Fe3O4@SiO2–GO–IIP吸附饱和后,可采用4mL0.1mol/L的HCl洗脱再生,Fe3O4@SiO2–GO–IIP的吸附性能在6次重复利用实验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印迹材料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含铬污泥资源化回用试验表明,含铬污泥酸浸最佳条件为:湿泥为浸出基质,4%H2SO4为浸出酸,含铬污泥投加量为23.55g/L,接触时间为60min和温度为30°C。浸出率可达20.86mg/g,铬回收率达91.8%。酸浸水的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剂浓度为6g/L,吸附效率达80%,以10%的硫酸作为解析剂,洗脱效率达95%以上,可实现IRN77树脂的重复利用。2.5%次氯酸钠的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树脂对酸浸水的吸附效率和连续吸附–解吸附性能,使树脂保持了较好的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能。动态吸附过程属于膜扩散控制的化学过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机制属于吸热的、熵驱动的离子交换。通过本论文研究,建立了二级出水Fe3O4@SiO2–GO–IIP铬回收利用技术;建立了含铬污泥铬的资源化回用体系,有效实现了含铬污泥中资源铬的连续回用。
陈世洋[5](2013)在《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水中铬(Ⅵ)和磷酸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溶性污染物铬(Ⅵ)和磷若超标,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目前对于水中铬(Ⅵ)去除的研究报道绝大多数是针对工业废水中铬(Ⅵ)的去除,而专门针对饮用水中铬(Ⅵ)去除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总磷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而磷酸盐为主要存在形式,对二沉池出水中磷酸盐进行深度处理对于控制总磷排放含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构建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并用于水中铬(Ⅵ)和磷酸盐的去除。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铬(Ⅵ)和磷酸盐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铬(Ⅵ)初始浓度为1.0mg/L,pH值为6.95左右,补偿溶液NaCl浓度为0.1mol/L,原水和补偿溶液进水流量为2.5mL/min,膜两侧溶液搅拌强度为500r/min,水温为25℃时,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的分离去除率为86.4%,相同试验条件下阴离子交换膜对磷酸盐的分离去除率为84.3%。采用Na2SO4作为补偿溶液时,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去除率降低,且其对磷酸盐分离效果的影响较大。不同补偿溶液NaCl浓度条件下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去除率相差不大,但离子通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原水pH值分别为11.0和3.0时,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去除率降低。膜两侧溶液搅拌强度和水温增大时,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效果提高。增加原水进水流量,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去除率降低。二价共存离子SO42-对铬(Ⅵ)和磷酸盐离子竞争作用大于一价共存离子NO3-和Cl-,共存离子浓度越高,离子交换竞争作用越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中原水进水流量和补偿溶液种类分别对铬(Ⅵ)和磷酸盐的分离影响最大,其对分离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在最佳分离运行参数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化学反应池铬(Ⅵ)和磷酸盐富集含量均随原水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铬(Ⅵ)最佳还原剂投加量为FeSO4·7H2O:Cr(Ⅵ)=20:1,可适当过量投加硫酸亚铁,不调节原水pH值。投药量系数增加时,磷酸盐化学沉淀去除效果增加。在3种不同运行方式条件下,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对铬(Ⅵ)和磷酸盐处理水中浓度均小于或接近于相应的水质标准要求。铬(Ⅵ)和磷酸盐离子交换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膜对铬(Ⅵ)和磷酸盐的饱和交换容量分别为1.59mmol/g(干膜)和0.51mmol/g(干膜)。铬(Ⅵ)和磷酸盐离子交换过程均符合颗粒扩散控制(PDC)动力学模型,增加铬(Ⅵ)和磷酸盐初始浓度和温度,离子交换表观速率常数和颗粒扩散系数增大。铬(Ⅵ)和磷酸盐离子从给体池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至化学反应池的迁移交换过程从宏观上可分为3步,膜采用NaCl溶液浸泡预处理和增加补偿Cl-离子浓度,分别促进铬(Ⅵ)和磷酸盐离子的第1步和第3步迁移交换过程,而铬(Ⅵ)和磷酸盐离子第2步迁移交换过程主要取决于交换离子和阴离子交换膜的基本特性。补偿溶液NaCl浓度增加时,阴离子交换膜内铬(Ⅵ)和磷酸盐含量明显降低。两层膜试验中,铬(Ⅵ)含量基本都分布在膜1内,膜2内铬(Ⅵ)含量较少;补偿溶液NaCl浓度较低和较高时,膜内磷酸盐含量的分布由给体池至化学反应池分别呈递增和递减趋势。原水中存在带电胶体颗粒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阴离子交换膜可采用酸碱化学清洗。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分离和去除技术在给水、饮用水源铬(Ⅵ)突发性应急处理以及污水中磷酸盐的处理等方面,尤其在有自然咸水可利用的地区,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辛佳诺[6](2019)在《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的快速迅猛发展,我国工业区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工业区污染治理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电镀园区的电镀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必须进行单独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本项研究主要对NC电镀工业园区综合污水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研究,优选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并进行工艺设计,为该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论文以NC电镀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确定该电镀工业园区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并通过小试试验验证主要处理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研究内容包括综合电镀废水水量、水质的分析与确定;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与分析;主要处理工艺单元的处理效果的实验验证;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运行效果分析与讨论。