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简单的数字滤波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魏思雨[1](2021)在《油田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对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油田示踪技术是通过注入井注入示踪剂,并在周围采出井进行示踪剂动态监测,根据示踪剂的采出浓度可以推测注采井间地层参数,从而对油田后期的开采制定合理方案,提高油田采收率。在这过程中,示踪剂产出曲线的解释方法变得尤为重要,产出曲线解释方法的准确性和完备性也被作为评判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分析示踪剂在油藏下的运移规律,在理想对流-扩散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多层系井间示踪监测数学模型,同时与非均质性因子相结合,推导出非均质多层系井间示踪监测数学模型。与中原油田合作,对胡136井组进行示踪剂监测,同时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合作研制的我国首台单级静电14C专用加速器质谱仪(GXNU-AMS),得到示踪剂采出浓度。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示踪产出曲线进行反演,可同时获得井筒稀释系数、示踪剂弥散系数、平均渗流速度以及油藏非均质性因子。在油藏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这四个参数,得出储层内示踪剂的流动状态、油藏平均孔喉半径以及非均质性。具体工作包括如下:1.井间示踪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示踪剂渗流扩散机理,推导理想对流-扩散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规则井网多层井间示踪数学模型,同时考虑非均质性因子,建立非均质多层井间示踪数学模型;2.(非均质)多层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的研究:以目标函数拟合示踪剂浓度产出曲线,并用MATLAB编写程序。对影响示踪剂浓度产出曲线的四个地层参数,如井筒稀释系数、示踪剂弥散系数、油藏平均渗流速度以及非均质性因子等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此为基础了解示踪剂浓度产出曲线与油藏下示踪剂流动状态之间的关系;3.对中原油田胡-136井组示踪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模型解释与分析:利用14C-AMS技术测量采出井样品中14C与12C的丰度比,将结果转化为核素环境监测的常用单位:14C放射性活度浓度,并用限幅-递推平均滤法处理异常的伪数据。随后将处理过的数据带入示踪监测解释模型中,推得储层内水驱突进速度、注入水的分配情况、注采井流动通道情况以及油藏非均质性和孔喉半径。本文工作特点在于:多层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方法可靠,能在实际油田中运用并推出基本油田参数,具有高效、污染少、用时短等特点。利用非均质性因子,可对地层成分复杂的非均质多层系油藏的复杂程度进行表述,为深入了解非均质油藏中具体的地层信息提供了基础。利用14C-AMS技术进行油田示踪监测比较少见,相比于常用的液闪法具有用时短、灵敏性高、用量少等特点。
邬建红[2](2021)在《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水源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水质保护工作,非点源污染仍然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由于非点源污染物的排放具有随机性、多源性、多途径等特点,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十分困难。特别是针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出的多源复合特征,明确“优先控制谁”、“各个污染过程分别控制到什么程度”这两大问题,可以为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具有明确水质要求的饮用水水源区-宁波横溪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流域水文、气象和社会经济统计年鉴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内水质变化的动态监测,采用LOADEST模型、双参数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模型以及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等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反演溯源”对河流总氮(TN)负荷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同时,以农业生产作为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采用区域氮输入-输出平衡模型,分析了农田氮素的净输入量及其不同来源组成的比例。进而依托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肥管理措施对农田非点源氮排放的影响,并在水源区所需氮减排目标框架下,分析了该流域主要种植制度下农田水肥管理优选方案。本文还采用冗余和偏冗余分析方法,探索了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区域河流水质的影响,提出了在优化农田水肥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流域景观格局的调控,来达到控制非点源污染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水文水质监测资料,率定和验证了模拟横溪流域河流TN负荷变化的LOADEST模型,并模拟得到了流域出口监测断面TN逐日负荷量,核定了横溪水库流域在2015-2019年期间年均TN负荷量为55.46±11.86 t·year-1;月均TN负荷量较高的时段发生在6~9月,与月降雨量变化高度相关。进一步建立双参数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模型,分割基流和地表径流TN的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得到研究期间基流和地表径流分别对河流TN负荷量的年均贡献量为27.23±5.93 t·year-1和28.24±5.98 t·year-1,年均贡献率为49.06±0.91%和50.94±0.91%。(2)采用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对地表径流TN负荷量进行分类定量解析,通过贝叶斯方法求解得到该流域内,各个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TN输出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旱地(34.65±0.40 kg·ha-1·yr-1)、民居地(26.91±0.38 kg·ha-1·yr-1)、园地(16.89±0.88 kg·ha-1·yr-1)、水田(12.30±0.41 kg·ha-1·yr-1)和林地(6.33±0.25 kg·ha-1·yr-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径流TN负荷量的贡献率顺序为:林地(41%)>水田(22%)>民居地(15%)>旱地(12%)>园地(10%)。然后采用农田净人为氮输入模型对流域内农田(水田和旱地)的不同氮输入组分进行计算,得到各组分所占比例依次为:化肥施入(81.90%)、大气氮沉降(17.60%)、农业固氮(7.80%)、人粪便还田(1.20%)、畜禽粪便还田(0.20%)及种子输入氮(0.10%)。(3)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得到“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适地养分管理技术+缓效肥替代”组合模式,是在该区域水田-马铃薯轮作制度下总氮减排的优选水肥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淹灌+农民施肥”处理,在该处理下农田年均TN径流流失量减少了16.54±3.34 kg N·ha-1,其减少比例为52.34±1.38%;水稻2019年减产很少(0.78%),2018年略有增产;马铃薯的产量在研究期内也仅减少了4.54±5.13%。流域内农田全部采取上述优选水肥管理措施情形下,可以为流域内地表径流TN负荷量减排22.28%。