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南浦大桥增加特种消防设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紫豪[1](2020)在《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应急预案体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斜拉桥在数量,跨径上的不断发展,新兴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也应运而生。钢混叠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研究的新型结构,其将钢梁和桥面板用连接件连接成整体使两者共同受力,这不仅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结构性能,并且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在叠合梁斜拉桥上发生的诸如地震,台风,桥梁车撞船撞,桥梁火灾等桥梁应急事故的频率也在日益增长,由此造成的人员伤和财产损失情况也愈加严重。因此,加强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应急事故的应急管理,设计制定具有完备性和可行性的桥梁应急预案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也是社会对桥梁应急管理提出的新需求。本文针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在服役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事件,结合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通过调研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展开应急预案体系研究。首先调研了各紧急事件的类别及其对应的预防方法与应急措施,然后确定了各紧急事件极端荷载的工程简化计算方法,再依托具体工程,根据极端荷载下结构的响应值计算结果,对各紧急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选择了各种极端事件的应急措施,最后建立了依托工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并进行了极端响应分析研究。火灾分析表明:由桥上行驶的小型车及油罐车/重型车引起的桥梁火灾作用会导致其作用位置附近拉索因高温辐射而产生失效断裂。其中在重型车/油罐车火灾作用下斜拉桥最多会发生2根拉索的失效断裂;全桥叠合梁截面在火灾作用下的截面应力峰值在部分截面的应力超过了规范规定的设计强度值,因此需要在此部分截面附近对桥梁拉索做重点的抗火处理以保证桥梁在火灾作用下的安全性及使用性。将船桥碰撞作用简化为经能量折减后直接作用在主桥桥墩上的荷载,进行的船桥碰撞的简化响应分析表明,在船撞作用下,依托工程的主墩墩顶及墩底截面内力存在超限情况,并提出了桥墩防撞设计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雷佳[2](2020)在《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快速推进,大型复杂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沿海地区髙墩大跨桥梁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因此桥梁施工安全问题将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施工安全研究现状的深刻剖析,结合银洲湖特大桥的特点和实际,开展了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研究,建立了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预测的量化模型,针对重大风险源,制定了多级风险管理预案,为保障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成果如下:(1)从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气候等)、采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队伍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对桥梁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深入调查和剖析,建立了银洲湖特大桥风险源识别清单。(2)结合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的发生特点、相互作用和传导机制,提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风险进行量化,该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高,可较大程度上避免人的主观因素对风险量化的影响。(3)应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思想识别重大风险源。通过对各个风险源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关联性分析,掌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关联性矩阵,然后采用熵的思想确立各类风险的权重,并对其进行排序,作为重大风险源识别的依据。(4)应用SPSS软件中的因素分析法对样本进行主成分提取,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以此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数据,结合银洲湖特大桥施工期各类风险源指标的权重数据,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银洲湖特大桥施工期的总体风险进行评估。(5)针对桥梁出现的不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主要有风险吸收、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控制和风险预防。应用风险传递原理对银洲湖特大桥进行施工期安全风险监控,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适用于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的程序。
金晔[3](2014)在《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项目管理也日趋完善,工程总承包规模逐渐大型化、形式逐渐多样化,也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国际投资商和业主对承包商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希望承包商能够提供形成建筑产品全过程甚至更为广泛的服务。这一市场需求,为推动我国总承包管理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特大型工程涉及面广,对总承包商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极高的要求。而目前,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及专业分包承发包模式具有建设周期长、设计变更多、投资控制缺乏连续性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大型复杂工程的施工管理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承发包模式。机电主承包管理模式就是一种适合大型复杂工程建设实践需要的新型承发包模式,是对施工总承包的一种完善和补充,但由于该承包模式在实践中还应用较少,目前还存在不少操作性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立足于上海近年来大型项目中的机电安装工程管理,从分析传统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和方法入手,说明了其对大型复杂工程的不适应性,从而提出采用机电主承包这一新型管理模式。分析了机电主承包管理所必须的前提条件,从机电主承包合同的授予,到机电主承包在项目整体管理中的位置,再到机电主承包组织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提升等内容。并重点就新型机电主承包组织架构下的针对性部门设置做了说明,阐述了该模式下对于自有分包与机电类专业分包管理的重点。最后结合作者所在公司的实际状况,对机电主承包管理模式的前景做了简单的论述。
