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通辽市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友琪[1](2020)在《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空袭武器的快速发展、空袭手段的增多使得空袭行动在隐蔽性、快速性以及突然性等均得以提高。从而对人防疏散的指挥、组织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完备的防御体系是国家人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袭战争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民众的生存率。因此,各国都特别重视人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立健全城市人口疏散体系。人防疏散效率直接关系着被疏散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更高的疏散效率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是人防疏散的核心宗旨。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有助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有利于形成灵活机动、便捷高效的应对体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维持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本文结合通辽市人民防空的疏散效率,借鉴国内外有关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围绕组织指挥体系建设、预案修订、训练演练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讨论通辽市人防疏散体系建设的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研究法,将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法规条例、学术论文、报纸期刊、外文文献、学术着作进行梳理总结,为分析研究提供科学借鉴与理论支撑。运用对比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各种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模式的相关经验,通过各影响因素改善前后的结果对比,为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对提升人防疏散效率问题的成就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其提升的对策方法,探讨了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意义,并分析了当前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的障碍和矛盾,如:组织指挥机构组合滞后、预案编辑脱离实际、群众参与度不高、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针对其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多主体分析缩短人防疏散时间,研究提高人防疏散效率的对策,丰富相关理论。总结人防疏散的发展方式,以疏散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演进和改善,从而建立高效的人防疏散体系。
李旻昱[2](2019)在《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赤峰市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畜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模式上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产业化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实施“绿色农业”、“科技兴牧”的战略,以肉牛产业为主要着力点,在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产业脱贫、振兴牧区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对肉牛产业进行概念界定,运用价值链、比较优势等理论,以养殖、加工、流通环节为角度,对赤峰市肉牛产业的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养殖环节中以饲料供应情况、肉牛的品种资源、养殖地区分布以及养殖情况为内容:赤峰市地处“黄金玉米带”,饲料供应充足,肉牛存栏量逐年增加,牛肉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加工环节以加工企业、加工形式和能力为内容:赤峰市肉牛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流通环节以肉牛销售、运输和牛肉消费情况为内容:赤峰市肉牛的销售途径较多,牛肉消费量为7.5千克/人,大约是农牧区居民(1.78kg/人)的4.2倍,农牧区居民在牛肉上的消费还是较少。赤峰市公路的总里程2.7万km,运营铁路4条,开通航线11条,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基本可以达到迅速辐射周边城市。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目前发展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基础母牛减少、饲料及肉牛、牛肉质量安全问题、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等。其次,在这些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型对赤峰市肉牛产业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测算,分析影响因素与肉牛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各变量与肉牛产业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城镇人均购买牛肉数量(0.7110)>城镇人均肉蛋奶支出(0.6919)>城镇常住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0.6365)>赤峰市玉米产量(0.6400)>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人数(0.6067)>赤峰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0.5990)>赤峰市种肉牛场个数(0.4522)。再次,通过分析美国、阿根廷、日本、通辽这些肉牛产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给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为养而种、为牧而种”的规划理念,既重视经济成果,又确保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定肉牛产业利好政策,加快产业规模化、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投入。最后,提出缓解目前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即落实好产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重视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注重人员素质的培养和加大监管力度。
江琴[3](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温丽瑗,张战军,袁凯恒,陈东庆,陈小平[4](2019)在《沥青路面养护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路面养护剂的使用对改善路面路用性能、延长沥青公路使用寿命具有积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沥青路面养护剂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五种典型沥青养护剂的养护机理及工程使用效果,同时概括总结了各养护剂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对沥青路面养护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徐冬平[5](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命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北方农牧交错区作为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地表水资源已几近枯竭。