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污水防治

第二部分污水防治

一、第二部分 污水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19)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是我国近年来主要的实施战略,国家推出很多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鼓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国家对农村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因此,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填补政府财政资金缺口,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项目不失为一种良方。为了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服务水平,绩效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进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不仅仅可以丰富我国现下PPP理论的研究,还可以在PPP项目中很好的推广运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站在独立第三方视角,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联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方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范围界定;运用PPP项目运作理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划分成几个项目节点,建立绩效评价框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根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差异,设置绩效评价指标。2.根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方程模型,以此为计算绩效评价得分提供参照。3.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配。首先,邀请专家对本文所设置指标的重要性打分,给出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其次,经过整理和反馈,确定绩效指标的判断矩阵;再次,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确定各指标的权重。4.引入敏感性分析法,运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计算各敏感因素变化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影响程度大小;根据影响程度大小,筛选出影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5.实证分析。以贵州省XX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为例,论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可用性、可行性,绩效评价模型可操作性的。本文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将体系内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该体系的建立可以为项目阶段性绩效考核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同时也可以为项目进行整体绩效评价提供一种参考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设定,再运用敏感性分析法找出影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降低项目运行风险,为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的服务水平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利于后续规范研究和实证工作的开展。

梁远[2](2015)在《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文中研究说明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先驱。近代城市既代表了工业文明的辉煌成就,又充斥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以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为代表的工业城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两股浪潮合力作用下,在近代英国涌现出的一种新兴城市类型。由经济职能决定的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使得工业城市中的“城市病”现象尤为严重。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又恰逢蔓延全国的霍乱疫情,中央政府终于在城市治理问题上逐渐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其对地方城市问题的干预以1848年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的颁布为标志。地方政府对此积极响应,构成城市规划另一障碍的地方自治传统也得以克服。公共卫生运动以改善城市物质环境为手段,以预防疾病为目的,英国由此成为近代城市规划的先驱,而工业城市则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积极。1848—1875年间是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以查德威克和西蒙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专家,为相关法案的出台和实施做了大量努力。根据一系列卫生法案的授权,中央政府获得了对地方政府行动的干预权,即可以强制后者实施卫生治理。而工业城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卫生问题的严峻性,积极接受中央的行政指导和财政支持,运用法案授予的规划权力积极展开规划。这一阶段城市规划针对的主要是街道的质量问题以及已建成的小规模建筑物的卫生问题,新开发的公共空间也大都位于城郊。因此,工业城市中格局不当的建筑群无法得到治理,住房数量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也没有解决。1875—1909年间是以住房问题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政府颁布的住房法案将地方政府的规划权限扩大到对整片住宅区进行控制,并且有权强制地方政府或施工单位在开发前制定详尽的“改善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由此标志着公共卫生阶段的“开发控制”已经进化到住房治理阶段的“开发规划”。工业城市政府开始大规模清理贫民窟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并为工人阶级提供一定数量的住房。在清理和重建过程中,建筑物(主要是住房)的组群结构问题得到重视,从而避免因建筑群的格局不当而产生卫生问题或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1909—1940年间是以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出台的城乡规划法案旨在弥补前两个阶段规划在城市综合布局方面的不足。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以“规划方案”的形式,对包括用于住房在内的各种功能的土地进行统筹控制、综合布局。另一方面,在霍华德、昂温和格迪斯等规划思想家的理论指导下,英国的城市规划立法和实践已经超出了单一城市的范畴,田园城市、卫星城市和区域规划极大扩展了城市规划的内容,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部分,这为二战后英国实现更高层次的城市规划奠定了基础。近代英国城市规划运动历时近一个世纪,其演进呈现出阶段性、渐进性特征,规划从民间团体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的自觉干预,而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磨合形成了一种适度的均衡。在这一演进过程中,英国的规划理论形成科学体系,规划法案完备成熟,各级管理机构职能完善,以工业城市为代表的英国城市面貌显着改善,近代城市规划运动还推进了英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作为城市规划的初级阶段,近代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地方政府仍缺乏必要的权限和财政支持、规划方案的编制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规划实践仍局限于地方层次。现代城市涌现出的新问题将不断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而城市规划正是在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

