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与近邻国家的经济联系(论文文献综述)
宋博[1](2016)在《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国家重建理论出发,将俄罗斯国家重建的目标定义为“再俄罗斯化”,并从该角度审视俄国家重建路径与工具选择。再俄化推动俄罗斯实践国家重建的过程中,始终面临工具匮乏的问题。俄罗斯基于其能源大国定位和能源比较优势,选择能源治理作为实现其再俄化的主要工具。国家重建是后冷战时代国家治理的热点议题,俄罗斯因循一条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外扩张地区主导权的非传统国家重建路径,这表明俄罗斯拥有特殊的国家重建目标。本文将该特殊目标定义为“再俄罗斯化”,这是一种与“去俄罗斯化”和“俄罗斯化”相对应,在正常国家机能恢复的基础上,以国家能力扩张为评判标准的特殊的国家重建目标。俄在再俄化目标的指引下在国内和地区两个层面展开国家重建。为了突破缺乏工具选择的局限,俄开始结合自身作为能源大国的比较优势,选择非常规治理工具。基于俄是能源大国的事实,能源治理不仅可以影响俄国内财富分配和精英选拔,还可对近邻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特殊影响。因此,俄罗斯选择能源治理作为其实现再俄化的主要工具。在实践层面,俄能源治理在“再俄化”目标影响下分有三种逻辑:无再俄化干预的能源合作,作为再俄化工具治理央地关系和地区秩序。本论文利用众多案例分析检验上述研究假设,主要有:运用俄欧和中俄能源合作的案例,检验无再俄化目标的能源合作逻辑;运用俄国内治理主力油气田和地方石油公司的案例,检验再俄化动用能源工具治理央地关系的逻辑;运用东欧、中亚和高加索等国家的案例,检验再俄化利用能源治理重整地区秩序的逻辑。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再俄化”目标时,政府与能源企业单独承担各自领域的压力,分别做出的反应构成能源合作的不同属性;配置再俄化目标后,在国内层面,俄罗斯中央政府在保留宪政名义上的政治分权同时,利用能源治理工具实现经济实质上中央对地方的集权,最终实现“再俄化”规制央地关系的目标;而在地区层面,再俄化支配俄罗斯扭转常规能源合作的制度规范,而是利用能源治理工具对目标国家降低其能源禀赋和挤压其多元化空间,使其更加受制于俄罗斯,最终实现“再俄化”主导地区秩序的目标。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再俄化概念,系统地将俄罗斯寻求内部集权和地区主导权的动机统一到俄国家重建的目标中来。二是从能源治理被“再俄化”选择为工具的角度,阐释俄罗斯能源政策与能源外交的特殊逻辑。
马颖忆[2](2015)在《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着,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着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赵博文[3](2017)在《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大国博弈最为激烈的焦点地区之一。俄罗斯新时期的“向东看”战略,是一项综合的发展战略。俄罗斯在谋求大国复兴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开发远东地区和融入亚太经济圈,构建欧亚国家的身份。本文所指的“新时期”主要是2012年普京重新当选总统后的阶段。俄罗斯不断加快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速了“向东看”以回应欧洲方向上的压力。俄罗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出台过相应的东方政策。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动因,受到地缘环境变化、地区发展需求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包含紧密联系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体现在远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间地缘政治博弈、地区军事安全与冲突等多个领域,反映出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东西兼顾的地缘政治思维和以权力斗争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特征。“向东看”的主要依据是国内政策法规、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府间协议等,在不同的执行方案中各有侧重,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调节,承载着多重战略目标。新时期“向东看”战略既有着广阔前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王晓飞[4](2015)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上面,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但却尽显辉煌的成就,发挥出了与它的国土面积及人口数极其不对称的作用力,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争相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其根本性是在于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根据新加坡特有的国情及立足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环境,并结合当时在美苏争霸下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动向,构建了作为小国新加坡所独具特色的外交战略——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拓展国家生存空间,并促进国家加快发展的产物,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同时又呈现出不断的发展性。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所信守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渐趋被国际社会所接纳,促进了新加坡与区域内及区域外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边参与及经济上的多方卷入的局面。这为现今地区及全球开展相互间在政治上和经济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在冷战期间,在区域内,新加坡借助于印尼与马来西亚对等的关系发展,建立了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不仅抑制了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威胁,同时还摆脱了受猜忌的存在状态,进而以东南亚地区一员的身份,融入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区域外,新加坡依托于美日的关系发展,填补了英军撤离后的大国真空,同时,又极力地拉入苏联来平衡美日在东南亚的势力发展,通过对中国的借重,平衡了苏联在东南亚的势力影响,牵制了苏联对东南亚的势力扩张,并利用印度的进入,稀释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从而使得在东南亚地区呈现出区域外大国相互制衡的关系局面,建立了区域外大国平衡的格局,消除了东南亚地区因某个大国做大、做强而雄霸东南亚的政治隐患。在冷战后,新加坡对大国平衡外交战略进行了建设性的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加大了对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度,以及针对性地倾注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这为冷战后东盟在维护东盟地区的整体利益、促进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助推东盟与中、美、日等区域外大国关系的发展,助以前瞻性的引领。本论文在绪论部分,着重概述该问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该问题的有关研究进展状况,以及本论文所注重的研究方法和所采用的结构样式。除绪论之外,本论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是整个论文的根基所在,解析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大国平衡外交的内涵与外延及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大国平衡外交需要特定的理论予以支撑,即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推动了大国平衡外交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向更高的层级发展。大国是大国平衡外交所要涉及的根本性对象,大国问的关系变化,为大国平衡外交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此外,大国平衡外交的存在与发展,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性。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是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没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只能以虚拟性的存在,从而缺失现实存在的价值性。第二章阐述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因素。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就是服务于国家利益。