张琪[4](2012)在《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150多年的发展,世博会已经成为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如何利用世博契机推动城市的发展,在世博会结束后发挥场馆的最大作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运用到后世博发展中,成为东道国最为重视的问题。本文以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问题为切入点,例举并总结历届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典型案例,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案例在实际的得失,并对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讨论。世博会的发展,从最初没有意识到世博会场馆的再利用,到逐渐发现世博场馆的利用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城市建设与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再到有意识地在世博场馆建设和后续利用中注重生态与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世博会的场馆设计中得到了体现: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建设规范、灵活通用的建筑结构、可再生的材料使用,使得场馆的再利用途径更为丰富。上海世博会场馆在后世博时期的利用,以及对其功能重新定义,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利用世博举办的契机和世博场馆的特点,促进所在城市的更新和改造;带动世博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使城市内涵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利用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的示范作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城市建设和其它领域中深入、持久地展开。上海世博会虽然结束了,但关于世博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还将继续。
李伟[5](2011)在《沈阳经济区投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正从配套性的服务转变为引导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城市快速扩张的强大硬件支撑。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正处于建设高峰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对国内外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沈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改革方面,本论文根据“项目区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项目属性决定项目投融资模式”的观点,结合沈阳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提出投融资模式的优化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评价。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和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沈阳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投融资模式还比较单一;二是政府行政效率不高;三是融资渠道比较狭窄。四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力度。本文指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方向。总之,本论文按照“调查问题-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方法,调查研究了沈阳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项目区分理论,针对项目的不同属性运用不同的投融资模式。
高文生[6](2011)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包括: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爆破挤淤法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非开挖埋管技术、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以及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介绍了各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主要技术要点及其推广应用。
黄毅[7](2008)在《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混合功能是古今中外的城市建成区的存在方式,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理想状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必然结果。当前,信息社会带来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产生的问题对于以功能分区思想为指导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开发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出了混合功能城市的概念,探讨了混合功能城市的内涵和意义,并以上海的城市混合功能为例,从历史演变、城市规划管理和开发实践方面探讨了城市混合功能的形成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框架。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混合功能,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主要是通过对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发现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作为城市开发与管理的借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八个章节,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展开:第一部分是混合城市的理论部分,论文从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混合城市的概念,提出了步行尺度内的功能混合的理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混合城市的历史以及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为下文作了理论上的铺垫。