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1](1995)在《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提高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饰面的粘结强度和方便施工为目标,所研制的DY型专用砂浆,其抗剪强度完全可按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相应强度等级的指标采用,砌筑与抹灰均按传统砖墙进行,而且与采用普通混合砂浆比较,砌筑与抹灰成本基本持平或有所降低。
高连玉,邹寿昌[2](1994)在《DY系列专用砂浆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
闫国胜[3](2003)在《加砌块墙体裂缝治理中的砂浆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今建筑业的热点问题,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应运而生,它特有的集高强、保温隔热、质量轻、可加工性强等一系列优点为一体的特点使得建筑过程更为有效、省时、省力,从而倍受建筑业的欢迎,被广泛用作多层、高层和加层建筑的墙体材料。然而,由于加气混凝土本身特有的多孔结构和吸水特性,采用普通砂浆砌筑与抹灰,即使按现行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规定的方法施工,由于实际操作工艺复杂,各工序质量难以保证,依然有墙体开裂,抹灰层大面积龟裂和局部起鼓、空壳、脱落等现象。工程技术人员急需找到一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防裂缝专用砂浆。本文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通过研究一种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配套材料(砌筑与抹灰砂浆)的性能,分析其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材特性的相匹配性,从而找到治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空鼓的现实有效的方法。 本文概述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情况和开裂原因,并从力学,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特性,普通砂浆特性,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开裂机理,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研究的可行性。并根据专用砂浆中复合外加剂的各个组分(保水剂、聚合物、无机矿物等)对砂浆主要性能(保水性、强度、收缩性、抗弯性等)的影响来确定每个组分的掺量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然后就普通砂浆与专用砂浆的保水性、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收缩值、抗弯曲性能以及其它性能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专用砂浆的保水性、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收缩值、抗弯曲性能以及其它性能较普通砂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开裂情况。并且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配套材料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就专用砂浆在试点工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专用砂浆的技术方案是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不失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治理中一条现实可行的方法。
高世伟[4](2011)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砂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和建筑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墙体材料中的普通粘土砖逐渐被限制或禁止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新型墙体材料中的生力军,在建筑行业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相比粘土砖具有质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多层建筑的非承重墙体,但是其吸水性强,干燥收缩大的特点容易造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裂缝和抹灰层局部空鼓,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还会影响其保温隔热性能,限制其功能的发挥。因此,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裂缝的问题限制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产生裂缝的机理出发,分析了墙体易开裂的原因,结合砌块自身的材料特性,通过试验对比了普通水泥砂浆、商用砂浆王砂浆和自行设计的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三种砂浆的强度和收缩性能。试验中,通过在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中添加聚丙烯纤维、粉煤灰以及砂浆复合外加剂来改善砂浆的性能,使其与砌筑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性能相匹配,这样可以达到减小二者因收缩产生的不协调变形的目的,从而能够限制或减少墙体产生裂缝。试验结果表明,在砂浆稠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自然条件养护下自行设计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60d龄期内的收缩值为0.7002mm/m,相比普通水泥砂浆和商用砂浆王砂浆分别降低了36.8%和23.7%,其强度值也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相近,因此,用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砌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缩小砌筑完成后砂浆与砌块之间的不协调变形,从而达到减少墙体裂缝的目的。本文在收缩测量值的基础上,分别回归出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和自然养护条件下的收缩值估算公式,试验龄期内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公式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符合较好。
徐春一,刘明,李强[5](2013)在《专用砂浆对砖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研究专用砂浆对砖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的影响,以不同强度普通砂浆及专用砂浆为参数,对48个蒸压粉煤灰砖砌体试件进行通缝抗剪试验.结果表明,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强度计算指标均高于规范值;专用砂浆的粘结性能非常好,其砌体试件抗剪性能较普通砂浆试件有较大提高.将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给出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普通砂浆试件及专用砂浆试件抗剪强度平均值的建议计算公式,得出了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具有良好抗剪性能的结论.
