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治法探析

《内经》治法探析

一、试析《内经》论治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炎,陈瑞,梁凤霞[1](2021)在《“意志”的内涵与调治思路探讨》文中提出意志的内涵丰富并具有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及其文献关于意志的论述与认识,通过总结分析意志的内涵,如意志之本为"神",其舍为脾肾,其用为调控生命活动,其稳态为"和",认为临床实践过程中,从治"神"、调形、形神同治等三个方面着手调治:注重治神,充分发挥意志的调控作用;强调调形,为意志活动提供良好的脏腑生理基础;形神同治,重在"和"意志。如此使意志达到"和"态,充分发挥其调控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调控作用应用于预防、治疗及其管理精神心理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促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并为临床预防、治疗及管理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黄友泽[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记录的病案,归纳辨治规律,探讨张锡纯医学理论及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对书中医案成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学技术.一、频数(Frequency)计算元素频次;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关联技术,计算各元素的关联系数,按系数大小排列,比较关联强度,显示规律;三、阶层式分群类聚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Dendrograms),显示药物分群类聚。分析证与症,证与药、症与药、药与药的关联规律;证为证候,症为身体出现的状况,分为脉象、舌象、大小便、气血寒热、脾胃肠、肺呼吸、胸腹肝胆肾、肢体状态、心脑精神、与脏腑虚实(中医概念)。结果:纳入研究统计的证候类别44项,其内各元素频次共934次,病症类别15项316种,其内各类元素频次共7294次。频数分析,以脉象右与左的频数最大,百分率分别为21.1%与21.0%,之后依次为气血寒热10.7%,脾胃7.5%,大便7.3%,肺呼吸6.6%,心脑精神5.7%,肢体5.1%,脏腑虚实4.7%,舌象4.4%,胸腹(肝胆肾)2.8%,占最小频次率是小便1.7%、寸脉0.8%、关脉0.3%,尺脉0.4%;显示张氏辨证,以脉诊为主,并参合其他各种因素。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频次最高前八类病证,累计率53%,依次为: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痢疾、血证、痰证、痹证,进行关联规律分析,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外感发热证关联规律,分析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伏气乘虚入少阴;外感风寒证关联规律,分析伤寒病理,肺喘病理,外寒内热,伤寒与温病异同。虚劳证关联规律,分析心郁伤脾,脾胃不和,血痹血瘀,肾阴亏损,气虚气脱,脾肺阴虚,阴阳两虚;咳嗽证关联规律,分析虚劳肺肾亏虚,温病原因,伤寒原因;痢疾证关联规律,分析外感内伤,肝肺蕴热,寒迫内热;血证关联规律,分析肺心肝咳嗽,脾胃受伤吐血,气陷咳血,气陷二便下血;关联规律比较,分析吐血,大便出血,小便出血;痰证关联规律,分析心肺阳虚,心肾交病,肾虚;痹证关联规律,分析脾胃虚弱,肝受损伤,肝肾虚弱。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分析气陷,气虚,气逆,气郁,气脱。气陷关联规律,分析呼吸胸满闷,神昏怔忡,短气辨别,脉象微弱,气陷变化;气虚关联规律,分析血虚气虚,脉数脉弱,胃气虚弱,阳虚,伤肝,气陷,因病,血瘀,久病;气逆关联规律,分析肺金虚弱,胃热胃寒,胃气不下,肝胆气逆;气郁关联规律,分析肝气郁结,脉象沉弦,胃气不降,胁疼,精神昏愦,血瘀气郁,肺喘;气脱关联规律,分析上脱下脱外脱虚脱,阴阳不相维系,邪盛肝肾亏虚,血脱;寒热关联规律,分析发热,寒热往来,阳虚,阴虚。关联系数分析,显示不同程度中至强关联规律,探讨张氏辨证论治观点,分析脉象数,弦,有力,洪。脉数关联规律,主实分析寒束热陷,阴虚腑实,主虚分析虚劳,内伤,血虚,阴虚,肾虚,气虚;脉弦关联规律,分析肝胆有热,火盛阴亏,火衰有寒,气血两亏,肝火胃热,肝脉挟风,疼;脉有力关联规律,分析脉力度,脉力度真假,脉由心主导,白虎汤证;脉洪关联规律,分析胃腑实热,假热真寒,上盛下虚,温病,实热心火;脉浮关联规律,分析阴阳气血肝肾虚,太阳阳明少阳经;关联规律及分析脉象上盛下虚,重按不实。药物运用研究,共279种类5864药次,以关联系数区分,药对为0.9以上,特强配伍0.7-0.89,强配伍0.6-0.69,常用配伍0.5-0.59;分析高频次二十种药物,在病证频次二十以上,使用的关联规律、剂量及分布。高频次药物,前二十种依次序为:甘草、山药、白芍、石膏、党参、知母、代赭石、玄参、黄芪、生地黄、山茱萸、龙骨、当归、牡蛎、连翘、半夏、白术、柴胡、没药、天花粉(药对龙骨-牡蛎,乳香-没药)。病证频次二十以上,共十四项,依次序为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痢疾、血证、痰证、痹证、痧疹、喘证、痿证、头疼、泄泻、痞满。联规律分析关特强配对药物,张氏常用药对:三棱-莪术,海螵蛸-茜草,升麻-桔梗,红花-桃仁;强配伍药对药团:白头翁-秦皮,地榆-秦皮,肉苁蓉-柿霜,天冬代-赭石,五味子-细辛,生姜-大枣,杏仁-五味子,公丁香-胡椒,牛蒡子-川贝母,麦芽-白芍-茵陈。阶层式分群类聚(Hierarchical Clustering)药物分类,分析六十种高频次药物:第一组[干姜-附子]。第二组[党参-麦冬]-[[[[天冬-麦芽]-沙参]-玄参]-[山药-生地黄]]-[甘草-白芍]]。第三组[厚朴-茯苓]-[[生姜-桂枝]-柴胡]。第四组[[大黄-芒硝]-[朱砂[竹茹]]-[[滑石-茅根]-粳米]-[[薄荷-蝉蜕]-羚羊角]。第五组[麻黄-杏仁]-半夏。第六组[[[枸杞子-鸡内金]-山茱萸]-牛膝]-[[龙骨-牡蛎]-柏子仁]]-[[代赭石-苏子]-茵陈]。第七组[龙眼肉-熟地黄]-[[桔梗-升麻]-[没药-乳香]-丹参]-[[黄芪-当归]-白术]。第八组[[三七-天花粉]-[知母-龙胆草]]-[[牛蒡子-川贝母]-瓜蒌仁]-[[石膏-阿斯匹林]-连翘]。张锡纯药物配伍运用原则:必需熟谙药物,生用为主,炮制慎用,寻求方药精练,善于七情配伍-相须、相使,避免相恶、相反,对效药物运用-相畏、相杀-寒热、补破、润燥、通涩、散涩,以求发挥最大功能效用;研究分析医案内药物味数以及一味药剂量与频次,显示张氏单行原则,专效专用,以实效为用,不拘份量的思想。总结:数据挖掘分析《医学衷中参西录》,揭示张氏医学的辨治规律;从现代医学科学角度综合理解张氏“气”的理论,大气宗气观念,气与肝之间关系,在生理学的解析。综合张氏的脉诊观点:脉与诊,脉与心肺脾,脉与气-元气虚极、脾胃真气泄、气血两亏、阴分亏虚、肝火冲胃;左脉与右脉-外感内伤、肝左脾右、左右参照。张氏的中西医学思想,在病证、诊断及用药方面,对现代中医药具启发性影响。研究归纳张氏医学,凭脉理判断病位病情及轻重,气血气机状况判断人体以及相关脏腑的寒热虚实,参照人体各种形态表现征状,以气血脉结合证症药,通变施治,有效指导临床治病。张氏用药原则是注重专效专用,剂量与配伍简单精炼,熟谙药物以胜病为主,以七情配合及对效功能发挥效用,西药以中医原则施行,治法方药不拘一格。研究总结张氏辨证论治的关联规律,气血与脉,证与药,症与证与药,供临床参考。

