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德维杰夫谈原苏联的过去与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孟迎辉[1](2004)在《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文中研究说明苏联剧变不仅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和后果正在历史地表现出来。因此,苏联剧变原因和教训一直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但是,从政治信仰演变的角度来解读苏联剧变还很少见。但无论是历史的事实还是理论的逻辑,都表明政治信仰的变化是破解苏联剧变这一“历史之谜”的非常重要的思路。因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政治信仰演进的角度研究苏联剧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苏联人政治信仰的确立、巩固和扭曲、政治信仰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到全面崩溃的历史过程,进而分析政治信仰的演变对苏联剧变的影响。论文除导言外,正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阐述共产主义信仰在苏俄的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是俄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俄国人民正确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由于这一信仰在苏俄确立的途径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存在着巨大反差,因此,苏俄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得不携带着传统政治信仰的特征,带有严重的非科学因素。由此提出了苏联政治信仰建设的两大特定任务: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取得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论认同;二是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人们对共产主义的实践认同。第二章,论述共产主义信仰在苏联的巩固和扭曲。十月革命后,苏共进入了了共产主义信仰建设的探索时期。这一过程包括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列宁时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及思想文化教育是符合俄国实际的,初步解决了在落后的基础上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如何进行政治信仰建设的问题。第二阶段,是斯大林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同列宁的探索迥异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在巩固共产主义信仰的同时,也使共产主义信仰遭到了扭曲。共产主义信仰在这种巩固与扭曲的矛盾中定型,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化解危机必须解决两大课题:一是根据客观历史条件的变化改革斯大林模式,为人们政治信仰的巩固提供相适宜的社会根基;二是改革传统的政治信仰教育体制,提高政治信仰教育的水平。第三章,论述共产主义信仰危机产生与发展。二战后到戈尔巴乔夫执政前长达四十年的时间内,苏联在政治信仰建设问题上一直没有解决好斯大林时期留下来两大课题,致使信仰危机由可能变为现实并逐步走向深化。到戈尔巴乔夫执政<WP=4>前,党内机会主义思潮、“夜间人”现象、政治冷漠,尤其是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使政治信仰危机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当然,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怀疑和不满同对其的认可相比还是次要的,政治信仰危机仍有化解的可能。第四章,分析共产主义信仰崩溃导致苏联剧变的历史过程。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由于主观的原因,不仅没有化解原有的信仰危机,反而由于改革路线的方向性错误,使政治信仰达到了崩溃的程度。不只是社会普通群众的政治情绪急剧激进化,而且高举共产主义旗帜的苏共中央自身发生了严重的信仰崩溃。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上层在普通群众政治情绪激进化的基础上灾难性地导致了苏联剧变。第五章,总结探讨政治信仰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反思苏联在政治信仰建设上的教训。纵观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的历史过程,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解体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普通群众和一般党员干部政治信仰上的变化为苏联剧变提供了社会群众基础;苏共党的领导人及党政精英政治信仰危机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苏联剧变都不可能发生。苏联政治信仰发展的历史应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政治信仰的科学化,做到这一点,必须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加强党的建设,筑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科学地坚持灌输论,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坚持信仰自由原则,正确地对待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
杨欣红[2](2011)在《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伊·麦德维杰夫成长于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1969年他的着作《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后果》在国外发表,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深入地批判了斯大林以及斯大林主义,从而为其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2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出版了《论社会主义民主》一书,系统地论述了自己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从其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来看,无论是提倡恢复列宁主义、扩大党内民主和允许多党制、恢复苏维埃的职能、社会主义司法民主化,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言论自由等内容无一不是直指斯大林时期以来(主要是斯大林时期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的种种弊端。麦德维杰夫试图通过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将斯大林主义从苏联剥离出去,使苏联成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明确宣称民主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专利,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有民主。西方一直批评社会主义国家不民主,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即西方企图将资本主义民主的模式推广到全世界。麦德维杰夫坚信社会主义民主能够达到并超越资本主义民主,成为一种理想的民主模式,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人类的愿望和追求。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麦德维杰夫的生平和主要着作。文章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麦德维杰夫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党制和多党制、最高苏维埃的职能和作用、社会主义司法民主,以及公民言论自由等主张。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从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以及创建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具体实践其政治主张三个方面分析了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最后是结论部分,明确提出形成于赫鲁晓夫时期的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斯大林集权主义的彻底批判。苏联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政治民主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社会主义民主能够达到并超越资本主义民主,成为一种理想的民主模式。
黄永鹏[3](2003)在《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文中提出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工业集团,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只在其形成之初的一段极短暂的时期里就完成了自身资本的初始积聚,迅速崛起在俄罗斯社会的历史舞台上,成为影响俄罗斯社会转型的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 数十家大型金融工业集团如奥涅克西姆集团、别列佐夫斯基集团、天然气工业公司等都曾经是俄罗斯社会转型初期最活跃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的领导人都曾经是俄罗斯社会上风云一时的人物。虽然时事变异,它们中的一些企业集团由于种种原因已经走向了衰落,它们的领导人——些在俄罗斯备受争议的金融寡头,也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匆匆过客。但是,绝大多数的金融工业集团和它们的领导人依旧活跃在俄罗斯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的第一线,他们依旧是俄罗斯现实社会的主人。 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金融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工业集团是俄罗斯继苏联之后对国家经济管理体制变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俄罗斯国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意识鼓励和培育的对象。它的出现既是俄罗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借鉴,也是俄罗斯现实国情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种经济模式。金融工业集团集生产、营销、金融活动于一体,具有庞大的资产总额和流动资金系统,内部集中了代表俄罗斯工业和科学技术潜力、水平的一些大型的一流的企业,是俄罗斯市场经济最主要的行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俄罗斯市场经济机制中十分重要的细胞体。它承载着俄罗斯经济建设、市场繁荣、商品供给、广大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等多方面的重任,也维系着俄罗斯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托。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国家对金融工业集团历来就是青眼有加,一再为其开列出种种的优惠条件。 考据其阶级基础,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是在俄罗斯新生的资产阶级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寡头就是俄罗斯新生资产阶级的突出代表。追溯金融工业集团的历史渊源,今日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社会基础是在苏联社会晚期打下的,苏联晚期社会中的特权阶层以及包括一些商人在内的其他一些人正是它的早期来源。这些苏联权贵阶层乘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独立之初的混乱与无序,及时地将手中的权力转换成资本,而且,他们在攫取了巨额的国有资产的同时,也完成了他们自身的身份转换,由原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变成了俄罗斯新生的资本家和金融寡头。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都是社会剧变的产物。没有苏联的解体,没有俄罗斯独立之初推行的一些激进的社会改革,就不可能有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的诞生。苏联的解体解除了对特权阶层的国家制度约束和意识形态约束:俄罗斯施行的包括私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推动了原苏联特权阶层身份的转换,也肯定了他们对原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合法性。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在俄罗斯社会转型初期平地崛起,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也都直接与间接地牵动着金融工业集团的发展与变化。然而,金融工业集团一经出现立即就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它以自身的特色给俄罗斯社会转型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它的出现拉动了俄罗斯社会结构的分化: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建设更是与金融工业集团息息相关。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国家外交、政治选举乃至国家政局的变化与发展无不与金融工业集团密切相关。 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在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工业集团和金融寡头是曾经在俄罗斯有过一段不可一世的短暂经历,但是,不可过于夸大,说到底俄罗斯还是一个权威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总统及国家政权才是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主宰。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从苏联解体中脱颖而出,又见证了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整个初始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的成长历程就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最初一段时期十几年历史的缩影。
