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长期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一、颅脑外伤远期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军[1](2021)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和自噬减轻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的定义是由于外部机械力造成的脑损伤,并导致大量的死亡和残疾,许多受害者有功能障碍,如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甚至认知功能缺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万人被诊断为TBI。颅脑损伤根据发生的不同过程和阶段,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都是由脑外伤引起的复杂疾病。组织丢失和细胞死亡是主要的损伤,TBI后由于原发性颅脑损伤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导致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募集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血液代谢物中引起的炎症反应均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进而导致进一步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的脑损伤。炎症反应被认为是TBI继发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从理论上讲,减少炎症改善受损脑组织能量及代谢可以减轻TBI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是由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目前,CGRP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血管舒张药。CGRP在脑组织中起保护作用。当脑组织受到损伤并出现缺血时,小鼠脑TBI后产生大量自我保护物质,CGRP是其中最重要的保护物质之一。研究表明,在TBI后的病理过程中,CGRP的分泌在TBI后增多。增加的目的是使脑血管扩张,尽快为损伤后缺血缺氧的脑组织提供血液供应。然而,当脑组织损伤缺血较严重时,脑组织产生的CGRP不能完全防御这种损伤。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脑组织继发性和永久性损伤。考虑到CGRP具有保护脑损伤的潜力,而自噬和凋亡在TBI诱导的继发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检测了CGRP是否能抑制TBI小鼠的自噬和凋亡的表达。结果表明,CGRP通过减轻脑水肿、调节神经元自噬和凋亡,减低TBI后神经炎症反应来保护大脑。第一部分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GRP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目的:临床工作中,观察不同TBI患者CGRP表达变化、判断伤情程度,进一步探讨CGRP与TBI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并探讨CGRP是否可以作为判断TBI预后的可靠指标。方法:选取138例TBI患者进行分组: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重度TBI组73例,轻度TBI组65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剂法(ELISA),测定TBI患者特定时间的血清CGRP水平。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判定TBI严重程度。统计分析:各组不同时间CGRP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采用wilicoxon秩和检验分析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临床变量的关系。结果:1.TBI后患者血清CGRP的变化对照组随时间变化呈现平稳状态,TBI(轻度组)和TBI(重度组)先下降后逐渐上升。两组血清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入院时、1天、3天、7天和14天时间点,TBI(重度组)低于TBI(轻度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1天、3天时间点,TBI(轻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间点7天和14天,TBI(轻度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2.入院时TBI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相对于GCS评分<5分的患者,GCS评分≥5分的患者血清CGRP水平较高(Z=-2.277,P=0.023)。存活患者的CGRP水平高于死亡患者(Z=-3.571,P<0.001)。3.入院血清CGRP预测TBI患者伤后死亡的价值评估血清CGRP水平预测TBI患者伤后死亡的特异度为88.24%,灵敏度为68.82%,CGRP预测最佳临界值为13.255pg/ml。4.TBI患者预后与血清CGRP的相关性CGRP高水平组患者生存情况优于低水平组患者,差异显着;单因素Cox分析发现,年龄,中线结构移位,GCS分数,CGRP水平与TBI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分析发现,中线结构移位,CGRP水平是TBI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小结:1.TBI后患者血清中的CGRP变化趋势为随伤后时间变化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约至24小时到达最低点,大约在14天前后达高峰。2.血清CGRP水平可以预测TBI患者的预后不良及死亡,而且该预测效能较高。第二部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目的:通过重物打击法(Feeney重物下降挫伤法),建立开放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动物模型,并予以脑室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干预TBI模型小鼠;通过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巴恩斯迷宫实验、跳台实验对实验小鼠的行为学评分进行测量,验证(CGR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通过测量CGRP干预前后小鼠脑挫伤面积比较、脑水肿比较、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等方面的比较,来探讨CGRP对TBI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SPF)雄性BALB/C小鼠390只,随机分为sham组、TBI组和TBI+CGRP组。用1%戊巴比妥钠(40 mg/kg,i.p.i.)麻醉小鼠,根据Feeney重物下降法,建立开放性颅脑创伤模型。TBI+CGRP两组分别用CGRP肽(脑室注射+尾静脉注射),术后每日采用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 NSS)检测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各组小鼠分别于术后相应的时间点(1、3、5、7天)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量小鼠脑组织损伤面积,并进行组间对比;通过干湿重法测量不同组别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通过测量Evans Blue(EB)渗透率的方法,来判定TBI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量脑组织CGRP蛋白的表达量。通过行为学测试对小鼠神经行为学进行测量:术后第8、9天进行旷场实验;术后第10-15天行水迷宫实验;术后第16-22天行巴恩斯迷宫实验;术后第23、24天为跳台实验的训练和测试阶段。结果:1.创伤性颅脑损伤(TBI)(Feeney重物下降挫伤法)动物模型稳定:术后小鼠平均昏迷时间约为1.5-2h,生命体征较平稳,体温恢复,呼吸平稳,逐渐苏醒和爬行,可进食水。脑组织经解剖,均可见局部挫伤灶,局部坏死、淤血,伴部分脑组织的凹陷缺损;部分样本损伤灶同侧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2.各组小鼠m NSS评分差异术后第1天,TBI+CGRP组和TBI组相对sham组,神经功能均受损明显。TBI+CGRP组和TBI组神经功能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BI后第2-7天,TBI+CGRP组小鼠m NSS评分低于TBI组,差异显着;第2-7天TBI+CGRP组和TBI组神经功能逐渐有所好转,两组小鼠的分数逐渐下降。3.TBI小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结果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评分结果:总活动距离测试:sham组总距离最长,TBI+CGRP组小鼠的总距离居中间水平,TBI组的总距离最短。TBI+CGRP组小鼠的总距离相比TBI组的总距离长,差异显着。