而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无序使用,更是加剧了区域的水危机,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土地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有必要从水资源约束视角关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与布局问题,在有限水资源支撑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对既有北方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与北方农牧交错区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区典型代表区域——通辽市作为案例地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判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认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水资源的缺乏与传统农业过度开发引起的区域水资源部门间配置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发展矛盾,以及传统农业过度开发有限水资源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水资源为条件约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等3种路径的综合仿真研究,探究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基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最优路径,具体构建农业、农牧、牧业等3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在各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基础上,依据技术难易、经济投入和发展阶段等因素,将各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细分为6种具体子模式,以供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选择。为更好指导区域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本研究以乡镇为行政单元,从现状、发展优先状态和水资源制约等3种发展状态开展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并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开展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研究,最终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通过对退耕还牧、循环经济等发展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模拟期末循环经济路径下GDP总量分别为传统农业路径和退耕还牧路径下的1.08和1.95倍,用水效率分别为1.41倍和1.82倍,这说明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较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2)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多种选择。通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区缺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指导体系的现状,有效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经济优势和价值的发挥。研究表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比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体系的人均收入提高了47.44%,用水效率提高了80.75%,地均效率提高了80.96%,总用水量节约了18.43%,总占用土地面积节约了18.53%;循环牧业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均有相应提高。同时,研究按照发展阶段不断高级化和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化的原则设计了循环农业经济子模式,既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也农牧交错区实现循环农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科学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是合理布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过度发展的事实,提出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思路,并开展了通辽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的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与发展优先农牧及生态优先空间分区相比当前状态下分别有16个和26乡镇过度开发了农业,分别占乡镇总数的21%和33%。这说明当前状态下,通辽市的农业发展呈过度开发态势,需要通过改变当前的发展路径来扭转这种态势。(4)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综合布局明确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空间格局。确定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的4条原则和4种方法。并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利用综合布局方法,实现了通辽市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时空结合的多尺度动态布局,有利于区域实现循环经济促动下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区域循环农业经济实现长效的发展,这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5)提出了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在对循环农业经济技术采用模式综合布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行农业生产组织有效地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推行循环农业经济时要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与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相结合,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来丰富组织模式的内容,利用组织模式来推动技术模式的发展,相互支撑。本研究提出了适合北方农牧交错区的4种组织模式,分别是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和生态园区等4种组织模式,并建议不同的组织形式与相适应的循环农业经济技术模式相结合,以更好地推动通辽是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杨晓晖[6](2017)在《通辽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农业是以石油衍生品为基础的农业。它的投入高、产出也高因此具有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同时又省时省力。因此在20世纪50年以来,石油农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世界农业的格局焕然一新;但几十年过去了,由于大量使用石油衍生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无法回避,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地的日益贫瘠,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的匮乏、食品安全等等一系列问题。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弊端与人们对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安全农产品的期待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生态农业是继石油农业之后又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与石油农业截然不同,它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农业与林、牧、副、渔等结合起来,将传统农业中宝贵的经验与高科技成果有机的结合,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形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不但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它较好的解决了目前石油农业多带来的弊端,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以通辽地区为研究对象,从通辽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用实际案例证明了传统石油农业在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严重弊端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学和生态农业等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并结合通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出了一套新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将温室大棚加地下埋灌技术的农作物种植与林蛙养殖相结合,构成了一套生态农业模式,地下埋灌技术解决了当地水资源匮乏传统农业灌溉对水资源造成过度的浪费且加速了土地盐碱化的问题,温室大棚与地下埋灌相结合解决了滴灌系统在冬季使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林蛙过冬的问题,林蛙为农作物提供一部分粪肥,农田中的昆虫为林蛙提供食物,如此构成了一套简洁的生态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系统。