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运动对器官储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

长期运动对器官储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

一、长期运动对器官贮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逸凡[1](2020)在《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小鼠和人的肠道菌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糖代谢异常等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在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运动和膳食是NAFLD和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干预治疗方式。运动能够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和减少肝脏脂肪堆积,但运动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未明确。限制能量的膳食可以降低体重、肝脏脂肪含量且膳食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那么,在运动和膳食干预糖脂代谢性疾病的过程中,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肠道菌群的变化是否与糖脂代谢的改善有关?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因此,本论文分别通过动物研究和人群研究探讨有氧运动、膳食及有氧运动结合膳食,在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干预过程中,对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及与肝脏脂肪堆积和糖代谢改善的关系。首先,我们对高脂膳食诱导的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小鼠模型进行11周的有氧运动、膳食单独和联合干预:高脂膳食组(HFD,n=14)、有氧运动+高脂膳食组(AEx+HFD,n=12)、普通膳食组(ND,n=15)、有氧运动+普通膳食组(AEx+ND,n=14)。其中,高脂膳食为60%脂肪供能的饲料,普通膳食为12%脂肪供能的饲料;有氧运动方案为每周5次,每次36分钟的有氧运动训练。结果表明相比于高脂膳食组,普通膳食组和有氧运动+普通膳食组能够有效地减轻小鼠的体重,降低内脏脂肪含量,减轻炎症,减缓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脂代谢、糖代谢和肝功能。基于Bray-Curtic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和置换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与高脂膳食组相比,普通膳食组、有氧运动+普通膳食组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存在显着差异,且有氧运动+普通膳食组差异更大,但有氧运动组的肠道菌群仅在结构上存在显着差异。采用共变化关系分析同升同降特点的共丰富类群(co-abundance group,CAG)并通过线性判别效应量分析(LEf Se)发现相比于高脂膳食组,普通膳食组具有更高丰度的普氏菌属为主的CAG,有氧运动+普通膳食组具有更高丰度普氏菌属、S24-7科未知菌属为主的CAG;这些CAG的丰度与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因子TNF-α、血脂指标(LDL-C、TCH)、肝功能(ALT)显着负相关。本研究表明膳食干预和有氧运动+膳食干预能显着改变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膳食干预可能通过增加普氏菌属为主的CAG、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可能通过增加普氏菌属、S24-7科未知菌属为主的CAG参与降低体重、改善脂代谢,减缓肝脏脂肪变性,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改善肝功能过程。为了探究在人群中进行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是否可以出现与小鼠研究相似的肠道菌群改变,我们开展了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NAFLD伴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招募50-65岁NAFLD伴有糖尿病前期患者(n=115),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Ex,n=29)、膳食组(Diet,n=28)、有氧运动+膳食组(AED,n=29)和对照组(NI,n=29),其中有氧运动为运动强度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有监督的有氧运动,膳食为提供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能量供应37-40%的碳水化合物,25-27%的蛋白质,30-40%的脂肪,占总能量40%的午餐),进行平均8.6个月干预。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膳食、有氧运动+膳食均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体重、内脏脂肪含量、肝脏脂肪堆积,且有氧运动+膳食干预对肝脏脂肪堆积改善的效果最为显着。基于BrayCurtic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有氧运动组、膳食组和有氧运动+膳食组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有氧运动+膳食组的差异更为明显。采用共变化关系分析和LEf 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拟杆菌属为主的CAG在有氧运动组,狄氏副杆状菌属为主的CAG在膳食组,拟杆菌、副杆状菌属及树袋熊小杆菌属为主的CAG有氧运动+膳食组丰度更高。这些CAG与腹部脂肪和肝脏脂肪含量显着负相关。本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干预、膳食干预和有氧运动+膳食干预均能显着改善NAFLD伴有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且与肝脏脂肪堆积的改善显着正相关,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有氧运动、膳食和有氧运+膳食改善肝脏脂肪含量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均发现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能显着改变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的肠道菌群,并且肠道菌群的改变与体重减轻、肝脏脂肪堆积的改善显着相关。同时,有氧运动+膳食干预对表型的改善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作用优于单一的干预方式。这些发现为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的生活方式干预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林森[2](2020)在《不同方式运动预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瘦素分泌和骨骼肌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在T2DM模型形成前施加不同方式的等量运动预干预即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施加运动干预,探究不同方式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后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瘦素分泌和骨骼肌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方法:8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NC),10只、糖尿病造模组(DM),10只、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干预组(MICT),18只、高强度间歇运动干预组(HIIT),12只。NC组采用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干燥饲料喂养,DM、MICT、HIIT组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自由饮水进食;NC、DM组均笼中自由活动,MICT组和HIIT组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跑台运动。运动干预8周末,各组隔夜禁食不禁水12h,NC组按照3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O.1m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DM、MICT、HIIT组按照30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2%的STZ溶液,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注射STZ第7天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糖耐量。采用眼眶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含量;取大鼠腓肠肌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瘦素受体,AMPKα/P-AMPKα,ACC/P-ACC的含量,生化检测骨骼肌组织内TG和FFA;取大鼠附睾脂肪Real-time PCR法检测瘦素mRN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内瘦素含量。研究结果:1.在运动第八周,正常对照组(NC)体重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的体重(P<0.05)。STZ注射后第一周,正常对照组(NC)体重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的体重(P<0.05);正常对照组(NC)大鼠体重显着高于MICT大鼠的体重(P<0.01);正常对照组(NC)显着体重高于HIIT组大鼠的体重(P<0.01);其他各时点各组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正常对照组(NC)大鼠血糖显着低于糖尿病对照组(DM)的血糖(P<0.01),正常对照组(NC)大鼠血糖显着低于中等强度组(MICT)的血糖(P<0.01),正常对照组(NC)大鼠血糖显着低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血糖(P<0.01)。3.正常对照组(NC)大鼠腓肠肌重量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腓肠肌重量(P<0.01),正常对照组(NC)大鼠腓肠肌重量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腓肠肌重量(P<0.01);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腓肠肌重量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腓肠肌重量(P=0.057),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腓肠肌重量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腓肠肌重量(P<0.01)。4.正常对照组(NC)组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P<0.01),正常对照组(NC)组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显着高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糖尿病对照组(DM)组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P<0.01),正常对照组(NC)组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显着高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5.糖尿病对照组(DM)血浆瘦素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NC)血浆瘦素水平,中等强度组(MICT)血浆瘦素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NC)血浆瘦素水平,高强度间歇组(HIIT)血浆瘦素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NC)血浆瘦素水平。6.正常对照组(NC)大鼠附睾脂肪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附睾脂肪leptin-RNA相对表达水平(P<0.01)。正常对照组(NC)大鼠附睾脂肪leptin-RNA相对表达水平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附睾脂肪leptin-RNA相对表达水平对比(P=0.051)。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附睾脂肪leptin-RNA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附睾脂肪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比(P=0.053)。7.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附睾脂肪中Lep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着低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附睾脂肪Lep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0.01)。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附睾脂肪中Lep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附睾脂肪Lep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8.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组织内瘦素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组织内瘦素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04);其他各组之间大鼠肌肉组织内瘦素的相对表达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9.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肌肉组织瘦素受体的相对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组织瘦素受体的相对含量(P<0.05);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组织瘦素受体的相对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组织瘦素受体的相对含量(P<0.05)。其余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瘦素受体的相对含量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0.正常对照组(NC)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66)。高强度间歇组(HIIT)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5)。高强度间歇组(HIIT)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1)。其余各组之间大鼠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没有存在显着性差异。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内P-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肌肉组织内P-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组织内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0.05)。11.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组织内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肌肉组织内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P=0.08)。而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组织内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肌肉组织内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P=0.051)。其他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内ACC、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12.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1),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1),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显着高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肌肉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1)。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NC)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P<0.01),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着高于糖尿病对照组(DM)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P<0.05),中等强度组(MICT)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着高于高强度间歇组(HIIT)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P<0.05)。研究结论:HIIT可以通过抑制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转录,进而降低脂肪组织内瘦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机体瘦素含量。在2型糖尿病初期骨骼肌开始出现显着性萎缩,在造模过程中施加高强间歇运动干预可以提升肌肉质量,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初期就出现一定程度的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骨骼肌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并未受影响,而在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过程中,施加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激活骨骼肌leptin-AMPK-ACC信号转导通路,改善瘦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异常,促进骨骼肌脂质代谢。在2型糖尿病初期骨骼肌中没有出现明显的脂质沉积,HHT和MICT运动均可以成骨骼肌内FFA和TG积聚,不过并非脂质的异位沉积而是一种运动适应,且MICT沉积效果高于HIIT。

