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采用新法治疗膝关节疼(论文文献综述)
尹明国[1](2021)在《延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1945-1965)》文中研究指明
高子茏[2](2020)在《补骨脂素联合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有效的骨髓干细胞培养及鉴定体系;探索补骨脂素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生长浓度;观察补骨脂素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为细胞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动物实验提供实验基础,进而探索中药在组织工程修复技术中的潜力和实用价值;同时为补骨脂“益肾气、强筋骨”的中医功效提供可靠基础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提取、纯化及鉴定:采用大鼠股骨全骨髓提取+细胞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BM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通过研究其形态结构、流式细胞术共同鉴定。实验二: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补骨脂素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CCK-8法检测含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培养液对细胞生长的作用。实验三:补骨脂素体外联合转移生长因子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1.体外诱导及分组,设置正常对照组(LG-DEME、10%FBS、双抗),补骨脂素组(10umol/L补骨脂素、LG-DEME、10%FBS、双抗),补骨脂素联合TGF-β1组(10umol/L补骨脂素、10ng/m LTGF-β1、LG-DEME、10%FBS、双抗),阳性诱导组(10ng/m LTGF-β1、LG-DEME、10%FBS、双抗)。14d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运用RT-PCR技术检测软骨分化标记基因Ⅱ型胶原和Sox9的m 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和Sox9的表达量。结果:1.光镜观察原代培养后首次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大部分细胞呈梭型、三角形,小部分呈圆形。代后细胞纯化,形态均一,杂质细胞极少见。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学鉴定显示实验所培养的细胞广泛高度表达CD90、CD44,而极少表达CD43、CD45。3.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含补骨脂素完全培养基均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尤以浓度为10umol/L的补骨脂素完全培养基效果最佳。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诱导后鉴定:4.1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两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体积增大,表现为多边形、三角形、星形,有多个突起。4.2 II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其余3组均可见阳性细胞,胞浆呈棕红色。4.3 Western-blo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增高(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佳(P<0.01);与补骨脂素组和阳性诱导组比较,联合组的Ⅱ型胶原的表达均增高(P<0.05)。4.4 RT-P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Ⅱ型胶原基因和Sox9基因表达增高(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佳(P<0.01);与补骨脂素组和阳性诱导组比较,联合组的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1.全骨髓贴壁法贴壁效率高、首次传代时间短、持续增殖能力及细胞活力强;1.CD44、CD90是两种MSCs重要的表面标志物,BMSCs的CD44、CD90表达阳性。因此可作为鉴定BMSCs的一种实用方法。3.不同浓度和时间段的补骨脂素的刺激,BMSCs的增殖得到了增强,以10μmol/L情况下效果最好。4.补骨脂素联合TGF-β1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诱导其向软骨细胞分化。且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补骨脂素效果。为进一步将中药用于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在体实验提供了实验基础。
陆凤燕[3](2020)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文中提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得气针感是得气的重要指标,得气针感主要包括受针者在针刺部位主观感觉到的酸、麻、重、胀、麻等针感和施针者手下“如鱼吞钩饵”的沉紧感。在临床上,两者有时同时出现,有时分离出现。可见,两者的发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关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一直是针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相关研究。众所周知,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显示,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不同穴位下的组织结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穴区下主要包含有皮肤、肌肉、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多种组织结构,迄今尚未发现穴位处有特殊组织结构存在。而穴区下的组织结构是针感产生的物质基础。多个研究显示部分针感的产生与穴区相应组织结构有关,但大多数结果都比较初步,有的结果之间还相互矛盾,至今尚不明确各针感产生的真正原因。另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受针者针感,少有研究关注施针者的针感,而涉及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无创、无辐射、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成为针刺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针刺得气机制、镇痛机制、穴位特异性、脑相关疾病的针刺治疗机制等研究方面。有关不同组织结构引起不同针感在脑区上的响应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神经影像角度寻找肌肉组织参与针感形成的证据也需进一步探索。目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体试验,通过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同步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受针者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的变化,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得气针感在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针刺下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何?2、初步探讨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肌电及fMRI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如何?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亦为人体试验,是在第一部分试验的基础上,同样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肌肉、皮肤等),实时录音记录受针者和施针者针感变化及受针者穴区肌电活动,从而进一步探讨穴区组织结构与得气针感的关系,包括受针者针感和施针者针感在何种情况下会同时出现,何种情况下会分离出现,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何,不同针感与肌电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等。