静止次数和静止时间和测试方面:TBI组小鼠静止次数最多,sham组和TBI+CGRP组静止次数较低,和TBI组小鼠相比,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TBI组小鼠静止时间最长,sham组和TBI+CGRP组静止时间相对较最低,和TBI组小鼠相比,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水迷宫实验:定位航行实验阶段:水迷宫测试小鼠发现平台的潜伏期,TBI+CGRP组小鼠的潜伏期相比TBI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短,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TBI组小鼠比sham组小鼠的潜伏期长,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空间探索实验阶段:在测试的第五天小鼠穿过平台次数,sham组最多,TBI组最少,TBI+CGRP组居中。TBI组穿过平台次数相比sham组少,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TBI+CGRP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巴恩斯迷宫测试:训练阶段:TBI组小鼠的潜伏期相比较TBI+CGRP组小鼠的潜伏期长,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第六天试验中,第一次探查目标洞(无暗箱)前的错误探查次数比较,TBI+CGRP组小鼠的探错次数相比TBI组小鼠多,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跳台实验评分:在跳台试验测试阶段,TBI+CGRP组小鼠的潜伏期相比较TBI组小鼠的潜伏期长,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错误次数:TBI+CGRP组小鼠的错误次数相比较于TBI组小鼠的错误次数少,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4.不同组别小鼠脑组织标本创伤面积的测量和比较:三组小鼠脑组织切片相比较:TBI+CGRP组与TBI组相比较,均可见一定程度的脑组织损伤及局灶性神经细胞组织缺失,早期缺损范围的差异性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TBI小鼠脑组织切片可见更严重的脑损伤;定量计算脑损伤体积,TBI+CGRP组小鼠脑组织切片与TBI组小鼠脑组织切片相比较,损伤面积略小,但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5.脑水肿测定:外源性CGRP干预,将TBI术后脑水肿消退的时间点提前,减少了TBI诱导的脑水肿在TBI后持续时间,加速了TBI诱导的脑组织水肿的吸收,进而减轻脑损伤;另一方面,TBI+CGRP组小鼠的脑含水量在1天、3天、5天、7天这四个时间点,脑水肿程度均低于TBI组小鼠,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6.血脑屏障损伤程度:TBI术后第1天,sham组未见明显依文思蓝(EB)渗出,TBI+CGRP组小鼠(EB)渗透率和TB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BI后第3、5、7天,TBI+CGRP组和TBI组小鼠依文思蓝(EB)渗透率仍较高,TBI+CGRP组小鼠依文思蓝(EB)渗透率低于TBI组,两者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7.TBI后各组小鼠CGRP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TBI组小鼠脑组织中CGRP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TBI+CGRP组脑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小结:1.根据Feeney重物下降法,可建立标准、可靠的开放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术后正常喂养及观察行为学变化,确认TBI模型建立。2.CGRP干预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挫伤灶的损伤面积;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程度,减少了TBI后脑水肿的持续时间;减轻了TBI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3.通过蛋白印迹法可见TBI后小鼠脑组织中CGRP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24h达最低,随时间推移逐渐回升。TBI+CGRP组小鼠脑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BI组,提示本实验采用的脑室注射+尾静脉注射干预途径有效可靠。第三部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目的:通过对小鼠挫伤脑组织部位取材,对其进行自噬和凋亡相关标志性蛋白检测,观察对比CGRP干预前后自噬和凋亡标志性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CGRP在TBI环境下对自噬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双染法:定位分析LC3和Neu N及GFAP蛋白;蛋白质印迹法,定量分析LC3、P62、Beclin-1、cleaved-caspase-3表达量;TUNEL和Neu N双染色法,分析TBI后神经元凋亡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CGRP对TBI小鼠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影响免疫荧光双染法:脑皮层挫伤区LC3(+)蛋白定位于挫伤部位神经元的胞质中,Sham组可见少量阳性表达,随时间推移阳性表达程度无变化。TBI组于伤后1天可见LC3(+)细胞显着增多,随时间推移表达程度逐渐增强,高于Sham组,差异显着;TBI+CGRP组与TBI组比较,LC3(+)细胞数量较少,表达程度明显减弱,TBI后第1天,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而TBI后第3、5、7天,两组差异性逐渐增强,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部分自噬标志物LC3、P62、Beclin-1蛋白表达与双染结果一致。TBI+CGRP组的LC3II/LC3I比值和Beclin-1水平较TBI组明显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62水平的变化则相反,与sham组相比,TBI导致小鼠P62表达降低,TBI+CGRP组的P62较TBI组明显升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CGRP的干预导致P62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阶段。2.CGRP对TBI小鼠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TUNEL和Neu N双染色显示:TBI导致神经元凋亡增加,挫伤灶周围TUNEL(+)细胞明显增加;TBI+CGRP组的TUNEL(+)较TBI组明显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TBI导致神经元凋亡,小鼠挫伤灶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升高,皮层组织细胞凋亡增加。TBI+CGRP组的cleaved-caspase-3较TBI组明显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3.CGRP对TBI小鼠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与sham组相比,TBI导致小鼠神经元细胞GFAP数量明显增加,Neu N数量明显减低,而CGRP的干预降低了神经元细胞损伤。脑皮层挫伤区GFAP(+)表达:Sham组可见少量阳性细胞表达,表达不明显。TBI组和TBI+CGRP组伤后1、3、5、7天均可见阳性细胞显着增多。TBI组GFAP(+)计数率高于Sham组,差异显着;TBI+CGRP组GFAP(+)计数率低于TBI组第1、3天差异无显着性,第5、7天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脑皮层挫伤区Neu N(+)表达:Sham组可见适量Neu N(+)表达。TBI组和TBI+CGRP组伤后1、3、5、7天均可见Neu N(+)细胞显着减少。TBI组Neu N(+)计数率低于Sham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TBI+CGRP组Neu N(+)计数率高于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小结:1.TBI后小鼠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增加,予以外源性CGRP干预,有效抑制了TBI所致小鼠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2.TBI后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显着增加,CGRP干预后,减少了TBI小鼠颅脑损伤部位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出现,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第四部分AKT/m TOR信号通路参与了外源性CGRP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调控目的:通过利用CGRP干预TBI小鼠模型,在信号通路层面探讨CGRP对自噬和凋亡相关通路蛋白的调控情况,进一步探讨CGRP对自噬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CGRP干预TBI小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CGRP干预前后挫伤灶局部脑组织的AKT/m TOR、Fox O3a通路相关标志蛋白的变化情况,并对比CGRP干预前后的蛋白表达变化差异。结果:1.CGRP对AKT/m TOR通路的影响TBI术后导致了小鼠脑神经元细胞内p-Akt/Akt和p-m TOR/m TOR水平降低,TBI+CGRP组和TBI组均低于sham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CGRP使这两者比值均升高。