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行动 大成果 大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娟[1](2021)在《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日本战俘的改造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中共提出的优待、教育改造战俘政策不仅使很多日本帝国军人转化为中国八路,加入并推进中共抗战的进程,而且使很多国际友人尤其是英美记者及美军观察组成员对中共改造战俘的成绩持肯定态度,甚至认为这是中共对日本战俘成功实施心理战取得的重大成果。本文将从国际友人的视域下,分析中共对日本战俘的改造工作的情况。国际友人在根据地访问过程中,见到了多个不同形象的战俘。在延安停留期间,国际友人发现在中共与野坂参三共同对日本工农学校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的经营下,这两个机构不但发挥了教化、改造日本战俘的作用,而且使中共的战俘改造工作取得了一些显着成绩。被改造的战俘中的一些人成为中共各领域的帮手,一些人参与到中共喊话、送慰问袋等反日侵华队伍中,对削弱日军宣传和战斗力都颇有成效。根据国际友人对日本战俘情况、改造方法及取得的成就这些内容的介绍,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战俘改造工作的成功应归因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从战俘求生的欲望及其他多方面需求出发,把“人道主义”的精神贯穿始终是中共成功改造战俘的根本原因。二是在抗战过程中共在同日本国民的利益切合点的基础上与日本共产党野坂参三的合作直接助推了战俘改造工作。三是中共全面、出色的对日宣传工作对战俘发挥了很大效力。四是中共的战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广大工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对战俘的改造工作的不仅扩大了中共影响力、促进抗战走向胜利、为战后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奠定基础,而且为美军对日心理战提供帮助,丰富了战争心理战的内容。通过分析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的情况,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从“他者”视角再认识中共的战俘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抗日战争史的研究。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2](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黄凡[3](2020)在《场域理论视阈下的社区微治理研究 ——以杭州市西溪街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其治理成效会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影响更为显着。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制度经历了由街居制到单位制、再到社区制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老旧小区为主体的一类城市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着居民需求差异大、组织化程度低、集体决策难等突出问题,政府“包办一切”的治理模式的局限性在这类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布迪厄场域理论的视角来观察,杭州市西溪街道的微治理实践,是社区精细化治理的一种新的有益探索。这类实践通过发挥微项目的联结作用,推动了社区治理场域空间的生成、构建了资本交换的运作机制、促成了惯习行为的重构,并在治理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主体间利益的协调机制、赋权增能与约束监督的长效机制、治理目标与治理行为的互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但也存在着居民自治组织能力不足、传统治理结构依然形成障碍、多元主体利益难以统筹等问题,需要从强化社区微组织的能力建设、重塑社区治理的微结构、建立资源统筹的微联动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王丽婷[4](2019)在《新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通过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观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母语教育的启蒙者,是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发展质量。朱永新教授提出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笔者在新教育实验的视角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新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以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为依据进行问卷及访谈设计,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存在专业发展意识不足、专业发展理论知识欠缺、教学活动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笔者从内外两方面总结其原因,其中缺乏专业引领、缺乏针对性培训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薄弱,专业发展的空间不足是阻碍其专业发展的内部原因,这些因素都是问题产生的源头。基于上述因素,笔者通过对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师榜样教师群及个案研究,通过对榜样教师生命叙事及人生经历的分析,在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理论的支撑下,分析出新教育小学语文榜样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首先,从教师的思想层面出发,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让其克服职业倦怠,找寻其职业的意义与价值;其次提出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让其在专业阅读中充实自我、在专业写作中及时反思,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不断成长。以此展开论述,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田颖[5](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爱国主义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部分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所弱化。高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合高中学生爱国主义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围绕这一主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研究路径展开探讨。在文中列举了部分教学实例,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除引言外,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概念和特点。主要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等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总结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分析。论文从目标、内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探讨了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主要从理论依据和心理依据两个角度为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以保障教育的思想性和针对性。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本部分着重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方面提出具体策略。课堂教学主要策略有:优化教学资源,深化爱国认知;精心创设情境,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爱国理性;精选人物案例,树立爱国榜样。