李燕[4](2007)在《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层党组织是苏联共产党的基础,其早期形式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的党小组。1911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将党支部确定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基层组织形式。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苏维埃国家政权,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在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斗争中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1934年,为更好地发挥党员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俄共(布)第17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决定以基层党组织为党的基础。从布尔什维克党成立前后,列宁就主张建立一个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又提出以支部作为党的基础,并对不同革命形势下支部活动的方式提出具体建议。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到国内,亲自领导党组织在工人、士兵中发展革命力量,进行宣传鼓动,党的力量在几个月间迅速壮大,10月,布尔什维克党取得武装起义的胜利。以后,列宁又对执政党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应发挥的作用,以及基层党组织与工会、青年团等群众团体的关系等提出一系列理论观点,并亲身实践。列宁的革命理论与实践是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从十月革命胜利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在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发挥了先锋队和战斗堡垒作用:国内战争时期,由莫斯科—喀山铁路的共产党员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带动了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劳动热情,星期六义务劳动成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的开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党员积极参加劳动竞赛,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组织者,从30年代中期直到80年代,劳动竞赛始终是苏联劳动组织的主要形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红军中党的队伍扩大,是战胜敌人的重要力量。基层党组织在前线战场上,在后方生产战线上,在组织敌后抵抗运动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构成社会主义国家不可战胜的堡垒。苏共20大给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带来极大变化,也是苏联共产党发展历程上的一次重要转折。20大以后,苏共党员数量迅速增加,党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作了相应调整,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发展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先锋队作用。50-60年代,在苏联农业以及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网络深入到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不断扩大的党的队伍和比较完善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保证苏联共产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时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诸多新问题:批判斯大林个人迷信带来党员思想上的巨大波动,“解冻”思潮和“持不同政见者”运动使党的宣传领域出现了不同声音,西方思想的渗透,宗教意识的影响,民族矛盾的突出,酗酒、赌博、离婚等社会问题的出现,给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带来复杂局面,这一切都要求基层党组织工作适应新形势,改进工作方法。但苏联体制上的僵化,经济发展的停滞,领导人的不思进取,使得苏联共产党不能与时俱进,反而抱残守缺,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渐丧失,变成晋升官僚特权的阶梯。8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直到1989年,苏共基层党组织还有着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党员数量一度接近2000万人。但苏共推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如民主化、公开性以及苏维埃选举,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1990年苏共20大宣布实行多党制,基层党组织的职能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变为多党竞争下的一个政治选举力量,加之以叶利钦、波波夫为首的党的高级领导人的退党行为,使本已出现的大规模退党现象加剧。进入1991年,党员队伍严重涣散,基层党组织处境艰难,“8·19”事件后在苏联更出现反共高潮,直至苏联共产党被宣布停止活动,几个月后,苏联解体。从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共产党成为苏维埃国家的执政党,苏共基层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础,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体系,在几十年中已经深入到苏联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深入到苏联领土上的各个民族中,成为维系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广大领土、有100多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苏共基层党组织由兴而衰的发展历程说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党内生活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起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基层党组织活动充满创造力,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够走向胜利。反之,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执政党不能改进自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党就要失去先锋队作用,而放弃党的领导,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党必然失去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将走向失败。
朱碧波[5](2011)在《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族际政治整合是多民族国家运用政治权力,将国内各个民族共同体模铸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过程。对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而言,族际政治整合是一个绕不开的基础性问题,苏联亦不例外。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民族问题纷繁复杂,为了将各个民族锻造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苏联构建了十分独特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苏联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构建的。这种环境构成了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背景与平台,它从根本上影响了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建构与进行。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从物质经济环境上讲,苏联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工业生产布局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这使得苏联国民经济不但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而且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去悬殊。苏联是一个民族异质性十分突出的国家,各个民族不但起源迥异,族体规模大小殊异,而且跨界民族众多,民族社会进程也有很大差异。从政治法律环境上讲,苏联实行的是二元主权体系。苏联是一个主权国家,各加盟共和国也是一个法定的主权国家。在国家政治体中,各加盟共和国的实际的政治地位并不均等,俄罗斯共和国在国家政治体系中享有特权地位,虽然苏联一再从法律上宣称民族平等,但事实上,各民族的地位仍体现出明显的非平等性。这就使得苏维埃文化也不免受到传统的俄罗斯政治文化,即专制主义传统和臣民主义文化的侵蚀。从历史文化上讲,苏联民族语言多样,宗教信仰多样,民族性格两极化、矛盾化,民族隔阂也十分严重。从国际政治生态上讲,列宁与斯大林时期,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战争与围困的紧张关系之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际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缓和中也存在着对抗。戈尔巴乔夫时期,国际紧张态势虽然进一步松动,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展开对话的同时,也趁机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总体说来,苏联族际政治整合就是在一个几乎崩溃的经济环境之下、在民族矛盾十分复杂的格局中、在民族政治遗产十分沉重的态势下、在帝国主义包围的情境中,开展自己的族际政治整合的。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列宁领导人民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之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就吸收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提出了不但要保证各个民族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平等,而且还要在事实上实行民族平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列宁形成了以联邦制作为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设计、以民族自决作为族际政治整合的重要原则、以民族融合作为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指向等一系列的族际政治整合思想。列宁所创设的族际政治整合思想与制度,成为了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源泉与依据。但是,客观的说,列宁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对民族问题的治理,更多的是着眼于“革命需要”与“阶级利益”,而不是“国家整合”和“国族建构”,这就使得列宁的族际政治整合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临时性、应急性和权变性的特征。斯大林上台之后,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才真正开始“模式化”。20世纪20年代晚期,斯大林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并断定:现在战争问题是根本问题。为此,苏联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权的备战体制,并在此基础衍生出了极具特色的一元化族际政治整合模式。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苏共权力结构演变的一个过程,就是联盟中央不断集权的一个过程。在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上,苏共大权独揽,一党专政,党管国家,原属于苏维埃、政府的权力逐渐集中于苏共。在国家权力的纵向分配上,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权力也逐渐上移与集中至联盟中央。族际政治整合实际上是在国家权力主导下将各民族共同体凝聚成政治共同体的过程。因此,苏联国家权力高度集中苏共(尤其是苏共中央),昭示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形成。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是一个包括结构体系、价值取向、整合路径、运行机制的复杂体系。苏联的整合结构包括三大部分:整合主体——苏共;整合客体——族际关系网络;整合的结构形式——“联盟中央-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州(边疆区)”。