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

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

一、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思,李柏花,张梦媛,杨祺福,杨品红,周顺祥[1](2021)在《小龙虾及其副产物加工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好地实现小龙虾产业的升级发展,为后续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分别从小龙虾加工技术及副产物利用2个方面总结现阶段小龙虾精深加工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小龙虾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展望未来小龙虾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

李文龙[2](2020)在《低亚硝酸盐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及产品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式熏煮火腿作为低温肉制品火腿类的主要代表起源于欧洲,因为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全世界广受欢迎。亚硝酸盐在其加工生产中起到发色、抑菌、抗氧化、增加风味等作用,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但亚硝酸盐本身具有毒性,已被证实与肉中胺类物质反应会形成N-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导致火腿食用安全性降低。因此,开发研制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品质改良物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改良效果,优化得到最佳用量,对比分析贮藏特性,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对改良效果进行评判,为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低硝西式熏煮火腿改良物筛选及优化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和甘草提取物均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火腿的亚硝酸盐残留量以及提升火腿的抗氧化性,其中竹叶提取物亚硝酸盐清除效果和抗氧化效果最好;辣椒红、番茄红、高粱红和天然苋菜红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色泽品质均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其中使用辣椒红最为高效、经济;优化得出最佳配方为:竹叶提取物0.05%、辣椒红0.04%和亚硝酸盐0.009%。模糊数学风味评价法优化复合调味剂研究表明,通过模糊数学综合风味评判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风味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味精、乙基麦芽酚和呈味核苷酸二钠的用量为0.92%、0.021%、0.036%时风味最佳,协同效果最好。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特性研究表明,改良组火腿的理化特性均符合国家标准,改良组与对照组(亚硝酸钠0.015%)之间的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显着差异,亚硝酸盐残留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在贮藏期内改良组火腿的食用品质和贮藏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劣变,但改良组火腿的pH、色泽、质构、TBARS值、TVB-N值、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劣变速率均小于对照组,表明改良组的贮藏特性优于对照组。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质量评价研究表明,随着亚硝酸盐的增加,西式熏煮火腿的亮度值、黄度值逐渐下降,红度值、硬度、弹性、咀嚼性和亚硝酸盐残留量逐渐增大;贮藏期间的TBARS值、TVB-N值、菌落总数增加幅度逐渐减小;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火腿品质变化模型为:F=0.170X1+0.153X2+0.172X3+0.165X4+0.170X5+0.170X6,改良组火腿综合品质评分为0.7907,感官评分92.25均高于对照组火腿,该火腿亚硝酸盐替代量达到40%以上,亚硝酸盐残留量降低71.24%。

