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历山原始森林植被地理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燕[1](2020)在《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植物群落特征及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地处山西省北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煤炭露天开采产生的大量废弃岩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安太堡露天煤矿十分重视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复垦区生态修复成效显着,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人工森林群落与草本植物群落。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人工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如何?植物群落是否相对稳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这些仍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采用TWINSPAN、DCA、RDA、PCA等分析方法,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植物物种进行了全面清查与研究,分析了主要人工林群落的类型与生长状况,对不同类型、不同林龄及矿区外人工林进行了健康评价,以期为矿区的生态修复研究与科学管理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以下简称复垦区)植物物种组成较为丰富,共有25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42科149属。禾本科、菊科与蝶形花科为优势科,属的组成优势现象不明显。植物生活型组成相对简单,以草本为主,其次为乔木、灌木,草质藤本植物最少。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为世界分布,属的分布区类型温带成分最多,充分说明本区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特征。2.依据TWINSPAN分类结果,复垦区植物群落可划分为7个森林群落和12个草本植物群落。与自然群落相比,复垦区植物群落类型较少;与最初种植模式相比,森林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显着。DCA排序结果表明,森林群落与草本植物群落均为沿土壤水分与海拔梯度分布,土壤水分与海拔是影响复垦区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与2010年相比,2015年复垦区人工林林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刺槐+榆+臭椿林乔木总密度最大,青杄+白杄+油松林最小。除榆+乌柳林乔木总密度略有增加外,其余各人工林乔木总密度均有所下降。刺槐作为建群种,死亡数量最多,乌柳死亡数量最少。刺槐+油松林与榆+乌柳林以中树为主,刺槐+榆+臭椿林、青杄+白杄+油松林以幼树为主,刺槐纯林以中树与幼树为主。人工林下幼苗地径(DGH)多呈倒“J”型或单峰曲线分布,树高(TH)呈单峰曲线分布。乔木平均胸径(DBH)与树高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年际变化趋势相同。刺槐+油松林乔木胸径、树高均最大,青杄+白杄+油松林均最小。人工林乔木胸径年均增长0.38 cm,其中刺槐+油松林增长最大,青杄+白杄+油松林增长最小。人工林乔木树高年均增长0.19 m,其中刺槐纯林增长最大,刺槐+油松林增长最小。总体来看,复垦区人工林正由发育盛期逐渐进入发育末期,并开始进入自然演替阶段。4.2010年至2015年复垦区人工林草本植物优势种共计23种,其中禾本科植物最多(10种),其次为菊科(6种)和蝶形花科(5种),唇形科与藜科各1种。刺槐+油松林下草本层优势种大籽蒿、黄花蒿的优势度逐渐降低,而长芒草、披碱草与西北针茅的优势度逐渐增加,小花鬼针草、狭叶米口袋、益母草与藜逐渐成为优势种。刺槐+榆+臭椿林草本层纤毛鹅观草、黄花蒿优势度逐渐下降,而草地风毛菊优势度增加,镰芒针茅逐渐成为优势种。刺槐纯林草本层长芒草、纤毛鹅观草、阿尔泰狗娃花与益母草优势度逐渐降低,而披碱草优势度升高,小花鬼针草、黄花蒿、大籽蒿、扁穗冰草逐渐成为优势种。青杄+白杄+油松林与榆+乌柳林草本层大针茅、纤毛鹅观草与黑沙蒿优势度降低,而披碱草、硬质早熟禾、糙隐子草优势度升高,紫苜蓿、达乌里胡枝子、白香草木犀和黄香草木犀逐渐成为优势种。5.人工林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样地间与年际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青杄+白杄+油松林草本植物丰富度(R0)与物种多样性(H′)均最高,刺槐+油松林均最低。但刺槐+油松林草本植物优势度(λ)最高,青杄+白杄+油松林、榆+乌柳林较低。人工林草本植物均匀度(E)变化规律与其优势度相反。2011年人工林草本植物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均最高,2014年均最低。年际优势度变化规律与年际物种多样性相反。2013年人工林草本植物均匀度最高,2010年最低。6.人工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乔木胸径、乔木树高、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速效磷、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秋季降水量、冬季均温及春季降水量显着相关(P<0.05)。从RDA分析结果来看,土壤容重、秋季降水量、田间持水量、冬季均温和土壤速效磷是影响人工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土壤容重与秋季降水量影响力最大。7.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复垦区内阔叶人工林较针叶人工林健康,林龄较高的人工林健康状况较好。刺槐+榆+臭椿林与刺槐纯林为优质林,刺槐+油松林为健康林,青杄+白杄+油松林、刺槐+柠条林、刺槐+沙棘林与刺槐+柠条+沙枣林为亚健康林,小叶杨纯林为不健康林。复垦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不仅是对林分健康状况的摸底,而且是对安太堡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模式的检验。从评价结果来看,刺槐+榆+臭椿林模式与刺槐纯林模式较好。
张淑伟[2](2020)在《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的种群动态及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孑遗种单科植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长久以来,由于其生理特性和人类活动十扰导致其野外天然分布数量稀少,已濒临灭绝状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对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并以黑竹沟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数字植物标本馆及相关文献中连香树分布数据为基础,结合与连香树生长有关的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地貌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GIS对四川省内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划分适生区等级,分析影响连香树生长分布的相关因子。主要结果如下:(1)黑竹沟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连香树种群径级结构为纺锥型,中问径级数量较多,幼龄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属于下降型种群并趋向衰退;该种群严重缺乏幼苗幼树,种群在Ⅷ径级死亡率最高,即该种群在接近Ⅷ径级时更接近种群平均生理寿命;连香树存活曲线为凸型曲线,即DeeveyI型曲线,属于衰退趋势;种群死亡率呈波浪式浮动状态,死亡率与亏损率均呈现出:升-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种群动态量化分析表明虽然种群动态呈现增长与衰退交替的现象,但总体属于衰退型种群;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在之后2、4、6、8年后,该种群中小径级个体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老龄个体增多,表现为衰退趋势,严重缺乏幼苗幼树是导致该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2)基于MaxENT模型自动生成AUC曲线显示:预测结果的AUC值为0.987,表明预测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影响连香树分布的环境变量有15种,其中气候因子有9种、上壤因子4种、地形因子2种。