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um from k=0 to n P_n~k=?(论文文献综述)
刘少敏[1](2020)在《磷肥对油茶叶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西是油茶主产区,种植面积达74.90万hm2。油茶主要种植在红壤区域,但红壤中磷含量低是油茶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为完善油茶磷素营养的理论基础,并为油茶高产以及油茶林高效集约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开展施用磷肥对油茶叶果生长和叶片磷组分及产量影响的研究。项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原位控制试验,设置单株年施用磷酸二氢钠(含P2O5量58%)为0g(P0)、34.55g(P1)、69.11g(P2)、103.66g(P3)四个处理,探讨磷肥施用条件下油茶叶果生长、叶片磷组分以及产量和含油量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磷肥对油茶叶片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油茶叶面积、叶长和叶宽增长,P3下叶面积最大。叶片的全氮、全磷随施磷量增多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全钾随施磷量增多呈“N”型变化,有机碳随施磷量增多而降低。N:P在P3下最高,N:K在P2下最高,K:P在P1下最高,C:N、C:P均随磷肥施入量增多而降低。P2下的全氮、全磷、有机碳的再吸收率最大,全钾再吸收率在P3下最大。N:P的提高促进全氮、全钾、有机碳再吸收,N:K的提高和C:N的降低促进全氮、全钾再吸收,C:P的降低有助于全磷再吸收。(2)磷肥对油茶叶片的结构磷和代谢磷含量具有积极影响,而对核酸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残余磷含量随磷肥施入而减少。四种磷组分总量占全磷90%以上。结构磷占比和核酸磷占比基本不受施磷的影响,代谢磷占比在4月和10月的P2和P3下较高,残余磷占比在施磷下比不施磷要低。油茶叶片不同磷组分含量间存在协同作用,不同占比间存在抑制作用。磷组分含量随叶面积增大而减少,随叶形指数增大而增多,随全磷含量增大而增多,与N:P之间没有显着相关关系。(3)施磷肥促进油茶果实的生长发育。在P2和P3下果高和果径均比不施磷要大。果形指数随磷肥施入增多而变小。果实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在P3时最高,(4)油茶果实单株产量在P2下最高。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和单株产油量均是在P3下最高,且单株产油量随磷肥的添加增幅变缓。果高和果径与全磷和全钾间具有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单株产量和单株含油量均与全氮和全钾存在显着和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干出籽率和干籽出仁率与全磷呈显着相关关系,鲜果含油率与氮磷钾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在油茶林进行合理的磷肥施入能有效促进油茶叶果营养生长和叶片代谢磷积累,同时也促进果实增产。在本试验中,单株施磷量69.11 g和103.66 g下叶片和果实不同指标表现效果较好,尤其在单株施磷量103.66 g下单株产油量最高,达43.27g。因此可推荐在南方集约经营油茶林的养分管理中使用单株施磷量103.66 g处理的磷肥施用量,以获得更高产油量。该研究为完善南方磷限制因子土壤上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陈实[2](2020)在《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为传统大宗药材之一,科学的施肥技术是影响黄芪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管理技术之一。本论文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采用ITS2序列对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应用田间试验研究两年生蒙古黄芪生育期生长特征、营养特性并对其进行整体品质评价,最后通过建立模型并寻优得到最优施肥量,为蒙古黄芪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的结果如下:(1)采用DNA条形码技术中的ITS2序列鉴定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各品种在Neighbor-Joining树上各自聚为一簇,表明ITS2序列能够区分蒙古黄芪与沙苑子、刺果甘草、锦鸡儿、蜀葵、紫花苜蓿等混伪品,达到鉴定目的。(2)施肥对黄芪根长各处理间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性区分作用不明显,但能明显促进其株高的生长发育;7-8月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黄芪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根中黄芪多糖含量在9月达到较高水平,可在9月底采挖药材提取多糖;黄芪总黄酮在11月达到累积峰值,N0P2K2处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最高,而氮磷钾配施三个处理产量较高,次生代谢物的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3)蒙古黄芪不同植物器官N-P,N-K和P-K元素分配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生长在6-11月间受N元素限制作用,不同施肥处理下蒙古黄芪根中N-P、N-K和P-K元素之间均未呈现异速生长关系;茎中N-P元素之间则呈现明显的异速生长关系,且N和P元素之间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表明茎对N、P元素之间吸收呈相互促进关系;N-K、P-K元素在叶中比例呈一定正相关,表明植物叶能促进根系对土壤中K元素的吸收,经茎将养分运输至叶片中。(4)施肥与黄芪品质指标之间的主成分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提取4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5.176%,表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总黄酮、多糖在施肥对品质评价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贡献:第1主成分结果表示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3个酶活性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第2主成分结果表示微生物生物量在施肥与品质评价方面有一定的表现;第3、4主成分结果表示总黄酮与多糖在施肥与有效成分品质评价方面表现优异。(5)通过对蒙古黄芪产量及品质施肥效应方程的模型建立及寻优最终确定:蒙古黄芪每公顷施氮(N)70.332~125.194 kg、磷(P2O5)148.225~206.159 kg、钾(K2O)87.019~166.269 kg时有望获得4500 kg/hm2以上产量;每公顷施氮(N)8.393~51.840kg、磷(P2O5)12.537~77.438 kg、钾(K2O)74.088~90.583 kg时有望获得黄芪甲苷高于0.28%的药材;每公顷施氮(N)36.098~119.839 kg、磷(P2O5)84.126~157.672kg、钾(K2O)90.029~141.698 kg时有望获得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高于0.035%的药材,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关农艺指导。