根据NC电镀工业园区的规划并类比其他电镀工业区,确定处理规模为1200m3/d;根据园区内已有企业水质的实测,并参考其他电镀企业的水质,确定含氰废水CN-=28.65mg/L;含铬废水 Cr6+=35.3mg/L;综合废水总锌=15.8mg/L,总铜=15.64mg/L,总镍=15.71mg/L。出水执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根据该电镀工业园区的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采用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分别预处理,然后与综合废水一起处理的方案。含铬废水预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氧化法,综合废水采用絮凝—沉淀—高效过滤的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氧化除氰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N-含量为28.65mg/L的含氰废水,当二氧化氯与CN-的比为4:1时,CN-的剩余浓度为0.29mg/L,再增加投药量,处理效果提高不明显。还原法除铬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r6+含量为35.26mg/L的含铬废水,当焦亚硫酸钠与Cr6+的比为4:1时,Cr6+的剩余浓度为0.18mg/L,再增加投药量,处理效果提高不明显。综合废水絮凝沉淀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PAM的投加量在1mg/L,PAC投加量为2.5mg/L时,COD的剩余浓度为80mg/L。建成后的试运行结果表明,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分别为:总铬=0.5mg/L、总氰化物(以 CN-计)=0.26mg/L、总镍=0.43mg/L、总铜=0.42mg/L、总锌=1.3mg/L,达到设计出水水质要求。含铬废水预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法,含氰废水预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氧化法,综合废水采用絮凝—沉淀—高效过滤的处理工艺适合NC电镀工业园区废水的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保护当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代立波[7](2015)在《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治理及新型螯合纤维制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重金属水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六价铬是一种具有高度致癌性和氧化性的重金属离子,铬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目前工业中对六价铬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六价铬还原为低毒三价铬,然后以Cr(OH)3沉淀形式除去。此法产生的固体沉淀容易形成新的污染,并且不能实现铬离子的资源回收。因此,针对六价铬废水的处理开发一种操作简单、成本经济的资源化治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离子交换纤维(IEF)是继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其活性位点包括酸性、碱性以及螯合等化学官能团。其中,螯合纤维可以利用结构中含孤对电子的原子(N、O、P、S等)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构成与小分子螯合物类似的稳定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近年来,螯合纤维在深度净化有害物质、痕量元素分离以及有害气体防护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围绕离子交换纤维资源化治理电镀含铬废水以及新型螯合纤维制备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聚丙烯腈基多胺(PAN-TETA)离子交换纤维为基体,考察了PAN-TETA多胺纤维静态吸附六价铬性能。系统研究了纤维型式、六价铬浓度、溶液p H等因素对纤维吸附六价铬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S等手段分析纤维吸附六价铬的过程中特征元素(C、N、O、Cr)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Cl-型PAN-TETA纤维对六价铬的吸附量及再生性能均优于OH-型纤维,且溶液p H为23有利于纤维吸附六价铬。PAN-TETA纤维对六价铬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25.1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通过表面及断面SEM-EDS分析,PAN-TETA纤维表面及内部的胺基均参与了对六价铬吸附,且六价铬分布均匀。PAN-TETA纤维经100次静态循环吸附工业含铬废水,铬离子去除率可达91.0%以上,保持良好的吸附再生性能。(2)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多胺纤维柱吸附六价铬性能。PAN-TETA纤维对六价铬的穿透吸附量及饱和吸附量最高分别可达291.2mg/g、426.3mg/g,并且柱吸附过程Thomas模型(R2>0.9)。硫酸根的存在对PAN-TETA纤维吸附六价铬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纤维上部分的硫酸根可以被溶液中的六价铬取代,最终达到吸附平衡。氢氧化钠溶液可快速、有效的洗脱PAN-TETA纤维中的六价铬,洗脱过程前半段流出液基本呈中性,OH-得到充分利用;后半段流出液呈碱性,含大量可被循环利用的OH-。PAN-TETA纤维经80次再生吸附混合含铬废水,其饱和吸附量为230.1mg/g180.9mg/g,性能较为稳定。PAN-TETA纤维经5次循环吸附镀铬漂洗废水,饱和吸附量可达320mg/g以上,并且纤维循环使用过程中对六价铬的处理能力无明显降低。由此可见,该材料可满足于循环治理含铬废水,尤其适合处理镀铬漂洗废水。(3)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多柱串联吸附-分步洗脱的工艺对镀铬漂洗废水进行处理。PAN-TETA纤维经5次再生吸附镀铬漂洗废水,其饱和吸附量基本在228.4mg/g324.6mg/g范围内波动。延长吸附时间对PAN-TETA纤维中Cr6+、SO42-、Cl-的离子分布有重要影响,可以使纤维中六价铬的离子纯度得到明显提高。经该工艺洗脱、回收的六价铬浓度可达30g/L以上,并且可以回用于电镀行业。(4)以聚丙烯接枝苯乙烯(PP-St)纤维为骨架,经混酸硝化、氯化亚锡还原制得PP-St-NH2功能纤维。硝化反应过程中,混酸比例VH2SO4/VHNO3对硝化增重率的影响最大,反应时间t次之,混酸体积Vmixed acid影响最小,苯环上单硝基取代的转化率接近100%。还原反应过程中,胺基交换容量最高为5.78mmol/g,硝基还原率可达92%以上。制备得到的PP-St-NH2纤维在300℃以下没有发生分解,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以PP-St-NH2功能纤维为基体,分别与氯乙酸钠、亚磷酸、水杨醛反应,得到3种螯合纤维PP-St-IDA、PP-St-PAA、PP-St-SCB,初步考察这三种螯合纤维对Ni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PP-St-NH维分别成功引入亚胺二乙酸、氨基膦酸以及席夫碱螯合结构,氨基转化率可达90%以上。PP-St-IDA、PP-St-PAA、PP-St-SCB螯合纤维对镍离子的静态吸附量最高分别为102.6mg/g、51.6mg/g以及44.1mg/g。在镍离子与钙离子共存体系中,PP-St-IDA、PP-St-PAA、PP-St-SCB纤维对镍离子的吸附选择性为PP-St-IDA>PP-St-PAA≈PP-St-SCB。通过对比实验,PP-St-IDA纤维对镍离子的吸附量及选择性明显优于传统的PAN-COONa纤维,该纤维可望有效用于含镍废水处理及回收。