王炬[3](2019)在《即食山野菜加工关键技术及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山野菜是指自然生长在森林、深山以及草原等环境中未经人工栽培干预,可代替蔬菜进行食用的野生、半野生植物的统称。可食用的山野菜具有药用、保健功能,是一类药食同源的食品。本试验以刺老芽、老山芹、蕨菜三种山野菜为研究对象,研发三种即食山野菜产品,优化加工工艺,并研究三种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特性,为确定麻辣味即食山野菜最佳食用与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试验选取叶绿素铜钠盐、抗坏血酸、茶多酚浓度作为刺老芽、老山芹、蕨菜微波辅助护绿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山野菜叶绿素含量、感官评价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分析三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山野菜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老芽护绿剂最佳配方为:叶绿素铜钠盐浓度为0.33 g/L、抗坏血酸浓度为1.24 g/L、茶多酚浓度为1.44 g/L;老山芹护绿剂最佳配方为:0.24 g/L叶绿素铜钠盐、0.91g/L抗坏血酸、1.31 g/L茶多酚;蕨菜护绿剂最佳配方为:0.34 g/L叶绿素铜钠盐、0.87 g/L抗坏血酸、1.62 g/L茶多酚。试验选取热水烫漂的方式降低山野菜内部过氧化物酶的相对活性,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分析漂烫时间、温度、液料比三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山野菜灭酶影响。结果表明,烫漂温度为97℃,烫漂时间为3.30min,料液比为1:29为即食山野菜的最佳的灭酶工艺。试验通过对比不同含水量的山野菜咀嚼度与在0℃条件贮藏90天时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确定山野菜最佳含水量为22-24%。试验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麻辣油最佳配方,麻辣油配方为:辣椒粉、麻椒粉比例为2:1,麻辣粉添加量为30%,花生油温度为150℃,花生油添加量为65%。麻辣味即食山野菜配方的研制中,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三种山野菜的最佳配方。麻辣味即食刺老芽的最优化配方为:35%麻辣油,2.0%食盐,2.0%白砂糖,腌制时间30min;麻辣味即食老山芹的最优化配方为:45%麻辣油,2.0%食盐,2.5%白砂糖,腌制时间30min;麻辣味即食蕨菜的最优化配方为:45%麻辣油,0.75%食盐添加量,2.5%白砂糖,腌制时间40min。试验设定0、4、25℃三种不同贮藏温度,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一定时间内,麻辣味即食山野菜的品质变化。试验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多糖、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硬度、咀嚼度、感官评价、菌落总数等指标,分别确定三种麻辣味即食山野菜的最佳贮藏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麻辣味即食山刺老芽在0℃贮藏50天,4℃贮藏30天,25℃贮藏15天,为最佳贮藏时间。麻辣味即食山老山芹在0℃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50天,4℃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40天;25℃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20天。麻辣味即食山蕨菜在0℃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60天,4℃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50天;25℃贮藏时,最佳贮藏时间是20天。此时麻辣味即食山野菜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脂质氧化程度较低,损坏程度较低,酶相对活性较低,感官评价及质构指数得分较高,菌落总数较低。试验通过筛选贮藏期间理化、微生物、感官评价等变化指标,确定关键指示因子,分别建立三种山野菜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分别预测、验证其在0、4℃贮藏时的货架期。根据结果可知,麻辣味即食刺老芽产品在0、4℃贮藏下,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50、34天;麻辣味即食老山芹产品在0、4℃贮藏下,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54、44天;麻辣味即食蕨菜产品在0、4℃贮藏下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66、50天。对比货架期预测值与实际货架期发现,三种即食山野菜产品货架期预测值与实际货架期相对误差较小,说明预测模型较为准确。

文衍红,覃惠明,黄杰,罗福广,王卫民,杨瑞斌[4](2018)在《环棱螺相关产品加工业餐饮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环棱螺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保健水产品。随着螺肉相关食品加工业研究的深入,不断有各种方便即食的环棱螺食品推向市场,并广受消费者喜爱。本文作者通过对环棱螺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市场前景等方面的梳理分析,提出环棱螺人工养殖及技术开发仍面临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关建议。一、环棱螺特性环棱螺(俗称螺蛳、石螺等)是我国主要的大中型土着淡水螺类群体之一,具有分布广泛、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饲养难度小而且养殖成本较低等优势。

