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1](1967)在《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文中提出与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于1966年12月26日至1967年1月7日在北京进行。我国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接待,有杭州制氧机研究所,北京氧气厂,上海吴淞化工厂等单位参加;神户制钢所由设计部低温课技术员一名参加。双方就有关制氩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现将交流中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王雨晴[2](2017)在《固体氧化物火焰燃料电池机理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固体氧化物火焰燃料电池将富燃火焰与燃料电池在“无室”构型下耦合,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本文针对火焰燃料电池(FFC),分别从燃料电池、富燃火焰、电池单元及系统分析层面,深入研究了FFC的反应机理与性能规律。首先,针对FFC中对电池抗热震性的需求,开发了FFC热应力模型,定量分析了火焰启动下不同支撑体类型以及不同电池构型的热应力分布与失效概率。设计搭建了基于Hencken型平焰燃烧器的FFC实验系统,对平板式SOFC及微管式SOFC在火焰操作条件下的启动特性与抗热震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为FFC中的电池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阳极支撑微管式SOFC是适用于FFC的电池构型。其次,针对FFC中富燃燃烧器重整效率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催化增强的两段式多孔介质燃烧器产生甲烷富燃火焰,掌握了操作条件对燃烧器内温度分布及燃烧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甲烷转化为氢气与一氧化碳的重整效率最高可达50.0%。通过引入Ni催化剂可进一步促进甲烷到氢气的转化,相同工况下甲烷到氢气的重整效率可提升31.3%。综合考虑多孔介质内的流动、传热传质过程及火焰区的均相反应和催化剂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建立了催化增强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甲烷富燃燃烧的一维基元反应模型,分析了电池阳极火焰均相化学反应与燃烧器催化剂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的竞争耦合作用,Ni催化剂的引入主要促进了重整区水气变换反应的进行,在催化剂区域非均相化学反应占有主导地位。随后,在电池及富燃火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搭建了基于微管式SOFC与多孔介质燃烧器的FFC电池单元,探索了操作条件对F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多孔介质燃烧器内甲烷的富燃燃烧可为微管式SOFC的稳定运行提供适宜的组分与温度环境。在电池单元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FFC电堆的设计搭建与稳定运行,4根并联SOFC电堆最大发电功率为3.6 W。在燃烧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池内部的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以及流动、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二维轴对称FFC电池单元模型,分析了多孔介质富燃火焰与SOFC阳极的耦合作用机制。最后,构建了基于FFC的微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研究了系统操作参数对系统发电效率及热电比的影响规律,系统发电效率不足20%,但联供效率可达90%,明确了FFC的应用场合为热电联供/热电冷三联供。
顾福民[3](2003)在《国外大型空分设备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回顾了国外大型空分设备的发展历程;列述了世界各大空分设备公司的生产情况以及技术特色,从中得出若干启示,并展望了大型空分设备的发展前景。
杨涌源,邓文[4](2003)在《首台国产30000m3/h空分设备的诞生历程与评述》文中指出简述了国产 30 0 0 0m3/h空分设备的研制过程 ,分析了 30 0 0 0m3/h空分设备的工艺流程 ,主要技术参数及各系统流程 ;介绍了 30 0 0 0m3/h空分设备的考核结果 ,试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最后阐述了 30 0 0 0m3/h空分设备国产化成功的意义
詹华[5](2018)在《海洋大气环境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结构设计与制备》文中研究表明碳基薄膜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极低的摩擦系数,在腐蚀环境下具有强的化学稳定性,作为防护薄膜,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的磨损损失和避免外界腐蚀。