第二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根据城市混合功能的主要特征按照时间段共分为城市自然形成的功能混合(1843~1949),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49~1978)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功能混合(1978~至今),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混合功能表现的特征以及具体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进程中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形成的内在机制,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当前混合功能建设相关问题的基础。第三部分是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探讨了上海混合功能建设中的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开发等相关问题。在规划管理方面,从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分析了上海市当前对城市混合功能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并比较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措施。在城市的开发实践方面,则从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出发,分析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中的问题与难题,在技术层面上对于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的内容、形式以及混合功能建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在总结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开发、动态更新的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初步构筑了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体系框架,对混合功能建设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建设指出了方向。
郭强[8](2008)在《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一个初步阶段转向高速发展的过程,而轨道交通建设的管理模式逐步向EPC模式发展。而在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面临复杂多变的不可避免风险,威胁着轨道交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随后系统的介绍了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和程序,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结合工程实践,站在工程总承包商的角度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建立了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和保险产品的匹配模型,并建立了保险成本和收益曲线模型分析其经济性,最后建立了以保险为基础的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程序和模式,并探讨了各环节操作原则和规范。本文希望能探索并建立一种基于工程保险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的有效风险管理模式,是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这有利于提高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帮助其在国内外市场拓展轨道交通工程项目。
周云,郭永恒[9](2006)在《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篇》文中认为一、城市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概述 (一)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战略意义 1.各种灾害频繁,防灾形势严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地位于灾害频发区。全国660多座城市,大多都面临着洪水、地震、地质、台风等多项自然灾害的威胁。建设部1997年公布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把地震、火灾、洪水、气象灾害、地质破坏五大灾种列为导致我国城市灾害的主要灾害源。对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地震、洪水、火灾是最主要的灾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超高层、高耸、大跨度建筑物抗风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地质灾害问题也相当严重。
徐志修[10](2006)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它是一种公认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交通方式。但是,在目前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认真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大系统的理念,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包括预防计划系统、灾难计划系统和应急计划系统三个子系统。 预防计划系统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技术措施部分,从工程力学的角度分析计算轨道选线,并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建立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同时考虑抗震设防技术要求、防火技术要求、防空袭技术要求等,并对施工阶段可能引发的环境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然后分析了地铁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在组织措施部分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措施部分研究了运营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和安全监管单位的监管措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并阐述了监督检查的内容。 提出了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想,并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框架。