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系列与B系列种间杂种植株形态变异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位鹏[1](2021)在《紫薯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甘薯又名紫薯、山川紫,是日本培育出的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甘薯新品种。90年代由中国农业科技人员带回中国,并成功种植。紫甘薯从性质上来看属于旋花科薯类作物的一种,是近些年新出的一种甘薯品种。紫甘薯中包含有花青素的成分,所以薯肉在颜色上呈现为深紫色,薯皮看上去呈现为紫黑色的颜色,可以除食用外,它的药用及保健功能也非常好,是一种高营养甘薯品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目前紫薯在日本、韩国研究发展比较快。我国对紫甘薯开发利用一直比较薄弱,长期以来都是从国外来引进新品种,由于紫薯在种植过程中产量过低,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新品种的紫薯应运而生。当前紫薯的改良除了通过系统育种的方式以外,还有杂交育种的方式,而紫薯组织培养利用细胞工程技术是获得无性突变体的重要手段,目前只有少数品种有过报道,紫薯遗传转化转基因体系还未曾报道。本篇论文主要以紫薯愈伤组织不定芽以及体细胞胚胎这两种途径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建立了紫甘薯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并且通过使用LBA4404农杆菌(含抗潮霉素基因质粒p CAMBIA1300)介导法第一次对紫甘薯进行了抗潮霉素基因的遗传转化,最后发现了阳性的转基因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植株。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紫薯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途径再生体系的研究(1)对紫甘薯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其叶片以及茎段部位都属于外植体,对不同激素种类以及浓度对紫甘薯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研究适合紫薯叶片与茎段外植体愈伤诱导和分化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依此建立起紫薯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叶片的愈伤培养基配方是MS基本培养基基础上添加NAA 0.3mg/L和6-BA 0.5mg/L,分化培养基最佳配方同样是添加NAA 0.3mg/L和6-BA 0.5mg/L。适合茎段的愈伤培养基配方是MS基本培养基添加NAA 0.3mg/L和6-BA 0.6mg/L,分化培养基配方同样是添加NAA 0.3mg/L和6-BA 0.6mg/L。2.紫薯诱导的体细胞胚胎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对紫甘薯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其叶片以及茎段部位都属于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叶片和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率可能会产生的作用,寻找比较适合的培养基,并选出比较适合的激素组合,以此来进行实验。调查后发现,对紫薯的叶片及其茎段部分的外植体进行研究,发现其非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同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能力不同。适合紫薯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添加2,4-D 2.5mg/L和6-BA 2.5mg/L。3.紫薯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1)筛选了适合紫薯茎段作为转化体的潮霉素浓度。结果表明,紫薯茎段选用30mg/L的浓度时,实验效果最好。对不同的浓度以及浸染的时间进行实验,观察这些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对紫薯转化率产生何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采用LB液体培养基和过夜培养的菌液,以O.D.0.5来进行稀释,稀释完成之后再对其浸染60min的时间,结果表明,在第3天的时候,转化率总体来说比较高。(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的方法,首次将潮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到紫薯中进行实验,从检测结果来看,最终成果培植出了紫薯转基因愈伤组织,并且培植出了转基因植株。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2](2021)在《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董文科[3](2020)在《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城市草坪建植中主要使用的冷季型草坪草之一,广泛用于草坪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DC.)是草地早熟禾常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草坪质量和降低草坪利用年限的主要因素。目前,关于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为药剂防治,但药剂防治成本较高且污染环境,而选育优良抗病品种成为草坪病害防治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究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后续的抗病基因挖掘和草坪草抗病分子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本研究选用草坪建植中常用的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为材料,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基于抗性评价结果,选择高抗和极感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并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水平对比分析了抗、感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分子机制,鉴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水平上分析了抗病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10个草地早熟禾品种进行白粉菌接种试验发现,各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白粉病发病率在2.33%~83.00%之间,病情指数在0.55~62.93之间;其中,黑杰克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2.33%和0.55;超级哥来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3.00%和62.93;以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的病情指数为分析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评价获得1个高抗白粉病品种(黑杰克)、3个中抗品种(午夜2号、Shamrock和公园)、3个中感品种(橄榄球2号、耐力和耐盐月夜)、2个高感品种(解放者和抢手股)和1个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2)白粉病侵染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品种的发病情况、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存在显着差异。高抗品种‘黑杰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缓慢,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活性(株高、根长和Wd)、叶片保水能力(RWC)、渗透调节能力(SS、SP和Pro)和抗氧化能力(SOD、POD、CAT、APX、As A和GSH),以及较低的膜脂过氧化程度(REC、MDA、O2·-产生速率和H2O2);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较快,同时其生长受到严重限制,叶片保水能力、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高。草地早熟禾的抗病性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PAL、4CL、C4H和PPO)的活性和次生代谢物质(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的含量紧密相关。抗病品种‘黑杰克’在接菌后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增加,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酶活性虽在发病初期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在接菌前期,除果胶外,‘黑杰克’的总酚、类黄酮、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高于‘超级哥来德’,这可能是‘黑杰克’初期表现较强抗病性的物质基础,随接菌后时间的延长,‘黑杰克’显着提高了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以增加自身抗病能力;而‘超级哥来德’的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虽在接菌初期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小,并且在发病后期呈下降趋势,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显着低于‘黑杰克’。(3)白粉病侵染对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的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超级哥来德’的Chl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和Tr)、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ETR和q P)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GAPDH和PRK)活性在接菌后显着减低,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而高抗品种‘黑杰克’光合机构性能受白粉病侵染影响较小,较高的Chl含量和光合酶活性有利于‘黑杰克’维持在较高光合效率。