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碳基薄膜在海水环境中能够降低金属材料的磨蚀失效,但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碳基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却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海洋大气环境中使用的碳基薄膜展开研究,设计搭建了海洋腐蚀环境摩擦磨损试验机,利用该试验机对碳基薄膜的腐蚀磨损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碳基薄膜在海洋大气腐蚀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分析,设计并制备了复合多层梯度元素掺杂碳基薄膜,通过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了可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实际工程应用的碳基薄膜,并将其制备在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成功解决了该部件的功能故障问题并通过试飞考核验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设计搭建了海洋腐蚀环境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该试验机实现了在盐雾腐蚀、海水腐蚀等环境下耦合载荷、温度、转速等条件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评价。通过在盐雾腐蚀条件下对碳基薄膜进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获得了摩擦系数曲线、磨损后磨痕形貌特征,分析并揭示了碳基薄膜在腐蚀环境滑动接触条件下的失效模式,主要包括材料表面耦合及毛细管作用增大、氧化/腐蚀产物造成的犁削效应以及碳基薄膜表面微孔带来的点蚀,三者的共同作用使碳基薄膜过早的产生失效。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新型复合梯度薄膜结构,通过海洋腐蚀环境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发现CrN为过渡层的碳基薄膜的膜/基结合力、耐蚀性、干摩擦和盐雾腐蚀摩擦条件下的耐磨性等都好于TiN为过渡层的碳基薄膜·,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的sp3杂化键含量、膜/基结合力和硬度都高于铬元素掺杂碳基薄膜,干摩擦和盐雾腐蚀摩擦条件下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的磨损体积分别为7.12×10-4mm3和3.61×10-4mm3,都小于铬元素掺杂碳基薄膜。根据上述对比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以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作为复合梯度薄膜的功能层,以梯度过渡CrN薄膜为中间过渡层的薄膜结构。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与薄膜性能的关系,采用多功能离子镀膜沉积系统制备了四种厚度不同的Cr-CrN过渡层薄膜,通过对比测试发现,当Cr层厚度0.36μm,CrN层厚度1μm时,薄膜的表面微孔尺寸最小,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和最好的耐磨性。调控钨靶电流制备出不同钨含量的钨掺杂碳基薄膜,发现薄膜中的钨元素含量随着钨靶电流的增大而增加。薄膜中钨元素含量低时,薄膜的膜/基结合强度低,硬度高,干摩擦条件下耐磨性好,但盐雾腐蚀条件下耐磨性差。薄膜中钨含量为8at%时,薄膜具有最佳的膜/基结合强度,最低的内应力,同时干摩擦和盐雾腐蚀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摩擦学性能。另外,制备了四种不同层数和层厚过渡层的复合梯度多层钨掺杂碳基薄膜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盐雾腐蚀摩擦条件下,CrN/CrCN/W-DLC(W-DLC-2层)薄膜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最小的磨损量和最少的氧化/腐蚀产物。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最终确定了适合在海洋大气环境中使用的碳基薄膜的结构和成分。针对某型飞机折叠机构海洋服役寿命严重不足的迫切需求,将上述优化确定的多层梯度钨掺杂碳基薄膜制备在该关重件表面,通过地面环境试验和1500次地面可靠性拆装试验后,碳基薄膜完好。目前已完成20套支杆的装机试飞考核,未发生拆装卡死故障。综上,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海洋大气环境下金属结构件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罗毅[6](2014)在《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的研究》文中认为高空气象探测在揭示大气结构、建立大气科学理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提高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减小测量误差、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国产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从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敏感单元设计、检测方法、数据处理与融合等方面对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设计了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从而验证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主要完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为了验证本文研究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依据高空气象探测的要求和技术特点,设计了基于GPRS数据传输和微波数据传输两种通信模式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分析了地面静态实验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与静态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地面及高空动态实验方法,并设计了地面动态实验装置。