第三部分为动物实验,主要是基于前两部分人体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肌梭活动在针刺得气过程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第一部分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招募36名健康受试者,选取右侧足三里穴和右侧犊鼻穴,所有受试者每隔7d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针刺方法: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针灸针与皮肤呈15°进针约5 mm;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在受试者足三里穴区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涂抹1h后进针,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3 cm;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穴区不给予利多卡因乳膏,直接针刺,操作同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针灸针与皮肤呈90°进针约1 cm。采用block(组块)设计法共捻转行针3次,每次持续30 s,每次之间均间隔2 min。记录受试者针刺前、行针时、拔针后的穴区表面肌电图,扫描受试者行针期间头颅fMRI,并于针刺结束后由受针者填写得气针感量表,该表包含酸感、深压感、沉重感、胀感、刺感、麻感、锐痛感、钝痛感、热感、凉感、跳动感等针感,每种针感需进行评分:0分为无感觉,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10分为不可忍受,施针者需记录行针过程中手下是否有沉紧感,并按以上标准评分。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不同得气针感的出现率和强度;LabChart 8.0软件计算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EMG)值,以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针刺组间行针前后IEMG值的变化;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处理分析fMRI数据,分析行针时脑区激活与负激活情况。第二部分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招募20名健康受试者,分组情况、穴位选择、进针及行针方法同实验一,进针后直接行针,持续2min。以录音的方式实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和施针者的得气针感种类和强度的变化,针感评价方法同试验一,并记录行针过程中受针者穴区肌电,后期将针感数据标注于肌电数据上。以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针感强度和出现时间上的关系,不同针感出现时的IEMG值比较。第三部分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选用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只。手术暴露大鼠右侧胫骨前肌,并剪断远侧肌腱,连于张力换能器。所有大鼠均接受胫骨前肌三个不同部位针刺:肌腹部、肌腱部、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肌腹部选择大鼠后三里穴区域,肌腱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端,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选择胫骨前肌远侧肌腱与肌肉交界处。进针后采用捻转法持续行针1 min,并留针1 min,最后拔针。同步记录脊髓背根处胫骨前肌肌梭单纤维放电、穴区肌电、胫骨前肌肌张力,并于针刺结束后记录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以SPSS 23.0软件分析不同部位针刺在针刺前、行针时、留针时及拔针后的胫骨前肌肌梭传入放电频率、IEMG值和肌张力的变化以及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结果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影响1.1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出现率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胀感出现较频繁。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钝痛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出现较频繁。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刺感、锐痛感等出现率较高。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出现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钝痛感显着高于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1.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强度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中,受针者锐痛感、刺感等强度较强。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酸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等强度较强。在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钝痛感、锐痛感等较明显。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的胀感、钝痛感、酸感、MASS指标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均强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其中,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胀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受针者钝痛感的强度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P<0.05)。另外,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的锐痛感均显着高于另外三组(P<0.05)。2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穴区积分肌电值的影响组内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进针前(P<0.05),拔针后IEMG值又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行针期间和拔针后的IEMG值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显示,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行针期间的IEMG值均显着高于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P<0.05)。3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的影响在足三里穴皮肤层行针期间,激活脑区较为零星,主要位于双侧额中回、丘脑,左侧颞下回、顶下回、角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负激活脑区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期间,脑区激活和负激活均较明显,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三角部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顶下回;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枕中回、枕下回,右侧顶上回、海马旁回、楔叶。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行针引起的激活脑区更为广泛和明显,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三角部额下回、颞中回、脑岛、丘脑、补充运动区及小脑等,右侧岛盖部额下回、顶下回、扣带回;负激活脑区较少,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前/后回。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行针期间,激活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缘上回,右侧丘脑等;负激活脑区较少,零星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后回和右侧海马旁回。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左侧枕下叶、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距状回、右侧尾状核、小脑蚓部。4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互关系4.1基于强度的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的相关性在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弱正相关关系(P<0.05,r=0.2572),在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胀感呈现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P<0.05,r=0.4035)。