吴华博[3](2018)在《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脑内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运动人群铁缺乏和贫血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运动人群进行过量铁补充也是常见现象。近几年来,运动对海马铁代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而在铁缺乏饮食或铁过载饮食时,运动是否影响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的铁代谢研究甚少;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铁代谢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论文应用大鼠铁缺乏饮食、标准铁饮食和铁过载饮食以及长期有氧运动(游泳运动),研究目的是:(1)整个生长发育期(从幼儿至成年)饮食铁不同含量和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铁贮存以及其他金属离子(锰、铜、锌、钙)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2)对饮食铁含量和运动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3)并初步观察大脑皮层铁代谢是否和如何改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本研究为青少年期发生的长期饮食铁缺乏和铁过载人群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铁强化剂补充和运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1天龄断乳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铁缺乏饲料(12 mg/kg)、标准铁饲料(45 mg/kg)和铁过载饲料(1000 mg/kg),一个月后各组再分为运动组和静息组,共6组包括分别喂饲标准铁饮食(IADS,n=12)、铁缺乏饮食(IDDS,n=12)、铁过载饮食(IODS,n=12)的3个静息组,和分别喂饲标准铁饮食和运动(IADE,n=18)、铁缺乏饮食和运动(IDDE,n=18)、铁过载饮食和运动(IODE,n=18)的3个运动组。运动大鼠采用每周游泳5天,每天1次的游泳运动。其中,运动前2周为适应阶段,第1周每天30分钟,第2周每天60分钟,第3周开始每天固定为120分钟。静息大鼠在笼内保持静息,运动大鼠游泳持续3个月。末次运动后,禁食24h,称体质量,取肝、脾、心等测定这些器官质量;取脑,分离大脑皮层、纹状体、延髓和中脑,测定非血红素铁(NHI)含量以及锰、铜、锌、硒、钙含量,测定大脑皮层和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以及测定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此外,为了观察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外周铁贮存的效应,本研究对脾脏NHI含量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与IADS组比较,IDDS和IODS组大脑皮层NHI含量均无差异;IDDS组大脑皮层锰含量显着增加,IODS组大脑皮层铜、钙含量显着降低。与IDDS和IADS组比较,相应饮食运动组大脑皮层NHI、锰、铜、锌、钙、硒含量均无差异。与IODS比较,IODE组大脑皮层NHI、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硒含量显着增加,NHI与锰、锌、钙之间的代谢关系显着改变。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过载饮食时,有氧运动后可有效调节大脑皮层NHI与锰、锌、钙之间的代谢关系,显着增加硒含量,避免铁过载毒性作用。与IADS组比较,IDDS组纹状体NHI、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锰含量显着增加;IODS组纹状体NHI含量显着增加,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与IDDS组比较,IDDE组纹状体NHI含量无差异,锰、铜、锌、钙含量显着降低。与IADS和IODS组比较,相应饮食运动组纹状体NHI、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在饮食不同铁含量时,运动后纹状体NHI与锰、铜、锌之间的代谢关系显着改变。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过载或铁缺乏饮食时,有氧运动后可有效调节纹状体金属离子含量及其与贮存铁之间的代谢关系。与IADS组比较,IDDS组中脑NHI、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IODS组中脑NHI含量显着增加,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与IDDS和IADS组比较,相应饮食静息组中脑NHI、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与IODS组比较,IODE组中脑NHI和钙含量显着降低。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过载饮食时,有氧运动后显着降低中脑铁贮存和钙含量,避免毒性作用。与IADS组比较,IDDS组延髓NHI、锰、铜含量显着增加,锌、钙含量均无差异;IODS组延髓NHI、锰含量显着增加,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与IDDS组比较,IDDE组延髓NHI、锰、铜、锌含量均无差异,钙含量显着降低。与IADS和IODS组比较,相应饮食运动组延髓NHI、锰、铜、锌、钙含量均无差异。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缺乏饮食时,有氧运动后显着降低延髓钙含量,避免毒性作用。2.与IADS组比较,IDDS组大脑皮层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增加。与IDDS组比较,IDDE组大脑皮层MDA含量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RSC)显着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加。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缺乏饮食时,有氧运动后可有效调节大脑皮层氧化还原状态。与IADS组比较,IDDS组纹状体RSC显着降低。与IODS组比较,IODE组纹状体MDA含量显着降低,RS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加。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过载饮食时,有氧运动后可显着降低纹状体MDA含量、增加RSC和总SOD活性,进而增加总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纹状体铁过载的毒性作用。3.与IADS组比较,IDDS组大脑皮层铁蛋白重链表达显着降低。与相应饮食静息组比较,运动后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均无差异。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缺乏或铁过载饮食时,有氧运动后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无显着影响,进而维持大脑皮层内铁稳态。4.与IADS组比较,IDDS组脾脏NHI含量显着降低;IO DS组脾脏NHI含量无差异。与IADS和IDDS组比较,相应饮食运动组脾脏NHI含量无差异。与IODS组比较,IODE组脾脏NHI含量显着增加。结果表明,青少年期发生铁过载饮食时,有氧运动后脾脏铁贮存显着增加,加剧脾脏铁毒性作用。