其中按贡献率值从高到低分别是6月最低温度tmin06(48.5%)、3月平均降水量prec03(23.1%)、土壤有效含水量(14.1%)、最冷季度平均雨量BI019(4.9%)、6月平均太阳辐射量srad06(3.2%)、土壤亚类(3.1%)、坡向(1.1%)、最冷月最低温BIO06(0.7%)最热月份最高温BIO05(0.5%)、土壤含黏土量(0.2%)、坡度(0.2%)、最干季度平均温度BIO9(0.1%)、昼夜温差月均值BIO02(0.1%)、土壤有机碳(0.1%)、最干月份雨量BIO14(0.1%)。(3)通过对15种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得出连香树适宜的生态环境:①气候环境变量:最干月份雨量适宜范围为2.5-28mm、最冷季度平均雨量为32mm、昼夜温差月均值分布适宜范围为8.7-12.2℃、最热月份最高温为23℃、最冷月最低温最适宜温度为-2℃、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适宜温度为0℃、3月平均降水量为48mm、6月平均太阳辐射量14800 KJ.m-2.d-1、6月最低温14℃时最适宜连香的生长分布;②连香树适宜分布的土壤类型为褐土、黄棕壤、棕钙土、土壤含黏土量22.5%、土壤有效含水量等级为1[100(mm/m)]、土壤有机碳含量3%时最适宜连香树的生长;③地貌变量:连香树坡向为西北坡、坡度在43-45°时最适宜连香树生长分布。(4)四川连香树的潜在适生区经纬度范围为28°N-34°N,102°E-105E。从地形地貌上来看,主要位于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区域、岷山、龙门山、九顶山、邛崃山、峨眉山和大凉山等山地靠近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该区域主要该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东北和东南部零星地区(九寨沟县、松潘县、汶川县、茂县、理县),绵阳的北部与中西部地区(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德阳和成都市的西北部(绵竹市、都江堰市),雅安市的大部分地区(宝兴县、天全县、汉源县、石棉县),眉山市(洪雅县)与乐山市的西部(峨眉山市、峨边县、马边县),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地区(甘洛县、越西县、美姑县、雷波县、盐源县);对于中、高适生区主要进行就地保护为主,低、非适生区主要以迁地保护为主,除了进行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外,还需加强人工繁殖经费投入和加强濒危植物宣传教育活动。
马晓勇,赵娜,李晓婷[3](2019)在《2000—2010年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森林植被的变化情况及在减缓森林面积丧失、保护森林植被等方面的效果,该研究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从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NDVI)两方面分析了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2010年森林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植被的面积增加了81. 99 hm2,其增长主要源于实验区灌丛演替的结果,以2005—2010年间增加最多,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森林植被面积基本保持不变;(2) 10年间,保护区NDVI呈上升趋势,其中2005—2010年间的上升速度最快,92. 99%的森林植被NDVI趋于稳定,6. 64%的森林植被NDVI有明显增加,尤以实验区增加最多,表明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3)在海拔垂直空间上,针叶林与阔叶林面积变化的差异性类似,且二者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在海拔高度低于1 300 m的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NDVI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海拔高度为1 300~2 000 m NDVI相对较为稳定,海拔高度高于2 000 m的地区NDVI主要受热量条件限制。研究表明,10年来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面积和生长状况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植被趋于改善,森林植被的保护效果较好。
王璠[4](2018)在《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该区域内的植被和生境进行全面详尽的调查,编写《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进行区系分析、数量生态学分析,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明确该区域植物资源的数量及特征,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与重建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1、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植物68科、206属、337种。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种子植物有63科201属330种。裸子植物有1科3属4种,被子植物有62科198属326种。湿地植物有42科、104属、138种,包括蕨类植物1科1属3种,种子植物41科103属135种;双子叶植物有31科86属115种,单子叶植物有10科17属20种。湿地公园内植物属、种多集中在大科内,大科优势明显。2、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种子植物区系科级可划分为4类1变型,属级可划分为13类。在科一级的区系成分中,属于世界分布的共有35科,占总科数的55.55%,比重最高;在属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温带地理分布共有141属,约占总属数的70.14%,优势显着。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湿地种子植物的区系科级可划分为3类1变型,属级可划分为10类。在科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世界分布的共有28科,占总科数的44.44%;属一级区系成分中,属于温带地理成分的共有65属,占总属数的 32.34%。3、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属于我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1种,收录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植物有4种。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种子植物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分可分为6类,其中,乔木有42种,灌木有29种,藤本植物有8种,中生草本植物有116种,湿生草本植物有127种,水生草本植物(只记录挺水植物)有8种。其中湿生草本植物数量比重较高,共计135种,占草本植物总数一半以上,占种子植物总种数的 40.91%。5、采用TWINSPAN分类法将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植被群落划分为9种群落类型,即香蒲+东方泽泻群落;荻群落;芦苇群落;华北落叶松-小红菊+披针叶苔草群落;油松-美蔷薇+土庄绣线菊-东方草莓+披针苔草群落;东方草莓+蕨麻群落;梅花草+东方草莓群落;早熟禾+东方草莓群落;沙棘-早熟禾+阿尔泰狗娃花群落。6、样方、物种的DCA排序图反映了决定湿地公园内植被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影响了植物的分布,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
