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支付平台数字证书申请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梁贞[1](2021)在《基于微服务架构和国密算法的高速公路收费认证平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联网密钥管理及安全认证系统是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现行系统始建于2006年,运行至今,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设计已无法满足“撤消省界站”新收费模式下的国产密码算法迁移、设备在线发行、在线充值、在线交易、智慧高速车联网等新业务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技术重构、功能拓展、密码算法迁移。为此,本文研究基于支持异构开发、单业务升级和高并发集群部署的微服务框架和国密算法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分析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的功能性、非功能性和接口需求,给出该平台的密钥管理、证书申请、发行认证、充值认证和交易认证五大功能模块结构,依据微服务架构思想阐述了密钥管理、证书管理、发行认证、充值认证和交易认证五个子服务系统的处理逻辑,设计优化认证平台的证书申请和下载、身份认证、设备激活和交易认证4个关键算法,设计了密钥管理数据表结构、证书管理数据表结构、发行认证数据表结构、充值认证数据表结构、交易认证数据表结构,提出了密钥管理模块、证书管理模块、发行认证模块、充值认证模块和交易认证模块的实现方法。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基于微服务架构的Spring Boot框架技术、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lli J IDEA、Rabbit MQ、国密算法和密码机,采用C#和JAVA编程,开发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并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解决了新增业务的功能需求,并提高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并发处理性能、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本文开发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支持子服务系统单独升级发布,可自动化部署;通过优化身份认证算法,有效降低了数据交互量,提升验证速度和验证成功率,通过批处理设备发行和证书申请,减少了交互次数,从而提高业务处理速度。该平台已应用于省级联网收费认证业务,运行效果良好。
许建超[2](2020)在《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网上银行支付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于支付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可以使用,支付步骤简单、使用门槛低、操作界面友好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成为了当今网上支付的主流。然而,依旧有一小部分的处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型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层面。传统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有着功能老旧,界面不友好,支付流程繁琐等缺点,这些缺点也制约了中小型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中小型银行进一步的发展,设计和实现一套符合当前支付习惯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是中小型银行的迫切需求。基于上述的背景信息,本文调研了国内某地区中小型银行目前的信息化发展现状,结合该银行当前实际业务功能的需求,分析并设计了一套符合该中小型银行目前发展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论文对系统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进行了考察,接着分析了当前主流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给出了该中小型银行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需求方向,然后分析了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开发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其中有Spring框架技术、Oracle数据库技术以及XML技术等。接下来从需求方面,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概述,系统的业务流程等,分别对系统的功能性需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能够对用户的账户信息进行管理,能够对用户提交的支付、退款、查询等交易请求进行处理,能够对账务信息进行处理。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层次架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整理了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根据功能的差异对系统进行了模块的划分,然后结合需求分析开始着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除此之外,本文还根据系统的需求以及业务的需要对数据库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优化。最后是对本网上银行支付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根据软件系统测试的测试原则,本文给出了系统测试的测试环境,其次根据给出的系统功能的测试案例以及测试场景进行了功能性测试,然后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压力测试。汇总并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系统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系统界面简洁友好,能够很好地适应某地区中小型银行的网上银行支付的业务需要。