谭亚男[3](2021)在《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考察朱古亭的生平,整理分析朱古亭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学笔记遗稿,完善对朱古亭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朱古亭中医思想萌芽:包括朱古亭生平及与医学的渊源。研究朱古亭的学术成就:包括朱古亭的学术论文、着作研究,以及对医学理论的新见。研究朱古亭的临床医案:包括朱古亭辨证诊治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的临床经验。整理研究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结果: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朱古亭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掌握了朱古亭的学术来源、从医之路和临床经验;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朱古亭对待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朱古亭出生于世医之家,医术精湛,遣方稳重;为人低调谦逊,刻苦专研。其教学之余,潜心着述,发表论文30余篇,不乏有对医学思想的传承与新见;出版着作《朱古亭临证录》。朱古亭临床经验丰富,对肺系病、脾胃病、心肝病、肾系病、妇科病等各类病症都分型细致精确,病机治法相宜,制方平稳轻灵。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所含理论中涉及多种病症,关于肾病的见解补充了《朱古亭临证录》肾病医案的不足,使笔者能更好的研究朱古亭临床经验。结论:朱古亭为浙江名老中医,虽逝世多载,其医术医德仍存于后人心中。本文通过研究朱古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助于完善浙派中医的内容,更是对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肖雄[4](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姚渊[5](2021)在《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需求,运用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整理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分类对比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从食疗的概念开始,对历代食疗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展的时代背景。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时段是从公元11 15年至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的一段时间,期间包括了北宋末期、辽代、南宋、金代、元代,据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着作和医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归纳,其中着作分为三类:第一,食疗类着作,例如《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第二,中医学方书,例如《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第三,非医学着作如《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代表性医家包括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通过以上研究,概括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并从基本原理、应用原则、选方原则、食禁四个方面论述食疗理论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探索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旨在全面掌握金元时期食疗理论,提高食疗在防病治病中的地位,指导现代食疗实践。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1)食疗的含义及食疗理论的发展本部分从食疗的概念、食疗理论的发展、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及对现代的影响五小节进行论述。第一节通过追根溯源明确了食疗的概念。第二节从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在先秦两汉时期初具理论雏形,魏晋隋唐时期快速发展,宋金元时期得以完善,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第三节将金元以前的食疗理论现状总结为食药不分,药食同用;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禁忌;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第四小节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从食疗方种类、归经理论以及粥的运用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有一定影响。第五节金元时期饮食清淡和食肥甘注意配伍两方面对现代运用食疗有借鉴意义。(2)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本部分将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分析。在政治上,统治者重视医药的发展,并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比如两宋时期设有地方药局,金代全盘采用汉制致使医学上做到了兼收并蓄,元代设置广惠司,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医疗经验的交流。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印刷术促进了医学着作典籍的保存和流传。金代重视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增多,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文化方面,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统治者重视汉族文化,并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人民注重养生保健。由于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加之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使医学流派百花齐放,这是金元时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显着特色,因此,在食疗理论和方法方面见解独特,极具特色。(3)金元时期医学相关方书研究本部分内容分为五小节进行研究。第一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分类罗列,从其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着作作为研究的载体。