张建宇[5](2018)在《大兴安岭森林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耦合关系分析》文中指出天然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对于其生态服务功能至关重要,而林分个体大小、群落特征及乔灌草垂直结构对其变化的贡献及最主要影响因子的揭示,将有助于基于林分结构调整提升植物多样性保护。基于此,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地区的5个自然保护区(呼中、南瓮河、绰纳河、双河、多布库尔)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个体大小特征(树高、胸径、枝下高、灌木高等7个指标)和乔灌草相关群落特征(密度和盖度等),分析了植物多样性特征。通过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每个样地分布3个乔木树种、3种灌木、8种草本,乔灌草的多样性指数分别0.38、0.27、0.7,均匀度在0.66-0.71之间。呼中、南瓮河、绰纳河、双河、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存在差异,发现呼中的乔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显着低于其余四个保护区,而呼中灌木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均匀度显着低于南瓮河、绰纳河、双河、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其中呼中保护区灌木层植物多样性在各样地间波动较大,多布库尔保护区的乔木植物多样性在各样地间波动较小,而草本丰富度波动最大。通过对群落结构特征调查发现大兴安岭地区样地平均树高13.7m,枝下高8.26m,胸径14.38cm,平均郁闭度0.69,平均密度1400棵/hm2。南瓮河和绰纳河的乔木层的个体大小特征(树高、枝下高、胸径)和盖度较大,显着高于呼中(P<0.01),5个保护区的乔木密度相差不大。大兴安岭地区平均灌木高0.66m,地径1.03cm,灌木冠幅52.6cm,平均盖度29.18%,平均密度17.86株/m2,平均草高33.61cm,平均盖度44.49%。呼中灌木资源丰富且储量大,平均密度显着高于其他保护区,多布库尔草本生长茂盛,高度和盖度都远高于呼中、南瓮河、绰纳河、双河保护区;多布库尔保护区的乔木和草本个体大小特征在各样地间变异范围较大,而灌木层的个体大小特征变异系数较小,呼中各样地的乔木层郁闭度和密度分布的离散程度在五个保护区中表现最大。从个体大小特征和群落结构特征角度发现5个保护区的多样性影响途径存在不一致,南瓮河、绰纳河、多布库尔表现个体大小特征对多样性变化贡献大,呼中和双河群落特征对多样性变化贡献大。区分不同垂直结构研究发现呼中、南瓮河和绰纳河的灌木层特征影响多样性较大,双河和多布库尔的多样性分别受草本层和乔木层特征影响。各保护区内不同林型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界限,群落的发展具有连续性,而各保护区之间表现呼中与其余四个保护区的物种是不连续变化的。群落结构特征和自然与管理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成立时间对植物多样性变化贡献最大。提升大兴安岭植物多样性,森林管理应该从灌木资源管理,加强草本植被的保护,增大树高和枝下高着手,并充分考虑不同层间、不同指标间的交互影响,达到提升植物多样性的目的。综上,五个保护区在未来经营管理中应有侧重点。我们的研究能够为保护区管理提供指导,然而也有不足之处,我们只是定性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层和因子,还不能够定量阐述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未来研究中应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划区域研究不同林分结构因子的改变对多样性的影响,从而完善“林分群落结构—多样性”维持机制。
王甜[6](2017)在《基于不同尺度的山西太岳山森林主导生态功能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为探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关键驱动因子以及各功能在不同尺度上的权衡/协同关系,本文选取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为研究区,从不同尺度分别对该地区的主要生态功能进行计量与评价。在生态系统尺度上选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华北落叶松林(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五种典型的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物元法,基于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对各生态功能进行研究,并用冗余分析(RDA)法筛选关键因子;景观尺度上利用InVEST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模型对研究区的主要生态功能物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s)解释主要驱动因子对其空间变异的贡献率。最后,通过辨别不同尺度上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构建假设情景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尺度上,华北落叶松林和油松林两种针叶林表现出随着年龄增加,各固碳层碳储量明显增多的趋势,且二者的总碳储量平均值(221.9 Mg·ha-1)大于针阔混交林(198.5 Mg.ha-1),其次为次生阔叶林(143.9 Mg·ha-1),灌木林最低(100.4 Mg·ha-1),说明森林的碳固定量随着植被恢复的时间推移逐渐积累,且人工林的种植和天然林的保护对森林碳储量有显着的增加效应。针阔混交林在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用方面表现较优,随着林分结构的多样化,由次生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转变,其主导功能越突出。表现在针阔混交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的拦截和涵蓄能力方面,其现存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比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和次生白桦林高出0.48,2.21和0.05倍,相应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0.14,0.42和0.36倍;模糊物元模型的水源涵养能力排序结果以针阔混交林为最优(pHi为0.71)。针阔混交林灌木和草本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91和3.06,比针叶纯林的平均值高出24.8%和23.3%,比灌木林高出51.6%和18.1%。说明各森林类型下碳固定和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之间存在一定权衡关系。(2)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水源涵养功能主要受到森林类型、枯落物蓄积量、土壤稳渗速率等因素影响,其中林分密度、坡向和林分年龄对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土壤饱和含水量的方差解释率为90.8%;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年龄、林下光照总辐射量对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具有显着影响,方差解释率为90.4%;而叶面积指数、林下光照总辐射和坡向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方差解释率为87.5%。(3)景观尺度上,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粒度效应,各景观类型在5~10 m附近出现第一尺度域。InVEST模拟结果表明,好地方林场的实际蒸散量、产水量、水源涵养量、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受到地形因子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海拔和坡度的影响。由于地形和植被因子引起的水热条件变化,整体区域的实际蒸散量在200.8到604.8 mm之间变化;水源涵养量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其中,华北落叶松林水源涵养总量最高,为3.2×107 m3,灌木林的水源涵养总量偏低,仅为3.5×106 m3;而针阔混交林的水源涵养深度最大(150.7 mm),平均土壤流失量较小(0.32 t·ha-1·a-1)。研究区的碳密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指数分别在华北落叶松成熟林和针阔混交林区域出现最大值(286.6 Mg·ha-1和0.96)。土壤有机碳在全局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呈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自相关距离约为1.2 km。(4)景观尺度的降水量、蒸散量、植被类型、饱和导水率和海拔等因子对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异质性产生关键作用;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到植被类型、海拔梯度和坡度制约;而海拔、坡度和与威胁源的距离则对该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产生显着影响。地形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分别解释水源涵养、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物质量空间变异的30.3%,39.2%和42.5%。(5)权衡分析结果显示,景观尺度上水源涵养、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功能间呈显着的协同关系,与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权衡关系存在差异,具有尺度依赖性。