实践教学的主要策略包括:丰富课堂实践,加强现实感悟;实施现场教学,提升爱国情怀;开展仪式活动,强化爱国情感;组织社会调研,践行爱国行为。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要充分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主要教育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使高中学生成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叶水涛,许新海,连君[6](2018)在《美丽教育 美好生活——访谈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文中指出采访手记许新海,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局长,兼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提起"新教育",不得不提朱永新,这一位中国教育学界的传奇人物——作为一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召唤并聚集起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他们共同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探路。许新海是其中最为虔诚、执着的追随者,也是最有造诣与建树的开创者。作为朱永新的博士,他是现任的教育局局长,将新教育理论和海门县域的教育改革结合
徐丽[7](2018)在《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世界各国都将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我国也不例外。高校作为创新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创新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作为技术创新聚集地,理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镇,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不理想,其潜力并未完全得到发掘。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这一话题,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支撑性作用并未完全体现出来。研究该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对探索高校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入手,剖析出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科技经费不足、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错位、成果转化方式少的问题;然后从高校内部的科研管理体制、科研人员素质以及外部的政府法律法规建设和中介机构发展探讨制约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具体是高校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不科学,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素养不高,政府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不成熟。在此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提出促进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变革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提升科研人员转化素养,打造创新科研团队;健全政府支持体系,营建良好转化环境;完善中介服务平台,架构转化沟通桥梁。
马琰琰[8](2017)在《向何处走—齐鲁大学发展路径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基督教在其传播过程中必然会与当地社会产生复杂的关联互动,本土化既是19世纪以来入华基督教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无法回避的发展路径。近代来华的教育传教士将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精神核心与办学模式移植到中国,希望能借建设现代化大学来培养拥有基督品格的精英人才,进而在中国建设全新的基督化社会。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由外籍传教士及其背后的海外差会、校董会创办,其办学理念深受当时西方宗教社会思潮影响。在社会福音思潮的浸润下,社会服务理念因满足基督教高等教育培养品格与改造社会的双重需求,成为基督教大学的精神内核之一。齐鲁大学外籍传教士及其所属的海外差会所坚持的,即是以基督服务理念为核心和特色的本土化办学思路。这种本土化思路,强调大学办学的根本宗旨为培养拥有基督品格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要求学生关心最普通民众的诉求,到真正需要他们的农村和基层社会去工作和服务,而非简单迎合学生及社会上的一般就业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华基督教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在中国打造基督式社会秩序并在人间建立上帝之国。因此,20世纪20年代,齐鲁大学选择以从事乡村服务为大学的发展方针。乡村服务符合齐鲁大学一贯的服务主张,可以表达基督教的人文关怀,对中国乡村的发展和现代化有所帮助,肩负着基督教服务本土社会和传播宗教信仰的双重使命。但在本质上,乡村服务路线是在华传教士强制推行的宗教社会改造路线,看似接近中国的基层社会,但在推行中会表现出不切实际与不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其体现出的宗教性与现代大学的世俗化趋向相左,这就不能为更偏重世俗化的校内本土势力所认可。基督教大学想要在华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其赖以立足的本土文化土壤,这就需要中国本土人群的参与。进入20世纪后,海外差会提供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基督教大学的发展需求,来自中国本土的支持开始对大学产生影响。随着基督教大学规模的扩大,神学色彩的消褪与教育职能的提升,大学内部构成日趋复杂化,本土人群渐成规模,其主体构成为大部分中国籍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职工、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事业追求、教学理念等自有一套认知。公立教育的壮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案等都在客观上加速了基督教大学内本土势力的发展。随着这一群体的日渐壮大,他们自然不再愿意做外籍传教士的依附者和助手,而是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基督教大学的发展进程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本土群体的利益并力求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他们自然会与学校内外的西人群体在办学理念与实践上出现分歧和冲突。事实上,在齐鲁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以西人为主体并由校方管理层所倡导的以乡村服务为核心的本土化发展方针外,学校内部还一直存在另一种本土化的发展思路。与西方传教士所倡导的向下走的乡村服务路线不同,齐鲁大学的本土势力希望大学可以突破自身的区域性,选择一条适应中国社会需求的本土化路径。这种主张的合理性是对本土社会实际需要的敏锐感知,可以为学校的外缘性发展赢得较大的社会空间,其不足之处则是过分迎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从长远来看,这种强调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获得向上流动社会空间的本土化取向,有可能会损害基督教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面对乡村服务路线,校内的本土势力显示出了精英知识分子传统意义上的矜持与自负,他们尤其重视校内文理学院的发展与国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对纯粹学术的追求超越了对乡野村夫的个体关怀。国学研究既是齐鲁大学文学院本土群体的优势专业领域,同时也是基督教大学去洋化、立足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学术和政治上的双重正当性。这种热衷国学而轻视服务的研究取向背后的精英意识深刻影响了文理学院的发展思路,文理学院明显更愿意向上走,而不愿意向下走,不愿直面社会底层。