缪正坤,王智勇,庞海燕[6](2014)在《加气混凝土专用抗裂抹面砂浆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加入甲基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聚丙烯纤维等聚合物,粉煤灰掺合料对砂浆进行改性,研制的加气混凝土专用抗裂抹面砂浆。本课题通过分析几种聚合物掺量对砂浆性能影响因素的大小,得出最佳掺量,找出砂浆最佳配比。经测试,研制的加气混凝土专用抗裂抹面砂浆可操作性好,便于施工,与加气混凝土粘结强度高,抗裂性能好。
闫迪[7](2010)在《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配套砂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节能减排政策在建筑领域的推广实施和墙体改革的大力推行,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因其一系列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但是,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吸水率大、多孔结构等特性,当与普通砂浆结合使用时,易使墙体出现裂缝,抹灰层产生大面积龟裂、空鼓和脱落等现象,影响了工程质量及建筑物墙面美观效果。普通砂浆(导热系数为0.81.0 W/(m·K))与轻质保温砌块(导热系数为0.15 W0.35 W/(m·K))之间导热系数差距较大,易使整个砌体存在“冷桥”现象,在砌筑灰缝、甚至整个墙面出现结露现象,由此砌筑灰缝引起整个砌体的能量损失达到25%左右。因此本论文在解决普通砂浆与加气混凝土之间裂缝问题的同时,更主要的解决了两者之间导热系数相差过大的问题,提高加气混凝土专用配套砂浆的保温性能。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保温砌筑砂浆与保温抹面砂浆分别采用珍珠岩超细陶砂和EPS作为骨料,同时加入聚合物乳胶粉、羟乙基纤维素醚和聚丙烯纤维等改善其性能。本论文探讨了各影响因素掺量对专用配套砂浆性能的影响,利用扫面电镜对各专用砂浆试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和作用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专用保温砌筑砂浆中,水泥与珍珠岩超细陶砂比为1:1.5(质量比)时,各性能最优;专用保温砌筑砂浆随着EPS骨料掺量的增加导热系数下降,强度下降趋势也很明显,因此本论文中保温抹面砂浆的EPS颗粒掺量为10%(占水泥质量);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改性砂浆要先湿养7天后,再干养21天的养护条件下,专用配套砂浆的强度值较大,当其掺量为2%时,专用配套砂浆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聚丙烯纤维掺加,可以明显提高配套砂浆的阻裂性能,增强抗开裂性能。但是当聚丙烯纤维掺量超过0.2%时,由于聚丙烯纤维易形成纤维团,配套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会下降;掺入羟乙基纤维素醚可明显改善砂浆的保水性能。通过单因素影响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各影响因素最佳掺量和专用砂浆的最优配合比,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能测试,各性能均达到了规范标准。水泥与珍珠岩超细陶砂比为1:1.5(质量比)时,专用保温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为11.12MPa,导热系数为0.133 W/(m·K),抗冻性合格;专用保温抹面砂浆中EPS颗粒掺量为10%(占水泥质量)时,抗压强度为1.07MPa,导热系数达到0.0548 W/(m·K),抗冻性合格。有效地解决了北方地区,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砂浆间因导热系数相差较大,使墙体产生“冷桥”和结露等现象。本论文中研究的加气混凝土专用配套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使用,可使墙体(墙体厚度490mm)达到北方地区建筑节能65%的要求。
仲继清[8](2018)在《生土基材料和生土砖砌体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生土结构作为传统村落民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地留存广泛,其凭借节能环保、经济能耗低、热工性能优越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土木工程领域学者的关注。但生土结构相关规程标准和计算理论的缺失,不仅导致已建生土建筑抗震性能差,而且严重阻碍了新时代生土建筑的发展。准确获取生土材料的强度、掌握生土材料及其构件的应力-应变特性是建立生土结构相关标准和计算理论的基础。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6B04)支持下,为探索生土材料及其构件的力学特性、提高传统土坯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研究生土基材料的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对130个生土基块材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别考虑了制样方法、试件形状、加载速率、养护时间、土料选取对生土基材料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生土基块材的特征点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所得曲线进行分析,发现生土基材料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初始下凹段,该重要特点有别于混凝土和烧结普通砖等材料,是单轴受压状态下生土基材料的应力-应变重要特性。(2)建立生土基材料本构关系。基于试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并总结国内外现有生土基材料本构关系的不足之处,按分段函数的形式提出生土基材料的统一本构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已有本构方程存在的缺陷,能够真实的反映出生土材料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特性,而且通过参数变化可适用于各类生土基材料。(3)解决机制生土砖的粘结问题。机制生土砖力学性能好、表面光滑且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与传统泥浆和普通砂浆无法产生有效粘结。采用纤维素醚、胶粉及粉煤灰作为掺料对普通砂浆进行改性,并通过拉伸粘结试验测试各类改性砂浆的力学性能,获得了一种可与机制生土砖产生有效粘结的专用砌筑砂浆,并且所研制的专用砂浆获得国家专利的授权。(4)研究机制生土砖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分别对采用所发明的砂浆砌筑的机制生土砖砌体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和沿通缝抗剪试验,考虑砂浆种类及强度等级、砌筑方式、生土砖表面隔水剂等对砌体抗压性能和沿通缝抗剪性能的影响,结合破坏形态对受压砌体和受剪砌体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基于机制生土砖块材本构关系的特点建立了机制生土砖砌体的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该本构模型可较好的描述机制生土砖砌体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的特点,为墙体的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提供依据。(5)研究机制生土砖墙体的抗震性能。通过对7片墙体进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机制生土砖墙体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生土砖墙体主要发生剪压和剪摩破坏,其承载能力远远高于传统土坯墙体。同时,基于本文提出的砌体本构关系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中公式对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说明本文所提出的砌体本构关系可用于机制生土砖墙体的理论计算。本文依次从块材、砌体、墙体三个层面对生土基材料及生土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生土基材料的受压应力-应变特性,提出了生土基材料统一本构模型,解决了机制生土砖的粘结问题,讨论了机制生土砖砌体的破坏机理,建立了机制生土砖砌体的单轴受压损伤本构模型。为探索生土材料及生土结构的力学特性提供了思路,研究结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约束性指标,为合理的使用生土材料和科学的建造生土结构房屋奠定了基础。