(4)以水库TN二类水质标准为目标,在90%、75%和50%保证率的年径流流量条件下,采用狄龙模型计算得到水库TN水环境容量为42.46 t·year-1、49.75 t·year-1、60.59 t·year-1;扣除基流对水库TN负荷量的贡献、环库周边林地输入的TN负荷以及河流源头流域地表径流年均输入的TN负荷量,流域地表径流TN超标排放量分别为12.61 t·year-1、8.90 t·year-1、3.38 t·year-1。因此,以TN排放现状为基础,地表径流TN负荷量需要减排的比例分别为40.74%、30.58%、15.47%。综上所述,保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仅靠农田水肥管理很难实现75%保证率下流域水质达标。(5)在确保水质达标条件下维持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是许多地区现实的发展目标;因此在较大幅度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同时,需要集成多途径、多方法的水质控制措施。本文探索了主要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及其时空尺度效应。发现在地形、景观组成以及景观配置这三类景观格局指标体系中,地形指标对水质的影响具有更强的空间尺度效应,景观配置指标对水质的影响具有更显着的季节性差异;在子流域尺度和河流沿岸缓冲区尺度上,影响水质的关键景观特征分别是耕地最大斑块指数(LPIfar)和林地景观形状指数(LSIfor)。采用非参数突变分析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可能导致河流TN浓度突变的关键景观指标的阈值。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内,当LPIfar小于7.0%或者LSIfor大于5.5,河流TN浓度升高而发生水质恶化的风险将显着增加。本文结果以期能为优化流域景观格局规划以实现进一步调控河流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张东[3](2021)在《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硬盘的磁头动态性能测试是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前提条件是需要磁头能稳定地读取数据。但因系统存在输入和输出扰动会引起磁头产生不稳定状态,磁头与目标轨道的中心位置存在较大的误差信号。系统引入了多个多种类型的补偿器来削弱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但过多的参数让系统参数整定调节流程变得更为复杂、繁琐且耗时。本文主要针对磁头轨道跟随因为众多系统参数难以快速地整定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一种离线、自动、快速且自适应的系统参数整定算法来使磁头的位置误差信号达到一定合理的范围,实现稳定地读和写数据操作,为磁头动态性能测试环节的系统参数整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两级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涉及到带有二阶微分的PID控制器(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plus second order derivative,简称PIDD)、前馈控制器和两类数字滤波器,给出了控制器的极点配置设计原理。针对系统的扰动和噪音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利用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征,设计两类自适应性数字滤波器的参数,即带阻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两类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能有效且准确地抑制被控对象在各个频率处的谐振和传感器中的测量噪音。然后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伯德图、系统参数调节和系统扰动及噪音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灵敏度自身限制系统参数的原因,为提出参数调节算法整定参数来减小磁头位置误差奠定了基础。在实现了各个补偿器参数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两级伺服的控制被控对象的频率响应数据来计算带阻滤波器的参数,利用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的灵敏度特征来获取PIDD控制器参数,利用两级伺服控制系统的灵敏度特征来获取名义模型(Estimation model,简称EM)和微执行器的控制器参数。最后,设计了机台测试验证实验,分别利用算法自动调整参数和人为调节参数获取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和磁头位置误差。通过对比分析了两类调节方式的VCM灵敏度伯德图和完整系统的灵敏度伯德图。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两级伺服系统中涉及到的多个各种补偿器参数自动整定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杜冠廷[4](2020)在《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能源汽车在日常使用中频发起火和爆炸等严重人身安全事故,因而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热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利用热电偶开展温升测量具有快速且廉价的特点,是汽车行业开展汽车零部件评估热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存在人为误差大、冷端补偿误差大的固有缺点,造成测试精度不高且结果复现性不好。本文从热电偶法测温升原理着手,分析该方法在测试中引入误差的来源,并利用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对引入误差来源开展了定量表征;依据表征结果得出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电偶老化劣化和热电信号采集是权重最高的三个误差来源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了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热传递热传递阻抗模型,并运用了电路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工具分析热电偶与测温表面的接触传热路径,得出现有方案中热电偶热端温度低于测温表面温度,证明了热传递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优化措施,提高了接触表面的热传递精度,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优化后的热电偶热端温度误差<0.5℃;深入分析了热电偶的热电转换原理,得出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使热电偶劣化,降低热电偶测量精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了长时高温和温度循环情况下不同热电偶规格(线径、牌号)与热电偶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归纳出热电偶的规格选用一般性经验;简要介绍了热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总结得到冷端补偿和测量噪声在热电信号转换过程中误差权重较大;通过实验表征了已有设备的冷端补偿误差和测量噪声,其误差之和可达1℃;设计了一套多通道热电信号采集装置,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冷端补偿精度和测量噪声峰值分别为0.2℃和0.03℃。最后,对业内的不确定度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评价模型分别对现有业内操作方法和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作评价,得出在热电偶法测温升的方案中应用本文提出的一系列优化措施能有效缩小测量误差50%。