此外,高抗品种‘黑杰克’在应答白粉病侵染时显着增加了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提高蔗糖含量,降低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且淀粉含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而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在接菌后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增加;同时随接菌时间的延长,淀粉含量迅速增加,造成淀粉代谢异常。(4)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转录组学进行分析,在‘黑杰克’和‘超级哥来德’中分别鉴定出27,827个DEGs(22,637个上调,5,190个下调)和33,593个DEGs(29,189个上调,4,404个下调);有18,803个DEGs为两品种共有,9,024个DEGs为‘黑杰克’特有,14,790个DEGs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基因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萜类骨架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和“MAPK信号通路-植物”途径;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和“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与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相比,白粉病侵染促进了‘黑杰克’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植物MAPK信号通路)、次级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途径(光合作用、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超级哥来德’中参与转录和翻译的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易受白粉病侵染的影响。(5)接菌第5 d后,通过对抗、感草地早熟禾叶片的蛋白质组学进行分析,在高抗品种‘黑杰克’中有27个DAPs上调,31个DAPs下调;极感品种‘超级哥来德’中有60个DAPs上调,80个DAPs下调。有32个DAPs为两品种共有;26个DAPs只在‘黑杰克’中出现,为‘黑杰克’特有;108个DAPs只在‘超级哥来德’中出现,为‘超级哥来德’特有。这些DAPs在‘黑杰克’中,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途径,而在‘超级哥来德’中主要参与“核糖体”、“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程序性坏”、“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氰胺酸代谢”和“磷酸肌醇代谢”途径。将蛋白质组鉴定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有55个DAPs与DEGs相关联;在‘超级哥来德’中有119个DAPs与DEGs相关联。通过对关联上的DAPs所参与的KEGG通路进行分析发现,在‘黑杰克’中关联上的DAPs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和“糖酵解/糖异生”等;在‘超级哥来德’中数目最多的通路主要有“苯丙烷类生物合成”、“核糖体”、“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淀粉与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丙酮酸代谢”和“PI3K-Akt信号通路”。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抗病的形态、生理及分子机制,鉴定了高抗白粉病草地早熟禾品种应答白粉病侵染的关键代谢通路以及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但以上抗病基因和蛋白在提高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黄立飞,陈景益,邹宏达,张雄坚,王章英,罗忠霞,杨义伶,姚祝芳,唐朝臣,江炳志,房伯平[4](2020)在《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广东是我国甘薯的优势区域,以种植生产、销售、消费优质食用鲜薯为主,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消费市场和集散地。近年广东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5万hm2左右,居我国第4位。2006年以来广东甘薯品种改良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19年底,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保存甘薯资源1 981份;选育了33个甘薯品种通过国家品种鉴定或广东省品种审定,其中广薯87和普薯32为代表性品种,广泛种植于南方乃至全国薯区,为甘薯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在杂交不亲和性、航天诱变、病虫害抗性和分子生物学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取得了很大发展。对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甘薯资源收集利用、育种技术、育种成效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商静[5](2020)在《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文中提出杂交和多倍化可导致植物表型的丰富变异,是植物遗传改良的主要途径。其中,利用2n配子杂交的异源多倍化途径,既表现出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又强化了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在杨树遗传改良中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由于长期缺乏以同组合多倍体材料构建的试验林,一直以来,对于异源多倍体杨树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遗传效应的解析都以苗期试验为主,不够深入和全面。本研究以前期通过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途径获得的‘哲引3号杨’(Populus pseudosimonii×P.nigra‘Zheyin3#’)ב北京杨’(P.×beijingensis)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10 a生种质保存林为材料,对其短枝叶片、生殖发育过程及木材品质等重要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一步解析了倍性效应、基因型效应和性别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相关研究为杨树“大群体,强选择”多倍体育种策略提供了实践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青黑杨杂交多倍体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主要受倍性效应和基因型效应的共同影响,性别效应对性状的影响最小。杂种三倍体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表现出一定的巨大性特征,锯齿数和气孔密度显着小于二倍体。受基因型影响,叶片及气孔性状在无性系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2)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的雄花序花盘数目变异主要受环境效应的影响,其它花序性状变异受基因型效应的影响最大。杂种三倍体的雌、雄花序长度和雄花序花盘数显着大于二倍体,而其它花序性状在不同倍性之间则无显着差异。受基因型的影响,花序性状在无性系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3)青黑杨杂种三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异常行为变异丰富,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提前分离、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纺锤体定向异常及胞质分裂异常等现象,对配子发育产生了严重影响。(4)青黑杨杂种三倍体具有配子高度败育性,但也并非完全不育,并可参与受精。研究发现,杂种三倍体的饱满花粉直径显着大于二倍体,空瘪率较高,花粉萌发率仅为3.01%±0.36,表现出高度败育性;选择部分杂种三倍体与母本授粉回交后发现,平均每个花序仅产生23粒种子,种子萌发率平均为0.53%,明显低于杂种二倍体的回交结果。(5)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木材品质性状受倍性效应和基因型效应的影响较大,性别对性状的影响最小。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在不同倍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而木质素含量和纤维宽度在不同倍性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无性系之间材性性状均存在极显着差异,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
赵路宽[6](2020)在《115个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文中认为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均衡等特点,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当下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精准扶贫的优势作物之一。自2017年5月,甘薯等作物实施登记办法以来,登记品种数量快速增长,在市场上出现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一名多品或一品多名等问题,为品种登记管理带来挑战;长期以来,甘薯育种遗传基础狭窄,阻碍了育种进程。因此,本文利用表型标记及SSR标记对我国115个甘薯登记品种进行遗传变异与系谱分析,以期揭示甘薯登记品种遗传背景;初步构建甘薯登记品种DNA指纹图谱,为品种登记与管理服务。结果如下:1.基于15个表型性状对115个甘薯登记品种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获得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65.17%,基本反映所调查性状的全面信息,揭示了部分性状间的相互关系。UPGMA聚类将材料分为3个类群,表型聚类结果与系谱关系以及品种来源地并不吻合。2.利用TP-M13-SSR技术对115个甘薯登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搜集筛选获得的28对SSR引物PIC值介于0.450.84之间,在11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163条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品种间Nei氏遗传距离与分子变异分析均表明甘薯登记品种遗传背景较为狭窄。邻接法聚类与群体结构均将115个样品分为3个类群,分群结果与系谱关系吻合度较高。同一地区的品种在聚类图中较为分散。以Q值0.6为参考,确定其中34个材料拥有混合来源,遗传背景较为复杂。初步构建29个核心种质,有效降低遗传冗余。以7对甘薯核心引物,初步构建115个甘薯登记品种指纹图谱。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SSR标记,分析了115个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初步建立核心种质和登记品种指纹图谱,可为甘薯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及登记品种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与服务。