周栋,高娜,高乐[8](2017)在《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冶金、电镀和制革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铬元素,含铬废水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理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国内外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含铬废水处理的技术走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认为以废治污、联合处理技术开发及技术的工程转化可能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李博[9](2020)在《改性秸秆生物吸附剂制备及其对铬污染废水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工业水平迅速提高,工业生产中大量含铬废水排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吸附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手段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柠檬酸、壳聚糖和Fe3O4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两种吸附材料,通过SEM、XRD、Zeta、FTIR、XPS等手段对其组成、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批量吸附Cr(VI)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MC及SMC吸附Cr(VI)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FTIR和XPS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改性秸秆(MC)孔隙增多,表面含有大量的羧基,MC对Cr(VI)的吸附量是改性前的两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C对Cr(VI)的吸附最佳pH值为3,在80 min达到饱和。MC吸附Cr(VI)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对MC吸附Cr(VI)的过程拟合程度更高,阴离子对MC的吸附过程具有负效应。FTIR分析表明,MC吸附Cr(VI)过程中主要作用机理为配位作用。(2)磁性复合材料(SMC)表面携带正电荷,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具有较强顺磁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MC对Cr(VI)的吸附最佳pH值为3,Cu(II)的存在会降低SMC的吸附能力,在100 min吸附接近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SMC吸附Cr(VI)的过程拟合效果更好,Freundlich更适合描述SMC对Cr(VI)的吸附过程,温度升高,吸附能力增强。吸附为自发吸热反应,FTIR和XPS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作用基团为羧基、羟基和氨基等,主要为配位和静电吸附,部分Cr(VI)还原为Cr(III)。解吸再生试验表明在100 mL 0.2 mol·L-11 NaOH溶液中,解吸400 min左右,2 g SMC再生率达到80%。
范力,张建强,程新,刘伟,夏明芳,王志良[10](2009)在《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目前含铬废水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认为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是效果较佳的处理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用于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在处理含铬废水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今后发展应加强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二、应用离子交换处理含铬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离子交换处理含铬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氟含铬废水及含铬废渣的综合处理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含氟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
1.2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吸附法 |
1.2.3 电絮凝法 |
1.3 含铬废水的产生及危害 |
1.4 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电解法 |
1.4.4 生物法 |
1.5 含铬废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干法解毒 |
1.5.2 湿法解毒 |
1.5.3 微生物解毒 |
1.5.4 稳定化/固定化 |
1.5.5 综合利用 |
1.6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1 背景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化学试剂 |
2.1.2 硅酸盐胶凝材料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钙盐混凝沉淀实验 |
2.2.2 加载絮凝中试试验 |
2.2.3 水溶液中Fe(II)/Cr(VI)氧化还原实验 |
2.2.4 水溶液中Na_2SO_3/Cr(VI)氧化还原实验 |
2.2.5 铬渣的酸浸出实验 |
2.2.6 铬渣固定化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F-的测定 |
2.3.2 铬渣pH值的测定 |
2.3.3 Cr(VI)的测定 |
2.3.4 总铬的测定 |
2.3.5 毒性浸出分析 |
2.3.6 化学元素组成分析 |
2.3.7 物相分析 |
2.3.8 扫描电镜分析 |
2.3.9 热重分析 |
2.3.10 红外分析 |
第3章 加载絮凝处理含氟废水的效能 |
3.1 引言 |
3.2 钙盐沉淀法除氟原理 |
3.3 混凝沉淀处理含氟废水的效能 |
3.3.1 混凝剂种类对除氟除浊效果的影响 |
3.3.2 最佳混凝pH范围的确定 |
3.3.3 投加PAM对混凝除氟除浊效果的影响 |
3.3.4 混凝沉淀法除氟除浊作用机理分析 |
3.4 加载絮凝工艺处理含氟废水的中试研究 |
3.4.1 中试运行原水水质条件 |
3.4.2 化学反应池pH值的影响 |
3.4.3 污泥回流比的影响 |
3.4.4 混凝沉淀去除CaF_2 |
3.4.5 最优化工艺参数运行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水溶液中Cr的形态分布 |