2.针对高空低温、高湿恶劣环境下湿度传感器容易结露,造成湿度测量误差偏大,甚至导致传感器失效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具有蛇形加热器的平板夹心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结构及工艺制备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传感器表面加热区域温度分布情况,得出环境温度、加热功率与加热温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4支湿度传感器构建测量阵列,免除了由于高空恶劣环境对湿度传感器造成损坏导致探测失败的问题,提高了湿度探测的容错性和互补性。3.针对高空环境下湿度波动大、电路板分布电容会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等问题,将电容充放电测量方法及电容比较法相结合,设计了湿度测量电路。研究了一种基于加权平均及分批估计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与目前常用的算数平均数据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及互补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在常温条件下开展了地面测量特性实验,得出湿度传感器静态性能及时间常数。在低温条件下加热湿度传感器,进行湿度测量特性分析,得出了低温环境下湿度传感器性能,建立了高空湿度测量模式。4.针对目前高空温度探测存在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设计了直径为2.5μm铂电阻丝作为温度传感器。结合传感器特点,研究了交流比较法温度测量方法,消除了零点漂移及温度漂移,解决了由于电路板走线引起的温度传感器基值偏大的问题。采用谐波分析法对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滤除A/D产生的量化噪声,减小了高空环境下高频噪声及高斯白噪声的影响,并通过MATLAB对该方法进行仿真,论证了谐波分析法的有效性,建立了高空温度测量模式。5.开展了单个探空仪的放飞实验,验证系统高空环境下的测量性能和电气性能;开展了多个探空仪同时放飞实验,验证系统的一致性;开展了与维萨拉RS92探空仪比对实验,验证了本文研究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符合国家气象探测网和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工程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李燕鹏[7](2019)在《低温空气分离装置的流程选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空分流程从源头上决定了空分装置的投资、能耗、运行的安全性、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空分流程的优化与选型过程是解决空分装置各利益相关方关切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低温空气分离装置的流程选型方法。首先,利用ASPEN HYSYS流程计算软件对低温空气分离法所涉及的典型的外压缩流程、内压缩流程和液体空分流程进行了系统性地建模与计算,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氮产品抽出方式、液体产品比例、产品氧压力和氩系统等关键因素对流程提取率和能耗等的影响。接下来,从低温空气分离流程的四个共性模块——空气压缩与预处理模块、制冷模块、换热模块和精馏模块出发,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归类与总结。通过分析影响低温空气分离流程的关键因素和归纳低温空气分离流程的共性,得到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特点和规律。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以常规低温空气离分流程整体为对象,打破传统的低温空气分离流程分类方式,从氧需求、氮需求和氩需求等方面提出了低温空气分离流程的选型原则。最后,通过C公司的工程应用实际案例,对本文提出的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与验证。
董宇锋[8](2015)在《模块化制氧生产线关键系统安装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制氧即深冷空分制氧技术应用广泛,从传统行业中的化工、石油、电力、钢铁,到新兴行业的电子、生物技术、污水处理等领域,都有工业制氧的身影。因为落后的管理理念,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工厂制造与现场安装界限模糊,控制环节重复,造成了不可控因素增多,降低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程成本。本文结合制氧生产线安装工程,设计了三个核心系统:空分设备、三大压缩机、工艺管道的模块化安装过程。重点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模块化空分设备安装的吊装控制技术:涵盖了箱型梁的设计与受力分析、4组吊装板的设计与受力分析、钢丝绳的选型计算、吊装的抬吊设计、对每台吊车的吊装工况分析及论证,最后分析了地基承载与级配砂石回填处理办法。2.模块化三大压缩机安装的定心技术:按照对中仪提示调整电机底座下面的垫片组厚度,进行垂直面上的轴向找正校准;在电机底座下面每组垫板中加入或抽出同等厚度垫片,使电机抬升或下落,进行垂直面上的径向找正校准;拧动电机底座上的顶丝,水平移动空压机,就可以在水平面上同时校准轴向和径向偏差。3.模块化工艺管道安装的焊接技术:焊接技术是一个连续过程,包含了坡口清理、管道组对、焊材选用与处理、充氩保护和焊接时的个人控制,对已完焊缝的外观和无损检验,对于问题焊缝的返修。