余江军[5](2020)在《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机理及其图像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各行各业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满足的同时,也愈加关心个人健康问题,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心血管病频发。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心血管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急需一种简单可行的心血管生理参数监测方案。IPPG(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技术具备无创、低成本、易操作等优点,其很好契合了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日常生理监测需求,近几年已成为生理参数测量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目前IPPG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还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测量参数单一、测量精度不高等。针对IPPG存在的缺陷,本文首先对IPPG技术在光学原理上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建模与算法改进,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对IPPG技术光学及生理学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的生理意义进行了介绍,对其涉及的测量原理,比如时频域心率值计算、双光路血氧饱和度测量、弹性腔理论等进行了总结分析。(二)针对脉搏波容易受到噪声干扰问题,本文给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预处理去噪算法。包括基于微分异常点检测及三次样条插值的突变噪声去除算法;基于零相位数字带通滤波、小波变换、形态滤波的高频及基线漂移噪声去除算法。针对峰谷值特征值信息提取问题,本文在极值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算法可以自适应交替搜索峰谷值特征点信息,为后续心血管参数计算打下了基础。(三)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照明光源普遍存在一定的光谱宽度,因此本文引入了复色光传输模型。计算心率值时,特征点存在漏检误检问题,本文在计算之前利用修正算法先对峰谷值点个数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心率测量精度。考虑到噪声干扰较为严重时,心率值误差较大,本文采用了K-means聚类算法来提高强噪声下心率测量精度。结合复色光传输模型,本文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非线性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型,与线性模型相比,其降低了光源单色性要求,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测量精度。在计算血压时,本文进行了基于脉搏波波形的相关测量研究,将单个脉搏波周期离散采样后直接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从而避免复杂的脉搏波特征参数提取过程。利用physionet的MIMIC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收缩压平均绝对误差6.63mm Hg,标准差8.39mm Hg;舒张压平均绝对误差13.35mm Hg,标准差16.8mm Hg,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基于脉搏波波形的血压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四)本文自主设计了基于MATLAB程序语言的心血管参数计算平台,并进行了心率、血氧、血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算法可靠性。
高桂[6](2020)在《输油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管道运输是当今五大运输行业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然而,随着管道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输送管网老化严重,加上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磨损、腐蚀、自然破坏,人为破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造成管道腐蚀及泄漏现象的发生。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因此,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的研究对于保障管道安全运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管道腐蚀及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的分析与比较,设计了一套可同时监测管道腐蚀及泄漏状态的监测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管道泄漏仿真实验,介绍通过检测管道形变来检测管道泄漏的原理,通过分析管道内壁受腐蚀后电场的变化,介绍使用电指纹法(FSM)检测管道腐蚀的原理。(2)设计用于检测管道腐蚀和检测管道泄漏的电路,并完成处理管道腐蚀及泄漏信号的数模转换电路及单片机串口发送电路的设计;(3)使用Labview软件设计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使用Keil C51软件编写A/D数模转换及串口通信等程序。(4)进行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的实验验证,将软件及硬件集成,通过模拟管道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和管道泄漏前后形变的变化,完成管道腐蚀及泄漏监测实验。
张鸿鹏[7](2020)在《基于伪随机脉冲注入的永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凸极性显着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驱动系统中,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应用广泛,在零低速运行条件下体现出良好的观测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但高频信号注入方法引起转子轴振动,导致电机发出额外的声频噪声,影响了注入方法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基于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降噪策略,主要包括:脉冲信号注入法的原理分析和信号提取过程设计,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脉冲信号降噪分析,伪随机信号输入的位置观测器结构和参数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首先,设计基于静止轴系脉冲信号注入的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离散域高频等效数学模型,简化电压方程中电流微分项的表达式。在分析不同脉冲信号注入对电流微分采样结果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受系统延时影响小、转矩纹波相对较小、易实现转子位置解调的脉冲信号形式。研究根据正交信号从电流响应信号中提取的信号处理过程,分析电机参数变化和系统延时对信号提取的影响。通过锁相环初步提取转子位置信号,从而实现永磁电机无传感器低速运行矢量控制。采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研究基于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的电机降噪策略。固定频率信号注入法驱动的电机电流信号功率集中在注入频率处,频谱尖峰与噪声的频率和分贝直接相关。本文分析并设计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方法的降噪方案,通过研究功率谱密度与注入信号频率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伪随机频率注入的改进方法,以抑制电流信号中的离散谱峰值成分,该降噪方案理论上无需调整位置解调过程。