显然,一国所采取何种外交政策,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根源性。新加坡在独立初期,整个国家内外交困而面临生存的脆弱性。如何生存?关系到新加坡能否存在,生存是新加坡整个国家所压倒性的一切。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是顺应国家生存之要务。第三章分析在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具体运作过程及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的国家安全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维护,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第四章探讨在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发展性。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则进一步凸显,这使得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关注点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新加坡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及对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东盟的层面。同时,在稳固美日关系发展的前提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体系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体现了李光耀所一直倡导的,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不仅要具有审时度势性,而且还要具有紧跟世界形势变化的与时俱进性。第五章着重从总体上研习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以及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性。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有着鲜明的新加坡特性,赋有深刻的新加坡烙印,这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在使然。中国是个世界性的大国,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作为近邻的东南亚地区存有广泛的利益取向。新加坡以大国平衡的外交方式,在获取其国家利益的同时,则会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中国的利益。对于有利中国的,我们要积极地参与进去,而对于那些不利于中国的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坚持我们的原则,不拿原则作交易;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中国是大国的有利条件,引领中新关系朝向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论文的结语部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及基于中国的视角,对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进行评判,肯定其积极性,指出其消极性,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总之,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得”与“失”,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容纳了更多的思索空间。
张静[5](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王一诺[6](2012)在《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是诸多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地区与国别课题之一。本论文首先以中东欧国家为研究视角,试图揭示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及其外部世界(大国制定的国际体系)间的关联互动。冷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双边关系已由原集团内部的同盟关系转变为在新原则基础上平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东欧国家也由此迎来了自身的“黄金时期”——政治民主、经济自由、外交自主。这种新变化或重新定位带给中东欧国家的是:使其充满了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积极进取的新活力;拥有了与俄罗斯进行“历史清盘”和关系重启的新资源;开启了融入国际体系并发出自己声音的新憧憬。其次,本论文所关注的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断裂,也不是单纯的延续,而是辩明历史是如何发生作用;俄罗斯又何以成为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中无法回避的特殊国家;中东欧国家又如何在融入西方社会的过程中,与东方邻国俄罗斯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链接;在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中断裂与延续、冲突与合作、戒备与开放、疏离与友好、抵制与融合、怨恨与谅解等关系如何进行互动与博弈;哪些因素是影响双边关系的重要变量及其通过什么方式;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会对欧俄关系、美俄关系产生什么影响,或者说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什么程度上是欧俄关系和美俄关系的叠加复合?如果能够理性而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那么不仅可以找到研究路径,自然也可掲示和归结出本论文的一个基本观点。再次,本论文通过五个章节的详细分析,尝试得出六条结论或观点:第一,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这种政治上的断裂,既反映在其与俄罗斯同盟关系的解缚,也反映在中东欧国家在政治转型后并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又回复到国家威权主义,即与俄罗斯存在民主异质性;这种经济上的延续,既反映在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传统市场的联系,也反映在中东欧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供应的长期依赖。从哲学意义上说,断裂意味着中东欧国家告别了强加于己的苏联模式,同时也为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蕴含了转折、再生和超越的契机,这也构成了另一层面上的历史延续。第二,中东欧国家在对待俄罗斯的关系上,经历了一个背向与面向的过程,实际上是痛苦记忆与现实利益相交织的决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东欧国家需要放下沉重的历史遗产与历史记忆,审慎、理智地对待和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也需要放下大国身段,重视并认真修复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惟此才能消除相互间的不信任,才能构筑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双方激活各自的政策,并将对方作为外交优先发展方向。因此,中东欧国家(以及欧盟)与俄罗斯所面临的“共同邻居”的问题(本文亦指“近邻延伸带”,主要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国家)不应成为彼此间矛盾的导火索,而应将其作为一个“试验田”,以检验彼此相互合作或制定并遵循国际共同规则的能力。从地缘经济学脱胎而来的“近邻延伸带”,能否成为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避开政治分歧,以及将其纳入低端政治和经济范畴而开发的项目来对待,自然有待于实践检验,关键是双方要开始行动。第四,中东欧国家不能不关注俄罗斯因素对自身外交与安全政策所产生的变量意义。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通过外交机制对彼此关系所施加的影响,不仅会产生各种预期性效果(对彼此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会产生非预期性效果(对欧俄、欧美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项研究表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基于各自国家利益对制衡机制的把控程度是决定彼此间外交谱系变化的关键变量。第五,运用波兰案例试图说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一面,以及波俄关系的改善对欧洲局势的影响。同时,波俄关系也具有中东欧国家外交行为的一般意义。对于波兰来说,波兰成功借助欧盟展现了自身在外交活动(包括对俄关系)积极影响及其活跃的“新欧洲”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波兰试图在欧洲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但事实表明,波兰更应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对俄罗斯来说,基于自身战略利益,俄罗斯必须放下身段,与波兰进行平等的对话,修复和保持与波兰等周边国家的关系。