苏联之所以开展族际政治整合,是为了保持主权统一,维护领土完整;构建国家认同,促进国族认同;维护族际和谐,促进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共产党就必须完善自身建设,将自身打造成坚强有力的整合核心,并构建丰沛的政治权威,输出优良的政治绩效,增加国家凝聚力,同时还要反对大俄罗斯主义,遏制地方民族主义的膨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是“求同”,即实现国家的同质性。为了“求同”,苏联对少数民族展开了大力扶助(即“扶异”),并冀图以此来赢得少数民族成员对国家的认同。随着大俄罗斯主义的膨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少数民族利益取向”,渐渐变形为“俄罗斯民族利益取向”,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受到了压制,这也就是说,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已由“扶异求同”走向了“弱异求同”的同化主义。当苏联形成了“扶异求同”的原初价值取向之后,为了贯彻对少数民族的扶持,苏联采取了一种“政治化”的整合路径。这种整合路径以确立民族身份和划定民族疆域为起点,赋予少数民族以特定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再以民族身份资格为标准,通过政治权力对少数民族进行价值的倾斜性分配,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族际政治整合的机制是族际政治整合的技术路线的问题。苏联族际政治整合主要有政治权威机制、意识形态机制、民族政策机制、国民教育机制、国族建设机制、暴力整合机制等等。从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结构体系与运作方式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主要特征:整合主体的单一性、整合体系的闭合性、整合进路的单一性、整合方式的刚烈性、整合思想的一元化。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他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间接影响到了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他所进行的反对个人崇拜与非斯大林化运动,苏联共产党的改组,以及民族历史遗留问题的平反等等举措,都深刻地影响到了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但是,由于赫鲁晓夫继承了斯大林的“民族无矛盾”的思想,盲目地忽视民族矛盾,过早地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苏联人民”理论,认为“在苏联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赫鲁晓夫理论上认识的偏差使得他对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带有极大浅层性和局限性。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对赫鲁晓夫“随心所欲”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混乱进行全面调整。不但联盟中央再度开始集权,而且领导干部终身制也得到了恢复。随着勃列日涅夫“求稳怕乱”思想的渐占上风,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也渐渐走向了停滞。但是,族际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随着族际政治整合的模式调整的停滞而停滞,这就使得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充满了张力:民族意识高涨与意识形态凝聚力下降之间的张力、民族矛盾加深与国家能力下降之间的张力、开放的族际政治整合环境与闭合的族际政治整合体系之间的张力。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内部充满了张力,却并没有走向崩溃,是因为在族际矛盾身上,捆系着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五条坚韧的纽带:生存-命运纽带、政治-人事纽带、经济-利益纽带、精神-信仰纽带、历史-情感纽带。然而,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推行,社会思潮由对历史人物的批判扩展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批判、由对斯大林时期的批判扩大到对苏联70年历史的批判、由历史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扩展为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盲动使得原来捆系族际矛盾的五条纽带,逐渐弱化或断裂,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最终走向了无可挽回的深渊。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虽然崩溃了,但是,总结其经验教训对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却不无裨益。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之所以能够在斯大林时期成功建构,从外部原因上讲,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促使各民族万众一心,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凝聚力客观上因此而得以加强;从内部原因上讲,强大统一的苏联共产党的存在,保证了族际政治整合的进行。从微观原因上讲,是因为苏联民族政策的总体正确性;从宏观原因上讲,是因为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出的经济奇迹。从浅层原因上讲,是因为各族人民在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中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族际合作,从深层原因上讲,是因为苏联共产党在强大的政治绩效下所焕发出的丰沛的政治合法性。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之所以走向失败,从内部原因上讲,是族际环境的变化与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停滞之间的内在张力。当这种张力超出了族际政治整合模式所能承载的极值时,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就崩溃了。从外部原因上讲,是西方大国的和平演变,他们通过扶持民族分裂势力,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催化了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崩溃。从历史原因上讲,苏联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无法消解的历史积怨造成了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崩溃。从现实原因上讲,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诱发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崩溃。经济不振刺激了民族分离情绪的滋生蔓延,信仰真空诱发了民族分离主义的大行其道,政治不稳导致了民族分离势力的趁势而起。从主观方面来讲,是政治领袖的过错,如民族矛盾定性失当、民族问题意识的轻忽简慢,族际政治冲突处置的进退失据。从客观方面来讲,是苏联民族问题的纷繁复杂,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化,以及整合模式的路径依赖。从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成功与幻灭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民族国家所具有民族多元和政治一体的二重性,决定了多民族国家必然存在着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二元张力。消解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张力,实现国家的同质性,这是族际政治整合的终极目的。那么,如何实现国家的同质性呢?纵览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的历史,“扶异求同”、“求同存异”、“弱异求同”、“灭异求同”四种价值取向都不鲜见。在这四种价值取向中,“求同存异”无疑是最值得激赏的。但是,深入考究,我们发现,民族异质性是先赋性异质性与自致性异质性的统一。求同,是弥合各个民族之间自致性异质性,而存异,则是尊重各民族之间的先赋性异质性。那么,我们又如何弥合民族自致性异质性?显然,以“少数民族身份”为标准进行扶持的传统做法,因为容易激发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而应该予以摒弃,因此,在不激发民族意识的前提下,弥合民族自致性异质性,我们可以采取公民“在社会格局中居于不利地位”的新型标准进行扶持,即“因势求同”。苏联族政治整合模式的幻灭,已经深刻地说明了,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必须随着族际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只有把握好了族际政治整合的原则性与权变性、开放性与进取性、求实性与创新性,族际政治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变化发展了的族际环境,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统一与稳固。
田刚健[6](2014)在《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文艺与文化政策是一个国家执政党及其政府就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某些重大问题所提出理念化、制度化和行为化的政治主张,是国家意志与核心价值在文艺和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在反思苏联时期文化专制主义和俄罗斯联邦建立初期的文化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以“新俄罗斯思想”为核心理念,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为价值诉求,完善形成了以宪法为立法依据,以文化立法基础等法律法规为基础保障,以若干纲领性文件为发展规划和导向,以文艺奖项和文艺教育为辅助的文艺和文化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为实现和推进国家文艺和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意图搭建了总体框架,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诉求的传达、贯彻和执行提供了保证。普京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深植于俄罗斯历史文化精神中,彰显着这一横跨欧亚大陆传统强国的现代化强国诉求、宗教信仰和民族个性,是“新俄罗斯思想”在意识形态及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它一改前苏联直接命令和叶利钦时期放任自流的作法,以间接引导和规范甚至渗透等形式实施,以恢复俄罗斯帝国传统、重塑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繁荣文艺产业、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加强制定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为导向规范保障,以加快推动和新型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发展和强化俄罗斯民族经典文艺作品的国民教育为主要措施,从而实现在政治上重构国家意识形态、经济上构建文化产业体系、社会管理上塑造新型公民社会、外交上实行大国文化推广的主要政治意图,从而有效破解了俄罗斯政治经济转轨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文化难题和文化障碍,为俄罗斯重新崛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制定国家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时胜利[7](2015)在《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苏联在其存续的74年间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苏联模式”,对广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严重的弊端,有许多教训值得借鉴。中苏两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同质异体”的关系,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所以,深入研究总结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历史学理论、评价学理论,以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为纵线,以“实效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苏联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及第二章,总体上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在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时,重点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同时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论等理论对论文的理论支撑,最后论述评价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个原则和四个具体标准。即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一致的原则;评价的具体标准为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四个指标。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研究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流变、实际效果及影响因素。第三章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发展、蜕变、转向四个阶段。