徐春一[9](2011)在《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蒸压粉煤灰砖具有低碳、节能、利废等优点。早期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蒸压粉煤灰砖的耐久性较差,使其使用受到限制。通过对压制成型等工艺环节的改进,砖的强度和耐久性有了很大提高。为了合理地应用经高压多次排气压制成的蒸压粉煤灰砖,及为编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蒸压粉煤灰砖建筑技术规范》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研究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轴心受压力学性能。对45个砌体试件进行试验,考虑了由砂浆强度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与烧结粘土砖砌体的受压性能进行对比。对受压砌体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根据数理统计法和弹性理论分析法建立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压计算的设计指标。(2)研究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沿通缝截面的受剪力学性能。对78个砌体试件进行通缝抗剪试验。考虑了不同强度等级普通砂浆和专用砂浆对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与烧结粘土砖砌体的抗剪性能对比。结合现有规范和可靠度理论给出抗剪计算的设计指标并分别提出专用砂浆砌筑及普通砂浆砌筑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3)研究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本构关系。基于试验测得应力—应变曲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按对数函数形式和多项式形式提出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本构关系表达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给出蒸压粉煤灰实心砖和多孔砖砌体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设计指标。(4)研究偏心率对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52个砌体试件进行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偏心率对试件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及特征的影响。并与烧结粘土砖砌体进行对比。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砌体偏心受压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平截面假定,结合砌体偏心受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了蒸压粉煤灰砖受压构件偏心距限值的取值。(5)研究高厚比对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长柱受压性能的影响。对不同高厚比的21个砌体长柱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了解砌体轴心受压长柱的破坏特征以及高厚比对承载力影响的变化规律。分析荷载—挠度曲线、荷载—轴向变形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开展规律。并与烧结粘土砖长柱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砌体长柱的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承载力实测值、模拟值与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确定了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长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允许高厚比取值。
于长涛[10](2015)在《优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配套干法施工专用薄层砂浆的研制》文中认为蒸压加气混凝土作为一种能满足建筑节能达到50%的单一保温墙体材料(大多数需要夹芯复合的墙材才能达到),因具有质轻利废、保温隔热、寿命长、易加工性等优点,使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日益显着。然而由于生产加气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波动较大、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生产工艺控制不规范,以致生产出来的砌块强度不高、外观尺寸偏差较大、质量很不稳定。故其应用局限于建筑的非承重结构中,在承重结构中使用较少;同时给砌筑带来困难,增加砂浆的使用量;而且影响墙体的整体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研究加气混凝土原材料及关键生产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优化,从原材料化学组成及孔结构出发寻找生产高强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适宜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研制了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薄层干粉砂浆,实现薄浆干砌施工。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探讨了原材料性质对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生产高强蒸压加气混凝土,建议生石灰中MgO含量不宜超过2%,细度为80 um方孔筛筛余不宜超过15%,掺量宜为1520%;粉煤灰细度为45 um方孔筛筛余不宜超过15%,SiO2/Al2O3比值不小于1.8;砂细度为80 um方孔筛筛余不宜超过18%。接着探讨了关键生产工艺对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气剂用量相同时,复合引气比单一引气的砌块强度提高幅度明显;当钙硅比(C/S)分别为0.41、0.48和0.51时,C/S为0.51时的料浆发气速率与稠化速率匹配效果较好;采用改进砂浆稠度仪测定坯体沉入值来确定脱模时间,以沉入值为1519mm为宜;当恒温温度为190℃,恒温时间为7h,砌块性能较好。