第六,应当赋予欧洲协作与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附属于“冷和平”概念下的空洞口号,抑或是具有一般意义的外交辞令。西方国家(包括中东欧国家)应当反思在欧洲协作与建设上,如何能够使俄罗斯成为影响欧洲,乃至国际格局变动正向运动的重要变量。欧洲若能将和平、安全、能源、人口、疾病、食品、犯罪、生态环境和文明交往等共性因素处理好,也会给世界提供样板作用,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最后,本论文对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前景作出基本评估与预测。目前看,断裂与延续相交织,不稳定与求节制相并存,积极合作与相对防范相结合,将是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总体特征;长远看,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面临三大变数:其一是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忧虑;其二,来自俄罗斯的调整;其三,来自第三方的影响本论文最有价值之处在于首次提出了“近邻延伸带”的概念,旨在为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在其“共同邻居”贯彻各自外交理念问题上,提供一个可供参考和建设性的操作平台,并为地缘经济学在这一区域的运用找到切入点。
李正[7](2014)在《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地缘经济合作已二度兴起。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的新一轮区域及次区域合作潮流,有力地推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并使之成为了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两大时代主题。地缘经济的此番发展势头强劲持续,至今未见稍减;其影响广泛深远,世界多数国家参与或寻求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绩效显着,已在西欧、北美、东南亚、拉美、非洲的相邻国家或地区间,形成了一些异速发展的经济融合区域与地缘经济板块,并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经济地图。其中,最为活跃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北美地缘合作区与中国-东南亚地缘合作区。然而,作为实践经验总结的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受制于理论构建的历史渊源、现实条件、研究传统、主观目的以及政策导向等各种因素,其局限性日渐凸显,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及利益诉求。国内的一些地理学者从区域经济系统论出发,提出并初步阐述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的概念,开创了地缘经济研究的区域路径。不过,这个解释体系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其理论基础尚显薄弱,更缺乏严密的实证检验。文中在汲取既有成果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发挥其整体性、综合性思维的优长,同时注重与地缘政治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运用相关学科前沿理论及新方法,并将理论抽象与实证检验两相结合,对“地缘经济区”这一研究与实践客体进行审视、充实与拓展;尝试进一步发展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并以地理学特有的“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展开规范研究,寻求地缘经济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时空规律及效应,以建立起地缘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地缘经济理论框架下,推导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流”的表征与测度技术。将它作为贯通整个研究的另一条副线,结合澜-湄流域为核心的实证区开展定量分析。通过基于理论模型与实测流的结构网络分析与比较,揭示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规律。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绪论、结论和四章正文:绪论部分,为论文选题及其缘由。通过概览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轨迹,以及相应的理论进展,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围绕地缘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及目标,阐述了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及述评。结合地缘经济合作实践的发展进程,以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为线索,从欧美国家创立地缘经济学到国内的学习引进及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发展,以及本研究将要深入探讨的关联结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在厘清国内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评述新世纪来地理学家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归纳了中国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征;紧扣“地缘经济区”这一核心概念及分析单元,运用地理学思维,对研究内容作出了大致规划;根据研究需要,初步确定了论文研究的方法体系、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经济地域系统论、区位论、网络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等五个基础理论,作为地缘经济系统演化的基础理论。第三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首先,在既有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成果基础上,从地域经济地域系统的核心概念出发,阐述了它的属性特征、类型及结构功能。进而,对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地缘经济的形成发展主要受制于三大驱动力,即内源力、外驱力及其耦合动力。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进,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分明的综合性动力系统,共同推动着地缘经济向网络演化;与之相适应,市场机制、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等三种机制,构成了地缘经济区有效运行的机制体系。介绍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表征体系及其变迁,即从地缘经济关联作用的“力学”表征转向“流”表征。借鉴了空间流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形态及特质。回顾了基于理论模型的空间关联作用的测评方法,对引力模型、空间流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模型、可达性分析模型等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各种要素实测流的多元统计、综合评价与网络结构分析法。第四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分析。依据理论研究确定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实证区范围,即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核心的地缘区域。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空间关联度,以此作为网络分析的关系数据,拟合并解析了地缘经济关联网络(即预期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用实际测得的地缘经济要素流数据,开展了多元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并以物质输出流作为典型指标,拟合及检验了地缘经济流关联网络(即实测网络)的结构特征。第五章,为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及趋势演变。首先,根据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用以检验预期网络与实测网络结构效度的检验模型,并选取中国、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作了典型分析。面板检验证实,实证区实测网络结构不仅是有效度的,也是有偏差的。进一步讨论了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输出功能因素、距离因素、制度因素、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等。