高博[5](2017)在《我国牛蛙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牛蛙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鲜美,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级营养食品;蛙皮可制作高级皮革,其皮薄、柔软、坚韧,是制造上等钱包的材料,皮带、领带、皮鞋、乐器、外科手术线的优良原料,蛙内脏可以药用,蛙油可制作高级润滑油。牛蛙还有滋补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过多的人以及体质弱的人可以用来滋补身体。牛蛙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旺盛,精力充沛,滋阴壮阳,有养心安神补气之功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牛蛙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养殖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深精加工产品开发少,产业链条短;缺少宏观规划、服务监管不利;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恶性竞争状况严重制约牛蛙产业健康发展;养殖技术有待提高。其次分析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前景,牛蛙养殖具有产量高,易管理,周期短等特点。而且,牛蛙产品市场广阔,因此,牛蛙产业具有美好的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建议: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政策;强化行业监管、理顺经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有效利用资源;加强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规范养殖产业,解决牛蛙健康养殖技术的问题。本文总结牛蛙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为牛蛙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促进牛蛙产业和地区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实现牛蛙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蔡凤坤[6](2007)在《牛蛙、中华大蟾蜍及东北林蛙输卵管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雌性2岁牛蛙、成体中华大蟾蜍及东北林蛙各30只为试验材料,屠宰并获取输卵管,对三者的产油性能、输卵管的物理性状、输卵管干制粉末中常规营养成分、总磷脂、微量元素、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其结果如下:(1)对三种蛙的产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干重为1.561±0.239g,分别是蟾蜍和牛蛙的1.46倍和2.37倍,三者间差异极显着(P<0.01);林蛙的输卵管干制品产量与活体重的比值(产油率)为4.749±0.548%,分别是蟾蜍和牛蛙的3.16倍和24.23倍,三者间差异极显着(P<0.01)。(2)对三种蛙的输卵管进行物理性状比较,结果为:蟾蜍和牛蛙的输卵管管径不均一,不透明,无脂肪样光泽,无滑腻感,粉末分别呈黄白色和暗黄色;牛蛙的输卵管有腥味,质地较硬;林蛙输卵管管径较均一,透明,有脂肪样光泽,触摸有滑腻感,有特殊油脂气,粉末颜色呈黄白色。林蛙输卵管干制品(简称林蛙油)的膨胀度为115.51,分别是中华大蟾蜍输卵管干制品(简称蟾蜍油)和牛蛙输卵管干制品(简称牛蛙油)的4.59倍、8.20倍。(3)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牛蛙油中粗蛋白质含量是68.95%,分别是林蛙油和蟾蜍油的1.43倍和1.46倍;牛蛙油中灰分含量为4.50%,分别是林蛙油和蟾蜍油的1.38倍和2.16倍;而林蛙油和牛蛙油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3.29%、12.09%,分别是蟾蜍油的1.44倍和1.31倍。(4)总磷脂的测定结果表明:牛蛙油磷脂的含量为4.62%,分别是蟾蜍油和林蛙油的2.00倍、2.98倍。(5)三样品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牛蛙油中Zn的含量为68.382μg/g,分别是林蛙油和蟾蜍油的3.27倍和2.83倍;牛蛙油中Cu的含量为16.459μg/g,是林蛙油的2.67倍,是蟾蜍油的2.54倍;牛蛙油中Mn的含量为62.643μg/g,是林蛙油的3.70倍,是蟾蜍油的127.06倍;蟾蜍油中Mg的含量是12385.280μg/g,分别比林蛙油和牛蛙油高23.99%和76.43%;林蛙油中Ca的含量为73714.060μg/g,分别是蟾蜍油和牛蛙油的5.78倍和3.17倍。(6)三样品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氨基酸总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牛蛙油(50.19%)、林蛙油(36.28%)及蟾蜍油(31.96%);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牛蛙油(7.35‰)、蟾蜍油(2.97‰)及林蛙油(1.88‰);在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三者均含有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水解氨基酸中,林蛙油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及必需氨基酸指数(简称E/N)分别为54.47%、1.20,蟾蜍油分别为52.28%、1.10,牛蛙油分别为49.75%和0.99;水解氨基酸相对含量随样品和氨基酸种类而明显不同;9种必需氨基酸在牛蛙油、蟾蜍油、林蛙油中含量分别为24.97%,16.71%,19.76%。在游离氨基酸中,林蛙油的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及E/N分别为38.83%、0.63,蟾蜍油的分别为34.34%、0.52,牛蛙油分别为43.27%、0.76。(7)三种蛙油的糖类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中总糖的含量为27.34%,分别是蟾蜍油和牛蛙油的2.47、2.05倍,而牛蛙油和蟾蜍油的还原糖含量为0.50%、0.53%,分别是林蛙油的1.19、1.23倍,牛蛙油和林蛙油的粗多糖含量为12.81%、26.91%,分别是蟾蜍油的1.22、2.55倍。(8)三种样品脂肪酸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牛蛙油和蟾蜍油中分别检测到11种脂肪酸,其中包含7种不饱和脂肪酸,而在林蛙油中仅检测到9种脂肪酸,其中也包含7种相同的不饱和脂肪酸。牛蛙油和蟾蜍油中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84.33%、83.22%,分别是林蛙油的1.26倍和1.25倍。蟾蜍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60.23%,分别是林蛙油和牛蛙油的1.22倍和1.05倍。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林蛙油为74.16%,分别是蟾蜍油和牛蛙油的1.02倍和1.09倍。林蛙油的EPA,NPA和DHA总含量为11.57%,是蟾蜍油和牛蛙油的1.10倍和2.42倍。EPA,NPA和DHA所占比例:林蛙油是17.34%,分别为蟾蜍油和牛蛙油的1.37倍和3.05倍。必需脂肪酸含量,蟾蜍油为24.56%,是林蛙油的1.98倍,是牛蛙油的1.59倍。必需脂肪酸所占比例,蟾蜍油为29.51%,是林蛙油的1.58倍,是牛蛙油的1.61倍。(9)林蛙油、蟾蜍油和牛蛙油化学成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化学成分与蟾蜍油的相似性相对较大,与牛蛙油的相似性相对较小。综上所述,林蛙、蟾蜍和牛蛙输卵管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三者有明显区别。其产品开发,尤其是牛蛙和蟾蜍输卵管的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郭晓强,颜军,邬晓勇,王卫,徐光域,苟小军[7](2006)在《牛蛙系列肉制品加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对牛蛙肉制品加工特性进行详细探讨的基础上,研制出麻辣蛙丁、五香蛙干和五香烤蛙三种系列牛蛙肉制品,确定了牛蛙系列肉制品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相关工艺参数,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理化及卫生指标等进行了测定和检验.