分析该综合监控系统的内涵、特征、逻辑框架、结构信息流、物理框架和接口技术等关键技术。 将可靠性的理念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介绍系统可靠性概念和提高系统可靠性的设计要点,并提出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可靠性评定的方法和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在灾难计划设计中,阐述了列车事故处理、列车火灾事故处理、救援工作组织指挥、人员救护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应急计划设计中,研究了安全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并对保险索赔进行了分析研究。 最后,结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和深圳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实例,阐述国内轨道交通组织管理和监控方面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二、建议南浦大桥增加特种消防设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议南浦大桥增加特种消防设施(论文提纲范文)
(1)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应急预案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发展现状 |
1.2.1 叠合梁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
1.2.2 典型叠合梁式斜拉桥简介 |
1.3 桥梁应急预案体系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应急预案体系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应急预案体系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梁紧急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 |
2.1 桥梁紧急事故的特点概况 |
2.2 桥梁紧急事故的类型概述 |
2.3 桥梁应急事故的处理措施 |
2.3.1 桥梁火灾事故处理措施 |
2.3.2 桥梁船撞事故处理措施 |
2.3.3 桥梁车撞事故处理措施 |
2.3.4 桥梁爆炸事故处理措施 |
2.3.5 桥梁地震事故处理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应急管理体系设计 |
3.1 桥梁应急事故的预防与准备 |
3.2 桥梁应急预案的启动时间确定 |
3.3 紧急事故的危险性评估 |
3.4 人员与物资管理 |
3.4.1 人员管理与准备 |
3.4.2 物资的优化管理 |
3.5 桥梁应急救援管理 |
3.5.1 桥梁应急救援基本原则 |
3.5.2 桥梁应急救援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依托工程极端荷载响应分析 |
4.1 依托工程概况 |
4.2 桥梁火灾响应分析 |
4.2.1 桥梁火灾温度参数确定 |
4.2.2 拉索温度及应力分析 |
4.2.3 主梁截面应力分析 |
4.3 依托工程桥梁船撞响应分析 |
4.3.1 船桥碰撞力取值确定 |
4.3.2 船桥碰撞响应计算 |
4.3.3 桥墩防撞方案选取 |
4.4 依托工程应急预案建立 |
4.4.1 桥梁火灾预防措施设置 |
4.4.2 桥梁船撞预防措施设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
1.3 大型斜拉桥桥施工期安全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
1.3.1 斜拉桥施工期存在不确定性 |
1.3.2 国内外斜拉桥施工期安全事故 |
1.3.3 斜拉桥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斜拉桥施工期安全风险识别 |
2.1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的基本概念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的特性 |
2.1.3 风险间的相互影响 |
2.1.4 风险传导机制 |
2.2 风险源普查 |
2.2.1 施工期风险源分类 |
2.2.2 风险辨识流程 |
2.2.3 风险源动态清单的建立 |
2.3 桥梁风险识别与量化 |
2.3.1 模糊层次分析的优点 |
2.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2.4 示例 |
2.4.1 银洲湖下部工程简介 |
2.4.2 下部结构施工阶段风险源辨识 |
2.4.3 风险源赋值 |
2.5 本章小结 |
3 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与量化模型 |
3.1 重大风险源识别 |
3.1.1 重大风险源的概念 |
3.1.2 施工工艺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1.3 重大风险源的识别过程 |
3.2 基于灰熵关联法的重大风险源识别模型 |
3.2.1 灰色关联分析 |
3.2.2 熵的概念 |
3.2.3 灰熵关联分析模型 |
3.2.4 示例 |
3.3 斜拉桥施工期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3.3.1 风险评估 |
3.3.2 风险等级划分 |
3.3.3 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预测模型 |
3.3.4 示例 |
3.4 本章小结 |
4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监测与控制对策 |
4.1 大跨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应对方法 |
4.2 大跨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监控 |
4.2.1 桥梁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
4.2.2 监控内容 |
4.2.3 施工监控方法 |
4.2.4 桥梁施工风险监控模型 |
4.2.5 示例 |
4.3 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风险识别 |
5.2.1 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工序 |
5.2.2 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源辨识 |
5.2.3 确定风险源权重 |
5.3 确定施工重大风险源及风险等级 |
5.3.1 重大安全风险源识别 |
5.3.2 风险等级确定 |
5.3.3 风险评价 |
5.4 大跨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
5.4.1 桩基质量控制 |
5.4.2 承台质量控制 |
5.4.3 索塔质量控制 |
5.4.4 支座安装质量控制 |
5.4.5 梁的质量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 个人简介 |
2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1.2.1 提出问题 |
1.2.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电主承包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
2.1 施工总承包管理理论研究 |
2.2 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
2.3 专业分包管理形式研究 |