刘玉[7](2020)在《百合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文中提出百合(Lilium)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常规杂交育种是园艺植物培育新品种的主要手段,但百合新品种培育中远缘杂交已成为主要的手段,这是百合育种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本试验以远缘杂交产生的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亚洲百合共10个正反交组合进行杂交,百合种间杂种选择了‘DB3’(2n=2x=24)、‘DC9’(2n=2x=24)、‘12-6’(2n=3x=36)、‘DD17’(2n=2x=24);LA系列百合选择了‘红色情感’(Red Sensation,2n=4x=48)、‘巴蒂斯特罗’(Batistero,2n=3x=36);亚洲百合选择了‘穿梭’(Tresor,2n=4x=48)、‘本菲卡’(Benfica,2n=4x=48)、‘阿拉丁炫耀’(Aladdin’s Dazzle,2n=2x=24)。对杂交亲本生活力、花粉量、可授性进行检测,利用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胚胎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研究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观察,通过胚培养技术获得杂种实生苗,并对其进行倍性鉴定,以探讨杂交亲和性,为培育出性状优良品种和创新种质提供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培养液离体萌发法对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表明百合种间杂种、LA系百合和亚洲百合花粉生活力存在差异。其中百合种间杂种‘DD17’花粉生活力最高,为68.71%;LA系百合‘巴蒂斯特罗’花粉生活力最低,仅为5.73%。花粉量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药形状、大小及花粉量各不相同。所有亲本材料中,种间杂种‘DC9’单花花粉量最多,为55.38万粒;种间杂种‘DB3’和‘DD17’最低,为21.12万粒。通过过氧化氢-联苯胺法检测柱头可授性发现,开花当天(0d)可授性最强。百合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表明,正交亲和指数高于反交,且切割柱头授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杂交亲和性。其中种间杂种作母本,DC9×红色情感杂交亲和性最好,常规授粉亲和指数为1.15,切割柱头提高了亲和性,亲和指数为1.75。百合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表明,反交亲和指数高于正交。其中种间杂种作母本,DD17×阿拉丁炫耀常规授粉亲和指数为0.88,切割柱头授粉亲和指数为1.69;反交阿拉丁炫耀×DD17亲和性最好,常规授粉亲和指数为5.71,切割柱头亲和指数为8.31。供试的9个亲本材料花粉在杂交母本柱头上均能萌发。百合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杂交,除DC9×红色情感外其余组合均不亲和,授粉48-96h花柱内出现胼胝质现象,阻碍生长,属于受精前障碍。百合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杂交,除DC9×穿梭、本菲卡×DB3和阿拉丁炫耀×DD17外其余组合均不亲和,授粉后不同时间在花柱不同位置发生异常现象,未能完成受精,均属于受精前障碍。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DC9×红色情感、DC9×穿梭和阿拉丁炫耀×DD17胚发育过程进行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百合杂种胚发育由合子胚有丝分裂两次形成四细胞原胚,继续发育形成梨形胚、盾形胚,最终发育完全,形成成熟胚。不同杂交组合杂种胚发育成熟时间不同,DC9×穿梭所需时间最少,授粉35d胚发育成熟。胚培养试验中,阿拉丁炫耀×DD17杂种胚萌发及成苗率均最高,分别为73.97%和58.90%,穿梭×DC9杂种胚萌发率成苗率最低,分别为40.00%和6.67%;DC9×穿梭组培苗增殖系数最高为9.94,植株生长状况较好。阿拉丁炫耀×DD17生根率最高可达88.79%,植株生长状况均良好。DC9×穿梭组培苗扦插移栽存活率最高可达94.31%。对部分杂种后代实生苗倍性鉴定。DC9(2n=2x=24)×红色情感(2n=4x=48)杂种后代株系‘DH’、DC9(2n=2x=24)×穿梭(2n=4x=48)杂种后代株系‘DC’及本菲卡(2n=4x=48)×DB3(2n=2x=24)杂种后代株系‘BD’为三倍体(2n=3x=36);阿拉丁炫耀(2n=2x=24)×DD17(2n=2x=24)杂种后代株系‘AD’为二倍体(2n=2x=24)。
王崇[8](2020)在《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薯是同源六倍体(2n=6x=90)植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被广泛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有栽培甘薯品种遗传背景狭窄,亲缘关系近,亟需拓宽甘薯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120个甘薯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cpSSR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构建甘薯的指纹图谱;初步构建了甘薯TRAP标记的反应体系,分析TRAP标记在甘薯育种上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甘薯种质资源鉴定和亲缘关系区分提供理论依据,为甘薯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设计出的19对cpSSR引物,用甘薯品种鄂薯11和福菜薯18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筛选,筛选出11对核心引物。在16个菜用甘薯品种中共扩增出4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76.74%;在104个甘薯材料中总共得到58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条,单条引物平均扩增的条带数为5.27,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75.18%。120个甘薯品种在11对引物中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表明本研究所选用的引物能有效区分供试材料,可用于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2、分析11对引物在甘薯材料的扩增情况,分别计算16个菜用甘薯品种和104个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16个菜用甘薯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912~0.5067,平均遗传距离是0.23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可将16个甘薯品种分为4组。对104个甘薯品种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每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386~5.2723,平均遗传距离是0.22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将104个甘薯品种分为5组。3、综合多方因素,构建甘薯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用11对引物构建16个菜用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从11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构建104个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4、基于甘薯抗病基因开发TRAP引物,选用鄂薯11和鄂紫薯13为试验材料对引物进行筛选和分析,建立甘薯TRAP标记反应体系。TRAP标记结果显示在甘薯鉴定、重要性状标记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TRAP标记指导甘薯抗病虫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参考。