张亚伟[3](2020)在《氮磷施肥下水曲柳人工林生长与营养诊断》文中提出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关于林木施肥的研究多集中在速生树种,而对珍贵树种林木施肥的研究较少,限制了珍贵树种的恢复和培育。为指导水曲柳人工林科学施肥,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小九实验林场,以10年生与15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shurica Rupr.)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氮肥(N1:5g/m2、N2:12.5 g/m2、N3:20 g/m2)、磷肥(P1:7.5 g/m2、P2:15 g/m2)、氮磷配施(N1P1、N1P2、N2P1、N2P2、N3P1、N3P2)以及对照12个施肥处理,测定了施肥后水曲柳林木树高、胸径、叶片叶绿素与养分含量,以及林地土壤养分等指标,得到如下结论:(1)在10年生与15年生水曲柳人工林中,氮磷施肥处理能够明显提高表层土壤铵态氮与有效磷含量,分别在N2P2、N3P3处理与N3P2、P2处理达到最大值2.99 mg·g-1、1.98 mg·g-1与2.50 mg·g-1、3.49 mg·g-1;但是仅对10年生水曲柳人工林深层土壤铵态氮有显着影响且在N3处理达到最大值2.09 mg·g-1,对其深层土壤有效磷、表层与深层土壤硝态氮、表层与深层土壤全量氮磷钾均无显着影响;连续3年施肥仅对15年生水曲柳人工林表层土壤全磷含量有明显影响且在P2处理达到最大值4.51 mg·g-1,对其表层与深层土壤全量氮钾、深层土壤全磷均无显着影响。(2)在10年生与15年生水曲柳人工林中,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水曲柳的胸径生长量,其中,2个林龄的N2P1与N1P2处理均与其CK达到显着差异,分别高出57.4%、53.7%与44%、34.7%;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 10年生水曲柳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CI),不同施肥条件下,SPAD值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值均出现在N2P1处理,SPAD值与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分别为40.20与2.51 mg·g-1、3.47mg·g-1,表明施肥对水曲柳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氮磷配施。(3)在10年生与15年生水曲柳人工林中,各施肥处理均能明显提高水曲柳叶片N含量,尤其是高氮与氮磷配施处理,两个林龄叶片N含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N3与N3P2 处理为 28.13 mg·g-1 与 41.81 mg·g-1,但是各处理对叶片 P、K、Fe、Mn、Cu、Zn含量无明显影响。与CK相比,10年生水曲柳各施肥处理的叶片Ca和Mg含量均有所下降,但是15年生水曲柳各施肥处理对叶片Ca和Mg的含量并没有显着影响,表明林分林龄较小时,对Ca和Mg需求较大。(4)通过DRIS图解法诊断出10年生与15年生水曲柳不同营养状态的元素比值范围,其中10年生水曲柳N/P、K/P、K/N平衡状态分别为12.083-19.733、3.58-6.498、0.286-0.348,15 年生水曲柳 P/N、K/P、K/N 平衡状态分别为 0.061-0.105、2.818-5.030、0.245-0.331,与10年生水曲柳的诊断结果相比,发现15年生水曲柳各种营养状态的K/P与K/N均偏小,表明随林龄的增加,相比于K,水曲柳对N、P的需求有增加趋势。通过DRIS图解法与指数法均得出10年生水曲柳林地的需肥顺序为P>N>K;而利用指数法通过精准的数字诊断显示15年生水曲柳林分的需肥顺序为N>P>K。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配比氮磷施肥后水曲柳生长与生理的响应,发现施肥能够明显促进其生长,尤其是氮磷配施中的N2P1与N1P2处理;并通过施肥处理后高产组叶片养分含量建立了两个林龄水曲柳的氮磷钾养分平衡状态诊断体系。
蒋旭[4](2019)在《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中继通信系统资源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货物运输、航空摄影、无人巡视、搜索和救援等。无人机可以用作空中无线通信平台增强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保障地面用户的通信质量。随着无人机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如何根据无人机的飞行任务需求与地面之间建立通信链路成为一项需要解决的关键任务。与传统的地面无线通信不同,无人机通常与地面节点具有视距链路,因此提供比地面衰落信道更好的信道条件;其次,无人机具有快速部署、灵活操控的特点,可以通过灵活调整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来获得较好的通信信道;此外,无人机自身的尺寸、载荷以及能量等方面的限制,为无人机通信系统的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研究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中继通信系统的资源优化技术,包括时间、功率以及无人机航迹等资源优化,以提高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系统通信性能。在固定航迹的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空地信道路径损耗、时变衰落和噪声导致中继通信链路中断概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时间和功率资源的联合优化算法,通过优化资源分配降低中断概率。当无人机与地面节点间不存在视距信号时,空地信道可用瑞利衰落信道描述,在每个时隙利用凸优化算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在每个无人机飞行周期提出了迭代算法,得到最小平均中断概率的次优解。当无人机与地面节点间存在视距信号时,空地信道用莱斯衰落信道描述,在每个时隙以及每个无人机飞行周期,分别提出了一阶麦克劳林级数近似的方法,在高信噪比下用凸优化算法得到时间和功率优化问题的一阶渐近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不同无人机飞行半径都可以显着改善中断概率。在需要传输大量数据的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不同无人机位置引起中继链路的等效信道状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功率和无人机航迹的联合优化算法,通过在等效信道状态较好的位置分配较多的资源,实现中继链路吞吐量的最大化。无人机与地面节点之间的信道状态因无人机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可利用变化的空地信道,通过联合优化功率和无人机航迹,优化无人机中继传输的吞吐量。本文分别提出了迭代算法,得到固定无人机航迹的功率分配问题和固定功率分配的无人机航迹优化问题的次优解。并提出了交替优化这两个子问题的迭代算法,得到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联合优化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用所提出的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联合优化算法可以显着提高吞吐量。在需要实现稳定通信速率的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中,针对不同无人机位置等效信道状态变化引起的通信速率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联合优化算法,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资源利用效率。分别研究了两种情况,首先提出了第一种联合优化功率和无人机航迹的迭代优化算法,求解了给定总功率预算时最大化各时隙最小速率问题;其次提出了第二种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联合优化算法,求解了给定中继最小速率的功率消耗最小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算法能够在保障公平性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使用单无人机中继的时分多址多用户通信系统中,针对平均分配资源引起的各用户通信速率不同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时间、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资源联合优化算法。通过资源联合优化,提高了每一对用户的平均速率。由于不同用户与无人机之间的信道状况不同,平均分配资源导致不同用户间的通信速率差距较大,并且可能在信道状态较差的时隙浪费通信资源。因此本文提出了时间、功率和无人机航迹资源联合优化算法,利用块坐标下降方法提出了求解该资源分配问题的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算法显着提高了每一对用户的平均速率。