模块化安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不可控因素,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模块化安装技术的推出进一步加强了产业标准化,为我们的制造安装行业向工业4.0方向迈进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杨海波[9](2018)在《达钢70号高碳钢盘条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碳钢盘条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优异的耐磨性,是生产钢绞线、钢帘线、弹簧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对于高碳钢盘条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各大钢铁企业及研究机构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论文依托达钢炼钢和轧钢的工艺生产装备,通过工业试验,研究了各大工序对高碳钢盘条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达钢高碳钢盘条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也为相关钢种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论文主要研究达钢高速线材70#高碳钢盘条其吐丝温度和斯太尔摩风冷辊道控制对盘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70#高碳钢盘条理想的吐丝温度控制在870℃880℃,有利于获得细小的过冷奥氏体组织,盘条表面氧化铁皮较少,同时为盘条在后续的风冷辊道上提供相变条件;70#高碳钢盘条理想的相变控冷速度为9℃/s,可获得更多的有利于拉拔的珠光体/索氏体组织。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达钢70#高碳钢盘条的控轧控冷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碳钢盘条存在一定的时效性,特别是断面收缩率,盘条的7天断面收缩率可提高15%左右。这一规律的发现对该类型钢种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议经7天时效后后再行发货。
张桂娟[10](2013)在《城市生活垃圾典型有机组分热解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被视为垃圾处理资源化无害化的典型处理技术之一。通过热解将有机垃圾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这个过程顺应循环经济应用于垃圾处理的提倡,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核心。城市生活垃圾热解研究多见于单一组分热解,且原料往往先被干燥再热解,这对实际操作中的混合垃圾热解缺乏指导意义,此外,垃圾中所含水分对热解效果的促进作用往往被很多人忽视。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中典型有机组分为实验材料,利用热重分析研究了典型有机垃圾(织物、纸张、塑料和木屑)及多组分混合有机垃圾的热解特性,通过单组分热解特性数据预测混合垃圾热解特性,同时对模拟自然状态不同含水率的垃圾热解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对垃圾热解半焦的资源化利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塑料及木屑的热解过程均只有一个失重阶段,而纸张有两个失重阶段;四种组分在各自失重阶段的热解转化率均在60%以上,当热解温度达750℃时,转化率均达93%以上,且在750℃之后,热解温度升高对转化率的影响不大;多组分混合垃圾热解实验结果显示,织物与纸张、纸张与木屑的混合热解规律都不受单组分热解的相互影响;纸张与塑料、木屑与塑料的混合热解步调都与预测结果一致,但实验测得转化速率与预测值差异较大;织物与塑料、织物与木屑的混合热解规律均受到单组分热解的相互影响。对模拟自然状态下不同含水率垃圾的热解结果表明,垃圾含水率在43.38%时气体产率最大,H2产率最高,焦油含量最低;热解温度、催化剂及气相停留时间对增加气体产率和减少焦油产量均有显着影响。当水蒸气与CO2的配比为80%:20%时,半焦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产率最高;共气化过程中气化剂中水蒸气比例的增加对CO2气化的抑制影响要强于CO2比例增加对水蒸气气化的抑制影响;气化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半焦气化合成气产率,且在850℃之前以水蒸气气化为主,CO2气化在850℃之后加强;延长固相停留时间可增加合成气产率,在8min之前以水蒸气气化为主,超过8min后CO2气化加强。
二、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固体氧化物火焰燃料电池机理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固体氧化物火焰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1.3 研究现状综述及分析 |
1.3.1 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
1.3.2 电池抗热震性 |
1.3.3 燃烧器富燃特性 |
1.3.4 火焰与燃料电池的耦合匹配特性 |
1.3.5 基于FFC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分析 |
1.3.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焰燃料电池热应力分析及电池选型 |
2.1 引言 |
2.2 模型建立 |
2.2.1 模型几何结构 |
2.2.2 模型假设 |
2.2.3 控制方程 |
2.2.4 边界条件 |
2.2.5 求解方法 |
2.3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2.3.1 模型验证 |
2.3.2 火焰操作条件与传统操作条件下SOFC热应力对比 |
2.3.3 支撑体结构对抗热震性的影响 |
2.3.4 电池构型对抗热震性的影响 |
2.4 实验介绍 |
2.4.1 Hencken型平焰燃烧器 |
2.4.2 电池结构与制备工艺 |