4.3 Fe(II)与Cr(VI)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4.4 亚硫酸盐与Cr(VI)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
4.4.1 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及动力学 |
4.4.2 反应级数的确定 |
4.5 Fe(II)与亚硫酸盐还原Cr(VI)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铬废渣物化性质表征及酸浸出特性 |
5.1 引言 |
5.2 铬渣物化性质表征 |
5.2.1 pH值测定 |
5.2.2 化学组成分析 |
5.2.3 物相组成分析 |
5.2.4 红外分析 |
5.2.5 热重分析 |
5.2.6 铬渣SEM分析 |
5.3 铬渣酸浸出特性 |
5.3.1 浸出毒性实验 |
5.3.2 铬渣的酸中和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铬废渣的稳定化与固定化 |
6.1 引言 |
6.2 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定含铬废渣的效果 |
6.2.1 单独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定含铬废渣的效果 |
6.2.2 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矿渣固定含铬废渣的效果 |
6.2.3 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粉煤灰固定含铬废渣的效果 |
6.3 碱激发矿渣对含铬废渣的固定效能 |
6.3.1 Ca(OH)_2/矿渣体系固定含铬废渣 |
6.3.2 Na_2SiO_3/矿渣体系固定含铬废渣 |
6.4 硅酸盐固定材料的优选 |
6.5 Fe(II)还原/Ca(OH)_2激发矿渣稳定固定化的效能 |
6.5.1 铬渣掺加量的影响 |
6.5.2 酸投量的影响 |
6.5.3 Fe(II)投量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工业园区废水废渣综合处理处置 |
7.1 引言 |
7.2 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改造 |
7.2.1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方案 |
7.2.2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前后处理效能对比 |
7.2.3 经济效益分析 |
7.3 工业园区废渣处理处置方案 |
7.3.1 处理工艺流程 |
7.3.2 经济效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含铬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铬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毒性 |
2 含铬废水的传统处理方法 |
2.1 化学沉淀法 |
2.2 吸附法 |
2.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2.4 电解法 |
3 含铬废水处理新方法 |
3.1 膜处理法 |
3.1.1 反渗透技术 |
3.1.2 电渗析技术 |
3.1.3 液膜法 |
3.2 光催化法 |
3.3 生物修复技术 |
4 总结 |
(3)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电镀行业及其废水处理现状 |
1.2 电镀废水的来源、特性、分类及危害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特性 |
1.2.3 电镀废水的分类 |
1.2.4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3 电镀废水达标排放指标与标准 |
1.3.1 水质指标 |
1.3.2 水质标准 |
1.4 电镀废水传统处理方法——物理化学法 |
1.4.1 含氰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2 含铬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3 含铜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4 含镍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4.5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5 电镀废水新型处理方法——生物处理 |
1.5.1 生物处理法基本原理及特点 |
1.5.2 含氰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3 含铬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4 含镍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5 含铜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6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 |
1.6 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1 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
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主要构筑物与设备参数 |
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5 检测项目和测试分析方法 |
2.6 试验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 |
引言 |
3.1 试验方法与原理 |
3.2 试验水质 |
3.3 试探性试验 |
3.4 系统性试验 |
3.4.1 pH 值和 Fe~(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3.4.2 铬离子的去除对比试验 |
3.5 工程适用性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1 电镀工艺园污水处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1.1 原有工艺流程图 |
4.1.2 原有工艺说明 |
4.2 铬离子去除试验研究 |
4.2.1 硫酸亚铁还原 Cr~(6+)机理 |
4.2.2 试验水质 |
4.2.3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 Cr~(6+)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4 不同阶段 pH 值对除铬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5 铬离子去除试验总结 |
4.3 破氰试验研究 |
4.3.1 碱性氯化机理 |
4.3.2 试验水质 |
4.3.3 漂水投加量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pH 值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6 破氰试验研究总结 |
4.4 镍、铜离子的去除试验研究 |
4.4.1 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机理 |
4.4.2 试验水质 |
4.4.3 pH 值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4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5 Na_2S 9H_2O 投加量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6 镍、铜离子去除试验研究总结 |