贾彦龙[5](2019)在《迭代学习控制在具有数据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在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s)中,信息的交换需要依靠网络在各个部分之间传递,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导致其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迭代学习控制(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是一种无模型控制,不需要被控系统具有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要利用系统的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的偏差值,通过多次迭代运算就可以得到系统期望的输出,实现有限时间内轨迹的完全跟踪。本文将ILC应用到NCSs中,针对具有数据丢失的NCSs,采用两种不同的ILC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NCSs中的数据传输过程,考虑了控制器通道和执行器通道均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建立了随机Bernoulli模型;系统中控制器器和执行器均具有零阶保持器,可以对系统丢失的数据进行补偿。其次,考虑网络执行器通道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提出了开闭环P型ILC算法。针对一类非线性离散被控系统,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该算法同时利用了前次系统误差和当前系统误差来修正控制输入,增加了可调增益,充分利用了系统的历史误差信息,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最后,基于NCSs的分层结构,在被控对象处增设一个本地控制器。考虑网络双通道均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本开远闭的新型开闭环ILC算法。针对一类非线性离散被控系统,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其中,本地控制器采用开环ILC算法,利用系统的历史误差信息;远程控制器采用闭环ILC算法,利用系统的当前误差信息。两个控制器一起作用于被控对象。由于本地控制器传输数据信息时,并不需要通过网络,即不会发生数据丢失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丢失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罗爽[6](2018)在《深地热对井系统渗流传热问题的多尺度数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井系统和干热岩系统等地热利用技术提出和应用,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地层复杂性和未知性,数值模拟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过程面临挑战。本文就裂隙岩体各尺度下渗流传热过程进行较系统研究,包括简单渗流传热概念模型及其解析解答、裂隙粗糙度分布对渗流传热的影响、裂隙渗透率的简化连续方法、渗流传热数值模拟人工边界方法、地热对井示踪试验及渗透率非均质数值模拟等。论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二维柱坐标下钻孔和周围岩石换热的概念模型并推导了Laplace域内的解,采用指数和逼近方法,实现Laplace逆变换,保证近似解更高精度。讨论了概念模型的简化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2、基于水力开度–力学开度经验公式和裂隙表面粗糙度分布统计信息,考虑了裂隙粗糙度分布对裂隙岩体渗流传热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经验公式对仿真结果影响很大,而粗糙度分布类型亦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当其他参数相同时,粗糙度为对数正态分布时裂隙岩体渗透性较正态分布时更大。3、提出了针对离散裂隙网络的简化连续方法。该方法简化了裂隙几何模型并保留了裂隙岩体渗透率非均质性特征。针对岩石基质渗透率不可忽略的情况,修正简化连续方法后能较好考虑死端裂隙及基质渗透性的贡献。简化连续模型能较精确模拟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过程。4、针对无限域内渗流和传热问题,提出了柱坐标和直角坐标系下的局部人工边界条件。其推导思路是给出截断边界处待求函数及其时间导数、空间导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讨论了人工边界条件的稳定性、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5、利用粒子追踪方法并结合一维对流扩散方程解析解,推导了开采井粒子浓度解析公式,建立了基于示踪试验结果的简化地层模型。还研究了热储层水平面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对渗流传热过程的影响,渗透率相关长度将较大程度上影响渗流传热过程的随机性。上述数值方法还可应用于石油开采、CO2封存及核废料填埋处理分析,相关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董恩铭[7](2016)在《复杂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博弈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结合了数学、统计物理、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控制科学、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网络科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化学、生态学、气象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中的系统虽然复杂,但其背后却呈现出无标度、小世界、涌现、自组织、自相似等共同的特性,找寻这些共性背后的机理,以对复杂系统进行预测乃至控制,这正是网络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本文致力于研究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机制,旨在化繁为简,找寻生成纷乱复杂的网络背后的简单机制.在对实际网络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广泛采用了矩阵、博弈、几何等多种数学工具,对网络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对网络链接行为进行预测,对网络统计性质进行解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包括:1.网络连接机制与链路预测.结合了网络不同尺度信息,特别是网络社区聚类信息,基于统计推断提出了预测网络连边的概率模型,在概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应用网络聚类信息的非负矩阵分解链路预测算法.通过矩阵不同的分块规则,提出了结合微观尺度及中观尺度聚类信息的双尺度链路预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居社区的网络链路预测指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展示了三种方法的预测效果.2.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应用.许多实际网络数据都表明网络背后存在着几何,因此本文结合几何对网络演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实际网络连边的两种不同机制,提出了具有几何背景的双层网络模型,模型生成的网络具有与实际网络类似的度分布及聚类系数.通过增长的同心圆模型对科研合作网络进行建模,实验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重现实际网络的许多性质,同时理论上分析了网络度分布的临界点现象.3.网络演化的博弈机制建模与分析.复杂网络具有自组织性,许多网络中的节点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在节点充分理性的假设下,通过博弈对网络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博弈、协调博弈等多种博弈形式重现了网络度分布无标度性、同配性、小世界性等多种性质,并给出了其合理的社会学解释.分析了在公共品博弈框架下,网络中节点合作比例与已有节点对背叛节点容忍程度的关系。