未发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其他针感或其他组内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存在相关性关系(P>0.05)。4.2受针者和施针者得气针感在出现时间上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均达100%。受针者针感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比例在皮肤麻醉下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均达到83.33%。在两组先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受针者针感中,胀感占所有受针者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是72.22%(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和77.78%(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并且,两组受针者的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出现的时间间隔均为最短,分别是5.62±1.39 s,5.5±1.03 s。5不同得气针感与积分肌电值的关系在皮肤麻醉和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针刺组中,当出现受针者胀感、跳动感、钝痛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高于针刺前2~3倍,且高于其他针感。在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组中和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组中,当受针者出现各针感或施针者手下出现沉紧感时,积分肌电值与针刺前相比无明显变化。6不同部位针刺对肌梭传入放电、积分肌电值、肌张力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影响肌腹部针刺结果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期间,肌梭放电随手法操作出现快慢交替现象,并伴有明显肌电发放和肌张力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肌电积分值和肌张力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梭放电个数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恢复规律平稳的状态,肌电无明显发放,肌张力回落,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部针刺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结果均显示:在针刺前肌梭放电规律平稳,穴区无肌电发放,肌张力稳定。行针、留针及拔针后,肌梭放电、肌电和肌张力与针刺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肌腹部针刺组中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出现率和强度均显着高于肌腱部针刺组和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组(P<0.01)。结论1.穴区皮肤层为主的针刺引起的针感以锐痛感、刺感为主。穴区深层(肌肉为主)针刺,针感以胀感、钝痛、酸感及施针者手下沉紧感为主。2.在肌肉丰厚处的足三里穴针刺时,受针者胀感与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常相伴而生,通常先出现受针者胀感,再出现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与穴区下肌肉组织关系密切。3.穴区皮肤组织为主和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与负激活,皮肤组织为主与肌肉组织为主针刺的差异脑区主要体现在感觉运动脑区,可能与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下可产生更强的针感及诱发的肌电活动有关。4·穴区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产生主要得气针感时往往伴随脑区更广泛的负激活,刺感、锐痛等不适针感可能会对抗这种负激活。5.肌腹部针刺可能更容易引起施针者手下沉紧感。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针刺使肌肉丰厚处的穴区局部肌肉内的肌梭受压力牵拉等作用而产生形变,引发牵张反射而使穴区局部肌紧张所致,其进一步的科学原理有待后续研究继续深入探讨。
曹雪媛[4](2020)在《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因其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结构可控、形貌多样被广泛研究。石墨烯气凝胶也因为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密度和良好的压缩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结构设计和表面处理入手,对纳米纤维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其具有功能性,并将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开展研究工作。不仅制备出具有Janus结构的功能性纳米纤维,还将表面改性后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纳米纤维/石墨烯气凝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热处理工艺,结合针头设计,制备出具有Janus结构的CoOx/C纳米纤维。探讨了纺丝参数和热处理温度对具有Janus结构的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及组分的影响,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10 wt%的PAN/DMF溶液,纺丝液B为14 wt%的PVP/DMF溶液,金属盐浓度为PVP的30%,静电纺丝工艺参数为:接收距离15 cm,纺丝电压17 kV,纺丝液流速为0.002 mL min-1,预氧化温度为260℃,碳化温度为800℃。得到的CoOx/C Janus纳米纤维具有明显的Janus结构,对氧还原有明显的电催化活性。(2)通过结合静电纺丝、水热法和冷冻干燥法,选用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石墨烯纳米片作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探索了氧化石墨烯溶液浓度、还原剂、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气凝胶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氧化石墨烯浓度为3 mg mL-1,还原剂选用抗坏血酸,纳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水热反应温度为90℃,水热反应时间为6 h,制备所得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具有“层状结构+孔结构+纳米纤维”的多级微观结构。(3)将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用作压阻传感器,对其力学性能和压阻传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和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1时可以得到性能最佳的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其压缩应力最高可达43.54 kPa,高于石墨烯气凝胶;压阻性能优异,压缩后可迅速回弹,信号响应迅速(最快可达37 ms),呈现线性灵敏度,可监测脉搏和声带的振动,指关节、腕关节以及膝关节的运动。