段思凡[9](2020)在《二倍体马铃薯薯块淀粉的测定与分析》文中提出马铃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资源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各个领域。优质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建立在对马铃薯淀粉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结构性质及特性间的关联,对马铃薯产量的稳定及薯块淀粉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马铃薯淀粉特性及品质间的关系,本研究以不同亚群的二倍体马铃薯为材料、结合相关表型测定指标建立了近红外模型、GWAS分析,为改善马铃薯淀粉品质的优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建立了一套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时效。其次,对淀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及分析,包括不同亚群二倍体马铃薯的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再者,利用近红外光谱仪结合相关参数指标建立了一套无损、快速检测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组分及糊化特性的方法。最后,利用GWAS关联分析获得了参与调控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消减值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对影响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相关品质指标分析结果如下:1、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品质受淀粉的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亚群的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在其理化指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理化指标及其联系,能为二倍体马铃薯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1)利用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优化了传统马铃薯淀粉提取的方法,提高了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的时效性。采用L9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乙醇沉淀法提取淀粉的最优水平组合,相比传统水提法,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量提高了8.29%。拟合了二倍体马铃薯直链淀粉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04x+0.0014(R2=0.9936)。2)通过对不同亚群的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的差异分析可知:GON(S.goniocalyx)、PHU(S.phureja)和STN(S.stenotomum)三个亚群间淀粉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PHU与STN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着(P=0.045<0.05)。三个亚群中GON的材料数目最少,但其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较高。PHU和STN淀粉含量的离散程度低于GON。GON和STN直链淀粉含量的离散程度皆高于PHU。3)淀粉糊化特征值受二倍体马铃薯的亚群差异影响。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特征值可作为其淀粉食用品质和蒸煮品质评价的理论依据。GON、PHU和STN三个亚群中,淀粉糊化指标的最终粘度和回复值三个亚群之间存着显着差异(P<0.05)。淀粉糊化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糊化温度、时间,崩解值,消减值等在三个亚群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4)经双侧检验显着性变量相关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特征值峰值粘度、崩解值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和消减值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淀粉含量与糊化特征值峰值粘度、崩解值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和消减值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表明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的特征值在很大程度上受直链淀粉、淀粉含量的影响。5)淀粉颗粒形态的完整说明淀粉本身质地不发生改性,乙醇沉淀法提取的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淀粉颗粒碘染结果为:淀粉颗粒脐点和生长环的完整性证实了淀粉原品质不发生改变。三个亚群中PHU颗粒偏大,在糊化过程中受热易破裂,产生低粘度的溶液。6)建立了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八个理化指标近红外模型。决定系数偏大导致模型精确度偏低,需进一步提高精确度,有助于二倍体马铃薯淀粉高效、快速、无破坏性及无污染地进行组分分析。2、通过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品质糊化消减值表型性状进行GWAS分析,参考马铃薯DM(V4.03)基因组在SNP物理位置上下游搜寻得到SBE1.1和SBE1.2两个候选基因。综上所述,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品质相关指标易受亚群差异的遗传条件影响,通过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品质相关指标的测定及其分析能辅助判断其淀粉品质。优化了淀粉提取方法,建立了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相关指标的近红外模型;利用淀粉糊化消减值表型进行GWAS分析关联候选基因。以上结果有助于优质品系马铃薯淀粉的利用和开发,对研究高品质马铃薯淀粉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雪彬[10](2018)在《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高度杂合的人工栽培群体,其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不仅不同品种间形态性状千差万别,相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表型性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品种群,准确识别和定义菊花表型性状是识别和鉴定菊花品种的首要条件,而在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对于菊花新品种的定向改良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菊花DUS测试指南》对菊花品种表型性状进行观测。然而,该标准缺少对性状的数量化和规范化描述及分析,导致对测试品种的鉴定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后续的进一步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据此,本文作者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总结出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重要组成要素,重新定义并从中挖掘了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对其进行了数量化分类分析;继而,对表型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有性杂交构建F1杂交群体,利用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模型、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研究了对这些重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基于151个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对其299个舌状花形态性状进行分类分析。首先,将影响舌状花形态的关键性状——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定义为花冠筒长/舌状花长(CTL/RFL),并利用概率分级和判定系数对CTMD进行数量化分类,将其分为 3 类:平瓣(0≤CTL/RFL≤0.2),匙瓣(0.2<CTL/RFL≤0.6)和管瓣(0.6<CTL/RFL≤1.0)。然后,利用舌状花宽、开裂处弯曲姿态和先端性状等9个性状,基于Q聚类分析将这3种瓣类进一步分为3型:直型,曲型和畸型。最终构建了3类9型的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分别为直平、曲平、畸平、直匙、曲匙、畸匙、直管、曲管和畸管。(2)基于对436个品种观测得到的24个叶片形态性状,将其中18个性状进一步转化得到13个叶形结构参数性状,结合剩余的4个叶脉角度和2个叶片形态定性性状(共计19个性状)对中国传统大菊叶片形态进行数量化分类分析。对上述19个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它们在品种内一致性较高(C.V<15%),品种间差异明显(C.V为13.32-34.29%),可以作为菊花品种鉴定的辅助性状。基于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了 8个相对独立的性状,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 5个关键性状:叶长/叶宽,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叶柄长/全叶长。利用这5个关键性状对菊花叶片形态进行Q聚类分析,最终将菊花品种的叶片形态划分为16种类型。(3)利用定义的两个影响菊花花型的关键性状并以这2性状差异加大的亲本构建了 2对F1杂交群体:这两个性状分别为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后者定义为舌状花数量/头状花序上小花总数量(NRF/NF)。杂交群体的组合Ⅰ为父本为’红匙’,母本为’388Q-76’;组合Ⅱ父本为’225’,母本为’Candy’。对上述挖掘到的18个重要花部性状、15个叶部性状、花色素含量进行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TMD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RNRF的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50%;叶长/叶宽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叶片最宽处所在位置/叶长受2对完全显性主基因控制(B-5),裂片长/叶脉长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A-1),裂片长/裂片宽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且主基因遗传率均大于40%;总花青素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受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B-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44%和86.03%。(4)基于(3)中的有性杂交组合Ⅱ获得的305个F1后代植株(hybrids),利用SLAF-seq技术,开发了 905,428个SNP标记,其中有26,085个多态性标记。最终构建了一张包含6452个SNPs标记的菊花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27条连锁群,总长度为4301.5 cM,连锁群长度范围为84.66 cM(LG18)-253.37 cM(LG9),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59.315 cM。