姜超[8](2016)在《崩岗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文中认为崩岗被称为我国红壤侵蚀区的“生态溃疡”,用于描述侵蚀沟沟头发生坍塌、陷蚀而形成的深围椅状地貌,是区域沟谷土壤侵蚀的高级阶段和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地最高表现形式,通常由集水坡面、崩壁、崩积体、沟道和冲积扇等子系统组成。崩岗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诸河流域低海拔丘陵地带,崩塌面积>60 m2已逾239000处,侵蚀面积约1200 km2,年侵蚀总量6000万t以上,平均侵蚀模数高达590 00t/(km2·a)o崩岗侵蚀具有发展速度快、突发性强,侵蚀模数大、危害严重,土壤疏松瘠薄、酸性强及造林(草)难以成活等特征,已构成区域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人居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甚至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研究选取闽西南长汀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116°16′52″E,25°31′49″N)内三处植被盖度分别为2%、20%和95%的毗邻崩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一崩岗集水坡面、崩壁(顶部、中部及底部)、崩积体(上部和下部)及沟道出口七个典型部位的0—10cm、10—20 cm、20—30 cm三个土层系统采样,对崩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盖度崩岗各深度及部位土壤C/N、UP、C/K、 N/P、N/K、P/K.速效N/P、速效N/K及速效P/K数值大小及其分异规律,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崩岗系统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达到50%以上,粉粒和黏粒组分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粗骨化特征;土壤pH值介于4.56—-5.73之间,呈中-强酸性;另外,表层010 cm土壤容重较高,平均值为1.38 g/cm3,而含水率较低(8.43%);各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6%,为低-中度变异,空间变异性较弱。2)崩岗系统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42 g/kg、0.33 g/kg和0.06 g/kg,而全钾含量较高(4.85 g/kg,速效养分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速效钾(25.07 mg/cg)>铵态氮(7.75 mg/kg)>硝态氮(1.03 mg/kg)>速效磷(0.53 mg/kg)。3)崩岗系统土壤C/N、C/P、C/K、N/P、N/K、P/K、AN/AP、AN/AK和AP/AK平均值分别为5.50、34.76、0.47、5.26、0.07、0.01、21.02、0.49及0.03。各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超36%,属高度变异,空间变异性较强。4)随着崩岗植被盖度的逐渐升高,土壤粉粒和黏粒、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以及C/N、C/P、C/K、N/P和N/K呈增加趋势,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以及砂粒、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减少趋势,AN/AP和AN/AK先减少后增加,全磷含量以及P/K和AP/AK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有机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以及C/N、C/P、C/K、N/P呈减少趋势,全磷含量以及NK、P/K、AP/AK和物理特征基本维持稳定。5)沿集水坡面至沟道出口,土壤容重、砂粒、pH值和速效磷大体上呈增加趋势,含水率、粉粒、黏粒、全氮、全钾、铵态氮和硝态氮呈减少趋势,速效钾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速效养分计量比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N、C/P、C/K、N/P和N/K呈出先减少再增加最后有所降低的“波浪式”变化,而P/K无明显变化。6)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C/N、C/P、C/K、N/P和N/K与黏粒、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关系密切,P/K主要受砂粒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AN/AP和AN/AK与粉粒、黏粒、铵态氮、硝态氮和全钾关系紧密,而AP/AK与土壤理化性质无明显关系。植被恢复过程中崩岗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而不同指标间的分异程度差别较大。
李牧[9](2015)在《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化系统是指通过实时通信网络实现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交换的系统。在这类系统中,系统信号在网络化传输前通常需要使用量化器进行量化,量化器能够根据事先设定或者实时计算得到的量化参数,将系统实际信号转换成在一个给定集合中取值的定量信号。近年来,网络化量化系统成为了网络化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事实上,由于实际系统中量化器件和量化算法的广泛使用,一切使用数字信号实现控制任务的网络化系统都属于网络化量化系统。本文以网络化量化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矩阵不等式方法,随机过程方法,时滞和切换系统方法,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网络化系统的动态量化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含缩放因子最优动态量化器,通过采用量化误差动态补偿结构,该量化器能够实现对量化误差的动态补偿,且可以得到系统最大量化输出误差的上界;借助对量化器动态缩放因子的调整,可以实现系统的渐近稳定,并以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针对存在伯努利丢包的网络化量化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最优动态量化器,分析了系统的均方渐近稳定性,给出了系统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性条件,并进一步给出了能够镇定系统的控制器求解方法,最后给出了系统仿真对比结果。考虑了存在时变延时的网络化量化系统,得到了该系统的最优动态量化器,给出了系统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给出了系统仿真对比结果。分别采用随机过程和时滞系统方法,建立了同时存在时变延时和随机丢包的网络化量化系统的模型,设计了能够有效处理时序错乱的信号选取策略,得到了系统的最优动态量化器,并进一步利用Lyapunov方法和切换系统方法分析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仿真对比了所提出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差异,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优越性。研究了存在丢包和时变延时的网络化量化系统的预测控制问题,通过设计量化预测控制策略,实现了对丢包与延时的补偿,并结合系统需要设计了多入多出的最优动态量化器。以电机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和网络化实验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切实可行性。