唐来宾[3](2020)在《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量涌现。为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推动成立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联”)。网联出现后的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支付的互联网支付模式称之为“网联模式”。网联模式下,银行与支付机构的对接需要经过网联进行转接,即所有支付类交易请求需经过网联进行转发。所以银行在与支付机构直连的传统模式下的支付处理系统已不适合当前交易环境,需要根据当前支付环境和网联对相关支付业务的具体需求进行重新设计。本系统是在网联出现后,银行专门处理网联转发过来的由用户在支付机构发起的支付类业务。所以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与本系统相关或相近的系统现阶段的发展运行情况,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各个章节的安排。根据网联相关业务要求文档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画出了业务的流程图。根据业务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使用北京科蓝软件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私有的PE框架进行实现,系统在结构上分为网关系统和联机系统两个系统,网关系统主要用来对交易申请报文进行验签、解密、格式校验、内容校验等交易前期处理,并对返回网联的回执报文进行加密、签名处理。联机系统用来实现交易的业务逻辑处理,两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通过HTTPClient通信工具进行交易信息通信。从功能上划分,系统主要分签约模块、支付模块、查询类模块、终态通知模块、安全模块。系统在实现时首先对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设计,然后根据体系架构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代码实现,同时给出了系统主要功能类图和交易执行的时序图。对数据库表进行设计,数据库采用My SQL数据库,并使用mybatis框架作为持久层框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说明了测试所采用的测试原则和测试方法。然后对系统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系统实现了预计功能,交易规则及结果符合网联和银行要求,性能优良,能满足银行关于处理网联业务的要求,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本系统所采用的框架是一个专门针对银行系统进行设计的企业级应用框架,框架结构设计安全合理,并在银行系统开发中使用多年,经过实际生产检验安全可靠,本系统在设计是充分考虑互联网支付交易复杂多变,且支付种类层出不穷,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应对新出现的支付方式,能够较好的满足银行处理网联转发的支付业务的需求。
周通[4](2020)在《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系统由辅助商品生产销售的后勤服务系统逐步发展完善为独立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港口物流是跨境贸易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利用港口存货、配货、集疏运条件提供多功能物流服务。国际供应链的发展使港口物流全链条产业逐步细分,各部分效率显着提高。但经研究发现,目前港口物流行业主要存在数据孤岛、信任缺失、流程协同低效和中心化平台瓶颈等问题,阻碍各方合作协调和数据共享,导致贸易成本高,业务处理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为货主企业、船公司、货运公司和海关等主要参与方提供丰富的业务服务,实现了对货物和信息的全流程跟踪和业务协同。论文在阐述了区块链的核心原理基础上,介绍了Hyperledger Fabric和Docker等重点技术。在需求分析阶段,本文研究了港口物流主要业务需求,分析了区块链解决方案的优势,并用活动图描述了货主、船公司、货运公司、海关工作人员参与的业务流程,通过用例图和用例说明表对订单管理、运输管理、报关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需求模块进行了分析,用实体联系图对系统进行了数据建模,分析了系统性能、安全性、兼容性、数据隐私和数据一致性等非功能需求。在系统设计与实现阶段,本文给出了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和功能分解,将系统分为业务层、区块链层和数据存储层三层,前端调用后端RESTful APIs,区块链层提供raft排序服务,数据库采用My SQL和Couch DB,并从组织节点、通道设计、共识算法和连接配置等方面对港口物联盟链网络组件进行了设计和搭建,对系统数据库表的字段、含义和类型进行了说明,通过类图、时序图和程序流程图对订单管理、运输管理、报关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后从身份管理、智能合约和账本数据存储等方面对港口物流区块链网络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本文使用6台服务器作为系统测试环境,通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功能测试,保证系统各模块功能正常,通过角色权限测试、用户登录测试、多浏览器测试、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以及交易吞吐量测试,对系统安全性、兼容性和性能等非功能需求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和非功能表现均达到预期,身份管理服务(Membership Service Provider,MSP)、通道、私有数据为业务数据提供了隐私保护,分布式账本保证了各参与方业务数据一致性,港口物流区块链网络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数据共享环境,系统能有效解决港口物流业务中的数据孤岛、信任缺失、流程协同低效以及中心化平台瓶颈等问题,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肖鹏[5](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下生态不断向线上迁移,远程教育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极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使得满足求知者个性化需求的社区、网校等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层出不穷。智能手机的兴起又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扩张。线下教育生态加速线上化催生了云课堂、直播课堂等新的移动教学方式。但是现有教学类管理系统并未很好的适应此类新型教学方式。这类系统大都基于传统的B/S架构实现,它们的功能集中于中心服务器,且管理员权限过于集中,因此可能造成私自篡改数据,导致数据不可信。