陈谦[4](2014)在《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作为学习记忆的重要脑区,海马对铁缺乏和铁过载极敏感。本课题组在研究运动如何影响各脑区铁状态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能引起雌性大鼠海马内贮存铁水平增高。但关于运动如何引起海马贮存铁升高,贮存铁升高是否可能会影响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特别是运动引起的海马改变是否依赖饮食铁水平尚不清楚。研究目的在研究饮食铁含量与运动两因素对机体铁状态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索它们对海马铁代谢、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独立效应及交互作用。同时对运动引起海马铁代谢改变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能对运动人群合理调节饮食铁摄入量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90只21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喂饲低铁含量饲料(12mg/kg)、普铁含量饲料(45mg/kg)和高铁含量饲料(1000mg/kg)。一个月后,每组分为运动组与静息组。故90只大鼠最终分为6组:低铁运动组(EL,19只)、低铁静息组(SL,12只)、普铁运动组(ES,16只)、普铁静息组(SS,12只)、高铁运动组(EH,19只)、高铁静息组(SH,12只)。运动组大鼠在玻璃水缸(80cm×50cm×80cm)中游泳,水深50-52cm,水温34-36℃。适应阶段的游泳持续时间为:第1周30min/d,第2周60min/d。从第3周起改为120min/d × 5d/周。运动持续3个月。静息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运动,其余处理同运动组。3月期满,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以测定其空间记忆能力。测定完后禁食过夜。次日麻醉后心脏采血,测定血液学指标。分离肝脏测定肝非血红素铁水平(NHI)。分离海马测定NHI及其它金属元素水平,同时测定海马内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凋亡程度。固定脑组织后做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Bax的表达,以TUNEL检测细胞凋亡。第二部分实验40只体重为180±10g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静息组(S1),运动组(E1),静息+L-NAME组(S2),运动+L-NAME组(E2)。动物饲料铁含量为80mg/kg。每日给予S2和E2组大鼠饮用1mg/mL的L-NAME溶液。E1及E2组的运动程序同第一部分。运动期满后禁食,麻醉处死后取海马组织测定NHI、游离铁及NOx水平,同时测定海马内铁调节蛋白、转运蛋白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低铁饮食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同时降低了肝贮存铁水平,高铁饮食对血液学指标无影响但导致肝铁过载。长期有氧运动显着降低普铁饮食组血液学指标,对低铁饮食和高铁饮食组无显着影响。运动显着增加高铁饮食大鼠肝贮存铁水平而对普铁及低铁饮食组无显着影响。2.低铁饮食引起海马内铁调节蛋白1显着升高、铁贮存出现升高趋势;高铁饮食对海马内铁贮存、铁相关蛋白表达无显着影响。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代谢蛋白发生改变,结果导致海马内铁贮存显着升高;长期有氧运动仅引起缺铁饮食与高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蛋白表达升高,对NHI及其它蛋白无明显影响。3.饮食铁含量与运动对海马中钠、钾、镁、铜、锰水平均不存在影响。饮食铁含量正常情况下,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海马中钙水平显着增高,引起锌水平存在增高的趋势。4.长期运动增强普铁饮食大鼠海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低铁饮食大鼠海马的SOD、TAOC水平,对高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着。无论静息还是运动情况下,饮食铁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引起海马内的氧化应激增高,其中以过低为甚。5.低铁饮食大鼠海马Bax/Bcl-2比值、逃避潜伏期较普铁组显着升高或延长,而高铁饮食大鼠海马Bax/Bcl-2、逃避潜伏期较普铁组略有升高或延长。长期有氧运动对喂饲三种铁含量大鼠海马细胞Bax/Bcl-2比值及逃避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但普铁运动组较普铁静息组逃避潜伏期略有缩短。6.一氧化氮能够通过影响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调节蛋白,进而降低铁排出蛋白水平引起贮存铁和游离铁升高。研究结论1.运动性低铁状态与营养性铁缺乏存在明显差别。提高饮食铁含量虽能改善运动性低铁状态,但伴有机体铁过载。2.海马铁状态与机体贮存铁水平不平行。运动对海马内铁代谢的影响与饮食铁含量密切相关。长期有氧运动引起普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代谢蛋白发生改变,增高铁贮存水平,而对低铁、高铁饮食大鼠海马内铁贮存无显着影响。运动状态下,低铁饮食降低海马内NHI水平,高铁饮食对NHI无明显影响。3.饮食铁含量与运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海马内氧化应激状态。运动增强普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低铁饮食大鼠海马的抗氧化能力,对高铁饮食大鼠影响不明显。饮食铁水平过低或过高均引起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增高。4.低铁、高铁饮食均增加海马细胞凋亡、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无显着效应,但对饮食铁含量正常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提升作用。5.一氧化氮在运动调节海马铁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6.总之,饮食铁和长期运动在影响大鼠系统铁状态、海马铁代谢、氧化应激水平、细胞凋亡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交互作用。饮食铁含量过低或过高对机体均存在不良效应,其中过低更显着;运动情况下大剂量补铁不仅导致铁过载还会加重海马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学习记忆能力,故在运动情况下须慎重补铁。