该图谱的平均图距为0.76 cM,连锁群上的标记数量从124(LG3)到528(LG2)不等。对这6452个标记在作图群体种的基因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检测结果显示有525个标记偏分离,偏分离比为8.14%。(5)基于(4)中获得的图谱,对(3)中得到的花部、叶部和花色各个性状进行QTL分析。采用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了 136个与花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共检测到控制CTMD(CTL/RFL)的16个QTLs和3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控制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的34个QTLs和4个主效QTLs。共检测到了 51个与叶部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控制叶长/叶宽的QTLs有2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裂片宽的QTLs有6个,控制右下裂片长/右下叶脉长的QTLs有12个。发现控制总花青素含量的3个QTLs,控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2个QTLs,均为主效QTLs。将这些关键QTL和菊科植物向日葵基因组和生菜基因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了和这些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及相关序列。综上所述,对重新定义并挖掘到一些能够区分菊花品种的重要表型性状进行数量化分析,明确了这些性状对菊花品种分类的重要性,为多样性菊花品种的分类识别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重要且有效的数据信息。进而,基于F1杂交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最终挖掘到了影响这些性状的QTLs及主效QTLs,为菊花观赏性状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图位克隆和基于比较基因组学解析菊花重要观赏性状形成机理等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二、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系列与B系列种间杂种植株形态变异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系列与B系列种间杂种植株形态变异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紫薯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薯生物学性状与应用进展 |
1.3 紫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甘薯组织培养用途 |
1.3.2 外植体消毒进展 |
1.3.3 组织培养激素配制进展 |
1.3.4 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
1.4 紫薯遗传转化进展 |
1.4.1 基因枪法 |
1.4.2 电击法 |
1.4.3 农杆菌介导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薯(紫罗兰)愈伤组织获得不定芽的诱导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剂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剂配制 |
2.3.2 紫薯育苗 |
2.3.3 外植体处理与消毒 |
2.3.4 外植体接种及愈伤组织诱导 |
2.3.5 继代及分化培养 |
2.3.6 炼苗及移栽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激素对紫薯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4.2 激素对叶片愈伤组织直接生根影响的分析 |
2.4.3 叶片愈伤组织再生根进一步诱导不定芽分析 |
2.4.4 激素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2.4.5 激素在茎段愈伤组织直接生根的分析 |
2.4.6 茎段愈伤组织再生根进一步诱导不定芽分析 |
2.5 讨论与结论 |
2.5.1 讨论 |
2.5.2 结论 |
第三章 紫薯诱导的体细胞胚胎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剂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试剂的配制 |
3.3.2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
3.3.3 体细胞胚诱导 |
3.3.4 再生苗诱导培养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激素对紫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3.4.2 紫薯体细胞胚胎的分化 |
3.4.3 紫薯体细胞胚胎的萌发 |
3.5 结论 |
第四章 紫薯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
4.1 材料 |
4.2 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农杆菌LBA4404侵染液制备 |
4.3.2 潮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4.3.3 农杆菌浸染外植体 |
4.3.4 转化植株再生 |
4.4 转化植株筛选及分子生物学PCR鉴定 |
4.4.1 转化植株潮霉素溶液的涂抹鉴定 |
4.4.2 转化植株的PCR鉴定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潮霉素选择压的确定 |
4.5.2 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对转化频率的影响 |
4.5.3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4.5.4 转化植株鉴定 |
4.6 讨论与结论 |
4.6.1 潮霉素选择压的讨论 |
4.6.2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紫甘薯转化方法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1.1 小麦及近缘物种染色体鉴定技术 |
1.2 小麦–远缘新种质创制与利用 |
2 水稻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2.1 水稻染色体鉴定技术 |
2.2 水稻染色体生物学 |
2.3 稻属远缘新种质创制 |
3 甜瓜属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3.1 甜瓜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3.2 甜瓜属物种起源与进化 |
3.3 甜瓜属物种种质创新 |
4 棉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4.1 棉花染色体鉴定技术 |
4.2 棉花染色体生物学 |
4.3 棉花远缘杂交与新种质创制 |
5 菊花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5.1 菊属染色体鉴定技术 |
5.2 菊属起源与演化 |
5.3 菊属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 |
6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6.1 杨树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 |
6.2 杨树性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 |
7 甘薯分子细胞遗传学及其应用 |
7.1 甘薯染色体鉴定技术 |
7.2 甘薯起源与进化 |
7.3 甘薯远缘杂交和种质创新 |
8 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展望 |
说明 |
(3)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白粉病研究进展 |
1.1 白粉病病原菌研究 |
1.2 白粉菌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研究 |
1.3 白粉病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 |
1.3.1 发病条件 |
1.3.2 发病症状 |
1.4 白粉病的防治策略 |
1.4.1 化学防治 |
1.4.2 物理防治 |
1.4.3 生物防治 |
1.4.4 农业防治 |
1.5 草地早熟禾白粉病研究进展 |
2 植物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
2.1 植物形态结构抗病性 |
2.1.1 固有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1.2 诱导结构与植物抗病性 |
2.2 植物生理生化抗病性 |
2.2.1 过敏反应与植物抗病性 |
2.2.2 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 |
2.2.3 植保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4 内源激素与植物抗病性 |
2.2.5 病程相关蛋白PRs与植物抗病性 |
2.3 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
2.3.1 由病原菌模式分子触发的免疫反应(PTI) |
2.3.2 由效应因子触发的免疫反应(ETI) |
3 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3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的整合研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品种筛选及抗性评价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粉病侵染对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2.2.2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及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表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3.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含水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3.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活性氧积累的影响 |