然后,为了获得干密度为600kg/m3、强度达到5MPa的粉煤灰-砂复合高强加气混凝土,分别基于水化产物与强度的关系方程、孔结构与强度的关系方程,设计加气混凝土原材料化学组成及基本浆体配合比。结果表明,原材料化学组成最佳钙硅比范围为0.500.55;当钙硅比(C/S)为0.51时,生成的托勃莫来石含量可达38%,此时C-S-H凝胶中穿插着适当数量的粗大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更密实,强度最高。当加气混凝土达到上述性能,要求其基本浆体强度应达到21MPa,孔形系数宜为1.7;当基本浆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孔形系数大于1.7时,加气混凝土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由于孔结构差所致。再次,研制了加气块墙体专用薄层干粉砂浆,得到其适宜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砂=21%:5%:74%,外加剂采用外掺法(占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比):纤维素醚0.135%,可再分散乳胶粉0.5%,纤维0.5%,膨胀剂6%,水料比=0.18。此时砂浆保水率大于95%,粘结强度大于0.5MPa,28d干缩值小于0.80mm/m,导热系数小于0.5W/(m?K),性能优良。最后,分析了高强精确加气混凝土砌块与薄层干粉砂浆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二者间界面粘结强度高达0.5MPa,弹性模量为同一数量级,干缩值差异小,分别不大于0.5mm/m和0.8mm/m,导热系数低,分别不大于0.16W/(m?K)和0.5 W/(m?K),保温性能好。因此减少了墙体的空鼓、开裂等现象发生。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可节约砂浆用量6570%,综合施工效率提高1015%,综合成本下降20%。
二、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加砌块墙体裂缝治理中的砂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及研究现状 |
1.1.1 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特点及意义 |
1.1.2 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现状 |
1.2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及成因 |
1.2.1 加气混凝土墙体开裂情况 |
1.2.2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
1.3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制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
1.3.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究的意义 |
1.3.2 目前专用砂浆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机理分析 |
2.1 受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工作特性和破坏形态 |
2.2 力学分析 |
2.2.1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 |
2.2.2 断裂力学在墙体结构中的应用 |
2.3 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特性分析 |
2.3.1 线变形系数的影响 |
2.3.2 墙体自身干缩变形引起墙体裂缝 |
2.3.3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结构分析 |
2.4 施工工艺的分析 |
2.4.1 施工操作因素的影响 |
2.4.2 技术间歇问 |
2.5 设计构造措施所造成的墙体裂缝 |
2.6 砂浆因素分析 |
2.6.1 砂浆自身收缩引起的开裂 |
2.6.2 砌筑、抹灰砂浆强度的影响 |
2.6.3 砂浆保水性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要求引起开裂 |
2.6.4 抹灰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导热系数相差过大引起开裂 |
2.6.5 抹灰砂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线收缩相差过大引起开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裂缝防治措施及研究专用砂浆的意义 |
3.1 裂缝防治措施 |
3.1.1 基于材料特性方面 |
3.1.2 基于施工工艺的开裂机理 |
3.1.3 基于砂浆开裂机理 |
3.2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究的必要性 |
3.2.1 普通砂浆不符合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要求 |
3.2.2 专用砂浆研究的必要性 |
3.3 加砌墙体专用砂浆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本项目的技术指标 |
4.2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原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
4.2.2 实验项目方法及措施 |
4.3 正交试验设计及最佳配合比的确定 |
4.3.1 单因素实验分析 |
4.3.1.1 保水剂对砂浆保水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1.2 聚合物的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4.3.1.3 无机矿粉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4.3.2 正交试验设计 |
4.3.3 最佳配合比的确定 |
4.4 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性能对比分析 |
4.4.1 保水性能的比较 |
4.4.2 砂浆抗压强度与粘结强度的比较 |
4.4.3 砂浆收缩值的比较 |
4.4.4 砂浆的抗弯曲性能比较 |
4.4.5 其它性能的比较 |
4.5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配套应用技术 |
4.5.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防裂配套材料应用体系对比分析 |
4.5.2 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与抹面施工规定 |
4.6 专用砂浆试点工程应用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砂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研究及应用现状 |
1.1.1 研究新型墙体材料的必要性 |
1.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特点 |
1.1.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
1.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究的意义 |
1.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砂浆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力特点及开裂原因分析 |