钱洋洋[10](2015)在《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离散Markov跳跃系统是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转换,构成了一个离散的Markov链。Markov跳跃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如网络控制,容错控制,神经网络等。另一方面,在量子力学中,反线性映射经常出现在时间反转和旋量微积分的研究中。受此启发,有学者提出了反线性系统的概念。事实上,反线性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一类带有结构限制的复杂动态系统。由于复杂动态系统在实际中普遍存在,故反线性系统作为特殊结构的实系统,如对称系统、大型系统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据此,本文对带有Markov跳跃参数的离散反线性系统(下文简称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进行了研究。由于反线性映射出现在量子力学中,而当前控制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为量子控制,故对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研究,可能为量子控制的研究带来新的工具。而且,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能描述一些带有特定结构的系统,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研究了其随机稳定性。介绍了该系统的随机稳定性概念;利用随机Lyapunov第二方法,通过选取不同的Lyapunov函数,建立了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随机稳定的两个充分必要性条件,从而提出了所谓的耦合的anti-Lyapunov矩阵方程。为了求解耦合的anti-Lyapunov矩阵方程,首先将Borno提出的求解耦合的Lyapunov矩阵方程的并行迭代算法进行推广,提出了两种迭代算法形式:显式迭代算法和隐式迭代算法;然后在并行迭代算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新的估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迭代算法,比较说明了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针对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应用随机动态规划的方法,推导了在二次型代价函数下的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律和最优性能,以及耦合的anti-Ricatti方程。针对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无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无限时间的最优控制律形式,建立了无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有解的充分必要性条件;给出了所得到的闭环系统在均方意义下能镇定的充分性条件;推导了有限期望代价存在的充分性条件。
二、sum from k=0 to n P_n~k=?(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m from k=0 to n P_n~k=?(论文提纲范文)
(1)磷肥对油茶叶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油茶概况 |
1.2 叶片养分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
1.3 叶片磷组分研究进展 |
1.4 果实养分与产量的研究进展 |
1.5 磷效应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1.1 磷肥对油茶叶片形态和养分及磷组分的动态影响 |
1.7.1.2 磷肥对油茶果实形态和养分的动态影响 |
1.7.1.3 磷肥对油茶果实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
1.7.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磷肥对油茶叶片形态和养分的影响 |
3.1.1 叶片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 |
3.1.2 叶片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3 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动态变化 |
3.1.4 叶片养分再吸收率的变化 |
3.2 磷肥对油茶叶片磷组分的影响 |
3.2.1 叶片磷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2 叶片磷组分占比的动态变化 |
3.3 油茶叶片部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1 养分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不同磷组分含量与占比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不同磷组分含量与叶面积和叶形指数的关系 |
3.3.4 不同磷组分含量与叶片全磷含量和氮磷比的关系 |
3.4 磷肥对油茶果实形态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1 果实形态指标的动态变化 |
3.4.2 果实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 磷肥对油茶果实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
3.5.1 产量的变化 |
3.5.2 含油量的变化 |
3.6 油茶果实形态、养分含量与产量及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1 果实形态和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2 养分含量与产量和含油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磷肥对油茶叶片的影响 |
4.1.2 磷肥对油茶果实的影响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2)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芪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黄芪生物学特性及种质资源分布 |
1.1.2 黄芪药用历史及生态环境 |
1.1.3 黄芪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1.4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2 中药鉴定条形码技术研究进展 |
1.3 施肥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中药材配方施肥研究 |
1.5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5.2 选题的依据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区概况及布置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区布置 |
2.3 试验技术路线 |
2.4 试验研究内容 |
2.4.1 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的鉴定 |
2.4.2 黄芪氮磷钾吸收特性 |
2.4.3 氮磷钾配施对黄芪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2.4.4 蒙古黄芪品质评价主要指标选择 |
2.4.5 建立数学模型,得到最佳施肥配比 |
2.5 试验研究方法 |
2.5.1 样品的采集 |
2.5.2 试验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2.5.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基于ITS2的不同产地黄芪及其混伪品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取 |
3.2.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古黄芪DNA提取和PCR扩增 |