第二节对金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作为食疗类着作进行研究。第三节对《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五部方书中涉及食疗内容进行研究。第四节对《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三部非医学着作进行研究。第五节对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三位代表性医家的食疗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选取的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和医家逐一分析总结概括,梳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基本内容。(4)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本部分内容分四个小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总结并详细论述。第一节将食疗理论的基本原理总结为阴阳整体观、精气化神论、性味配伍理论、脾胃为本论四个方面。第二节概括了养生防病保健延寿、药食共用辅助治疗、病后食补防疾反复三个应用原则。第三节提出了辨证、辨病、辨体三个选方原则。第四节从四时、平时、病中、病后的食禁提出要求。通过四节内容,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的主要内容。(5)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因人制宜,分段食养;第二,因病制膳,辨证食疗;第三,温胃暖脾,护卫中焦;第四,随时宜忌,节制饮食。(6)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第二,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第三,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7)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本部分从食疗的剂型、药物的寒热特性、食疗方功效的攻补、食疗方的服用时间四个方面,运用图表直观的反映食疗方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食疗方应用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食疗方剂型多种多样,以粥、汤、羹、菜为主;②食疗方中偏温补性的方剂较多;③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④服用时间有空腹服用和饭后服用之别,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服用时间。

赵青,邵文博,杨雨佳,杨婷,祝朝富[6](2021)在《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施治探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因制宜为理论基础,指出时令不同、疾病分期不同,则病理性质不同(因时制宜);年龄段不同、体质不同,则病机发展不同(因人制宜);地理位置不同、社会因素不同,则用药轻重不同、心理紊乱状态不同(因地制宜)。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此次中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组方遣药,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结果,以期以三因制宜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梁达歌洋[7](2021)在《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医生在临床应用方剂时主要依据方剂的功效进行甄选,现行的功效表述尚不够规范与系统,难以与辨证结论进行有效、精确的对接,探讨一种对方剂更为规范有效的功效标定方法,是深化发展中医辨证论治学体系的必经道路。目的:本研究试探讨基于辨证要素对经典方的功效进行规范标定的方法,并构建相应方剂数据库,以有利于方剂学习和运用的精确选择。通过对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希望达到以下目的:第一,对方剂功效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表述,以适应依法选方的要求;第二,使学者对功效的药理内涵有更具体和准确的理解;第三,功效的规范标定利于临床根据辨证需求进行化裁合方;第四,将研究结果做成数据库,便于从多角度对方剂进行检索、学习,为临床提供更系统、明晰的选方思路。方法:(1)基于对《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着作中方证对应的规范描述,进行功效的解析确认;(2)借鉴姚氏(姚荷生先生)和导师对辨证论治规范和病证分类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指导方剂功效标定的理论借鉴;(3)收集整理导师临床用方经验,以规范辨证的要素标定,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辅证;(4)以上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能够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以规范方剂的精细化标定方式。结果:本课题共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方剂共421首,在对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诸方剂进行了可规范的功效标定,文句式的综合表述,并初步标定量级,配以药理分析,最后制作成功效标定的结构化表格,形成能够进行多维度分类、检索的方剂数据库。结论:(1)方剂的功效的标定以主治病证的辨证要素(病因病所病机)为参照点,能够形成对其功效更为精准的认识;(2)每个方剂的功效应主要由作用病所、消除病因与逆转病机作用复合构成,因而也应由此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确认与标定;(3)每个方剂的功效的作用病所,都可以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多维度进行认识和标定;(4)方剂功效的三方构成要素,在实际运用中,并非是平行等量的,治疗效应存在各有侧重的情况;(5)构建的方剂数据库确能实现多维分类与检索,且有利于同类方的比较研究。