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生态农业的这种模式是一条能够解决目前通辽地区农业经济转型的道路,够为解决通辽地区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白皓[7](2016)在《公路改扩建技术标准及指标应用研究 ——以通辽至鲁北公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公路的交通量增长迅速,随着累计交通量和累计轴载数量的增加,道路的使用性能逐渐下降,导致了许多现有公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需要通过公路改扩建来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本文以通辽至鲁北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为背景,从一级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改扩建时机的确定、道路现状评价与改善建议、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在:查阅公路改扩建相关的文献,形成国内外公路改扩建现状综述,结合通辽至鲁北段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时进展,分析公路改扩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利用“四阶段法”对特征年交通量进行预测,计算并比较分析各预测特征年在有无改扩建两种情况下的服务水平,为道路改扩建时机的确定提供依据;调查通辽至鲁北段的道路状况,并对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现有道路存在的交通问题及安全隐患,并提出改善措施;阐述道路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原则,结合通辽至鲁北段道路改扩建的实际情况提出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
王晓慧[8](2015)在《通辽市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的调研数据》文中指出阐述了目前通辽市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存在城乡对接难、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不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城乡生产要素市场流动不均衡等问题。基于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的调研数据,分析通辽市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李茜[9](2015)在《内蒙古通辽市牛产业链延伸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总体来看,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推进工业化时,更加注重以工业反哺农业。由于民族地区历史、地理、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尤其是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畜牧业在农牧区的生产生活中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畜牧业产业链延伸工作是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点难题。以往关于第一产业链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展开,研究地区也往往以发达地区为主。民族地区的第一产业尤其是畜牧业在养殖规模、方式和发展方向同先进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简单沿用原有的产业理论体系来考量畜牧产业在民族地区的发展途径,其适用性和科学性都存在相当的问题。牛羊养殖是民族地区畜牧产业的代表,本文研究的通辽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享有“中国黄牛之乡”和“内蒙古粮仓”的美誉。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牛产业的发展稳定与否与区域社会稳定及经济繁荣都有重要的关联。通辽地区的肉牛资源极为丰富,如开鲁县、科左中旗、科尔沁区、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等都是肉牛生产的主要地区。自2006年起通辽地区的肉牛产量一直位居自治区第一位,总出栏牛的数量超过内蒙古总的平均水平。通辽地区肉牛产业正向良好的态势发展,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辽地区构成总量的牛肉消费为:通辽地区四分之一的牛肉总产量是由本市居民消费,牛肉总量的四分之三是向周边地区供给和供港活牛等渠道销售。牛肉产量的3%是加工制品,机械化程度低,品种少。现今农户或企业在肉牛的屠宰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极容易造成对肉的污染,以及经过屠宰后的牛肉不能进行排酸熟化,影响牛肉的口感和观感;在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牛肉因其在加工过程中的胴体未经过排酸使其嫩度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通辽地区肉牛产业的现状,解析通辽牛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推动通辽市牛产业链延伸,提升牛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这对全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如何实现畜牧产业链的延伸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以通辽市牛产业为案列,将牛产业链视为由一个由上游原料供给、中游农牧户养殖、下游加工企业生产销售的不同阶段的连续供给过程,并从中分析各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民族地区牛产业链延伸理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姚华微[10](2012)在《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通辽市被誉为“内蒙古粮仓”,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畜产品基地。由于所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通辽黄玉米”因质量好、品质高等特性蜚声海内外。近年来,随着地区农业的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玉米深加工产业成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新亮点。目前,通辽市已有玉米深加工企业达200多户,2010年加工能力达到了450万吨,玉米深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3%,通辽市已成为自治区最大的玉米发酵工业生产基地。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规模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如原料市场紧缺、产业链条短、玉米产业化经营格局不合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通辽市玉米化工产业集群化、玉米资源集约化的发展进程,逐渐拉大了通辽市与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要想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意义上把通辽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把握好目前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掌握好产业市场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从而实现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可发展。本文以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现实情况为例,对整个产业情况进行剖析,设计发展战略,探索发展路径,分析外部环境,探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国家加大对东北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契机,思考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途径,寻找壮大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正确的方式、方法,寻求科学发展方式,从而建设合理的产业格局。
二、对通辽市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通辽市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人防疏散 |
2.1.2 人防疏散体系 |