3.3.2 蒙古黄芪及其混伪品邻接树构建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生长、生理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获取 |
4.2.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黄芪根长的影响 |
4.3.2 对黄芪株高的影响 |
4.3.3 对黄芪根直径的影响 |
4.3.4 对黄芪茎直径的影响 |
4.3.5 对黄芪根冠比的影响 |
4.3.6 对黄芪折干率的影响 |
4.3.7 对黄芪产量的影响 |
4.3.8 对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9 对黄芪多糖的影响 |
4.3.10 对黄芪总黄酮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施肥对蒙古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分配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获取 |
5.2.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黄芪不同器官N、P、K含量动态变化 |
5.3.2 黄芪不同器官N、P、K相关性分析 |
5.3.3 黄芪不同器官中N、P、K分配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芪施肥与品质指标之间主成分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获取 |
6.2.2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施肥对黄芪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2 施肥对黄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6.3.3 施肥与品质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蒙古黄芪氮磷钾施肥肥效反应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数据获取 |
7.2.2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蒙古黄芪产量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2 蒙古黄芪甲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3 蒙古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回归模型建立与解析 |
7.3.4 施肥处理蒙古黄芪产量与品质模型寻优 |
7.4 讨论 |
7.5 小结 |
7.5.1 肥效反应模型分析 |
7.5.2 最优施肥方案寻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氮磷施肥下水曲柳人工林生长与营养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林地施肥研究进展 |
1.2 施肥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3 施肥对叶片生理的影响 |
1.4 施肥对土壤与叶片养分浓度的影响 |
1.5 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样木调查 |
2.1.3 林分初始土壤养分情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和施肥处理 |
2.2.2 林木生长指标测定 |
2.2.3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4 叶片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5 土壤与叶片养分的测定 |
2.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对水曲柳林分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1 施肥对10年生水曲柳林分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2 连续施肥对15年生水曲柳林分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 施肥对水曲柳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
3.2.1 施肥对水曲柳生长的影响 |
3.2.2 施肥对水曲柳生理的影响 |
3.3 施肥对水曲柳叶片养分的影响 |
3.3.1 施肥对10年生水曲柳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2 施肥对15年生水曲柳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 水曲柳叶片综合营养诊断(DRIS) |
3.4.1 10年生水曲柳叶片综合营养诊断 |
3.4.2 15年生水曲柳综合营养诊断 |
4 讨论 |
4.1 施肥对水曲柳林地土壤养分浓度的影响 |
4.2 施肥对水曲柳生长的影响 |
4.3 施肥对水曲柳生理的影响 |
4.4 施肥对水曲柳叶片养分的影响 |
4.5 水曲柳叶片综合营养诊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中继通信系统资源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技术发展概况 |
1.2.2 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
1.2.3 无人机通信系统资源优化技术发展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中断概率最小的时间和功率优化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立 |
2.3 瑞利衰落信道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3.1 每个时隙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3.2 每个飞行周期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4 莱斯衰落信道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4.1 每个时隙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4.2 每个飞行周期的时间和功率资源优化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吞吐量最大的功率与无人机航迹优化 |
3.1 引言 |
3.2 无人机航迹与通信资源的协同优化 |
3.3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立 |
3.4 吞吐量最大化 |
3.4.1 给定无人机航迹的功率优化 |
3.4.2 给定功率分配的无人机航迹优化 |
3.4.3 交替优化功率与无人机航迹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公平准则的功率与无人机航迹优化 |
4.1 引言 |
4.2 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 |
4.2.1 无人机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
4.2.2 通信系统的公平准则 |
4.3 基于公平准则的资源优化 |
4.3.1 最大化最小速率 |
4.3.2 最小化总功率消耗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用户中继的时间功率与无人机航迹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立 |
5.3 时间功率与无人机航迹优化 |
5.3.1 时间分配优化 |
5.3.2 功率与航迹联合优化 |
5.3.3 时间以及功率和无人机航迹的交替优化算法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迭代学习控制在具有数据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NCSs的研究现状 |
1.2.1 单包/多包传输的研究 |
1.2.2 网络诱导时延的研究 |
1.2.3 数据包丢失的研究 |
1.3 ILC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学习律 |
1.3.2 初始值问题 |
1.3.3 收敛性分析 |
1.3.4 学习速度优化 |
1.3.5 鲁棒性 |