4.5 优化工艺(Ⅱ)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5.1 工艺流程图 |
4.5.2 工艺说明 |
4.6 优化工艺(Ⅱ)工程实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装置 |
5.2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
5.3 试验水质 |
5.4 最佳进水流量的确定 |
5.4.1 不同进水流量对 CN~-去除的影响 |
5.4.2 不同进水流量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5.4.3 不同进水流量对 Cu~(2+)、Ni~(2+)、Cr~(6+)去除的影响 |
5.5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的污染物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1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OD 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2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N~-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3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u~2+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6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试验总结 |
5.7 优化工艺(Ⅲ)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5.7.1 工艺流程图 |
5.7.2 工艺说明 |
5.8 优化工艺(Ⅲ)工程实践 |
5.9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 |
引言 |
6.1 BAF 对不同浓度进水中的 CN~-去除效果研究 |
6.2 在 COD 达标的情况下漂水投加量对破氰的影响 |
6.3 曝气生物滤池放置位置试验总结 |
6.4 优化工艺(Ⅳ)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6.4.1 工艺流程图 |
6.4.2 工艺说明 |
6.5 优化工艺(Ⅳ)工程实践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Cr(Ⅲ)回收的制革废水及铬泥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含铬废水及含铬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
1.2.1 含铬废水处理技术 |
1.2.2 含铬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
1.2.3 存在问题及分析 |
1.3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相关技术 |
1.3.1 氧化石墨烯 |
1.3.2 磁性氧化石墨烯 |
1.3.3 分子印迹材料 |
1.4 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
1.4.1 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问题 |
1.4.2 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问题 |
1.4.3 分子印迹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问题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离子交换实验系统 |
2.1.2 非磁性材料制备 |
2.1.3 磁性材料制备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制备 |
2.2.2 工艺流程 |
2.3 试验废水及污泥 |
2.3.1 试验废水 |
2.3.2 试验污泥 |
2.4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
2.4.1 主要仪器设备 |
2.4.2 实验试剂 |
2.5 分析项目与石墨烯材料的表征 |
2.5.1 常规分析项目与方法 |
2.5.2 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分析与表征 |
第3章 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性氧化石墨烯表面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2.2 Fe_3O_4微球的制备与水性磁流体改性 |
3.2.3 Fe_3O_4@SiO_2核壳微球的制备与表面氨基化 |
3.2.4 Fe_3O_4@SiO_2–GO的共价合成 |
3.2.5 Fe_3O_4@SiO_2–GO–PEI的制备 |
3.2.6 Cr(III)离子印迹纳米膜的制备 |
3.3 磁性氧化石墨烯表面铬离子印迹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3.3.1 Fe_3O_4@SiO_2–GO的表征与分析 |
3.3.2 Fe_3O_4@SiO_2–GO–IIP的表征与分析 |
3.4 磁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3.4.1 Fe_3O_4@SiO_2–GO的吸附特征分析 |
3.4.2 pH和 Fe_3O_4@SiO_2–GO剂量对Cr(III)吸附的影响 |
3.4.3 Fe_3O_4@SiO_2–GO的吸附机制 |
3.5 磁性氧化石墨烯表面铬离子印迹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3.5.1 Fe_3O_4@SiO_2–GO–IIP的吸附特征分析 |
3.5.2 pH对 Fe_3O_4@SiO_2–GO–IIP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3 Fe_3O_4@SiO_2–GO–IIP的吸附选择性 |
3.6 铬离子的解析及 Fe_3O_4@SiO_2–GO–IIP的重复利用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Fe_3O_4@SiO_2–GO–IIP印迹材料对制革废水的深度处理 |
4.1 引言 |
4.2 典型污染物对 Fe_3O_4@SiO_2–GO–IIP吸附性能的影响 |
4.2.1 试验水质分析及配制原则 |
4.2.2 正交试验设计 |
4.2.3 典型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
4.3 典型污染物的允许负荷研究 |
4.3.1 污染物的负荷 |
4.3.2 污染物影响程度的预测模型 |
4.4 Fe_3O_4@SiO_2–GO–IIP对实际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与评价 |
4.4.1 二级出水水质特征分析 |
4.4.2 印迹材料的投配剂量与除铬效果 |
4.4.3 印迹材料的重复利用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铬鞣废水化学污泥的铬回收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铬污泥酸浸条件及优化 |
5.2.1 酸浸剂的优化 |
5.2.2 酸浸条件的优化 |
5.3 酸浸液中铬的静态吸附特征与洗脱 |
5.3.1 IRN77树脂对Cr(III)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
5.3.2 IRN77树脂对Cr(III)的吸附等温线和热力学特征 |
5.3.3 pH和吸附剂剂量对铬吸附的影响 |
5.3.4 铬的酸洗脱 |