汪胜[3](2016)在《中国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2014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仍有七千万贫困人口,而距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扶贫工作十分紧迫。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这一形势下,卫生扶贫能否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对贫困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深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未来对贫困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数量、结构、效率以及卫生资源优化的方向和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尤其对科学编制“十三五”卫生扶贫项目相关规划,对“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开展本课题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全国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四类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调查与分析,应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对我国贫困地区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和探索如何优化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为未来的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方法与政策建议。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评价指标、公平性、配置标准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设计四类基层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调查表。2.采用现场调查,使用卫生机构调查表,深入贫困地区,实地了解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房屋建设、资金、设备、人员、服务能力和运行情况,访谈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填报收集全国贫困地区四类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数据。3.采用多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四类基层卫生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4.应用描述性分析法,对贫困地区四类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员、资金、设备、房屋、经济运行、服务能力等进行描述性分析。5.采用TOPSIS法与RSR法相结合,分四类卫生机构,根据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贫困地区所属22省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序分档。6.应用聚类分析,分四类卫生机构,根据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贫困县所属22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7.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按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的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分四类卫生机构对全国贫困县所属22个省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劣及优化进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一、总体描述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着卫生人员数量及科室人员数量配备不平衡,医护比过低;重点设备拥有率不高;危房面积占比过高;垃圾处置、室内厕所、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等问题。二、中国贫困县县级医院资源配置分析结果1.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按资源配置水平把22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医院分成三类。第一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差,有海南、江西2个省份;第二类: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有河南、贵州、广西、云南、安徽、四川、河北、湖南、陕西、新疆、内蒙古、甘肃、湖北、重庆、吉林、宁夏、黑龙江17个省份;第三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好,有青海、山西、西藏3个省份。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2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医院分为四类需按不同力度进行扶贫。第一类:需要扶贫力度很大的有河北、河南、湖南、江西、广西、海南、安徽7个省份;第二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大的有湖北、重庆、贵州、云南4个省份;第三类:需要扶贫力度一般的有甘肃、吉林、陕西、新疆4个省份;第四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小的有山西、西藏、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和宁夏7个省份。3.根据DEA分析的结果,甘肃、河北、黑龙江、湖南、内蒙古、宁夏、山西、四川、云南9个省份贫困县县级医院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不高。三、中国贫困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配置分析结果1.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按资源配置水平把22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成三类。第一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差,有江西、内蒙古、河北3个省份;第二类: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有甘肃、贵州、陕西、广西、安徽、黑龙江、新疆、吉林、湖南、宁夏、云南、四川、青海13个省份;第三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好,有河南、湖北、山西、海南、重庆、西藏6个省份。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22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为四类需按不同力度进行扶贫。第一类:需要扶贫力度很大的有广西、海南、甘肃、山西、江西、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河北10个省份;第二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大的有四川、云南、黑龙江、贵州、吉林、新疆6个省份;第三类:需要扶贫力度一般的有安徽、陕西2个省份;第四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小的有湖北、重庆、湖南、河南4个省份。3.根据DEA分析结果,甘肃、广西、海南、河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青海、山西、四川、西藏、云南14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不高。四、中国贫困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评价结果1.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按资源配置水平把22省的贫困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分成三类。