陈剑明,连博,陈腾飞,徐霄龙,郭玉红,刘清泉[8](2021)在《从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诊治现状看中医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策略》文中提出分析和总结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中的疗效,以及中医药药物资源、经济学角度和国家政策上的优势。但发现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相关文献存在诊疗方案、辨证的不统一、不规范,笔者分析其根源和提出整改的方案。中医药在救治急危重症的所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了中医急危重症学科的发展,团队以此为契机,对中医急危重症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刘诗聪[9](2021)在《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考察分析中药、方剂多种分类法的内容、形式和交叉重叠使用基础上,揭示中药、方剂多种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同源性和同质性,进而提出统一融合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基本构想。具体而言,(1)分别廓清中药、方剂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的应用、特征、意义;(2)明确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在内容上、形式上的同源性和同质性,以及融合统一的基本条件;(3)确认各功能分类法之间的相互关系;(4)提出统一方药属性和功能分类法的构想。研究方法:1.中医文献考证、比较分析方法以唐代至清代的主流本草学、方剂学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采集、归纳和比较、分析有关本草、方剂功能分类的具体内容,揭示本草、方剂多种功能分类法的异同性,以及交叉重叠互换使用的同源性和统一性。2.中医传统思维方法“象思维”方法是中医传统思维方法,四性、归经、十剂属性是借助象思维建立的药物基本属性,因其植根于中医象思维之上,因而整个研究不折不扣地坚持象思维方法,在象思维语境下剖析中药、方剂功能分类法的所有问题。研究内容: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明确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属性的存在形式。挖掘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在本草学、方剂学中建立的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中药、方剂的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相对应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以明确方药在四性、归经、十剂分类法方面是否具有融合统一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研究过程中附带产生的一些对论证和结果有铺垫关系或解释说明作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一药多性存在的合理性判定问题;为归经释义;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的关系;归经之“经”与六经、经络、脏腑的关系;十剂的起源与演变;十剂属性之间的关系;历代对十剂内容的补充与调整,等,也将一并给出结论或观点。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在阐明方药功能构成,以及治法与功能的关系基础上,深入考察中药和方剂的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以此来分析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比较方药之间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最终明确中药和方剂在治法功能分类法方面是否能达到融合统一。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在明确中医病症(证)可划分为病症和证两方面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药、方剂的病症分类法和辨证分类法实际应用的文献依据。分析总结中药和方剂的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特征与意义。并且,对比方药之间病症分类法、辨证分类法的关系与异同点。进而得出关于中药和方剂在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方面是否能统一结合的结论。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纵向两两比较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病症(证)分类法之间的关系。为方药分类法的全面融合铺平道路。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阐明药与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融合统一方药分类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解决思路。进而提出方药分类法融合统一的构想。结果:1.中药四性取法于四季气象特点而提出,是针对疾病寒热病性结合药物本身属性而形成的理论形态。《本经》称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实际分出寒、微寒、小寒、平、微温、温、大热七类。《本草经集注》强调药性“唯冷热须明”,故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将药物四性分为三类。后世基于不同考量,而有寒、热、温、平四类和温、热、平、凉、寒五类等多种分类。中药属性分类法,得到广泛运用。2.方剂四性在《伤寒论》《圣济总录》等早期文献中,以对少数方剂称为温剂、热剂、寒剂、凉剂的方式散存,作为方剂四性分类法尚未形成;至历代方书以清凉剂、温热剂、热剂、温剂、寒剂、凉剂等作为目录标题归类方剂,标志着方剂四性分类法业已成熟。按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约定的方剂四性归类,是针对疾病的寒热病性而做出的,侧重分为寒凉剂和温热剂两大类。3.现代文献一概认为,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这一认识对归经现代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全面考察表明:凡药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有因性相从者,有因气相求者,有因质相同者,充分体现归经确定的象思维特征。故而予以重新诠释: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建立的药性理论。4.归经与引经、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之间,引经与引经报使、诸经向导和引使属同一术语多种称谓。引经药均有各自归经,且有针对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即引经以药物治疗该经(脏腑)病症为基础。换言之,只有具备归经和治疗该经病症的功能主治,才可视为引领它药直达病所的引经药。亦即没有归经,便无所谓引经。归经与引经区别在于,归经是单一药物属性;引经是药物在复方中激发它药药力形成的对待关系。5.考察表明,中药归经经历两种定位形式:一是六经定位,经由六经病-六经病病位-代表方剂-方中君药的关系影响药物归经判定。二是脏腑定位,药物“形性气质”借助五行确定脏腑归属,以及针对病症的脏腑病位建立对应关系。六经包括手足三阴三阳经,所谓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即是脏腑十二经。由此可知,六经-手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脏腑对应相通,因而六经、十二经或脏腑皆可互换使用。