第四章依照设定的指标,从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四个指标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五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等要素的视角分析这些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六章,着重论述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在总结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的基础上,就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如打造理论自信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制和统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和大众化进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等等。论文有三点创新。一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学界对于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比较薄弱,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简单介绍或初步总结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而从实效性的角度对于苏联7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目前成果还比较少见。二是全面梳理了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论文系统梳理了苏联7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苏联的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创立、发展、蜕变、转向四个阶段,并且对每一阶段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三是建立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论文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四个具体指标:政治认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秩序,并且将四个指标综合运用于苏联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之中,摆脱了传统的定性研究的理论范式,比较清晰的判断出苏联不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外,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很好运用系统分析法,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运用历史的纵向研究和横向的理论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中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徐臻[8](2017)在《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进入到了普京时代。在普京的治国理念和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普京的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和整个国家的转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普京政治改革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掌握俄罗斯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利于探索不同国家政治改革发展道路存在的差异,能够更好地拓展并丰富政治学尤其是关于政治发展、转型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升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实际价值。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参考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式,以“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为主题(对象)展开研究,形成了 “前言+六章”主体内容的最终成果,先后分析了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思想理论、演进历程和主要内容,以及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普京政治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相对以往成果,本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通过对“俄罗斯新思想”、“普京主义”、“权威主义”进行理论分析,增加了对普京进行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阐释,论证了 “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二是本文分“三个时期”即“八年执政”时期、“梅普组合”时期、“新普京时期”对普京政治改革的演进历程和主要措施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新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这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相对较少、且是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前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是对普京政治改革的影响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论证了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普京政治改革一些具体措施产生的负面影响,普京政治改革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些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关于普京政治改革的相关研究。本文认为,普京的政治改革在“三个时期”先后经历了“发起和奠基”、“展开和发力”、“延续和过渡”、“突破和深入”四个演进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普京在俄罗斯的联邦制、多党制、议会制、司法与行政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对寡头干政进行了整肃,对俄罗斯的官员腐败进行了整治。虽然同一领域的改革措施在不同时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由于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条件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普京政治改革的重心、侧重点和具体措施也相应地在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变。本文认为,在普京政治改革的促进下,俄罗斯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俄罗斯选择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主道路,俄罗斯政党政治正在向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也得到了恢复,这些都是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到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掣肘,受到超级总统制等一些制度性缺陷的影响,普京政治改革的许多措施同样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有的改革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俄罗斯未来民主政治发展之路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甚至可能充满曲折和变数。普京的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启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同经济改革与发展互为条件,要在经济改革中不断推进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且健康发展的环境;民主是政治发展的核心目标,政治改革要围绕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基本目标,为民主发展提供应有的政治稳定、政治效率和政治发展;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相应政治文化来支撑,推进政治改革不能忽视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利用,特别是对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要重视公民社会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加强公民教育。总之,政治改革必须结合本国实际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任何脱离国家的实际国情而进行的激进改革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
陶林[9](2011)在《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和重组,利益集团的出现是必然的政治现象。分析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形成及演变,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途径、特征、影响和趋势,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转型国家出现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正是基于此,本文以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等方法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包括八大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论文的重要概念界定,论文框架、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一章到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分析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历史演变,首先系统探讨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是历史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政治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分化是经济原因;转型时期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根源;俄罗斯转型时期阶级阶层的分化是社会根源。其次认为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发展演变有三个历史时期: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叶利钦时期的发展壮大和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的转变。指出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发展和蜕变既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根源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雏形。第二章介绍转型时期俄罗斯的主要利益集团。研究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应当对于转型时期俄罗斯主要的利益集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俄罗斯转型时期大体分为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两个阶段。首先对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分类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叶利钦时期的以金融工业集团、石油天然气工业集团、军工利益集团、地方利益集团为主要代表的利益集团概况。最后介绍了普京执政后打击寡头干政,原七大寡头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现状以及俄罗斯新寡头的兴起和强力部门利益集团的出现。第三章分析了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为了达到和维护自己集团的切身利益,进行政治参与的六个案例。包括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6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尤科斯事件的折射;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安大输油管线之争的折射;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与俄罗斯军火出口;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与俄罗斯里海能源政策决策;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7年银行家的战争。第四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剖析。阐述和总结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四个主要途径。在对美国和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比较的过程中提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征: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体发展不平衡、政治参与的游说对象比较集中、制度供给有限、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大、自身成熟度低、对寡头政治的治理可谓初见成效。