其中,CGRP对p-Akt/Akt激活作用较明显,术后1、3、5、7天四个时间点,TBI+CGRP组的p-Akt/Akt相比TBI组表达升高,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CGRP对p-m TOR/m TOR激活作用较弱,术后第1、3天TBI+CGRP组p-m TOR/m TOR相比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天TBI+CGRP组p-m TOR/m TOR相比TBI组,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同时,Akt/m TOR信号的激活也在TBI后逐渐增强。2.CGRP对Fox O3a表达的影响TBI术后细胞核中Fox O3a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而细胞浆中Fox O3a蛋白水平显着降低,证实TBI导致了小鼠脑神经元细胞内Fox O3a蛋白分布的变化。CGRP使细胞核内Fox O3a增加逐渐减弱,而胞浆中Fox O3a逐渐升高。细胞核中Fox O3a蛋白表达情况可见,TBI+CGRP组的Fox O3a蛋白表达低于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胞浆中Fox O3a表达情况可见,TBI术后1、3、5、7天四个时间点,TBI+CGRP组的Fox O3a蛋白表达高于TBI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小结:1.TBI抑制了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神经元细胞有损伤作用;外源性CGRP干预促进了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了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降低,起到了脑保护作用。2.TBI促进了Fox O3a蛋白向神经元细胞核内转移,对神经元细胞有损伤作用;外源性CGRP干预可缓解细胞核内的Fox O3a升高趋势,保护神经元细胞。结论:1.临床TBI患者血清样本中CGRP变化趋势为先迅速降低然后逐渐升高,约24小时到达最低点,大约在14天前后达高峰,与动物模型变化趋势相同。2.血清CGRP水平可以预测TBI患者的预后不良及死亡情况,而且该预测的效能较高。CGRP高水平组远期预后、存活率优于CGRP低水平组;存活患者血清CGRP水平高于因TBI死亡的患者。CGRP可以作为TBI预后不良及死亡评估的参考指标。3.根据Feeney重物下降法,可建立标准、可靠的颅脑挫伤动物模型,术后正常喂养及观察行为学变化,确认TBI模型建立。4.CGRP干预,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挫伤灶的损伤面积;减低了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程度,减少了TBI后脑水肿的持续时间;减轻了TBI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通过蛋白印迹法,可见TBI+CGRP组脑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BI组,提示脑室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外源性干预途径有效可靠。5.TBI后小鼠神经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增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加;CGRP的干预有效抑制了TBI所致小鼠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减少了TBI小鼠颅脑损伤部位GFAP的表达。6.TBI抑制了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了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升高,同时促进了Fox O3a蛋白向细胞核内转移,对神经元细胞有损伤作用;相反,外源性CGRP干预可促进Akt/m 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了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缓解了细胞核内的Fox O3a升高趋势,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程悠悠[2](2020)在《不同镇痛方案对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及感染发生率。方法:收集12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且每组采用不同的镇痛治疗方案。分别为:A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0.3 μg/kg/h静脉维持联合地佐辛5mg im q8h;B组40例,采用舒芬太尼0.1 μg/kg/h静脉维持联合地佐辛5mgimq8h;C组40例,地佐辛5mgimq8h。此外,招募健康人40名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在病例组入科后1天、3天、7天及15天,采用免疫芯片法,分别测定A、B、C、D组患者的外周血CD4、CD8、CD3计数,计算CD4/CD8比值,并比较上述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病例组患者15日内机体感染的例数,统计分析各组间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的CD4计数与CD4/CD8比值均较D组健康人显着降低(P<0.05)。A组患者的CD4计数与CD4/CD8比值均显着高于B组与C组患者(P<0.05);B组患者的CD4计数与CD4/CD8比值均显着高于C组患者(P<0.05)。此外,A组、B组、C组患者和D组健康人四组组间的CD8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患者的CD3计数均显着低于D组(P<0.05),但A组、B组和C组三组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观察发现,A组与B组患者的伤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镇痛治疗可升高颅脑外伤患者的CD4计数与CD4/CD8比值,且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时上述指标升高更显着。此外,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可减少患者伤后感染发生率。

张欢[3](2020)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产生、吸收失衡和(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导致脑脊液在脑室、蛛网膜下腔异常积聚,使其部分或全部异常扩大者[1]。脑积水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达1%~1.5%,且随人口数量的增长而递增[2]。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年龄范围广泛,从新生儿到成人均可发病。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积水。继发性脑积水多见于颅脑外伤、出血、肿瘤、感染等[3]。脑积水患者临床表现为颅高压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复视、眩晕等,或出现步态不稳、痴呆、尿失禁“三联症”,或颅内原发病治疗后意识好转的患者逐渐又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当前治疗脑积水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4-6]。脑积水患者尽早行分流手术有更好的预后[7]。因此,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术后感染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术后近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术前颅内感染是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绝对禁忌症[8]。但是对于颅内感染尤其是隐匿性的颅内感染的诊断通常比较困难。临床上以脑脊液细菌培养作为颅内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时间长,临床上很多脑积水患者亟需手术治疗,往往不能通过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指导手术。对于绝大多数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需通过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氯、葡萄糖及蛋白指标并结合临床症状(发热)及体征(脑膜刺激征)进行综合判断是否为颅内感染。因此,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断困难重重,并无统一标准,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等问题[9,10]。神经外科手术术后发热症状较为常见,是诊断颅内感染的诊断至关重要的指标,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鲜见报道。大部分脑积水患者都处于亟需手术改善症状的阶段,而是否存在颅内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氯、葡萄糖及蛋白指标并不在正常范围内,但因病情需要,仍然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并未出现颅内感染而拔除分流管。