李洁,何茹[5](2013)在《不同剂量补铁对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在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复合补铁对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运动组(T)、小剂量补铁+运动组(S+T)、中剂量补铁+运动组(M+T)和大剂量补铁+运动组(L+T),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训练8周,每周训练6 d,补铁大鼠从第5周开始补铁。力竭运动后即刻取样,差速离心法提取肝脏线粒体。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电子传递链酶复合体Ⅰ~Ⅳ(CⅠ~Ⅳ)活性。结果:①与C组相比,T组CⅠ、CII和CⅣ活性均显着提高(P<0.05,P<0.01),S+T组、M+T组和L+T组CⅠ~CⅣ活性均显着提高(P<0.05,P<0.01)。②与T组相比,S+T组CII活性显着提高(P<0.05),M+T组CIII和CⅣ活性均显着提高(P<0.01),L+T组CⅠ~CⅣ活性均显着提高(P<0.05,P<0.01)。结论: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复合补铁,可提高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及机体有氧工作能力。从运动能力考虑,中剂量补铁效应较好。

黄海鹏[6](2013)在《饮食铁含量和有氧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给予不同铁含量饮食以及长期低强度游泳运动,研究雌性大鼠血液铁状态及海马NHI含量的变化和意义。研究方法实验动物为两批,第一批为断乳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SL2)、标准铁含量组(45mg/kg,SS2)、高铁含量组(1000mg/kg,SH2),每组均为静息组。第二批为断乳雌性SD大鼠108只,分为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饮食标准铁含量组(45mg/kg)和饮食高铁含量组(1000mg/kg)。每组再分为运动组和静息组,即分为六组,分别为低铁含量饮食+运动(EL)、低铁含量饮食+静息(SL)、标准铁含量饮食+运动(ES)、标准铁含量饮食+静息(SS)、高铁含量饮食+运动(EH)和高铁含量饮食+静息(SH),各组用相应的铁含量饲料喂养1个月后,运动组开始游泳,每周5天,每天1次,持续3个月。静息组除不进行运动外,其余处理同对应运动组。运动期满后,大鼠空腹24h,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清铁状态指标,包括血清铁(SI)、血浆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取海马组织液氮速冻,-80°C冰箱保存,测定海马NHI。研究结果1.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铁状态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Hb、HCT、MCV、MCH、RDW、TIBC、TS(P<0.01)和SI(P<0.05)均有显着影响,运动对Hb、HCT、MCH、SI和TS均有影响(P<0.05)。与SS组比较,SL组MCV及MCH显着降低(P<0.01),TS降低(P<0.05),RDW及TIBC均显着升高(P<0.01);SH组Hb降低(P<0.05),HCT升高(P<0.05),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ES组比较,EL组MCV、MCH、SI、TS均显着降低(P<0.01), TIBC及RDW均显着升高(P<0.01);EH组Hb升高(P<0.05),HCT、MCV、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SL组比较,EL组SI、TS显着降低(P<0.01),Hb、HCT、MCV、MCH升高(P<0.05),RDW无差异(P>0.05)。与SS组比较,ES组Hb、HCT、MCV、MCH均升高(P<0.05),RDW、SI、TIBC、TS均无差异(P>0.05)。与SH组比较,Hb、HCT、MCV、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2.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雌性大鼠海马铁状态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海马NHI有显着影响(P<0.01),运动对海马NHI无显着影响(P>0.05)。与ES组比较,EL组NHI显着降低(P<0.01),EH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SS组比较,SL组NHI显着降低(P<0.01),SH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相应的静息组比,EL、ES、EH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第一批静息组比较,EH组NHI升高(P<0.05),ES、EL组无明显变化(P>0.05);SH组NHI显着升高(P<0.01),SS、SL组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结论1.长期低铁含量饮食会导致大鼠营养性铁缺乏。2.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加剧大鼠血清铁状态的降低;在铁含量饮食足够时,长期运动会导致Hb、HCT升高,但血清铁无变化;在高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对血液铁状态均无影响。3.运动和饮食铁含量两因素之间对雌性大鼠有交互作用,饮食铁含量对海马NHI有影响,低铁含量饮食组海马NHI含量降低。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加剧海马NHI的降低;在饮食铁含量充足及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后海马NHI无显着变化。4.在低铁含量饮食和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前海马NHI均明显降低,运动后低铁含量降低,而高铁含量饮食恢复正常水平,提示在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不对雌性大鼠海马NHI造成影响,海马具有维持铁代谢的机制。