第三章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现有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
3.1 机电安装专业承包企业情况说明 |
3.2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特点 |
3.3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组织形式 |
3.3.1 机电安装项目部在项目整体管理中的定位 |
3.3.2 机电安装项目部组织结构及管理职责 |
3.4 现有管理模式对大型复杂工程的不适应性分析 |
3.4.1 协调层级太多 |
3.4.2 调动资源的能力有限 |
第四章 上海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
4.1 工程简介 |
4.1.1 工程整体概况 |
4.1.2 机电安装工程概况 |
4.2 实施机电主承包管理的必要性 |
4.3 机电主承包与施工总承包的定位差异 |
4.4 实施机电主承包管理的前提条件 |
4.4.1 明确机电主承包管理地位 |
4.4.2 提升机电主承包在总承包管理中的级别 |
4.5 机电主承包组织架构选择与优化 |
4.5.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模式—全管型 |
4.5.2 世博项目群模式—协调型 |
4.5.3 世博浦西片区模式—协调服务优化型 |
4.5.4 三种机电主承包模式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主承包管理方法 |
5.1 机电主承包组织机构的建立与优化 |
5.1.1 体现精简高效原则 |
5.1.2 体现管理的有效性原则 |
5.2 机电主承包工作流程优化 |
5.3 机电主承包对内管理重点分析 |
5.3.1 建立网络计划 |
5.3.2 找出关键线路与关键控制点 |
5.3.3 优化动态控制流程与方法 |
5.3.4 深化设计管理 |
5.3.5 集中采购管理 |
5.3.6 专业分包管理 |
5.3.7 信息化管理 |
5.4 机电主承包对外协调重点分析 |
5.4.1 协调示意图 |
5.4.2 对上级关系协调 |
5.4.3 平级关系的协调 |
5.4.4 与政府部门和公用事业机构的协调 |
第六章 机电主承包管理模式前景 |
6.1 机电主承包推行的有利因素 |
6.1.1 企业自身优势是主要推动力 |
6.1.2 机电主承包所产生的管理绩效 |
6.2 机电主承包管理模式发展困境 |
6.2.1 外部制约因素 |
6.2.2 内部能力瓶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第二章 世博场馆建设理念的沿革 |
2.1 早期,作为展览空间的阶段 |
2.2 中期,作为时代标志的阶段 |
2.3 后期,作为观念象征的阶段 |
2.4 场馆建设理念的发展和变化 |
第三章 场馆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
3.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演变与内涵发展 |
3.1.1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生 |
3.1.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核心理论 |
3.1.3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
3.2 世界博览会场馆后续利用研究 |
3.2.1 经济层面 |
3.2.2 城市建设层面 |
3.2.3 场馆建筑层面 |
3.3 影响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因素 |
3.3.1 世博会的性质和举办目的的转变 |
3.3.2 世博会场址选择 |
3.3.3 世博会的分类的不同 |
3.3.4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历届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研究 |
4.1 大阪世博会,日本1970年 |
4.1.1 世博会概况 |
4.1.2 后续利用 |
4.1.3 综合评价 |
4.2 布里斯班世博会,澳大利亚1988年 |
4.2.1 世博后概况 |
4.2.2 区域选择 |
4.2.3 后续利用 |
4.2.4 综合评价 |
4.3 塞维利亚世博会,西班牙1992年 |
4.3.1 塞维利亚世博会概况 |
4.3.2 总体布局 |
4.3.3 后续利用 |
4.3.4 综合评价 |
4.4 里斯本世博会葡萄牙1998年 |
4.4.1 世博会概况 |
4.4.2 区位选择和重建计划 |
4.4.3 后续利用(多功能的运用) |
4.4.4 综合评价 |
4.5 汉诺威世博会,德国2000年 |
4.5.1 汉诺威世博会概况 |
4.5.2 区位选择及总体布局 |
4.5.3 后续利用 |
4.5.4 综合评价 |
4.6 爱知世博会,日本2005年 |
4.6.1 爱知世博会概况 |
4.6.2 总体规划 |
4.6.3 后续利用 |
4.6.4 综合评价 |
4.7 世博会案例的纵向分析 |
第五章 世博场馆后续利用的技术条件与方法 |
5.1 永久性场馆的分类与利用 |
5.2 临时性场馆的拆除与回收 |
5.3 改建建筑的改造利用 |
5.3.1 改建建筑的分类 |
5.3.2 建筑改建的技术措施 |
5.4 配套服务设施的利用和改造 |
5.5 场馆建筑材料的回收与降解 |
5.5.1 建筑材料的回收与降解的定义 |
5.5.2 场馆建筑材料的回收 |
5.5.3 场馆中降解材料的使用 |
第六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 |
6.1 上海世博会的经济效应 |
6.2 上海世博会场址分析 |
6.2.1 世博会场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
6.2.2 世博会场址选择的优势 |
6.3 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定位和后续利用探讨 |
6.3.1 世博会主题的诠释和延续 |
6.3.2 充分利用历史建筑和黄浦江优势 |
6.3.3 场馆后续利用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 |
6.4 上海世博会场馆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分析 |
6.4.1 世博会场馆可持续发展理论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
6.4.2 实施策略 |
6.4.3 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及目标 |
6.4.4 上海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
第七章 中国馆后续改造项目实践 |
7.1 中国馆概况 |
7.1.1 地理位置 |
7.1.2 建筑概况 |
7.1.3 结构概况 |
7.2 工程背景 |
7.3 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
7.4 工程规模及范围 |
7.5 中国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后续利用的影响 |
7.6 总平面布置 |
7.6.1 概念起源 |
7.6.2 平面布局介绍 |
7.7 交通流线设计 |
7.8 展厅风格设计 |
7.9 中国馆在后续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
7.9.1 形式与功能的失调 |
7.9.2 展示形式所面临的尴尬 |
7.9.3 交通流线不合理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对下届世博会的展望——2015年米兰世博会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沈阳经济区投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经济区投融资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 自然垄断理论 |
2.3 外部性理论 |