针对生态功能发挥较弱的区域对景观的植被覆盖进行优化,情景假设结果表明,大多数生态功能的平均物质量均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有明显差别,水源涵养量潜值比现值提高45.8%,而碳储量仅提高1.36%。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山地景观格局优化和林分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对指导山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实现区域生态功能的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春晶[7](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李燕芬[8](2016)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文中提出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分布于我国河南、青海、西南、华南、陕西、长江流域等地,在山西省分布于南部的陵川县、沁水县、垣曲县和阳城县,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较集中,为我国猕猴分布的最北线。近20多年来该保护区的猕猴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现有7群约480572只。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作者多次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猕猴生态学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栖息地植物组成、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生态位、食源植物区系组成及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山西历山猕猴栖息地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WINSPAN将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6个群丛,群丛XVI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群丛Ⅺ的物种多样性最低。研究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猕猴栖息地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垂直结构上各群丛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变化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灌木层丰富度指数波动不大,乔木层和草本层丰富度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各群丛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均匀度指数方面,灌木层波动较大,但乔木层和草本层波动不大。2、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种多为猕猴食源植物,重要值排在前10位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中,共有15种为猕猴食源植物,同时它们也是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的重要组成物种。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1.585),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1.496)、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1.465)次之;灌木层中,连翘(Forsythia suspensa)(1.586)、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1.346)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生态位宽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较大,生态位窄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较小。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且食源植物之间的重叠较大,如鹅耳枥-千金榆(0.672);生态位重叠程度在灌木层优势种之间并不明显。3、对历山猕猴栖息地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有336种种子植物,隶属66科,170属,其中食源植物共有263种,隶属52科,122属。猕猴食源植物蔷薇科(Rosaceae)所含植物种类最多,有15属42种,其次为豆科(Leguminosae),含11属22种。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所属的52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以温带分布性质的科占优势,占总科数的56.25%,其次以热带性质的科居多,占总科数的43.75%;食源植物所属的122个属可划分为11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以温带分布性质的属占优势,占总属数的79.63%,其次是热带性质的属较多,占总属数的20.37%,说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属于暖温带性质。4、历山猕猴春季可供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16个科中,共计49属,124种,其中豆科所含种类最多(9属/19种,下同),榆科(Ulmaceae)(5/12)次之;夏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13个科中,共计51属,125种,蔷薇科所含种类最多(13/32),豆科(9/19)、榆科(5/12)次之;秋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9个科中,共计44属,117种,其中蔷薇科所含种类最多(13/39),其次豆科(11/22)、榆科(5/12);冬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3个科中,分别是豆科(9/19)、榆科(5/12)和壳斗科(Fagaceae)(2/8)。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千金榆(叶)、鹅耳枥(叶)和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sibiricum)(叶)得分较高;在夏季,黄刺玫(Rosa xanthina)(果)、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果)和唐松草(叶)得分较高;在秋季,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果)、紫椴(Tilia amurensis)(叶)、败酱(Patrinia scabiosifolia)(全株)和湖北海棠(果)得分较高;在冬季,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果)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果)得分较高。5、对历山各季节猕猴食源种子植物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是植物丰富度、粗脂肪、水分;在夏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有水分、嫩度、丰富度;在秋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有嫩度、粗脂肪、水分、粗蛋白;在冬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是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嫩度和丰富度。综合来看,猕猴喜欢选择高水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为食。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和桂青[10](2014)在《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的区系研究(鳞翅目:螟蛾总科:草螟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进行了区系研究。文献综述部分简述了斑野螟亚科昆虫的经济意义、分类和区系研究概况;种类记述部分主要根据对研究标本的整理鉴定,结合文献记载,记述了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74属230种;区系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的区系组成及特点,并对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进行了区系相似性分析。1.