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靖杰晶[1](2020)在《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地区,其大部分区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文因素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但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青海藏区大部分区域的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青海藏区各自治州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青海藏区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全省的水平。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布局,为了更好地向服务型社会过渡,青海藏区必须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本文主要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分析了青海藏区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其次对青海藏区六个不同的藏族自治州的工业化阶段进行分类比较,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青海藏区目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产量增速平缓,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第二产业产出占比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其比例仍然高于三次产业总量的50%。第一产业产出占比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这两个现象不符合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型要求。(2)青海藏区内不同的自治州工业发展阶段差异显着,并且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情况差距较大。(3)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中普遍存在共同的问题,包括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生产性服务业较低,传统服务业比例较高,新兴服务业种类较少等问题。(4)由于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大部分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也是青海藏区产业发展急需应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青海藏区,应该充分把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统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提高藏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的投入,加强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放青海藏区传统农牧民思想,从而为青海藏区整体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耿国彪[2](2019)在《“光热之都”德令哈 携手绿色中国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月19日上午,金秋的青海省德令哈市天高云淡、欢声笑语。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光热之都"暨第四届德令哈光热大会开幕。这是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宗旨的绿色中国行活动首次来到柴达木盆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利,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海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共海西州委常委、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3](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研究表明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王文彦[4](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程晨辉[5](2018)在《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作为新型工业化支撑两翼之一,制造业亟需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径以达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近年来,青海省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建立和培育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然而,其工业总体发展仍处于低水平循环阶段,产业发展粗放、能耗水平高、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凸显。因此,对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对于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结合2000年2016年数据,运用综合指标法分析了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对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耦合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西宁市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而针对促进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全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讨论。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解释有关概念和理论,为本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西宁市制造业与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工业化方面:从数值上看,不论是从经济发展规模还是从产业结构方面评价,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但从其总量及占全国比重来看,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低,工业结构单一,内部结构失调明显。制造业方面:2016年西宁市制造业总产值增加到433.63亿元,占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74%,占西宁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90.45%,成为西宁市的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三部分是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一是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做出制造业、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二是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状况并评价其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类型,发现目前正处于“弱度协调—制造业新型工业化同步型”发展阶段;三是构建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系统未来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发展类型则由弱度协调转为极度协调。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创新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资源高效利用中寻求效益提升;以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为驱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提质;引领生产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变,把环境保护作为制造业现代化的引擎。

刘仁杰[6](2016)在《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不仅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就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在粗放型发展模式基础上的传统的工业化,最终会导致环境与资源矛盾重重,阻碍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基于此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国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通过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柴达木区作为青海省工业化的桥头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实现柴达木区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优化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文献基础上,结合柴达木区实际构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柴达木区新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发展水平、效益水平、信息化水平、科技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水平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共22个指标。运用组合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对柴达木区及其他10个东、中、西部代表省份2014年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东、中、西部省份新型工业化水平呈现出三大地带梯次下降分布态势,东部最高,西部最低。其中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处于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即将达到中级阶段。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在11个地区中排名第8,在西部8个地区中排名第5。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掌握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同时发现其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促进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张风丽[7](2016)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跃进的目标。然而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之际,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源效率低、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的脆弱性,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趋势,低碳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产业转型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新疆已被确定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内外一些大企业正是看好了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向新疆转移相关产业,为此需要准备好承接转移的条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内部挑战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迎来了对口援疆政策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新疆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和迫在眉睫。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其转型成败的关键是其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这是决定新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新疆传统的资源型、污染型产业发展已不合时宜,不利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在面临资源环境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下,选择出适合产业转型路径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提出转型路径。文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产业转型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新疆产业转型状况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分析了新疆资源环境状况与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与区域状况两方面入手,分析新疆产业转型的演变态势及特点、转型路径现状;最后分析了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三是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新疆生态足迹的总量与各产业足迹比较分析;然后对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2)测算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3)通过DEA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四是根据前述新疆产业转型状况的分析,对当前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进行剖析并找出影响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五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生态预警。