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的批复(论文文献综述)
上官小红[1](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林俊杰[2](2014)在《华侨农场政策执行状况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华侨农场是为安置归侨而设立的国有农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归侨安置政策作用下的特殊产物。为给广大归侨在国内的生活提供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诸多政策法规以体现华侨农场的特殊政治地位,因此,其具有其自身独特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侨农场的政策确实保证了华侨农场的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众多优惠政策支持的华侨农场发展问题日益明显,甚至落后于周边社区。因此,有必要探究这些政策执行状况及今后调控措施。本文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利用大批农场档案和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及其执行效果,对侨务政策和侨务立法的完善提供参考,亦思考当代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的得失。通过叙述农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各个时期主要华侨农场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及执行效果,以及华侨农场与地方政府的复杂关系和各项政策在层层下达后的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给予华侨农场合理的行政归属和管理,才能使其经营发展走向正常化。在政策上,应整理现有的政策法规,加强侨务立法,完善侨务政策。只有华侨农场正常化,侨务政策法规得到优化,这样才能发挥华侨农场的优势,促进华侨农场的发展。
王光明[3](2020)在《“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厦门地区传统八景自南宋末年开始,历经元、明的发展,清朝时达到巅峰,民国开始衰落,影响继续发展至今。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标题受到宗教理想、自然山水美学以及人文胜迹因素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作为古人寄情山水、探幽揽胜的佳地,以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展现了对择址布局、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诸多方面的考量,营造了优美的风景观览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遗址尚存或有相关历史资料的45处传统八景,以及部分传统八景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演变、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营构等方面,梳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发展概况,分析其择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位置选择、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其景观理法和营造方式特点。花岗岩石蛋地貌的自然景观背景是厦门地区传统八景形成的基础,传统八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文化分为宋朝(起源)、元朝和明朝(发展)、清朝时期(巅峰)、民国时期(衰落)四个时期。整体布局受到宗教理想、山水美学、人文胜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位置选择与空间形态方面,山体、水体、山水组合以及人文胜迹因素是影响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山体、水体为主要因素。平面形态与透视特征共同促成了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面形态类型可分为集中式与散点式,集中式平面形态类型主要存在于寺院景观;散点式平面形态类型则主要存在于人文胜迹景观。透视特征的构图类型有两种:以山为背景和以天空为背景,主要为了突出主体特征。个体营构方面分别对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山水组合景观、人文胜迹景观进行个案总结,主要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山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景观理法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以复原不同时期传统八景的概况,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景观特点。并根据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景观现状,明晰其在修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八景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期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修复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景观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做出贡献。
王青[4](2020)在《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文中认为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工业建筑中相对独立的类型,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西方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意义。闽南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华侨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侨对闽南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推动了近现代工业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城市早期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系统等城市配套市政体系的完善。本文以1842年至1966年期间创办的闽南华侨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理清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工业建筑遗存个案现状等方面的情况,揭示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建设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特征。