郑小乐,候晓梅,陈力巨[8](2003)在《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文中研究表明采用腊肉与卤制品生产工艺相结合的方法 ,制成具有浓郁香味 ,肉质致密的牛蛙软罐头。介绍了其制作的加工工艺及配方

金玉松[9](2003)在《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文中提出 牛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类,除鲜食外,可制成多种风味独特的软罐头制品。

王敏[10](2001)在《香酥牛蛙软罐头生产技术》文中提出 牛蛙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食品,可制作出形形色色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雄性牛蛙体长可至18cm,雌蛙可达20cm。自然界中除存在野生蛙外,还可大面积人工养殖。因此原料来源较为丰富和集中,将其制成牛蛙罐头,既可丰富方便食品市场,又可减少对青蛙的捕捉量,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采用复合薄膜软包装生产,能直观感受内容物的色泽形态,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并且携带方便。1 原辅材料和设备1.1 主要原料新鲜牛蛙肉或冷冻牛蛙肉。新鲜蛙肉系用夏秋两季捕捉的牛蛙(体重在0.4kg以上的无病害感染的活体蛙),经斩首剥皮,然后开膛去内脏和脚爪即得;若将其放人冷库冷藏即为冷冻牛蛙肉(适于春冬季加工)。1.2 辅助材料白砂糖、精盐、味精、黄酒、大葱、生姜、八角、花椒粉、茴香、桂皮、白芷。1.3 主要设备软包装真空封口机、夹层锅、油炸锅、杀菌锅。

二、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小龙虾及其副产物加工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龙虾营养价值
2 小龙虾产品与加工技术
    2.1 非即食小龙虾产品
    2.2 即食小龙虾产品
    2.3 小龙虾加工关键技术
        2.3.1 蒸煮
        2.3.2 油炸
        2.3.3 腌制
        2.3.4 干燥
        2.3.5 脱壳
        2.3.6 保鲜
        2.3.7 灭菌
3 小龙虾副产物加工利用
    3.1 虾青素的提取
    3.2 蛋白与多肽的提取
    3.3 钙与金属螯合肽的制备
    3.4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制备
4 结语