2.4.3 反应器及测试系统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Hencken型平焰燃烧器温度分布 |
2.5.2 平板式SOFC与微管式SOFC启动特性 |
2.5.3 微管式FFC电化学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催化增强多孔介质燃烧器甲烷富燃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介绍 |
3.2.1 反应器及测试系统 |
3.2.2 参数定义 |
3.2.3 误差分析 |
3.2.4 实验步骤 |
3.3 甲烷多孔介质富燃燃烧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火焰稳定性 |
3.3.2 气体流速对燃烧组分与温度的影响规律 |
3.3.3 当量比对燃烧组分与温度的影响规律 |
3.3.4 催化剂对燃烧组分与温度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催化增强多孔介质燃烧器甲烷富燃燃烧模型分析与性能优化 |
4.1 引言 |
4.2 模型建立 |
4.2.1 模型计算域与假设 |
4.2.2 控制方程 |
4.2.3 边界条件 |
4.2.4 反应机理 |
4.2.5 求解方法 |
4.3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
4.3.1 温度分布 |
4.3.2 燃烧组分 |
4.3.3 催化增强机理分析 |
4.3.4 燃烧器设计参数优化 |
4.4 两段式多孔介质燃烧器优化 |
4.4.1 氧化铝球直径的影响 |
4.4.2 操作条件对甲烷富燃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火焰燃料电池单元实验测试与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介绍 |
5.2.1 反应器及测试系统 |
5.2.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5.3 FFC电池单元性能研究 |
5.3.1 不同当量比下FFC电化学性能 |
5.3.2 FFC电池单元效率分析 |
5.4 FFC电堆设计与性能测试 |
5.4.1 FFC电堆实验系统介绍 |
5.4.2 FFC电堆性能研究 |
5.5 火焰燃料电池单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5.5.1 模型计算域与假设 |
5.5.2 控制方程 |
5.5.3 边界条件 |
5.5.4 模型参数 |
5.5.5 模型验证 |
5.6 火焰与SOFC阳极耦合机制分析 |
5.6.1 Ni催化剂的影响 |
5.6.2 电化学反应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FFC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分析 |
6.1 引言 |
6.2 系统描述 |
6.2.1 系统构型 |
6.2.2 FFC模型 |
6.2.3 制冷器模型 |
6.2.4 其他部件模型 |
6.2.5 模型参数 |
6.2.6 系统性能评价参数 |
6.3 系统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6.3.2 案例分析 |
6.3.3 不同系统构型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特色及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首台国产30000m3/h空分设备的诞生历程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产300000 m3/h空分设备的研制过程 |
2 宝钢国产30000m3/h空分流程与设备 |
2.1 宝钢26000m3/h空分设备的历史与现状 |
2.2 工艺流程与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2.2.1 工艺流程 |
2.2.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2.3 主要设备的确定 |
2.3.1 空气过滤与加压系统 |
2.3.2 空气预冷系统 |
2.3.3 分子筛纯化系统 |
2.3.4 可逆板式的再利用 |
2.3.5 下塔、上塔、主冷凝蒸发器 |
2.3.6 提氩装置 |
2.3.7 膨胀制冷系统 |
2.3.8 冷箱和配管、阀门 |
2.3.9 氧压机、氮压机系统 |
2.3.10 低温液体输送与贮存 |
2.3.11 供电设备 |
2.3.12 过程检测、控制与分析 |
3 宝钢30000m3/h空分设备建设与投产 |
3.1 设备供应与安装 |
3.2 试车投产 |
3.3 试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理 |
4 评述 |
4.1 宝钢26000m3/h空分设备的改造成功表明了我国空分行业完全有能力自行设计、制造“三万”等级的大型空分设备 |
4.2 宝钢为国产30000m3/h空分设备的诞生提供了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也显示了自己在大型空分设备的建设、调试和生产中的实力 |
4.3 首台国产30000m3/h空分设备的成功是设计、设备、施工、生产等有关方面协同作战、密切配合的结果 |
4.4 30000m3/h空分设备的投产体现了“安全、优质, 高速”的建设精神 |
(5)海洋大气环境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结构设计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洋环境中材料的失效模式 |
1.2 表面工程技术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现状 |
1.3 真空镀膜技术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现状 |
1.4 元素掺杂碳基薄膜及其性能研究现状 |
1.4.1 碳基薄膜的结构特性 |
1.4.2 元素掺杂碳基薄膜及其制备技术 |
1.4.3 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
1.4.4 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的耐蚀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制 |