种类记述经分类鉴定和文献统计,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共74属230种,其中有研究标本的共65属152种,包括了西南地区新记录属5个(弱背野螟属Ategumia Amsel、白翅野螟属Leucinodes Guenee、四点野螟属Lygropia Lederer、洁野螟属Rhimphalea Lederer、突角野螟属Ulopeza Zeller),西南地区新记录种33个;中国特有属1个(角翅野螟属Pyradena Munroe),中国特有种27个。对文献中描述简单、特征模糊的34种进行了重新描述;首次在国内记录了8个种的雌性个体,描述了其外生殖器特征,并提供了特征图。编制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提供了属、种的文献引证及地理分布信息;根据研究标本,对西南地区新记录种、缺乏雌性外生殖器记述的种、本论文中重新描述的种提供了雌、雄性外生殖器图。2.区系分析对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属级和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利用相似性系数公式计算了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在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及西南地区六省区的相似性系数。提供了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已知种类在国内各区的分布和地理分布表。结果表明:在属级阶元上: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各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的分布较复杂,共有20种分布型:以跨界分布为主,共73属,占总属数的98.65%;世界广布属共17属,占22.97%。东洋界特有属仅1属,占1.35%。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以东洋区系成分为主,与古北界和澳洲界联系较为紧密,与非洲界、新热带界联系次之,与新北界联系最少。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共有16种分布型,多为跨区分布,共72属,占总属数的97.30%;以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为主,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1.62%、16.22%、12.16%。西南地区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3区,该地区斑野螟与其他各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与华北区的联系最紧密,与青藏区、东北区的联系较紧密,与蒙新区的联系最少。在种级阶元上: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看,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共有16种分布型;以跨界分布为主,共173种,占总种数的75.22%;以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最多,共107种,占46.52%;全球广布种仅3种,占为1.30%。西南地区斑野螟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古北成分次之,与澳洲界、非洲界的联系较紧密,与新北界和新热带界联系最少。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看,共有32种分布型;多为跨区分布,共207种,占总种数的90.00%;以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华北区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18.70%、15.22%、13.48%;全国广布种仅4种,占1.74%。西南地区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跨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与其他各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与华北区的联系最紧密,与东北区、青藏区的联系较紧密,与蒙新区的联系最少。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昆虫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以上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斑野螟分布较为广泛,以东洋区成分为主;推测东洋区可能是斑野螟亚科昆虫的物种分化中心。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已知种的区系相似性分析:从中国动物地理区角度分析,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三区之间的二元相似性系数均为0.5以上,有显着相似性。三区间的三元相似性系数为0.729,也达显着水平。表明了西南地区斑野螟在三区间的分布是广泛且均匀的。从省区的角度分析,重庆与四川间相似性系数为0.635,达显着水平;其余各省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5的显着水平。
二、山西历山原始森林植被地理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历山原始森林植被地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植物群落特征及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群落 |
1.1.1 群落物种组成 |
1.1.2 群落物种多样性 |
1.1.3 群落结构 |
1.1.4 复垦区植物群落研究进展 |
1.2 森林健康评价 |
1.2.1 森林健康评价内涵 |
1.2.2 森林健康评价方法 |
1.2.3 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4 森林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水文 |
2.4 气候 |
2.5 土壤 |
2.6 植被 |
2.7 复垦概况 |
第三章 复垦区植被数量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调查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植物区系组成 |
3.3.2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
3.3.3 植物群落分类 |
3.3.4 植物群落排序 |
3.4 讨论 |
第四章 人工林群落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设置 |
4.2.2 样方调查 |
4.2.3 林分结构划分 |
4.2.4 物种多样性指数 |
4.2.5 环境因子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林分结构特征 |
4.3.2 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 |
4.3.3 环境因子特征 |
4.3.4 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 |
4.4.2 人工林草本植物动态变化 |
4.4.3 环境对人工林群落的影响 |
第五章 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的设置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拟定 |
5.2.3 指标的测定 |
5.2.4 指标的筛选 |
5.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6 评价模型 |
5.3 研究结果 |
5.3.1 完整性指标特征 |
5.3.2 可持续性指标特征 |
5.3.3 稳定性指标特征 |
5.3.4 评价指标筛选 |
5.3.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6 健康评价结果 |
5.4 讨论 |
5.4.1 人工林健康状况 |
5.4.2 人工林健康评价影响因素 |
5.4.3 人工林管理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复垦区植被研究 |
6.1.2 人工林植物群落研究 |
6.1.3 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的种群动态及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种群结构与动态 |
1.2.2 连香树植物概况及研究进展 |
1.2.3 植被潜在分布研究现状 |
1.2.4 MaxENT模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四川省黑竹沟保护区连香树种群动态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植被 |
2.2 野外调查 |
2.3 数据处理 |
2.3.1 濒危植物种群结构划分 |
2.3.2 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绘制生存曲线 |
2.3.3 种群生存分析方法 |