不过,齐鲁大学本土势力争取学校内部的话语权与自身的发展空间,不仅具有政治上的高度正当性,是民族主义意识觉醒的标志,而且还是大学在管理体制上趋向于本土化的内在动力,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同时,他们对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乡村服务路线的不自觉抵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素,符合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趋势。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由坚船利炮保驾入华,并在条约体制的笼罩下成长,形成了一种以在华西人为核心的特殊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齐鲁大学的外籍人士表现出了浓厚的文化帝国主义心态,不仅不能以平等的姿态去听取本土群体的诉求,也没有完全尊重中国同僚们的情感和利益。他们在办学理念上强调服务本土社会,但在实践上却质疑本土群体的能力和信仰,不愿放弃领导和监护大学运转的权力,在学校的管理和运作上排斥本土师生的深度参与,明显表现出不信任本土人士的特点。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的心态不仅使得齐鲁大学内部中外隔阂明显,校内纷争不断,而且使得大学本土化的战略缺乏来自中国本土社会的实际支持,本土化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王帅[9](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研究指明“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石志宏[10](2016)在《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及海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主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剖析影响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来自印度洋地区内外的主要行为体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于中美印“战略三角形”各自现有的海上安全战略(或战略态势)及其双边与三边海上安全互动进行聚焦式研究,进而剖析了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从陆海统筹、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建设与远程军力投射、海上安全双边关系与多边互动等不同的方面,探讨中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度洋的“深层次结构”包括地形、季风等自然地理因素,揭示海洋及印度洋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印度洋从有史以来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各个时期里对于人类出行与迁徙、贸易和征服、文化传播的影响,评述了从“达伽马时代”直至冷战结束前印度洋海上安全秩序演变的历史。关于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总体形势,通过分析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认为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也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众多的地区内外重要国家行为体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都想获得波斯湾石油和印度洋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的进入权,一个美中印“战略三角形”正在印度洋上呈现,而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塑造性力量。关于印度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本文揭示了印度海上安全战略观的演变、印度海上力量的发展、印度全方位的海上安全对外关系,认为印度所怀有的“印度之洋”的战略抱负面临内外的众多限制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涉及印度洋及印度洋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印盛行的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进行辨析,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对于中国远洋军力投射的启示、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思考等方面,认为中国走向印度洋是一种战略上的势在必行之事;所谓的中国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在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由美国首先杜撰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的话题,其对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国外专家依据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实际存在和中国海军地区外部署的经历所作的解读,对于中国思考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不无裨益。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中国在维护自身在印度洋地区正当的海上安全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美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指出美国为首的列强冷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在该地区的重大政治与军事活动,导致了其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变迁动力中的战略性支配地位。但美国对于整个印度洋地区并无一致的视角,其政治与军事资源分配是破碎的,难以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作出可信的承诺。美国目前围绕印度洋海上安全大战略所展开的深入讨论及提出的各种方案,揭示了美国的印度洋大战略可能的演变方向。关于中美印双边及三边互动,本文揭示了中国的重大利益、印度的强烈抱负与美国在印度洋的确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反恐、反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以及由于力量格局变迁与政策理念分歧而可能激化潜在矛盾导致冲突,三方在印度洋既合作又对抗,从而呈现“非盟非敌”的三边互动态势,三方应当通过大国协调、机制建设与功能性合作等构建有序竞争的博弈关系。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秩序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印度洋地区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构想。本文认为环印度洋联盟、印度洋研究集团、印度洋海军论坛具有成为一轨、二轨和技术层面的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平台的潜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面临着众多的具体挑战。如果要创立一种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印度洋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它究竟应当是排它性的还是包容性的。从地区的长期稳定来看,一种围绕能源利益攸关者(能源进口依赖国、能源专营经济体和能源安全咽喉要道国)而构建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更具有前景。本文最后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思考印度洋战略及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的相互关系及其统筹协调问题、中国在探索陆海统筹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方面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支柱国家”、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能力建设、与地区国家的双边及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等问题。
二、大行动 大成果 大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行动 大成果 大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日本战俘形象 |