1.4 ILC在具有数据丢失问题的NCSs中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ILC基础理论及数学知识 |
2.1 ILC基本原理 |
2.2 数学基础 |
2.2.1 向量范数与矩阵范数 |
2.2.2 Lipschitz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通道数据丢失的开闭环P型迭代学习控制 |
3.1 前言 |
3.2 被控系统描述 |
3.3 执行器通道数据丢失NCSs建模 |
3.4 执行器通道数据丢失的迭代学习律设计 |
3.5 开闭环P型 ILC收敛性证明 |
3.6 仿真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通道数据丢失的本开远闭迭代学习控制 |
4.1 前言 |
4.2 双通道数据丢失NCSs建模 |
4.3 双通道数据丢失的迭代学习律设计 |
4.4 本开远闭ILC收敛性证明 |
4.5 仿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深地热对井系统渗流传热问题的多尺度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地热资源利用背景 |
1.1.2 论文选题及意义 |
1.2 对井系统分析中的问题与方法 |
1.2.1 概念模型 |
1.2.2 解析方法 |
1.2.3 实验方法 |
1.2.4 数值方法 |
1.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组织 |
1.4.1 单裂隙渗流传热问题 |
1.4.2 考虑粗糙度分布的裂隙岩体渗流传热模拟 |
1.4.3 裂隙网络渗透率的简化连续方法 |
1.4.4 渗流和传热数值模型的边界处理 |
1.4.5 基于示踪回灌试验的反演分析方法 |
1.4.6 课题内容组织 |
第2章 单条裂隙概念模型及其渗流传热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概念模型分类 |
2.2.1 模型一:二维无限区域内单条裂隙 |
2.2.2 模型二:二维无限区域内平行裂隙 |
2.2.3 模型三:二维轴对称钻孔与岩石基质换热 |
2.3 函数的指数和近似 |
2.3.1 渐近解推导 |
2.3.2 指数和逼近方法验证 |
2.4 Laplace域内解的近似及其逆变换 |
2.5 数值模型验证 |
2.6 数值解与Stehfest数值解、近似解对比 |
2.7 概念模型相关讨论 |
2.7.1 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
2.7.2 基质沿裂隙纵向导热的影响 |
2.7.3 对流换热系数h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裂隙粗糙度分布的渗流传热模拟 |
3.1 引言 |
3.2 裂隙粗糙度表征 |
3.3 离散裂隙模型建立 |
3.4 计算结果 |
3.4.1 宏观渗流结果 |
3.4.2 宏观传热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散裂隙网络的简化连续模型 |
4.1 引言 |
4.2 裂隙渗透率等效为网格块渗透率方法 |
4.3 单条裂隙渗流计算 |
4.4 考虑DFS算法的随机裂隙网络简化方法 |
4.4.1 DFS算法修正裂隙网络 |
4.4.2 随机裂隙网络模型生成 |
4.4.3 计算结果 |
4.5 考虑裂隙与基质相互作用的简化方法 |
4.5.1 裂隙–基质水力相互作用模拟 |
4.5.2 裂隙封闭端头对渗流量的影响 |
4.5.3 考虑裂隙封闭端头的简化连续方法 |
4.6 渗流传热耦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限域内渗流传热的人工边界方法 |
5.1 引言 |
5.2 人工边界条件推导 |
5.2.1 轴对称问题整体人工边界条件 |
5.2.2 轴对称问题局部人工边界条件 |
5.2.3 人工边界条件的有限单元格式 |
5.2.4 一维问题整体人工边界条件 |
5.2.5 一维局部人工边界条件 |
5.2.6 高维局部人工边界条件 |
5.3 轴对称人工边界条件算例 |
5.3.1 轴对称一维渗流 |
5.3.2 轴对称二维渗流 |
5.3.3 平面二维渗流 |
5.3.4 平面二维渗流传热 |
5.4 直角坐标下人工边界条件算例 |
5.4.1 近似方法对比 |
5.4.2 一维问题验证 |
5.4.3 高维问题验证 |
5.4.4 平直裂隙单向水流与岩石的换热分析 |
5.4.5 地热对井传热 |
5.4.6 地热对井渗流 |
5.5 人工边界条件讨论 |
5.5.1 人工边界稳定性分析 |
5.5.2 近似阶数讨论 |
5.5.3 计算效率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热对井系统示踪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 |
6.1 引言 |
6.2 示踪试验介绍 |
6.3 示踪剂运移简化模型 |
6.3.1 基本假定 |
6.3.2 优势渗流层内粒子追踪 |
6.3.3 流线上一维解析模型 |
6.3.4 优势渗流层的厚度反演 |
6.4 山东德州市地热对井系统案例分析 |
6.4.1 案例信息 |
6.4.2 地层信息反演结果 |
6.4.3 地热对井渗流传热模拟 |
6.5 水平面内渗透性随机性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复杂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博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步骤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基于节点自主选择能力的网络分类 |
2.1.1 交通与电力网络 |
2.1.2 生物网络 |
2.1.3 引文与作者合作网络 |
2.1.4 社交网络 |
2.2 复杂网络的一些拓扑性质 |
2.2.1 平均路径长度 |
2.2.2 节点度与度分布 |
2.2.3 聚类系数 |
2.2.4 度相关性与同配性 |
2.3 一些经典的网络模型 |
2.3.1 随机图模型 |
2.3.2 随机几何图 |
2.3.3 小世界模型 |
2.3.4 BA模型 |
2.4 博弈论基础 |
第三章 网络连接机制与链路预测 |
3.1 链路预测问题描述 |
3.1.1 经典链路预测算法 |
3.1.2 算法评价指标 |
3.2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链路预测 |
3.2.1 非负矩阵分解简介 |
3.2.2 模型 |
3.2.3 算法 |
3.2.4 实验 |
3.3 双尺度链路预测 |
3.3.1 模型 |
3.3.2 模型分析 |
3.3.3 实验 |
3.4 基于邻居社区的潜在连接 |
3.4.1 模型及算法 |
3.4.2 实验 |
3.4.3 与经典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应用 |
4.1 双层网络演化模型 |
4.1.1 演化模型 |
4.1.2 固定社区的分层模型 |
4.1.3 邻居基于偏好选择的分层模型 |
4.1.4 邻居基于阈值选择的分层模型 |
4.2 科研网络的同心圆模型 |
4.2.1 同心圆模型 |
4.2.2 数据 |
4.2.3 合着网络度分布与临界点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演化博弈机制建模与分析 |
5.1 网络博弈基本模型 |
5.2 直接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博弈 |
5.2.1 节点从众效应与网络无标度分布 |
5.2.2 基于节点信息的网络博弈演化模型 |
5.3 间接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网络博弈 |
5.3.1 基于公共品博弈的网络演化 |
5.3.2 基于协调博弈的网络演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崩岗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崩岗侵蚀机制 |
1.2.2 国外劣地侵蚀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3 土壤样品测定 |
2.3.1 土壤物理性质 |
2.3.2 土壤养分含量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崩岗系统土壤理化性质与化学计量比总体特征 |
3.1 崩岗系统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3.1.1 崩岗土壤表层土壤容重与含水率 |
3.1.2 崩岗土壤颗粒组成 |
3.1.3 崩岗土壤pH值 |
3.2 崩岗系统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
3.2.1 崩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 |