2.1.3 人防疏散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有机疏散理论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3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通辽市提升人防疏散效率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制约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的主要因素 |
3.2.1 指挥机构组合滞后 |
3.2.2 预案编辑脱离实际 |
3.2.3 群众参与度不高 |
3.2.4 疏散群众进入疏散场所时间较长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指挥体系组合时间延长 |
3.3.2 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加快 |
3.3.3 居安思危观念不强及政府宣传力度不足 |
3.3.4 疏散场所位置规划不合理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提高疏散效率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提高人防疏散效率建设概况 |
4.1.1 德国: 出台《民防计划》 |
4.1.2 以色列: 强化民防建设 |
4.2 国内其它地区提高人防疏散效率概况 |
4.2.1 赣州市: 提高人口快速疏散能力 |
4.2.2 大连市: 建设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口疏散体系 |
4.3 经验借鉴 |
4.3.1 加快人防指挥信息系统发展 |
4.3.2 疏散预案覆盖所有突发事件 |
4.3.3 规范训练演练与宣传教育 |
4.3.4 加强疏散保障 |
5 进一步提高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对策分析 |
5.1 建立高效指挥体系 |
5.1.1 实现多种指挥设备相互连通 |
5.1.2 建立“现场指挥官制度” |
5.2 修订完善疏散预案 |
5.2.1 动态制定疏散预案 |
5.2.2 建立“一事多案、一案多变”机制 |
5.3 提高参与积极性,加强日常训练演练 |
5.3.1 建立居安思危观念 |
5.3.2 加强群众人防知识技能学习 |
5.4 强化保障措施 |
5.4.1 合理规划疏散场所 |
5.4.2 加强疏散场所与疏散专业队伍联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肉牛产业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1.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
2.2 赤峰市肉牛养殖环节现状分析 |
2.3 赤峰市肉牛加工环节现状分析 |
2.4 赤峰市肉牛流通环节现状分析 |
2.5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2 基于灰色关联系统的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四章 肉牛产业发达地区发展特点及经验借鉴 |
4.1 美国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
4.2 日本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
4.3 阿根廷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
4.4 通辽肉牛产业发展特点及经验 |
4.5 肉牛产业发达地区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1.4.1 基本结论 |
1.4.2 研究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西部民族地区 |
2.1.2 传统农业 |
2.1.3 传统农业改造 |
2.2 基础理论 |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经济贡献 |
3.2.2 农业产业结构 |
3.2.3 农业生产水平 |
3.2.4 农业创新能力 |
3.2.5 农业现代理念 |
3.2.6 农业管理水平 |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
3.4.1 区域性 |
3.4.2 民族性 |
3.4.3 传统性 |
3.4.4 封闭性 |
3.4.5 低效性 |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
4.1 区位困境 |
4.1.1 地质地貌 |
4.1.2 自然灾害 |
4.1.3 区位条件 |
4.2 制度困境 |
4.2.1 土地制度 |
4.2.2 户籍制度 |
4.2.3 宗教文化制约 |
4.3 产业困境 |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
4.4 人力资本困境 |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
4.5 资金投入困境 |
4.5.1 财政支农不足 |
4.5.2 金融支撑不力 |
4.5.3 社会援助不够 |
4.5.4 内生能力缺乏 |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
5.1 战略背景 |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
5.1.2 “一带一路”倡议 |
5.1.3 脱贫攻坚战略 |
5.1.4 乡村振兴战略 |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
5.2 战略意义 |
5.2.1 调整农业结构 |
5.2.2 发展现代农业 |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
5.2.4 推动乡村振兴 |
5.2.5 维护社会稳定 |
5.3 战略目标 |
5.3.1 产业目标 |
5.3.2 人才目标 |
5.3.3 文化目标 |
5.3.4 生态目标 |
5.3.5 组织目标 |
5.4 战略模式 |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沥青路面养护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沥青路面养护剂的提出 |
2 沥青路面养护剂的研究 |
2.1 沥再生养护剂 |
2.2 AS渗透养护剂 |
2.3 雷诺锋养护剂 |
2.4 魁道CAP养护剂 |
2.5 HAP养护剂 |
3 结束语 |
(5)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气候变化对农牧交错区影响研究 |
2.1.2 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研究 |
2.1.3 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功能研究 |
2.1.4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农牧交错区演变研究 |
2.2.2 农牧交错区人地关系研究 |
2.2.3 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4 农牧交错区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述评 |
2.3.1 研究现状述评 |
2.3.2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理论基础 |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环境承载力理论 |
3.4 循环经济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1 案例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4.1.1 案例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
4.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地位与作用分析 |
4.2.2 水资源对传统农业发展路径约束效应分析 |
4.2.3 北方农牧交错区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 |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退耕还牧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4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
4.4.1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
4.4.2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仿真研究 |
4.5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5.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系 |
5.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2.1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2.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2.3 农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3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5.3.1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结构分析 |
5.3.2 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5.3.3 牧业循环经济子模式研究 |
5.4 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空间功能分区研究 |
6.1 层级递进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2 农牧空间功能发展现状 |