2.4 一般融资理论 |
2.4.1 MM 理论 |
2.4.2 权衡理论 |
2.4.3 优序融资理论 |
2.4.4 代理成本理论 |
2.5 项目区分理论 |
2.5.1 项目区分理论界定 |
2.5.2 项目区分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经验分析 |
3.1 美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3.1.1 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中的角色 |
3.1.2 公共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 |
3.1.3 发达的市政债券融资 |
3.1.4 私营部门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
3.2 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3.2.1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 |
3.2.2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第四章 国内发达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4.1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4.1.1 投融资理论创新 |
4.1.2 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
4.2 北京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
4.2.1 北京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
4.2.2 北京地铁奥运支线BT 模式 |
第五章 沈阳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与主要问题 |
5.1 基础设施建设概念与内涵 |
5.1.1 基础设施内涵 |
5.1.2 基础设施的内容与分类 |
5.2 沈阳市基本情况介绍 |
5.3 沈阳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
5.3.1 沈阳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现状 |
5.3.2 沈阳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的问题 |
第六章 沈阳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优化及评价 |
6.1 沈阳基础设施建设可适合的投融资模式 |
6.2 非经营性项目投融资模式 |
6.2.1 投融资主体 |
6.2.2 投融资方式 |
6.2.3 投融资模式评估 |
6.3 准经营性项目投融资模式 |
6.3.1 投融资主体 |
6.3.2 投融资方式 |
6.3.3 投融资模式评价 |
6.4 经营性项目投融资模式 |
6.4.1 投融资主体 |
6.4.2 投融资方式 |
6.4.3 投融资模式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修订概述 |
2 应用要点 |
2.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
2.1.1 研究与发展 |
2.1.2 主要技术要点 |
2.1.3 推广与应用 |
2.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
2.2.1 研究与发展 |
2.2.2 主要技术要点 |
2.2.3 推广与应用 |
2.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桩) 技术 |
2.3.1 研究与发展 |
2.3.2 主要技术要点 |
2.3.3 推广与应用 |
2.4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
2.4.1 研究与发展 |
2.4.2 主要技术要点 |
2.4.3 推广与应用 |
2.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
2.5.1 研究与发展 |
2.5.2 主要技术要点 |
2.5.3 推广与应用 |
2.6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
2.6.1 研究与发展 |
2.6.2 主要技术要点 |
2.6.3 推广与应用 |
2.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
2.7.1 研究与发展 |
2.7.2 主要技术要点 |
2.7.3 推广与应用 |
2.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
2.8.1 研究与发展 |
2.8.2 主要技术要点 |
2.8.3 推广与应用 |
2.9 逆作法施工技术 |
2.9.1 研究与发展 |
2.9.2 主要技术要点 |
2.9.3 推广与应用 |
2.1 0 爆破挤淤法技术 |
2.1 0. 1 研究与发展 |
2.1 0.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0. 3 推广与应用 |
2.1 1 高边坡防护技术 |
2.1 1. 1 研究与发展 |
2.1 1.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1. 3 推广与应用 |
2.1 2 非开挖埋管技术 |
2.1 2.1 研究与发展 |
2.1 2.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2. 3 推广与应用 |
2.1 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
2.1 3. 1 研究与发展 |
2.1 3.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3. 3 推广与应用 |
2.1 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
2.1 4. 1 研究与发展 |
2.1 4.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4. 3 推广与应用 |
2.1 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
2.1 5. 1 研究与发展 |
2.1 5. 2 主要技术要点 |
2.1 5. 3 推广与应用 |
2.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
2.16.1研究与发展 |
2.16.2主要技术要点 |
2.16.3推广与应用 |
3 结语 |
(7)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背景 |
0.1.1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 |
0.1.2 中国城市面临的危机 |
0.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0.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的前提、方法和结构 |
0.3.1 研究的前提 |
0.3.2 研究的方法 |
0.3.3 研究的结构 |
第一部分 城市混合功能的理论研究 |
1 混合与城市 |
1.1 城市生活与混合功能 |
1.1.1 人与城市的关系 |
1.1.2 城市生活的特性 |
1.1.3 城市功能的混合 |
1.2 混合城市的概念及主张 |
1.2.1 混合城市的概念 |
1.2.2 混合城市的概念模型 |
1.2.3 混合城市的基本主张 |
1.2.4 混合城市相关概念的阐释与研究 |
1.3 混合城市不同层面上的表现 |
1.3.1 城市总体的混合功能 |
1.3.2 城市片区的混合功能 |
1.3.3 城市街区的混合功能 |
1.3.4 城市建筑的混合功能 |
1.3.5 城市开放空间的混合功能 |
1.4 混合城市的意义 |