同时这类系统不利于多方认证查询。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联盟区块链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经历十年发展的区块链技术不仅重塑了支付系统、金融服务等领域,而且还利用其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不断加深其在供应链管理、社会公益、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影响。在此趋势下,教育类区块链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期待。针对上述现状,本文研究的目标是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教育系统,旨在汇集学校和教育平台等各类教育资源,提升在线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育企业所发证书、学习数据的可信性,并将他们存储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中,以解决中心化存储与社会信任之间的矛盾,将教育认证资源的管理从集中控制管理,向分布式控制管理转移。设计出基于区块链的学习平台,此平台可分阶段记录学员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收集到的多种验证信息和课程证书信息,创建含有学习信息数字摘要的课程证书,并上链存储,保证了学习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本文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在线教育系统,通过在智能合约中设置白名单校验,确保系统数据不会被恶意查询及管理权限的动态变更,保障了在线教育系统的安全,提高了学习过程、成绩互认和证书信息的可信度。
于玉霞[6](2020)在《PKI技术在电子发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票安全和真实性是电子发票得以普及使用的基本条件。在手撕发票和定额发票应用时期,税务局无法对购票方进行身份验证,购票方和发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税务局对发票无法溯源。另一方面,企业的营收状况和发票之间也是脱离的,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时税务局也无法跟踪和验证。对于发票而言,消费者关心的是他从商家拿到的发票是真实的;商家或企业关心的是方便企业财务管理;而税务机关关心的是领用发票主体是可信的,发票信息在生成、流通过程中没有被窃取和篡改,能够实时监控企业营收状况。电子发票参与实体身份可信、发票信息传输安全是电子发票得以普及应用的基础。无论是税务局、企业还是消费者对发票存在诸多顾虑的根本原因在于发票生成、流通各环节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导致的。论文对某省电子发票系统进行安全加固设计与实现,通过引入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术的电子认证体系,为企业用户及税务局发票服务平台分别颁发数字证书,实现企业及税务局的身份认证;通过采用数字签名及加密技术,解决发票生成和传输过程中容易被窃取和篡改问题,从而保证了发票的真实性,消除各方顾虑,从而实现发票申领、开具、流转到查验过程中参与各实体身份认证、发票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发票开具行为防抵赖。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论文通过分析发票系统登录认证流程,引出发票系统在身份认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KI数字证书技术解决身份认证问题的可行性,并重新设计了基于数字证书的登录认证流程。(2)在发票信息及其他敏感信息传输方面,论文分析了明文传输中存在的信息窃取及篡改问题,通过采用PKI数字签名与信息加密技术,解决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3)电子发票生成方面,论文对电子签章和可信时间戳工作方式介绍的基础上,与电子发票系统融合,增强了发票安全性。(4)论文对电子发票系统从申领、开具、流转到查验过程分析梳理的基础上,运用PKI技术与电子发票系统无缝集成,对电子发票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与实现。经测试实验表明,经过安全加固后的电子发票系统,消除了纳税人身份伪造、虚假发票信息流通及入库的顾虑,系统使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发票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
肖振华[7](2020)在《基于数据主权区块链的诚信档案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敏锐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普通区块链技术虽然实现了价值转移过程固化,却存在着价值主权归属不明这一核心问题。特别是在传统诚信平台中,数据所有方一旦共享数据,就丧失了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控制,这大大制约了平台上数据的使用和流通。针对上述传统诚信平台中的痛点,本研究内容包括:借助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应用增值的契机,建立以数据主权区块链为基础技术的电子证照链;结合基于电子证照链的身份识别与强关联能力,形成跨行业、跨业务、跨领域的行为记录基础数据库;再基于该基础库来构建数字中国的社会诚信档案库;最终通过数据共享与管理,形成有序管理和合理调度政府资源并降低各类社会发展风险的诚信档案基础平台。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基于三链的诚信档案模型创新、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创新。本研究意义在于:解决了证照信息缺乏监管导致用户隐私泄露、证照信息共享率低导致应用效率不高、证照信息真伪难辨造成损失等问题,快速提升和增强了政府运转效率和城市绿色发展能力。经测试,本诚信系统破除了数据传输中的安全威胁,保障了数据主权方的合法权益,在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之上构建了一套创新的诚信体系和价值激励机制。