缪旭东[5](2020)在《药刮法对兔KOA模型软骨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XIAP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兔KOA模型软骨细胞caspase-3、caspase-9及XIAP的表达,从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凋亡通路探究铁包金按摩膏结合刮法对兔KOA模型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药刮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并阐明其部分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铁包金按摩膏+刮法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五组,每组8只。动物实验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造模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各组对兔K0A模型进行干预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兔KOA关节软骨caspase-3、caspase-9及XIAP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干预后,对其进行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评分,与正常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模型组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Mankin评分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刮组对比,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三者间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提示采用药刮法、铁包金按摩膏、刮法均能有效延缓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软骨退变,其中药刮法效果更明显。干预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细胞上caspase-3、caspase-9及XIAP的表达,结果如下:1)caspase-3、caspase-9:与正常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模型组各组表达显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表达减少(P<0.05);与药刮组对比,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表达增加更多(P<0.05)。2)XIAP:与正常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模型组各组表达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对比,药刮组、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表达增多(P<0.05);与药刮组对比,铁包金按摩膏组、刮法组表达减少(P<0.05)。提示采用药刮法、铁包金按摩膏、刮法均能明显降低软骨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上调XIAP的表达,减少了对软骨的损坏,进而保护软骨组织,延缓KOA关节的退变。其中药刮法效果更好。结论:1、药刮法、铁包金按摩膏、刮法均能有效延缓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软骨退变,其中药刮法效果更明显。2、药刮法可以降低K0A模型兔关节软骨中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上调XIAP的含量,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免受破坏,延缓关节衰老。这可能是铁包金按摩膏结合刮法治疗KOA的机制之一。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吴潇斌[7](2019)在《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研究》文中提出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具有专业化、复杂化等特点。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也一直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近年来“医闹”现象的频发,处理医疗纠纷相关的制度又再次得到关注。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混乱,造成了理论上、实践上的不一致。主要表现在证明责任分配的问题上。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经历了从“谁主张,谁举证”阶段到“举证责任倒置”阶段再到系统化阶段。《侵权责任法》下医疗损害相关制度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证明责任倒置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平衡了医患双方的证明责任。但是由于法律制度规定的不完善,相关缓和规则的缺失,医疗损害赔偿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证明责任相关概念,同时介绍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难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证明责任分配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困境。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域外相关国家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从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两大法系国家均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作为认定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原则,同时辅以一定的缓和制度降低患方责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证明责任的相关建议,明确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完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缓和制度,同时出台典型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指导性案例,促进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医患双方权利的平等保护。
裴以禄[8](2019)在《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八桂骨伤医家的论文、着作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探讨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来充实八桂骨伤发展史与八桂骨伤流派的研究,丰富八桂骨伤医学内容,完善八桂骨伤医学理论,提高八桂骨伤流派的知名度,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治技术,造福于广大的骨伤疾患。方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博物馆、医院等各机构多几种途径收集八桂骨伤发展史、八桂骨伤医家创制的名药、名方、及撰写的相关论文、着作等相关文献。提取与八桂骨伤流派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其次,通过实地走访相关医家及其后人、弟子、学生等进行考证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并了解相关医家的生平事迹及临床诊疗经验。最后运用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各家学说等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及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结果:八桂骨伤流派形成并发展于现代,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专科性、师承性、民族性的特点。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八桂骨伤的历史积淀;国家的支持;疾病复杂化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八桂骨伤医家的传承创新精神。其学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尊崇古法,内外结合;主辅相调,疗效显着;不泥于古,探寻新法;道地药材,活用临床。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有:培养八桂骨伤人才;丰富八桂骨伤内容;奠定八桂骨伤的地位;地区及国际的影响。结论:八桂骨伤流派是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等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成就显着,影响广泛,是八桂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以师承授受及高校教育为传承方式。八桂骨伤流派传承中,培养了诸多德才兼备的骨伤专家,为八桂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罗慧颖[9](2019)在《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往往伴随潜在的组织损伤[1]。急性疼痛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慢性疼痛则会对机体具有不良影响。由于慢性疼痛机制错综复杂,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往往疗效较差,且目前的镇痛药物多半具有镇痛不全、药物耐受、副作用等缺陷[2]。电针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和慢性疼痛治疗中,相对药物的单一靶点,电针治疗影响疼痛的多个过程,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系统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疼痛列为针刺适应症[3]。