无论经络或脏腑定位,确定药物归经的意义相同。讨论方药归经分类时,归经络或入脏腑可相提并论。6.研究确认,《伤寒论》已经潜在确定了药物与六经的对应关系。金元时期,《医学启源》《珍珠囊》《汤液本草》等借助引经、引经报使、各经引用,使药物归经分类精细化和复杂化,出现了一药入手足两经之情形,将六经与十二经分类贯通起来。后世本草设立的“脏腑用药”专题,实际按十二经划分,不经意中将药物六经、十二经和脏腑分类贯通起来。药物归经由单一性向基于脏腑表里关系、生克制化关系的复合性转化。药物归经分类确定后,与病性分类结合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演变趋势。7.考察表明,与中药归经和归经分类法一样,方剂的类似情况早已发生,且与中药归经分类法如影随形。《伤寒论》方剂六经定位,即方剂归经的雏形。确认了六经病代表方剂,即实质承认了方剂的归经属性。后世方书散在确认某方“此××经药”,并按六经、十二经、脏腑列属方剂,标志着方剂归经向归经分类的过渡与完成。古代方剂归经判定和方剂归经分类法的运用,并非偶发学术现象,已是规模化、系统化存在。8.十剂为陈藏器《本草拾遗》首创,是确定中药功能属性的药性理论。由十剂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对应壅、滞、弱、闭、实、怯、脱、着、湿、枯诸病症,可转化为针对病症属性的理论形态,且代有增益。当按药物属性和针对病症(证)归类,各类药物便构成十剂分类法。清代《本草备要》、《本草从新》均以十剂属性冠于诸药之首,形成了事实上的药物十剂分类。可以说,十剂一直是中药的属性分类法。9.十剂被认为是“制方之体”,但金元时期才开始用来标定方剂的十剂属性,借以突出方剂的作用特点。进而实现了药物属性分类法向方剂属性分类法的转换。长期借用十剂分类,最终固化为方剂的分类法。需要指出,十剂分类法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历代对十剂虽有增益,但各剂之间交叉重叠问题并未解决。这或许是统编《方剂学》教材只在总论中介绍,实际分类已弃之不用的原因所在。10.明确方药功能的构成,是讨论方药功能与治法、功能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关系的基本前提。可以确认,方药功能由针对病因、病机(证)的功能和针对主要症状的功能组成。要之,即对证功能和对病症功能两大类。故方药功能分类法也分为两种:针对诸证的功能分类法和针对病症的功能分类法。11.研究证明,治法和功能既有针对病因、病机、适应证的一面,也有面向病症的一面。理论上讲,治法是方药最为一般、笼统和原则性的功能,功能是方药针对具体病证的精细化的治法。实际应用中,治法与功能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同样治法分类法与功能分类法也并非泾渭分明。12.《方剂学》和学术界一致认为,治法是针对病因、病机、证候提出的治疗要求,通常拿八法说事。然而,吐法、下法笼统针对宿食停滞、便秘、水停等病症,并非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汗法、和法、消法、清法、温法和补法,笼统针对表证、少阳证、食滞、热证、寒证和虚证,并未聚焦到可遣药组方的程度。八法是一般的、笼统的治疗大法。其针对病因、病机和证候笼统而简约,也针对某些病症。故治法定义有待调整。13.金元以降,诸多本草学出现发散药、退热药、清热药、补益药、理血药、理气药、治痰药、温里药,以及补剂、润剂、寒剂、热剂、燥剂、涩剂、消剂、散剂、汗剂、下剂、攻剂、吐剂等药物治法分类。并细化出二级分类,如散剂细分散寒、驱风、散湿、散热、吐散、温散、平散,接近功能分类。晚清出现消散风寒、撤热清中、逐寒和里、理气导滞、活血消瘀等药物功能分类。标志着药物治法和功能分类的形成与结合。14.早期方剂治法仅有散见。《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景岳全书》八阵和《医学心悟》八法,标志着方剂治法分类的形式与拓展。方剂功能分类在《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普济方》等大型方书的补益方(门)均有记载。汪昂《医方集解》列出综合性功能22种,涉及病因、病机、病症多个方面,说明方剂的治法和功能尚未摆脱混而杂存的局面。15.药物病症分类法始于《本草经集注》“诸病通用药”,收录83种病症主治药物。后经《药对》《唐本草》《蜀本草》《嘉佑本草》《证类本草》序例不断增益,病种达92种,各病种收药数量大幅增加。《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收录112种病症(证)主治药,是增衍“诸病通用药”而来。这种分类法几乎贯穿本草学发展全过程。药物诸证分类法,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早有体现,其中大量收载针对风寒、风湿、风热、湿热、火热、虚寒、痰热等证的药物二级分类。此外,《医学启源》病名之下细分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脾胃有湿、心热、肝热、脾热、肺热、肾热等药物分类,均属药物诸证分类法的存在形式。16.方剂病症分类在《五十二病方》已有体现。历代大型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医方类聚》等,无一例外地按照病症列属方剂,是古今最古老、通用的方剂分类法。方剂诸证分类法以《千金要方》11-20卷为代表,围绕脏腑虚实介绍所主方,属于首部脏腑诸证方剂分类法的方书。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和上述诸书中也均有兼顾脏腑诸证的方剂分类的内容。说明方剂病症和诸证分类是古今通用的分类形式。17.方药四性分类,与治法、功能中针对疾病寒热属性的分类内容相重叠;归经分类法与治法分类法中补泻和调节脏腑的功能相重叠;而十剂八法治法之间,或完全相同,或相互交叉重叠;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病症与功能针对的病症(证)全面相关,十剂因此与功能呈全面交叉重叠关系。即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之间存在重叠关系。18.方药四性分类与疾病的寒(阴)证、热(火、阳)证、虚寒证、虚热证密切相关;方药的归经分类与方药病症(证)分类中的脏腑虚实寒热诸证分类相对应;十剂针对的壅、滞、弱(虚)、闭、虚、怯、脱、着、湿、枯,均与中医的疾病、症状和证相照应。因此,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也存在重叠关系。19.方药治法与主治病症(证)彼此呼应,如汗法与表证、温法与寒证、清法与热证等。方药治法与病症相互照应,如汗法与伤风,下法与便秘,消法与食滞等。方药治法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是同一问题的两种提法,两者必然互有重叠。同样道理,方药功能直接针对病症(证),方药功能分类法与方药病症(证)分类法也必然互相重叠。结论:1.方药的四性分类法不仅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完全相同,而且两者直接相关,具有密切联系;方剂归经是历代与药物归经并行且广泛存在的理论形态,方药的归经分类形式与意义毫无二致;十剂与十剂分类法,是从古至今中药方剂通用属性和分类的典型例证,在中药和方剂两个体系中,十剂各剂针对的病症(证)类型和范围、代表的作用性质皆完全相同。中药和方剂在由四性、归经、十剂所组成的属性分类法方面,完全具有统一融合的条件和基础。2.中药和方剂不仅具有相同的治法和功能属性,而且两者之间的治法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一脉相承、同出一辙。故而当今中药和方剂治法功能分类法的融合只是一个需要突破观念的问题。3.中药和方剂从针对的病症和证角度来说具有完全相同的干预对象,因而两者基于病症和证的分类便具有了浑然一体的同源性、同质性。中药和方剂的病症(证)分类法融合不存在任何历史的和现实的障碍。创新点:1.