第一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差,有新疆、甘肃2个省份;第二类: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有内蒙古、安徽、宁夏、云南、黑龙江、陕西、青海、河北、贵州、四川、江西、吉林、湖南、西藏、广西、山西、河南17个省份;第三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好,有海南、重庆、湖北3个省份。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2个省份的贫困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分为四类需按不同力度进行扶贫。第一类:需要扶贫力度很大的有宁夏、山西、新疆3个省份;第二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大的有湖南、吉林、陕西、河北、甘肃、西藏6个省份;第三类:需要扶贫力度一般的有内蒙古、云南、青海、贵州、四川和海南6个省份;第四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小的有河南、湖北、江西、安徽、黑龙江、广西和重庆7个省份。3.根据DEA分析结果,甘肃、广西、贵州、河北、黑龙江、四川6个省份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不高。五、中国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评价结果1.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按资源配置水平把22省的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分成三类。第一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差,有黑龙江省;第二类: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有贵州、内蒙古、湖南、四川、新疆、甘肃、陕西、吉林、江西、河北、云南、安徽、广西、重庆、宁夏、河南、山西、青海18个省份;第三类:资源配置水平较好,有海南、湖北、西藏3个省份。2.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22个省份的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分为三类需按不同力度进行扶贫。第一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大的有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和宁夏、黑龙江8个省份;第二类:需要扶贫力度一般的有湖南、江西、山西、四川、安徽、云南、贵州和海南8个省份;第三类:需要扶贫力度较小的有广西、西藏、河南、湖北、河北、重庆6个省份。3.根据DEA分析结果,新疆、甘肃、内蒙古、安徽、云南、黑龙江、陕西、青海、河北、贵州、四川、江西、吉林、湖南、西藏、广西、山西、湖北18个省份的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不高。结论:1.中国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水平各省相差很大。2.根据中国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评价,宜将中国贫困县所属的22个省划分为3-4个不同类别。3.中国贫困县所属的22个省中,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不高的省份比例分别为41%、64%、27%、82%。4.Topsis法对数据分布类型、样本含量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对贫困地区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且结果直观。5.聚类分析能够有效地将贫困地区的基层卫生机构按资源配置优劣进行分类,便于制定不同的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卫生机构进行扶持。6.数据包络分析能够有效地对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投入和产出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并能够确定不同机构不同指标的目标值,便于针对性改善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资源配置。7.Topsis法、聚类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卫生统计分析方法对卫生资源配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卫生系统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

李影影[4](2020)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文中提出目的1.描述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2.探讨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升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提供新的实践思路。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构建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通过回顾往年文献,和分析政策,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安徽省亳州市227名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健康信念模式的指导下,根据调查结果形成干预方案初稿,经专家小组会议和预实验后,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第二部分:评价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效果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评价干预效果。①量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富荣花园和天润花园小区各35名居民,通过抛硬币法,随机将富荣花园小区居民作为对照组,天润花园小区居民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居民实施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采用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进行量化评分,比较和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能力的得分情况。②质性研究:干预结束后,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干预组10名居民进行半结构访谈,应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为(21.73±7.25)分。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在年龄、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的因素。院校师生和社区工作者共同为居民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居民向师生提供改进意见,社区医务人员和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定期给予护生指导,护生定期写反思汇报,教师与护生相互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各方反馈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干预主题:感知传染病、认识传染病健康素养、传染病总论、提升传染病信息素养、消化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接触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动物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血液/体液传染病防治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睡眠指导、巩固知识、保证依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健康行为;干预形式:团体干预和个体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共计13次,每周1~2次,每次35~50分钟。第二部分:1.量性研究(1)两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对干预前基线水平矫正后,干预组居民干预后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预防和传染病的治疗与管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干预组居民在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传染病治疗与管理、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两组居民和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和营养维度得分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在干预组中,干预后居民健康行为能力总分、营养和运动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质性研究通过分析居民的访谈资料,提炼出3个主题,即①居民获益良多:增加传染病防治知识、提升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传染病防治技能、提高传染病信息素养;②居民战胜困难:克服自我惰性、控制自我饮食、改变自我作息;③居民共同期待:提高护生沟通能力、丰富干预内容、丰富干预形式。结论(1)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受其自身的学历和每天上网时间影响。(2)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