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索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葡萄糖及蛋白质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以及探索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热症状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为脑脊液异常的脑积水患者指导合适的手术时机,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抗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一章 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概述目的概述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方法经过文献调研,对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概述。结果文献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脑积水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结论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尽早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并无统一标准,对于确诊或可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应尽早抗感染治疗。第二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葡萄糖及蛋白质异常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0年至2018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葡萄糖和蛋白质指标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72例患者,术后6月内出现感染25例(9.19%),其余247例(90.81%)未感染。患者低龄(OR=1.019,P=0.063,95%CI:0.999-1.039)和术前脑脊液中低葡萄糖水平(OR=2.185,P=0.035,95%CI:1.055~4.522)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以上两种因素综合后的曲线下的面积为0.688(95%CI:0.578-0.798)。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与性别、原发病、术前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和蛋白质水平方面无统计学关系。结论低龄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应格外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术后感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与脑脊液中白细胞、氯化物、蛋白质水平异常无关,与脑脊液中葡萄糖水平有关,应待葡萄糖水平正常后再行分流手术。第三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探讨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272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根据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时间将感染患者分为早期感染组和延迟感染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3、5、7天的体温及发热情况。结果272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25例(9.19%)(早期感染21例,延迟感染4例),未感染247例(90.81%)。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发热率较高,体温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感染组与延迟感染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3、5、7天发热率及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发热率较高,体温下降较快,自第3天起仍有发热则与术后感染关系密切,对术后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应提早考虑抗感染治疗。

王昊[4](2018)在《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度至重度的颅脑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学表现是不同的。为研究TBI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生理学机制,目前有几种啮齿类动物颅脑损伤的模型包括液压冲击(Fluid percussion impact,FPI)、可控皮层冲击系统(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systems,CCI)和落锤撞击模型(weight-drop models)用来模拟和研究颅脑损伤。虽然这些模型可以模拟人类TBI后的某些病理特征,但没有一种较好的动物模型可用来再现人类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本研究旨在改变以往的致伤方式,建立以气动冲击产生加速装置的一种新可分级的大鼠闭合性颅脑撞击伤(closed head impacts,CHI)模型,以模拟人类真实环境下的颅脑撞击伤后产生的颅脑及神经功能损伤。方法: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5只,平均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0.5、0.6、0.7和0.8 MPa组,每组15只。应用自制空气驱动装置产生加速度撞击大鼠头部致伤,气压范为0.5-0.8兆帕(MPa),对应的冲击力和加速度分别为:I组(0.5 Mpa):785.3±14.12牛顿(N)、5.71米/秒(m/s);II组(0.6 MPa):837.72±10.41 N、6.06 m/s;III组(0.7 MPa):857.65±11.11 N、6.25 m/s;IV组(0.8 MPa):955.6±16.35 N、6.67 m/s。致伤过程中的运动参数由力学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记录。伤后检测死亡率、昏迷时间(翻正反射时间)、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脑含水量(BWC)。HE染色和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理改变。结果:随缸内气压的升高,力学输出也随之升高,导致大鼠损伤程度加重。0.5、0.6、0.7和0.8 MPa组的翻正反射时间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CHI后24 h检测mNSS评分、BWC值和MRI定量分结果发现CHI伤后24 h时0.8 MPa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0.6和0.7 MPa组,但后两组又明显高于0.5 MPa组(P<0.05),0.6与0.7 MPa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检测CHI大鼠脑内APP时发现在大脑皮层、胼胝体和脑干区域其表达增加,这也明确提示在模拟CHI后脑组织出现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表现。随气压的提高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造成的损伤也逐渐加重,因此可根据给予0.5/0.6-0.7/0.8 MPa的来进行伤情分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HI大鼠模型是一种操作简便、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的模拟不同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CHI所致的损伤程度与气缸内压力改变引起的冲击速度变化呈正相关,可根据调节气压来控制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本研究为不同损伤程度的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模型。第二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对伤情的影响目的: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目前对低压、低氧后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伤情及病理生理变化仍未有深入的了解。发生损伤后的不适当运输会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旨在观察急进高原地区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mild-to-moderate closed head injury,mmCHI)急性期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下的伤情变化并提出救治策略,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健康平原饲养的雄性SD大鼠108只,首先称量基础体质量。模拟海拔6,000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再次称体质量。