揭示了中药、方剂分类法之间的同源性与同质性。证明了中药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与方剂的四性分类法、归经分类法、十剂分类法、治法分类法、功能分类法、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之.间,一一对应,分别具有同源性、同质性。进而为方药分类法的融合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2.阐明了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复杂的交叉重叠关系。属性分类法,治法功能分类法与主治病症(证)分类法三者之间互相交叉,彼此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贯通。三种分类法实际上是从三个不同角度回答方药的功能属性分类,无论从哪个方面分类,最终的结果都是相通的、一致的。进而为方药各种分类法的取舍,提供了理论依据。属理论创新。3.诠释了归经理论的含义,纠正了原归经定义中所谓“药物对机体某些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的错误认识。确认药物归经是依赖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针对药物的形性气质等的药类法象,结合病症属性的六经、十二经或脏腑定位的同气相求,而建立的药性理论。属理论创新。

渠源,王国玉,贾新华[10](2020)在《基于“因地制宜”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方用药规律》文中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中医学瘟疫范畴,其暴发与寒湿相关,因地制宜理论认为地域对人体体质、病邪特点、治法方药均有影响,通过收集分析各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发现南北用药存在地区差异。基于因地制宜理论对新冠肺炎初期用药进行探讨:北方地区寒湿表现偏重,治以散寒除湿;南方地区因湿阻气机或热郁津伤,起病多有化热,治以清热化湿。新冠肺炎患者多有燥证表现,北方多因外燥伤人或寒湿阻滞。

二、试析《内经》论治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内经》论治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意志”的内涵与调治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意志的内涵
    1.1 意志之本——“神”
    1.2 意志之舍——脾肾
    1.3 意志之用——调控生命活动
    1.4 意志之平衡态——和
2 意志的调治思路与原则
    2.1 注重治神,充分发挥意志的调控作用
    2.2 强调调形为意志活动提供良好的脏腑生理基础
    2.3 形神同治,重在“和”意志
3 小结与展望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数据挖掘思路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资料
    1.3 研究分类说明
    1.4 研究方法路线
    1.5 数据挖掘
    1.6 关联系数与结果分析说明
    1.7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技术
    1.8 阶层式分群类聚分析
    1.9 构建数据库
第二章 数据挖掘分析
    2.1 频数分析
        2.1.1 病案频次
        2.1.2 病证频次分析
        2.1.3 脉象频次
        2.1.4 舌象频次
        2.1.5 大便症状频次
        2.1.6 小便症状表频次
        2.1.7 气血寒热频次
        2.1.8 脾胃饮食症状频次
        2.1.9 肺呼吸症状频次
        2.1.10 胸腹肝胆肾症状频次
        2.1.11 肢体症状频次
        2.1.12 心脑精神症状频次
        2.1.13 脏腑虚实频次
        2.1.14 频数研究小结
    2.2 关联规律与张氏观点
        2.2.1 关联分析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虚劳、咳嗽
        2.2.1.1 外感发热
        2.2.1.2 外感风寒
        2.2.1.3 虚劳
        2.2.1.4 咳嗽
        2.2.2 关联分析痢疾、血证、痰证、痹证
        2.2.2.1 痢疾
        2.2.2.2 血证、吐血、二便血
        2.2.2.3 痰证
        2.2.2.4 痹证
        2.2.3 关联分析气陷、气虚、气逆、气郁、气脱
        2.2.3.1 气陷
        2.2.3.2 气虚
        2.2.3.3 气逆
        2.2.3.4 气郁
        2.2.3.5 气脱
        2.2.3.6 综合分析
        2.2.4 关联分析发热、寒热往来、阳虚、阴虚
        2.2.4.1 发热
        2.2.4.2 寒热往来
        2.2.4.3 阳虚
        2.2.4.4 阴虚
        2.2.4.5 综合分析
        2.2.5 证与症关联规律分析小结
        2.2.6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数、弦
        2.2.6.1 脉象数
        2.2.6.2 脉象弦
        2.2.7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有力、洪
        2.2.7.1 脉象有力
        2.2.7.2 脉象洪
        2.2.8 关联分析脉象左右浮
        2.2.9 关联分析脉象上盛下虚、重按不实
        2.2.10 脉象分析小结
    2.3 药物关联规律与频次分析
        2.3.1 药物频次
        2.3.2 药物标准规范化对照
        *注解:人参、辽人参、潞参、台参、党参
        2.3.3 药物与剂量
        2.3.4 关联规律分析: 高频药物、剂量使用、强配对
        2.3.4.1 关联规律甘草、山药、白芍、石膏、党参
        2.3.4.2 关联规律知母、代赭石、玄参、黄芪、生地黄
        2.3.4.3 关联规律山茱萸、龙骨、当归、牡蛎、连翘
        2.3.4.4 关联规律半夏、白术、柴胡、没药、天花粉
        2.3.4.5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莪术-三棱,海螵蛸-茜草,升麻-桔梗,红花-桃仁
        2.3.4.6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白头翁-秦皮、地榆-秦皮、肉苁蓉-柿霜、天冬代-赭石
        2.3.4.7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五味子-细辛,生姜-大枣,杏仁-五味子,公丁香-胡椒
        2.3.4.8 关联规律强配对药物牛蒡子-川贝母,麦芽-白芍-茵陈
    2.4 药物分类阶层式分群类聚
        2.4.1 阶层式分群法
        2.4.2 分群结果并病证关联规律
    2.5 张氏药物运用配伍
        2.5.1 药物运用配伍
        2.5.2 医案诊次药物味数
        2.5.3 一味药剂量分析
第三章 总结
    3.1 张氏气的思想