2.1 引言 |
2.2 海洋大气腐蚀环境摩擦磨损试验机工作原理 |
2.3 试验机功能及主要技术参数 |
2.4 试验机的总体控制方式 |
2.5 试验机的系统组成 |
2.5.1 试验机的三维模型和工程图 |
2.5.2 主轴及主轴驱动部分 |
2.5.3 试验力加载系统 |
2.5.4 试验环境池和试验力测量系统 |
2.5.5 摩擦副系统设计 |
2.5.6 控制系统 |
2.6 海洋大气环境下不同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
2.6.1 海洋大气环境下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2.6.2 海洋大气环境下薄膜的摩擦磨损和失效模式 |
2.6.3 海洋大气环境下碳基薄膜的磨损机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基薄膜的失效模式及其结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碳基薄膜的失效模式 |
3.2.1 碳基薄膜在盐雾腐蚀条件下的失效模式 |
3.2.2 碳基薄膜在滑动摩擦条件下的失效模式 |
3.3 碳基掺杂元素薄膜结构的优化设计 |
3.3.1 过渡层成分的选择 |
3.3.2 掺杂元素的选择 |
3.3.3 掺杂靶材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洋大气环境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薄膜制备设备和性能表征方法 |
4.2.1 薄膜制备设备 |
4.2.2 试样材料及准备 |
4.2.3 性能表征方法 |
4.3 过渡层的制备和性能 |
4.3.1 Cr-CrN过渡层的制备 |
4.3.2 氮化铬过渡层的性能研究 |
4.3.3 小结 |
4.4 钨靶电流对钨掺杂碳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4.1 钨掺杂碳膜的制备 |
4.4.2 钨掺杂碳膜结构和性能 |
4.4.3 小结 |
4.5 多层过渡层钨掺杂碳膜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4.5.1 多层过渡层钨掺杂碳膜制备 |
4.5.2 多层过渡层钨掺杂碳膜性能 |
4.5.3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性能考核 |
5.1 引言 |
5.2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的制备 |
5.3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性能 |
5.3.1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物理性能 |
5.3.2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机械性能 |
5.3.3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表面碳基薄膜环境试验 |
5.4 某型飞机折叠机构装机考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高空气象探测要素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发展趋势 |
1.2.3 国内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发展趋势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实验方法研究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1 系统设计指标 |
2.1.2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敏感单元 |
2.1.3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通信模式 |
2.2 系统软件设计 |
2.2.1 基于 GPRS 通信技术的系统软件设计 |
2.2.2 基于微波通信技术的系统软件设计 |
2.3 静态实验方法研究 |
2.3.1 静态特性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2.3.2 静态特性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3.3 静态特性实验装置 |
2.4 地面动态特性实验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空结露机理与湿度传感器的研究 |
3.1 高空结露机理与去除方法分析 |
3.2 加热式湿度传感器的研制 |
3.2.1 湿度传感器感湿机理分析 |
3.2.2 湿度传感器加热器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
3.2.3 湿度传感器结构及工艺设计 |
3.2.4 高空湿度探测单元的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空湿度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4.1 高空湿度测量方法研究 |
4.1.1 基于单稳态触发原理的湿度测量方法 |
4.1.2 基于复数电压测量法的湿度测量方法 |
4.2 基于电容冲放电及比较法的湿度测量方法 |
4.3 基于分批估计及加权平均的湿度数据融合方法 |
4.4 地面实验及数据分析 |
4.4.1 常温条件下湿度测量实验 |
4.4.2 温度交变条件下湿度实验 |
4.4.3 时间常数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空温度探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高空温度探测方法 |
5.1.1 温度传感器接线方法及电阻测量方法 |
5.1.2 基于交流比较法的温度测量方法 |
5.2 基于谐波分析法的温度数据处理方法 |
5.2.1 傅里叶变换 |
5.2.2 谐波分析法 |
5.3 地面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1 温度测量特性实验 |