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观察大鼠致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随机分为3个不同海拔高度组[ND(Non-descending altitude)、D-4,500m(descent to 4,500m altitude)、D-3,000 m(descent to 3,000 m altitude)]进行观察,并分别对相应海拔高度下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NSS评分、体质量(body weight,BW)、脑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脑含水量与体质量的比值(BWC/BW)及颅脑核磁(MRI)检查。结果:急进高原mmCHI大鼠在致伤后6 h各海拔高度组mNSS评分减少值明显低于伤后12 h、24 h评分减少值,P<0.05;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最少,与伤后滞留于6,000m的ND组及下降海拔高度的D-4,500 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各海拔高度组脑含水量(BW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伤后计算各组脑含水量占体质量(BWC/BW)的比值发现,伤后快速下降的D-3,000 m组大鼠BWC/BW的值高于伤后D-4,500 m组且低于滞留于海拔6,000m(ND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在mmCHI后6 h、12 h、24 h的动态MRI检查后定量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伤后下D-4,500 m组的大鼠在胼胝体水肿及脑室扩张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拔高度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5。结论:高海拔极限环境下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伤情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下表现不同,急进高原mmCHI后可引起较严重的脑水肿和体重减轻,应予以高度高重视。在伤后应尽早改善通气、补液、缓解脑水肿,同时进行早期、阶段转运至低海拔地区治疗,避免大跨度降低海拔高度,有利于缓解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早期动态进行MRI检查可提示脑组织损伤程度,对预后判断及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目的:急进高原mmCHI后大鼠免疫应激反应及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尚未澄清。急性缺氧和颅脑损伤均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是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机制之一。为研究在相同致伤因素下不同低压、缺氧条件对颅脑损伤伤情影响的可能机制。本研究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致伤后不同低压、缺氧状态下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急性低压、缺氧大鼠颅脑损伤后不在同海拔高度下表现的关系及炎症反应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索高原颅脑损伤后早期转运对伤情变化的影响及继发性脑损伤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18只模拟海拔6,000 m持续低压、低氧处理24 h后采用气动式撞击装置制作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致伤后按的海拔高度[6,000m(ND)、4,500 m(D-4,500 m)、3,000 m(D-3,000 m)]随机按分成三个组(n=6/组),ND组作为阳性对照。将致伤后大鼠置于低压舱内,自由饮食、水,于伤后24 h时进行头部MRI扫描后处死,取大鼠脑组织作GFAP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检测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急性低压、缺氧状态的脑损伤后24 h,各组大鼠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及炎症因子达量明均显增多。定量分析发现,D-3,000 m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比率(45.32±4.17)显着高于D-4,500 m组(36.26±3.55),但明显低于ND组(56.88±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4,500 m和D-3,0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IL-1β/GAPDH:0.69±0.07、0.78±0.08;TNF-α/GAPDH:0.72±0.06、0.84±0.08,与ND组(IL-1β/GAPDH:1.00±0.09;TNF-α/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IL-1β和TNF-α水平与D-3,000m组比较也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NF-κB phospho-p65和p65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D-4,500 m和D-3,000 m组phospho-p65和p65水平分别为:0.62±0.06、0.76±0.07;0.48±0.05、0.78±0.08,与ND组(phospho-p65/GAPDH:1.00±0.09;p65/GAPDH:1.00±0.10)相比显着降低(P<0.05)。同时,D-4,500 m组phospho-p65和p65的水平也显着低于D-3,000 m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量可作为一种判断急进高原mmCHI严重程度以及指导临床在伤后转运中判断伤情变化的标志物之一。低压、缺氧性颅脑损伤后NF-κB的激活参与了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有关,NF-κB的抑制或激活与不同的低压、缺氧状态有关。调节低压、缺氧状态将对减轻高原颅脑损伤后的脑继发脑性损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志涛[5](2017)在《脑外伤及颅内高发肿瘤的致痫因素分析和手术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脑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有引发癫痫的可能,而一旦癫痫出现,则与病人的恢复程度密切相关。目前,引起癫痫发作的常见神经外科颅内病变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转移瘤,淋巴瘤,脑出血,脑脓肿,血管畸形及动脉瘤,脑外伤。在对以上这些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开颅病变切除的时候,临床手术医生意识到癫痫不仅是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主要表现,而且在手术切除以后有继续发作的可能。除此以外,即使一些病人手术之前并没有出现癫痫,而病变切除术后却开始肢体抽搐,病变切除以后癫痫发作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阻碍了患者的康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天津市环湖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神经外科部分住院患者(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筛选引发术后癫痫的高危因子,希望能给此类癫痫患者的诊疗及预后判定提供参考,并希望能提高此类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部分住院患者(脑胶质瘤、脑膜瘤、脑外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筛选引发术后癫痫的高危因子发现:胶质瘤的肿瘤大小、肿瘤复发、肿瘤部位及肿瘤周围水肿是胶质瘤患者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脑膜瘤的肿瘤位置、术前癫痫为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引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开放性颅脑损伤比闭合性颅脑损伤更易引起外伤性癫痫,外伤性癫痫的风险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随着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癫痫发生率也随之升高。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其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未见异常者。第二部分,通过对天津市环湖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数例术后复发及术后无效的难治性癫痫病人行脑叶离断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采用脑叶孤立术解决难治性癫痫这一问题的可行性。结果发现脑叶孤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痫(术后复发及术后无效)的有效方法,手术的关键是将目标区域即致痫灶所在脑叶与脑的其它区域进行离断。此种改良后的手术方法既可以达到癫痫灶切除术同样的功效,又降低了围手术期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论:颅内胶质瘤的肿瘤大小、肿瘤复发、肿瘤部位及肿瘤周围水肿是胶质瘤患者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颅内脑膜瘤的肿瘤位置、术前癫痫为脑膜瘤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高危因子。