5.4 酸浸液中铬的动态吸附与回收工艺研究 |
5.4.1 酸浸液铬浓度和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2 吸附剂的循环使用及铬吸附效能 |
5.4.3 含铬污泥铬鞣剂回收工艺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水中铬(Ⅵ)和磷酸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铬(Ⅵ)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技术 |
1.1.1 铬(Ⅵ)污染现状及其主要来源 |
1.1.2 铬(Ⅵ)污染的危害 |
1.1.3 铬(Ⅵ)污染的处理技术 |
1.2 磷污染现状及其处理技术 |
1.2.1 磷污染现状及其主要来源 |
1.2.2 磷污染的危害 |
1.2.3 磷污染的处理技术 |
1.3 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
1.3.1 离子交换膜概述 |
1.3.2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
1.3.3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参数 |
1.3.4 离子交换膜的应用 |
1.4 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及其机理 |
1.4.1 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 |
1.4.2 离子交换机理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3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的构建及运行 |
2.3 试验分析方法 |
2.3.1 阴离子交换膜的分离去除率 |
2.3.2 离子交换膜通量 |
2.3.3 膜内铬(Ⅵ)和磷酸盐含量 |
第3章 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铬(Ⅵ)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
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3.1.1 试验方案 |
3.1.2 检测方法 |
3.2 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铬(Ⅵ)的影响因素研究 |
3.2.1 补偿溶液种类的影响 |
3.2.2 补偿溶液 NaCl 浓度的影响 |
3.2.3 原水 pH 值的影响 |
3.2.4 搅拌强度的影响 |
3.2.5 水温的影响 |
3.2.6 原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
3.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3 铬(Ⅵ)最佳分离运行参数的确定 |
3.3.1 阴离子交换膜分离铬(Ⅵ)的正交优化试验 |
3.3.2 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
3.4 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铬(Ⅵ)的运行效果 |
3.4.1 化学反应池中铬(Ⅵ)浓度的富集 |
3.4.2 铬(Ⅵ)化学还原沉淀条件的确定 |
3.4.3 不同运行方式条件下铬(Ⅵ)的去除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磷酸盐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
4.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4.1.1 试验方案 |
4.1.2 检测方法 |
4.2 阴离子交换膜分离磷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1 补偿溶液种类的影响 |
4.2.2 补偿溶液 NaCl 浓度的影响 |
4.2.3 原水 pH 值的影响 |
4.2.4 搅拌强度的影响 |
4.2.5 水温的影响 |
4.2.6 原水进水流量的影响 |
4.2.7 共存物的影响 |
4.3 磷酸盐最佳分离运行参数的确定 |
4.3.1 阴离子交换膜分离磷酸盐的正交优化试验 |
4.3.2 正交试验数据的方差分析 |
4.4 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磷酸盐的运行效果 |
4.4.1 化学反应池中磷酸盐浓度的富集 |
4.4.2 磷酸盐化学沉淀条件的确定 |
4.4.3 不同运行方式条件下磷酸盐的去除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铬(Ⅵ)和磷酸盐离子交换动力学与机理以及膜污染研究 |
5.1 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 |
5.1.1 离子交换过程 |
5.1.2 铬(Ⅵ)离子交换动力学 |
5.1.3 磷酸盐离子交换动力学 |
5.2 铬(Ⅵ)和磷酸盐离子交换机理研究 |
5.2.1 阴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
5.2.2 离子交换过程控制步骤的判断 |
5.2.3 铬(Ⅵ)和磷酸盐离子迁移交换过程 |
5.2.4 膜内铬(Ⅵ)和磷酸盐含量和分布 |
5.3 离子交换膜污染与清洗 |
5.3.1 离子交换膜污染 |
5.3.2 离子交换膜清洗与再生 |
5.3.3 原水经砂滤处理后磷酸盐的分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专利和专著) |
(6)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课题所依托的实际工程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化学法的研究现状 |
1.2.2 电解法的研究现状 |
1.2.3 离子交换法的研究现状 |
1.2.4 膜分离的研究现状 |
1.3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
1.3.1 化学法的应用现状 |
1.3.2 电解法的应用现状 |
1.3.3 离子交换法的应用现状 |
1.3.4 膜分离法的应用现状 |
1.4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研究现状 |
1.4.2 电镀污泥资源化研究现状 |
1.4.3 等离子技术处理电镀污泥研究现状 |
1.5 电镀污泥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
1.5.1 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应用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水质分析及处理规模确定 |
2.1 项目概况与自然条件 |
2.2 电镀废水及污泥处理量的确定 |
2.2.1 通过调查和园区规划确定处理规模 |
2.2.2 相似企业的类比结果 |
2.2.3 电镀污泥处理规模 |
2.3 进、出水水质要求 |
2.3.1 实测电镀废水水质 |
2.3.2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
2.3.3 电镀工业园进出水水质确定及处理程度 |
2.4 小结 |
3 电镀废水及污泥处理工艺分析及确定 |
3.1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3.2 四种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分析与比较 |
3.2.1 以化学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
3.2.2 以电解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
3.2.3 以离子交换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