吴悦霏[8](2019)在《基于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口岸监管单位对进出口货物的管理繁杂多样。一批货物要通关,关系到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海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港口、空港、航空公司、运输公司等多个企业。环节多、流程长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口岸通关平台就十分必要。它使得贸易商可以只通过一个入口,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且不改变现有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使用的身份认证体系。它与不同认证体系进行身份互认,并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这样大大便利了进出口企业办理通关业务。CA(产生和确定数字证书的第三方可信机构)是PKI(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中通信双方信任的实体,被称为可信第三方,作为可信第三方的行为具有非否认性。基于可信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系统可以连接架构各不相同的CA体系,作为互信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上述的目标。本文拟基于可信任列表进行CA互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分析比较四种信任模式,即统一CA模式、交叉认证模式、跨域信任模式以及一卡多证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择跨域信任模式实现本系统的统一认证问题。该模型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它不涉及行政管理职能,而仅涉及各信任体系的技术管理,在行政层面相对独立前提下,仅由技术层面提出共性要求,容易被采纳和执行,降低组织协调难度。本文还分析了现有的上海版和全国版系统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地方对接全国的总体要求,梳理了系统的总体需求。在软件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时,以实际用户为中心兼顾开发运维成本,将原本两个身份认证体系相互连接。在设计时,还考虑了用户操作的通用性和便捷性,通过简化软件的操作逻辑,统一软件的操作风格,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等因素。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实施了身份注册和验证两大功能模块。身份注册模块实现了用户在新系统中注册身份后,在两个CA互信系统中同时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在身份验证模块,可以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系统中都能够正确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经过功能和性能测试,用户在新系统可以同时完成两个认证体系的身份注册和身份验证的功能,运行稳定。
陈展钦[9](2019)在《基于CA电子签名自助打印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以收费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逐步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发展,患者在同一家医疗机构就诊时产生的各种临床诊疗信息,尤其是医学影像信息如何为医院、甚至区域所共享变得日益紧迫。需要我们整理同一家医疗机构中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构建一个以存储和管理区域内患者医学影像信息为核心、面向临床医疗可信的CA电子签名自助打印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是佛山市地区唯一一家三甲妇女儿童保健专科医院,承担着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妇幼保健专业指导等功能任务,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直位于佛山医疗领域的前列。在医院信息中,医学影像系统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其数据量非常巨大,对医院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存储都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许多应用技术,远程查看图像、图像存储及图像压缩技术等等。为了解决医院影像信息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本文针对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不足加以改进。通过对比较国内外影像信息化现状,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规范专业可靠的业务流程,提升患者医疗就诊体验,积极努力探讨门急诊、住院患者开具检查申请、检查登记、病人预约、设备检查、图像的传输、图像的阅读、图像的存储、报告CA电子签名及审核、图像报告共享查阅及自助打印等研究,探讨出可靠可信的市级三甲妇幼保健院的CA电子签名自助打印影像信息系统,为医院的多个分院、智能化读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其他市级影像信息系统建设与实现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
郭文泽[10](2019)在《基于B/S架构的第三方影像中心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和软件工程融合医学信息技术相关前沿科学的快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工作站和影像信息系统辅助医生进行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信息学的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常立足于以大型医疗机构(如三级甲等医院)为中心,以基层医疗单位为组成部分的医疗联合体中,部署过程工作量较大,涉及诊断业务机构和过程复杂,一旦出现系统问题难以迅速找到原因并解决,运维成本非常高,也不利于医疗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随着我国进行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符合国家影像诊断标准、医学影像处理安全可靠的第三方影像中心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本论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第三方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该系统以JavaScript语言为开发语言,以Bootstrap框架进行前端页面设计,以MVC的模式进行功能模块设计,以分布式数据库作为底层支撑。该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诊断端、成果端和管理端四个主要模块。