诊治此类病人时,应用合理的切除方式以及正确的长期治疗,全面评价病情,对术后引发癫痫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及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率。开放性颅脑损伤比闭合性颅脑损伤更易引起外伤性癫痫,有穿透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发生早期及晚期外伤性癫痫的风险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随着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癫痫发生率也随之升高。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其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未见异常者。在诊治过程中应结合临床特点、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价外伤性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尽早进行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前额叶完全孤立术是治疗复杂性复发性癫痫的有效方法。将病灶和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全面切断是手术是否成功的根本,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监测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理想选择。

王延伟[6](2016)在《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颅脑外伤伴癫痫的远期随访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颅脑外伤伴癫痫的远期随访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88.6%)显着高于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偏瘫、记忆力严重减退、一过性失语发生率分别为8.6%、5.7%、2.9%,较对照组的28.6%、25.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前叶切除术能明显提高颅脑外伤伴癫痫患者远期治疗效果,降低偏瘫、记忆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周小萍[7](2016)在《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临床影响因素及护理观察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颅脑损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创伤之一,发生率占全身创伤的第2位,且其致死、致残率高居首位,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虽然颅脑创伤的医疗服务系统的极速发展已降低了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但颅脑损伤后出现的精神障碍依然十分普遍,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发生受个人因素、损伤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所致,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无客观的指标进行辅助评估,临床很难做到及时的发现、干预及救治。本研究即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的临床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其血清学改变寻找较客观的指标进行辅助临床护理工作的观察和早期发现,为阐明其发病机制、筛选高危患者以及建立有效的临床观察、干预措施提供临床依据。目的:1.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基本情况、损伤严重程度、部位、性质与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性。2.监测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症状患者血清中IL-1β、IL-6、TNF-a与皮质醇的改变规律。3.分析讨论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症状的发生与血清中IL-1β、IL-6、TNF-a与皮质醇改变趋势的相关性。4.探索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的针对性护理识别与观察指标。方法:1.选取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急救部创伤外科住院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60例,运用自制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评估表对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损伤情况(损伤性质、损伤部位、损伤程度、GCS和ISS评分等)和精神症状(精神症状出现的时间、表现的类型、持续的时间、处理的方式等)进行评估和资料的收集。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2.对2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于伤后接诊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21天、第30天收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IL-1β、IL-6、TNF-a与皮质醇水平。精神障碍的诊断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科医师结合临床评定,根据是否出现精神症状分为精神障碍组(mental disorders,MD组)及非精神障碍组(no mental disorders,NM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a与皮质醇水平及变化趋势。3.针对前期研究结果构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观察指标。结果:1.急性颅脑伤患者260例中出现早期精神症状者有181例,早期精神症状发生率为69.6%。2.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颅脑伤的损伤性质、程度、部位与伤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发生相关(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颅脑损伤程度和颅脑损伤部位是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3.精神障碍组较非精神障碍组患者伤后血清IL-1β、IL-6、TNF-a水平、皮质醇均有升高(P<0.05);两组患者伤后第1天血清IL-1β、IL-6、TNF-a含量均无差异,但于伤后第3天、第7天、第15天、第21天、第30天精神障碍组血清IL-1β、IL-6、TNF-a高于非精神障碍组(P<0.05);精神障碍组均在伤后第7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于伤后30天仍然高于非精神障碍组;精神障碍组皮质醇含量从伤后24小时升高,于第3天并达到高峰,随后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高于非精神障碍组(P<0.05)。4.完成设计了颅脑损伤早期精神障碍识别观察评估技术指标。结论:1.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精神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年龄、文化程度、颅脑损伤程度和部位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提示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中,应针对性评估高危患者及时观察出患者精神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和救治措施。2.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存在炎性反应及免疫细胞再次激活,导致患者血清IL-1β、IL-6、TNF-a、皮质醇均有所升高,这些变化可能与损伤程度相关,也可作为病情变化的指标。动态检测患者血清IL-1β、IL-6、TNF-a、皮质醇水平对于临床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精神障碍其症状发生、发展及观察提供指导,对治疗、护理干预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血清IL-1β、IL-6、TNF-a和皮质醇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具有差异,因此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除了动态的观察和评估,还应特别关注患者伤后的第3天至第7天的临床症状,这个时间段有可能为出现精神症状病情变化有意义的识别与观察点。