本文研究对比随机频率切换方案、随机起点降噪方案和全随机方案,通过多种伪随机方式实现了减少频谱尖峰数量、降低尖峰幅值的理论降噪目标。针对正交信号更新频率相对较低的问题,研究基于滤波算法的位置观测精度提升方法。空间傅里叶级数滤波器通过补偿空间位置矢量的高频成分达到滤波目的;二次插值滤波算法通过使用二次函数逼近正余弦函数的方式拟合离散的正交信号,提高信号连续性;梳状滤波器通过配置阶次,实现对特定倍频信号的抑制以滤除谐波成分。对比研究符合位置观测系统带宽和精度需求的滤波方法,实现估测转子位置信息精度的提高。最后,建立基于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的永磁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在仿真模型和基于STM32F103的变频器平台上实现了驱动控制,并在2.2k W永磁电机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控制系统位置观测速度较快,转子位置跟踪性能较好,观测精度相比其他低频信号注入法有所提高,证明了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张帆[8](2020)在《引信信号处理及抗箔条干扰研究》文中指出毫米波引信具有探测能力强、测距测速精准、目标识别率高和全天候工作等优点。箔条作为无源干扰的重要形式,一直以来都是引信抗干扰的研究热点,研究毫米波定距引信的抗箔条干扰可以极大增强无线电引信的作战性能。本文针对毫米波引信信号处理及其箔条干扰与抗箔条干扰问题,作出如下工作:1.分析了毫米波线性调频引信近程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系统参数和信号处理算法,并对主要算法进行了验证。2.完成了箔条云回波和箔条对无线电引信干扰的分析。结合箔条特性,给出了引信信号处理背景下的箔条云模型,验证了箔条回波的时频性质;对两种箔条干扰模型——迎面拦截和对空尾追,分析了多普勒引信和调频引信的目标回波信号,给出了箔条干扰对无线电引信探测系统的影响情况。3.提出了调频定距引信的抗箔条干扰方法——改进的极化信息抗干扰和基于稀疏表示的抗干扰。前者考虑箔条平动和转动对回波信号的影响,分析了箔条极化散射矩阵,改进了交叉极化比的表达式,利用目标与箔条之间极化鉴别量的差异来识别目标;后者利用箔条干扰仿真结果,使用K均值奇异值分解(K-SVD)字典学习算法分别得到目标和箔条干扰的稀疏字典,再使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得到两种稀疏字典对引信回波信号稀疏表示的重构误差,根据重构误差的大小实现抗箔条干扰。4.完成了基于FPGA的毫米波定距引信信号处理软硬件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包括电源部分、中频信号预处理、调制信号产生和FPGA配置等模块的设计、加工、焊接与调试;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调制三角波、FIR滤波器、FFT算法、频率校正处理和执行级控制信号等,电路整体测试结果良好。实验表明,调频引信近程探测系统的定距误差小,满足设计要求。
刘娟花[9](2019)在《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别在多个尺度上对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融合,不仅可获得比单个传感器更优的性能,而且与单尺度上的融合相比,多尺度数据融合能更好地刻画出目标的本质特性。MEMS陀螺是一种可以测量角速度的传感器,具有很多吸引人的优点。但噪声大,准确度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如何去除MEMS陀螺仪中的噪声,并提高其精度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多MEMS陀螺应用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可以显着提高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本文证明了前人提出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 一种新的多尺度融合算法,讨论了多尺度数据融合中的重要技术问题,并通过对多个MEMS陀螺的融合应用,经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本文多尺度融合算法的优越性。主要创新点和工作如下:1.从小波分析理论出发,证明了平稳和非平稳情况下的数据融合定理。从数学上解释了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优于经典加权算法的原理,为该算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数学基础。2.结合小波域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原理、具体步骤及存在问题等,设计了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并用实测数据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小波多尺度数据融合和小波包多尺度数据融合。3.分析了多MEMS陀螺数据融合中的小波基、分解层数、加权因子等的选择方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4.比较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基于小波去噪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融合这三种融合方法不同方面的性能。另外,还比较了多尺度融合和前向线性预测(Forward Linear Prediction,FLP)融合方法,结果均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尺度融合方法的独特性和有效性。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我们设计并制作的一套多MEMS陀螺仪数据融合实时处理系统平台中,对4个MEMS陀螺仪所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别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下对该集成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将MEMS陀螺的精度提高了 1个量级。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为有关多尺度融合系统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还为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黄欣祺[10](2019)在《多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韩江流域的应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基流是河川基本水量的重要来源,可保证地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最基本的用水需求。本研究应用多种基流分割方法于韩江流域估算河川基流量,对分割方法所需参数进行优化设置,从基流过程线合理性、基流指数稳定性两个方面评价基流分割方法的效果,分析韩江流域基流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基流的水文驱动力,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不同基流分割方法的参数规律及优化设置应用数字滤波法时,当滤波次数每增加一次,基流量随之进一步递减。F1、F2、F3、F4几种方法递减率有所不同,参数设置存在“异参同效”现象;应用正反向滤波用于校正波谷或波峰处的相位变化,抵消一部分相位失真的影响。在韩江流域的应用中,F1方法应采用正-反交替滤波,即向前先滤波一次,从第一次滤波的末端再向后进行滤波一次,F2、F3、F4采用一次滤波即可;应用滑动最小值法时,对于N值的选取,应首先考虑试算的方法,若基流指数与N值的关系线转折点不明显,则应用直线斜割法对流量过程进行平割,根据斜割的结果和对应时段滑动最小值法计算结果的拟合程度对N值进行调整。拐点检验因子对基流计算结果的敏感性较弱,可采用经验值;HYSEP法中的N值大小仅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没有考虑流域形状、流域平均坡度等因素,作为一个经验公式,其系数取值依据不明。(2)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韩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价从基流过程线来看,应用数字滤波法分割的基流过程较为平滑,其中,F1的基流过程线起伏较大,F2、F3的基流过程线更符合基流实际退水规律;滑动最小值法和HYSEP法所分割的基流过程有较多的折角;在南方湿润地区滑动最小值法和HYSEP法所分割的基流量不一定会比数字滤波法小;从基流指数稳定性来看,数字滤波法中F3法最为稳定,滑动最小值法计算基流过程年际差异大,对不同年份基流过程有较好辨识度。综合基流过程线合理性、基流指数稳定性等指标,数字滤波法中的F3方法在韩江流域基流分割的适应性较好。数字滤波法分割低频信号时,基流也会随着叠加信号被部分削弱。基流相对径流有滞后时间,由基流与径流日径流变化过程可知,春季最大基流相对最大径流的平均滞后时间为6d,夏季滞后时间为4d。韩江流域基流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递增;基流对径流的贡献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
