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风和东风2型——内燃机车质量座谈会在大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董庆嘉[2](1984)在《从设计上改进内燃机车电控设备性能的三条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 概述内燃机车的电控设备是内燃机车电气控制设备的简称。不同类型的内燃机车,电控设备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东风型内燃机车的电控设备是指电器柜操纵台和电阻制动柜而言的。东风4型内燃机车,电控的范围则除了电
韩宝仁[3](1996)在《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的研制、评价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阳内燃机车厂(以下简称资阳厂)在1973年至1995年间研制生产了东方红型、GK型、CK型三大系列的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共计710台。产品边生产边改进。东方红系列共有7种机型,GK系列有5种机型,CK系列有两种机型,它们的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在文中都作了介绍。它们的功率范围是310kw~1580kw,重量范围是60t~138t。不同的功率、轨距、抽空可满足铁路、工矿企业以及出口等不同用户的要求。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4](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说明本大事记本着尊重事实、记述历史的原则,记载了1953~1993年(个别包括1950~1952年)铁路标准设计编制和管理各个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和新事,目的是向广大读者,特别是标准设计编管人员提供一个查考40年来铁路标准设计比较重大事情的资料索引。本大事记根据有关文件、资料记述,依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缺乏具体日期的放在每月、年之后。所记载的会议、规章侧重于全路性的,或是对全路有相当影响、具有指导意义的。
董庆嘉[5](1990)在《关于东风4B型机车电阻制动改进措施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东风4B型机车电阻制动装置存在的通风、噪声、结构复杂、电机安置不当等问题,提出要借鉴东风6型机车的电阻制动装置的成功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做出新一代产品的设计。
高舒[6](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认为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徐博文[7](2017)在《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连市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具备浓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保留着众多工业遗产。目前对于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研究多集中于个案层面,基于城市宏观层面的研究仍是空白状态,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因相互借鉴,而导致再利用功能单一的现象。因此论文以城市整体观角度对大连市工业遗产进行分类分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促进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适配性和多样化,为延续城市工业文脉、塑造工业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和分析,依靠《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和历史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基础,结合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现状特征,确定以基于城市整体观的视角,利用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展开对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探讨。首先,探讨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趋势和内容框架等,通过文献查阅梳理了大连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明确大连市工业发展经历清末海军基地、俄占、日占、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四个历史时期,以及历史上大连湾沿岸和旅顺东港两大工业集中区。其次,在2009年大连市工业遗产普查名录的基础上,对大连市49个工业企业,近120个工业遗产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明确了大连市工业遗产具有类型全、数量多,与军工联系密切,存有三个系列的工业遗产群,系列群体——工业企业——单点多层次遗产形态组成,大连湾和旅顺东港分布集中,具有“一线”串“两区”、多点环绕的分布特征。再次,在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依靠《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理论基础,构建城市——群体——企业——单点分层次的价值评价体系,以分层研究与综合价值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市工业遗产进行分层次评价,得出可以代表城市特色的工业遗产和各工业遗产价值高低组成,为工业遗产区别保护提供支持。最后,基于历史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理论,在城市整体视角,依据价值评价结果对工业遗产分层次分类,得出群体——企业——单点三个层次的工业遗产保护分类,提出相关保护要求,在城市整体上构建“两区、三系列”的保护格局。并基于城市整体观层次,在最新编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支持,以叠图法对大连市各层次工业遗产进行融入城市发展的再利用定位,并对各项定位提出再利用的相关建议,依靠各层次各类保护与再利用的要求和建议,对所属具体工业遗产提出整体观的再利用策略。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8](2009)在《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70~1979)》文中指出 1970年 1970年/1月 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农垦部直属的云南、福建、广西和广东汕头橡胶垦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海南、湛江橡胶垦区及其所属企业单位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分别下放给所在省、自治区革命委
金竹[9](1980)在《三十年来铁路制动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上)》文中提出 建国三十年来,铁路制动工作成绩显着,有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但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失败教训。为了巩固和发扬成绩,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少走弯路,在有关同志帮助下,兹将建国三十年来铁路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本刊编辑部[10](2009)在《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东风和东风2型——内燃机车质量座谈会在大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和东风2型——内燃机车质量座谈会在大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6)“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政策资料 |
二 学界研究 |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
一 结构设置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意义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西方影响 |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
第二节 乐改思路 |
一 称谓差异 |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
小结 |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
第一节 1900—1949 |
第二节 1949—2000 |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
小结 |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分类说明 |
第二节 吹管乐器 |
一 笛类 |
二 笙类 |
三 埙 |
四 唢呐 |
五 箫、排箫 |
六 新篪 |
七 尺八 |
八 其他 |
第三节 拉弦乐器 |
一 二胡 |
二 板胡 |
三 四胡 |
四 大筒 |
五 轧筝 |
六 幢琴 |
七 革胡 |
八 雷琴 |
九 高胡 |
十 京二胡 |
十一 拉阮 |
十二 坠新胡 |
十三 宛胡 |
十四 古瓶胡 |
十五 三胡 |
十六 其他 |
第四节 弹拨乐器 |
一 扬琴 |
二 琴 |
三 筝 |
四 琵琶 |
五 阮 |
六 三弦 |
七 柳琴 |
八 月琴 |
九 箜篌 |
十 豫琴 |
十一 浪琴 |
第五节 打击乐器 |
一 鼓 |
二 响铜乐器 |