(一)中共特别的“客人” |
(二)中共思想教化的接受者 |
(三)生产活动的参与者 |
(四)反对侵华战争的宣传者 |
二、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战俘改造机构 |
(一)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对日俘的教化 |
1.学校的规章制度 |
2.学习课程 |
3.学生联谊会 |
4.自我反省与批评 |
(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发挥改造作用 |
三、国际友人视域下的战俘改造取得的成就 |
(一)战俘心理逐渐发生转变 |
(二)帝国军人转化为中共各领域的帮手 |
(三)反战队伍得到壮大 |
(四)日军宣传和战斗力被削弱 |
四、国际友人视域下战俘改造成功的原因 |
(一)“人道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
(二)野坂参三的重要作用 |
1.在建立反战组织方面 |
2.在教育方面 |
3.在培训日本战俘方面 |
(三)中共出色的宣传工作 |
(四)中国工农群众的支持 |
五、国际友人视域下中共战俘改造工作的意义 |
(一)扩大了中共影响力,树立了中共良好形象 |
(二)促进抗战走向胜利,为战后日本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
(三)为美军对日心理战提供了帮助,丰富了战争心理战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论 |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
二、气候变化教育 |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
二、实验时间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
二、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场域理论视阈下的社区微治理研究 ——以杭州市西溪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
一、概念界定 |
(一)社区 |
(二)社区治理 |
(三)微治理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场域理论及应用 |
第一节 场域理论 |
第二节 分析框架:社区治理场域 |
一、场域空间 |
二、资本交换 |
三、惯习行为 |
第三章 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微治理的实践 |
第一节 西溪街道微治理实践举措 |
一、场域空间的生成:微项目的联结作用 |
二、资本交换的运作:治理资源的禀赋差异 |
三、惯习行为的重构:赋权约束的有机结合 |
第二节 社区微项目运作机制 |
一、多元主体间利益的协调机制 |
二、赋权增能与约束监督的长效机制 |
三、治理目标与治理行为的互构机制 |
第四章 微治理实践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微治理取得的成效 |
一、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的主动性 |
二、重塑了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 |
三、破解了特殊社区场域中的治理困境 |
第二节 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居民自治组织在构建治理场域中能力不足 |
二、传统治理结构在改善惯习行为中设置障碍 |
三、多元主体利益在资本交换流动中缺乏统筹 |
第五章 社区微治理优化的策略 |
第一节 增强社区微组织的能力建设 |
一、构建微组织激励机制 |
二、推进微组织规范化建设 |
三、增强微组织制度保障 |
第二节 加快社区微结构的重塑再造 |
一、优化社区多维赋权机制 |
二、培养社区居民公共精神 |
三、建立参与社区治理微机制 |
第三节 建立资源统筹的微联动机制 |
一、建立一核多元的资源保障机制 |
二、完善社区微治理的智力支持 |
三、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格局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致谢 |
(4)新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由 |
(一)小学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
(三)新教育实验的新视角 |
二、概念的界定 |
(一)教师专业发展 |
(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
(三)新教育实验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二)新教育的研究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教育视角 |
第一节 新教育的实践模式 |
一、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
二、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 |
三、共读共写共生活 |
四、新教育教师的生命叙事研究 |
第二节 新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
一、教师生命叙事激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观念 |
二、新教育“三专”理论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章 新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三、问卷调查结果及研究分析 |
四、访谈调查结果及研究分析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
一、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
二、专业发展理论知识欠缺 |
三、教学活动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
四、培训形式单一 |
第三节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析因 |
一、内部析因 |
二、外部析因 |
第三章 新教育榜样教师的生命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新教育榜样教师的生命叙事分析 |
一、走出职业倦怠,发挥自我价值 |
二、在阅读中感悟教育的意义 |
三、在专业写作中寻找生命的价值 |
四、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不断成长 |
第二节 基于案例分析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一、基于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需求 |
二、基于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 |
第四章 新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 |
一、克服职业倦怠,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 |
二、寻找榜样的力量,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 |
第二节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
一、在专业阅读中充实自我 |
二、在专业写作中及时反思 |
三、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不断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爱国主义 |
2.爱国主义教育 |
3.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
1.内容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
2.对象的可塑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 |
3.形式与载体的多样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1.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相一致 |
2.课程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契合 |
3.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发展 |
2.有利于高中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3.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依据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2.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理依据 |