李胚[5](2016)在《流域二层次水权分配及交易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日益凸显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引发的不同地区之间及不同用水户之间的争水事端日益频繁。单一的水资源配置方式愈发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亟需寻求适应新形势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方法、理论、制度等对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高效性、自发性、全面性等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当前深化水资源制度改革中必将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构建和完善我国水权制度、水权交易机制和水市场中,由于缺乏与生产管理实践相契合的水权理论、相对完备的交易规则、科学合理的交易计量方法、层次分明的交易模型、交易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配置水资源的进程,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模型等对水权交易机制构建及完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撑。(1)结合水资源管理最新需求提出了流域二层次水权概念,将水资源使用权分成取水权和用水权,称为二层次水权。分别界定了“取-用”水权的概念,分析梳理了流域二层次水权的内涵、区别和联系等,构建了流域二层次水权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水权交易的驱动关系。(2)流域二层次水权初始分配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取水权初始分配以响应原则下的目标函数为子目标,以多目标规划为方法构建模型,并利用多目标规划寻优求解取水权初始分配方案。用水权初始分配是以子目标偏差总体最小为目标构建用水权初始分配模型,利用模糊数学求解寻求用水权初始分配方案。将所构建的模型应用到沙颍河流域,检验流域二层次水权初始分配模型的合理性。(3)流域二层次水权交易在统筹考虑我国水市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以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为目标构建了用水权交易模型和取水权交易模型,利用Matlab中的Fminimax模块Fgoalattain模块分别对用水权和取水权模型的交易方案进行寻优,并通过设置不同的交易水价,分析了价格对流域二层次水权交易方案的影响。将模型应用到沙颍河流域,分析了市场配置下沙颍河流域水资源的收益和福利变化。(4)在分析水权交易外部性的形成原因、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指出了流域二层次水权外部性分析应以负外部性为重点,结合取用水权交易的特点,分别构建取水权和用水权的负外部性量化分析模型。结合实例,分析流域二层水权交易负外部性产生的主导因素,为实践活动中减少负外部性的产生、设置相应的规范、构建交易补偿机制等提供支撑。

郜清攀[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苏振华[7](2020)在《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城市等,烟台市在国家的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城市职能。然而,近几年,随着烟台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烟台市排水系统逐步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城市内涝、污水外溢、河道污染等问题。造成其问题的原因:一是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设计标准低下,而且少量部分地区没有雨水、污水排放设施。雨水地面径流,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或者渗入地下。二是烟台市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雨水、污水管道错乱搭接。污水管道接入雨水管道,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及大海,造成水环境污染;雨水管道接入污水管道,排放至污水处理厂,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而且增加了处理厂运行成本。三是市政排水管网不完善,城区内部的新建住宅区和商业区,缺少配套的市政主管网,导致雨水、污水无处排放。现有的排水基础设施已经远远落后,很难满足烟台市长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本文主要以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实践背景,结合烟台市的早期排水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分析方法,提出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的必要性,并在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实践中总结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外、国内典型城市排水历程的研究,总结出国内外城市在排水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和先进经验。并且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排水经验,为以后指导烟台市的排水设施改造做好铺垫。2.结合改造前烟台市排水体制和排水状况,以及对排水体制(合流制、合流式截流制、分流制)的研究和各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最适合烟台市发展的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是结合烟台市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和基础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正确选择,为烟台市城市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3.根据烟台市的排水现状和道路规划情况,将烟台市老城区划分为九个片区。针对每个片区所产生的不同排水问题提出相应的设计改造方案。在雨、污水管线设计中采用最新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公式,并对雨、污水构筑物规格、材质进行统一规划。从各类管材的指标比选中,选取了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夹砂管作为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雨、污水管材。4.在雨污分流改造中,针对施工现场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采用大口径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对原有地下设施采取混凝土包封加固与保护措施、对旧管线的迁移与接入问题等。5.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微型隧道法、微型盾构法、水平定向钻法、夯管法)的应用与研究,结合烟台市的交通、环境状况,探索出适合烟台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非开挖技术—密闭式顶管法。