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侨乡近代建筑的研究体系,加深理解华侨在闽南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闽南地区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与更新提供信息基础和原始依据。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二、三章)介绍闽南华侨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路径,以及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快速增长、停滞和二次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了闽南华侨工业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地域分布和规模状况。论文的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以厦门淘化大同罐头厂、厦门自来水公司等几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厦门、泉州、漳州近代华侨工业建筑中食品工业类、公共事业类和其它工业类典型案例的建造背景,选址的考量以及立面建筑风格、建筑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情况进行叙述,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通过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规模与总平面布局特点、建筑单体的立面风格、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引入等方面内容的揭示和分析,总结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戴美玲[5](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崔庆仙[6](201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文中提出地方制度,是中国国家决策执行系统的“空间一权力”安排,也是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政府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地方制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曾应对过诸多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在相应的地方制度建设层面,有哪些普遍意义值得中国借鉴?第三,中国正面临着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路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的地方制度改革,在追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地方制度建设应走向何方?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注重问题关怀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漳州、三亚等城市-区域为案例,对地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与证实;第二,遵循逻辑演绎的研究理路,在对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研究中,既努力厘清地方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充分发掘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各项制度之间横向的互动机理,从而更准确把握地方制度变革的内在历史逻辑:第三,以人文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为主,采用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本论文主要有三大研究板块:一是,对西方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借鉴;二是,对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地方制度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提炼;三是,对当代中国地方制度改革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两千多年的地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并不断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演进。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地方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中央集权和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建设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逐级下放权力的地方制度改革之路。第三,中国地方制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权益地方配置的不均衡和权力下放中行政管理层级与幅度的悖论,这是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社会矛盾激化、地方政府信任危机、腐败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的地方制度背景。较多的行政区划层级、复杂的条块关系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制度集权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第四,世界主要现代化大国地方制度变革表现出诸多共性,地方民主自治的精神和能力构成中国与若干现代化大国最为根本的差异。第五,立足于当前政治结构,现有体制内的地方制度改革应当主要是一个方案设计的技术问题和地方政府的作为问题;逐步推进地方民主自治,以此重塑地方制度,使地方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和实现社会繁荣的强大动力,应当是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杨丽萍[7](2009)在《基于中文分词的图文自动匹配方法研究 ——以土地政策文本为例》文中认为文本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其中往往包含了很多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如何将这些包含位置信息的自然语言与被称为地理学语言的地图进行自动匹配,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提取文本中具有空间指示意义地名,并将地名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空间要素进行自动匹配是实现文本数据空间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收集到的厦门市土地政策文本文件为语料库,以厦门市“社区/村”级粒度的行政区划图和厦门市道路图为空间数据。首先创建厦门市地名词典;然后采用中文分词技术从土地政策文本中提取地名、时间等中文命名实体。本研究把地名分为三类:(1)行政区划地名,(2)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3)人文地理实体地名。第一类地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同时期地名和其行政管辖范围不同,预示空间占有亦不同,所以本研究设计和建立了厦门市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1995年以来厦门市各次行政区划调整地名历史沿革信息。利用地名分类编码和本研究创建的厦门市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以Visual Basic.NET为开发工具,选用GeoDatabase关系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政策文本数据和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以ArcGIS Engine 9.2作为GIS开发平台,基于组件式集成二次开发实现了地名与相对应空间数据的图文自动匹配。本文用不同来源的60篇政策文本文件作为语料,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图文自动匹配方法取得了较好结果,平均匹配成功率达到80.3%。