        3.1.1 大气宗气
        3.1.2 气与肝
        3.1.3 什么是气?
    3.2 张氏脉诊思想
        3.2.1 脉与诊
        3.2.2 脉与心肺脾
        3.2.3 脉与气
        3.2.4 左脉右脉
    3.3 张氏中西医学思想
        3.3.1 中西诊断
        3.3.2 中西病证
        3.3.3 中西药用
    3.4 总结 张氏医学学术思想
    3.5 总结 药物使用原则思想
    3.6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气血-脉
    3.7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证-药
    3.8 总结 归纳关联规律 症-证-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3)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朱古亭生平简介
    (二)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朱古亭中医萌芽
    (一) 朱古亭生平概览
    (二) 朱古亭中医结缘
二、朱古亭学术成就
    (一) 朱古亭医学新见
    (二) 朱古亭学术硕果
三、朱古亭临床经验探析
    (一) 治肺系病经验
    (二) 治脾胃病经验
    (三) 治心肝病经验
    (四) 治肾系病经验
    (五) 治妇科病经验
四、朱古亭医学笔记遗稿整理
    (一) 高血压
    (二) 心脏病
    (三) 肝炎
    (四) 溃疡病
    (五) 结石
讨论
    (一) 朱古亭学术思想的传承
    (二) 朱古亭临床经验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浙江中医临床名家--朱古亭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4)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5)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食疗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1.1 食疗概念
    1.2 食疗理论发展概述
        1.2.1 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
        1.2.2 先秦两汉时期:食疗理论开始出现
        1.2.3 魏晋隋唐时期:食疗理论快速发展
        1.2.4 宋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得以完善
        1.2.5 明清时期:食疗理论趋于成熟
    1.3 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状况
        1.3.1 食药不分,药食同用
        1.3.2 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宜忌
        1.3.3 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
    1.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1.4.1食疗方种类增多
        1.4.2 归经理论运用于食疗
        1.4.3 拓展粥的运用
    1.5 金元时期食疗经验对现代的借鉴意义
        1.5.1 饮食清淡用单方
        1.5.2 食肥甘注意配伍
2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2.1 政治背景
    2.2 经济背景
    2.3 社会背景
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及代表性医家的研究
    3.1 金元时期食疗着作概况
    3.2 金元时期代表性食疗着作研究
        3.2.1 《饮膳正要》倡饮食“守中”
        3.2.2 《寿亲养老新书》重“养胃气”
        3.2.3 《饮食须知》:知反忌,勿多食
    3.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方书研究
        3.3.1 《普济本事方》
        3.3.2 《妇人大全良方》
        3.3.3 《世医得效方》
        3.3.4 《御药院方》
        3.3.5 《医说》
    3.4 其他非医学书籍
    3.5 代表性医家
        3.5.1 刘完素
        3.5.2 张从正
        3.5.3 朱丹溪
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内容
    4.1 基本原理
        4.1.1 阴阳整体观
        4.1.2 精气化神论
        4.1.3 性味配伍理论
        4.1.4 脾胃为本论
    4.2 应用原则
        4.2.1 合理配伍,卫生饮食
        4.2.2 药食共用,辅助治疗
        4.2.3 病后食补,防疾反复
    4.3 选方原则
        4.3.1 辨证选方
        4.3.2 辨病选方
        4.3.3 辨体选方
    4.4 食禁原则
        4.4.1 四时禁忌
        4.4.2 平时禁忌
        4.4.3 病中禁忌
        4.4.4 病后禁忌
5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
    5.1 因人制宜,分段食养
    5.2 因病制膳,辨证食疗
    5.3 温胃暖脾,护卫中焦
    5.4 随时宜忌,节制饮食
6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
    6.1 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
    6.2 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
    6.3 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
7 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
    7.1 食疗剂型:剂型多种多样,粥汤羹菜为多
    7.2 食疗方药物寒热特性:药性有寒有热,多数方剂偏温
    7.3 食疗方主要功效: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
    7.4 食疗方服用时间:多数不拘时候,亦分饭前饭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卫生健康委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附录二: 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附录三: 保健食品禁用中药名单
致谢
个人简介

(6)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施治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因时制宜指导新冠肺炎诊疗
    1.1因时令制宜
    1.2 因疾病分期制宜
2 因人制宜指导新冠肺炎用药
    2.1 因年龄制宜
    2.2 因体质制宜