3.2.4 以膜分离法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
3.2.5 电镀废水四种方案比较 |
3.3 电镀污泥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3.4 三种电镀污泥处理工艺方案的技术比较 |
3.4.1 以浓缩脱水工艺处理电镀污泥工艺的方案 |
3.4.2 以资源化技术处理电镀污泥工艺的方案 |
3.4.3 以等离子体裂解焚烧技术为处理工艺的方案 |
3.4.4 三种方案比较 |
3.5 处理工艺的方案设计及最终处理工艺的确定 |
3.5.1 工艺流程图 |
3.5.2 工艺流程说明 |
3.6 小结 |
4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
4.1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 |
4.1.1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4.2 碱性氯化法处理含氰废水的效果 |
4.2.1 不同氧化剂对含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二氧化氯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含氰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计算 |
4.3.1 含氰废水调节池 |
4.3.2 破氰池 |
4.4 投药量计算 |
4.4.1 碱(NaOH)量计算 |
4.4.2 氧化剂(ClO_2)量计算 |
4.5 小结 |
5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
5.1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的实验验证 |
5.1.1 实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5.2 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效果 |
5.2.1 还原剂及投加比的选择 |
5.2.2 不同加药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3 含铬废水调节池和还原槽设计计算 |
5.3.1. 含铬废水调节池 |
5.3.2 还原槽 |
5.4 投药量计算 |
5.4.1 酸(H_2SO_4)量计算 |
5.4.2 还原剂(Na_2S_2O_5)量计算 |
5.5 小结 |
6 混凝效果的实验验证及设计计算 |
6.1 混凝效果的实验验证 |
6.1.1 PAM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1.2 PAC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 穿孔旋流絮凝池的设计 |
6.2.1 已知条件及基本要求 |
6.2.2 絮凝池尺寸计算 |
6.2.3 污泥斗尺寸计算 |
6.2.4 孔口尺寸 |
6.2.5 水头损失 |
6.2.6 GT值 |
6.2.7 旋流絮凝沉淀池设计参数 |
6.3 沉淀池的设计 |
6.3.1 现有条件及设计要求 |
6.3.2 沉淀池面积 |
6.3.3 池体高度H |
6.3.4 复核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
6.3.5 集水系统 |
6.3.6 配水槽 |
6.3.7 存泥斗 |
6.4 小结 |
7 电镀废水厂的PLC优化设计 |
7.1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的设计思路 |
7.1.1 对计算机检测系统的主要诉求 |
7.2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设计的过程 |
7.2.1 系统描述及流程图 |
7.2.2 组态设计 |
7.2.3 控制方式及控制过程 |
7.2.4 仪表系统 |
7.3 工艺流程图 |
7.4 废水处理控制系统PLC的配置 |
7.5 小结 |
8 运行效果分析 |
8.1 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分析 |
8.2 有机物去除效果分析 |
8.3 小结 |
9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治理及新型螯合纤维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离子交换纤维研究进展 |
1.2.1 离子交换纤维概述 |
1.2.2 离子交换纤维的分类 |
1.2.3 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
1.3 含铬电镀废水治理研究进展 |
1.3.1 铬及含铬废水概述 |
1.3.2 含铬废水治理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聚丙烯腈基多胺纤维资源化治理含铬废水研究 |
1.5.2 聚丙烯基螯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 PAN-TETA多胺纤维静态吸附Cr(VI)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3 PAN-TETA多胺纤维交换容量的测定 |
2.2.4 溶液中六价铬的测定 |
2.2.5 纤维型式的影响 |
2.2.6 溶液pH的影响 |
2.2.7 纤维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
2.2.8 纤维对含铬废水的吸附与再生 |
2.2.9 纤维结构及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型式的影响 |
2.3.2 溶液pH的影响 |
2.3.3 六价铬浓度的影响 |
2.3.4 溶液温度的影响 |
2.3.5 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性能对比 |
2.3.6 PAN-TETA纤维处理工业含铬废水实验 |
2.3.7 PAN-TETA纤维SEM-EDS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PAN-TETA多胺纤维柱吸附Cr(VI)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2 PAN-TETA纤维柱吸附六价铬实验 |
3.2.3 柱吸附模型 |
3.2.4 纤维型式的影响 |
3.2.5 转型液用量的考察 |
3.2.6 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型式的影响 |
3.3.2 转型液用量的考察 |
3.3.3 六价铬浓度的影响 |
3.3.4 流速的影响 |
3.3.5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3.6 洗脱液浓度的影响 |
3.3.7 离子交换纤维柱吸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PAN-TETA多胺纤维处理含铬废水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2.2 PAN-TETA纤维柱吸附含铬废水实验 |
4.2.3 多柱串联吸附-分步洗脱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混合含铬废水处理实验 |
4.3.2 镀铬漂洗废水处理实验 |
4.3.3 多柱串联吸附-分步洗脱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5 PP-St-NH2功能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3 PP-St-NH2纤维的制备 |
5.2.4 PP-St-NH2纤维交换容量测定 |
5.2.5 纤维结构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St-NO2纤维的制备 |
5.3.2 PP-St-NH2纤维的制备 |