继而,从节点中心性、核心节点、网络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等多个层面,来比较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对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形成了较为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及价值评判,揭示出实证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趋势规律。结论部分,为学术总结与理论思考。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归纳,并结合对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认识,概括为六条主要研究结论和三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冯传禄[8](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崔宪涛[9](2003)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所谓国际关系,或者说世界格局,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当代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国的行为以及大国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制约乃至破坏着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世界大国,而且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我们认为,对这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俄两国本身看,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而且是地缘接近的两大邻国,没有任何理由不搞好或不加强双边关系。历史证明,中俄关系的惟一最佳选择就是和睦相处,和则两强,分则俱弱,正如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中俄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共识,对抗或结盟都不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范围看,中俄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关系到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迁,特别从长远看,随着中俄两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21世纪的世界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格局载入史册,从一定程度上说,取决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发展。可以说,这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为主线,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包含的基本内容为对象,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存在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为目的,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关系、经贸合作、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领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文的结构由引言和六章正文组成: 第一章是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综论,所要阐述和解决的问题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起因、过程和条件,原则和目标,特点和意义。目的是要说明:在当今时代,中俄两国为什么要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别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哪些因素促使中俄两国领导层选择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对抗或结盟的关系。同时说明,为什么中国选择俄罗斯和俄罗斯选择中国作为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对象,而不是欧洲国家,不是日本或美国?本章的目的是使我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以便于后面各章分门别类地展开阐述。 第二章是关于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中俄政治关系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关系的基本起点和主导部分。政治关系直接决定着其他关系的发展方向与水平。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中俄政治关系是最值得称道的,也是非常富有创造性和借鉴性的。本章主要阐述中俄政治关系建立的基础,发展的过程,两国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法律基础和机制,以及对两国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章是关于两国经贸合作。新时期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因素的分量增强。中俄经贸合作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深厚和广泛的基础之上的,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没有广泛B民人的经贸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没有坚固的勘出,也没有前途。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客观条件; (二)分析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和现实问题(3)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基本对策。重点是对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阐述. 第四章是关子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枝术的合作与交沈 中俄科教合作,对俄罗斯来是jc有助子其大量的、最新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中国d有助于在一些尖端科伎领域更决地发展,以用Y一些实用技术的开发和转让;而文化教育的合作,不仅有助子中俄两国人民思想、精种领域的了解与接近,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培移深厚的基础,而文化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有益的;至于军事技术的合作,不仅可以列B$U)opde的保证,克实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对中国来说,可以加快国防建设现代化的步伐,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关系到国家主权与领土的究整;对俄罗斯来说,可以加快新式军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保持俄罗斯在革工产品研制开发方面领先世界的优势,可以挽救大量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特别是不断增加在世界军火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可以对亚太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章同时对中俄科技、文化教育和军事技术合作进一步发晨提出了方向. 第五章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作为大国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是关系到世1H各局、关系到卜b不和平与发展的大事.本章主妄书轧讨在中俄战呐巾中作伙伴关系大背景下,与中俄关系相关的大国或地区的关系,如中、俄、美的“大三角”关系,中、俄、印的关系,中、俄、美、中亚的关系,中、俄、美、日关系等.尤其是对中国来说,在建立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如何同步保持发展与世界其他