于明晓[8](2019)在《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趋势明显。工业的快速建设下,众多村庄面临着被动城镇化的发展状态,空间上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并未直接带动人的就地城镇化发展,反而引发诸多原村民转型困难、生活压力大、社会矛盾增加等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为调整空间发展结构,实施了工业外迁的举措。对于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岛外空间来说,工业的迁入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引发空间和人员的诸多转变;另一方面和原有模式产生了新的矛盾,使得岛外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存在很多无法应对的矛盾,转型过程缓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传统工业园区内的转型困境,探寻转型路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发展等均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产城融合理念,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对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转型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探寻园区中各转型发展要素间的互动发展问题,深入剖析影响园区转型的内在机制,认为同安工业集中区中产业、空间以及人三方面要素的发展脱节造成园区转型困难,实现其转型升级需要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同时同安工业集中区的转型路径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建立产业和空间匹配的流转机制,从而实现产业社区建设。论文的研究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1)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城融合的理念,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得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2)主体研究。通过对厦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分析,找出其发展特点和现状发展问题,并以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例,从现状建设的不同层面梳理其发展问题,明确多样性的矛盾可以从产、城、人的三者相互关系中得到系统的分析;再通过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深化产业、空间和人三者之间的发展问题,并结合理论进入深层分析以发现突破口。(3)研究结论和启示。根据实际案例和理论的结合分析,探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未来发展策略,并对同类别的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经验借鉴。
张东生[9](2020)在《旅游精准扶贫践行体系研究 ——以厦门军营村为例》文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在精准扶贫理念和旅游扶贫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从而达到脱贫致富效果的扶贫模式。为此,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国家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参与式扶贫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把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福建省厦门市莲花镇军营村作为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实地调研方式,来考察军营村以往在扶贫辨别、扶贫援助、扶贫管理等方面的旅游扶贫全过程,对其扶贫践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首先,虽然军营村在2018年底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返贫倾向,例如村民收入不均衡且贫富差距较大、致贫原因多样且教育文化程度较低、脱贫技能低下且接受新事物及新技能的意愿和能力有限等方面。其次,从旅游扶贫辨别过程来看,军营村自身开展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较高,但是仅以厦门市贫困线作为扶贫对象的辨别标准过于僵化,不利于贫困对象的精准化筛选。再次,从旅游扶贫援助过程来看,军营村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农村精英、贫困人口的积极参与,着力打造以本地茶叶种植等为主的种植业来发展特色资源项目以及以自然生态观光的城郊休闲型旅游项目,扶贫成效显着,村民收入有明显的增加。但是也发现存在援助政策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贫困人口的扶贫参与意愿不强、结对援助政策不重实效和扶贫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均衡隐患的现象。最后,从旅游扶贫管理过程来看,军营村对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主体、扶贫效果均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跟踪管理,使得旅游扶贫在稳中有序地开展。但是仍存在扶贫信息公开较少、扶贫人才较为欠缺、扶贫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为此,本研究尝试针对军营村在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为了防范后续返贫隐患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军营村永久性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战略性参考意见。