(2)低亚硝酸盐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及产品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低亚硝酸盐肉制品研究现状
        1.2.1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及危害
        1.2.2 低硝低温类肉制品研究现状
    1.3 低硝肉制品品质改良物研究进展
        1.3.1 色泽改良物
        1.3.2 抗氧化改良物
        1.3.3 风味改良物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物筛选与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基本配方
        2.3.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3.3 样品处理
        2.3.4 天然抗氧化物单因素试验设计
        2.3.5 天然色素单因素试验设计
        2.3.6 正交优化试验设计
        2.3.7 指标检测方法
        2.3.8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天然抗氧化物对火腿中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
        2.4.2 天然抗氧化物对低硝火腿pH值的影响
        2.4.3 天然抗氧化物对低硝火腿贮藏期间TVB-N值的影响
        2.4.4 天然抗氧化物对低硝火腿贮藏期间TBARS值的影响
        2.4.5 天然抗氧化物对低硝火腿色度的影响
        2.4.6 天然抗氧化物对低硝火腿感官评定的影响
        2.4.7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抗氧化改良物的选择
        2.4.8 辣椒红对低硝火腿色泽品质的影响
        2.4.9 番茄红对低硝火腿色泽品质的影响
        2.4.10 高粱红对低硝火腿色泽品质的影响
        2.4.11 天然苋菜红对低硝火腿色泽品质的影响
        2.4.12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色泽改良物的选择
        2.4.13 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2.4.14 品质特性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糊数学风味评价法优化复合调味剂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基本配方
        3.3.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3.3.4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3.5 指标检测方法
        3.3.6 风味质量评价方法
        3.3.7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味精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风味品质的影响
        3.4.2 乙基麦芽酚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风味品质的影响
        3.4.3 I+G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风味品质的影响
        3.4.4 乙基麦芽酚对低硝火腿色度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3.4.5 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结果
        3.4.6 响应面试验结果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3.4.7 响应面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特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样品的制备
        4.3.2 指标测定方法
        4.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基本成分分析
        4.4.2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pH值的变化
        4.4.3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色度的变化
        4.4.4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TBARS值的变化
        4.4.5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TVB-N值的变化
        4.4.6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
        4.4.7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质构的变化
        4.4.8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期间感官评分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质量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本制备
        5.3.2 指标测定方法
        5.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亚硝酸钠对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的影响
        5.4.2 西式熏煮火腿评价模型的建立
        5.4.3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效果的评判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即食山野菜加工关键技术及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山野菜概述
        1.1.1 刺老芽简介
        1.1.2 老山芹简介
        1.1.3 蕨菜简介
    1.2 山野菜加工产品现状
    1.3 即食产品发展前景与研究现状
        1.3.1 即食产品发展前景
        1.3.2 即食产品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技术要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山野菜营养成分的研究
        2.2.2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加工工艺的研究
        2.2.3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基本成分及微生物指标测定
        2.2.4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品质变化的研究
        2.2.5 试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野菜营养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
        3.1.1 山野菜基本营养成分结果与分析
        3.1.2 山野菜水解氨基酸结果与分析
        3.1.3 山野菜总酚类及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3.2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加工工艺的优化
        3.2.1 护绿工艺的优化
        3.2.2 灭酶工艺的优化
        3.2.3 脱水工艺的优化
        3.2.4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配方优化
    3.3 麻辣味即山野菜基本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结果分析
        3.3.1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基本理化质标及微生物结果
    3.4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品质变化
        3.4.1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营养成分的变化
        3.4.2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酶活及生理特性的变化
        3.4.3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脂质氧化特性的变化
        3.4.4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感官特性的变化
        3.4.5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质构特性的变化
        3.4.6 不同温度贮藏下麻辣味即食山野菜微生物的变化
        3.4.7 麻辣味即食山野菜货架期预测模型
4 讨论
    4.1 优化关键工艺对即食山野菜品质的影响
    4.2 不同贮藏温度贮藏下对即食山野菜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环棱螺相关产品加工业餐饮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棱螺特性
二、环棱螺食品加工业现状
三、相关餐饮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四、柳州“螺蛳粉”及其发展应用
五、环棱螺养殖产业发展前景与制约因素
    (一) 环棱螺市场开发潜力大
    (二) 环棱螺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六、环棱螺产业发展建议
    (一) 建议当地政府及渔业部门重视环棱螺养殖产业发展
    (二) 建议校企研合作, 助推产业技术研究
    (三) 实施政策扶持, 示范推广