张建[10](2017)在《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自本世纪初普京成为俄罗斯主要决策者以来,俄罗斯的国际观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俄外交决策、对外政策,尤其是对西方政策造成深刻影响。本文以俄罗斯国际观为研究对象,以“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为分析主线,通过分析俄罗斯对外政策指导性文件、精英阶层、民众对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和理念的变化,探索性地研究了内外局势变化背景下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转型。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提出了本文是一项针对普京时代俄罗斯国际观的研究,继而对国内外学术界在国际观与俄罗斯外交方面的中文、俄文、英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在把握学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设想,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本文涉及的国际观概念进行了学术意义上的界定,提出了决策者-精英-民众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三、四章对俄罗斯国际观进行从决策者到精英、民众层面的全面梳理及作用分析,厘清这一时段国际观变化呈现的特点:总体来看,虽有短暂缓和期,但俄罗斯对外部威胁的感知在加深,国家强调发展军事力量,精英更倾向认为军事实力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精英与民众反美主义高涨,民族主义在俄罗斯社会上升,对大国地位的向往与追求被再次激发。导致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既有周边环境和国际局势恶化的外部因素,又有俄罗斯经济困局、媒体宣传、国民性格的自身因素。第五章评估了俄罗斯国际观变化对其外交理念、行为方式、对外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当代俄罗斯决策者,精英,民众的国际观变化特点具有共性和一致性,而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其外交决策具有紧密地关联性。因此,研究俄罗斯国际观,探索和发现俄罗斯对外政策制定的逻辑性,可为理解俄罗斯对外行为提供背景知识和依据;同时,为中国处理和应对中俄关系提供启发,有利于中俄两国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获益。
二、俄罗斯与近邻国家的经济联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与近邻国家的经济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理论、经验困惑和问题的由来 |
1.1.1 国家重建理论的传统目标、路径与工具 |
1.1.2 俄罗斯国家重建的非传统路径和工具 |
1.1.3 问题的由来 |
1.2 俄罗斯国家重建的非传统目标——再俄罗斯化 |
1.2.1 俄罗斯化的定义与使用 |
1.2.2 去俄罗斯化的定义与使用历程 |
1.2.3 国家能力的扩张与再俄罗斯化的定义 |
1.2.4 再俄罗斯化目标下国家重建的基本路径 |
1.3 再俄罗斯化工具选择的困局 |
1.3.1 传统国家重建治理工具的弱化 |
1.3.2 再俄罗斯化在体系层次上的工具匮乏 |
1.4 核心假设: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是能源治理 |
1.4.1 俄罗斯的能源大国定位 |
1.4.2 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的选择性治理 |
1.5 文献综述 |
1.6 竞争性假设、假设检验及研究方法 |
1.6.1 竞争性假设 |
1.6.2 假设检验及研究方法 |
1.7 对于“能源”的讨论限定 |
1.8 章节安排和内容简介 |
第2章 再俄化缺位下的俄罗斯能源一般治理逻辑 |
2.1 油气合作行为体、压力和结局的概念化 |
2.2 油气合作的因果关系 |
2.3 国家间油气合作的治理逻辑 |
2.4 比较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俄化目标下治理央地关系的工具选择 |
3.1 再俄化对央地治理的诉求 |
3.2 叶利钦时期的央地关系互动 |
3.2.1 宪政危机 |
3.2.2 总统连任竞争 |
3.3 叶利钦时期央地治理的工具困局 |
3.3.1 立法及法律工具困局 |
3.3.2 行政管理工具困局 |
3.3.3 经济及财税工具困局 |
3.4 能源治理——普京时期央地治理的工具选择 |
3.4.1 能源工具适合俄央地治理需求的理论分析 |
3.4.2 俄罗斯政府对于能源工具的认知转变 |
3.4.3 普京政府利用能源工具实践央地治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俄化目标下重塑近邻地区秩序的工具选择 |
4.1 俄罗斯“近邻地区”的定义 |
4.2 再俄化影响下近邻地区的秩序关系 |
4.2.1 再俄化对俄近邻地区治理的诉求 |
4.2.2 再俄化与近邻国家重建进程的矛盾 |
4.2.3 近邻地区的四种秩序关系 |
4.3 能源治理——俄罗斯地区治理的工具选择 |
4.3.1 能源工具适合俄地区治理需求的理论分析 |
4.3.2 能源工具在俄罗斯地区治理中的定位转变 |
4.4 俄罗斯利用能源工具实践地区治理的模式 |
4.4.1 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模式 |
4.4.2 重点削弱对象国能源优势的模式 |
4.4.3 全面控制对象国能源系统的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对未来的预测 |
5.1 总结与启示 |
5.2 预测:油价暴跌背景下俄能源工具的使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 |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 |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 |
1.3.5 GIS空间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 |
2.1.4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相互作用 |
2.2.2 区域空间结构 |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 |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 |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 |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 |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 |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 |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 |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 |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 |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 |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 |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 |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 |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 |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 |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 |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 |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 |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 |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 |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 |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 |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 |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 |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 |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 |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 |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 |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 |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 |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 |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
6.2.1 首位联系特征 |
6.2.2 空间联系格局 |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 |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 |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 |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 |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 |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 |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 |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 |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 |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3)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和文中涉及名词的解释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关于文中涉及名词的解释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文章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文章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俄罗斯历史上的东方政策 |