林起哲[10](2019)在《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后期,多个东南亚国家发生排华骚乱,国家为集中安置回国的归难侨,在广东、福建等省市设立了八十多个华侨农场。几十年来,国家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扶持和照顾政策,归难侨得以安定生活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但华侨农场也因此形成了封闭、落后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和省级侨务部门下放市、县政府属地管理后,华侨农场管理体制逐步融入地方,但仍然存在诸多管理困境,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脱节。国内外学者对归难侨文化适应、社会融入情况以及华侨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对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对华侨农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变迁逻辑及其与国家治理转型的关系研究较少,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通过以国家治理转型为分析框架,研究管理体制历史变迁逻辑,剖析当前管理困境,明晰改革方向,对推动华侨农场走向治理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国家治理转型的宏观框架下,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个案,总结华侨农场管理体制变迁逻辑,剖析管理困境,提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史文书档案的深入挖掘和现场调查分析,发现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的变迁逻辑是遵循国家治理转型方向,表现为向善治的管理理念转变、向服务型农场转变、从垂直管理转向属地管理、从国营模式转向区场合一模式、从一元化管理转向多元共治、从“管理区”建制转向社区制,但改革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当前.竹坝华侨农场存在强化“政企合一”倾向、法律制度缺位、场员身份转型“尴尬”、多元群体间利益不平衡、土地流转困难、社会管理“内卷化”等管理困境。结合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文章提出转变管理角色和职能定位,建立产权清晰的农场政企关系,推行属地化和常态化治理体制,健全“三治融合”的现代农场治理体系等改革对策,为华侨农场构建符合治理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指导,以期促进华侨农场实现治理现代化,让场员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二、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的批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的批复(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华侨农场政策执行状况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研究成果 |
1.3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中国侨务政策回顾 |
2.1 领导层的侨务思想 |
2.2 归侨安置政策 |
2.3 侨务机构 |
2.4 余论 |
第3章 华侨农场 |
3.1 华侨农场概况 |
3.2 竹坝华侨农场 |
第4章 竹坝华侨农场政策执行状况 |
4.1 糖厂续办风波 |
4.2 “侨居造福工程”的执行 |
第5章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对“八景”文化的研究 |
1.4.2 对景观理法的研究 |
1.4.3 闽南地区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厦门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
2.1 厦门自然景观背景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气象 |
2.1.3 水文地理 |
2.1.4 天然植被 |
2.2 厦门的地域文化 |
2.2.1 文化渊源 |
2.2.2 文化特质 |
2.3 小结 |
第3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的演变 |
3.1 宋、元、明时期 |
3.1.1 宋朝 |
3.1.2 元、明时期 |
3.2 清朝时期 |
3.2.1 轮山八景 |
3.2.2 东皋笠庵十景 |
3.2.3 金嶝六景 |
3.2.4 《鹭江志》八景 |
3.2.5 浯州八景 |
3.3 民国时期 |
3.3.1 集美八景 |
3.3.2 丙洲八景 |
3.3.3 厦门小八景与景外景 |
3.4 小结 |
第4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布局理法分析 |
4.1 影响因素 |
4.1.1 宗教理想 |
4.1.2 山水美学 |
4.1.3 人文胜迹 |
4.2 位置选择 |
4.2.1 山体 |
4.2.2 水体 |
4.2.3 山水组合 |
4.2.4 人文胜迹 |
4.3 空间形态 |
4.3.1 平面形态 |
4.3.2 透视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个体营构 |
5.1 山体景观--天界晓钟 |
5.1.1 造园沿革 |
5.1.2 空间布局分析 |
5.1.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
5.1.4 理水与花木配置 |
5.1.5 结语 |
5.2 水体景观--高读琴洞 |
5.2.1 历史沿革及其内容特征 |
5.2.2 布局分析 |
5.2.3 理水 |
5.2.4 山石处理方法与花木配置 |
5.2.5 结语 |
5.3 山水组合景观--万石锁云 |
5.3.1 历史沿革 |
5.3.2 布局分析 |
5.3.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
5.3.4 理水与植物配置 |
5.3.5 结语 |
5.4 人文胜迹--瞻亭石倒 |
5.4.1 历史沿革 |
5.4.2 构景分析 |
5.4.3 审美与文化 |
5.4.4 结语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余论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现状及问题 |
6.2.1 现状 |
6.2.2 存在问题 |
6.3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价值与保护 |
6.3.1 历史文化方面 |
6.3.2 景观艺术方面 |
6.3.3 社会服务方面 |
6.4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古籍方志中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记载 |
附录 B 厦门岛传统八景历史照片 |
附录 C 测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闽南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闽南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3 关于闽南近代华侨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
1.3 研究范畴与框架 |
1.3.1 研究范围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
2.1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
2.1.1 从海外谋生到创办工厂 |