黄彩云[7](2013)在《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验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强度训练模式对Wistar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心肌自由基代谢及其抗氧化能力(SOD、CAT、GSH-Px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从线粒体呼吸链活性的运动适应性变化和心肌抗氧化能力变化两个角度探索不同强度的递增负荷运动训练后心肌可能出现的机制,以期为运动健身和合理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本实验参照Bedford报道的渐增负荷跑台运动模型及丁树哲的运动负荷标准,将筛选出的50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共设为5组,即:(1)安静对照模式CK (常规饲养不运动);(2)低强度训练模式LT (强度相当于55%VO2max);(3)中等强度训练模式MT (强度相当于75%VO2max);(4)高强度训练模式HT (强度相当85%VO2max);(5)极高强度训练模式HE(强度相当于92%VO2max)。每组随机选择10只Wistar大鼠进行不同强度模式训练,训练8周,1周训练6天,1次/d。八周训练结束后,在空腹状态下分批麻醉大鼠后剖腹迅速取出各个模式组大鼠样本心脏,进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氧化酶SOD、GSH-PX、 CAT活性和MDA的含量的测定所使用的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实验结果(1)经过8周不同强度训练,不同训练强度模式大鼠体重均有变化,与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极高强度训练模式HE降低幅度最大,中等强度训练模式MT次之。(2)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 MT和HE模式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活性均有极显着差异,分别升高168.21%和137.77%,而LT和HT模式均降低,分别降低6.03%和10.07%;HT模式与HE模式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Ⅱ活性均有降低作用,分别比对照降低66.79%和6.57%,而LT模式与MT模式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Ⅱ活性均有升高,分别比安静对照模式CK升高3.65%和55.47%;MT和HE模式的酶复合物Ⅲ活性均极显着升高,较CK分别升高275.38%和218.15%,而高强度训练模式HT却降低了20%;与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Ⅳ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极高强度训练模式升高幅度最大(223.99%),中等强度训练模式MT升高幅度最小(57.28%)。(3)随着训练强度增加,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HT(14.16)>MT(11.78)>LT(11.08)>HE(10.92)。与大鼠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中强度训练模式MT和高强度训练模式HT的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上升现象,分别较对照CK升高6.1%和27.5%,而低强度训练模式LT和极高强度训练模式HE却表现为降低效应,较对照分别降低0.3%和1.7%。模式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5或P﹤0.01)。(4)随着训练强度增加,大鼠心肌组织GSH-PX活性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HT(104.865)>MT(104.229)>LT(82.672)>HE(72.177)。与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较,MT和LT均表现出增加效应,分别较对照CK增加21.05和21.69,而HT和HE却表现相反的效果,分别较对照CK降低0.51和11.0。除低等训练强度LT外,其余不同强度训练模式与安静对照模式CK大鼠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5和P<0.01)。不同训练强度模式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5和P<0.01)。(5)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训练强度增加,CAT活性逐渐升高,当训练强度达到最大耗氧量的85%时,CAT达到最大,随后继续增加训练强度,CAT活性下降。不同训练强度与CK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不同训练强度均具有提高CAT活性的作用。各训练强度与安静对照(CK)的差值表现为高强度训练模式HT (0.294)>中等强度训练模式MT (0.223)>低强度训练模式LT (0.178)>极高强度训练模式HE(0.093)。不同训练强度间比较,除LT和MT模式外,其余模式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这说明低等强度训练模式和中等强度训练模式对CAT的提高差异不大。(6)不同的训练强度模式与安静组之间均存在显着和极显着差异(p<0.05和p<0.01)。与安静对照模式CK相比,LT、MT和HT模式MDA含量显着升高,分别升高了50.20%、11.11%和71.74%,而HE却下降了3.90%,训练模式间相比,MT与LT、HT和HE模式均存在显着和极显着差异。实验结论1.经过八周不同强度训练,四种不同训练强度模式大鼠体重增长幅度显着低于安静对照模式,具体表现为:HT>HE>LT>MT,其中极高训练模式的体重变长率最大,说明极高训练模式已影响到大鼠体重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大鼠体重的自然生长有抑制作用。2.不同训练强度模式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均有提高作用,但不同训练模式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提高程度不同,中强度训练模式对增强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功能、提高线粒体ATP合成能力方面优于极高训练强度模式,高强度训练模式和低强度训练模式次之。3.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均会产生影响,高强度训练模式和中等强度训练模式在提高抗氧化能力方面显着高于低强度训练模式和极高强度训练模式,而极高训练强度能够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生成。

王婧[8](2012)在《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给予不同铁含量饮食以及长期大强度游泳运动,观察雄性大鼠血液铁状态、肝脏非血红素铁(NHI)含量、海马NHI含量、海马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羟自由基代谢的变化,探讨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及海马铁状态的改变和意义。研究方法断乳雄性SD大鼠90只,分为饮食低铁含量组(12mg/kg),饮食标准铁含量组(45mg/kg)和饮食高铁含量组(1000mg/kg)。每组再分为运动组和静息组,即为六组,分别为低铁含量饮食+运动(EL)、低铁含量饮食+静息(SL)、标准铁含量饮食+运动(ES)、标准铁含量饮食+静息(SS)、高铁含量饮食+运动(EH)和高铁含量饮食+静息(SH)。各组用相应的铁含量饲料喂养1个月后,运动组开始游泳,每周5天,每天1次,持续3个月,静息组除不进行运动外,其余处理同对应运动组。在最后一次运动后,大鼠空腹24h,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清铁状态指标,包括血清铁(SI)、血浆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取肝脏、海马组织液氮速冻,-80°C冰箱保存,测定肝脏、海马NHI,海马丙二醛含量(MDA)、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研究结果1.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铁状态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Hb、Hct、MCV、MCH、RDW、SI、TIBC、TS和肝脏NHI均有影响(P<0.05),运动对RDW、TIBC均有影响(P<0.05)。与SS组比较,SL组Hb、Hct、MCV、MCH、SI、TS和肝脏NHI均降低(P<0.05),TIBC及RDW均显着升高(P<0.01);SH组MCV降低(P<0.05),肝脏NHI显着升高(P<0.01),Hb、Hct、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ES组比较,EL组Hb、Hct、MCV、MCH、SI、TS和肝脏NHI均降低(P<0.05),TIBC及RDW均显着升高(P<0.01);EH组肝脏NHI显着升高(P<0.01),Hb、Hct、MCV、MCH、RDW、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与SL组比较,EL组TS降低(P<0.05),TIBC显着升高(P<0.01),Hb、Hct、MCV、MCH、RDW、SI和肝脏NHI均无差异(P>0.05)。与SS组比较,ES组RDW升高(P<0.05),Hb、Hct、MCV、MCH、SI、TIBC、TS和肝脏NHI均无差异(P>0.05)。与SH组比较,EH组肝脏NHI显着降低(P<0.01),RDW升高(P<0.05),Hb、Hct、MCV、MCH、SI、TIBC和TS均无差异(P>0.05)。2.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海马铁状态、海马脂质过氧化作用、羟自由基代谢和SOD的影响饮食铁含量对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SOD均有影响(P<0.05),运动对海马MDA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有影响(P<0.05)。与SS组比较,SL组海马MDA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降低(P<0.05),海马NHI及SOD均无差异(P>0.05);SH组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升高(P<0.05),海马NHI、MDA及SOD均无差异(P>0.05)。与ES组比较,EL组海马NHI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降低(P<0.05),海马MDA及SOD均无差异(P>0.05);EH组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SOD均显着升高(P<0.01),海马NHI及MDA均无差异(P>0.05)与SL组比较,EL组海马NHI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均降低(P<0.05),海马MDA显着升高(P<0.01),海马SOD无差异(P>0.05)与SS组比较,ES组海马NHI、MDA、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SOD均无差异(P>0.05)。与SH组比较,EH组海马NHI、MDA、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SOD均无差异(P>0.05)。研究结论1.长期低铁含量饮食会导致大鼠营养性铁缺乏,肝脏贮存铁含量减少;大鼠高铁含量饮食时,Hb、血清铁等血液学指标均无变化,但肝脏内贮存铁增加,出现铁过载。2.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加剧大鼠血清铁状态的降低,而肝脏贮存铁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肝脏具有维持最低水平铁贮存的机制;在铁含量饮食足够时,长期运动会导致RDW升高,肝脏NHI没有明显变化,但有降低的趋势;在高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降低肝脏NHI含量,减轻肝脏铁负荷。3.饮食铁含量与运动单独作用于雄性大鼠时,海马NHI含量均没有变化。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加剧海马NHI的降低;在饮食铁含量充足及高铁含量饮食时,运动后海马NHI无显着变化。4.长期低铁含量饮食会增加海马羟自由基水平,造成对海马组织的自由基损伤;高铁含量饮食时,海马羟自由基水平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说明适度增大铁含量的摄入有利于减少海马组织的自由基损伤。在低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会升高海马的羟自由基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加剧对海马组织的过氧化损伤;在铁含量饮食足够或高铁含量饮食时,长期运动后海马NHI、脂质过氧化、羟自由基水平以及SOD均没有变化。