2.3.4 种群年龄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 |
2.3.5 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2.4 结果分析 |
2.4.1 连香树生境概况 |
2.4.2 连香树年龄结构分析 |
2.4.3 连香树种群静态生命表 |
2.4.4 存活曲线分析 |
2.4.5 连香树种群生存分析 |
2.4.6 连香树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分析 |
2.4.7 连香树种群时间序列预测 |
2.5 小结 |
第3章 连香树种群潜在适生区预测 |
3.1 预测环境变量体系建立 |
3.1.1 气候变量 |
3.1.2 土壤变量 |
3.1.3 地貌变量 |
3.2 数据获取 |
3.2.1 连香树地理分布数据 |
3.2.2 环境变量数据 |
3.3 数据处理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环境变量的筛选 |
3.4 模型预测过程 |
3.4.1 模型参数设定 |
3.4.2 模型性能评价 |
3.4.3 模型结果输出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MaxENT模型预测精度 |
3.5.2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
3.5.3 环境因子分析 |
3.5.4 连香树在四川省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
3.6 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 |
3.6.1 濒危原因分析 |
3.6.2 连香树保护建议 |
3.7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3)2000—2010年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森林面积的动态变化 |
3.1.1 时空分布格局 |
3.1.2 时空动态特征 |
3.1.3 森林植被面积的垂直变化 |
3.2 NDVI的动态变化 |
3.2.1 时空分布格局 |
3.2.2 时空动态特征 |
3.2.3 NDVI与高程的关系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 植物研究进展 |
1.1.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2 山西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1.3 吕梁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1.2 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1 中国植物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山西植物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3 吕梁山地区植被数量生态学研究进展 |
2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资源及现状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水文特征 |
2.6 植被概况 |
2.7 湿地资源 |
2.7.1 河流湿地 |
2.7.2 沼泽湿地 |
2.7.3 人工湿地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1.1 植物数量分析 |
3.1.2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1.3 植物群落进行分类与排序 |
3.2 研究方法 |
3.2.1 建立种子植物数据库 |
3.2.2 样地选择与样方设置 |
3.2.3 样地及样方调查 |
3.3 数据处理 |
3.3.1 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和区系分析 |
3.3.2 生活型分析 |
3.3.3 指数计算 |
3.3.4 软件运算 |
4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概况 |
4.1 蕨类植物组成 |
4.2 种子植物组成 |
4.3 湿地植物组成 |
5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科的地理区系分析 |
5.1 种子植物科的地理区系分析 |
5.1.1 按科含属的数量排序 |
5.1.2 按科含种的数量排序 |
5.1.3 种子植物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
5.2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区系分析 |
5.2.1 优势属的统计与分析 |
5.2.2 种子植物属的大小分析 |
5.2.3 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
5.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
5.4 种子植物生活型的统计与分析 |
6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
6.1 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 |
6.2 植物群落DCA排序 |
6.3 物种DCA排序 |
7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 |
7.1 旅游项目开发 |
7.2 农业活动 |
7.3 河道采砂 |
7.4 水源污染 |
7.5 生物威胁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种类组成 |
8.2.2 区系组成 |
8.2.3 植物群落分类 |
8.2.4 关于DCA排序结果的环境解释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名录 |
致谢 |
(5)大兴安岭森林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耦合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大兴安岭森林重要性概述 |
1.2 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 群落与个体大小特征是评价森林生态功能的基础 |
1.4 植物多样性特征受群落结构特征影响途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2.2.2 植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计算 |
2.2.3 个体大小特征和群落特征值的计算 |
2.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呼中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3.1 结果分析 |
3.1.1 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布 |
3.1.2 林分个体大小特征分布 |
3.1.3 林分群落特征分布 |
3.1.4 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3.1.5 群落结构特征与植物多样性的RDA排序 |
3.2 讨论 |
3.2.1 呼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
3.2.2 呼中自然保护区的群落结构特征 |
3.2.3 呼中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3.3 本章小结 |
4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布 |
4.1.2 林分个体大小特征分布 |
4.1.3 林分群落特征分布 |
4.1.4 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4.1.5 群落结构特征指与植物多样性的RDA排序 |
4.2 讨论 |
4.2.1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
4.2.2 南瓮河保护区的群落结构特征 |
4.2.3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4.3 本章小结 |
5 绰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布 |
5.1.2 林分个体大小特征分布 |
5.1.3 林分群落特征分布 |
5.1.4 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5.1.5 群落结构特征指与植物多样性的RDA排序 |
5.2 讨论 |
5.2.1 绰纳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
5.2.2 绰纳河保护区的群落结构特征 |
5.2.3 绰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5.3 本章小结 |
6 双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布 |
6.1.2 林分个体大小特征分布 |
6.1.3 林分群落特征分布 |
6.1.4 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6.1.5 群落结构特征指与植物多样性的RDA排序 |