二、一种简单的数字滤波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简单的数字滤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田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井间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示踪剂监测解释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的数学基础 |
2.1 示踪剂渗流扩散机理 |
2.2 单层系井间示踪数学模型 |
2.2.1 对流-扩散方程的建立 |
2.2.2 对流-扩散方程的无量纲化 |
2.2.3 对流-扩散方程的解析解 |
2.3 多层系井间示踪数学模型 |
2.3.1 多层井间示踪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 |
2.3.2 多层井间示踪浓度产出曲线的数学模型 |
2.4 非均质的多层井间示踪数学模型 |
2.4.1 常见的非均质性度量 |
2.4.2 非均质多层井间示踪浓度产出曲线的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井间示踪监测模型程序 |
3.1 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的程序步骤 |
3.1.1 输入参数 |
3.1.2 需要拟合的参数 |
3.1.3 程序拟合步骤 |
3.2 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的程序框图 |
3.3 示踪剂产出曲线敏感性分析 |
3.3.1 井筒稀释系数a |
3.3.2 弥散系数α_D |
3.3.3 平均渗流速度(?) |
3.3.4 非均质性因子H_K |
3.4 小结 |
第4章 ~(14)C-AMS井间示踪监测试验 |
4.1 目标区块概况 |
4.2 ~(14)C-AMS井间示踪技术 |
4.2.1 尿素为载体的~(14)C示踪剂 |
4.2.2 AMS测量采出样品 |
4.3 数据处理 |
4.3.1 AMS测量结果转化为放射性活度浓度 |
4.3.2 限幅-递推平均滤波法处理错误数据 |
4.4 示踪剂浓度产出曲线 |
4.5 小结 |
第5章 井间示踪监测结果解释与分析 |
5.1 井间示踪监测解释结果 |
5.2 地层参数分析 |
5.2.1 水驱突进速度及方向 |
5.2.2 注入水的分配情况 |
5.2.3 注采井间流动通道情况 |
5.2.4 非均质性 |
5.2.5 平均孔喉半径 |
5.3 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度 |
5.4 与其他解释软件对比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MATLAB程序代码 |
附件B 油藏示踪实验数据 |
致谢 |
(2)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源定量研究 |
1.2.2 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
1.2.3 非点源污染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其水污染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横溪水库及其源头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2 流域内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流域内污染调查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水质监测及分析 |
2.2.2 基础资料的收集 |
2.2.3 非点源污染溯源相关模型的应用 |
2.2.4 相关软件的应用 |
2.3 河流水质特征分析 |
2.3.1 水质参数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2.3.2 水质参数浓度的统计分析 |
2.4 水库总氮水环境容量分析 |
2.4.1 狄龙模型 |
2.4.2 不同水文条件下TN的水环境容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域总氮负荷量的核定与基流负荷分割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LOADEST模型 |
3.2.2 数字滤波基流分割算法 |
3.2.3 数字滤波基流负荷分割算法 |
3.2.4 模型结果及适用性评价指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N逐日负荷量的LOADEST模型模拟 |
3.3.2 不同时间尺度下TN负荷量变化 |
3.3.3 流域基流和地表径流的变化特征 |
3.3.4 基流总氮负荷分割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域地表水总氮负荷的分类定量溯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 |
4.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输出系数的贝叶斯估算 |
4.2.3 农田净人为氮输入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待求参数先验信息 |
4.3.2 一维水质方程-输出系数耦合模型的校准结果 |
4.3.3 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总氮入河量 |
4.3.4 地表径流非点源总氮污染的分类源解析结果 |
4.3.5 农田氮输入组成比例及相应的减排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田水肥管理措施对流域总氮减排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地表径流氮流失量计算 |
5.2.4 植株取样与测量 |
5.2.5 作物表观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水稻-马铃薯生长季地表径流及TN浓度的变化 |
5.3.2 水稻-马铃薯生长季地表径流TN流失量的变化 |
5.3.3 作物产量及ANR |
5.3.4 农田优选水肥管理措施对河流TN负荷减排的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景观格局对非点源污染物质影响的时空尺度效应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子流域以及缓冲区的划分 |
6.2.2 景观特征指标的提取 |
6.2.3 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尺度上景观特征的差异 |
6.3.2 景观特征对水质的影响 |
6.3.3 关键景观因子的突变点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3)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3.1 机械硬盘发展现状 |
1.3.2 参数整定算法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 |
2.3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建立 |
2.3.1 电机模型 |
2.3.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机模型辨识 |
2.3.3 基于粒子群算法辨识仿真 |
2.4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
2.4.1 系统传递函数 |
2.4.2 基于极点配置算法设计PIDD和 FFC控制器 |
2.4.3 系统特征方程系数对T、S和PS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两级伺服控制系统之数字滤波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 |