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完备的标准和相关规范针对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理论系统,本文通过对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分析与研究,对国内其他的老城区的雨污分流排水设施改造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贾立敏[8](2013)在《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污水污染治理技术工程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周东[9](2013)在《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巨大产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背后环境污染问题却被频频曝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工业废水排放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使得太阳能硅片电池生产厂家必须寻求污水处理运行成本低,处理程度高,稳定的处理工艺。硅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分为单晶硅电池板和多晶硅电池板,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产生废水也不尽相同,总体可归纳为少量浓碱废液,少量含氢氟酸(浓度较高)酸废液,大量一般酸碱废水,大量含氢氟酸(浓度较低)酸废水。且废水具有废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极大、废水排放流量分时段性、废水的酸碱性极强对设备的腐蚀性大、可生化性差、F–含量高等特点。国内外大部分处理厂采用加钙盐混凝沉淀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本课题针对西宁和西安两个太阳能电池板企业的生产废水,就单,多晶硅电池板生产废水在相同水质不同工艺流程下废水处理的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和比较。1)、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采用酸碱废水废液、含氢氟酸酸废水及高浓度氢氟酸酸废液分开CaCl2―PAC―PAM混凝沉淀法处理的工艺流程工程费用估算526.45万元,总投资估算834.96万元,药耗393.385万元,运行总成本468.686万元,污水处理单位成本18.07元/吨,为最优方案流程。2)、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采用酸碱废水废液、含氢氟酸酸废水及高浓度氢氟酸酸废液分开CaCl2―PAC―PAM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法处理的工艺流程工程费用估算712.84万元,总投资估算1116.98万元,药耗524.455万元,运行总成本607.62万元,污水处理单位成本15.58元/吨,为最优方案流程。3)、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当多晶硅电池板生产线远多于单晶硅电池板生产线,排出废水COD通过化学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则可采用多晶硅电池板废水处理结论;当单晶硅电池板生产线远多于多晶硅电池板生产线,排出废水COD不能通过化学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能达到排放标准,则可采用单晶硅电池板废水处理结论。本课题为实际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参考,可作处理工艺流程选取的对比指导之用。

赵荣生[10](2020)在《基于SWARA-COPRAS方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文中认为虽然PPP模式在水环境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目前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由于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具有合作期限长、投资规模大、商业模式单一、以社会效益为主、技术需求较高、合同以及子项目繁杂、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参与方众多等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参与方之间如何进行适当的风险分担是成功实施公私伙伴关系(PPP)项目的关键因素。然而在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风险承担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对等或项目建设的紧迫性等原因导致某一方被迫接受,却在实施中无法兑现承诺发生争议。另一方面,传统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多借鉴法律范围解决争端的归责原则,但是由于PPP项目本身的多重特点,并不能充分界定风险因素产生的归责对象,可能合作方都没有过错,亦或是风险因素已超过风险归责者的能力。再者,项目实践多以较为宽泛的风险分担原则来进行风险因素分担,既无法细化风险分担过程又忽略了风险分担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因此,如何在充分考虑风险分担的标准、风险分担的障碍、风险因素的类别及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风险分担模型,并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合理的分担给各个项目参与方,仍是当下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以及资料查找等方式,识别出了52种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其中有7种为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特有风险因素。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的52种风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了18种国家层级风险,9种市场层级风险,25种项目层级风险,涵盖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并从全面性、客观性、可靠性、清晰性和实用性五个方面验证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清单的整体性。论文其次构建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估模型,通过FMEA风险评估方法从频度(O)、严重度(S)、不易探测度(D)三个因子层面对52种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借助直觉模糊背景下的IFPWA算子进行计算,并通过IF—MULTIMOORA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了风险排序,此部分将辅助风险分担研究的进行。论文最后构建了基于SWARA—COPRAS方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确定了17种风险分担的考虑因素,包括9种风险分担标准(有益因素+)和8种风险分担障碍(非有益因素-),通过SWARA方法确定其权重,风险因素的分担则由COPRAS(复比例评估法)实现。在风险因素一次分担中,确定了最优承担方为政府部门的19种风险因素、最优承担方为社会资本方的17种风险因素、共同承担方式承担的16种风险因素;在风险一次分担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分担,风险因素分担更为细化;其中,我们通过德尔菲调研的方法获得原始决策数据。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

二、第二部分 污水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部分 污水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7.1 技术路线
        1.7.2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PPP理论基础
        2.1.1 PPP模式理论
        2.1.2 PPP模式应用理论
        2.1.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的定义
    2.2 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2.2.1 绩效评价的定义
        2.2.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的定义及概述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定义及分类
        2.3.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概述
        3.1.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特点