客户端主要面向选择使用远程影像诊断服务的用户进行申请和图像上传;诊断端是以LEADTOOLS Medical Imaging医学成像处理工具套件设计的影像诊断医师工作站为核心的、服务于影像诊断医师和报告质控医师的功能模块;成果端主要实现对整个第三方影像中心综合业务的流程运行和管理;管理端主要用于系统内各级管理员账号进行整个系统权限分配和功能维护。本文对该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四个模块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实现、以及对其基本实现功能的测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系统的发展前景,评价了系统的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基于B/S架构的第三方影像中心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符合国家各项标准,覆盖业务全面,建设成本低,管理运行维护较为简单,能够很好地为第三方影像中心提供影像诊断业务的技术保障,提高了第三方影像中心的为基层医疗机构各群众提供影像服务的能力,取得了积极的意义。
二、电子支付平台数字证书申请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支付平台数字证书申请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服务架构和国密算法的高速公路收费认证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研究现状 |
1.2.2 微服务框架研究现状 |
1.2.3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国密算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 非功性能需求 |
2.3 接口需求分析 |
2.3.1 平台内部接口 |
2.3.2 平台对外接口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设计 |
3.1 微服务架构设计 |
3.2 管理和认证处理逻辑设计 |
3.2.1 国密算法兼容 |
3.2.2 密钥管理 |
3.2.3 证书管理 |
3.2.4 发行认证 |
3.2.5 充值认证 |
3.2.6 交易认证 |
3.3 关键算法设计 |
3.3.1 申请和下载证书算法 |
3.3.2 身份认证算法 |
3.3.3 设备激活算法 |
3.3.4 交易认证算法 |
3.4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3.4.1 密钥管理数据表 |
3.4.2 证书管理数据表 |
3.4.3 发行认证数据表 |
3.4.4 充值认证数据表 |
3.4.5 交易认证数据表 |
3.5 关键模块设计 |
3.5.1 密钥管理子系统 |
3.5.2 证书管理子系统 |
3.5.3 发行认证子系统 |
3.5.4 充值认证子系统 |
3.5.5 交易认证子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认证平台实现测试 |
4.1 平台开发环境 |
4.2 平台关键模块实现 |
4.3 平台运行和测试结果 |
4.3.1 平台运行和测试 |
4.3.2 测试记录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贡献与创新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2)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系统设计相关技术 |
2.1.1 Spring框架技术 |
2.1.2 XML技术 |
2.2 数据库技术 |
2.3 网上银行支付安全性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需求分析 |
3.1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总体概述 |
3.1.1 系统业务流程描述 |
3.1.2 总体需求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账户管理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3 接口设计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4 系统管理模块的需求分析 |
3.2.5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体系架构设计 |
4.1.2 网络层次结构设计 |
4.1.3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账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3 接口设计模块的实现 |
4.2.4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的实现 |
4.2.5 数据安全的设计与实现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3.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3.3 数据库主要数据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测试的测试原则 |
5.2 系统测试环境 |
5.3 功能测试 |
5.3.1 账务管理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2 银行支付交易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3 接口设计模块的功能测试 |
5.3.4 账务处理子系统模块的功能测试 |
5.4 压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组织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PE框架 |
2.2 HTTPClient |
2.3 安全机制 |
2.3.1 RSA加密算法 |
2.3.2 SHA256摘要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概述 |
3.2 主要业务需求分析 |
3.2.1 身份认证签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2 商业委托签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3 解约业务需求分析 |
3.2.4 协议支付业务需求分析 |
3.2.5 网关支业务付需求分析 |
3.2.6 银行验证支付业务需求分析 |
3.2.7 付款交易业务需求分析 |
3.2.8 退款交易业务需求分析 |
3.2.9 交易状态查询业务需求分析 |
3.2.10 交易详情查询业务需求分析 |
3.2.11 终态通知业务需求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3.3.2 安全控制模块 |
3.3.3 报文数据处理模块 |