3.2.7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8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非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9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10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2 渗透调节物质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3 抗氧化系统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4 苯丙烷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3.5 次生代谢物质合成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特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2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4.2.3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2.4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2.5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糖积累的影响 |
4.2.6 白粉病侵染对草地早熟禾幼苗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光合特性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3.2 糖代谢与草地早熟禾抗病性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转录组学差异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转录组学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结果统计 |
5.2.2 Unigenes功能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统计与分析 |
5.2.4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5.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5.2.6 转录组分析的q 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通路分析 |
5.3.2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3.3 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分析 |
5.3.4 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早熟禾应答白粉病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蛋白质组学分析 |
6.1.4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 |
6.2.2 差异积累蛋白质(DAPs)统计分析 |
6.2.3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GO富集分析 |
6.2.4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KEGG富集分析 |
6.2.5 差异积累蛋白(DAPs)对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
6.2.6 蛋白组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6.2.7 候选基因的鉴定 |
6.2.8 草地早熟禾对白粉病侵染的应答机制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甘薯产业发展概况 |
2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鉴与创新利用研究 |
2.1 种质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
2.2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 |
2.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2.4 种质资源的评鉴与利用 |
3 育种技术研究 |
3.1 杂交不亲和克服技术 |
3.2 航天育种技术 |
3.3 病虫害抗性育种平台 |
3.4 分子育种技术 |
4 育种成效 |
4.1 广东甘薯育种研究概况 |
4.2 区域试验对照种通过更换得到优化 |
4.3 紫色甘薯品种获得规模化应用 |
4.4 菜用型品种选育取得长足进展 |
4.5 品种类型更加丰富 |
4.6 育成的优良或特异品种 |
4.6.1 广紫薯1号——优质高产抗病鲜食型紫色品种 |
4.6.2 广薯87——优质高产抗病兼用型品种 |
4.6.3 普薯32——优质鲜食高胡萝卜素型品种 |
5 展望 |
5.1 拓宽资源收集、安全保存、高效评鉴,促进特异资源创新利用 |
5.2 立足全产业链发展需求,进行鲜食型通用大品种和特优质专用品种选育 |
5.3 常规杂交育种技术为主,着眼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研究 |
5.4 构建完善的脱毒健康种苗繁育体系 |
(5)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杨树多倍体育种及性状变异研究进展 |
1.1 杨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1.1.1 选择天然杨树多倍体植株 |
1.1.2 不同倍性体间杂交 |
1.1.3 天然或人工2n配子杂交 |
1.1.4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
1.2 杨树多倍体性状变异研究进展 |
1.2.1 杨树多倍体形态和生长变异研究进展 |
1.2.2 杨树多倍体生殖发育变异研究进展 |
1.2.3 杨树多倍体配子变异及育性水平变异研究进展 |
1.2.4 杨树多倍体木材材性变异研究进展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任务 |
2 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短枝叶片性状测量 |
2.1.3 气孔性状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基因型间的变异 |
2.2.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植株短枝叶片性状变异规律分析 |
2.2.3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植株气孔性状变异规律分析 |
2.2.4 影响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各效应的方差贡献率解析 |
2.3 小结 |
3 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花序形态发育的影响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花序形态分析 |
3.1.3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雄花序形态特征比较 |
3.2.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雌花序形态特征比较 |
3.2.3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花序性状基因型间的变异分析 |
3.2.4 影响青黑杨全同胞杂种花序性状各效应的方差贡献率解析 |
3.3 小结 |
4 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生殖发育变异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异常 |
4.2.2 减数第二次分裂纺锤体定向异常 |
4.2.3 减数分裂胞质分裂异常 |
4.3 小结 |
5 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配子变异的影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花粉形态观察 |
5.1.3 花粉生活力测定 |
5.1.4 授粉回交及播种育苗 |
5.1.5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粉形态观察 |
5.2.2 花粉生活力测定 |
5.2.3 授粉杂交及杂交结实情况 |
5.3 小结 |
6 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木材品质的影响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木材材性测定方法 |
6.1.3 数据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植株材性性状基因型间的变异 |
6.2.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木材基本密度比较 |
6.2.3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木材木质素含量比较 |
6.2.4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木材纤维性状比较 |
6.2.5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材性性状间的相关性 |
6.2.6 影响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材性性状各效应的方差贡献率解析 |
6.3 小结 |
7 讨论 |
7.1 倍性效应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 |
7.1.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变异规律 |
7.1.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生殖发育过程差异 |
7.1.3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二倍体和三倍体的木材品质变异规律 |
7.2 基因型效应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 |
7.2.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的基因型效应 |
7.2.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花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 |
7.2.3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木材品质的基因型效应 |
7.3 性别效应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 |
7.3.1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雌、雄株短枝叶片及气孔性状变异规律 |