        3.1.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特殊性
    3.2 指标设置依据
        3.2.1 政策文件
        3.2.2 项目运作程序
        3.2.3 理论依据
    3.3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3.3.1 绩效评价体系概述
        3.3.2 评价主体
        3.3.3 评价对象
        3.3.4 评价范围
    3.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原则
        3.4.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3.4.2 绩效评价原则
    3.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3.5.1 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体系
        3.5.2 定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5.3 定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5.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4 绩效评价模型建立及指标权重确定
    4.1 定性评价模型建立及指标权重确定
        4.1.1 定性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4.1.2 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 定量评价模型建立及指标权重确定
        4.2.1 定量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4.2.2 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 绩效评价模型
5 敏感性分析
    5.1 敏感性分析相关理论
        5.1.1 敏感性分析法定义
        5.1.2 敏感性分析方法的目的
        5.1.3 敏感性分析方法
        5.1.4 敏感性分析法步骤
    5.2 提取关键性指标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情况
    6.2 项目绩效评价
        6.2.1 定性绩效评价指标打分情况
        6.2.2 定量绩效评价指标打分情况
        6.2.3 结果说明
        6.2.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存在的问题
    6.3 对策研究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2)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资料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工业城市的兴起
    第一节 工业城市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节 “城市病”的出现
第二章 工业城市早期治理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城市乌托邦思想的演进
    第二节 工业城市立法的演进
    第三节 工业城市治理实践
第三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兴起: 以公共卫生为中心(1848—1875)
    第一节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演进
    第二节 公共卫生立法及中央管理机构的演进
    第三节 以卫生治理为中心的规划实践
第四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发展: 以住房问题为中心(1875—1909)
    第一节 解决住房问题的早期努力
    第二节 住房立法的演进
    第三节 工业城市住房规划实践
第五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完善: 以综合治理为中心(1909—1940)
    第一节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第二节 城乡规划立法的演进
    第三节 工业城市综合规划实践
结语
    一、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的特征
    二、工业城市规划的成效
    三、工业城市规划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分析软件
第二部分 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一、贫困地区整体情况
    二、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卫生资源配置
    三、贫困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资源配置
    四、贫困地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
    五、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
第三部分 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综合评价
    一、TOPSIS综合评价
    二、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
    三、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TOPSIS评价
第四部分 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聚类分析
    一、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聚类分析
    二、贫困地区县级疾控中心卫生资源配置的聚类分析
    三、贫困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聚类分析
    四、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的聚类分析
第五部分 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数据包络分析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
    二、数据包络分析指标与指标值
    三、贫困地区县级医院资源配置DEA分析
    四、贫困地区县级疾控中心资源配置DEA分析
    五、贫困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DEA分析
    六、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DEA分析
第六部分 讨论
    一、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卫生资源配置
    二、贫困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资源配置
    三、贫困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
    四、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
总结
参考文献
卫生资源配置及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习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立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理论依据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研究
    1 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社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的构建
        2.1 初步建构干预方案
        2.2 修订干预方案
        2.3 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
第二部分 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实践
    1 量性研究
        1.1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质性研究
        2.1 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结果
        3.1 量性研究分析结果
        3.2 质性研究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得以提升
        4.2 居民健康行为能力得以提高
        4.3 护生亟需提升沟通能力