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新疆产业转型的警度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警,最后发布景兆指示,进行警素调控。六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根据新疆产业特点及对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和转型思路探讨,构建适合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式提出了基于不同产业类型、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和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路径。七是新疆资源环境约束的产业转型具体保障措施。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监督机制、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及援疆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产业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特有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道路。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重化”态势明显。第二,新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压力大。新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以资源依赖的工业为主导转型,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新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削弱,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第三,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较低,且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大于协调效应。新疆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够,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转型虽对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不能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第四,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唯资源拉动型”突出,发展方式依旧粗放。新疆产业依旧依赖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型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低效率、产业链短的特点,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的速度滞缓。新疆的资源消耗效应从时序变化特征来看,产业发展模式依旧是高碳型粗放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加大、用水量递增是新疆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且“三废”的排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化导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度较低,建立预警系统对产业发展进行预警。目前新疆产业生态安全度处于巨警状态,未来五年内产业生态安全度有所缓解,但依旧处于巨警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与影响,随着新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为此根据预警系统找出警源、分析警情基础上发布警兆,以此对未来产业转型提出警示,确定产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部署产业规划战略。第六,新疆区域差异大,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选择不同的路径。根据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和目标,坚持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援疆、环保援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区域差异进行转型路径的选择,从而促使新疆产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刘敏敏[8](2015)在《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的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就发展成世界经济体中非常独特的经济组织形式。依靠产业集群战略实施,中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基于我国国情与区域差别,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十分突出。与东部地区相比,处在祖国西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为了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海省柴达木地区地域广袤,资源丰富,是青藏高原区域重要新型工业基地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承担着青海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但是柴达木区域生态薄弱,不稳定性突出且生态遭到破坏后很难复原。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该地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现实途径,而产业集群这种特别的空间组织方式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所以,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对现有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和梳理基础上,通过对试验区实际调研,并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并从试验区产业集聚度测定和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判断两个方面对试验区进行了评估。找到了影响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建议。

刘小龙[9](2015)在《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是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和路径,并通过对比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数据和对比全国平均数据,来指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改变的方向。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是什么?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能力差在哪里?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什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并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来探讨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进行跨越式发展,实现2020年同步小康的现实性。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是进行相关理论的介绍,并运用相关理论指导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指出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存在的发展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在做指标界定能否实现跨越发展时遇到了一定困难,找不到合理的理论作为依据,最后只通过简单对比来尝试说明问题,而没有得出一个一目了然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比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与以广东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以贵州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转变,以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郭婧锐,周伟[10](2014)在《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青海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结构熵权法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青海省2000—2009年间土地集约利用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其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2003年起州(地、市)域间土地集约利用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变大;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北部高于南部,全省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性,而土地集约利用度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由东北向西北递减,且在东北部地区,以西宁市为中心向外递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空间相关度较低,协调度较差。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青海藏区
        2.1.2 产业结构
        2.1.3 三次产业
        2.1.4 主导产业
        2.1.5 比较优势
    2.2 理论基础
        2.2.1 五大发展理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霍夫曼定律和配第-克拉克定理
        2.2.4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第三章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青海藏区第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藏区第一产业基本发展情况
        3.1.2 藏区第一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1.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2 青海藏区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藏区第二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3.2.2 藏区第二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2.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3 青海藏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藏区第三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3.3.2 藏区第三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3.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4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小结
第四章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4.1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趋势分析
        4.1.1 藏区第一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1.2 藏区第二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1.3 藏区第三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2 藏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
    4.3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状况小结
第五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内部因素
        (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2)人力资本严重缺乏
        (3)产业发展模式粗放
        (4)人口密度分布稀疏
        (5)科技发展动力不足
        5.2.2 外部因素
        (1)产业政策与当地实际不符
        (2)自然环境脆弱及基础设施较差
第六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6.1 调整青海藏区三次产业的结构
    6.2 协调不同藏族自治州的均衡发展
    6.3 加强青海藏区人力资本的培育
    6.4 追求青海藏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6.5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相应专业人才
    6.6 加大青海藏区新兴产业资金投入
    6.7 努力完善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6.8 培育并发展青海藏区的科技产业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3)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4)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现状思考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一)科学
        (二)技术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四)民族地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社会动力价值
        (二)生态环保价值
        (三)科技人才价值
        (四)人的解放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一)实践维度
        (二)精神维度
        (三)价值维度