虽然经过临床实验证实电针镇痛疗效确切[4-8],其机制却仍不明确。本实验利用CFA诱导的足底慢性炎性痛大鼠模型,发现电针能下调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 1.7的表达缓解慢性炎性痛。因此探索电针在CFA诱导的足底慢性炎性痛模型中的镇痛机制,为炎性痛的临床治疗和电针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足底炎性痛大鼠模型。大鼠麻醉后,左后肢足底注射50μL CFA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足底注射相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检测模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变化,验证大鼠模型制作是否成功。2.电针治疗。造模后1d开始电针治疗,电针刺激大鼠左侧“环跳”穴和“足三里”穴,两天1次,持续至造模后14天。检测电针治疗后大鼠PWT和PWL的变化,验证电针镇痛是否有效。3.大鼠抑郁状态检测注射CFA后14天进行蔗糖偏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是否处于抑郁状态,电针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抑郁状态。4.相关蛋白及分子检测Elisa检测造模后第14天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造模后第14天DRG中Navl.7及G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5.观察GR表达的改变对大鼠疼痛行为学及Navl.7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足底注射CFA后第7天鞘内注射GR拮抗剂RU38486,连续给药5天。检测大鼠PWT、PWL及Nav1.7蛋白的变化。注射CFA后第7天鞘内注射GR正义寡核苷酸(GR sense oligonucleotide)(以下简称 GR sense)或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以下简称GR antisense),检测大鼠PWT、PWL的变化。6.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RG中Nav1.7与GR的共标情况。7.观察GR表达的改变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注射CFA后7天,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大鼠分别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与单纯EA治疗组的大鼠的PWT、PWL及Nav1.7表达情况做比较。结果:1.CFA诱导的足底炎性痛大鼠模型同侧PWT和PWL降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同侧的PWT和PWL在CFA注射后1 d显着降低(P<0.001),模型建立成功。至注射后14 d,模型组PWT与PWL均低于对照组(P<0.001)。2.电针治疗缓解大鼠炎性痛与模型组相比,注射CFA后7 d电针组大鼠PWT与PWL显着提高(P<0.001),且至术后14 d依然高于模型组(P<0.001)。3.电针治疗缓解大鼠抑郁情绪模型组大鼠蔗糖偏爱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01),电针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电针治疗后有所降低(P<0.05)。4.电针治疗降低大鼠DRG中Nav1.7和GR的表达,降低大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建模后14天,模型组大鼠DRG中Nav1.7mRNA与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P<0.001),GR mRNA表达升高(P<0.001),细胞质中G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核中GR蛋白表达升高(P<0.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01),电针治疗显着降低了nav1.7与G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P<0.001,P<0.01)和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P<0.01)。5.鞘内注射GR拮抗剂缓解了 CFA引起的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反转了注射CFA后Nav1.7的上调;鞘内注射GR sense加剧了大鼠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注射GR antisense缓解了大鼠的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鞘内注射GR拮抗剂RU38486后大鼠PWT与PWL升高(P<0.05,P<0.01),Nav1.7表达降低(P<0.01)。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后大鼠PWT与PWL升高(P<0.001,P<0.01),而注射GR sense后大鼠PWT与PWL降低(P<0.05,P<0.01)。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DRG中Nav1.7与GR共标7.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减少Nav1.7蛋白表达,增强电针的镇痛效果,而注射GR sense则增加Nav1.7蛋白表达,降低电针的镇痛效果。造模后两组大鼠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测试PWT和PWL。结果显示与电针组相比,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的大鼠PWT和PWL显着降低(P<0.001)。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antisense的大鼠PWT和PWL较电针组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电针组,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后DRG中的Nav1.7蛋白水平增加(P<0.001),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后,DRG中的Nav1.7蛋白水平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降低(P<0.05)。结论:慢性炎性痛时DRG中GR激活后促进Nav1.7蛋白的表达,电针刺激通过抑制DRG中GR的转录活性降低Nav1.7蛋白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及抑郁情绪。沉默GR可以逆转CFA引起的Nav1.7的高表达并增强电针的镇痛效应。综上GR可能是电针参与慢性炎性痛镇痛的重要靶点,本研究为更全面阐明电针镇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慢性疼痛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秦萍萍[10](2019)在《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的肥大细胞纳米CT及电镜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中医针灸历来已久,腧穴是针灸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点,腧穴的研究一直是针灸研究的热点,其形态学研究更是备受关注。研究学者提出腧穴具有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两大功能,腧穴反应疾病是指腧穴随机体状态的改变,其功能和大小也在动态变化,机体由生理到病理的改变,可使腧穴激活而呈现出高敏感性,但腧穴是否真实存在,腧穴定位何处,腧穴是否具有确切的疗效等一直是针灸科研领域争论的焦点和核心。肥大细胞与腧穴密切相关,是腧穴组织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腧穴效应的载体。当前对于腧穴敏化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研究、敏化机制研究,为腧穴敏化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拓展了研究思路;提升了腧穴研究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从敏化发生的物质基础层面为腧穴敏化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但目前腧穴敏化的研究尚缺乏客观指标的支撑,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2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软X射线纳米CT技术结合透射电镜,观察膝骨关节炎大鼠(KOA)阳陵泉穴、非穴在腧穴敏化的不同时间节点穴区肥大细胞(MC)超微结构及三维立体结构的动态变化,探讨腧穴敏化的MC机制,阐明MC敏化的一般规律,为腧穴敏化的物质基础提供客观显像依据,丰富与完善针灸腧穴理论。3研究方法3.1动物、细胞分组及模型制备方法实验选取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体质量(155±5)g。