1.4.1 混合城市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 |
1.4.2 混合城市是城市保持其自身特性及城市感的需要 |
1.4.3 混合功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
1.4.4 混合功能是评价城市的重要内容 |
1.5 小结 |
2 混合城市相关的城市理论与研究 |
2.1 城市功能混合的历史 |
2.1.1 前工业时代的城市 |
2.1.2 进入工业时代的城市 |
2.1.3 从功能混合走向功能分区 |
2.1.4 从功能分区向功能混合的回归 |
2.2 二战后国外城市理论中混合功能观念的演变 |
2.2.1 简·雅各布斯与多样性城市 |
2.2.2 C·亚历山大与网络城市 |
2.2.3 约翰·波特曼与"协调单元" |
2.2.4 新城市主义 |
2.2.5 复合城市 |
2.2.6 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
2.2.7 紧凑城市 |
2.3 交通方式与街区尺度 |
2.3.1 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 |
2.3.2 街区尺度及其形成与发展 |
2.3.3 国内外城市街区尺度比较 |
2.3.4 混合城市的街区尺度不宜过大 |
2.3.5 步行尺度范围的混合功能 |
2.4 混合城市的评价 |
2.4.1 城市生活的价值观 |
2.4.2 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
2.4.3 评价的视点 |
2.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历史研究 |
3 城市自然形成的混合功能(1843~1949) |
3.1 时代特征 |
3.1.1 租界和租界的基本制度 |
3.1.2 社会基本状况 |
3.2 城市建设管理的状况 |
3.2.1 公共租界的建筑功能管理及区划理念探索 |
3.2.2 公共租界判例式的"妨害"控制 |
3.2.3 法租界通则式的土地利用控制 |
3.2.4 法租界的建筑区域规划管理 |
3.2.5 华界的规划及建筑管理 |
3.2.6 大上海计划及上海市都市计划 |
3.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3.3.1 1855年的租界 |
3.3.2 城市自然形成的分区 |
3.3.3 混合功能的里弄 |
3.3.4 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居 |
3.3.5 混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 |
3.4 城市街区混合功能的形成 |
3.4.1 城市街区的生成 |
3.4.2 混合功能街区的平面构成 |
3.4.3 混合功能生成的方式——小地块的开发 |
3.4.4 混合功能街区形成的过程——典型街区研究 |
3.5 小结 |
4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49~1978) |
4.1 时代特征 |
4.1.1 社会制度的改变 |
4.1.2 社会基本状况 |
4.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 |
4.2.1 建国初期的城市规划 |
4.2.2 "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
4.2.3 城市建设情况 |
4.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4.3.1 新的功能分区的形成 |
4.3.2 建筑功能置换带来了新的功能混合 |
4.3.3 城市第三产业功能的萎缩 |
4.3.4 公建配套指标的控制 |
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
4.4.1 里弄中混合功能的延续 |
4.4.2 工人新村的混合功能 |
4.4.3 卫星城的混合功能 |
4.4.4 城市混合功能的总体评价 |
4.5 小结 |
5 市场经济下的城市混合功能(1978~至今) |
5.1 时代特征 |
5.1.1 社会制度的改变 |
5.1.2 社会基本状况 |
5.2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状况 |
5.2.1 国务院批准的城市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86) |
5.2.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
5.2.3 南分区规划 |
5.2.4 北分区规划 |
5.2.5 陆家嘴——花木分区 |
5.3 城市混合功能的表现 |
5.3.1 城市中心建成区的更新 |
5.3.2 城市大型封闭住区的建设 |
5.3.3 上海城市第三产业的复苏 |
5.4 城市混合功能的重现 |
5.4.1 里弄街区的混合功能重塑——上海新天地 |
5.4.2 里弄工厂的混合功能改造——同乐坊 |
5.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实证研究 |
6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的规划管理 |
6.1 政府对于城市混合功能的引导 |
6.1.1 城市建设与公共利益 |
6.1.2 混合功能建设中的公共利益 |
6.1.3 政府引导混合功能建设的措施 |
6.2 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管理 |
6.2.1 美国的区划(ZONING)与混合功能 |
6.2.2 英国的自由量裁的规划管理 |
6.2.3 德国的联邦建筑使用条例(BauNVO)与混合功能区 |
6.2.4 香港的法定分区计划大纲图(OZP)与混合用途 |
6.2.5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管理的经验借鉴 |
6.3 上海市城市规划对于混合功能的控制与管理 |
6.3.1 上海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
6.3.2 上海市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 |
6.3.3 上海市关于建筑物变更使用性质的相关规定 |
6.3.4 上海市对于住区混合功能的管理 |
6.3.5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规划管理的不足 |
6.4 小结 |
7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综合研究 |
7.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战略意义 |
7.1.1 上海城市传统街区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
7.1.2 多样性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
7.1.3 满足不断改变的城市生活的需求 |
7.2 当前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问题与难题 |
7.2.1 城市混合功能现状的不平衡 |
7.2.2 政府对混合功能开发缺乏积极的管理与引导 |
7.2.3 开发商的"经济利益"取向 |
7.2.4 人的需求的矛盾性 |
7.2.5 项目决策中公众参与的缺失 |
7.3 上海城市的混合功能开发研究 |
7.3.1 混合功能开发的基本特征 |
7.3.2 当前混合功能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
7.3.3 混合功能开发的选址 |
7.3.4 混合功能开发的规模与密度 |
7.3.5 混合功能开发的功能构成 |
7.3.6 混合功能开发与城市交通方式 |
7.4 城市功能混合建设的构成要素 |
7.4.1 建设小而密的城市路网 |
7.4.2 小地块的开发建设 |
7.4.3 保护和有效利用城市老建筑 |
7.4.4 与城市公共交通节点的结合 |
7.4.5 提高现有城市功能的混合使用的程度 |
7.4.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弹性管理 |