2.1.2 厦门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
2.1.3 泉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
2.1.4 漳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
2.1.5 闽南华侨工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因分析 |
2.2 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1842-1907) |
2.2.1 厦门地区 |
2.2.2 泉州地区 |
2.2.3 漳州地区 |
2.3 闽南华侨工业的快速增长(1908-1936) |
2.3.1 厦门地区 |
2.3.2 泉州地区 |
2.3.3 漳州地区 |
2.4 闽南华侨工业的停滞阶段(1937-1944) |
2.5 闽南华侨工业的二次发展(1945-1966) |
2.5.1 厦门地区 |
2.5.2 泉州地区 |
2.5.3 漳州地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南华侨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 |
3.1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及分布 |
3.1.1 闽南近代工业概况 |
3.1.2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 |
3.1.3 闽南工业分布 |
3.2 闽南华侨工业的门类 |
3.2.1 闽南华侨食品工业 |
3.2.2 闽南华侨公用事业 |
3.2.3 闽南其它华侨工业 |
3.3 闽南华侨工业分布特征与成因 |
3.3.1 早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
3.3.2 兴盛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
3.3.3 停滞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
3.3.4 二次发展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典型实例分析 |
4.1 厦门华侨工业建筑 |
4.1.1 食品工业类 |
4.1.2 公共事业类 |
4.1.3 其它工业类 |
4.2 泉州华侨工业建筑 |
4.2.1 食品工业类 |
4.2.2 公共事业类 |
4.2.3 其它工业类 |
4.3 漳州华侨工业建筑 |
4.3.1 食品工业类 |
4.3.2 公共事业类 |
4.3.3 其它工业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
5.1 建筑规模、选址分布与总平面布局特点 |
5.1.1 以中小型为主导的建筑规模 |
5.1.2 受城市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的选址分布 |
5.1.3 行列式排布的总平面布局 |
5.2 建筑单体立面风格 |
5.2.1 闽南传统地域建筑风格 |
5.2.2 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 |
5.2.3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
5.3 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 |
5.3.1 地域性的细部构造处理 |
5.3.2 闽南传统材料的广泛使用 |
5.4 建筑结构类型 |
5.4.1 砖木混合结构 |
5.4.2 钢筋混凝土结构 |
5.4.3 钢结构 |
5.5 建造技术与建筑设备的引入 |
5.5.1 建造技术的引入——上李水库拱坝 |
5.5.2 建筑设备的引入——电力和水利 |
5.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1.1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
6.1.2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门类及区位分布规律的总结 |
6.1.3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闽南第二次工业普查工厂统计表(1842-1966) |
附录 B 闽南华侨工业企业统计表(1842-1966) |
附录 C 闽南工业遗产名录总汇 |
附录 D 工业遗产调研案例整理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地方制度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方制度研究 |
1.2.2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2.3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现代化 |
1.3.2 行政区划 |
1.3.3 地方政府 |
1.3.4 行政建制 |
1.3.5 地方制度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样本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样本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 |
2.2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
2.3 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 |
2.4 行政区经济理论 |
第3章 世界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变革 |
3.1 英国地方制度 |
3.1.1 英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1.2 英国地方制度变革 |
3.1.3 二战后英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1.4 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经验 |
3.2 法国地方制度 |
3.2.1 法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2.2 法国地方制度变革 |
3.2.3 二战后法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2.4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国经验 |
3.3 德国地方制度 |
3.3.1 德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3.2 德国地方制度变革 |
3.3.3 二战后德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3.4 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经验 |
3.4 美国地方制度 |
3.4.1 美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4.2 19世纪早期美国新英格兰的地方政府 |
3.4.3 美国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地方政府制度变革 |
3.4.4 美国大都市区的碎片化政府 |
3.4.5 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经验 |
3.5 日本地方制度 |
3.5.1 日本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5.2 日本地方制度变革 |