第五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互动。强调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供给密切相关。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提供了特殊的社会大环境。而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对于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社会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对于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均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深远影响。第六章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与展望。首先提出了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对策:其次分析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与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互动效应。认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是俄罗斯政治民主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俄罗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作用是有限的。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转变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应当在俄罗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谨慎的推进和扩大俄罗斯利益集团有序政治参与。最后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趋势展望;分析了当前俄罗斯政治民主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俄罗斯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道远,带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使俄罗斯利益集团从寡头政治参与向有序政治参与转变,重视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及其治理,是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结束语部分,总体评价俄罗斯转型时期的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得出基本的结论,并认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及治理对于广大的转型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卿孟军[10](2011)在《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文中研究表明执政党公信力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民众信心并兑现承诺而赢得民众信任的能力,是民众对执政党认同度和信任度的反映。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获得解放的工具,它的力量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十世纪初,布尔什维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共领导苏联人民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跑完了英国需要上百年、德国需要六十多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共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赢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为挽救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共的威望在国际国内空前高涨,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足以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抗衡的强大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二十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苏共在既没有外部打击、也没有内部强大敌人的情况下自动垮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因此遭受严重挫折。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联曾经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对中国产生深刻的影响。研究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经济濒临崩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下降。工人、农民和士兵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布尔什维克的反战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和政府建议,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在苏维埃政府的建议遭到所有协约国的抵制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单独与德奥集团开始和谈,并以巨大的代价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虽然丧失了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赔款六十亿马克,但是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为人民群众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喘息机会。苏维埃政权实行工人监督,把土地无偿交给农民使用,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国家允许农民自由支配上缴国家粮食税后剩下的农产品,使农民获得了物质刺激,推动了农民扩大经营、增加播种面积的积极性,满足了农民的面包要求。文化革命坚持唯物主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指导地位。斯大林时期,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一国建设社会主义,遵循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与贸易。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时候,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苏联的订货不仅有助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且改善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减轻了西方国家工人失业的痛苦。当法西斯主义兴起、世界和平受到威胁的时候,苏联致力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坚决扞卫遭受法西斯主义侵略的国家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忠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不仅从道义上和政治上支持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而且对遭受战争损失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给予巨大的经济援助,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了新的贡献,苏共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卷入美苏军备竞赛,大力发展导弹核武器,逐渐超越了自卫的限度,先后挑起柏林危机和加勒比海危机,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在农业领域,苏联用行政命令推广玉米种植,缩减了苏联高产作物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改组拖拉机站,却使集体农庄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限制自留地的生产,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由于没有把市场机制引入农业生产,苏联农业改革的最终失败,造成面包危机。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理论,鼓励了解冻思潮中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发展,动摇了苏共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十分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发动了一个与美国争夺实力范围的全球性扩张攻势,甚至直接出兵阿富汗,中断了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进程,破坏了世界和平。由于中止了“新经济体制”改革,苏联日益复杂的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更多的管理机构和增加更多的管理人员,干部队伍不断膨胀。勃列日涅夫为了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修改苏共党章第25条,为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党内形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苏共用行政手段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导致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出现,消解了苏共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苏共公信力进一步下降。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制定加速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机器制造业,挤占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资金,加重了通货膨胀的压力,造成消费品的短缺。在加速发展战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入政治领域,提出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思维”。“公开性”破坏了苏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威信,“民主化”使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演变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苏共放弃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蜕变为社会民主党,降低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斩断了维系苏联统一的纽带。民族主义趁势而起,使苏联长期被压抑的民族问题浮出水面,并迅速演化为族际冲突,造成政治局势的巨大动荡,苏共公信力完全丧失。考察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历史过程,可以得出结论:和平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重要因素,面包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基础因素,民主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深层因素。面包问题就是民生问题。和平、民生、民主和意识形态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四个问题。它们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从而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在国内建设好民主,才能进而把民主推广到国际社会,实现世界和平。只有和平、民主和民生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才能得到广大群众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同,从而巩固和提升执政党的公信力。因此,民主问题是执政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关键因素。民主作为管理社会的形式,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五种历史状态,即从原始社会民主、奴隶主阶级民主、封建贵族民主、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具有阶级性的政治民主不断向无阶级的社会民主回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是推动政治民主向社会民主回归的决定性力量。苏共的垮台,并非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苏共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蜕变为特权阶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深刻总结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建设提供有益历史镜鉴,必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低谷,获得伟大的复兴。
二、麦德维杰夫谈原苏联的过去与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德维杰夫谈原苏联的过去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分析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 对政治信仰、共产主义信仰基本概念的阐释 |
(一) 政治信仰的基本内涵 |