6.3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3.1 发展优先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3.2 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分区 |
6.4.1 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各项指标评价 |
6.4.3 水资源约束效应评价 |
6.4.4 水资源约束下空间功能分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空间功能分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布局研究 |
7.1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原则与方法 |
7.2 乡镇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3 旗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4 市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综合布局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循环农业组织模式研究 |
8.1 家庭农场组织模式 |
8.2 合作社组织模式 |
8.3“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 |
8.4 生态园区组织模式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创新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1 调查足迹图 |
附图2 旗县层面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3 旗县层面中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图4 旗县层面远期发展循环经济策略布局图 |
附表1 当前状态通辽市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2 通辽市发展优先的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附表3 通辽市水资源约束下农牧空间功能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通辽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生态农业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
2.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2 生态农业的内涵 |
2.1.3 生态农业的特征 |
2.1.4 生态农业的要求 |
2.1.5 生态农业产品的规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的生态农业理论 |
2.2.2 生态学原理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通辽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3.1 通辽地区生态环境及农业现状 |
3.1.1 通辽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地理条件 |
3.1.2 通辽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规模 |
3.2 通辽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情况 |
3.3 通辽地区现有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 |
第四章 通辽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生态农业比重偏低,产品定位不准 |
4.1.2 没有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
4.1.3 生态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 |
4.1.4 水资源匮乏沙漠化严重土地盐碱化,不利于生态农业发展 |
4.1.5 自然灾害多、抗灾能力弱 |
4.2 问题出现的原因 |
4.2.1 政府扶持、引导作用缺失 |
4.2.2 农业从业者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低下 |
4.2.3 农业防灾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
第五章 通辽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5.1 加大生态农业比重、提高农业竞争力 |
5.2 改变传统灌溉模式,走水肥一体化之路 |
5.3 结合本地区生物资源优势,研发推广适应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
5.3.1 思索适合通辽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
5.3.2 大棚——作物——滴喷灌——林蛙生态农业模式 |
5.4 加大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扶持力度 |
5.5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引进农业科技人才 |
5.6 运用温室大棚集成地下埋灌技术,节水的同时改善土地质量,增强抗灾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公路改扩建技术标准及指标应用研究 ——以通辽至鲁北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改扩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2.1 公路改扩建中关键问题分析 |
2.1.1 交通量增长及预测 |
2.1.2 改扩建时机 |
2.1.3 交通安全改善需求 |
2.1.4 施工期交通组织 |
2.2 改扩建建设形式论证分析 |
2.2.1 与新建高速公路复线的比较 |
2.2.2 各种改扩建方式的比较 |
2.2.3 扩建方式选择原则 |
2.3 通辽至鲁北公路概况 |
2.3.1 主要控制点 |
2.3.2 技术标准 |
2.3.3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
2.3.4 城镇布局与改扩建项目的关系 |
2.3.5 项目区域铁路、公路与改扩建项目的关系 |
2.3.6 现有公路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公路改扩建时机的确定 |
3.1 交通量预测 |
3.1.1 公路交通调查 |
3.1.2 交通小区划分 |
3.1.3 调查资料分析 |
3.1.4 OD数据的统计计算方法及OD表的形成 |
3.1.5 预测思路与方法 |
3.1.6 预测结果 |
3.2 服务水平计算 |
3.2.1 服务水平划分 |
3.2.2 参数选择 |
3.2.3 公路单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 |
3.2.4 公路路段的实际日通行能力 |
3.2.5 车道数的计算 |
3.2.6 拟建项目交通适应性评价 |
3.3 既有一级公路改扩建高速公路时机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公路改扩建主要技术指标评价与检验 |
4.1 总体评价 |
4.1.1 设计符合性 |
4.1.2 运行速度协调性和一致性评价 |
4.2 路线 |
4.2.1 平面 |
4.2.2 纵断面 |
4.2.3 横断面 |
4.2.4 合成坡度 |
4.2.5 超高 |
4.3 路基路面 |
4.3.1 路侧安全净空区 |
4.4 桥梁 |
4.4.1 桥梁评价内容 |
4.4.2 桥梁引线评价 |
4.4.3 原有桥梁、涵洞的结构现状及检测结论 |
4.5 路线交叉 |
4.5.1 平面交叉安全评价 |
4.5.2 分离式立交 |
4.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
4.6.1 交通标志评价 |
4.6.2 标线 |
4.6.3 护栏评价 |
4.6.4 防眩设施评价 |
4.6.5 服务区和停车区 |
4.7 既有公路安全性评价 |
4.7.1 交通事故资料收集 |
4.7.2 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结论 |
4.7.3 综合安全性评价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扩建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
5.1 总体指导思想 |
5.2 设计原则 |
5.3 路网分流方案 |
5.3.1 分流点的设置 |
5.3.2 分流路径方案 |
5.3.3 沿线村屯车辆通行 |
5.3.4 分项工程实施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通辽市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的调研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依据 |
1.1 统筹城乡理论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 |
1.1.2 我国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探索历程 |
1.1.2. 1 中央关于城乡关系的文件。 |
1.1.2. 2 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
1.1.2. 3 城乡统筹的内涵。 |
2 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调研基本情况 |
3 当前通辽市在城乡统筹中存在的问题 |
3.1 城乡发展对接难 |
3.1.1 县域城镇化速度缓慢。 |
3.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 |