3.3.4 签约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5 支付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6 查询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
3.3.7 终态通知功能分析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软件体系结构 |
4.1.3 网络体系结构 |
4.1.4 系统功能分解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4.2.2 系统E-R图 |
4.2.3 数据库表设计 |
4.3 安全模块实现 |
4.4 签约模块实现 |
4.4.1 身份认证签约 |
4.4.2 商业委托签约 |
4.4.3 解约 |
4.5 支付模块 |
4.5.1 协议支付 |
4.5.2 银行验证支付 |
4.5.3 网关支付 |
4.6 查询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前的准备 |
5.1.1 软件测试原则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安全模块功能测试 |
5.2.2 签约模块功能测试 |
5.2.3 支付交易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响应时间测试 |
5.3.2 吞吐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区块链核心原理 |
2.2 Hyperledger Fabric |
2.3 Docker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陈述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2.1 订单处理业务流程 |
3.2.2 货物运输业务流程 |
3.2.3 报关处理业务流程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订单管理需求 |
3.3.2 运输管理需求 |
3.3.3 报关管理需求 |
3.3.4 系统管理需求 |
3.4 系统数据建模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功能分解 |
4.3 区块链网络组件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订单管理模块 |
4.5.2 运输管理模块 |
4.5.3 报关管理模块 |
4.5.4 系统管理模块 |
4.6 区块链网络组件实现 |
4.6.1 身份管理实现 |
4.6.2 智能合约实现 |
4.6.3 账本数据存储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订单管理功能测试 |
5.2.2 运输管理功能测试 |
5.2.3 报关管理功能测试 |
5.2.4 系统管理功能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区块链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 |
2.1 Web技术 |
2.1.1 Web基本工作流程 |
2.2 区块链技术 |
2.2.1 区块链定义 |
2.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
2.2.3 区块链的重要特点 |
2.2.4 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
2.3 智能合约技术 |
2.3.1 智能合约的定义 |
2.3.2 智能合约模型结构 |
2.3.3 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非功能性需求 |
3.1.2 功能性需求 |
3.1.3 数据库需求分析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原则 |
3.2.2 系统开发流程 |
3.2.3 区块链技术平台选型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技术架构设计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3 业务逻辑设计 |
4.4 智能合约设计 |
4.4.1 底层存储型智能合约 |
4.4.2 上层控制型智能合约 |
4.4.3 智能合约的部署与调用 |
4.5 以太坊联盟链平台搭建 |
4.5.1 单节点配置 |
4.5.2 搭建联盟区块链 |
4.5.3 节点运维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开发实现简介 |
5.3 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1 用户模块功能 |
5.3.2 课程管理模块功能 |
5.3.3 课程订单模块功能 |
5.3.4 课程学习模块功能 |
5.3.5 课程证书模块功能 |
5.3.6 学籍管理模块功能 |
5.3.7 学分认证模块功能 |
5.4 系统的测试 |
5.4.1 系统测试的目的 |
5.4.2 用户模块功能测试 |
5.4.3 课程订单模块功能测试 |
5.4.4 课程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4.5 课程证书模块功能测试 |
5.4.6 学分认证模块功能测试 |
5.4.7 学籍管理模块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PKI技术在电子发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的关键技术 |
1.3.3 取得的成果 |
1.3.4 创新点 |
1.3.5 论文的结构 |
2 业务分析 |
2.1 业务流程分析 |
2.2 登录认证流程分析 |
2.3 资格注册流程分析 |
2.4 发票购票流程分析 |
2.5 发票开票流程分析 |
2.6 发票报销流程分析 |
2.6.1 密文发票 |
2.6.2 版式文件发票 |
2.7 本章小结 |
3 电子发票系统电子认证整体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设计 |
3.2 部署架构设计 |
3.3 逻辑结构设计 |
3.4 PKI系统设计 |
3.4.1 系统组成 |
3.4.2 证书生成流程设计 |
3.5 应用安全支撑体系 |
3.6 移动证书签发流程设计 |
3.7 登录认证实现 |
3.7.1 业务流程设计 |
3.7.2 身份认证流程设计 |
3.8 电子发票资格认定及购票实现 |
3.9 电子发票安全生成与传输实现 |
3.9.1 业务实现设计 |
3.9.2 数字签名服务器 |
3.9.3 电子印章设计 |
3.9.4 时间戳服务器 |
3.10 整体安全性提高 |
3.11 本章小结 |
4 测试与分析 |
4.1 功能测试 |
4.1.1 PKI系统功能测试 |
4.1.2 应用支撑测试 |
4.2 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数据主权区块链的诚信档案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工作背景 |
1.1.2 研究工作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1.1 技术研究 |
1.2.1.2 理论研究 |
1.2.1.3 应用实施 |
1.2.2 国外研究 |
1.2.2.1 技术与理论研究 |