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受压破坏形态分析 |
2.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
2.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材性对裂缝的影响 |
2.2.2 施工工艺对裂缝的影响 |
2.2.3 结构设计及构造对裂缝的影响 |
2.2.4 砂浆对裂缝的影响 |
2.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主要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试验方法 |
3.1 试验方法 |
3.1.1 砂浆稠度试验 |
3.1.2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1.3 砂浆收缩试验 |
3.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材料 |
3.3.1 水泥 |
3.3.2 砂 |
3.3.3 水 |
3.3.4 粉煤灰 |
3.3.5 砂浆王 |
3.3.6 可再分散乳胶粉 |
3.3.7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3.3.8 聚丙烯纤维 |
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砂浆收缩研究 |
4.1 试验配合比 |
4.2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 |
4.2.3 结果分析 |
4.3 砂浆收缩试验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结果 |
4.3.3 结果分析 |
4.4 砂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龄期、温度和相对湿度 |
4.4.2 掺合料和外加剂 |
4.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用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收缩值的估算 |
4.5.1 标准养护条件下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收缩值的估算公式 |
4.5.2 自然养护条件下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收缩值的估算公式 |
4.6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防裂措施建议 |
4.6.1 工程施工中的措施 |
4.6.2 设计构造中的措施 |
4.6.3 聚丙烯纤维粉煤灰改性砂浆的应用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专用砂浆对砖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
1.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1.1.1 试件外形与尺寸 |
1.1.2 砌筑砂浆 |
1.2 加载方法及试验过程 |
1.3 试验现象 |
2 抗剪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3 影响砌体抗剪强度的因素 |
3.1 材料强度的影响 |
3.2 砌筑质量的影响 |
3.3 砂浆的种类 |
4 抗剪强度建议公式 |
5 结 论 |
(6)加气混凝土专用抗裂抹面砂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用原材料 |
2 外加剂影响砂浆性能因素试验分析 |
2.1 甲基纤维素醚改性作用对抗裂抹面砂浆性能的影响 |
2.2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抗裂抹面砂浆性能的影响 |
2.3 聚丙烯纤维对抗裂抹面砂浆性能的影响 |
3 加气混凝土抗裂抹面砂浆的配制 |
4 结论 |
(7)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配套砂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加气混凝土砌块发展的必要性 |
1.1.2 加气混凝土制品国外发展状况 |
1.1.3 加气混凝土制品国内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
1.1.4 加气混凝土配套砂浆研究进展 |
1.2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
1.3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砂浆之间存在的问题 |
1.3.1 砂浆自收缩引起开裂 |
1.3.2 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要求 |
1.3.3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砂浆导热系数相差较大 |
1.3.4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砂浆线膨胀系数相差大 |
1.3.5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砂浆线收缩相差较大 |
1.3.6 普通砂浆与加气混凝土墙面粘结力差 |
1.4 研究加气混凝土系列配套材料的必要性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设备及试件制备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件制备 |
2.3.2 试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与机理分析 |
3.1 加气混凝土配套砂浆图表分析 |
3.1.1 加气混凝土抹面砂浆的性能研究 |
3.1.2 加气混凝土保温砌筑砂浆性能的研究 |
3.1.3 加气混凝土保温抹面砂浆性能的研究 |
3.2 掺合料及各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3.2.1 Ⅰ级粉煤灰影响机理 |
3.2.2 羟乙基纤维素醚对配套砂浆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
3.2.3 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对配套砂浆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
3.2.4 聚丙烯纤维对配套砂浆性能影响机理分析 |
3.3 各影响因素扫描电镜微观分析 |
3.3.1 Ⅰ级粉煤灰扫描电镜微观分析 |
3.3.2 掺聚丙烯纤维砂浆试件扫面电镜微观分析 |
3.3.3 掺聚合物干粉的砂浆试件扫面电镜微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交设计及分析 |
4.1 配套抹面砂浆的正交设计 |
4.1.1 配套抹面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4.1.2 配套抹面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方差分析 |
4.1.3 加气混凝土配套抹面砂浆综合性能 |
4.2 配套保温砌筑砂浆正交设计 |
4.2.1 配套保温砌筑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4.2.2 配套保温砌筑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方差分析 |
4.2.3 加气混凝土专用保温砌筑砂浆综合性能 |
4.3 配套保温抹面砂浆正交设计 |
4.3.1 配套保温抹面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4.3.2 配套保温抹面砂浆28 天抗压强度方差分析 |