5.3.3 纤维结构及性质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PP基螯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2.2 PP基螯合纤维的制备 |
6.2.3 螯合纤维静态吸附Ni2+研究 |
6.2.4 螯合纤维对Ni2+柱吸附选择性能 |
6.2.5 纤维结构分析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P-St-IDA纤维的制备 |
6.3.2 PP-St-PAA纤维的制备 |
6.3.3 PP-St-SCB纤维的制备 |
6.3.4 纤维结构及性质表征 |
6.3.5 螯合纤维静态吸附选择性 |
6.3.6 螯合纤维柱吸附选择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处理技术 |
1.1 反渗透法 |
1.2 离子交换法 |
1.3 电渗析法 |
1.4 吸附法 |
2 化学处理技术 |
2.1 化学还原沉淀法 |
2.2 铁氧体法 |
2.3 电解法 |
3 生物处理技术 |
3.1 生物吸附法 |
3.2 生物絮凝剂法 |
4 技术展望 |
(9)改性秸秆生物吸附剂制备及其对铬污染废水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铬污染来源及危害 |
1.2.1 来源 |
1.2.2 危害 |
1.3 重金属Cr(VI)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
1.3.1 氧化还原沉淀法 |
1.3.2 钡盐法 |
1.3.3 铁氧体法 |
1.3.4 离子交换法 |
1.3.5 电解法 |
1.3.6 电渗析法 |
1.3.7 膜分离法 |
1.3.8 生物法 |
1.4 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
1.4.1 物理吸附 |
1.4.2 化学吸附 |
1.5 我国农业副产物秸秆回收利用现状 |
1.5.1 秸秆资源产量 |
1.5.2 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 |
1.5.3 常见的生物质吸附剂种类 |
1.6 生物质结构和改性研究 |
1.6.1 生物质的结构 |
1.6.2 吸附剂的改性研究 |
1.6.3 柠檬酸改性吸附材料应用现状 |
1.6.4 生物质吸附剂的固定化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吸附实验 |
2.2.2 Cr(VI)溶液的配制及检测方法 |
2.3 材料的表征 |
2.3.1 BET比表面积分析 |
2.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6 表面电动电位(Zeta)分析 |
3 柠檬酸改性秸秆对铬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柠檬酸改性玉米秸秆制备 |
3.2 改性秸秆表面理化性质表征 |
3.2.1 秸秆改性结果的测定 |
3.2.2 BET分析结果 |
3.2.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 |
3.2.4 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 |
3.2.5 改性前后秸秆对Cr(VI)的吸附试验 |
3.3 柠檬酸改性秸秆MC吸附Cr(VI)影响因素探究 |
3.3.1 不同pH值对MC吸附影响试验 |
3.3.2 不同浓度的Cr(VI)对MC吸附影响试验 |
3.3.3 不同投加量对MC吸附影响试验 |
3.3.4 不同阴离子强度对MC吸附影响试验 |
3.4 柠檬酸改性秸秆吸附Cr(VI)吸附机理的探究 |
3.4.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3.4.2 吸附等温线试验 |
3.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吸附铬的研究 |
4.1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制备 |
4.1.1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
4.1.2 材料制备 |
4.2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表征 |
4.2.1 SMC含水率的测定 |
4.2.2 Zeta表面电位分析 |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2.4 顺磁性试验 |
4.2.5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3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吸附Cr(VI)影响因素探究 |
4.3.1 不同pH值对SMC吸附影响试验 |
4.3.2 不同浓度的Cr(VI)对SMC吸附影响试验 |
4.3.3 不同投加量对SMC吸附影响试验 |
4.3.4 不同pH条件下Cu(II)存在对SMC吸附影响试验 |
4.4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吸附Cr(VI)吸附机理的探究 |
4.4.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4.2 吸附等温线试验 |
4.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4.5 磁性壳聚糖改性秸秆解吸再生试验 |
4.5.1 解吸剂种类影响试验 |
4.5.2 解吸剂浓度影响试验 |
4.5.3 解吸时间影响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铬废水的治理技术 |
1.1 化学还原沉淀法 |
1.2 吸附法 |
1.3 电解法 |
1.4 离子交换法 |
1.5 膜分离法 |
1.6 生物法 |
2 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
3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
4 研究展望 |
四、应用离子交换处理含铬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氟含铬废水及含铬废渣的综合处理处置研究[D]. 王斌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2]含铬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J]. 王谦,李延,孙平,华新,柏益尧,张炜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2)
- [3]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左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4]基于Cr(Ⅲ)回收的制革废水及铬泥处理技术研究[D]. 李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 [5]离子交换膜化学反应器去除水中铬(Ⅵ)和磷酸盐的研究[D]. 陈世洋. 湖南大学, 2013(09)
- [6]NC电镀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自动控制[D]. 辛佳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电镀含铬废水资源化治理及新型螯合纤维制备研究[D]. 代立波. 郑州大学, 2015(10)
- [8]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周栋,高娜,高乐. 中国冶金, 2017(01)
- [9]改性秸秆生物吸附剂制备及其对铬污染废水的吸附研究[D]. 李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10]离子交换法及吸附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进展[J]. 范力,张建强,程新,刘伟,夏明芳,王志良. 水处理技术,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