1.2.2.2 应用实施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区块链与诚信价值体系 |
2.1.1 信息数字化与信用价值化 |
2.1.1.1 信息数字化 |
2.1.1.2 信用价值化 |
2.1.2 区块链技术重构社会信用价值体系 |
2.1.3 区块链技术规范社会行为秩序体系 |
2.1.4 区块链技术中的契约理论和博弈论 |
2.1.4.1 区块链与契约理论 |
2.1.4.2 区块链与博弈论 |
2.2 密码学基础 |
2.2.1 加密算法 |
2.2.2 区块链中的密码学应用 |
2.3 共识机制与智能合约 |
2.3.1 共识机制 |
2.3.2 智能合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主权区块链的诚信档案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思路 |
3.2 数据主权区块链 |
3.2.1 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 |
3.2.1.1 数据主权区块链定义 |
3.2.1.2 数据主权区块链下的智能合约 |
3.2.2 数据主权区块链管控平台 |
3.2.3 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分析 |
3.2.3.1 数据分析机制 |
3.2.3.2 过程控制引擎 |
3.2.3.3 应用合约引擎 |
3.2.3.4 区块数据基础设施 |
3.3 系统底层平台介绍 |
3.3.1 区块链记账平台 |
3.3.1.1 设计方案 |
3.3.1.2 实现方案 |
3.3.2 主权区块链参与节点集群管理平台 |
3.3.2.1 设计方案 |
3.3.2.2 实现方案 |
3.3.3 区块链安全平台 |
3.3.3.1 设计方案 |
3.3.3.2 实现方案 |
3.3.4 主权区块链调度平台 |
3.3.4.1 设计方案 |
3.3.4.2 实现方案 |
3.3.5 主权区块链硬件基础设施管理平台 |
3.4 三链数据模型 |
3.4.1 定义 |
3.4.2 构建方式 |
3.4.3 创新性 |
3.4.4 三链模型交互 |
3.4.5 链上数据格式 |
3.5 三链模型支撑服务 |
3.5.1 设计方案 |
3.5.1.1 区块链记账服务设计 |
3.5.1.2 区块链存证取证服务设计 |
3.5.1.3 真伪辨别服务设计 |
3.5.1.4 支付服务设计 |
3.5.1.5 物质、数字资产化与转移服务设计 |
3.5.2 实现方案 |
3.6 系统各部分设计 |
3.6.1 数据安全研究 |
3.6.2 区块链安全研究 |
3.6.3 诚信积分评定与兑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主权区块链的诚信档案系统开发 |
4.1 系统环境 |
4.2 关键技术开发 |
4.2.1 链式大数据管理平台 |
4.2.1.1 “资产、证照、行为”三链模型 |
4.2.1.2 密码算法与加密模式 |
4.2.1.3 区块链网关 |
4.2.1.4 账本架构 |
4.2.2 基于三链的政府诚信档案系统 |
4.2.2.1 参与节点集群管理模块的构建 |
4.2.2.2 基于PBFT共识机制模块的构建 |
4.2.2.3 安全模块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1.1 系统实现图 |
5.1.1.1 系统架构 |
5.1.1.2 系统流程图 |
5.1.1.3 系统类关系图 |
5.1.1.4 数据结构 |
5.1.2 系统代码 |
5.2 系统测试 |
5.2.1 性能测试 |
5.2.2 模块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全文总结 |
6.1.2 术语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建设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基于PKI的网络信息安全原理 |
2.1.1 体系结构 |
2.1.2 PKI主要加密算法 |
2.2 CA认证原理 |
2.2.1 数字签名的第三方认证(CA) |
2.2.2 验证签名的原理与技术实现 |
2.3 CA互联技术 |
2.3.1 统一认证 |
2.3.2 交叉认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框架分析与设计 |
3.1 现状分析 |
3.1.1 电子口岸CA的身份认证体系 |
3.1.2 全国版系统的身份注册模块 |
3.1.3 地方系统的身份注册模块 |
3.2 整合需求与模型选择 |
3.2.1 系统整合需求 |
3.2.2 信任模型技术选择 |
3.2.3 验证模式的技术比较 |
3.3 基于第三方认证的信任框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注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研究目标与难点 |
4.2 框架设计 |
4.3 信息审核子模块 |
4.4 接口设计 |
4.4.1 申报数据接口 |
4.4.2 企业信息回执接口 |
4.4.3 审核身份信息接口 |
4.5 详细开发设计 |
4.5.1 系统架构 |
4.5.2 控制层 |
4.5.3 数据访问层ORM工具 |
4.5.4 代码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验证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研究目标与架构设计 |
5.2 子模块设计 |
5.3 安全传输模块设计 |
5.4 加签名和验证签名模块设计 |
5.4.1 加签名模块设计 |
5.4.2 验证签名模块设计 |
5.4.3 加验签名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框架测试和评估 |
6.1 搭建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3 性能测试 |
6.4 实际应用与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CA电子签名自助打印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业相关概念、技术与标准 |
2.1 什么是医学影像 |
2.2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概念 |
2.3 医学影像系统的发展阶段 |
2.4 DICOM相关概念 |
2.4.1 什么是DICOM |
2.4.2 为什么需要DICOM |
2.4.3 DICOM传送与存储 |
2.5 密钥简介 |
2.5.1 密钥的概念 |
2.5.2 密钥算法设计 |
2.6 CA电子签名 |
2.7 医学影像自助打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2 功能需求 |
3.3 性能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思想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4.3 系统设计架构 |
4.3.1 系统架构 |
4.3.2 系统环境 |
4.3.3 数据库设计 |
4.3.4 数据流设计 |
4.4 系统功能设计 |
4.4.1 用户登录 |
4.4.2 系统主界面 |
4.4.3 病人登记 |
4.4.4 诊断报告 |
4.4.5 临床影像报告 |
4.4.6 查询统计 |