        4.4 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5 对进一步开展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活动的思考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流域二层次水权分配及交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进展
        1.2.1 水权界定研究进展
        1.2.2 水权初始分配研究进展
        1.2.3 水权交易研究进展
        1.2.4 水权交易外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2 流域二层次水权概念
    2.1 流域二层次水权的提出
    2.2 新形势下水权概念解读
        2.2.1 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理念
        2.2.2 新时期水权应具有的特点
    2.3 流域二层次水权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2.3.1 二层次水权界定
        2.3.2 流域二层次水权内涵及联系
    参考文献
3 流域二层次水权初始分配
    3.1 水权初始分配概述
    3.2 水权初始分配建模思路
        3.2.1 设计思路
        3.2.2 水权初始分配建模原则
    3.3 水权初始分配模型
        3.3.1 取水权初始分配模型
        3.3.2 用水权初始分配模型
    3.4 应用研究—以沙颍河为例
        3.4.1 区域概况
        3.4.2 流域二层次水权初始分配
    参考文献
4 流域二层次水权交易
    4.1 水权交易概述
    4.2 水权交易建模思路
        4.2.1 设计思路
    4.3 水权交易模型
        4.3.1 可交易水权计算
        4.3.2 用水权交易模型
        4.3.3 取水权交易模型
    4.4 应用研究—以沙颍河为例
        4.4.1 可交易水权计算
        4.4.2 水权交易
5 流域二层次水权交易外部性研究
    5.1 水权交易的外部性概述
    5.2 水权交易的外部性分析思路
    5.3 水权交易负外部性分析
        5.3.1 用水权交易负外部性分析
        5.3.2 取水权交易负外部性
    5.4 应用实例—以沙颍河为例
        5.4.1 用水权交易负外部性分析
        5.4.2 取水权交易负外部性分析
    参考文献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三)乡村振兴战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一)体制性要素
        (二)制度性要素
        (三)主体性要素
        (四)策略性要素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实地调查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1.2.2 国内典型城市排水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排水体制的研究
    2.1 排水体制的概念
    2.2 排水体制的分类及特点
        2.2.1 完全直排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2.2.2 截流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2.2.3 全处理式合流制概念及特点
        2.2.4 完全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2.2.5 完截流式分流制概念及特点
    2.3 排水体制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烟台市早期排水现状调查研究
    3.1 城市概况
        3.1.1 地理概况及行政划分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气象
    3.2 域内河流调查
    3.3 烟台市排水历程及排水问题总结
        3.3.1 烟台市排水历史调查
        3.3.2 改造前排水问题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设计实践
    4.1 烟台市雨污分流的必要性
    4.2 烟台市雨污分流设计改造
        4.2.1 烟台市总体规划
        4.2.2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方案
    4.3 老城区雨水系统设计原则
        4.3.1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4.3.2 暴雨强度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4.3.3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4.3.4 雨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4.3.5 雨水管材的选用
    4.4 老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4.4.1 污水量预测
        4.4.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4.4.3 污水管材选用
    4.5 工程投资
        4.5.1 本工程主要内容
        4.5.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过程重点与难点
    5.1 第一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
        5.1.1 幸福南路段改造
        5.1.2 支农里小区改造
    5.2 雨污分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5.2.1 地下水对施工影响问题
        5.2.2 交通疏导问题
        5.2.3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5.2.4 原有管线的勘测与保护问题
        5.2.5 管线接入问题
        5.2.6 管线管理工作
    5.3 非开挖技术研究与应用
        5.3.1 非开挖技术简介
        5.3.2 非开挖技的研究与对比
        5.3.3 烟台市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最适合的非开挖技术(顶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9)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伏产业概述
    1.2 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的来源及组成
        1.2.1 单晶硅电池板生产废水
        1.2.2 多晶硅电池板生产废水
    1.3 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的危害
    1.4 硅太阳能电池板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1.4.1 化学沉淀法
        1.4.2 混凝沉淀法
        1.4.3 吸附法
        1.4.4 其他方法
    1.5 国内光伏污水处理厂现状
    1.6 课题背景
        1.6.1 课题来源
        1.6.2 课题目的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常规工艺流程介绍及存在问题
    2.1 多晶硅电池板
    2.2 单晶硅电池板
    2.3 单、多晶硅电池板
第三章 多晶硅电池板生产废水工艺研究
    3.1 设计水质、水量
    3.2 废水处理排放标准
    3.3 废水合并处理
        3.3.1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
        3.3.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3.4 酸碱废水废液与含氢氟酸废水废液分开处理
        3.4.1 主要构筑物及运行参数
        3.4.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3.5 酸碱废水废液,含氢氟酸酸废水及高浓度氢氟酸酸废液分开处理
        3.5.1 主要构筑物及运行参数
        3.5.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3.6 工艺流程对比
        3.6.1 比选按原则
        3.6.2 建设总投资估算对比
        3.6.3 运行成本对比
第四章 单晶硅电池板生产废水工艺研究
    4.1 设计水质、水量
    4.2 废水处理排放标准
    4.3 CODC r处理工艺
    4.4 废水合并处理