秦从军,陈谦,秦春霞,车力龙,肖德生[9](2011)在《饮食铁含量对运动大鼠铁状态、肝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饮食铁含量对有氧运动大鼠铁状态、肝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静息和运动两大组,每组再分成饮食铁缺乏组(SG1和EG1)、铁含量足够组(SG2和EG2)和高铁含量组(SG3和EG3)。运动组游泳3个月后,分析各组血液铁状态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浆铁浓度(PI)、血浆总铁结合力(TIBC)、血浆转铁蛋白铁饱和度(Ts),肝脏非血红素铁(NHI)、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与相应的静息组比,EG2组血液铁状态指标和肝脏铁贮存、MDA均显着降低,SOD、SOD/MDA和T-AOC均显着升高,EG1组Hb、Hct、Ts,肝脏SOD、SOD/MDA和T-AOC均显着降低;EG3组Hct、PI、Ts,肝脏SOD、SOD/MDA均显着降低。结论:在饮食铁含量足够时长期运动可导致低铁状态,运动导致的这种低铁状态不是负铁平衡的结果;饮食铁缺乏可进一步降低铁状态;适度地增大饮食铁含量有助于对抗运动引起的低铁状态。在饮食铁含量足够时长期运动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饮食铁缺乏时肝脏抗氧化能力减弱,饮食高铁时肝脏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