        (四)创新维度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5)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及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工业与工业化
        2.1.2 新型工业化
        2.1.3 制造业
        2.1.4 协调与耦合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西宁市制造业与工业化发展现状
    3.1 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经济发展
    3.2 工业化发展现状
        3.2.1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3.2.2 工业化发展阶段
        3.2.3 工业内部结构
    3.3 制造业发展现状
        3.3.1 制造业发展规模
        3.3.2 制造业内部结构
第四章 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
        4.2.2 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选择
    4.3 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1 指标权重确定
        4.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第五章 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1 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5.1.1 指标权重确定
        5.1.2 评价结果
    5.2 新型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5.2.1 指标权重确定
        5.2.2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分析及趋势预测
    6.1 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度评价
        6.1.1 耦合协调度计算
        6.1.2 耦合协调度及类型
        6.1.3 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互动过程
    6.2 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趋势预测
        6.2.1 构建模型—灰色预测
        6.2.2 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协调趋势预测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以创新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资源高效利用中寻求效益提升
        7.2.2 以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为驱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提质
        7.2.3 引领生产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变,把环境保护作为制造业现代化的引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科研状况及学术论文发表状况

(6)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工业化理论研究
        1.2.2 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2.1 工业化理论
        2.1.1 霍夫曼定理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3 钱纳里发展型式理论
        2.1.4 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1.5 库兹涅茨产值与就业结构阶段论
    2.2 新型工业化理论
        2.2.1 新型工业化内涵
        2.2.2 新型工业化特征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涵义
        2.3.2 可持续发展特征
        2.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起源与概念
        2.4.2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内容
第3章 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现状
    3.1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2 科技创新力度逐渐加大
    3.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3.4 主要工业产品产能提高
    3.5 企业结构调整成果显着
第4章 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确定
        4.2.2 评价指标阐释
    4.3 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分析
        4.3.1 新型工业化评价方法
        4.3.2 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定
        4.3.3 新型工业化水平分析
    4.4 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4.4.1 经济总量规模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4.4.2 信息化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落后
        4.4.3 科技实力相对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4.4.4 人力资源水平低,综合素质能力较差
        4.4.5 资源依赖程度高,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2.2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5.2.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5.2.4 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5.2.5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标准化数值
附录B 专家打分表
作者简介

(7)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研究
        1.2.2 有关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3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环境约束
        2.1.2 产业转型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生态预警
        2.1.5 转型路径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产业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协调发展理论
        2.2.6 产业生态学理论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三章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3.1 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
        3.1.1 资源禀赋与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转型的基础
        3.1.2 资源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布局
        3.1.3 资源与环境压力是产业转型的内在推力
    3.2 产业转型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3.2.1 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并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3.2.2 产业转型促使资源配置结构良性循环
        3.2.3 产业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2.4 产业转型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
    3.3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耦合机制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状况
    4.1 新疆资源与环境基础
        4.1.1 自然资源禀赋
        4.1.2 生态环境状况
        4.1.3 新疆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2 新疆产业发展状况
        4.2.1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4.2.2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变化
        4.2.3 新疆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4.2.4 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4.2.5 新疆产业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4.3 新疆产业转型现状
        4.3.1 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
        4.3.2 新疆产业转型的区域差异
        4.3.3 新疆产业转型状况测度
        4.3.4 新疆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4.4 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4.4.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演进
        4.4.2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现状
        4.4.3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特点
    4.5 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4.5.1 水资源约束状况
        4.5.2 土地资源约束状况
        4.5.3 能源资源约束状况
        4.5.4 生态环境约束状况
第五章 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
    5.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生态足迹模型及效应分解模型
        5.1.2 新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5.1.3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5.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2.1 协调度计算模型
        5.2.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5.3.1 DEA模型评述与分类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5.3.3 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第六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缺陷及障碍因素
    6.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
    6.2 新疆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
        6.2.1 路径依赖使得产业锁定效应凸显
        6.2.2 产业转型法律环境不畅,相关制度法规供给不足
        6.2.3 产业基础较弱
        6.2.4 资源保障能力有限
        6.2.5 科技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缺乏吸引力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
    7.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7.1.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7.1.2 权重的确定——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权法
        7.1.3 生态安全预警警度的测算——综合指数模型
    7.2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及精度检验
        7.2.1 预警模型
        7.2.2 生态安全系统预警精度检验
    7.3 新疆生态安全系统指数预警与分析
    7.4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警素调控
第八章 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8.1 国外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1 美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2 德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3 日本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4 韩国和新加坡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5 以色列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 国内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1 台湾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2 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3 山东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4 辽宁阜新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3 国内外产业转型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8.3.1 高科技推动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8.3.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8.3.3 注重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创造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
        8.3.4 采取灵活多样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转型