2.1 沙俄时期的东方政策 |
2.1.1 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政策 |
2.1.2 十九世纪前期和中期的政策 |
2.1.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政策 |
2.2 苏联时期的东方政策 |
2.2.1 苏联早期的政策 |
2.2.2 苏联中期的政策 |
2.2.3 苏联后期的政策 |
2.3 俄联邦初期的新东方政策 |
2.3.1 叶利钦时期的政策 |
2.3.2 普京第一任期的政策 |
2.3.3 普京第二任期的政策 |
第三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背景 |
3.1 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
3.1.1 美国对俄的遏制力度增强 |
3.1.2 北约对俄的军事压力提升 |
3.1.3 欧盟与俄的经济博弈加剧 |
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需要 |
3.2.1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 |
3.2.2 政治地位处于边缘化 |
3.2.3 经济社会吸引力下降 |
3.3 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
3.3.1 欧亚“雅努斯”的传统 |
3.3.2 斯托雷平时代的影响 |
3.3.3 对远东的补偿性开发 |
第四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内容 |
4.1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内涵 |
4.2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产生的过程 |
4.2.1 筹备酝酿 |
4.2.2 正式推出 |
4.3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政策体现 |
4.3.1 地区发展联邦专项纲要 |
4.3.2 经济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
4.3.3 重要的国际合作文件 |
4.3.4 联邦对外政策构想 |
4.3.5 总统国情咨文 |
第五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实施 |
5.1 实施远东开发政策 |
5.1.1 成立新的职能部门和指导机构 |
5.1.2 加大投资力度,设立超前发展区 |
5.1.3 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社会人口问题 |
5.2 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
5.2.1 同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协作 |
5.2.2 与日本达成经济合作框架 |
5.2.3 对接韩国的“新北方政策” |
5.3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建设 |
5.3.1 远东军事力量的补偿性建设 |
5.3.2 应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 |
5.3.3 军事力量建设的主要措施 |
第六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展望 |
6.1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前景 |
6.1.1 地缘政治作用更加明显 |
6.1.2 地缘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
6.1.3 地缘文化认同更加突出 |
6.2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面临的挑战 |
6.2.1 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 |
6.2.2 地缘经济方面的挑战 |
6.2.3 文化认同方面的挑战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国平衡外交的阐释 |
第一节 均势理论: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 |
一、均势的涵义 |
二、均势理论的生成轨迹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实践 |
三、均势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评判 |
第二节 内涵与外延:大国平衡外交的肢体构架 |
一、大国的认知 |
二、平衡的哲学思考 |
三、小国的生存战略衍生出大国平衡外交 |
第三节 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 |
一、大国势力充斥国际社会 |
二、国际社会总体上引领大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形成的背景因素 |
第一节 国内背景因素 |
一、政治因素:由殖民地衍变为集权制国家 |
二、经济因素:空守缺失腹地的“帝国枢纽” |
第二节 国际背景因素 |
一、国家安全因素:“马来海洋中的华人岛屿” |
二、国际格局因素: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多极化渐趋发展 |
第三节 李光耀个人因素 |
一、不一般的人生历程 |
二、实用主义的外交理念 |
第三章 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发展好睦邻关系,构建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化解敌意情绪,实现与马来西亚关系的正常化 |
二、冰释猜忌心理,实现与印尼关系的正常化 |
第二节 实施多边卷入策略,搭建区域外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引入美日,填补英国撤离后的大国真空 |
二、拉入苏联,牵制美日 |
三、借重中国,消解苏联的势力 |
四、接近印度,稀释中国的影响力 |
第四章 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演进 |
第一节 冷战后新加坡所处的国际环境 |
一、大国关系形态的嬗变 |
二、东盟的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提升 |
第二节 建构冷战后美日角色的新定位 |
一、冷战后新美关系的发展 |
二、冷战后新日关系的发展 |
第三节 铸造冷战后发展中大国的平衡格局 |
一、新加坡在冷战后与印度的关系发展 |
二、新加坡在冷战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
三、新加平坡在冷战后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
第五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及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以东盟为立足点 |
一、新加坡外交战略与东盟外交战略相链接 |
二、新加坡为东盟的发展提供内驱力 |
第二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具有不均等性及动态性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不均等性:倾向性的平衡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动态性:发展性的平衡 |
第三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有益性影响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负面性影响 |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
二、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四、 论文主要任务和内容 |
五、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语境:大国权力下的东方阵营 |
第一节 建立同盟关系 |
第二节 来自内部的挑战 |
第三节 结盟关系的崩溃 |
小结 |
第二章 重新定位:倚西向东的新版图 |
第一节 “回归欧洲”:身份认同与外交取向 |
第二节 双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及其回应 |
第三节 中东欧国家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现实考量:双边关系的链接、博弈与交锋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关系 |
第二节 中东欧国家的能源依赖 |
第三节 中东欧国家的安全困境 |
第四节 延伸外交优先发展方向 |
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因素:影响中东欧国家外交战略的基本变量 |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的俄罗斯观 |
第二节 中东欧国家对俄关系的双向度 |
第三节 左右折冲与平衡的外交策略 |