4.3.3 加气混凝土专用保温抹面砂浆综合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生土基材料和生土砖砌体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土基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研究 |
1.2.2 土坯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1.2.3 生土墙体与生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生土基材料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生土基材料轴心抗压试验 |
2.2.1 生土块材的制作 |
2.2.2 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
2.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2.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2.3.2 实测应力-应变全曲线 |
2.3.3 峰值应力 |
2.3.4 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土基材料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几何特点 |
3.3 现有生土基材料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的比较和分析 |
3.4 生土基材料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3.4.1 本构关系数学推导 |
3.4.2 所建立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制生土砖块材粘结关键问题研究 |
4.1 引言 |
4.2 砌筑砂浆配方研究 |
4.2.1 问题分析 |
4.2.2 掺料分析 |
4.2.3 配方比例 |
4.3 拉伸粘结试验 |
4.3.1 试验设计 |
4.3.2 测试方法 |
4.3.3 试验评定 |
4.3.4 试验现象 |
4.3.5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制生土砖砌体力学性能及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
5.1 引言 |
5.2 机制生土砖砌体单轴抗压试验 |
5.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5.2.2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5.2.3 破坏过程与破坏机理分析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5 规范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5.3 机制生土砖砌体抗压本构关系的建立 |
5.3.1 现有单轴受压砌体本构关系表达式 |
5.3.2 本文提出的机制生土砖砌体本构关系 |
5.4 机制生土砖砌体抗剪强度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5.4.3 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案 |
5.4.4 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分析 |
5.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制生土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抗剪承载力计算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6.2.2 加载装置及方案 |
6.2.3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破坏过程及形态 |
6.3.2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6.3.3 承载力 |
6.3.4 延性性能 |
6.3.5 刚度 |
6.3.6 耗能能力 |
6.4 恢复力模型 |
6.4.1 骨架曲线的确定 |
6.4.2 卸载刚度的确定 |
6.4.3 滞回规则的确定 |
6.4.4 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6.5 抗剪承载力计算 |
6.5.1 墙体单元应力状态分析 |
6.5.2 基于砌体单轴受压本构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6.5.3 基于典型规范公式计算的抗剪承载力 |
6.5.4 抗震性能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受力性能 |
1.2.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本构关系 |
1.2.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数值模拟 |
1.2.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2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压力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所用材料材性试验 |
2.2.1 蒸压粉煤灰砖 |
2.2.2 砌筑砂浆 |
2.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轴心受压试验 |
2.3.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3.2 试验装置及量测方法 |
2.3.3 试验步骤 |
2.3.4 试验现象分析 |
2.3.5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受压砌体的工作机理 |
2.5 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 |
2.5.1 数理统计方法 |
2.5.2 弹性理论方法 |
2.6 抗压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
2.7 本章小结 |
3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剪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2 加载方法及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过程 |
3.3.2 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抗剪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 |
3.5 抗剪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取值 |
3.6 本章小结 |
4 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本构关系 |
4.1 引言 |
4.2 单轴受压砌体本构关系 |
4.2.1 砌体的应力—应变全曲线 |
4.2.2 现有本构关系表达式 |
4.2.3 本文提出的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本构关系 |
4.2.4 砌体本构关系表达式的比较和分析 |
4.3 砌体弹性模量 |
4.3.1 弹性模量实测值 |
4.3.2 弹性模量设计指标 |
4.3.3 加载过程中弹性模量变化规律 |
4.3.4 蒸压粉煤灰砖和砂浆弹性模量取值 |
4.4 砌体泊松比 |
4.4.1 泊松比实测值 |