(5)我国牛蛙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牛蛙资源及利用概况
    2.1 牛蛙资源的分类与分布
    2.2 牛蛙的食用价值和应用
    2.3 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前景
第3章 我国牛蛙产业发展历程
    3.1 胚胎期(1959~1980 年):牛蛙的移植驯养阶段
    3.2 培育期(1980~1992 年):牛蛙养殖驯化的起步期
    3.3 成长期(1992~2004 年): 牛蛙在全国各地的初步发展
    3.4 成熟期(2004~2015):养殖业逐渐成熟,产业链完善,龙头企业出现
第4章 我国牛蛙产业发展现状
    4.1 产业链结构现状
        4.1.1 养殖环节
        4.1.2 流通环节
        4.1.3 加工环节
        4.1.4 消费环节
    4.2 养殖产业规模
        4.2.1 养殖产量
        4.2.2 养殖业效益
第5章 我国牛蛙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养殖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
    5.2 深精加工产品开发少
    5.3 赊销严重,价格暴涨暴跌
    5.4 缺少行业协会、服务监管不利
    5.5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差,无序状况严重制约牛蛙产业健康发展
        5.5.1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差
        5.5.2 尚未形成标志性的地域品牌
        5.5.3 缺少高端牛蛙产品的深度开发
    5.6 养殖技术有待提高
        5.6.1 养殖模式和疾病防治
        5.6.2 近亲繁育,种质退化严重
        5.6.3 缺乏系统操作规程和科学的养殖技术
    5.7 牛蛙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第6章 我国牛蛙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政策
        6.1.1 要科学制定牛蛙养殖产业发展规划
        6.1.2 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6.1.3 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
    6.2 探索健康养殖模式,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6.2.1 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6.2.2 推行健康养殖模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6.3 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6.3.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保障食品安全
        6.3.2 搞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6.3.3 创品牌,以品牌带动行业健康发展
    6.4 成立行业协会,大力推广牛蛙产品
        6.4.1 农业行业协会的基本作用
        6.4.2 建立牛蛙行业协会的必要性
    6.5 减少牛蛙养殖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6.5.1 建立和加强牛蛙养殖环境管理系统
        6.5.2 加强牛蛙养殖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
第7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6)牛蛙、中华大蟾蜍及东北林蛙输卵管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牛蛙
    1.2 中华大蟾蜍
    1.3 东北林蛙
    1.4 牛蛙油、蟾蜍油及林蛙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的进展
    1.5 对牛蛙油、蟾蜍油及林蛙油化学成分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的来源与制备
    2.2 分析、测试的项目或指标
    2.3 试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牛蛙、蟾蜍和林蛙产油性能的比较
    3.2 牛蛙、蟾蜍和林蛙输卵管的物理性状比较
    3.3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常规成分的比较分析
    3.4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总磷脂含量的比较分析
    3.5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的比较分析
    3.6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的比较分析
    3.7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3.8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的比较分析
    3.9 牛蛙油、蟾蜍油和林蛙油化学成分系统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牛蛙系列肉制品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1.3 方 法[2, 3]
        1.3.1 麻辣蛙丁
        (1) 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1.3.2 五香蛙干[4]
        (1) 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1.3.3 五香烤蛙
        (1) 工艺流程:
        (2) 技术要点:
    1.4 感官检验
    1.5 理化检验
    1.6 卫生检验
2 实验结果
    2.1 感官实验结果
    2.2 理化检验结果
    2.3 卫生检验结果
3 结 论

(8)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原辅材料及设备
    1.1 原辅材料
    1.2 设备
2 工艺流程
3 操作要点
    3.1 牛蛙
    3.2 剖杀
    3.3 腌制
    3.4 卤制
    3.5 烘干
    3.6真空封口
    3.7杀菌
4产品质量标准
    4.1感官指标
    4.2理化指标
    4.3微生物指标
    4.4保质期

四、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龙虾及其副产物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徐文思,李柏花,张梦媛,杨祺福,杨品红,周顺祥. 农产品加工, 2021(01)
  • [2]低亚硝酸盐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及产品质量评价[D]. 李文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3]即食山野菜加工关键技术及不同贮藏温度下品质变化的研究[D]. 王炬.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4]环棱螺相关产品加工业餐饮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J]. 文衍红,覃惠明,黄杰,罗福广,王卫民,杨瑞斌. 中国水产, 2018(10)
  • [5]我国牛蛙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D]. 高博. 集美大学, 2017(01)
  • [6]牛蛙、中华大蟾蜍及东北林蛙输卵管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D]. 蔡凤坤.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4)
  • [7]牛蛙系列肉制品加工研究[J]. 郭晓强,颜军,邬晓勇,王卫,徐光域,苟小军.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8]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J]. 郑小乐,候晓梅,陈力巨. 肉类工业, 2003(04)
  • [9]牛蛙软罐头加工技术[J]. 金玉松. 北京水产, 2003(01)
  • [10]香酥牛蛙软罐头生产技术[J]. 王敏. 适用技术市场, 2001(06)

标签:;  ;  ;  ;  ;  

牛蛙软罐头加工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