7.3.2 青黑杨全同胞杂种雌、雄株木材品质变异规律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115个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薯生产概况 |
1.2 甘薯育种研究进展 |
1.2.1 甘薯育种目标 |
1.2.2 甘薯育种方法与进展 |
1.3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4.1 指纹图谱的概念及其作用 |
1.4.2 DNA指纹库的类型、构建方法与构建形式 |
1.4.3 甘薯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甘薯登记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表型性状调查方法 |
2.1.3 表型性状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2 系谱分析 |
2.2.3 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SSR标记的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基因组DNA制备 |
3.2.4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3.2.5 毛细管电泳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引物筛选与分析 |
3.3.2 遗传距离与分子变异(AMOVA)分析 |
3.3.3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3.4 群体结构分析 |
3.3.5 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群结果比较 |
3.3.6 核心种质构建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SR标记的中国甘薯登记品种指纹图谱构建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核心引物类型与数量 |
4.4.2 电泳平台类型 |
4.4.3 DNA指纹库形式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百合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百合属植物分类与分布研究 |
1.2 百合杂交育种研究 |
1.3 植物种间杂交受精障碍及克服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粉量及生活力测定 |
2.2.2 柱头可授性检测 |
2.2.3 杂交试验 |
2.2.4 花粉管生长荧光观察 |
2.2.5 胚胎发育过程的石蜡切片观察 |
2.2.6 胚培养 |
2.2.7 倍性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百合杂交亲本花粉量及生活力测定 |
3.2 百合杂交亲本柱头可授性分析 |
3.3 百合杂交结实性调查 |
3.3.1 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常规及切割柱头杂交结实性 |
3.3.2 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常规及切割柱头杂交结实性 |
3.4 百合花粉管生长荧光观察 |
3.4.1 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杂交花粉管生长荧光观察 |
3.4.2 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杂交花粉管生长荧光观察 |
3.5 百合胚发育过程石蜡切片观察 |
3.5.1 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杂交石蜡切片观察 |
3.5.2 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杂交石蜡切片观察 |
3.6 百合杂种胚培养 |
3.6.1 杂交蒴果发育观察 |
3.6.2 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杂交胚萌发及成苗 |
3.6.3 种间杂种与亚洲百合杂交胚萌发及成苗 |
3.6.4 增殖培养 |
3.6.5 生根培养 |
3.6.6 组培苗移栽 |
3.7 百合杂交亲本及杂交后代倍性鉴定 |
3.7.1 百合杂交亲本倍性鉴定 |
3.7.2 百合杂种后代倍性鉴定 |
4 讨论 |
4.1 百合种间杂交结实率与有胚率 |
4.2 百合种间杂交受精前障碍及克服 |
4.3 百合种间杂交受精后障碍及克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甘薯概况 |
1.2.1 生物学特征简介 |
1.2.2 甘薯生产概况 |
1.3 甘薯育种研究进展 |
1.3.1 甘薯育种目标 |
1.3.2 甘薯育种方法 |
1.4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遗传多样性简述 |
1.4.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3 分子标记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于cpSSR标记的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引物信息 |
2.2.3 生化试剂及试验仪器 |
2.3 方法与步骤 |
2.3.1 甘薯cpSSR标记方法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DNA检验 |
2.4.2 cpSSR引物筛选和多态性分析 |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4 指纹图谱构建 |
2.5 讨论 |
2.5.1 基于cpSSR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5.2 cpSSR标记构建指纹图谱 |
第三章 TRAP标记的开发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引物信息 |
3.2.3 生化试剂及试验仪器 |
3.3 方法与步骤 |
3.3.1 TRAP标记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TRAP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3.4.2 靶标基因引物组合的TRAP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4.1 综合讨论 |
4.1.1 基于cp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2 基于cp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4.1.3 基于cpSSR标记的指纹图谱构建 |
4.1.4 TRAP标记的应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9)二倍体马铃薯薯块淀粉的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马铃薯的分类 |
1.1.1 二倍体马铃薯 |
1.1.2 四倍体马铃薯 |
1.1.3 野生型马铃薯 |
1.1.4 栽培型马铃薯 |
1.2 马铃薯品质 |
1.2.1 营养品质 |
1.2.2 蒸煮食味品质 |
1.3 淀粉 |
1.3.1 淀粉的结构组成 |
1.3.2 淀粉的理化性质 |
1.3.3 淀粉的合成与调控 |
1.3.4 淀粉的应用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4.1 连锁不平衡 |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策略 |
1.4.3 GWAS的利弊及应用 |
1.5 近红外模型用于马铃薯品质无损检测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方法的建立 |
2.1 淀粉的提取方法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概况 |
2.2.2 实验材料种植地点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实验试剂 |
2.2.5 其他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提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 |
2.3.2 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 |
2.3.3 乙醇沉淀法中单因素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4 乙醇沉淀法提取淀粉的L9正交试验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水提法、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 |
2.5.2 单因素对二倍体马铃薯淀粉提取量的影响 |
2.5.3 乙醇沉淀法提取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的L_9正交实验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倍体马铃薯不同亚群间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 |
3.1 实验材料 |
3.1.1 二倍体马铃薯亚群分类 |
3.1.2 实验材料概况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的提取 |
3.2.2 二倍体马铃薯直链淀粉的测定 |
3.2.3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度的测定 |
3.2.4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颗粒的测定 |
3.2.5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品质相关指标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
3.3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种植地点间二倍体马铃薯淀粉含量的比较 |
3.4.2 二倍体马铃薯不同亚群间淀粉理化性质的比较 |
3.4.3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特征值与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 |
3.4.4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与糊化指标近红外建模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倍体马铃薯淀粉糊化消减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表型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 |
4.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根据不同形态性状进行的菊花品种分类研究 |
1.1.1. 舌状花形态 |
1.1.2 头状花序形态 |