7.4.7 完善土地和建筑使用功能变更的管理 |
7.5 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 |
8 引导开发,动态更新——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构想 |
8.1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理念 |
8.1.1 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与动态的视角 |
8.1.2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的基本思路 |
8.2 城市混合功能建设体系的框架 |
8.2.1 混合功能建设的执行要素 |
8.2.2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管理系统 |
8.2.3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开发系统 |
8.2.4 混合功能建设体系之评价系统 |
8.3 上海城市混合功能建设运作机制研究 |
8.3.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
8.3.2 建立完善高效的政府调控和引导机制 |
8.3.3 建立适应混合功能开发的土地供应机制 |
8.3.4 建立支持混合功能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 |
8.4 小结 |
9 结语 |
附录 |
雅典宪章 |
马丘比丘宪章 |
新城市主义宪章 |
NEW CHARTER OF ATHENS 1998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论文研究的构思 |
第2章 轨道交通工程的发展现状 |
2.1 轨道交通在中国发展 |
2.2 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 |
第3章 工程的风险管理 |
3.1 工程风险管理的目的 |
3.2 风险管理的方法 |
3.2.1 风险避免 |
3.2.2 风险控制 |
3.2.3 风险转移 |
3.2.4 风险自留 |
3.3 风险管理的程序 |
3.3.1 风险识别 |
3.3.2 风险分析与评价 |
3.3.3 风险决策-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
3.3.4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
第4章 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中保险的应用 |
4.1 与工程相关的保险的概述 |
4.1.1 保险的种类 |
4.1.2 保险的承保风险分析 |
4.2 总承包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风险识别 |
4.2.1 总承包模式的发展 |
4.2.2 总承包商面临的风险 |
4.2.3 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分类 |
4.2.4 主要风险来源 |
4.2.5 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识别 |
4.3 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
4.4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4.4.1 总承包商在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规划 |
4.4.2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的投保和再保安排 |
4.4.3 应用工程保险的风险管理成本与收益分析 |
4.4.4 上海地铁四号线保险应用实例 |
第5章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优缺点 |
5.1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的优点 |
5.2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的不足 |
5.3 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管理应用不足的解决办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安全事故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预防计划系统设计 |
2.1 技术措施 |
2.2 组织措施 |
2.3 管理措施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
3.1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输系统构成 |
3.2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的涵义 |
3.3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的逻辑框架设计 |
3.4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结构信息流设计 |
第四章 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
4.3 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五章 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设计 |
5.1 灾难计划设计 |
5.2 应急计划设计 |
第六章 实例分析 |
6.1 组织管理实例分析 |
6.2 综合监控系统实例分析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所做工作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四、建议南浦大桥增加特种消防设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应急预案体系研究[D]. 李紫豪. 长安大学, 2020(06)
- [2]中开高速银洲湖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研究[D]. 雷佳. 郑州大学, 2020(02)
- [3]世博会浦西片区机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研究[D]. 金晔. 东华大学, 2014(09)
- [4]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5]沈阳经济区投融资模式研究[D]. 李伟. 沈阳工业大学, 2011(07)
- [6]《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之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J]. 高文生. 施工技术, 2011(05)
- [7]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 ——以上海为例[D]. 黄毅. 同济大学, 2008(04)
- [8]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郭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7)
- [9]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篇[A]. 周云,郭永恒.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1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D]. 徐志修. 长安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