3.5.3 二战后日本的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5.4 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经验 |
3.6 俄罗斯地方制度 |
3.6.1 俄罗斯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6.2 俄罗斯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6.3 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经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地方制度沿革 |
4.1 地方制度的形成 |
4.1.1 夏、商时期 |
4.1.2 走向一统的周代分封制 |
4.1.3 东周行政区划的萌芽 |
4.2 县制沿革 |
4.2.1 县的机构与职能 |
4.2.2 县的幅员变化 |
4.2.3 县的数量变化 |
4.2.4 县的分等而治 |
4.3 县级以上地方制度沿革 |
4.3.1 秦、汉时期 |
4.3.2 隋、唐、宋时期 |
4.3.3 元代以来 |
4.4 县级以下地方制度沿革 |
4.4.1 秦、汉、晋、唐时期 |
4.4.2 宋至清末 |
4.4.3 民国时期 |
4.5 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5.1 古代地域型行政建制中的城市管理(秦-唐) |
4.5.2 古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宋-清) |
4.5.3 现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发展(民国时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地方制度改革 |
5.1 当前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5.2 政区层级演变 |
5.2.1 五级制时期(1949-1954年) |
5.2.2 三级制时期(1954-1958年) |
5.2.3 四级制时期(1958年至今) |
5.3 政府间职权调整 |
5.3.1 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集权与下放的反复 |
5.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管县 |
5.3.3 新世纪以来的扩权强县 |
5.3.4 强化乡镇管理权限的努力 |
5.4 市(镇)制改革 |
5.4.1 市建制类型 |
5.4.2 设市模式、标准与数量变化 |
5.4.3 市域内地方制度安排 |
5.4.4 镇制改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大城市-区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上海为例 |
6.1 直辖市地位的确立(1927-1949年) |
6.1.1 直辖市制初创时期(1928-1937年) |
6.1.2 汪伪时期(1937-1945年) |
6.1.3 解放前夕(1945-1949年) |
6.2 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49-1956年) |
6.2.1 增置大区建制 |
6.2.2 上海军管政府 |
6.2.3 基层政权的改造 |
6.3 计划经济时期(1956-80年代初) |
6.3.1 中央高度集权下的地方政府 |
6.3.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
6.3.3 城乡二元政区结构中的飞地型建制 |
6.3.4 中心城区对郊县的“蚕食” |
6.4 改革开放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
6.4.1 郊区(县)乡镇体制的恢复 |
6.4.2 权力下放中的地方制度建设 |
6.4.3 中心城区蚕食式扩张的延续 |
6.4.4 城乡政区整合与整建制转型 |
6.5 本章小结——兼论上海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7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市管县体制改革与创新——以漳州为例 |
7.1 行政区划沿革 |
7.1.1 皇权时期 |
7.1.2 “区-县(市)”体制时期 |
7.1.3 市管县体制时期 |
7.2 地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非对称的行政区架构 |
7.2.2 典型“小马拉大车” |
7.2.3 治理格局的碎片化 |
7.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7.3.1 建设海西经济区——国家战略 |
7.3.2 中心城市发展——经济因素 |
7.3.3 市县关系重构——体制因素 |
7.3.4 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因素 |
7.3.5 九龙江流域保护——生态因素 |
7.4 本章小结——兼论漳州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8章 县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三业为例 |
8.1 行政区划沿革 |
8.1.1 县制时期 |
8.1.2 县级市时期 |
8.1.3 地级市以来 |
8.2 地方制度存在的问题 |
8.2.1 地方行政系统完整性缺失 |
8.2.2 部分基层政权辖区偏小 |
8.2.3 中心城区成长存在体制摩擦 |
8.2.4 基层政权权益配置碎片化 |
8.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8.3.1 “世界旅游岛,三亚排头兵”——国家战略 |
8.3.2 维护南海权益的前缘基地——国防因素 |
8.3.3 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提升——经济因素 |
8.3.4 “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体制因素 |
8.3.5 北部山区三亚生态屏障的保护——生态因素 |
8.3.6 地名的文化认同和无形资产价值——文化因素 |
8.4 本章小结——兼论未来三亚市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9章 结论与余论 |
9.1 结论 |
9.1.1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特点 |
9.1.2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问题 |
9.1.3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改革取向 |
9.2 余论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中文分词的图文自动匹配方法研究 ——以土地政策文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本文结构 |
第一章 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 |
1 分词及中文分词概述 |
1.1 中文分词常用算法 |
1.2 目前常用分词组件 |
2 词性标注 |
3 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实现 |
3.1 ICTCLAS组件分词算法 |
3.2 ICTCLAS组件词性标注集 |
3.3 改善ICTCLAS分词结果措施 |
3.3.1 分词前文本预处理 |
3.3.2 创建地名词典 |
3.3.3 地名词典合成中文分词用户词典 |
3.4 中文分词和词性标注实现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设计 |
1 数据库设计 |
2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设计 |