实验前适应性喂养1周,正常组相同饲养条件下不做任何处理。参考文献[1]并改进,模型组于实验第Od,将3mg单碘乙酸盐(MIA)溶于50μL无菌生理盐水溶液,通过髌下韧带注射至双侧膝关节腔内,建立MIA诱导的大鼠实验性KOA动物模型,共24只。生理盐水组的模型制备分两天进行,实验第0天,随机抽取18只SD大鼠,将50μL无菌生理盐水溶液通过髌下韧带注射至双侧膝关节腔内,作为假阳性对照;实验第1天,取余下6只SD大鼠依上诉方法注射生理盐水,两天共24只,为提取微透析液做准备。大鼠皮肤MC购买于北京科瑞思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考文献[2]并改进,本实验组采取将MC接种于镍网上进行细胞培养,直接使用镍网冷冻制样观察的方法进行实验。提前备好从各组大鼠阳陵泉穴、非穴处提取的微透析液,将微透析液与完全培养基以一定比例混合,放入培养箱预热;选取细胞量合适的镍网加入微透析液与完全培养基的混合溶液,于细胞培养箱中刺激1小时,根据微透析液的组别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取出镍网,迅速放入液氮中低温冷冻制样,软X射线纳米CT成像观察。3.2指标检测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间节点、不同穴区局部MC超微结构改变(囊泡是否发生融合、是否存在空泡、胞内致密颗粒占比);软X射线纳米CT技术观察腧穴敏化时大鼠皮肤MC的形态结构改变,客观呈现MC三维立体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4研究结果4.1透射电镜结果镜下观察模型组阳陵泉穴在14d、21d可见特征性的MC脱颗粒改变:颗粒融合,胞外可见已脱出的颗粒或正在脱出的颗粒,胞内伴随颗粒密度降低,出现遗留的空泡。模型组阳陵泉穴穴区MC致密颗粒占比在第7d时与正常组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21d,致密颗粒占比显着低于正常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随时间的延长,模型组阳陵泉穴穴区MC致密颗粒占比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非穴穴区不同时间节点,MC致密颗粒占比无明显变化(P>0.05)。4.2软X射线纳米CT成像结果根据细胞内各亚结构所表现出的灰度值即线性吸收系数的不同,进行细胞器分割。软X线纳米CT成像结果显示,可观察到细胞膜结构、细胞核、不同密度的颗粒及空泡、高吸收的脂滴样结构。模型组阳陵泉穴穴区局部微透析液刺激过的MC在第14d时部分颗粒线性吸收系数变小,灰度值降低,经3D渲染后可见有正在脱出的颗粒及部分空泡包裹的颗粒,推断为颗粒部分脱出或脱颗粒后新物质正在生成的过程,颗粒融合后肿胀变大密度降低直径增大。在第21d时线性吸收系数继续降低,在断层扫描片层图上观察到呈黑色或接近黑色的泡状结构。经正常组、生理盐水组阳陵泉穴穴区微透析液及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非穴穴区局部微透析液刺激过的MC在第14d及21d,形态结构均未见明显改变。5研究结论(1)MC参与了腧穴敏化过程,机体由生理到病理的转变使MC发生脱颗粒现象,致密颗粒占比显着下降,从微观水平以客观成像的方式确认了腧穴的敏化特性。(2)特定腧穴敏化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敏化效应持续存在,并伴随疾病发展呈动态变化。(3)特定疾病状态下腧穴敏化具有腧穴特异性,腧穴是区别于非穴部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部位。
二、日本采用新法治疗膝关节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采用新法治疗膝关节疼(论文提纲范文)
(2)补骨脂素联合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大鼠BMSCs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
1.材料与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BMSCs分离培养 |
2.2 细胞传代、冻存与复苏细胞传代 |
2.3 BMSCs鉴定 |
3.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补骨脂素对大鼠BMSCs生长增殖的作用 |
1.材料与设备 |
1.1主要设备仪器:见表2-1 |
1.2主要实验试剂:见表2-2 |
2 实验方法 |
2.1 配置不同浓度的含补骨脂素培养基 |
2.2 CCK-8细胞毒性实验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补骨脂素诱导兔BMSCs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设备 |
1.1主要设备仪器:见表3-1 |
1.2主要实验试剂:见表3-2 |
2.实验方法 |
2.1 单层培养诱导分化 |
2.2 诱导分化效果鉴定: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光学镜检 |
3.2 各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
3.3 western-blot检测结果 |
3.4 RT-PCR结果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软骨损伤的认识 |
1.1 软骨损伤病名: |
1.2 祖国医学对骨关节炎的病因认识 |
1.3 祖国医学对骨关节炎的病机认识 |
1.4 祖国医学关于骨关节炎辩证论治 |
1.4.1 骨关节炎的治法治则 |
2 现代医学对软骨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 |
2.1 软骨细胞的凋亡 |
2.2 相关细胞因子 |
2.3 基因 |
2.4 免疫因素 |
2.5 基质蛋白酶(matrixmatalloproteinase,MMPs) |
3 中医药治疗软骨损伤的研究 |
4 中医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
5 中医药应用于软骨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6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及意义 |
6.1 间充质干细胞获取 |
6.2 间充质干细胞换液与传代 |
6.3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环境 |
6.4 间充质干细胞鉴定 |
7 采用CCK-8法来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増殖的原理及意义 |
8 诱导效果的鉴定及意义 |
8.1 光镜下形态学检测及意义 |
8.2 Ⅱ型胶原表达旳测定及意义 |
8.3 Sox9的表达及意义 |
8.4 诱导培养基的运用及意义 |
8.5 选择补骨脂素的原因及意义 |
8.6 肾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损伤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干细胞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和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穴区组织结构研究概况 |
1 穴位的深度 |
2 穴位的结构 |
2.1 穴位处神经分布 |
2.2 穴位处血管分布 |
2.3 穴位处淋巴分布 |
2.4 穴位处结缔组织分布 |
2.5 穴位处肌肉、肌腱分布 |
2.6 穴位处肥大细胞分布 |
2.7 穴位处感受器分布 |
3 穴位是一个“立体构筑”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得气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
1 得气的概念 |
1.1 受针者主观针感 |
1.2 施针者手下感 |
2 得气的重要性 |
3 得气的定量研究 |
3.1 得气的主观量化 |
3.2 得气的客观量化 |
4 得气针感的机制研究 |
4.1 得气针感与皮肤组织的关系 |
4.2 得气针感与结缔组织的关系 |
4.3 得气针感与肌肉组织的关系 |
4.4 得气针感与神经的关系 |
4.5 得气针感与血管的关系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针刺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对得气针感、穴区肌电及脑功能变化的初步探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情绪指标 |
4.2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3 针感强度比较 |
4.4 IEMG值比较 |
4.5 各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的fMRI脑功能反应 |
4.6 四组受针者在行针期间I脑功能反应的比较 |
5 讨论 |
5.1 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 |
5.2 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 |
5.3 皮肤和肌肉组织针刺均可引起脑区激活/负激活 |
5.4 以肌肉组织为主的针刺刺激可能产生广泛负激活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施针者和受针者得气针感关系的探讨及肌肉组织在得气针感中的作用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针感出现率比较 |
4.2 针感强度比较 |
4.3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的相关性分析 |