6.2 讨论 |
6.2.1 双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
6.2.2 双河保护区的群落结构特征 |
6.2.3 双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6.3 本章小结 |
7 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植物多样性特征分布 |
7.1.2 林分个体大小特征分布 |
7.1.3 林分群落特征分布 |
7.1.4 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方差分解分析 |
7.1.5 群落结构特征指与植物多样性的RDA排序 |
7.2 讨论 |
7.2.1 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
7.2.2 多布库尔保护区的群落结构特征 |
7.2.3 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7.3 本章小结 |
8 五个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差异分析 |
8.1 实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植物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
8.2.2 群落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
8.2.3 多样性受植物群落结构影响途径差异研究 |
8.2.4 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异程度与植物多样性耦合关系 |
8.2.5 自然与管理因素差异分析 |
8.2.6 群落结构特征和自然与管理因素的方差分解分析与排序 |
8.3 讨论 |
8.3.1 大兴安岭地区植物多样性 |
8.3.2 大兴安岭地区群落结构特征 |
8.3.3 大兴安岭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途径 |
8.3.4 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林保护与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建议 |
8.3.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6 不足与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不同尺度的山西太岳山森林主导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计量与评价研究 |
1.2.2. 森林碳固定功能计量与评估研究 |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的评价研究 |
1.2.4. 生态系统功能的权衡与优化研究 |
1.2.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好地方林场概况 |
2.1.2. 气候与水文 |
2.1.3. 地形与土壤 |
2.1.4. 植被覆盖情况 |
2.1.5.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野外调查及实验分析 |
2.2.2. GIS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
3. 生态系统尺度上森林生态功能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生态系统尺度的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
3.2.2. 影响因子的筛选方法 |
3.2.3.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
3.3.2. 生态系统尺度上的碳固定能力评价 |
3.3.3. 生态系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景观尺度上森林生态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主导因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4.2.2. InVEST模型 |
4.2.3. 地计学分析 |
4.2.4. 土壤有机碳采样方法 |
4.2.5. 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好地方林场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 |
4.3.2. 景观尺度上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
4.3.3. 景观尺度上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
4.3.4. 景观尺度上碳固定功能评估 |
4.3.5. 景观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评估 |
4.3.6. 地形和植被指数对主要生态功能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森林生态功能的权衡及景观格局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空间叠加分析法 |
5.1.2. 生态功能权重确定方法 |
5.2. 主要生态功能的权衡分析 |
5.2.1. 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生态功能的权衡 |
5.2.2. 不同生态功能之间的总体权衡关系 |
5.3. 森林景观格局的优化 |
5.3.1. 景观格局优化的原则 |
5.3.2. 针对生态功能发挥不适宜区域的优化 |
5.3.3. 景观格局优化措施及森林结构的合理配置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1.2.1 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
1.2.3 保护策略 |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2.1 研究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材料 |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 结果 |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猕猴的概述 |
1.1.1 猕猴的地理分布 |
1.1.2 猕猴的分类地位 |
1.2 猕猴的研究概况 |
1.2.1 猕猴的繁殖习性 |
1.2.2 猕猴的社群动态 |
1.2.3 猕猴食性研究 |
1.2.4 猕猴栖息地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类型 |
2.4 猕猴分布 |
3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取样调查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历山猕猴栖息地种子植物种类组成 |
3.2.2 历山猕猴栖息地群丛分类 |
3.2.3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被群落类型与多样性的关系 |
3.2.4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 |
3.3.2 历山猕猴栖息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 |
4 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调查 |
4.1.2 生态位特征值计算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的重要值 |
4.2.2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分析 |
4.2.3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重叠分析 |
4.2.4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
4.2.5 历山猕猴栖息地猕猴食源植物特点 |
4.3 讨论 |
4.3.1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 |
4.3.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及相似性 |
4.3.3 栖息地森林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猕猴取食植物的关系 |
5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组成 |
5.1 研究方法 |
5.1.1 野外调查法 |
5.1.2 食源植物的确定 |
5.1.3 分布型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组成 |
5.2.2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地理成分 |
5.3 讨论 |
5.3.1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特点 |