1.高中学生爱国主义认知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提升 |
2.高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丰富又充满矛盾 |
3.高中学生爱国主义意志有所提高但不坚定 |
4.高中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积极但偏激进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
1.优化教学资源,深化爱国认知 |
2.精心创设情境,产生情感共鸣 |
3.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爱国理性 |
4.精选人物案例,树立爱国榜样 |
(二)开展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爱国主义行为 |
1.丰富课堂实践,加强现实感悟 |
2.实施现场教学,提升爱国情怀 |
3.开展仪式活动,强化爱国情感 |
4.组织社会调研,践行爱国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科技成果转化 |
2.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 |
2.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2.4.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
2.4.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涉及的主体 |
2.4.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广西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及成果转化现状 |
3.1 广西高校科技投入与产出概况 |
3.1.1 高校科技投入 |
3.1.2 高校科技产出 |
3.2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
3.2.1 专利出售 |
3.2.2 技术转让 |
3.2.3 合作研发 |
3.2.4 自办实体 |
3.2.5 大学科技园 |
3.2.6 基本结论 |
3.3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对比 |
3.3.1 科技成果转化各指标全国排名 |
3.3.2 科技成果转化各指标与其他省市对比 |
第四章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成果转化经费不足,投入与产出结果不匹配 |
4.1.2 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错位,成果变“陈果” |
4.1.3 成果转化渠道选择少,宣传效果不理想 |
4.2 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高校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不科学 |
4.2.2 高校内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素养不高 |
4.2.3 政府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不健全 |
4.2.4 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建设不成熟 |
第五章 加快促进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
5.1.1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
5.1.2 斯坦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
5.2 促进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
5.2.1 变革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
5.2.2 提升科研人员转化素养,打造创新科研团队 |
5.2.3 健全政府支持体系,营建良好转化环境 |
5.2.4 完善中介服务平台,架构转化沟通桥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向何处走—齐鲁大学发展路径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史料依托 |
第一章 立案前后的齐鲁大学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大学体系的本土化 |
第二节 齐鲁大学海外立案 |
第三节 齐鲁大学在华立案 |
第二章 走乡村服务的道路 |
第一节 北美大学的服务趋向 |
第二节 齐鲁大学的办学理念 |
第三节 向上走与向下走 |
第四节 乡村建设的初步运行 |
第三章 面向本土的医疗服务 |
第一节 拯救身体 |
第二节 传播福音 |
第三节 公共卫生事业的推展 |
第四节 以服务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两校区 |
第一节 校方抉择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济南医院 |
第三节 沦陷区的乡村服务教学与实践 |
第四节 "齐大是中国的" |
第五章 内战期间的生存与发展 |
第一节 乡村服务路线的再强化 |
第二节 艰难维系与仓皇南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外国人名汉译表 |
附录二 齐鲁大学部分出版物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印度洋海上安全: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 海上安全研究基本概念 |
三,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印度洋及其海上安全形势 |
第一节 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冷战后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 |
第二章 “两洋战略”与美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 |
第一节 美国“破碎的”印度洋战略态势 |
第二节 美国关于印度洋大战略的讨论 |
第三章 印度的“印度之洋”海上安全战略 |
第一节 印度对于印度洋的战略思考 |
第二节 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及其前景 |
第四章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与“和谐印度洋”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印度洋的动因 |
第二节 “珍珠链”、“场所”、基地? |
第三节 “和谐印度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五章 中美印印度洋安全战略互动 |
第一节 美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二节 中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四节 中美印在印度洋的三边海上安全互动 |
第六章 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互动及安全缔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大行动 大成果 大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中共对日本战俘改造研究 ——以国际友人论着为主的考察[D]. 张美娟. 延安大学, 2021(11)
- [2]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场域理论视阈下的社区微治理研究 ——以杭州市西溪街道为例[D]. 黄凡.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4]新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王丽婷. 青岛大学, 2019(02)
- [5]高中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田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美丽教育 美好生活——访谈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J]. 叶水涛,许新海,连君. 未来教育家, 2018(10)
- [7]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徐丽. 广西大学, 2018(01)
- [8]向何处走—齐鲁大学发展路径研究(1927-1949)[D]. 马琰琰. 山东大学, 2017(08)
- [9]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10]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D]. 石志宏. 南京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