第四节 在制度框架内解决矛盾与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个案研究:冷战结束后波兰与俄罗斯关系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波俄政治关系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后波俄经济关系 |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波兰对俄关系中的四个现实问题 |
第四节 波俄关系的特点及未来走向 |
小结 |
结论 |
一、 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 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前景 |
参考文献 |
(7)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聚焦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
三、 关于空间关联结构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理论 |
一、 地缘政治理论 |
二、 地缘经济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地域系统论 |
一、 地域系统论 |
二、 经济地域系统论 |
第三节 地缘区位论 |
一、 理论渊源 |
二、 理论推演 |
三、 理论应用 |
第四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
一、 理论变迁 |
二、 理论内涵 |
三、 理论应用 |
第五节 网络结构理论 |
一、 理论概述 |
二、 理论内涵 |
三、 理论应用 |
第三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审视 |
一、 相关概念 |
二、 属性特征 |
三、 区域类型及其结构功能 |
第二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
一、 内源力及市场机制 |
二、 外驱力及合作机制 |
三、 耦合动力及网络化机制 |
第三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空间表达 |
一、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力学表达 |
二、 地缘经济关联的“流”表征 |
三、 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四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测度方法 |
一、 基于理论模型的测度方法 |
二、 基于要素流的测度方法 |
三、 网络结构测度方法 |
第四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区的选择 |
一、 实证区选择的原则与范围 |
二、 实证区的地缘经济基础 |
三、 实证区地缘经济合作进程及成效 |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的关联结构测度 |
一、 引力模型的修正 |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 计算结果 |
四、 地缘经济关联度的网络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空间流的关联结构测度 |
一、 要素流的统计描述 |
二、 地缘经济流的综合评价 |
三、 地缘经济流的网络分析 |
第五章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和演变趋势 |
第一节 关联结构效度检验 |
一、 检验模型 |
二、 面板数据及其处理 |
三、 结果及解释 |
第二节 关联结构演变特征及趋势 |
一、 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结构对比 |
二、 关联结构时空特征 |
三、 关联结构演变趋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
一、“印太”概念勃兴 |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
四、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9)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研究大国关系的重要性与研究中俄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
第一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 |
一、 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1989.12—1992初) |
二、 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到“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2初—1994.9) |
三、 从“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4.9—1997.7) |
四、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稳步发展(1997.7—1999.12) |
五、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2000——) |
第二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国际背景 |
一、 战略伙伴关系与当今时代 |
二、 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判断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国家利益 |
第三节 中俄两国发展战略比较 |
一、 发展:中俄两国的第一要务 |
二、 中俄因素在彼此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中俄两国的对外战略 |
第三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宗旨、特点和意义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 |
三、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第二章 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 |
第一节 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借鉴 |
一、 平等: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一 |
二、 超越意识形态:中俄(苏)关系经验与教训之二 |
第二节 中俄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广泛协作 |
一、 国际范围内的互相借重与协调 |
二、 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反对恐怖主义立场与行动的协调 |
第三节 地缘政治与中俄国家安全 |
一、 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二、 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分析 |
三、 中俄两国在安全方面的信任与合作 |
第四节 中俄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与保障机制 |
一、 法律与制度建设 |
二、 中俄关系的法律基础:《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
三、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的保障机制 |
第三章 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 |
第一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础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经济发展水平 |
三、 中俄经济的差异和互补 |
第二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 |
一、 中俄经贸合作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
二、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 |
第三节 新条件下推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新思路 |
一、 统一认识,重新认识和定位中俄经贸合作 |
二、 研究俄罗斯市场,改变对俄罗斯市场的传统观念 |
三、 必须加大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 |
四、 扩大直接投资,提高合作水平 |
五、 着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 |
六、 充分发挥地方与边境贸易的作用 |
七、 寻觅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
八、 加大国际广告宣传力度 |
九、 必须有应对风险的准备 |
第四节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选择 |
一、 重中之重的油气开发合作 |
二、 木材采伐与加工的合作 |
三、 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
四、 劳务合作 |
五、 轻工产品领域生产的合作 |
六、 中俄经贸合作的桥头堡——西伯利亚和远东 |