3.2.1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理论 |
3.2.2 一阶低通数字滤波器z域求解 |
3.3 带阻数字滤波设计 |
3.3.1 带阻数字滤波器设计理论 |
3.3.2 带阻数字滤波器z域求解 |
3.4 仿真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两级伺服系统参数与灵敏度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系统中扰动与灵敏度传递函数的关系 |
4.2.1 磁头的PES与系统扰动的关系 |
4.2.2 系统灵敏度传递函数、系统扰动和系统参数三者的关系 |
4.3 灵敏度传递函数的限制 |
4.3.1 灵敏度与补灵敏度之间的相互制衡 |
4.3.2 灵敏度伯德图的水床效应 |
4.3.3 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两级伺服系统参数自动整定算法设计 |
5.1 引言 |
5.2 带阻滤波器参数调节算法 |
5.2.1 实验数据预处理 |
5.2.2 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以及个数的确定 |
5.2.3 带阻滤波器衰减增益和衰减频带确定方法 |
5.3 基于灵敏度实现PIDD参数调节算法 |
5.3.1 控制器PIDD参数智能遗传算法调节法 |
5.3.2 控制器PIDD之参数ω_n增值法 |
5.3.3 控制器PIDD参数调节算法对比分析 |
5.4 基于灵敏度实现SLC和EM参数调节算法 |
5.5 实验与仿真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文章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6.1.2 文章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符号说明 |
附录Ⅱ 关键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零部件温升研究现状 |
1.2.2 界面接触传热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3 热电偶劣化研究现状 |
1.2.4 热电信号转换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温升测试原理及评价模型 |
2.1 温升测试原理及方法 |
2.1.1 温升测试目的及原理 |
2.1.2 温升测试规范及方法 |
2.2 温升测试误差来源 |
2.2.1 测试电流偏差 |
2.2.2 热电偶与样品的接触 |
2.2.3 热电偶的传递偏差 |
2.2.4 测量仪器的转换误差 |
2.2.5 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
2.2.6 方法选择及数值修约 |
2.3 温升测试的不确定度评定 |
2.3.6 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电偶与测温面传热性能分析 |
3.1 热电偶与测温面热传递模型 |
3.2 接触部位热传递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建模过程 |
3.2.2 几何模型与边界条件 |
3.2.3 仿真模型和材料属性 |
3.2.4 热传递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3.3 热电偶与样品接触的优化 |
3.3.1 接触部位热传递效率模型优化 |
3.3.2 优化模型的仿真分析 |
3.3.3 优化模型的验证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电偶劣化机理及影响 |
4.1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劣化 |
4.1.1 热电偶感温原理 |
4.1.2 热电偶劣化机理 |
4.2 热电偶劣化性试验 |
4.2.1 实验思路及设计 |
4.2.2 热电偶劣化与高温的相关性 |
4.2.3 热电偶劣化与温度循环的相关性 |
4.2.4 热电偶使用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电信号转换机理及实验验证 |
5.1 仪器的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
5.1.1 仪器的测量原理 |
5.1.2 仪器的测量误差分析 |
5.2 仪器的测量误差的实验验证 |
5.2.1 验证实验的方案 |
5.2.2 验证实验的结果分析 |
5.3 优化方案及验证样机设计 |
5.3.1 信号连接选通模块 |
5.3.2 模拟信号调理模块 |
5.3.3 模数转换控制模块及功能设计 |
5.4 针对优化方案的验证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升测试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
6.1 现有模型的不足 |
6.2 不确定度模型的优化 |
6.3 应用模型开展评定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机理及其图像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PPG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血压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前IPPG技术面临问题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光电容积脉搏成像机理及其心血管参数提取原理 |
2.1 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机理 |
2.1.1 脉搏波的产生及其获取 |
2.1.2 朗伯-比尔定律 |
2.1.3 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机理 |
2.2 IPPG信号获取 |
2.3 心率测量原理 |
2.3.1 心率的生理意义 |
2.3.2 心率测量原理 |
2.4 血氧饱和度测量原理 |
2.4.1 血氧饱和度的生理意义 |
2.4.2 血氧饱和度光学测量原理 |
2.5 血压测量原理 |
2.5.1 血压的生理意义 |
2.5.2 弹性腔理论 |
2.5.3 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电容积脉搏波去噪分析及其特征提取 |
3.1 光电容积脉搏波噪声分析 |
3.2 突变噪声去噪算法 |
3.3 高频噪声去噪算法 |
3.3.1 时域高频去噪 |
3.3.2 零相位数字滤波 |
3.3.3 小波变换去噪算法 |
3.3.3.1 小波变换原理 |
3.3.3.2 小波函数及其去噪效果分析 |
3.4 基于形态滤波的基线漂移去噪算法 |
3.4.1 形态滤波原理 |
3.4.2 基线漂移去噪分析 |
3.5 脉搏波峰谷值搜索算法 |
3.5.1 微分阈值法 |
3.5.2 极值点法 |
3.5.3 自适应峰谷值交替搜索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图像数据挖掘研究 |
4.1 皮肤组织复色光传输模型 |
4.2 心率测量改进算法 |
4.2.1 静态脉搏信号峰值点个数修正算法 |
4.2.2 动态心率测量方法 |
4.3 非线性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 |
4.3.2 非线性血氧饱和度测量模型 |
4.3.3 非线性血氧计算公式获取 |
4.3.3.1 双通道对数脉搏波获取 |
4.3.3.2 R值获取 |
4.3.3.3 系数标定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血压信息提取 |
4.4.1 BP神经网络 |
4.4.2 激活函数介绍 |
4.4.3 基于脉搏波波形特性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
4.4.3.1 血压测量模型获取流程 |
4.4.3.2 脉搏波最优区间选择 |
4.4.3.3 血压测量模型获取 |
4.4.3.4 模型结果分析 |
4.4.3.5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
5.1 心血管参数测量平台 |
5.1.1 系统结构介绍 |
5.1.2 系统软件设计 |
5.2 实验对比分析 |
5.2.1 心率对比 |
5.2.1.1 静态心率实验对比 |
5.2.1.2 动态心率提取分析 |
5.2.2 血氧饱和度对比分析 |
5.2.3 血压对比实验分析 |
5.2.3.1 physionet数据集十折交叉验证 |
5.2.3.2 自主数据集血压对比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输油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
1.3 管道腐蚀检测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管道泄漏检测的研究 |