张文青[8](2013)在《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天内的体温持续控制在36-37℃的观察,文章内容反映,该研究了解体温控制对患者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08月至2013年3月入住苏大附一院急诊中心重症医学科,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ICU住院时间≥3天,3分≤GCS≤8分的9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体温控制组即实验组(体温控制在36-37℃)、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组。实验组及亚低温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将体温分别控制在36-37℃及32-34℃,常规降温组未进行体温的持续控制,分别抽取三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随访记录患者受伤后3-6个月GOS预后评分,比较三组患者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差异及预后差异。结果:1.实验组与亚低温组的患者预后的比较:实验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57.14﹪,预后良好率42.68﹪,亚低温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46.67﹪,预后良好率53.33﹪,两组间预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未进行体温持续控制组的患者预后的比较:实验组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57.14﹪,预后良好率42.86﹪,未进行体温持续控制组患者预后不良78.26﹪,预后良好率21.74﹪。3.实验组与亚低温组的患者血清NSE浓度的比较:第1、3、5、7天抽取血清查NS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与未进行体温持续控制组患者的NSE浓度的比较: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5、7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5.实验组与亚低温组的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的比较:第1、3、5、7天抽取血清查NS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组与未进行体温持续控制组患者的Tau蛋白水平比较: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5、7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结论:1.将伤后7天内体温控制在36-37℃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2.体温控制在36-37℃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NSE及Tau蛋白水平,减少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温控制在36-37℃与亚低温治疗相比较,血清中的NSE及Tau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体温控制在36-37℃的患者可以避免如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血管痉挛及寒颤、凝血功能障碍等亚低温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陈浩[9](2008)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抑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脑组织缺血缺氧是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的继发性损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血管再生是创伤及缺血组织的病理生理反应,由促血管再生因子和血管再生抑制因子共同参与调控。它能够加速缺血区侧枝循环建立,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受损脑组织的结构重塑,从而加速缺损神经功能的修复。目前国内外已研究证实促血管再生因子在脑外伤后表达增加,但是关于血管再生抑制因子的研究尚不多见。最近有实验研究表明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在创伤脑组织中表达增加,提示其可能在脑外伤后继发性损害及血管再生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脊液中内皮抑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分析内皮抑素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来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h及3、5、7d脑脊液ES水平,并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及伤后1月转归、伤后6月GOS预后评分分组,比较各组间ES水平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研究不同测定时间点脑脊液ES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3、5、7d脑脊液ES水平显着升高(分别为P<0.05, P<0.01, P<0.01),但三者之间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GCS3~5分组患者伤后3d和5d脑脊液ES水平明显高于GCS6~8分组(P均<0.05);伤后1月死亡组患者脑脊液ES水平在伤后3d和5d显着高于生存组(分别为P<0.05,P<0.01);伤后6月预后恶劣组患者伤后5d和7d脑脊液ES水平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分别为P<0.05,P<0.01)。经ROC曲线分析,伤后5d和7天脑脊液ES水平分别对患者的近期转归和远期预后的评估准确性较高,二者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阈值分别为≥86.72 pg/ml和≥67.29 pg/ml。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急性期脑脊液内皮抑素水平升高明显,其水平变化不仅可以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损的程度,而且对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波[10](2006)在《猫轻型脑外伤模型的建立与影像学、病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猫脑外伤动物模型研究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不同力量的猫脑外伤生物力学特点和颅脑损伤特点,找到用于研究轻型脑外伤的最佳动物模型。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纯白色短毛3~4月家猫50只,体重0.8~0.9Kg,雌雄不限。按打击部位不同分组,额部组12只、左颞部组12只、顶部组12只、枕部组12只,正常对照组2只。按打击力量分组,又把每组分为不同力量六组。用改良单摆式颅脑损伤仪按不同部位不同力量分别对每只猫行一次性打击。打击后作行为学观察,观察相应的时间后麻醉处死解剖取脑,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额部组:在6.04J时出现颅骨骨折,但无昏迷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在10.11J时同时出现严重的昏迷、颅骨骨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未见明显的脑挫裂伤。左颞部组和顶部组:两组脑损伤情况相似,在3.97J和6.04J颅脑损伤均不明显,7.76J、8.85J、10.11J、11.38J时同时出现严重的昏迷、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枕部组:3.97~7.76J未出现颅脑损伤;8.85~10.11J出现短暂的昏迷,有或无线性骨折,颅内损伤不明显;11.38J可能出现较重的颅脑损伤。结论 本研究制作的改良单摆式颅脑损伤仪是较理想的猫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研究的实验仪器;纯白色短毛3~4月体重0.8~0.9Kg家猫适合颅脑损伤的研究;额、颞、顶部颅骨较枕部更易受损,不适合轻型脑外伤的研究;选择纯白色短毛3~4月体重0.8~0.9Kg家猫,使用改良单摆式颅脑损伤仪给予8.85~10.11J力量一次性扣击猫头枕部易建立理想的猫轻型脑外伤动物模型。

二、颅脑外伤远期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脑外伤远期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和自噬减轻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GRP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了外源性CGRP对神经元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调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 自噬和凋亡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不同镇痛方案对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创伤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
致谢

(3)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脑积水与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概述
    1.1 脑积水