三 编磬 |
四 其他 |
第六节 其他改革 |
一 材质改革 |
二 工艺改进 |
三 乐器创制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改革内容 |
一 吹管乐器 |
二 拉弦乐器 |
三 弹拨乐器 |
四 打击乐器 |
第二节 总体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状况 |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
一 振动方式 |
二 外形、共鸣箱体 |
第三节 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
一 称谓需要标准 |
二 材质需要标准 |
三 性能需要标准 |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
一 推广途径 |
二 推广效果 |
小结 |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
一 独奏 |
二 乐队 |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
一 演奏法 |
二 创作 |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
四 其他 |
小结 |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
一 乐器本身 |
二 地方乐种 |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 |
1 图表索引 |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
(7)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 |
1.1.2 辽宁省正逐渐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 |
1.1.3 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提供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总体思路 |
1.2.2 提升大连城市文化内涵和竞争力 |
1.2.3 促进大连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融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指导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解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3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分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综合价值评价法 |
1.5.4 系统研究法 |
1.5.5 叠图法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连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
2.1 大连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 |
2.2 大连市工业发展脉络及其历史地位 |
2.2.1 清末海军基地修建决定至《辽南条约》(1879-1897年) |
2.2.2 沙俄强占时期(1898-1905年) |
2.2.3 日占时期(1905-1945年) |
2.2.4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一五”期间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现状调查 |
3.1.1 核心区工业遗产的现状调查 |
3.1.2 旅顺口区工业遗产的现状调查 |
3.1.3 金普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调查 |
3.1.4 其余行政区工业遗产的现状调查 |
3.2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特征 |
3.2.1 类型全、数量多,与军工联系密切 |
3.2.2 存有三个系列各有明显联系的工业遗产群 |
3.2.3 系列群体——工业企业——单点多层次的遗产形态组成 |
3.2.4 大连湾海岸线及旅顺东港附近分布集中 |
3.2.5 “一线”串“两区”、多点环绕的分布特征 |
3.3 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问题 |
3.3.1 保护依赖于列为文物的形式 |
3.3.2 再利用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差 |
3.3.3 再利用形式单一,多样化缺失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4.1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认定 |
4.1.1 工业遗产在不同研究层面的价值认识 |
4.1.2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
4.2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2.1 城市、群体、工业企业、单点评价层次划分 |
4.2.2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3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指标评价标准 |
4.2.4 大连市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 |
4.2.5 大连市工业遗产信息登录制度 |
4.3 大连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 |
4.3.1 城市层面评价 |
4.3.2 工业遗产群评价 |
4.3.3 工业企业评价 |
4.3.4 工业遗产点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级保护模式的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建 |
5.1 遗产群体——工业企业——遗产点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
5.1.1 工业遗产群保护分类 |
5.1.2 以工业企业为单位的保护分类 |
5.1.3 工业遗产点保护分类 |
5.2 遗产群体—工业企业——遗产点各层面的保护要求 |
5.2.1 工业遗产群保护要求 |
5.2.2 以工业企业为单位的分类保护要求 |
5.2.3 工业遗产点的分类保护要求 |
5.3 大连市“两区、三系列”的工业遗产保护格局构建 |
5.3.1 大连市“两区、三系列”的保护格局 |
5.3.2 大连市“两区、三系列”的保护目标 |
5.3.3 大连市“两区、三系列”的保护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城市整体观的大连市工业遗产再利用探索 |
6.1 工业遗产群再利用探索 |
6.1.1 经典的工业遗产群再利用模式 |
6.1.2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对工业遗产群的指导 |
6.1.3 工业遗产群再利用定位 |
6.1.4 工业遗产群再利用建议 |
6.2 以工业企业为单位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探索 |
6.2.1 经典的工业企业再利用模式 |
6.2.2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对工业企业的指导 |
6.2.3 以工业企业为单位的再利用总体定位 |
6.2.4 多种模式定位下的工业企业再利用建议 |
6.3 工业遗产点再利用策略 |
6.3.1 整体观视角符合各层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要求 |
6.3.2 价值核心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分工 |
6.3.3 探寻历史,延续文脉的再利用设计思想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2.1 基于城市整体观的大连市工业遗产再利用思路框架 |
7.2.2 多层次的评价完善现有的价值评价体系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各章长表汇总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
致谢 |
四、东风和东风2型——内燃机车质量座谈会在大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从设计上改进内燃机车电控设备性能的三条建议[J]. 董庆嘉. 内燃机车, 1984(12)
- [3]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的研制、评价和展望[J]. 韩宝仁. 内燃机车, 1996(09)
- [4]《铁道标准设计》附录一 铁路标准设计大事记[J]. 孙秀兰,吴树棉,王效良,邵祥荣,宜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5]关于东风4B型机车电阻制动改进措施的探讨[J]. 董庆嘉. 内燃机车, 1990(06)
- [6]“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7]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徐博文.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8]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1970~1979)[J].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 改革, 2009(04)
- [9]三十年来铁路制动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上)[J]. 金竹. 铁道车辆, 1980(01)
- [10]足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发展轨迹[J]. 文骐,朱志军,许志敏,张晓月,本刊编辑部. 改革,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