(二) 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特征 |
第一章 共产主义信仰在苏俄的确立 |
一、 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的信仰危机和信仰呼唤 |
(一) 俄国传统社会政治信仰的特征 |
(二) 俄国传统社会政治信仰的危机 |
二、 俄国社会转型期各种政治思潮的交锋 |
(一) 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的论战 |
(二) 自由主义民粹派同普列汉诺夫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交锋 |
(三) 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在俄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争论 |
三、 苏俄共产主义信仰的特征 |
(一) 共产主义信仰在苏俄确立途径的特殊性 |
(二) 苏俄共产主义信仰确立时的特征 |
第二章 共产主义信仰在苏联的巩固和扭曲 |
一、 列宁对政治信仰建设的初步探索 |
二、 斯大林模式的实践及其思想效应 |
(一) 斯大林模式的实践绩效与政治信仰的巩固 |
(二) 斯大林模式没有为科学信仰提供相适宜的根基 |
三、 斯大林时期的政治信仰教育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
(一) 政治信仰教育成为政治的附属物与信仰教育的泛政治化 |
(二) 学术研究领域采取大批判、大清洗的手段与意识形态的教条化 |
(三) 以斯大林的思想为绝对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与人们思想的单一化 |
(四) 对外封闭环境中的意识形态与人们思想的绝对化 |
四、 斯大林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特征 |
(一) 共产主义信仰的巩固 |
(二) 共产主义信仰的扭曲 |
第三章 政治信仰危机在苏联的产生与发展 |
一、 二战与政治信仰危机的产生 |
(一) 二战对苏联人政治信仰的影响 |
(二) 斯大林执政后期没有化解信仰危机 |
二、 赫鲁晓夫时期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
(一) 反对个人崇拜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
(二)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和政治信仰教育的误区 |
(三) 赫鲁晓夫时期信仰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
三、 勃列日涅夫时期信仰危机的逐步深化 |
(一) 旧体制的回潮、僵化与严重的社会危机 |
(二) 政治信仰教育向传统模式后退 |
(三) 政治信仰危机逐步深化 |
四、 政治信仰危机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四章 政治信仰崩溃与苏联剧变 |
一、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政治信仰的崩溃 |
(一)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思想效应 |
(二) 公开性、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方针及其恶果 |
(三)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政治信仰的崩溃 |
二、 苏共领导集团政治信仰的变化 |
(一) 苏共领导集团政治信仰变化的过程 |
(二) 苏共领导集团政治信仰变化的原因 |
三、 80年代末苏联社会政治情绪激进化与苏联剧变 |
(一) 国家政权机关政治成分的变化 |
(二) 共产党领导权力的丧失 |
(三) 共产党的垮台与苏联剧变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政治信仰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 |
二 、应有的反思 |
(一) 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使政治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二)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 |
(三) 加强党的建设,筑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 |
(四) 科学地坚持灌输论,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
(五) 坚持信仰自由的原则,正确地对待各种社会思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主要内容 |
一、麦德维杰夫及其主要作品 |
(一) 麦德维杰夫生平 |
(二) 主要着作内容介绍 |
二、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党制和多党制 |
(二) 最高苏维埃的职能和作用 |
(三) 社会主义制度下司法民主 |
(四) 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言论自由 |
三、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 |
(一)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 |
(二) 麦德维杰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改革 |
(三) 麦德维杰夫与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上篇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罗斯社会转型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金融工业集团的概念 |
第二节 金融工业集团的类型 |
第三节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双向关系 |
第二章 金融工业集团的崛起 |
第一节 激变催生的社会集团 |
第二节 催生金融工业集团的技术成因 |
第三节 资本的初始积聚 |
第三章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金融体制 |
第一节 受到中央银行工作的直接影响 |
第二节 与俄商业银行体制紧密相关 |
第三节 在俄金融体系的困境中艰难调整 |
第四章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国家外交 |
第一节 金融工业集团走向外交前台 |
第二节 金融工业集团参与外交决策的方式 |
第三节 金融工业集团参与外交的范例--天然气外交 |
第四节 金融工业集团参与外交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政治选举 |
第一节 金融工业集团参与选举的基本方式 |
第二节 金融工业集团在选举中表现出的基本倾向性 |
第三节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总统选举 |
第六章 金融工业集团与俄国家政权 |
第一节 金融工业集团对国家政权的倚重 |
第二节 金融工业集团与国家政权的角力 |
第三节 寡头政治的灭落 |
第四节 普京对寡头问题的对策取向 |
下篇 俄罗斯主要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七章 波塔宁与奥涅克西姆集团 |
第一节 集团总裁波塔宁 |
第二节 气势非凡的企业集团 |
第三节 难以告人的致富奥秘 |
第四节 另辟蹊径的经营方略 |
第八章 别列佐夫斯基与他的商业帝国 |
第一节 波折坎坷的仕宦生涯 |
第二节 政治上的穷途末路 |
第三节 无限庞大的商业帝国 |
第四节 前路堪忧的帝国命运 |
第九章 古辛斯基与他的媒体王国 |
第一节 古辛斯基的简要经历 |
第二节 迅速发展的实业集团 |
第三节 万众瞩目的媒介王国 |
第四节 搅进政治的旋涡里 |
第五节 转瞬崩溃的集团命运 |
第十章 天然气工业公司 |
第一节 公司的主要领导人 |
第二节 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 |
第三节 公司的工商业企业 |
第四节 公司的金融企业 |
第五节 公司控制下的大众媒介 |
第六节 关于公司改组的论争 |
第十一章 鲁克石油公司 |
第一节 公司董事长阿列克佩洛夫 |
第二节 公司发展的主要历程 |
第三节 公司的对外扩张战略 |
第四节 鲁克石油公司与里海石油争夺 |
第十二章 其他一些主要金融工业集团 |
第一节 梅纳捷普集团 |
第二节 阿尔法集团 |
第三节 首都储蓄银行 |
第四节 英科姆银行 |
结束语 谁主宰俄罗斯 |
主要参考书目 |
(4)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产生、发展和衰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研究时段与范围 |
第二章 苏共早期:基层党组织是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锋队 |
第一节 列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锋队 |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是保卫国家的战斗堡垒 |
第三章 从苏共20 大到80 年代初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变化 |
第一节 苏共20 大给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中期苏联的社会思潮 |
第三节 20 世纪50-80 年代的苏共基层党组织 |
第四节 苏联农村中的基层党组织 |
第五节 苏联武装力量中的基层党组织 |
第四章 戈尔巴乔夫时代基层党组织:先锋队的蜕变 |
第一节 改革前期:基层党组织是改革的参与者 |
第二节 苏共第19 次全国代表会议前后:党的队伍不稳定 |
第三节“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多党制:基层党组织职能转变 |
第五章 苏共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就、问题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
第一节 苏联历史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
第二节 苏共基层党组织与苏联解体关系分析 |
结束语 |
参阅文献 |
后记 |
(5)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族际政治整合研究综述 |
三、理论框架 |
第一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环境系统 |
第一节 物质经济环境 |
一、经济水平 |
二、民族状况 |
三、地理环境 |
四、社会进程 |
第二节 政治法律环境 |
一、二元主权体系 |
二、民族政治关系 |
三、民族法律建设 |
四、政治文化建设 |
第三节 历史文化环境 |
一、语言文化 |
二、宗教信仰 |
三、民族性格 |
四、民族隔阂 |
第四节 国际生态环境 |
一、围困与战争 |
二、缓和与对抗 |
三、对话与演变 |
第二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列宁对族际政治整合的初步探索 |
一、民族平等: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基石 |
二、联邦制:族际政治整合的政治设计 |
三、民族自决:族际政治整合的重要原则 |
四、民族融和:族际政治整合的目标指向 |
第二节 斯大林时期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定型 |
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背景与成因 |
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建构与巩固 |
三、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效力与影响 |
第三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内容 |
第一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结构体系 |
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构成 |
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目标 |
三、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任务 |
第二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价值取向 |
一、"扶异求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 |
二、"弱异求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价值取向的变迁 |
第三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路径选择 |
一、族际政治整合的路径选择 |
二、苏联"政治化"族际政治整合路径 |
第四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
一、政治权威机制 |
二、意识形态机制 |
三、民族政策机制 |
四、国民教育机制 |
五、国族建设机制 |
六、暴力整合机制 |
第五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特征 |
一、族际政治整合主体的单一性 |
二、族际政治整合体系的闭合性 |
三、族际政治整合进路的单向度 |
四、族际政治整合方式的刚烈性 |
五、族际政治整合思想的一元化 |
第四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延承与调整 |
第一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延承 |
一、族际政治整合理论基点的延承 |
二、族际政治整合价值取向的延承 |
三、族际政治整合权力结构体系的延承 |
第二节 赫鲁晓夫时期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 |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 |
二、苏联共产党的改组 |
三、民族历史遗留问题的平反 |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 |
一、勃列日涅夫时期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调整与停滞 |
二、族际环境的变迁与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停滞之间的张力 |
第五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崩溃 |
第一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崩溃的过程 |
一、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自上而下的崩溃过程 |
二、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自下而上的崩溃过程 |