        4.4.1 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运行参数
        4.4.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4.5 酸碱废水废液与含氢氟酸废水废液分开处理
        4.5.1 主要处理构筑及运行参数
        4.5.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4.6 酸碱废水废液,含氢氟酸酸废水及高浓度氢氟酸酸废液分开处理
        4.6.1 主要处理构筑物及运行参数
        4.6.2 总投资估算及处理成本估算
    4.7 工艺流程对比
        4.7.1 比选按原则
        4.7.2 建设总投资估算对比
        4.7.3 运行成本对比
    4.8 工程实例运行效果
        4.8.1 出水氟离子的测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SWARA-COPRAS方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水环境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PPP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1.3.3 PPP项目风险分担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研究设计及理论基础
    2.1 水环境治理项目PPP模式相关理论
        2.1.1 PPP模式的一般理论
        2.1.2 水环境治理PPP模式内涵、结构及操作程序
        2.1.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全寿命周期及阶段划分
        2.1.4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主体
        2.1.5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原则
    2.2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整体研究设计
    2.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研究设计
        2.3.1 研究逻辑
        2.3.2 研究方法
    2.4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估研究设计
        2.4.1 研究逻辑
        2.4.2 基于直觉模糊MULTIMOORA的改进FMEA风险评估方法
    2.5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担研究设计
        2.5.1 研究逻辑
        2.5.2 风险分担研究方法
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要素识别与评价
    3.1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3.1.1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3.1.2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清单确定
        3.1.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清单评估及层级划分
    3.2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价
        3.2.1 基于直觉模糊MULTIMOORA改进的FMEA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3.2.2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估信息的集结
        3.2.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排序
        3.2.4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 基于SWARA—COPRAS方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构建
    4.1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基本流程
    4.2 风险分担标准及风险分担障碍的确定
    4.3 SWARA方法(逐级权重评估法)
        4.3.1 SWARA方法(逐级权重评估法)基本流程
        4.3.2 SWARA方法(逐级权重评估法)计算步骤
    4.4 COPRAS方法(复比例评估法)
5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确定
    5.1 德尔菲调研设计和实施
        5.1.1 德尔菲调研第一轮问卷
        5.1.2 德尔菲调研第二轮问卷
        5.1.3 德尔菲调研第三轮问卷
    5.2 风险分担标准及障碍的权重
        5.2.1 风险分担标准的权重确定
        5.2.2 风险分担障碍的权重确定
    5.3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一次分担方案确定
        5.3.1 风险一次分担计算
        5.3.2 风险一次分担方案的确定及分析
    5.4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偏好分析
        5.4.1 不同层级风险的分担偏好
        5.4.2 国家层级风险的分担偏好
        5.4.3 市场层级风险分担偏好
        5.4.4 项目层级风险分担偏好
    5.5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二次分担方案确定
        5.5.1 风险二次分担计算
        5.5.2 风险二次分担方案的确定及分析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及层级划分
    6.3 项目风险评估
        6.3.1 项目风险评估信息的集结
        6.3.2 基于IF-MUTIMOORA的 FMEA风险因素排序
    6.4 德尔菲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6.4.1 德尔菲调研第四轮问卷
        6.4.2 德尔菲调研第五轮问卷
    6.5 基于风险分担模型(SWARA—COPRAS方法)的项目风险分担计算
        6.5.1 项目风险一次分担计算
        6.5.2 项目风险二次分担计算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风险分担标准及障碍重要性程度调查表
    附录 B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一次分担
    附录 C 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因素二次分担

四、第二部分 污水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改善农村人居环境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张瑞.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2]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D]. 梁远. 南京大学, 2015(01)
  • [3]中国贫困地区基层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分析[D]. 汪胜. 苏州大学, 2016(06)
  • [4]基于院校—社区多维度互动的居民传染健康素养干预方案构建及实践[D]. 李影影. 郑州大学, 2020(02)
  • [5]流域二层次水权分配及交易理论研究[D]. 李胚. 郑州大学, 2016(02)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烟台市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践与探索[D]. 苏振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8]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污水污染治理技术工程应用分析[A]. 贾立敏. 农村生活污水及畜禽养殖业水污染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论文集, 2013
  • [9]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周东. 长安大学, 2013(05)
  • [10]基于SWARA-COPRAS方法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D]. 赵荣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第二部分污水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