4.4.2 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4.4.3 泊松比设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偏心率对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压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5.2.2 试验装置及量测方法 |
5.2.3 试验步骤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及破坏过程 |
5.3.2 截面应变分布 |
5.3.3 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结果 |
5.4 偏心影响系数分析 |
5.4.1 偏心影响系数理论分析 |
5.4.2 偏心影响系数回归分析 |
5.5 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公式进行验证 |
5.5.1 有限元分析基本假定 |
5.5.2 模型介绍及选项设置 |
5.5.3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4 扩大参数模拟对提出公式进行修正 |
5.6 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5.7 偏心距限值取值 |
5.8 本章小结 |
6 高厚比对蒸压粉煤灰砖砌体长柱受压性能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6.2.2 试验装置 |
6.2.3 加载方案及量测方法 |
6.3 试验结果 |
6.3.1 破坏过程及特征 |
6.3.2 截面应变分布 |
6.3.3 荷载—轴向变形曲线 |
6.3.4 荷载—挠度曲线 |
6.3.5 承载力试验结果 |
6.4 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 |
6.4.1 模型选择 |
6.4.2 选项设置 |
6.4.3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6.5 轴心受压长柱承载力计算公式 |
6.6 允许高厚比取值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10)优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配套干法施工专用薄层砂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发展现状 |
1.1.1 蒸压加气混凝土国内外发展状况 |
1.1.2 蒸压加气混凝土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 加气混凝土专用薄层干粉砂浆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1.2.2 国外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1.3 本项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石灰 |
2.1.3 粉煤灰 |
2.1.4 砂 |
2.1.5 石膏 |
2.1.6 铝粉/铝粉膏 |
2.1.7 外加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材料预处理 |
2.2.2 加气混凝土制备 |
2.2.3 发气与稠化匹配性实验 |
2.2.4 脱模与切割时间控制实验 |
2.2.5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 |
2.2.6 薄层干粉砂浆性能试验 |
2.2.7 微观分析 |
第三章 蒸压加气混凝土原材料性质及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
3.1 实验室与工业生产制备的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差异研究 |
3.2 原材料品质对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2.1 粉煤灰的影响 |
3.2.2 石灰的影响 |
3.2.3 砂的影响 |
3.3 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
3.3.1 引气技术优化研究 |
3.3.2 发气与稠化速率的匹配研究 |
3.3.3 脱模时间对切割尺寸精确性的影响 |
3.3.4 蒸压养护制度优化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材料化学组成和孔隙率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
4.1 基于材料化学组成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
4.1.1 钙硅比的基础理论 |
4.1.2 材料化学组成对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2 基于孔结构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
4.2.1 强度与孔隙率的基础理论 |
4.2.2 孔结构对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薄层干粉砂浆的研制 |
5.1 纤维素醚对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
5.2 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砂浆粘结性能的影响 |
5.3 砂浆配合比优化实验 |
5.4 降低砂浆干缩性能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薄层砂浆适应性研究及生产应用 |
6.1 加气块与薄层砂浆的适应性研究 |
6.2 高强精确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试验 |
6.2.1 生产工艺 |
6.2.2 生产配合比 |
6.2.3 产品性能 |
6.3 干法施工试验及其应用 |
6.3.1 实验室干法施工试验 |
6.3.2 工程应用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研究结果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DY型系列专用砂浆研究[J]. 杨松. 新型建筑材料, 1995(01)
- [2]DY系列专用砂浆研制及应用[J]. 高连玉,邹寿昌. 硅酸盐建筑制品, 1994(02)
- [3]加砌块墙体裂缝治理中的砂浆性能研究[D]. 闫国胜.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砂浆性能研究[D]. 高世伟. 郑州大学, 2011(04)
- [5]专用砂浆对砖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J]. 徐春一,刘明,李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2013(02)
- [6]加气混凝土专用抗裂抹面砂浆的研制[J]. 缪正坤,王智勇,庞海燕. 四川建材, 2014(06)
- [7]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配套砂浆的研究[D]. 闫迪.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10(02)
- [8]生土基材料和生土砖砌体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及应用[D]. 仲继清. 长安大学, 2018(01)
- [9]蒸压粉煤灰砖砌体受力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 徐春一.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5)
- [10]优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及配套干法施工专用薄层砂浆的研制[D]. 于长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