2.1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组成 |
2.2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2.3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各表用途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设计 |
1 时态数据库 |
1.1 时态基本元素模型 |
1.1.1 时间基本元素单位 |
1.1.2 时间粒度 |
1.2 时态数据库基本时间类型 |
1.3 时态数据库类型 |
2 厦门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3 行政区划调整历史延续性 |
4 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设计 |
5 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 |
5.1 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编码链表 |
5.2 行政区划地名历史沿革时态数据库作用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提取和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 |
1 信息提取 |
2 中文命名实体识别和提取 |
2.1 地名提取 |
2.1.1 地名词典存储结构和加载算法 |
2.1.2 地名模式 |
2.1.3 地名前导后继标识信息获取 |
2.1.4 地名提取算法 |
2.1.5 算法分析 |
2.1.6 地名提取精度评价 |
2.1.7 结果分析 |
2.2 时间提取 |
2.2.1 时间类型 |
2.2.2 日期提取 |
2.3 政策文本基本信息提取 |
2.3.1 政策文件编号获取 |
2.3.2 政策文本名称提取 |
3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及其自动分析整理 |
3.1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 |
3.2 土地政策文本数据库临时地名表自动分析整理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政策文本与空间数据图文自动匹配 |
1 空间数据库结构 |
2 空间数据预处理 |
2.1 数据粒度不均一问题处理 |
2.2 空间数据信息核对 |
2.3 空间数据分类编码 |
3 图文自动匹配实现 |
3.1 关联类型 |
3.2 图文自动匹配关联类型和实现方式 |
3.2.1 图文自动匹配关联类型 |
3.2.2 图文自动匹配关联方式 |
3.2.3 图文自动匹配实现方式 |
3.3 图文自动匹配算法 |
4 关联匹配精度评价 |
5 结果分析 |
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中文分词的图文自动匹配系统实现 |
1 系统平台介绍 |
1.1 .NET Framework和 VB.NET概述 |
1.2 ArcGIS Engine |
1.3 GeoDatabase |
1.4 ADO.NET |
2 系统功能 |
3 系统界面 |
3.1 系统主功能菜单 |
3.2 图文自动匹配展示 |
4 系统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1.1 本文主要工作 |
1.2 本文主要结论 |
1.3 创新点 |
2 研究展望 |
附录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汉语词性标记集(Version 3.0)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8)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引发产、城空间的分离 |
1.1.2 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
1.1.3 传统工业园区普遍面临转型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工业区、工业园、工业社区与产业社区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 相关理论指导 |
2.2.1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典理论 |
2.2.2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相关应用 |
2.2.3 资本三次循环与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 |
2.3 研究视角总结 |
2.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理念的转变 |
2.3.2 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下的空间演变和社会关系演变 |
2.3.3 以规划时序和资本循环的视角关注园区各要素的配置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工业区发展历程和背景分析 |
3.1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历程 |
3.1.1 厦门市工业经济发展历程梳理 |
3.1.2 厦门市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1.3 厦门市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同安工业区发展概况 |
3.2.1 同安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3.2.2 同安工业区开发建设概况 |
3.2.3 同安工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现状分析 |
4.1 选择同安工业集中区的综合考量 |
4.2 工业集中区建设历程概况 |
4.3 工业集中区建设现状分析 |
4.3.1 工业发展分析 |
4.3.2 土地利用分析 |
4.3.3 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
4.3.4 居住配套分析 |
4.3.5 道路交通分析 |
4.3.6 社会环境分析 |
4.3.7 整体评价 |
4.4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各发展要素关系梳理 |
4.4.1 生产力生产关系指导下的园区发展历程梳理 |
4.4.2 园区转型发展要素的关系梳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要素关系解读和案例分析 |
5.1 “产业”和“空间”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1.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空间发展分析 |
5.1.2 工业厂房建设——企业案例 |
5.1.3 配套服务业规划——金包银案例 |
5.1.4 综合评价 |
5.2 “产业”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2.1 时间维度下的产业和人员发展分析 |
5.2.2 工业社区大学的整体规划 |
5.2.3 工业社区大学的实际发展 |
5.2.4 综合评价 |
5.3 “空间”和“人”的转型发展问题分析 |
5.3.1 时间维度下的空间建设和人员演变分析 |
5.3.2 居住社区对比分析 |
5.3.3 梧侣社区具体分析 |
5.3.4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构建 |
6.1 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思路构建 |
6.1.1 理论指导下的园区转型问题总结分析 |
6.1.2 相关案例借鉴 |
6.1.3 整体转型思路构建 |
6.2 “产业”和“空间”转型的同步发展策略 |