3.2.2 崩岗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3.3 崩岗系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3.3.1 崩岗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比 |
3.3.2 崩岗土壤速效养分化学计量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崩岗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
4.1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表层土壤容重及含水率变化 |
4.2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颗粒组成分布 |
4.2.1 不同深度土壤颗粒组成 |
4.2.2 不同部位土壤颗粒组成 |
4.3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pH值变化 |
4.3.1 不同深度土壤pH值 |
4.3.2 不同部位土壤pH值 |
4.4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变化 |
4.4.1 不同深度土壤全量养分含量 |
4.4.2 不同部位土壤全量养分含量 |
4.5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 |
4.5.1 不同深度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4.5.2 不同部位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4.6 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4.7 讨论 |
4.7.1 崩岗系统土壤物理特征的空间分异 |
4.7.2 崩岗系统土壤养分含量分异特征 |
4.8 小结 |
第五章 崩岗系统土壤化学计量比空间分异特征 |
5.1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比变化 |
5.1.1 不同深度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比 |
5.1.2 不同部位土壤全量养分化学计量比 |
5.2 不同植被盖度崩岗土壤速效养分化学计量比变化 |
5.2.1 不同深度土壤速效养分化学计量比 |
5.2.2 不同部位土壤速效养分化学计量比 |
5.3 崩岗系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 |
5.3.1 相关分析 |
5.3.2 主成分分析 |
5.4 讨论 |
5.4.1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对深度、部位及植被的响应 |
5.4.2 崩岗系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指示意义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数据量化 |
1.2.1.1 静态量化器 |
1.2.1.2 动态量化器 |
1.2.2 网络化丢包 |
1.2.3 网络化延时 |
1.2.4 时序错乱 |
1.2.5 数据速率 |
1.3 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缩放因子的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3 量化器结构设计 |
2.4 量化缩放因子调整策略与稳定性分析 |
2.5 系统仿真 |
2.6 小结 |
第3章 存在丢包的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3.4 稳定性分析 |
3.5 系统仿真 |
3.6 小结 |
第4章 存在延时的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494.1 引言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4.4 稳定性分析 |
4.5 系统仿真 |
4.6 小结 |
第5章 同时存在丢包与延时的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随机过程模型的网络化量化系统分析 |
5.2.1 系统模型 |
5.2.2 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5.2.3 稳定性分析 |
5.2.4 系统仿真 |
5.3 基于时滞系统模型的网络化量化系统分析 |
5.3.1 系统模型 |
5.3.2 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5.3.3 稳定性分析 |
5.3.4 系统仿真 |
5.4 小结 |
第6章 网络化量化预测控制系统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 |
6.3 量化预测控制策略 |
6.4 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 |
6.5 稳定性分析 |
6.6 系统仿真 |
6.7 实验结果 |
6.7.1 实验平台结构 |
6.7.2 动态预测量化控制算法验证 |
6.8 小结 |
结论 |
1 主要工作与贡献 |
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离散Markov跳跃系统的研究概况 |
1.2.1 离散Markov跳跃系统的简介 |
1.2.2 离散Markov跳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稳定性分析 |
2.1 问题的描述 |
2.2 随机稳定性概念 |
2.3 随机稳定性判据 |
2.3 数值例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耦合的anti-Lyapunov矩阵方程的迭代解 |
3.1 并行迭代算法 |
3.1.1 显式迭代算法 |
3.1.2 隐式迭代算法 |
3.1.3 数值仿真 |
3.2 新的迭代算法 |
3.2.1 显示迭代算法 |
3.2.2 隐式迭代算法 |
3.2.3 数值仿真 |
3.3 两种迭代算法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 |
4.1 问题的描述 |
4.2 有限时间的最优控制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限时间的二次型最优控制 |
5.1 问题的描述和准备工作 |
5.2 无限时间的最优控制律 |
5.3 有限期望代价存在的充分性条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sum from k=0 to n P_n~k=?(论文参考文献)
- [1]磷肥对油茶叶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刘少敏.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蒙古黄芪营养吸收特性和施肥效应模式研究[D]. 陈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氮磷施肥下水曲柳人工林生长与营养诊断[D]. 张亚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中继通信系统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 蒋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迭代学习控制在具有数据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 贾彦龙. 燕山大学, 2019(03)
- [6]深地热对井系统渗流传热问题的多尺度数值分析[D]. 罗爽. 清华大学, 2018(04)
- [7]复杂网络演化的几何图表示与博弈机理研究[D]. 董恩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8]崩岗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D]. 姜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9]网络化系统最优动态量化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D]. 李牧.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10]离散Markov跳跃反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控制[D]. 钱洋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