1.1.3. 叶片形态 |
1.1.4. 花色 |
1.2. 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分析方法 |
1.2.1. 数量分类学 |
1.2.2. 数量性状的概率分级 |
1.3.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
1.3.1.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的发展 |
1.3.2. 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 |
1.4. 菊花表型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5.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1. 观赏植物遗传图谱构建 |
1.5.2. 观赏植物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3. 多倍体植物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5.4. 菊花遗传图谱及QTL分析研究进展 |
1.6. SLAF-seq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6.1. SLAF-seq测序技术的特点 |
1.6.2. SLAF-seq的应用 |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舌状花形态数量化分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菊花头状花序开放阶段的划分 |
2.1.3. 舌状花形态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的划分 |
2.2.2. 舌状花宽度测定部位确定 |
2.2.3. 平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4. 匙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5. 管瓣型舌状花的分类 |
2.2.6. 菊花舌状花形态分类 |
2.3. 讨论 |
2.3.1. 舌状花分类性状的选取 |
2.3.2. 形态学性状数量化分析 |
2.3.3. 舌状花形态分类体系建立 |
2.4. 小结 |
3. 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叶片形态多样性的数量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材料采集 |
3.1.2. 叶片形态性状的选取和测量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性状的分类价值 |
3.2.2. 中国传统大菊品种叶片形态的数量化分类 |
3.2.3. 分类模型的判别分析 |
3.2.4. 花部和叶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叶部形态特征是菊花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
3.3.2. 数学分析方法在叶片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
3.3.3. 叶片形态特征的分类研究 |
3.4. 小结 |
4. 菊花重要花部性状杂种优势及混合遗传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调查形态性状 |
4.1.3. 杂种优势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冠筒基部合生程度(CTMD)和舌状花相对数量(RNRF) |
4.2.2. 头状花序不同位置上舌状花形态相关各个性状之间关系 |
4.2.3. 性状的变异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4.2.4. 菊花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划分 |
4.2.5. 舌状花基部合生程度和舌状花相对数量的分布情况 |
4.2.6. 菊花花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4.2.7. 杂交F_1群体花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
4.2.8. 花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4.3. 讨论 |
4.3.1. 菊花花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4.3.2. 构成菊花花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4.3.3. 菊花花部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育种中的应用 |
4.4. 小结 |
5.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数量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叶片性状的测量 |
5.1.3. 杂种优势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后代叶部性状之间的变异情况 |
5.2.2. 杂交后代叶片形态的分类 |
5.2.3.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5.2.4. 叶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
5.2.5. 叶部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的估计 |
5.3. 讨论 |
5.3.1. 菊花叶部数量性状的描述 |
5.3.2. 菊花叶部性状的杂种优势 |
5.3.3. 构成菊花叶型的重要性状的遗传 |
5.4. 小结 |
6. 菊花杂交后代花色素分布特征及遗传效应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性状测量 |
6.1.3. 杂种优势分析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杂交后代花色的变异状况 |
6.2.2. 杂交后代中花色表型的分布情况 |
6.2.3.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
6.2.4.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分析 |
6.2.5.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
6.3. 讨论 |
6.3.1. 菊花品种花色表型的变异情况及分布特征 |
6.3.2. 不同花色表型参数值和色素含量间相关性 |
6.3.3. 总花青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F_1代中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 |
6.4. 小结 |
7.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作图群体构建 |
7.1.2. 菊花DNA提取 |
7.1.3. SLAF文库的构建及标记开发 |
7.1.4. 基因分型 |
7.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7.1.6. 基因组长度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菊花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
7.2.2. 菊花亲本及子代SLAF测序质量值评估 |
7.2.3. 菊花SNP标记分离类型的分布情况 |
7.2.4.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上图标记标记筛选及在连锁群上分布情况 |
7.2.5. 菊花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7.2.6. 偏分离标记的检测结果 |
7.2.7. 基因组长度和图谱覆盖率估算 |
7.3. 讨论 |
7.3.1. 基于SLAF技术开发分子标记 |
7.3.2. 菊花遗传图谱的构建情况 |
7.3.3. 菊花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方式 |
7.4. 小结 |
8. 菊花重要表型性状的QTL分析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表型数据的测定 |
8.1.2. 花型性状相关标记的关联分析 |
8.1.3. 基因组比对及候选基因筛选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菊花表型性状的变异 |
8.2.2. 基于图谱定位到的和菊花表型性状的QTLs |
8.2.3. 定位到的和表型性状相关的主效QTLs |
8.2.4. 候选基因预测 |
8.3. 讨论 |
8.3.1. 菊花花色性状QTL研究 |
8.3.2. 菊花叶部性状QTL研究 |
8.3.3. 菊花花部性状的QTL研究 |
8.4. 结论 |
9. 结论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 |
四、甘薯组(Section Batatas)A系列与B系列种间杂种植株形态变异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薯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D]. 位鹏.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江苏省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王海燕,龚志云,蒋甲福,周宝良,娄群峰,曹清河,席梦利,陈佩度,顾铭洪,张天真,陈发棣,陈劲枫,李宗芸,王秀娥. 遗传, 2021(05)
- [3]草地早熟禾抗白粉病机理研究[D]. 董文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广东甘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 黄立飞,陈景益,邹宏达,张雄坚,王章英,罗忠霞,杨义伶,姚祝芳,唐朝臣,江炳志,房伯平.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5]2n雌配子单侧有性多倍化对杨树重要性状变异的影响[D]. 商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115个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D]. 赵路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百合种间杂种与LA系百合及亚洲百合杂交亲和性研究[D]. 刘玉.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甘薯cpSSR和TRA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王崇. 长江大学, 2020
- [9]二倍体马铃薯薯块淀粉的测定与分析[D]. 段思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菊花品种表型性状的数量化定义及其遗传分析[D]. 宋雪彬. 北京林业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