5.3.2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特征 |
6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资源及评价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历山猕猴可采食植物资源 |
6.2.2 历山猕猴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配 |
6.2.3 历山猕猴的食物资源谱 |
6.2.4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评价 |
6.2.5 历山猕猴栖息地各季节食源植物分析 |
6.3 讨论 |
6.3.1 食源植物季节性分配 |
6.3.2 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猕猴食源(种子植物部分)植物名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图 |
1.1 历山猕猴 |
1.2 历山猕猴栖息地 |
1.3 猕猴食源植物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的区系研究(鳞翅目:螟蛾总科:草螟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经济意义 |
1.2 斑野螟亚科分类研究概述 |
1.2.1 世界斑野螟亚科分类研究概述 |
1.2.2 中国斑野螟亚科分类研究概述 |
1.3 区系研究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仪器设备 |
3.3 研究方法 |
3.3.1 分类研究 |
3.3.2 区系研究 |
3.4 成虫形态特征 |
3.4.1 头部 |
3.4.2 胸部 |
3.4.3 腹部 |
第4章 种类记述 |
4.1 丽野螟属Agathodes Guenee,1854 |
4.2 野绢野螟属Agrioglypta Meyrick,1932 |
4.3 角须野螟属Agrotera Schrank,1802 |
4.4 荚野螟属Antigastra Lederer,1863 |
4.5 三纹野螟属Archernis Meyrick,1886 |
4.6 弱背野螟属AtegumiaAmsel,1956 |
4.7 斑翅野螟属Bocchoris Moore,1885 |
4.8 缀叶野螟属Botyodes Guenee,1854 |
4.9 暗野螟属Bradina Lederer,1863 |
4.10 曲角野螟属Camptomastix Warren,1892 |
4.11 灰野螟属Cangetta Moore,1886 |
4.12 尖翅野螟属Ceratarcha Swinhoe,1894 |
4.13 黄缘野螟属Cirrhochrista Lederer,1863 |
4.14 纵卷叶野螟属Cnaphalocrocis Lederer,1863 |
4.15 多斑野螟属Conogethes Meyrick,1884 |
4.16 锥野螟属Cotachena Moore,1885 |
4.17 绢野螟属Diaphania Hubne,1818 |
4.18 纹翅野螟属Diasemia Hubner,1825 |
4.19 拟纹野螟属Diasemiopsis Munroe,1957 |
4.20 缘斑野螟属Diathrausta Lederer,1863 |
4.21 缘野螟属Diplopseustis Meyrick,1884 |
4.22 拱翅野螟属Epipagis Hubner,1825 |
4.23 展须野螟属Eurrhyparodes Snellen,1880 |
4.24 角野螟属Filodes Guenee,1854 |
4.25 绢丝野螟属Glyphodes Guenee,1854 |
4.26 犁角野螟属Goniorhynchus Hampson,1896 |
4.27 褐环野螟属Haritalodes Warren,1890 |
4.28 切叶野螟属Herpetogramma Lederer,1863 |
4.29 烟翅野螟属Heterocnephes Ledere,1863 |
4.30 白带野螟属Hymenia Hubner,1825 |
4.31 瘦翅野螟属Ischnurges Lederer,1863 |
4.32 蚀叶野螟属Lamprosema Hubner,1823 |
4.33 白翅野螟属Leucinodes Guenee,1854 |
4.34 光野螟属Luma Walker,1863 |
4.35 四点野螟属Lygropia Lederer,1863 |
4.36 刷须野螟属Marasmia Lederer,1863 |
4.37 豆荚野螟属Maruca Walker,1859 |
4.38 伸喙野螟属Mecyna Doubleday,[1849]1850 |
4.39 梳角野螟属Meroctena Lederer,1863 |
4.40 纹野螟属Metoeca Warren,1896 |
4.41 叶野螟属Nausinoe Hubner,[1825] |
4.42 丛野螟属Neoanalthes Yamanaka & Kichnikova,1993 |
4.43 脉纹野螟属Nevrina Guenee,1854 |
4.44 牧野螟属Nomophila Huibner,[1825]1816 |
4.45 须野螟属Nosophora Ledere,1863 |
4.46 大卷叶野螟属Notarcha Meyrick,1884 |
4.47 啮叶野螟属Omiodes Guenee,1854 |
4.48 蠹野螟属Omphisa Moore,1886 |
4.49 绢须野螟属Palpita Hiibner,[1808] |
4.50 脊翅野螟属Paranacoleia Inoue,1982 |
4.51 绿野螟属Parotis Hubner,1831 |
4.52 冠野螟属Piletocera Lederer,1863 |
4.53 扇野螟属Pleuroptya Meyrick,1890 |
4.54 波纹野螟属Polygrammodes Guenee,1854 |
4.55 斑野螟属Polythlipta Lederer,1863 |
4.56 肿额野螟属Prooedema Hampson,1896 |
4.57 狭翅野螟属Prophantis Warren,1896 |
4.58 卷野螟属Pycnarmon Lederer,1863 |
4.59 黑野螟属Pygospila Guenee,1854 |
4.60 角翅野螟属Pyradena Munroe,1958 |
4.61 紫翅野螟属Rehimena Walker,1865 |
4.62 蓝黑野螟属Rhagoba Moore,1888 |
4.63 洁野螟属Rhimphalea Lederer,1863 |
4.64 楸蠹野螟属Sinomphisa Munroe,1958 |
4.65 青野螟属Spoladea Guenee,1854 |
4.66 狭野螟属Stenia Guenee,1845 |
4.67 卷叶野螟属Syllepte Hubner,1823 |
4.68 环角野螟属Syngamia Guenee,1854 |
4.69 条纹野螟属Tabidia Snellen,1880 |
4.70 须歧野螟属Trichophysetis Meyrick,1884 |
4.71 栉野螟属Tylostega Meyrick,1894 |
4.72 黑纹野螟属Tyspanodes Warren,1891 |
4.73 缨突野螟属Udea Guenee,1845[1844] |
4.74 突角野螟属Ulopeza Zeller,1852 |
第5章 区系研究 |
5.1 区系分析 |
5.1.1 属级阶元 |
5.1.2 种级阶元 |
5.2 区系多元相似性分析 |
5.2.1 西南地区斑野螟已知种在三区的相似性分析 |
5.2.2 西南地区斑野螟已知种在西南六省区的分布相似性分析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标本采集的情况 |
附录1 雄性外生殖器图版 |
附录2 雌性外生殖器图版 |
附录3 斑野螟亚科国内各区的分布 |
附录4 种的地理分布表 |
四、山西历山原始森林植被地理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植物群落特征及人工林健康评价研究[D]. 郭春燕. 山西大学, 2020
- [2]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的种群动态及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D]. 张淑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2000—2010年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动态分析[J]. 马晓勇,赵娜,李晓婷. 环境生态学, 2019(07)
- [4]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分类排序[D]. 王璠.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5]大兴安岭森林植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耦合关系分析[D]. 张建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6]基于不同尺度的山西太岳山森林主导生态功能评价研究[D]. 王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8]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D]. 李燕芬.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西南地区斑野螟亚科的区系研究(鳞翅目:螟蛾总科:草螟科)[D]. 和桂青. 西南大学, 2014(09)
标签:植物; 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