4.4 施针者沉紧感与受针者针感出现时间的比较 |
4.5 各组中不同针感出现时的肌电积分值比较 |
5 讨论 |
5.1 主要得气针感的产生与肌肉组织关系密切 |
5.2 受针者胀感和施针者手下沉紧感及穴区肌电之间的关系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肌肉不同部位针刺对施针者针感的影响及肌梭可能的介导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脊髓背根肌梭传入放电的鉴别 |
4.2 肌腹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3 肌腱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4 肌腹与肌腱交界部针刺对肌梭放电频率、肌电、肌张力的影响 |
4.5 肌肉不同部位针刺下施针者手下沉紧感的比较 |
4.6 肌腹部不同针刺手法对肌梭放电的影响 |
5 讨论 |
5.1 肌梭感受器的分布、结构及功能 |
5.2 肌腹部针刺更容易引起手下沉紧感及其原因分析 |
6 小结 |
全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
1.1.1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原理 |
1.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结构设计及功能化 |
1.1.2.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结构设计 |
1.1.2.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功能化 |
1.1.3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 |
1.1.3.1 直径 |
1.1.3.2 长径比 |
1.1.3.3 排列方式 |
1.1.3.4 添加量 |
1.1.3.5 其他 |
1.1.4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 |
1.1.4.1 能量的储存及转化 |
1.1.4.2 过滤材料 |
1.1.4.3 生物医药 |
1.1.4.4 其他 |
1.2 气凝胶和石墨烯气凝胶 |
1.2.1 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1.2.1.1 冷冻干燥 |
1.2.1.2 超临界干燥 |
1.2.2 石墨烯气凝胶 |
1.2.2.1 石墨烯气凝胶的结构设计 |
1.2.2.2 石墨烯基气凝胶的改性方法 |
1.2.3 石墨烯基气凝胶的应用 |
1.2.3.1 能量的储存与转换 |
1.2.3.2 环境修复材料 |
1.2.3.3 传感器 |
1.2.3.4 其他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型号 |
2.2.2 测试表征 |
2.2.3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3.1 纺丝液前驱体的制备 |
2.2.3.2 静电纺丝Janus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3.3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的制备 |
2.2.4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电催化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形貌表征 |
2.3.1.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影响因素 |
2.3.1.2 预氧化纤维 |
2.3.2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因素 |
2.3.2.1 金属盐含量对CoO_x/C Janus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2.2 碳化温度对CoO_x/C Janus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2.3.3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的组分表征 |
2.3.4 CoO_x/C Janus纳米纤维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型号 |
3.2.2 测试表征 |
3.2.3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 |
3.2.3.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 |
3.2.3.2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
3.2.3.3 aPAN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 |
3.2.4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性能测试 |
3.2.4.1 力学性能测试 |
3.2.4.2 压阻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还原剂对石墨烯气凝胶的影响 |
3.3.2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结构的影响因素 |
3.3.2.1 纳米纤维添加量的影响 |
3.3.2.2 纳米纤维预处理的影响 |
3.3.3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组分表征 |
3.3.4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力学性能 |
3.3.5 纳米纤维/石墨烯杂化气凝胶的压阻传感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件 |
(5)药刮法对兔KOA模型软骨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XIAP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药物 |
1.1.3 主要实验试剂 |
1.1.4 主要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分组 |
1.2.2 动物模型制备与鉴定 |
1.2.3 给药及干预方法 |
1.2.4 动物标本制备 |
1.2.5 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 |
1.2.6 软骨组织caspase-3、caspase-9及XIAP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
2.1 实验干预后各组软骨组织学观察Mankin评分结果比较 |
2.2 各组干预后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caspase-9及XIAP实验结果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3.1.1 膝骨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1.2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
3.2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3.2.1 膝痹的病因病机 |
3.2.2 膝痹的中医辨证治疗 |
3.2.3 膝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3.3 细胞凋亡与KOA |
3.3.1 细胞凋亡 |
3.3.2 线粒体/细胞色素C介导的细胞凋亡与KOA |
3.4 药刮法的研究概括 |
3.4.1 铁包金按摩膏的药物组成 |
3.4.2 药刮法的起源及发展 |
3.4.3 药刮法的前期研究 |
3.5 药刮法对兔KOA模型软骨细胞的实验结果分析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实验图片 |
附录 B:改良Mankin's评分标准 |
综述 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价值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理论探究 |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相关概念辨析 |
一.归责原则 |
二.证明责任 |
三.证明责任的分配 |
第二节 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难点 |
一.医疗技术的专业性 |
二.医疗案件的复杂性 |
三.举证能力的差异性 |
第二章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演进 |
一.“谁主张,谁举证”阶段 |
二.“双重倒置”阶段 |
三.“类型化”阶段 |
第二节 证明责任演进的评析 |
一.医患双方利益动态平衡 |
二.三个“双轨制”弊端消除 |
第三节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现实困境 |
一.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不统一 |
二.因果关系归属不明确 |
三.缓和规则适用不完善 |
第三章 域外国家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侧重规则适用——以德国、日本为例 |
一.德国的表见证明制度 |
二.日本的大致推定制度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偏向综合考量——以美国为例 |
一.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