3.2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
3.2.1 农村居民收入落后于城市居民收入。 |
3.2.2 城乡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
3.3 农牧区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
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等 |
3.5 城乡间生产要素市场流动不均衡 |
4 促进通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
4.1 以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劳动力培育为重点, 促使城乡顺利对接 |
4.1.1 加快小城镇发展, 增强辐射力。 |
4.1.2 培育新型劳动力,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2 以城带乡, 以工带农, 协调城乡发展速度 |
4.2.1 多渠道扩宽农民经济收入来源,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4.2.2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工业与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
4.3 加大城市对农牧区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 |
4.4 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4.5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 使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
(9)内蒙古通辽市牛产业链延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 |
2.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 |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产业链及产业链延伸 |
(一)产业链及畜牧产业链 |
(二)产业链延伸及牛产业链延伸 |
(三)牛产业链延伸的原则 |
(四)牛产业与牛产业链延伸关系 |
(五)微笑曲线与牛产业链延伸 |
1.微笑曲线 |
2.微笑曲线在牛产业链中的运用 |
三、通辽牛产业链现状解析 |
(一)通辽和通辽牛产业概况 |
1.通辽市概况 |
2.通辽牛产业发展现状 |
3.通辽市发展牛产业优势分析 |
四、通辽市牛产业链延伸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农民养殖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 |
(二)生产企业存在无序竞争,致使产业链条不稳 |
(三)牛产业发展环境受限,产业链条发展不顺 |
(四)政府职能交叉,缺少对牛产业链延伸的支撑 |
五、通辽牛产业链延伸的战略和对策 |
(一)通辽牛产业链延伸战略 |
1.倡导发展牛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
2.牛副产品产业链条发展 |
(二)通辽牛产业链延伸策略 |
1.完善草场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确保牛产业链上游有序发展 |
2.加强技术创新,为产业链条延伸提供支撑 |
3.打造构建肉牛产业技术联盟体系,完善肉牛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
4.培育“科尔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带动区域牛产业链整体延伸 |
5.发挥政府调控和引领作用,保障肉牛产业链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评述 |
2.1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
2.2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2.2.1 总体情况 |
2.2.2 以生产酒精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2.2.3 以淀粉为主要产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2.2.4 以生产其它产品为主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现状 |
2.3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原料市场的供应趋紧 |
2.3.2 产业链条短 |
2.3.3 环境受到威胁 |
2.3.4 玉米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完全建立 |
2.3.5 小规模玉米加工企业偏多 |
第三章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基本条件分析 |
3.1 通辽市自然条件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土壤质量 |
3.1.3 气象、气候 |
3.1.4 通辽市社会经济概况 |
3.1.5 水资源现状 |
3.2 通辽市玉米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2.1 通辽市玉米总产量 |
3.2.2 通辽市玉米资源的空间分布 |
3.2.3 通辽周边地区玉米供需现状 |
3.2.4 通辽周边地区玉米产业发展状况 |
3.2.5 通辽地区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情况 |
3.3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局限 |
3.3.1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3.3.2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自身局限 |
第四章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4.1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4.1.1 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4.1.2 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情况 |
4.1.3 国内玉米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 |
4.2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4.3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威胁分析 |
4.3.1 通辽市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机会 |
4.3.2 通辽市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威胁 |
第五章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
5.2 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5.2.1 增长型战略分析 |
5.2.2 多元型战略分析 |
5.2.3 扭转型战略分析 |
5.2.4 保守型战略分析 |
5.3 发展战略的确定 |
第六章 通辽市实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6.1 加强扶持力度 |
6.2 优化产业结构 |
6.3 延长产业链 |
6.4 搞好原料基地建设 |
6.5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和名牌战略 |
6.6 加强行业指导,提供市场需求信息 |
6.7 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通辽市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辽市人防疏散效率提升对策研究[D]. 张友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2]赤峰市肉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李旻昱.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沥青路面养护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温丽瑗,张战军,袁凯恒,陈东庆,陈小平. 当代化工, 2019(01)
- [5]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徐冬平. 西北大学, 2018(01)
- [6]通辽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杨晓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4)
- [7]公路改扩建技术标准及指标应用研究 ——以通辽至鲁北公路为例[D]. 白皓. 长安大学, 2016(02)
- [8]通辽市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开鲁县东风镇东方红村的调研数据[J]. 王晓慧.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17)
- [9]内蒙古通辽市牛产业链延伸研究[D]. 李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2)
- [10]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姚华微. 内蒙古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