2.1 管道泄漏仿真 |
2.1.1 管道泄漏仿真模型 |
2.1.2 仿真原理 |
2.1.3 管道泄漏仿真条件 |
2.1.4 仿真结果 |
2.1.5 仿真结论 |
2.1.6 传感器的选型 |
2.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
2.2.1 金属式应变片的结构 |
2.2.2 半导体式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
2.3 应变检测电路原理及设计 |
2.3.1 测量原理 |
2.3.2 应变检测电路的设计 |
2.4 实验过程 |
2.4.1 实验方案 |
2.4.2测试实验1 |
2.4.3测试实验2 |
2.4.4 实验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道腐蚀检测的研究 |
3.1 FSM概述 |
3.1.1 FSM技术原理 |
3.1.2 指纹系数 |
3.1.3 FSM电极 |
3.1.4 电压信号测量 |
3.1.5 FSM的应用及特点 |
3.2 FSM检测电路设计 |
3.2.1 FSM供电电源 |
3.2.2 FSM电极矩阵 |
3.2.3 FSM数据采集及处理电路 |
3.3 实验过程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实验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软件设计及实验验证 |
4.1 虚拟仪器概述 |
4.1.1 虚拟仪器的特点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软件总体设计 |
4.2.2 数字滤波器设计 |
4.2.3 历史数据保存模块 |
4.3 单片机选型及下位机软件设计 |
4.3.1 单片机选型 |
4.3.2 数据采集及发送模块软件设计 |
4.3.3 A/D转换模块软件设计 |
4.4 实验总体设计 |
4.5 实验过程 |
4.5.1 对管道泄漏监测功能的验证 |
4.5.2 对管道腐蚀检测功能的验证 |
4.6 实验结论 |
4.7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伪随机脉冲注入的永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永磁同步电机高频信号注入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降噪策略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脉冲电压注入法原理分析及信号处理 |
2.1 引言 |
2.2 离散域永磁同步电机高频等效模型 |
2.3 静止轴系的脉冲电压信号注入方法原理 |
2.4 脉冲信号注入法信号处理 |
2.4.1 位置信号解调方法 |
2.4.2 脉冲信号注入法误差分析 |
2.5 脉冲信号注入的位置观测器性能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无传感器控制策略 |
3.1 引言 |
3.2 理想脉冲信号模型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
3.3 脉冲信号注入法的降噪策略 |
3.3.1 带有脉宽调节的伪随机频率切换方式 |
3.3.2 随机起点和全随机方式 |
3.4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降噪策略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数字滤波算法的位置观测精度提升策略 |
4.1 引言 |
4.2 位置观测环节构建 |
4.3 空间傅里叶级数滤波算法 |
4.4 二次插值滤波算法 |
4.5 梳状滤波器算法 |
4.6 位置观测环节滤波方案的仿真验证 |
4.6.1 固定频率脉冲信号注入的正交信号仿真验证 |
4.6.2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的正交信号仿真验证 |
4.6.3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的位置观测性能仿真实验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仿真验证与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仿真验证 |
5.2.1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系统结构 |
5.2.2 伪随机脉冲注入法的驱动性能仿真结果 |
5.3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实验验证 |
5.3.1 永磁电机实验平台 |
5.3.2 频率切换的正交信号解调实验结果 |
5.3.3 脉冲信号注入法降噪策略的实验结果 |
5.3.4 伪随机脉冲信号注入法的驱动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引信信号处理及抗箔条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1.2.1 无线电引信及其信号处理技术发展概述 |
1.2.2 箔条应用和抗箔条干扰技术发展概述及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毫米波线性调频定距引信工作原理 |
2.1 线性调频引信近程探测系统分析 |
2.2 线性调频定距引信的信号分析 |
2.3 线性调频定距引信算法实现 |
2.3.1 定距引信信号处理算法 |
2.3.2 定距引信参数选择 |
2.3.3 信号处理仿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箔条基本特性研究及其回波信号分析 |
3.1 箔条的基本特性研究 |
3.1.1 箔条物理特性 |
3.1.2 箔条应用特性 |
3.1.3 箔条干扰机理分析 |
3.2 箔条云回波信号分析 |
3.2.1 箔条云统计特性 |
3.2.2 箔条云回波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4 箔条干扰对无线电引信近程探测系统的影响 |
4.1 对空引信干扰模型的建立 |
4.2 箔条干扰对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干扰研究 |
4.2.1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的工作原理 |
4.2.2 干扰模型下引信信号分析 |
4.2.3 箔条干扰下目标回波信号仿真与分析 |
4.2.4 箔条干扰影响因素分析 |
4.3 箔条干扰对线性调频引信的干扰研究 |
4.3.1 干扰模型及回波信号分析 |
4.3.2 箔条干扰下目标回波信号仿真与分析 |
4.3.3 箔条干扰影响因素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毫米波定距引信抗箔条干扰方法研究 |
5.1 改进的极化信息抗干扰方法 |
5.1.1 随机取向箔条的极化特性分析 |
5.1.2 改进的极化信息抗干扰方法 |
5.2 基于稀疏表示的抗干扰分析 |
5.2.1 稀疏表示基本理论 |
5.2.2 引信抗箔条干扰算法仿真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毫米波定距引信信号处理软硬件实现 |
6.1 硬件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 |
6.1.1 电源模块电路 |
6.1.2 信号输入模块电路 |
6.1.3 信号输出模块电路 |
6.1.4 FPGA及其配置模块电路 |
6.1.5 信号处理模块PCB设计 |
6.2 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软件设计 |
6.2.1 FIR数字滤波模块 |
6.2.2 信号输出模块 |
6.2.3 引信定距模块 |
6.3 毫米波线性调频定距引信性能测试 |
6.3.1 硬件模块调试 |
6.3.2 系统定距实验与分析 |
6.3.3 强磁场屏蔽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概述 |
1.2.1 信息融合的概念和优点 |
1.2.2 信息融合的模型 |
1.2.3 信息融合的方法 |
1.2.4 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多尺度数据融合有关技术及进展 |
1.3.1 多尺度系统估计理论研究概况 |
1.3.2 多尺度数据融合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3 多尺度数据融合概念的演变 |
1.4 MEMS陀螺仪中漂移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5 陀螺仪中的多尺度数据融合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有效性的证明 |
2.1 引言 |
2.2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 |
2.2.1 常见时间尺度 |