        8.3.5 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转型需求
第九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9.1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
    9.2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思路
    9.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目标
        9.3.1 维持经济的高效且可持续发展
        9.3.2 维持资源环境系统平衡的可持续性
    9.4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9.4.1 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转型路径
        9.4.2 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型路径
        9.4.3 基于不同区域差异的产业转型路径
第十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实现的保障措施
    10.1 积极推进新疆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
        10.1.1 加强制度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10.1.2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10.1.3 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10.1.4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10.2 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
        10.2.1 完善环保相关法规和政策
        10.2.2 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统一监管的协调机制
        10.2.3 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环保战略,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
    10.3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10.3.1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
        10.3.2 加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提高节能降耗环保意识
    10.4 充分发挥援疆工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环保援疆工作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1.2.1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1.2.2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2.2 产业集群理论
        2.2.1 产业集群的内涵
        2.2.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2.3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的界定
    2.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2.3.1 基于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
        2.3.2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3.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分析
第3章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3.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现状
        3.1.1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3.1.2 试验区产业布局基本完成
        3.1.3 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彰显特色
        3.1.4 节能降耗与生态建设工作逐步推进
        3.1.5 科技支撑效果明显
    3.2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条件分析
        3.2.1 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需求条件
        3.2.2 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需求条件
        3.2.3 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端需求条件
    3.3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供给条件分析
        3.3.1 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供给条件
        3.3.2 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供给条件
        3.3.3 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端供给条件
    3.4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评估
    4.1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聚度测定
        4.1.1 产业集聚度定量测度方法的选择
        4.1.2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聚度的定量测定
    4.2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判断
        4.2.1 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基于ROXY指数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评价
第5章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层面问题
        5.1.1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
        5.1.2 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关联带动不足
        5.1.3 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发展失衡
        5.1.4 循环型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建立
    5.2 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层面问题
        5.2.1 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5.2.2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较弱
        5.2.3 内部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
        5.2.4 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
第6章 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6.1 对政府层面提出的建议
        6.1.1 强化政府服务,加大对配套基础设施投入
        6.1.2 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促进产业融合
        6.1.3 完善产业体系规划,引导产业链建设
        6.1.4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循环型产业链的建设
    6.2 对企业层面提出的建议
        6.2.1 合理的企业分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6.2.2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6.2.3 多途径引进人才,注重实施人才战略
        6.2.4 加强产业链建设,调整产品结构
    6.3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选择
        6.3.1 基于园区特色产业的集群发展路径
        6.3.2 基于园区循环经济的集群发展路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当前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 概念界定
2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理论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 经济发展理论
        2.2.1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理论
        2.2.2 沃尔特·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2.2.3 赶超经济理论
    2.3 跨越式发展理论
        2.3.1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2.3.2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2.3.3 邓小平的“两步走”发展战略
3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
    3.1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现状
    3.2 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的现实要求
    3.3 欠发达地区多年以来积累的发展能力
    3.4 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
4 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与全国的对比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思路
        4.1.2 模型设计
        4.1.3 研究假设
        4.1.4 样本及数据选择
    4.2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3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4 全国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4.5 结论分析
5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5.1 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5.1.1 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联动
        5.1.2 加强资本密集型产业投入,进行产业转型
    5.2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经验借鉴
        5.2.1 二站后日本的跨越式发展
        5.2.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
        5.2.3“广东四小虎”的发展模式
    5.3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5.3.1 挖掘后发优势,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5.3.2 以信息化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5.3.3 学习赶超型产业技术,提高欠发达地区产能效率
        5.3.4 加大教育投入,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优质人才
        5.3.5 积极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突破欠发达地区发展界限
        5.3.6 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大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力度
        5.3.7 扶持战略产业,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6 研究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 土地集约利用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1 评价指标
    2.2 评价方法
    2.3 评价结果
3 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变化特征
4 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4.1 空间格局差异
    4.2 空间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D]. 靖杰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2]“光热之都”德令哈 携手绿色中国行[J].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9(21)
  • [3]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4]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西宁市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 程晨辉.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6]柴达木区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研究[D]. 刘仁杰. 青海大学, 2016(08)
  • [7]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张风丽.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8]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刘敏敏. 青海大学, 2015(10)
  • [9]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D]. 刘小龙. 贵州大学, 2015(03)
  • [10]青海省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J]. 郭婧锐,周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2)

标签:;  ;  ;  ;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青海省海西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