第四章 中俄两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一节 中俄科技方面、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和意义 |
二、 中俄科技合作的阶段与内容 |
三、 中俄科技进一步合作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
第二节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 |
一、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 |
二、 中俄文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本内容 |
三、 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
第三节 中俄军事技术的合作 |
一、 中俄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意义 |
二、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基础和领域 |
三、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形式和前景 |
第五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周边大国(地区)关系 |
第一节 中、俄、美“新三角” |
一、 “老三角”与“新三角” |
二、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中关系 |
三、 “新三角”关系中的美俄关系 |
四、 合作、矛盾、协商中的“新三角”关系 |
第二节 中、俄、印三方关系 |
一、 中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 俄印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三、 中、俄、印三方关系分析 |
四、 印度——俄罗斯——中国“三角”关系的发展潜力与问题 |
第三节 亚太地区的中、俄、美、日“四角”关系 |
一、 中俄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战略目标 |
二、 亚太地区的中美、美日、美俄、日俄、中俄关系 |
三、 亚太地区中美俄日“四角”关系发展前景 |
第四节 中、俄、美、中亚关系 |
一、 中亚国家与中、美、俄 |
二、 中俄美三国在中亚的合作与矛盾 |
三、 中国与中亚关系发展战略 |
第六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与问题 |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和发展前景 |
一、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评估 |
二、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影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和潜在问题 |
一、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
二、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移民”问题 |
三、 俄罗斯民族性和外交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
四、 俄罗斯国内政治中的消极因素 |
五、 国际因素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两方面影响 |
第三节 关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路 |
一、 保持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的平衡发展 |
二、 增强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 |
三、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
四、 消除“中国移民”影响 |
五、 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
参考书目与相关资料 |
后记 |
(10)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难点 |
第一章 国际观层次分析框架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国际观概念的学理界定及理论内涵 |
一、国际观的理论界定 |
二、概念辨析:国际观的内涵与外延 |
三、国际观的形成 |
第二节 国际观与决策者、精英、民众的关联 |
一、国际观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二、国际观导向:精英因素 |
三、国际观基础:民众因素 |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国际观 |
第二章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00-2008.5) |
第一节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普京国际观的形成因素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导致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环境因素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三章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08.5-2012.5) |
第一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梅德韦杰夫的国际观及其变化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导致梅德伟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环境因素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二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当前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地缘环境恶化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四章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12.5-2016.12) |
第一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普京再任总统及其国际观的变化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第三节 当前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的原因 |
第五章 国际观变化对俄罗斯外交主要影响评估 |
第一节 对俄罗斯外交理念的主要影响 |
一、对俄罗斯“大国地位”理念的影响 |
二、对俄罗斯“秩序”理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对外行为方式造成的主要影响 |
一、突出军事和武装力量在对外行为中的作用 |
二、多手段实用主义策略的综合运用 |
第三节 对俄罗斯多维度对外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 |
一、对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和独联体政策的影响 |
二、对俄罗斯“西方政策”的影响 |
三、对俄罗斯“非西方政策”的影响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
三、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四、俄罗斯与近邻国家的经济联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再俄罗斯化的工具选择:俄罗斯能源治理[D]. 宋博. 清华大学, 2016(11)
- [2]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D]. 马颖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3]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D]. 赵博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D]. 王晓飞. 云南大学, 2015(09)
- [5]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冷战后中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研究[D]. 王一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04)
- [7]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D]. 李正.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8]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 [9]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 崔宪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 [10]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D]. 张建. 外交学院, 2017(09)
标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地缘政治学; 治理理论; 国家经济;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