车力龙,冯书改,钱海,肖德生[10](2008)在《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O,GSH及MDA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长期耐力运动对心肌和腓肠肌中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静息组(n=10),在运动组游泳3个月后取心肌和腓肠肌测定其NO含量、GSH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静息组相比,运动组腓肠肌中NO水平显着升高(P<0.01),但心肌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中GSH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心肌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中MDA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心肌中显着升高(P<0.05)。结论:腓肠肌和心肌中的NO代谢、GSH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对长期耐力运动的适应性反应存在差异;长期耐力运动期间,心肌中脂质过氧化反应较明显,而腓肠肌中GSH在对抗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长期运动对器官贮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运动对器官贮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小鼠和人的肠道菌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糖代谢异常简介
        1.1.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1.1.2 NAFLD的风险因素
        1.1.3 糖代谢异常概述
        1.1.4 糖代谢异常风险因素
        1.1.5 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
    1.2 肠道菌群与NAFLD及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研究
        1.2.1 肠道菌群——被遗忘的器官
        1.2.2 肠道菌群与NAFLD
        1.2.3 肠道菌群与糖代谢异常
    1.3 生活方式干预对NAFLD和糖尿病前期影响的研究
        1.3.1 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1.3.2 生活方式干预对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1.4 肠道菌群技术研究进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氧运动与膳食干预对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干预方案
        2.1.3 样本收集及生理指标检测
        2.1.4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2.1.5 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
        2.1.6 肝脏组织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2.1.7 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V3-V4 区测序
        2.1.8 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处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1.9 盲肠内容物中SCFAs检测
        2.1.10 统计学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NAFLD伴有糖代谢异常小鼠模型建立
        2.2.2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模型小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3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2.2.4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成员间共变化关系的影响
        2.2.5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富集的肠道菌群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联
        2.2.6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功能上的影响
        2.2.7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氧运动与膳食干预对NAFLD伴有糖尿病前期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临床试验
        3.1.2 样本采集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3.1.3 粪便样本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4 粪便样本SCFAs检测
        3.1.5 统计学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2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2.3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成员共变化关系的影响
        3.2.4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富集的肠道菌群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3.2.5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菌群功能代谢通路的影响
        3.2.6 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缩略表
仪器设备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待)发表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2)不同方式运动预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瘦素分泌和骨骼肌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瘦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生物学效应
    1.2 AMPK-ACC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的生物学效应
    1.3 运动与糖尿病相关的生物学效应
    1.4 运动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分组及饲养
    2.3 训练方案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试剂
    2.6 实验造模
        2.6.1 给药途径和剂量
        2.6.2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判断标准
        2.6.3 实验取材和样本处理
    2.7 指标测定
        2.7.1 体重与血糖
        2.7.2 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tolerance test,IPGTT)
        2.7.3 ELISA检测血浆瘦素
        2.7.4 realtimeqPCR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leptin-mRNA
        2.7.5 免疫印迹法检测肌肉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AMPKα,P-AMPKα,ACC,P-ACC及附睾脂肪组织中的瘦素
        2.7.6 生化检测骨骼肌组织内TG和FFA
    2.8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3.2 各组大鼠血糖变化
    3.3 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
    3.4 各组大鼠腓肠肌重量
    3.5 各组大鼠双侧附睾脂肪重量
    3.6 各组大鼠血浆瘦素水平
    3.7 各组大鼠附睾脂肪中leptin-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lep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
    3.8 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内瘦素、瘦素受体的相对表达水平
    3.9 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内AMPK/P-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3.10 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内ACC/P-AC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3.11 各组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含量
4 讨论与分析
    4.1 各组大鼠体重及糖耐量的变化
    4.2 在高脂膳食结合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过程中施加不同方式运动对其脂肪组织与肌肉组织leptin分泌的影响
        4.2.1 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瘦素表达的变化
        4.2.2 血浆瘦素水平变化
    4.3 肌肉组织中leptin-AMPK-ACC信号通路的表达
        4.3.1 各组大鼠肌肉重量和附睾脂肪重量的变化
        4.3.2 骨骼肌中瘦素含量和瘦素受体的表达
        4.3.3 骨骼肌中AMPK-ACC通路的影响
        4.3.4 骨骼肌组织内各组大鼠肌肉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
5 总结
参考文献
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脑内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特殊人群铁缺乏以及铁补充现状
        1.1.1 儿童、青少年和女性人群铁缺乏以及铁补充现状
        1.1.2 运动人群铁缺乏以及铁补充现状
    1.2 铁缺乏和铁过载与脑功能和脑铁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运动与脑功能和脑铁代谢关系的研究现状
    1.4 运动调控皮层-纹状体神经通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实验设计及技术路线
        1.5.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的实验设计
        1.5.4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脑内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2 实验动物饲料的配方
    2.3 实验方法
        2.3.1 大鼠分组与饲养
        2.3.2 大鼠运动模型
        2.3.3 样本采集
        2.3.4 样本组织匀浆准备
        2.3.5 NHI、Mn、Cu、Zn、Ca、Se含量的测定
        2.3.6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纹状体、中脑和延髓金属离子含量的效应
        2.4.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纹状体、中脑和延髓金属离子含量的效应
        2.4.3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纹状体、中脑和延髓金属离子含量的交互作用分析
        2.4.4 不同脑区之间金属离子含量的比较
        2.4.5 不同脑区NHI含量和Ca、Cu、Zn、M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5 讨论
        2.5.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2 饮食铁含量对纹状体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3 饮食铁含量对中脑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4 饮食铁含量对延髓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5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6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纹状体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7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中脑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8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延髓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2.5.9 不同脑区之间金属离子含量的比较
        2.5.10 不同脑区NHI含量和其他金属离子含量之间相关性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大鼠分组与饲养
        3.3.2 大鼠运动模型
        3.3.3 样本收集和保存
        3.3.4 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组织匀浆内MDA含量、总SOD活性、RSC和TAOC的测定
        3.3.5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的效应
        3.4.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的效应
        3.4.3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和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3.5 讨论
        3.5.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3.5.2 饮食铁含量对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3.5.3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3.5.4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纹状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大鼠分组与饲养
        4.3.2 大鼠运动模型
        4.3.3 样本收集和保存
        4.3.4 大脑皮层蛋白样本制备
        4.3.5 Western Blotting法操作步骤
        4.3.6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
        4.4.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的效应
        4.4.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的效应
        4.4.3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4.5 讨论
        4.5.1 饮食铁含量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5.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大脑皮层铁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脾脏铁贮存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大鼠分组与饲养
        5.3.2 大鼠运动模型
        5.3.3 样本收集和保存
        5.3.4 脾脏组织匀浆中NHI含量的测定
        5.3.5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
        5.4.1 饮食铁含量对体质量、器官系数和脾脏NHI含量的效应
        5.4.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体质量、器官系数和脾脏 NHI 含量的效应
        5.4.3 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体质量、器官系数和脾脏 NHI 含量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5.5 讨论
        5.5.1 饮食铁含量对体质量、器官系数和脾脏NHI含量的影响
        5.5.2 不同铁含量饮食时,有氧运动对体质量、器官系数和脾脏 NHI 含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附录A