第二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崩溃原因 |
一、生存-命运纽带的弱化 |
二、历史-情感纽带的摧毁 |
三、意识-信仰纽带的消解 |
四、政治-人事纽带的断裂 |
五、经济一利益纽带的废弛 |
第六章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的反思 |
第一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何以"始于成功" |
一、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 |
二、宏观原因与微观原因 |
三、浅层原因与深层原因 |
第二节 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何以"终于失败" |
一、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
二、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 |
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
第三节 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规律性问题探讨 |
一、族际政治整合的逻辑起点 |
二、族际政治整合的终极目标 |
三、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 |
四、族际政治整合的路径选择 |
五、族际政治整合的时代品格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关键词界定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联时期及俄罗斯联邦初期文艺文化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文艺与文化政策评述 |
一、苏维埃文化——意识形态一元主导下的全新文化类型 |
二、苏维埃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文化革命 |
三、苏维埃政权初期文艺和文化政策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第二节 斯大林至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文化政策概述 |
一、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的一花独放及其影响 |
二、赫鲁晓夫时期文化政策极端化后的解冻与封冻 |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收紧与反复 |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文艺和文化政策概述 |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与苏维埃的文化变革 |
二、“民主化”和“公开性”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苏联出版与其他大众传媒法》 |
三、“新思维”和“公开化”下苏维埃文艺的最后历程 |
第四节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文艺与文化发展评述 |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的整体精神惶惑和文化危机 |
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政府挽救文化危机的政策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俄罗斯思想”——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之核心理念 |
第一节 “俄罗斯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基本内涵 |
一、“俄罗斯思想”的诞生与演化 |
二、“俄罗斯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与文化谱系 |
一、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生成境遇 |
二、普京“新俄罗斯思想”的文化谱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俄罗斯思想”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利益诉求 |
第一节 “新俄罗斯思想”统摄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
一、文化软实力概说及其国内与国际的两个向度 |
二、普京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
三、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 |
第二节 东正教复兴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重建——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内向度 |
一、普京执政前的意识形态真空与东正教复兴潮流 |
二、帝国崇拜、国家认同和道德净化——俄罗斯东正教之文化规定 |
三、东正教复兴背景下意识形态重建战略与当代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 |
第三节 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文化大国形象塑造——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的国际向度 |
一、俄罗斯民族东西方双重性格——从双头鹰谈起 |
二、双头鹰民族性格与普京欧亚联盟的文化外交战略 |
三、双头鹰民族性格在俄罗斯文化大国形象塑造中的功能与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主要形态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文艺和文化政策的法律基础——《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 |
一、《俄罗斯联邦宪法》中关于文艺和文化事业的规定和表述 |
二、《俄罗斯联邦文化立法基础法》的基本内容和遵循原则 |
第二节 文化强国复兴梦的总体规划——《“俄罗斯文化”国家规划发展纲要》 |
一、《俄罗斯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目标 |
二、《俄罗斯文化》的实施机制和效果评估 |
三、《俄罗斯文化》体现的普京时期国家文化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国家引导文艺活动的重要方式——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奖项评述 |
一、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奖项概述 |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的评选标准和价值取向 |
三、青年类和创新类的国家文艺和文化奖项 |
第四节 爱国主义与民族艺术的经典传承——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评述 |
一、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核心理念 |
二、普京时期国民艺术教育和养成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三、普京时期国民文艺教育的国际交流和氛围营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文化政策的运行模式 |
第一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国家治理结构的整体改造 |
一、强化总统权力,构建强力国家中央政权体系 |
二、重视市场调控,着力培育和保护市场经济秩序 |
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国家秩序的稳定和有序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国家管理的主要原则 |
一、国家利益最大化原则 |
二、干预方式法制化原则 |
三、政策导向现代化原则 |
四、文化管理市场化原则 |
第三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艺和文化管理的权力分配 |
一、总统——国家文化发展的决策核心 |
二、联邦会议——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立法机构 |
三、总理及文化部——国家文化事业管理的执行机构 |
第四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文化管理的决策运行机制 |
一、决策信息的采集与保障 |
二、政策目标的确定与研判 |
三、政策立场的协调与探讨 |
四、具体措施的贯彻与落实 |
五、实施效果的反馈与修正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京时期文艺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当代俄罗斯文艺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帝国情怀下的市场行为 |
一、法律保障下作家群体的整体回归与文学生产繁荣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活力和文学生产 |
三、多元文学思潮中的国家认同和帝国召唤 |
四、文艺大国重建形势下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电影——民族光影工业的复苏新生 |
一、电影产业发展的国家扶植机制 |
二、摆脱困境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
三、民族经典与好莱坞模式的结合与反拨 |
第三节 建筑——国家形象传播的符号系统 |
一、当代俄罗斯建筑艺术多元化的基本形态 |
二、俄罗斯经典古建筑的重建和保护 |
三、帝国重建意识下的大规模现代城市建筑兴建 |
四、自由主义新型建筑模式的兴起与创建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理论及评价标准 |
2.1 概念厘清 |
2.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知识借鉴 |
2.4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价值标准 |
本章小结 |
3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流变 |
3.1 苏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1917-1924) |
3.2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1924-1953) |
3.3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蜕变(1953-1985) |
3.4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1985-1991) |
3.5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4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辨析 |
4.1 实效性评价之一:苏联时期的政治认同 |
4.2 实效性评价之二:苏联时期的经济发展 |
4.3 实效性评价之三:苏联时期的文化繁荣 |
4.4 实效性评价之四:苏联时期的社会秩序 |
本章小结 |
5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
5.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越位与缺位 |
5.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价值认同的混乱与无序 |
5.3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单一与僵化 |
5.4 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变迁与恶化 |
本章小结 |
6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
6.1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借鉴 |
6.2 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8)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和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背景 |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剧变 |
一、“加速战略”与经济改革的受挫 |
二、“公开性”与意识形态多元化 |
三、政治体制改革与苏联解体 |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民主政治框架的搭建 |
一、叶利钦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思想 |
二、俄罗斯多党制的形成 |
三、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 |
四、俄罗斯联邦制的确立 |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激进改革与影响 |
一、“休克疗法”式的激进经济改革 |
二、“闪电式”的私有化运动 |
三、激进改革的政治社会后果 |
第二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理论 |
第一节 “俄罗斯新思想”: 普京政治改革的思想宣言 |
一、“俄罗斯新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俄罗斯新思想”提出的意义 |
第二节 “普京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理念概括 |
一、“普京主义”的提出和内涵 |
二、“普京主义”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三节 权威主义: 普京政治改革的特征 |
一、权威主义政治的理论解析 |
二、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传统 |
三、权威主义政治是普京政治改革的现实选择 |
第三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基本历程 |
一、1999年—2003年: 政治改革的发起和奠基阶段 |
二、2004年—2007年: 政治改革的展开和发力阶段 |
三、2008年—2011年: 政治改革的过渡和延续阶段 |
四、2012年以来:政治改革的突破和深入阶段 |
第二节 “八年执政”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举措 |
一、联邦制改革 |
二、政党制度改革 |
三、议会制度改革 |
四、行政改革 |
五、司法改革 |
六、治理腐败的措施 |
七、对寡头政治的整肃 |