6.2.1 集约化利用生产空间,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
6.2.2 分阶段完善配套设施,政府和市场配合发展 |
6.3 “产业”和“人”转型的互促发展策略 |
6.3.1 明确目标,促进两者逐步转型 |
6.3.2 改革机制,搭建多元互动平台 |
6.4 “空间”和“人”转型的融合发展策略 |
6.4.1 加强配套投入,实现集聚化建设 |
6.4.2 引导空间流转,促进城市化建设 |
6.4.3 强化社区教育,实现市民化转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同安工业集中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 |
附录 B 园区厂房相关访谈资料 |
(1)同安工业集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访谈 |
附录 C“金包银”实施案例访谈资料 |
(1)关于乌涂社区建设以及金包银发展情况访谈 |
(2)关于乌涂社区“金包银”实施情况的访谈 |
(3)关于后宅社区建设和“金包银”实施情况访谈 |
附录 D 工业社区大学相关资料 |
附录 E 居住社区居民访谈资料 |
(1)关于梧侣社区建设方面的访谈记录 |
(2)关于梧侣社区菜市场的建设的访谈记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旅游精准扶贫践行体系研究 ——以厦门军营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贡献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旅游扶贫 |
2.1.3 旅游精准扶贫 |
2.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2.2.1 国外旅游扶贫述评 |
2.2.2 国内旅游扶贫述评 |
2.2.3 总体评价 |
2.3 理论基础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参与式扶贫理论 |
2.3.3 旅游系统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旅游精准扶贫践行体系理论构建 |
3.1 旅游精准扶贫辨别 |
3.1.1 开发条件辨别 |
3.1.2 扶贫对象辨别 |
3.2 旅游精准扶贫援助 |
3.2.1 扶贫援助主体 |
3.2.2 扶贫援助模式 |
3.3 旅游精准扶贫管理 |
3.3.1 扶贫管理主体 |
3.3.2 扶贫管理内容 |
第4章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践行现状 |
4.1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现状 |
4.1.1 村内基本情况 |
4.1.2 实地调查情况 |
4.1.3 扶贫实施情况 |
4.1.4 扶贫效果情况 |
4.2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辨别 |
4.2.1 开发条件 |
4.2.2 扶贫对象 |
4.2.3 存在的不足 |
4.3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援助 |
4.3.1 援助主体 |
4.3.2 援助模式 |
4.3.3 存在的不足 |
4.4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管理 |
4.4.1 管理内容 |
4.4.2 存在的不足 |
第5章 军营村旅游精准扶贫改善策略 |
5.1 辨别体系改善 |
5.2 援助体系改善 |
5.2.1 加大旅游扶贫政策宣传 |
5.2.2 增强旅游扶贫教育力度 |
5.2.3 培育旅游扶贫新型项目 |
5.3 管理体系改善 |
5.3.1 旅游扶贫信息公开透明 |
5.3.2 旅游扶贫人才广泛引进 |
5.3.3 旅游扶贫资金多元整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建议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附录3 军营村扶贫项目一览表 |
附录4 军营村扶贫前后村容村貌效果 |
(10)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核心概念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理论基础 |
(五)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二、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 |
(一) 区场合一模式 |
(二) 镇场合一模式 |
(三) 镇场分治模式 |
三、竹坝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华侨农场全能管理体制 |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华侨农场管理体制转型 |
(三) 市场经济框架下的华侨农场属地管理 |
(四) 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华侨农场管理体制创新 |
四、竹坝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的变迁逻辑 |
(一) 管理理念转向善治 |
(二) 向服务型农场转变 |
(三) 从垂直管理转向属地管理 |
(四) 从国营模式转向区场合一模式 |
(五) 从一元化管理转向多元共治 |
(六) 从“管理区”建制转向社区制 |
五、竹坝华侨农场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一) 存在强化“政企合一”的倾向 |
(二) 农场管理的法律制度缺位 |
(三) 农场场员身份转型“尴尬” |
(四) 多元群体间利益不平衡 |
(五) 农场土地流转困难 |
(六) 农场社会管理“内卷化” |
六、竹坝华侨农场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转变农场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
(二) 建立产权清晰的农场政企关系 |
(三) 在融入地方中推行属地化和常态化治理体制 |
(四) 健全“三治融合”的现代农场治理体系 |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不足之处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省撤销同安县设立厦门市同安区的批复(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2]华侨农场政策执行状况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D]. 林俊杰. 华侨大学, 2014(04)
-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D]. 王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
- [4]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D]. 王青. 华侨大学, 2020
- [5]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D]. 崔庆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基于中文分词的图文自动匹配方法研究 ——以土地政策文本为例[D]. 杨丽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8]同安工业集中区转型发展策略研究[D]. 于明晓. 华侨大学, 2019(01)
- [9]旅游精准扶贫践行体系研究 ——以厦门军营村为例[D]. 张东生. 华侨大学, 2020(01)
- [10]我国华侨农场管理体制研究 ——以竹坝华侨农场为例[D]. 林起哲.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