(4)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2 铁的生理功能
    1.3 系统水平铁代谢
        1.3.1 饮食中铁的存在形式
        1.3.2 铁吸收
        1.3.3 体内铁转运
        1.3.4 铁贮存
        1.3.5 铁利用
        1.3.6 铁再循环
        1.3.7 铁排出
        1.3.8 机体铁稳态调节
    1.4 细胞水平铁代谢
        1.4.1 铁转运入细胞
        1.4.2 铁转运出细胞
        1.4.3 细胞内贮存铁
        1.4.4 细胞内游离铁
        1.4.5 细胞内铁稳态的调节机制
    1.5 游离铁与氧化损伤
    1.6 脑内铁代谢
        1.6.1 脑铁的分布
        1.6.2 脑铁转运
        1.6.3 脑铁贮存
        1.6.4 脑铁平衡的调节
    1.7 脑铁异常相关的疾病
        1.7.1 铁缺乏
        1.7.2 铁过载
    1.8 铁与其它金属元素
    1.9 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
        1.9.1 运动对机体铁吸收的影响
        1.9.2 运动对机体铁贮存的影响
        1.9.3 运动对机体铁排出的影响
        1.9.4 运动性低铁状态的形成机制
    1.10 运动对脑铁的影响
    1.11 运动对海马功能的影响
    1.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实验设计
第二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系统铁状态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2.3 试剂、药品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2.2.4 实验方法
        2.2.5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3.2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大鼠肝脏NHI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2.4.2 营养性铁缺乏与运动性低铁状态之间的异同
        2.4.3 静息状态下不同饮食铁含量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4.4 不同铁含量的饮食条件下,运动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4.5 运动状态下不同饮食铁含量对血液铁状态及肝贮存铁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NHI的影响
        3.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内铁相关蛋白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饮食铁水平对大鼠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4.2 不同饮食铁水平情况下长期运动对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4.3 运动状态下不同饮食铁水平对海马NHI及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其它金属元素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测定海马内其它元素含量
        4.2.3 海马组织蛋白浓度测定
        4.2.4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Na水平的影响
        4.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K水平的影响
        4.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Ca水平的影响
        4.3.4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g水平的影响
        4.3.5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Zn水平的影响
        4.3.6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Cu水平的影响
        4.3.7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n水平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MDA水平的影响
        5.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SOD活性的影响
        5.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SOD/MDA比值的影响
        5.3.4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GSH水平的影响
        5.3.5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OH·清除能力的影响
        5.3.6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内TAOC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饮食铁含量对静息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4.2 不同饮食铁水平下长期运动对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4.3 饮食铁含量对长期运动大鼠海马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分析
    6.3 结果
        6.3.1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Bcl-2表达的影响
        6.3.2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Bax表达的影响
        6.3.3 饮食铁含量与有氧运动对海马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6.3.4 饮食铁与有氧运动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 讨论
        6.4.1 饮食铁含量对静息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2 不同饮食铁水平情况下长期运动对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4.3 饮食铁含量对长期运动大鼠海马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氧化氮在有氧运动影响海马铁代谢中的作用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仪器
        7.2.2 实验试剂
        7.2.3 实验方法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
        7.3.1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非血红素铁水平的影响
        7.3.2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游离铁水平的影响
        7.3.3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BDI/NHI比值的影响
        7.3.4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NO_x的影响
        7.3.5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TfR1表达的影响
        7.3.6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DMT1表达的影响
        7.3.7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Fpn表达的影响
        7.3.8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IRP1和IRP2表达的影响
        7.3.9 有氧运动与L-NAME对海马内三种NOS表达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承担课题情况

(5)不同剂量补铁对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适应性训练及分组
    1.2 训练方案及补铁剂量
    1.3 取样及线粒体制备
    1.4 指标测试的方法及药品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运动训练及补铁对大鼠Hb含量的影响
    2.2 运动训练及补铁对大鼠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CⅠ~Ⅳ活性的影响
    2.3 运动训练及补铁对大鼠跑台运动至力竭时间的影响
3 讨论
    3.1 运动训练及复合补铁对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3.2 运动训练及复合补铁对大鼠肝脏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功能的影响
    3.3 运动训练及复合补铁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6)饮食铁含量和有氧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完成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运动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
    1.2 运动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2 选题依据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3.1 实验对象及分组
        3.1.1 实验动物
        3.1.2 适应性训练及动物筛选
        3.1.3 动物分组及训练安排
    3.2 实验取材及线粒体制备
        3.2.1 心脏取材
        3.2.2 心肌线粒体的提取
    3.3 测试指标及方法
        3.3.1 线粒体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3.2 NADH、DCPIP、细胞色素 C 消光系数的测定
        3.3.3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的测定
    3.4 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
        3.4.1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测定
        3.4.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
        3.4.3 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
        3.4.4 丙二醛含量(MDA)测定
    3.5 药品和试剂
    3.6 实验仪器
    3.7 数据统计与处理
    3.8 实验技术路线
4 实验结果
    4.1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2 测试样本蛋白质的含量
    4.3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的影响
        4.3.1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Ⅱ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Ⅲ活性的影响
        4.3.4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Ⅳ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水平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4.4.1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组织 SOD 的影响
        4.4.2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组织 GSH-PX 活性的影响
        4.4.3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组织 CAT 活性的影响
        4.4.4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组织 MDA 含量的影响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5.2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活性的影响
    5.3 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3.1 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 SOD 活性的影响
        5.3.2 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 GSH-PX 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 CAT 活性的影响
        5.3.4 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 MDA 含量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铁状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海马铁状态、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羟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完成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饮食铁含量对运动大鼠铁状态、肝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运动模型
    1.3 取 材
    1.4 指标测定
        1.4.1 血液学铁状态指标和肝脏非血红素铁 (NHI) 测定[10]
        1.4.2 肝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指标的测定[11]
    1.5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血液学铁状态
    2.2 肝脏NHI结果
    2.3 肝脏SOD、MDA和T-AOC结果
3 讨 论

(10)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O,GSH及MDA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运动方法
    1.3 动物处理
    1.4 分析方法
    1.5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长期耐力运动状态下心肌和腓肠肌中NO含量变化
    2.2 长期耐力运动状态下心肌和腓肠肌中GSH含量变化
    2.3 长期耐力运动状态下心肌和腓肠肌中MDA含量变化
3 讨 论

四、长期运动对器官贮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氧运动和膳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糖代谢异常的小鼠和人的肠道菌群作用研究[D]. 杨逸凡.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不同方式运动预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瘦素分泌和骨骼肌脂质代谢信号通路的影响[D]. 林森.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饮食铁含量和运动对脑内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D]. 吴华博. 江苏大学, 2018(02)
  • [4]饮食铁含量与长期有氧运动对大鼠海马铁代谢的影响、意义及机制[D]. 陈谦. 江苏大学, 2014(09)
  • [5]不同剂量补铁对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J]. 李洁,何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3(05)
  • [6]饮食铁含量和有氧运动对雌性大鼠血液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D]. 黄海鹏. 广州医科大学, 2013(02)
  • [7]不同训练强度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D]. 黄彩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7)
  • [8]饮食铁含量和长期运动对雄性大鼠外周及海马铁状态的影响[D]. 王婧. 广州医学院, 2012(08)
  • [9]饮食铁含量对运动大鼠铁状态、肝脏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秦从军,陈谦,秦春霞,车力龙,肖德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3)
  • [10]长期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中NO,GSH及MDA水平的影响[J]. 车力龙,冯书改,钱海,肖德生.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6)

标签:;  ;  ;  ;  ;  

长期运动对器官储存铁和游离铁代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