第三节 “梅普组合”时期“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一、“普京计划”的政治意蕴 |
二、梅德韦杰夫执政以后对“普京计划”的延续 |
三、“梅普组合”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新时期普京政治改革的主要举措 |
一、修改政党法,进一步改革政党制度 |
二、加强法治建设,进一步整肃政治空间 |
三、强化总统领导班子,巩固垂直领导体制 |
四、恢复地方行政长官直选制度 |
五、加大反腐力度 |
六、继续扶植政党权,加强统一俄罗斯党的建设 |
第四章 普京政治改革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治稳定格局的形成 |
一、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保障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基本稳定的政治格局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
一、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成了俄罗斯特色民主之路 |
第三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政党制度的发展 |
一、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政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
第四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 |
一、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
二、普京政治改革加速了俄罗斯公民社会建设步伐 |
三、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
第五节 普京政治改革与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一、大国情结是俄罗斯的民族情怀 |
二、普京政治改革促进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五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及其局限性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消极影响 |
一、联邦制改革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
二、扶植政权党对俄罗斯政党政治走向成熟的限制 |
三、“梅、普”二人转引发的政治合法性危机 |
四、过于依赖强力部门增加了行政改革的难度和腐败可能 |
第二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
一、政治改革具体措施存在的局限 |
二、政治体制机制存在的局限 |
第六章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和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普京政治改革的具体成效 |
一、联邦制改革的效果 |
二、议会制度改革的成绩 |
三、司法改革的成就 |
四、对寡头干政治理的效果 |
第二节 普京时期俄罗斯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政治改革与发展同经济改革发展互为条件 |
二、政治改革与发展要以民主化为目标并兼顾政治绩效 |
三、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文化来支撑 |
四、政治改革与发展需要以公民社会的发展为重要基础 |
结语: 俄罗斯未来政治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二十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一)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研究 |
(二) 利益集团政治的研究 |
(三)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研究 |
(四) 已取得的成就、不足和深入研究的路径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要概念界定 |
(一) 社会转型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 |
(二) 利益集团与俄罗斯的利益集团 |
(三) 政治参与和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 |
一、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蜕变 |
二、政府强力推动及政治制度的发展 |
三、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利益的分化 |
四、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
五、转型时期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分化 |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演变过程 |
一、苏联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出现与发展 |
二、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正式形成 |
三、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的转变 |
第二章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主要利益集团 |
第一节 叶利钦时期的主要利益集团分类 |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代表性的金融工业集团 |
一、叶利钦时期的八大金融工业集团 |
二、叶利钦时期金融工业集团的共同特征 |
第三节 叶利钦时期的军工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集团 |
一、叶利钦时期的军工利益集团 |
二、叶利钦时期的地方利益集团 |
第四节 普京时期的利益集团 |
一、普京打击下的老寡头现状 |
二、普京时期俄罗斯寡头的新特点 |
三、普京时期强力部门利益集团的崛起 |
第三章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案例 |
第一节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6年俄总统大选 |
第二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尤科斯事件的折射 |
第三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安大线之争的折射 |
第四节 俄罗斯军工利益集团与俄罗斯军火出口 |
第五节 俄罗斯石油工业集团与俄里海能源政策决策 |
第六节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参与—1997年银行家的战争 |
第四章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剖析 |
第一节 俄罗斯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
一、直接游说 |
二、外部游说 |
三、参与选举 |
四、其他途径 |
第二节 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征比较 |
一、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相同点 |
二、俄美两国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不同点 |
第五章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社会转型的互动 |
第一节 俄罗斯社会转型对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
一、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特殊社会环境 |
二、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环境对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影响 |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的影响 |
一、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影响 |
二、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六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治理与展望 |
第一节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治理的对策 |
一、转变政府理念,树立利益集团均衡发展的政府治理观 |
二、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规范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社会环境 |
三、加强国家政权的作用,构建利益集团的制衡机制 |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
第二节 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政治民主化 |
一、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和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互动效应分析 |
二、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趋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和平、民主、面包与列宁时期苏共公信力的形成 |
第一节 布尔什维克的反战政策表达了人民群众要求和平的愿望 |
第二节 苏维埃政权保障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 |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农民的面包要求 |
第四节 文化革命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第二章 和平、战争与斯大林时期苏共公信力的提升 |
第一节 苏联卫国战争之前的对外政策遵循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原则 |
第二节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苏共的威望 |
第三节 苏联卫国战争之后的对外政策忠于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原则 |
第四节 从"大清洗"到苏德秘密协议:导致苏共公信力流失的不利因素 |
第三章 军备竞赛、农业改革与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公信力的动摇 |
第一节 苏联卷入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
第二节 苏联农业改革失败,造成面包危机 |
第三节 解冻思潮动摇了苏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
第四章 对外扩张、特权阶层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公信力的下降 |
第一节 苏联对外扩张政策中断了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进程 |
第二节 特权阶层的形成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
第三节 持不同政见者运动消解了苏共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
第五章 加速战略、新思维与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公信力的丧失 |
第一节 加速战略畸形发展,导致面包短缺 |
第二节 新思维使社会主义民主演变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
第三节 苏共蜕变为社会民主党导致民族冲突爆发 |
第六章 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 |
第一节 和平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面包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基础因素 |
第三节 民主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关键因素 |
第四节 意识形态问题是影响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深层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麦德维杰夫谈原苏联的过去与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D]. 孟迎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2]麦德维杰夫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研究[D]. 杨欣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0)
- [3]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 黄永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4]苏联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的产生、发展和衰亡[D]. 李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09)
- [5]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 朱碧波. 云南大学, 2011(01)
- [6]普京时期(2000-2008)俄罗斯的文艺与文化政策研究[D]. 田刚健. 黑龙江大学, 2014(05)
- [7]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时胜利.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8]普京政治改革及其影响研究[D]. 徐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 陶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7)
- [10]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共公信力形成与丧失的逻辑[D]. 卿孟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