3 因地制宜确立新冠肺炎治则
    3.1 因地理位置制宜
    3.2 因社会因素制宜

(7)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 背景与目的
    1.2 本课题研究方向的提出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第3章 内容与结果
    3.1 《伤寒论》方剂
    3.2 《金匮要略》方剂
    3.3 《温病条辨》方剂
    3.4 课题研究结果
第4章 问题与讨论
    4.1 三部与三焦的界定
    4.2 病所的多维性与统一性
    4.3 “一方多证”现象辨析
    4.4 方剂功效的量级标定
    4.5 方剂功效与治法、辨证要素之不同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
    5.2 课题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从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诊治现状看中医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诊治新冠肺炎的优势
    1.1 急重症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优势病种
    1.2 临床疗效角度是中医药的优势
    1.3 药物资源及经济的优势
    1.4 中医药国家政策的优势
2 中医药诊治新冠肺炎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
    2.1 存在的问题
    2.2 根源的所在
        2.2.1 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原因
        2.2.2 不同医家认识的差异
    2.3 解决问题的方法
        2.3.1 统一标准化的国家指南
        2.3.2 推行标准化的病因病机、证候术语、辨证体系
        2.3.3 协商和制定标准化的专家共识
3 中医药诊治新冠肺炎为中医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1 急诊是中医专业的突破口之一
    3.2 急诊的中医临床思维是发展关键
    3.3 急诊的发展道路是中西医结合
4 展望

(9)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方药属性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1.1 方药四性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2 方药归经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3 方药十剂分类法特征与比较
    1.4 小结
2.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比较
    2.1 方药功能的构成
    2.2 方药治法与功能的关系
    2.3 中药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2.4 方剂治法与功能分类特征考辨
    2.5 方药治法与功能分类比较与融合
3.方药中医病症(证)分类法沿革与比较
    3.1 中药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3.2 方剂病症(证)分类法基本特征考辨
    3.3 方药病症(证)分类法比较与融合
4.方药多种分类法之间关系
    4.1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治法功能分类法的关系
    4.2 方药属性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4.3 方药治法、功能分类法与病症(证)分类法的关系
5.方药多种分类法融合和意义
    5.1 中药与方剂的关系
    5.2 中药和方剂功能表述异同
    5.3 方药多种分类法取舍与归并
    5.4 方药分类法统一融合的意义
结果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方剂分类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基于“因地制宜”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2 各地区中医药防治方案汇总分析
    2.1 预防方案
        2.1.1 北方多用滋阴润燥药
        2.1.2 南方多用芳香化湿药
    2.2 初期治疗方案分析
3 因地制宜
    3.1 因地制宜理论溯源
        3.1.1 地域与人体体质相关
        3.1.2 地域与病邪特点相关
        3.1.3 地域与治法方药相关
    3.2“因地制宜”理论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
        3.2.1 北方地区用药特点
        3.2.2 南方地区用药特点
4 小结

四、试析《内经》论治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志”的内涵与调治思路探讨[J]. 王文炎,陈瑞,梁凤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10)
  • [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学术思想[D]. 黄友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浙派中医朱古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及应用[D]. 谭亚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
  • [4]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D]. 姚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6]运用三因制宜学说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施治探微[J]. 赵青,邵文博,杨雨佳,杨婷,祝朝富. 国医论坛, 2021(03)
  • [7]基于辨证要素的经典方功效的规范标定方法研究[D]. 梁达歌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从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诊治现状看中医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策略[J]. 陈剑明,连博,陈腾飞,徐霄龙,郭玉红,刘清泉.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2)
  • [9]论中药方剂分类法的同质性与融合[D]. 刘诗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基于“因地制宜”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处方用药规律[J]. 渠源,王国玉,贾新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20(11)

标签:;  ;  ;  ;  ;  

《内经》治法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