5.3.2 时间常数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6.1 高空大气基本特征及传感器动态特性 |
6.1.1 高空大气基本特征 |
6.1.2 探空仪传感器动态特性 |
6.2 高空动态特性实验 |
6.3 高空动态比对实验 |
6.3.1 稳定性与一致性高空动态比对实验 |
6.3.2 动态误差比对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低温空气分离装置的流程选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HYSYS流程计算模拟 |
2.1 ASPEN HYSYS软件简介 |
2.2 热力学及状态方程的选择 |
2.3 主要参数设定 |
2.4 冷损计算 |
2.5 空分流程计算模型的构建 |
2.6 典型的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6.1 典型的10000Nm~3/h外压缩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6.2 典型的10000Nm~3/h内压缩空气增压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6.3 典型的10000Nm~3/h内压缩氮气循环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6.4 典型的10000Nm~3/h液体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6.5 典型的10000Nm~3/h外压缩下塔抽氮气膨胀空分流程计算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的HYSYS空分流程模型计算结果讨论 |
3.1 上塔抽出氮产品对空分流程的影响 |
3.1.1 流程计算及结果 |
3.1.2 上塔抽出氮产品的讨论 |
3.2 下塔抽出氮产品对空分流程的影响 |
3.2.1 外压缩流程 |
3.2.2 内压缩流程 |
3.2.3 下塔抽出氮产品的讨论 |
3.3 氮产品从上塔还是下塔获取 |
3.4 总液体产量占氧产品比例对空分流程的影响 |
3.4.1 外压缩流程 |
3.4.2 内压缩流程 |
3.4.3 内压缩空气增压膨胀空气进上塔流程 |
3.4.4 内压缩氮循环流程 |
3.4.5 液体空分流程 |
3.4.6 外压缩下塔抽氮气膨胀流程 |
3.5 外压缩流程与内压缩流程的能耗讨论 |
3.5.1 液体产品比例与能耗关系 |
3.5.2 产品氧压力与能耗关系 |
3.6 氩系统对氧提取率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原则 |
4.1 空气压缩及预处理模块 |
4.2 制冷模块 |
4.2.1 是否设置增压气体(空气或氮气)压缩机 |
4.2.2 膨胀机的组织形式 |
4.2.3 外加冷源 |
4.2.4 膨胀机与增压机的组织形式 |
4.3 换热模块 |
4.4 精馏模块 |
4.5 基本的低温法空气分离流程 |
4.5.1 外压缩空分流程(流程1) |
4.5.2 内压缩空分流程(流程2) |
4.5.3 氧自增压空分流程(流程3) |
4.5.4 全液体空分流程(流程4) |
4.5.5 三塔空分流程(流程5) |
4.5.6 LNG冷能利用空分流程(流程6) |
4.5.7 高氮空分流程(流程7) |
4.5.8 带稀有气体空分流程(流程8) |
4.5.9 其他 |
4.6 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原则 |
4.6.1 氧需求 |
4.6.2 氮需求 |
4.6.3 氩需求 |
4.6.4 其他稀有气体的需求 |
4.6.5 能源成本 |
4.6.6 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原则的使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温空气分离流程选型原则应用实例 |
5.1 包钢9~#40000Nm~3/h空分装置 |
5.2 包钢10~#40000Nm~3/h空分装置 |
5.3 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28000Nm~3/h空分装置 |
5.4 浩良河18000Nm~3/h空分装置 |
5.5 中石化湖北48000 Nm~3/h空分装置 |
5.6 南通理达3000Nm~3/h空分装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8)模块化制氧生产线关键系统安装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制氧的发展概况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工艺流程 |
1.1.3 我国工业制氧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氧安装工程总体设计 |
2.1 制氧工程的组成 |
2.2 安装工艺设计 |
2.3 安装准备工作 |
2.3.1 技术准备 |
2.3.2 物资准备 |
2.3.3 劳动力准备 |
2.3.4 施工用电准备 |
2.3.5 施工用水和消防准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块化空分设备安装 |
3.1 施工难点 |
3.2 基础处理 |
3.2.1 基础检测 |
3.2.2 测量放线 |
3.2.3 垫铁的安装 |
3.3 模块化冷箱安装 |
3.3.1 冷箱安装工艺流程 |
3.3.2 冷箱吊装控制技术 |
3.3.3 冷箱定位处理 |
3.3.4 地基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大模块化压缩机安装 |
4.1 空压机组安装工艺流程 |
4.2 模块化空压机组安装 |
4.2.1 空压机安装 |
4.2.2 电机安装 |
4.2.3 定心技术 |
4.2.4 灌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化工艺管道安装 |
5.1 管道相关材料接收 |
5.2 管道、阀门及仪表的脱脂技术 |
5.3 管道焊接技术 |
5.4 管道安装技术 |
5.5 管道试验 |
5.6 管道吹扫清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达钢70号高碳钢盘条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综述 |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1 高速线材生产线发展现状 |