4.4.7 报告打印 |
4.4.8 模板词库 |
4.4.9 科室管理 |
4.4.10 异构系统集成 |
4.4.11 系统设置 |
4.5 系统关键算法设计 |
4.5.1 公共类函数设计 |
4.5.2 RIS与 PACS对接设计 |
4.5.3 异构系统集成接口设计 |
4.5.4 RIS报告书写与审核算法设计 |
4.6 CA电子签名设计 |
4.6.1 CA电子签名架构设计 |
4.6.2 CA电子签名安全登录设计 |
4.6.3 CA电子签名应用流程设计 |
4.7 自助打印设计 |
4.7.1 自助打印系统设计 |
4.7.2 自助打印系统架构设计 |
4.7.3 自助打印系统流程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数据库实现 |
5.2 应用服务器实现 |
5.3 系统功能实现 |
5.3.1 用户登录 |
5.3.2 系统主界面 |
5.3.3 病人登记 |
5.3.4 诊断报告 |
5.3.5 临床影像报告 |
5.3.6 查询统计 |
5.3.7 报告打印 |
5.3.8 模板词库 |
5.3.9 科室管理 |
5.3.10 异构系统集成 |
5.3.11 系统设置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5.4.1 系统功能测试 |
5.4.2 系统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B/S架构的第三方影像中心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系统设计相关技术 |
2.1 DICOM 3.0标准 |
2.1.1 DICOM 3.0标准的原理 |
2.1.2 DICOM 3.0标准的编码方式 |
2.2 JavaScript开发语言 |
2.3 Bootstrap开发框架 |
2.4 LEADTOOLS Medical Imaging医学成像处理工具套件 |
2.4.1 HTML5/JavaScript文档查看器SDK技术 |
2.4.2 LEADTOOLS HTML5/JavaScript零占用医疗查看器 |
2.4.3 高质量HTML5支持 |
2.5 分布式数据处理服务 |
2.6 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1.1 社会可行性 |
3.1.2 技术可行性 |
3.1.3 商业可行性 |
3.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3 系统模块分析 |
3.3.1 系统组织架构分析 |
3.3.2 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3.4 系统用户功能详细分析 |
3.4.1 系统管理员用户功能分析 |
3.4.2 个人用户功能分析 |
3.4.3 诊断医师用户功能分析 |
3.4.4 诊断质控医师用户功能分析 |
3.4.5 一般业务人员用户功能分析 |
3.5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5.1 系统可靠性分析 |
3.5.2 系统可扩展性分析 |
3.5.3 系统友好性和美观性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
4.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1.1 系统设计目标 |
4.1.2 系统设计原则 |
4.1.3 MVC设计模式 |
4.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4.2.2 系统架构设计 |
4.3 系统网络设计 |
4.4 系统关键功能设计 |
4.4.1 DICOM中间件设计 |
4.4.2 影像诊断工作站设计 |
4.4.3 影像报告书写系统设计 |
4.4.4 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设计 |
4.4.5诊断医师数字证书设计 |
4.4.6 支付和订单管理功能设计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E-R图设计 |
4.5.2 DICOM数据库设计 |
4.5.3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
4.5.4 数据库服务器选择 |
4.6 系统实现界面 |
4.6.1 用户登录界面 |
4.6.2 用户注册界面 |
4.6.3 用户诊断申请界面 |
4.6.4 影像诊断工作站界面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功能测试 |
5.1系统测试目标 |
5.2 测试环境 |
5.2.1 硬件测试环境 |
5.2.2 软件测试环境 |
5.3 测试用例 |
5.3.1 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测试用例 |
5.3.2 系统管理员为诊断医师建立账户和账户授权测试用例 |
5.3.3 用户发送诊断申请测试用例 |
5.3.4 诊断医师接收会诊申请订单测试用例 |
5.3.5 申请诊断用户上传影像序列文件测试用例 |
5.3.6 诊断端接收图像、简单图像处理和诊断报告书写测试用例 |
5.3.7 用户接收诊断报告书写测试用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电子支付平台数字证书申请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服务架构和国密算法的高速公路收费认证平台设计[D]. 梁贞.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Spring的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许建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银行网联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来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的区块链港口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基于区块链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肖鹏. 江汉大学, 2020(02)
- [6]PKI技术在电子发票中的应用研究[D]. 于玉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数据主权区块链的诚信档案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D]. 肖振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基于第三方认证的CA互信系统设计[D]. 吴悦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9]基于CA电子签名自助打印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展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基于B/S架构的第三方影像中心远程影像诊断系统设计和应用[D]. 郭文泽. 郑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