    1.2 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指标异常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结果及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及分析
    3.4 讨论
全文小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硕士研宄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新型气动式闭合性颅脑撞击伤模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伤情变化的观察
    3.1 材料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脑损伤后转运至不同海拔高度脑组织GFAP及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血清GFAP蛋白的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Meta分析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高原颅脑创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脑外伤及颅内高发肿瘤的致痫因素分析和手术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脑胶质瘤住院患者癫痫发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1.2.1 致癫痫危险因素分组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8组因素对胶质瘤患者癫痫发作的影响
        1.2.2 筛选变量对胶质瘤患者癫痫发作的影响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脑膜瘤住院患者癫痫发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方法
        2.1.2.1 致癫痫危险因素分组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9组因素对脑膜瘤患者术后癫痫的影响
        2.2.2 筛选变量对脑膜瘤患者癫痫发作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三、脑外伤住院患者癫痫发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1 临床资料
        3.1.1 一般资料
        3.1.2 诊断标准
    3.2 结果
        3.2.1 外伤性癫痫与患者的性别
        3.2.2 外伤性癫痫与脑外伤类型
        3.2.3 外伤性癫痫与脑外伤严重程度
    3.3 讨论
        3.3.1 外伤性癫痫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3.1.1 颅脑损伤类型
        3.3.1.2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
        3.3.2 外伤性癫痫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意义
    3.4 小结
四、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4.1 前额叶完全离断术治疗顽固性癫痫
        4.1.1 临床资料
        4.1.1.1 病例1
        4.1.1.2 病例2
        4.1.2 手术过程
        4.1.3 结果
        4.1.4 讨论
        4.1.4.1 切开术,离断术和孤立术
        4.1.4.2 术前评估
        4.1.4.3 孤立术的解剖分析
        4.1.5 小结
    4.2 大脑半球后象限切开术治疗颞顶枕叶癫痫
        4.2.1 临床资料
        4.2.1.1 病例1
        4.2.1.2 病例2
        4.2.2 手术过程
        4.2.2.1 开颅及术中皮层定位
        4.2.2.2 后象限切开术
        4.2.3 结果
        4.2.4 讨论
        4.2.4.1 术前评估、手术方式和手术适应症
        4.2.4.2 术后效果
        4.2.5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颅脑外伤伴癫痫的远期随访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7)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临床影响因素及护理观察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急性颅脑损伤所致早期精神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急性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皮质醇改变的相关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观察指标构建
    4.1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观察指标构建
    4.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评估表的设计
    4.3 评估表的填写要求
    4.4 观察指标的修订和质量控制
    4.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精神症状临床护理观察指标构建的展望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创伤性颅脑损伤与精神障碍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9)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抑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已发表文章
致谢

(10)猫轻型脑外伤模型的建立与影像学、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第一部分 猫脑外伤动物模型研究
        1、摘要
        2、英文摘要
        3、引言
        4、材料和方法
        5、结果
        5、讨论
        7、结论
    第二部分 猫轻型脑外伤的行为学、影像学、常规病理学、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摘要
        2、英文摘要
        3、引言
        4、材料和方法
        5、结果
        6、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综还部分
    综述(一) 脑外伤实验研究概况
    综述(二) 中国人脑外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综述(三) 运动神经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附件部分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其它科学研究

四、颅脑外伤远期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凋亡和自噬减轻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 田军.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 [2]不同镇痛方案对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D]. 程悠悠. 苏州大学, 2020(02)
  • [3]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参数异常、术后体温变化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 张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急进高原轻-中度闭合性颅脑撞击伤后在不同海拔下伤情变化的研究[D]. 王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5]脑外伤及颅内高发肿瘤的致痫因素分析和手术优化策略研究[D]. 李志涛.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6]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治疗颅脑外伤伴癫痫的远期随访观察[J]. 王延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24)
  • [7]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临床影响因素及护理观察指标研究[D]. 周小萍.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5)
  • [8]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D]. 张文青. 苏州大学, 2013(01)
  • [9]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抑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陈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10]猫轻型脑外伤模型的建立与影像学、病理学研究[D]. 刘波. 昆明医学院, 2006(01)

标签:;  ;  ;  ;  ;  

长期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免疫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