1.1.2 高碳钢盘条生产发展状况 |
1.1.3 国内高碳钢高速线材的生产现状 |
1.2 钢材的强化机理 |
1.2.1 固溶强化 |
1.2.2 细晶强化 |
1.2.3 相变强化 |
1.2.4 析出强化 |
1.3 高碳钢盘条控轧控冷工艺的探讨 |
1.3.1 高碳钢盘条水冷冷却工艺探讨 |
1.3.2 高碳钢盘条轧后冷却工艺探讨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达钢炼钢、高速线材生产线装备水平及工艺分析 |
2.1 达钢炼钢装备水平及工艺分析 |
2.2 达钢高线装备水平及工艺分析 |
2.2.1 达钢高线产品大纲 |
2.2.2 达钢高速线材生产线装备情况 |
2.2.3 达钢高速线材生产线冷却系统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3.高碳钢盘条炼钢工艺要求 |
3.1 原辅材料技术(质量)要求 |
3.1.1 造渣材料 |
3.1.2 粉状还原剂 |
3.1.3 合金及增碳剂 |
3.1.4 脱氧剂 |
3.1.5 原料条件 |
3.2 转炉工艺要求 |
3.2.1 转炉冶炼控制 |
3.2.2 氩站钢水成分和温度控制要求 |
3.3 LF精炼 |
3.4 连铸工艺 |
3.4.1 对钢水的要求 |
3.4.2 连铸主要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 |
3.5 本章小结 |
4.高碳钢盘条控温轧制工艺技术研究 |
4.1 达钢高线生产工艺参数 |
4.1.1 高线生产工艺流程 |
4.1.2 轧制程序表 |
4.2 高碳钢盘条控温冷却相变过程 |
4.3 高碳钢盘条在不同吐丝温度下的试验 |
4.3.1 试验钢筋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制度 |
4.3.2 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
4.3.3 金相组织分析 |
4.3.4 试验小结 |
4.4 高碳钢盘条在不同风冷辊道参数下的试验 |
4.4.1 试验盘条的化学成分 |
4.4.2 风冷辊道参数设定 |
4.4.3 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
4.4.4 金相组织分析 |
4.4.5 风冷辊道上相变温度的验证 |
4.4.6 试验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达钢高线生产70号钢的轧钢工艺开发 |
5.1 70#高碳钢盘条轧制工艺开发方案 |
5.1.1 70#高碳钢铸坯化学成分要求 |
5.1.2 加热炉工艺 |
5.1.3 控轧控冷工艺 |
5.1.4 精整工艺 |
5.1.5 检验部分 |
5.2 试验数据及分析 |
5.2.1 盘条化学成分 |
5.2.2 盘条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 |
5.2.3 盘条物理性能 |
5.2.4 盘条氧化铁皮及脱碳层检验 |
5.2.5 非金属夹杂检验 |
5.2.6 金相组织检验 |
5.3 时效性能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工程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10)城市生活垃圾典型有机组分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及垃圾处置水平 |
1.3 循环经济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
1.4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城市生活垃圾典型有机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单组分垃圾热解特性 |
2.3 混合组分垃圾热解特性 |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对垃圾热解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 |
3.3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影响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半焦的 CO2与水蒸气共气化特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 半焦在 CO2与水蒸气不同配比条件下的热解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与日本“神钢”氩气回收技术交流简介[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简报, 1967(01)
- [2]固体氧化物火焰燃料电池机理与性能研究[D]. 王雨晴. 清华大学, 2017(02)
- [3]国外大型空分设备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J]. 顾福民. 冶金动力, 2003(05)
- [4]首台国产30000m3/h空分设备的诞生历程与评述[J]. 杨涌源,邓文. 深冷技术, 2003(03)
- [5]海洋大气环境用元素掺杂碳基薄膜结构设计与制备[D]. 詹华.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18(01)
- [6]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实现的研究[D]. 罗毅.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2)
- [7]低温空气分离装置的流程选型方法研究[D]. 李燕鹏. 浙江大学, 2019
- [8]模块化制氧生产线关键系统安装技术研究[D]. 董宇锋. 东北大学, 2015(07)
- [9]达钢70号高碳钢盘条的研究与开发[D]. 杨海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城市生活垃圾典型有机组分热解特性研究[D]. 张桂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