二.事实证明自己原则 |
第三节 两大法系的融合趋同 |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普遍认同 |
二.不同缓和规则的全面运用 |
第四章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统一证明责任分配标准 |
一.《侵权责任法》的精准把握 |
二.司法解释的配套发布 |
三.指导性案例的适时公布 |
第二节 明确因果关系归属 |
一.因果关系二分法的认知 |
二.一般情况下的患方证明责任 |
三.特殊情况下的医方证明责任 |
第三节 引入举证责任缓和规则 |
一.设定缓和规则的适用情形 |
二.“事实证明自己”认定损害 |
三.“大致推定”确定因果关系 |
第四节 推进专家证人制度 |
一.鼓励当事人聘请专家证人 |
二.规范专家证人出庭制度 |
三.严格专家证人证言采信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
1.2 八桂骨伤流派的概念及特点 |
1.2.1 概念 |
1.2.2 特点 |
1.3 八桂骨伤流派与岭南骨伤流派间的联系 |
2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发展 |
2.1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 |
2.2 八桂骨伤流派的形成 |
2.2.1 八桂骨伤医家对中医理论研习 |
2.2.2 骨伤诊疗技术的学习与积累 |
2.2.3 八桂骨伤流派崭露头角 |
2.3 八桂骨伤流派的发展 |
2.3.1 临床经验的整理 |
2.3.2 理论的创新 |
2.3.3 临床研究 |
2.3.4 实验的研究 |
2.3.5 韦以宗教授整脊一脉的形成 |
2.3.6 八桂韦氏骨伤学术流派的创立 |
2.4 八桂骨伤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
2.4.1 八桂骨伤历史的沉淀 |
2.4.2 国家政策的支持 |
2.4.3 复杂的疾病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 |
2.4.4 八桂骨伤医家的创新精神 |
3 八桂骨伤流派医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
3.1 陈善文及主要贡献 |
3.1.1 发明制剂,疗效显着 |
3.1.2 培育人才,薪火相传 |
3.2 粱锡恩及主要贡献 |
3.2.1 发明制剂,效果非常 |
3.2.2 谆谆教导,培养人才 |
3.3 李桂文及主要贡献 |
3.3.1 潜精研思,硕果累累 |
3.3.2 遵循古训,创立新法 |
3.3.3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
3.3.4 医案举隅 |
3.4 朱少廷及主要贡献 |
3.4.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
3.4.2 勇于探索,创立新法 |
3.4.3 勤勉育人,桃李芬芳 |
3.4.4 医案举隅 |
3.5 韦以宗及主要贡献 |
3.5.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
3.5.2 创立新说,填补空白 |
3.5.3 不辞辛劳,培养人才 |
3.5.4 医案举隅 |
3.6 韦贵康及主要贡献 |
3.6.1 发明专利,除切疾苦 |
3.6.2 刮摩淬励,启发后学 |
3.6.3 孜孜不倦,刻苦专研 |
3.6.4 培育人才,储备力量 |
3.6.5 医案举隅 |
4 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 |
4.1 尊崇古法,内外结合 |
4.2 主辅相调,疗效显着 |
4.3 不泥于古,探寻新法 |
4.4 道地药材,活用临床 |
5 八桂骨伤流派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
5.1 培养八桂骨伤人才 |
5.2 丰富中医骨伤内容 |
5.3 奠定八桂骨伤地位 |
5.4 地区及国际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慢性炎性疼痛研究概况 |
1.1.1 慢性炎性痛的产生过程 |
1.1.2 慢性炎性痛的发生机制 |
1.2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中枢机制 |
1.2.2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外周机制 |
1.3 小结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分组 |
2.1.3 实验材料 |
2.2 方法 |
2.2.1 足底炎性痛模型的建立 |
2.2.2 行为学检测 |
2.2.3 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 |
2.2.4 干预方法 |
2.2.5 ELISA技术 |
2.2.6 Western blot技术 |
2.2.7 qPCR技术 |
2.2.8 免疫荧光技术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2.4.2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DRG中Nav1.7表达的影响 |
2.4.3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抑郁样情绪的影响 |
2.4.4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影响 |
2.4.5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DRG中GR表达的影响 |
2.4.6 鞘内注射GR拮抗剂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2.4.7 鞘内注射GR拮抗剂对大鼠DRG中Nav1.7蛋白表达的影响 |
2.4.8 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2.4.9 DRG中Nav1.7与GR共标 |
2.4.10 电针刺激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
2.4.11 电针刺激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Nav1.7表达的影响 |
2.5 结论 |
2.6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的肥大细胞纳米CT及电镜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腧穴敏化的研究进展 |
1. 腧穴敏化的概念 |
2. 腧穴敏化的生物物理特性 |
3. 腧穴敏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
4. 小结 |
综述二 腧穴与肥大细胞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肥大细胞简介 |
2. 针刺效应与肥大细胞 |
3. 小结 |
综述三 纳米CT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纳米CT成像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
2. 软X射线纳米CT成像技术的研究成果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各组实验动物、细胞干预方法 |
1.3 微透析 |
1.4 大鼠皮肤肥大细胞染色 |
1.5 透射电镜观察 |
1.6 软X射线纳米CT成像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
2.2 体外回收率检测结果 |
2.3 大鼠皮肤肥大细胞鉴定结果 |
2.4 软X射线纳米CT成像结果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2. 动物模型选择及制备的依据 |
3. 穴位的选择依据 |
4. 腧穴敏化不同时间点不同腧穴处肥大细胞的改变 |
4.1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结果 |
4.2 软X射线纳米CT成像结果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日本采用新法治疗膝关节疼(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研究(1945-1965)[D]. 尹明国. 延边大学, 2021
- [2]补骨脂素联合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 高子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得气针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初探[D]. 陆凤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D]. 曹雪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药刮法对兔KOA模型软骨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XIAP表达的影响[D]. 缪旭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证明责任研究[D]. 吴潇斌. 江苏大学, 2019(02)
- [8]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D]. 裴以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D]. 罗慧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的肥大细胞纳米CT及电镜成像研究[D]. 秦萍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