2.2.2 原子时算法 |
2.2.3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的提出 |
2.2.4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有待解决的问题 |
2.2.5 小波分解原子时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 预备知识 |
2.3.1 原子钟的噪声特性 |
2.3.2 相关说明 |
2.4 随机信号数据融合的理论体系 |
2.4.1 平稳单尺度数据融合 |
2.4.2 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 |
2.4.3 非平稳单尺度数据融合 |
2.4.4 非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 |
2.5 非平稳多尺度数据融合定理的证明 |
2.6 分析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3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小波包实现 |
3.1 引言 |
3.2 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 |
3.3 小波包的基本理论 |
3.3.1 正交小波包的定义与性质 |
3.3.2 小波包的子空间分解 |
3.3.3 小波库及小波包基的定义 |
3.3.4 小波包的分解与重构算法 |
3.3.5 最优小波包基的概念 |
3.3.6 最优基的快速搜索 |
3.4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案 |
3.4.1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 |
3.4.2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案 |
3.5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陀螺融合实验研究 |
3.5.1 MEMS陀螺概述 |
3.5.2 MEMS陀螺随机误差分析 |
3.5.3 MEMS陀螺随机误差的Allan方差分析 |
3.5.4 MEMS陀螺漂移的数学模型 |
3.5.5 MEMS陀螺信号实时小波处理方法 |
3.5.6 基于小波包的多尺度陀螺融合算法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4 小波多尺度数据融合中关键技术 |
4.1 MEMS陀螺噪声特性与小波熵 |
4.1.1 MEMS陀螺误差及噪声特性 |
4.1.2 小波熵 |
4.2 常见的小波簇 |
4.2.1 小波基的性质 |
4.2.2 常用小波基 |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中小波基的选取 |
4.3.1 小波基选取原则 |
4.3.2 小波基的比较 |
4.3.3 小波簇的选取 |
4.3.4 陀螺数据融合效果评价 |
4.3.5 最佳小波基选取实验 |
4.4 小波分解层数的设定 |
4.5 数据融合加权因子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尺度融合与其它MEMS陀螺信号处理方法的比较 |
5.1 MEMS陀螺仪噪声抑制方法研究概述 |
5.1.1 MEMS陀螺仪噪声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5.1.2 卡尔曼滤波和小波阈值去噪法的缺点 |
5.1.3 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的优点 |
5.2 MEMS陀螺数据处理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
5.2.1 多尺度融合 |
5.2.2 卡尔曼滤波融合 |
5.2.3 小波阈值融合 |
5.3 基于仿真信号对三种融合方法的比较 |
5.3.1 仿真信号的产生 |
5.3.2 第一组仿真实验(Chirp信号+高斯白噪声) |
5.3.3 第二组仿真实验(Chirp信号+有色噪声) |
5.4 基于实测信号对三种融合方法的比较 |
5.5 三种融合方法比较的结论 |
5.6 多尺度数据融合与FLP(前向线性预测)方法的比较 |
5.6.1 FLP算法 |
5.6.2 基于FLP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 |
5.6.3 FLP滤波融合结果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多尺度数据融合系统设计与验证 |
6.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6.1.1 系统需求分析 |
6.1.2 系统整体框图 |
6.1.3 系统中的主要器件选型 |
6.2 硬件电路设计 |
6.2.1 陀螺仪模块 |
6.2.2 协处理器模块 |
6.2.3 主处理器模块 |
6.2.4 系统实物图 |
6.3 系统软件设计 |
6.3.1 接口部分 |
6.3.2 融合处理部分 |
6.4 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研究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收录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多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韩江流域的应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流的含义 |
1.2.2 基流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基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韩江流域 |
2.2 数据来源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数字滤波法 |
3.1.1 数字滤波法原理 |
3.1.2 数字滤波算法 |
3.2 滑动最小值法 |
3.3 HYSEP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参数计算 |
4.1 数字滤波法参数 |
4.1.1 退水常数 |
4.1.2 滤波次数对基流分割的影响 |
4.1.3 滤波方向 |
4.2 滑动最小值法参数 |
4.2.1 时间步长 |
4.2.2 拐点检验因子 |
4.3 HYSEP法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流分割结果分析 |
5.1 基流过程线对比分析 |
5.2 基流指数对比分析 |
5.2.1 评价指标 |
5.2.2 基流指数统计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基流对径流的滞后效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四、一种简单的数字滤波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田井间示踪监测解释模型研究[D]. 魏思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水源区非点源氮污染的定量溯源、分类减排与景观格局调控研究[D]. 邬建红. 浙江大学, 2021
- [3]两级伺服系统参数整定算法在磁头性能测试中的应用[D]. 张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升的误差和优化研究[D]. 杜冠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机理及其图像数据挖掘研究[D]. 余江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3)
- [6]输油管道腐蚀泄漏监测系统研究[D]. 高桂.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7]基于伪随机脉冲注入的永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D]. 张鸿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引信信号处理及抗箔条干扰研究[D]. 张帆.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多尺度数据融合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刘娟花.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 [10]多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韩江流域的应用对比研究[D]. 黄欣祺. 华南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